卷宗Wallpaper

其他

静安寺对面的Apple Store,有些不一样

中国曾经最早的城市设计实际范例之一的静安寺下沉广场,作为2号线地铁站配套工程,终于迎来了它建成25年以来的新面貌,占地面积3,835.24平方米的全球第二大Apple旗舰店即将在此揭幕开业。静安寺下沉广场原规划效果图在2017年封闭改造前,这里曾是上海休闲景点之一,老广场被设计成为罗马时代的竞技场风格,广场南侧的地下商场装饰有罗马柱连接的拱门,西南两侧布置了半圆形的露天看台和舞台,广场北侧就是地铁静安寺站5号口。经过改造后,广场的下沉深度从原来的-7米抬高成-2.5米,原本的公共活动空间变得更开阔;广场地面部分新增了花坛并种植有观叶树种——鸡爪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增加观赏性,作为静安公园的延伸,可持续性的绿色生态景观得到实现;抬高后的广场西面下方增加了华山路地下过街通道,与新建的地铁14号线进行对接,完善了立体交通体系,将各大商圈与这里紧密相联;广场南面、Apple静安店的顶面保留了弯月形的造型,并加盖了看台,Apple静安在此得以微笑凝视百年古刹静安寺。Apple静安店的顶面保留了弯月形的造型,与上海地标静安寺对望在2017年封闭改造前,静安寺下沉广场曾是上海休闲景点之一,老广场被设计成为罗马时代的竞技场风格,广场南侧的地下商场装饰有罗马柱连接的拱门,西南两侧布置了半圆形的露天看台和舞台Apple为静安店设计了一款特别的logo,灵感来自于上海市花白玉兰,象征了上海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静安寺区域新地标、上海第八家Apple零售店,也为了展现上海的创意和开拓精神,Apple为静安店设计了一款特别的logo,灵感来自于上海市花白玉兰,花朵的八片花瓣以“苹果”造型为外轮廓优雅绽放。从面积上来看,纽约第五大道Apple旗舰店被视作为全球最大,是Foster
3月19日 下午 8:27
其他

卷宗首发|Moshe Safdie:“一人一花园”的办公空间演进

Campus是Safdie建筑事务所为“花园城市”的概念演进中的又一次建筑探索和实践。远离新加坡市中心的裕廊创新区(Jurong
3月15日 下午 7:03
其他

时代造像|三位亚洲男性模特的面庞、身份与记忆

在一个传统的探险剧情中,创作者经常会设置一个三人小队,让他们经历冒险,龃龉再共同成长,最终获得牢不可破的关系。当故事背景回到东亚,东亚人内生的含蓄让这样友谊演化为一种舒适的默契。赵磊、上田大辅(Daisuke
3月13日 下午 8:32
其他

时代造像|将最本真的镜头,对准杜鹃

摄影:Haozi视频平面设计:sisi化妆:卜柯文发型:姚派制片:Emma,关关@Blumon_prod美术:Leejo摄影助理:李龙辉造型助理:Zoe,四妞场地鸣谢: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
3月12日 下午 6:03
其他

成就了《可怜的东西》与Emma Stone的设计师们

Gray的原著,以及剧本,且亲自前往片场。作为研究一个新事物的过程,Marmatakis喜欢收集更可能多的信息来了解主题。对他而言,为电影工作亦是通过设计传达知识的方式,他说:“《Poor
3月11日 下午 7:01
其他

《沙丘2》的设计与叙事:工业、机械、残酷

《沙丘》系列电影是由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系列科幻巨制,这部被誉为“影史最难改编小说”的电影,在维伦纽瓦的掌控下,成功运用电影视听语言构建了全新的世界观。《沙丘》第一部和第二部,都是真正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它们让那些能在小屏幕上看完的视频内容变得黯淡。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碎片化信息和短视频充斥的时代,维伦纽瓦的《沙丘》系列重塑了大银幕观影的价值。法裔加拿大电影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以下文章涉及剧透)《沙丘2》的剧情延续了《沙丘1》末尾的故事,在皇帝的唆使和支持下,哈克南人偷袭并消灭了厄崔迪家族,作为幸存者的杰西卡与保罗母子二人不得已深入沙漠,进入弗雷曼人的战斗世界。杰西卡成为了弗雷曼人的新圣母,保罗训练自己成为弗雷曼战士,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位置,以“天选之子”的先知形象成为弗雷曼人的新领导者,最终实现对哈克南人的复仇,走上了新的统治者之路。视听方面,《沙丘2》延续了前作的仪式感和秩序感,重点刻画了保罗在厄拉科斯星球与弗雷曼人共同生活、战斗的场景,让他“天选之子”的形象逐渐深入弗雷曼人的宗教体系中。沙漠实景拍摄拓展了场景构图上的极简之味,形成各种变化,着意表现出环境场面对人类灵魂的影响。影片突破了传统类型片精心设计的节奏,而是缓慢走入保罗的内心,形成一种沉浸感和心灵共振。同时,作为科幻冒险动作类型的《沙丘》系列,摒弃了同类型影片随处可见的CG感,完全以写实的方式完成视听构建,也是对古典的一种回归。延续了《沙丘1》末尾的故事,保罗训练自己成为弗雷曼战士,让他“天选之子”的形象逐渐深入弗雷曼人的宗教体系中。作曲家汉斯·季默(图片来源:CAA提供)在第二部开拍之前,汉斯·季默已经开始写第二部的音乐,季默在采访中承认他已经为保罗和契妮写了一首关于爱情主题的作品(图片来源:华纳兄弟)季默在撰写电影配乐时也研究了电影美术与服装设计(图片来源:华纳兄弟)原声作曲家汉斯·季默向《Wallpaper*》国际版讲述了这段“非常工业、非常机械、也非常残酷”的声音之旅,这几个主题与《沙丘2》核心的战争叙事非常一致。季默曾在2021年凭借《沙丘》的原声配乐斩获奥斯卡金像奖。汉斯·季默创作的音乐与维伦纽瓦的电影叙事密不可分,它不仅为场景配乐,更能够帮助设定场景。其音乐风格继续在古典与现代元素中交织碰撞,也有电子音效与传统乐器的完美融合。就这个层面而言,汉斯·季默的工作不仅仅是作曲,更是声音设计。季默也会仔细研究摄影指导Greig
3月8日 下午 6:09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时装秀|CHANEL的保守是一种超级力量

风景的冬季毛衣系列锦上添花。浪漫的丝绸水手服以黑白两色重新演绎,腰部收紧,别具一格。有衬里的多功能夹克、衬衫式上衣、西装和带有宝石纽扣的开襟羊毛衫,如今从基本的黑色过渡到最精致的珍珠灰。印有
3月7日 下午 9:38
其他

2024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山本理显:走向公共,保卫生活

Circle2020年瑞士有着独特的精准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设计,也体现在民生与服务体系中。面对这个本身就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强大的创意城市,站在城市视角来看,The
3月6日 下午 10:26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时装秀|Valentino黑色表象之下的寓意

在极简主义的热潮尚未褪去时,能彰显设计师功力、让服装仍有文章可做的廓形,依然拿着主角剧本,至于颜色,自然是越低调越好——遵循这套逻辑,可以交出一份不会出错的答卷,但Pierpaolo
3月5日 下午 10:28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时装秀|Saint Laurent 激进的性感主义实验

Marceau)的圣罗兰博物馆,模特走过你的身边,带来一种沙龙般的亲密氛围。八字环形的秀场致敬巴黎马尔索大街的圣罗兰博物馆。秀场地面像下过雨的巴黎夜街,戏幕一般祖母绿天鹅绒帷幔。属于SAINT
3月1日 下午 6:51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时装秀|Bottega Veneta在一场秀中完成自省

要谈论一件制作精良、具有美学价值的“商品”并非易事。如今,当成衣在面料质量和做工方面,尤其是在价格上公开宣称是“成衣和高级定制”时,想要谈论实用主义和功能性就会显得自相矛盾。从这个角度来看,Bottega
2月28日 下午 7:04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时装秀|为什么我们将这场秀称作New Bally?

对我们表示,“深入了解瑞士理念,瑞士虽然是一个被标榜成’极其精准’的国家,比如手表、银行,但还有许多其他层面的东西,凸显出非理性和有机的一面。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添加一些不受控制的元素。”本次,他被
2月26日 下午 9:33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秀|Versace作为一种叛逆的精神

为其定制的套装让他看起来更加高大的故事,这仿佛都“有意”地将观众的注意力放到秀场上的时装作品之上。而安保人员身着黑色西装制服、带着黑色手套,穿梭在纯白色圆形皮革面沙发之中——从细节之处呼应着
2月25日 下午 9:14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时装秀|若FENDI成为一个家族的范本

为其引入了诸多经典的纹样与技法,包括真丝罗纹或阿伦式、根西式等传统英伦织纹,展现出极具民间色彩、接近室内装饰风格的“增饰”效果,也为整个系列增添了更为立体的肌理效果。Amanda
2月23日 下午 8:58
其他

如何策划一场秀|Daniel Lee抓住了赛点

在伦敦时装周迎来四十周年之际,所有涌向伦敦各大秀场的嘉宾们都在期待着设计师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这座创意之都的周年成就。作为英国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创意行业始终以纵横交织的关联支撑起的整个国家的文化脉络,如果沿着历史的脉络抽丝剥茧,你便会发现,时装的表象之下,是音乐、文学和影视等多方面长期积淀的结果。而如果要从伦敦时装周的日常表中挑选一家见证了历史流变并依旧活跃于当下的经典品牌,以窥见时装设计与都市文化同生共息的全貌,那么
2月22日 下午 9:06
其他

当“南方”作为一种文化处境:另一种叙事,另一种时空观

“游牧在南方:河流、隧道、湿热、星群”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上图中作品来自金晶“我知道的并不多于我现在的所知”系列(2019);推送封面图中作品为吴不不《众人划桨开大船》(2015)《我是一棵树》(2013)《我是隔离栏》(2014)与《我是斑马线》(2014-2023)。如果把“中国南方”看作一片广袤而绵长的当代艺术发生地,它的样貌形态、背后的逻辑与秩序,会是什么样的?当“游牧”成为一种当下社会愈发普遍的生存现状时,文化艺术从业者们又是如何去适应这样一种新的创作状态?
2月21日 下午 8:23
其他

艺艺生辉|艺术飞向太空,是为了回看地球

Era)由此到来,原本只属于国家与政府的“太空准入权”之范围得到了扩展,这令当代艺术家拥有了正式的机会,借助太空科技与外太空环境来进行艺术创造。
2月17日 下午 5:41
其他

《热辣滚烫》之外,女拳击手的搏击之道

2024年,和《卷宗Wallpaper*》共同关注开放多元的巴黎奥运会。拳击赛事于1904年在现代奥运会上亮相,此后的每一届夏季奥运会都有这项比赛,而女子拳击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首次被纳入奥运会项目,本篇是2024年卷宗看奥运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敬请关注。拳击运动的兴起也带动现代拳馆的多样化,由Lab100设计的位于科威特的Burrow拳击工作室,拳馆中常见的锻炼区域与重型沙袋。格斗比赛中经常可见两种擂台:一种四方形设计,一种由八边包裹。二者最大的区别或在于成本——后者的造价是前者的五倍左右,且运动员只能在八角笼中进行综合性的运动混合战,裁判一声令响,较量蓄势待发。相比之下,四角擂台则更常见。拳击、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都可在此中进行,四枚90度直角组成一方天地,赛场上的弱势一方被打到败退时一般会被逼至此处,听身后的教练给出指令,在心中谋划是认输还是继续攻进。正上映的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主要讲述宅家多年的杜乐莹(贾玲饰)如何通过拳击找到自我、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故事。电影上映前,贾玲曾发文透露,《热辣滚烫》拍了整整一年,春夏秋冬一共四季,开机了五次,而她也成功减重100斤,并练成拳击手的样子。通过拍片来精进身体与减重,这份切身的投入也成就了电影最动人的部分。电影《热辣滚烫》预告片中公开贾玲瘦身后登上拳台的片段。在《热辣滚烫》故事之初,主角在家过着颓丧啃老的生活,身材成为她自卑的要点,但实际上令她消极度日的是迷失的人生方向。在遭受一系列情感受挫、生活打击等外部刺激后,某一日主角的灵魂如同突遭当头棒喝,乐莹得到改变的动力,从觉知迈向觉醒。而在《百元之恋》中,一子为证明自己不再是垃圾,即便在赛场上被对手打得头破血流、鼻血横飞,也要在赛程将尽终点时咆哮着挥拳向上,与其说她在抵抗对手,不如说她在向那个最大的反派——“生活”本身抡拳反击;《百元美元宝贝》中,人到中年的麦琪将拳击视作人生挚爱,她白天在餐馆打工,深夜来到角斗场继续接受训练,对麦琪而言,拳击不仅承载着生活的全部意义,也昭示着“如果只能活一次,那么你想怎么活?”的那个问题的答案本体;电影《百元之恋》中安藤樱饰演的一子拼尽全力地比赛,虽然结局失败,仍然是她处在生活泥潭里的自救。与前两部佳片相比,《惠子,凝视》的节奏则更舒缓文艺,它以日本聋哑女拳击手小笠原惠子的经历作为原型,影片中,拳击作为表达与宣泄的出口,重新点燃女主角惠子的向上热情,并成为她保持生活信心的最后方式。失意的沉默夹杂着猛拳出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角斗的场所也成为女人们的精神家园。尽管在电影中改变体型,也不能一劳永逸的改变人生,但是拳击是她们反击生活、改变自己的方式。戏剧源于生活,有时高于生活,但生活本身究竟是怎样的?我们通过访问三位女拳击手,尝试理解作为少数派群体的女性拳击手们的生活与境遇。拳击作为最早的奥运项目之一,在1904年圣路易斯举行的第三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上,男子拳击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2018年,Netflex推出的拳击运动纪录片《拳击世界》(Fightworld)。影片第一站来到墨西哥,关注到墨西哥拳击手们无论参赛类别、性别、年龄和体重,他们心里都只有一件事:拼尽全力,永不回头。女性是如何成为一名拳击手的?经调研发现,女拳击手们往往来自社会各业,她们可能曾是幼师、酒店前台、超市收银员、餐厅服务生、保洁、保镖、保安……她们的工作履历以服务业为主,但那份重复性的劳动并未给她们带来动力和满足。对业余拳击爱好者来说,喜欢这项运动的理由五花八门:能减肥、能增肌、能防身、能增强意志力,但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当她们选择将拳击作为生活的唯一核心,“热爱”或许是最充分的理由。来自上海的职业拳手刘丽曾在2021WBA女子135磅荣获金腰带,跻身世界第七,有“亚洲拳王”的头衔,对她而言,拳头代表着正义与强大,意味着她可以凭借自身力量保护身边人。“但老实说,生活跟电影没什么两样。”刘丽坦言道,“职业运动员最辛苦的地方在于,她的身体素质必须优于常人,我刚开始练泰拳的时候,每天早上去拳馆跑5到10公里,接着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中午短暂休息后,下午继续打实战,再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晚上还有两个小时的训练,训练结束后还要跑5公里,日复一日,这样高强度过了两个月才能获得上场打比赛的体质资格。”来自上海的职业拳手刘丽从泰国泰拳,跨界至国内自由搏击,再到拳击项目。在张伟丽过去的一篇采访中她也分享了自己初期训练的日常:她每天早6点钟准时起床,坐一小时地铁去拳馆训练,结束上午的训练后,下午再坐一小时的地铁回到健身房上班,或者去地铁口发传单,晚九、十点钟下班后,等人都走光,她会戴上耳机继续跑步、打沙包。“我喜欢这个,得练。”她说。作为当时队里唯一的女孩,她每天打实战后都鼻青脸肿。为达成目标,这些拳手通常过着相对规律而简单的训练生活,戒掉了大快朵颐带来的多巴胺飙升,适当放弃娱乐、社交,因为运动是诚实的,而竞技需要专注。“它(拳击)让你付出所有去感受它的存在,但最终你不一定能实现那个目标。”刘丽说道,语气里透出平常,“很多人打了一辈子拳赛,最后什么都没有,但你还是得付出百分之一百或三百的努力,你才有机会让别人看见一点点,这就是职业运动员。”和男性拳手不同,女拳击手面临的压力往往来自多重因素:人少、比赛少、出场费低、收入不稳定,包括所有女性运动员都会面临的生理周期困扰。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拳击教练的反馈中,男子拳击手的优势或在于短期爆发力,相比之下,女性拳击手们对疼痛的忍耐度更高,以及她们更擅长自律。在这里,龚艳丽算了一笔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账单:“你能否拿到成绩,取决于你对项目的热爱,因为只有你足够爱,才能坚持那些枯燥的日常,但是。”她话锋一转,“一个行业想要向前发展,一定要和商业挂钩。”龚艳丽出身武术世家,6岁开始习武,曾获女子首届功夫王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和亚洲运动会冠军等荣誉,有“KO女皇”的称号,但对她来说,格斗的魅力在于运动员能在其中享受每一个突破身体与意志极限的关头,只要迈上赛场,便不以成败论英雄。据龚艳丽回忆,2018年的WLF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成为她近几年印象最深、也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那天由她对阵来自荷兰的黛西·艾米丽,在第二局最后关头,她的右手小臂尺骨不慎骨折,进入第三局,龚艳丽全程凭借前手拳、前腿、前膝与黛西对抗,最终取得优势胜利,但她也因此负伤严重。在WLF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上,龚艳丽对阵黛西·艾米丽。“以前我觉得钱不重要,因为喜欢,加上想证明自己的那股劲儿,根本不考虑出场费,但如果你家庭条件不好,拿的出场费又没有那么可观,你每天咬牙在做的这件事压根改善不了你的生活质量,那无论你再怎么喜欢,也会因为生活的消磨而没办法长期坚持下去。”龚艳丽说,“反过来,如果我打一场比赛,你可以给我10万、20万甚至更高的报酬,那么我无论如何也会坚持下去,这意味着比赛不仅能给我带来荣誉,也能为我和家人的生活水平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电影《百元之恋》剧照。除却生存压力,女性的生理期也成为拳手要面临的周期性挑战。“回到我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2018年武林风年终盛典那场比赛,除了胳膊骨折以外,那时我也处在生理期,那天我一天没吃饭,打完比赛嘴唇都是乌紫的,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吃止疼药和硬撑,也没别的办法。”龚艳丽回忆道。与此同时,所有亚洲女拳击手们要面临的未知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体量魁梧的对手。对此身高162cm的龚艳丽仍有话语权:“在我转战自由搏击后,打的重量级别更大了,当时的对手经常来自荷兰、美国、巴西和菲律宾,她们基本都高我一头,块头更壮,技术也不差,相比我在体重、身高、臂展、肌肉维度都是吃亏的一方,而我能精进的就是技术,所以后来我会在自由搏击的战术里加一些散打技巧,让我的进攻、后退和移动速度都更快……无论如何,心里不能犯怵,要始终保持沉着和机敏。”2024年巴黎奥运会拳击项目的形象图,比赛于7月27日至8月10日举行。伴随现代女权运动的发展,“女运动员”一词出现至今,尚不足两百年。回顾拳击运动,女子拳击一直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才首次被纳入奥运会项目,其竞技性没有因参赛双方是女人就改变规则,缩时减分,赛场上,打倒对方仍是最终目标。近年来,城市健身热潮兴起,当越来越多的明星、模特和博主在社交网络上晒出搏击运动的日常贴图,搏击这项运动也开始撕掉暴力、厮斗的标签,以多样化的形式从格斗场过渡到健身房。据相关健身行业报告显示,如今女性对搏击课程的参与程度远远高于男性。市场中流行的搏击课程主要分为搏击训练和搏击操课,前者属于实战练习,后者则是结合拳击、泰拳和空手道基本招式创立的有氧操,两种训练都能提高人体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又因为属于全身运动,在减脂塑形方面容易取得成效。2024年巴黎奥运会拳击预选赛将在巴黎北竞技场(North
2月12日 下午 7:45
其他

剪一百条龙的故事

剪子在纸上捅开了一个口。顺着这个口子,再剪出一个圆孔、一条弧线,也有可能是其他什么。剪子不小,刃长把宽,刀头尖尖的,金色的把手握在何霞手里,从一个圆孔、一条弧线开始,纸屑慢慢的掉,一条龙显出来了。纸是4张17cm见方的彩色宣纸,用订书机在角上一钉,经常是纸背朝上——颜色太艳了,剪的时间长了刺得眼花。剪好以后,四张纸一拆,就有了4条颜色不一样的龙。何霞把龙用熨斗熨平,拍一张照片传到网上,这就是她“一日一龙”里最新的一条了。2023年10月10号,距离龙年4个月的时候,她开始在网上发自己剪的龙,龙年的年关前,剪龙的人特别多。何霞的龙跟别人的不一样:剪个“双龙戏珠”或者“龙凤呈祥”是传统纹样,有文化寓意;那种华丽威武的长龙则是另一种固定形式,遵循的是明清时期的帝王文化。何霞的龙没有固定的样式,不守规矩。1号龙深蓝色,昂首挺胸,剪出来的穗穗勾勒出纸的方正形状,龙的生动飘逸也从这里来。穗穗的学名叫锯齿纹,锯齿的长短、粗细,疏密都很讲究。何霞作品:“一日一龙”中的1号龙,滑动查看2号龙至36号龙。龙是十二生肖里唯一一个不存在于现实中的动物,何霞在自己写的创作谈里这样描述它:“龙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在十二支中属‘辰’,既是万物属性归于一身的复合祖先神图腾,又是中华民族阴阳哲学观念的起始”。但这一年,她剪龙刻意抛开文化属性,不为表现对龙的崇拜或者对吉祥的祈求,回归剪纸的造型创作,百龙百样,要出奇。过去老人剪纸用的是无尖的大剪刀,需要把纸对折起来剪才能开口,这种样式是剪刀的限定带来的效果。17cm见方的纸就是何霞给自己的限定,她在纸上随意开口,再根据开口把剪纸的基本符号排列组合——这是她对剪纸当代性的探索。锯齿纹用得多,龙就飘逸灵动,用云纹剪出来的龙花团锦簇。何霞的龙分别在抖音、小红书和微信视频号三个平台发布,一天一条龙,收获十几个到几百不等的赞。剪到二十条上下的时候,剪纸艺术家王少丰来跟她约稿,要在《当代剪纸家微刊》上刊登这些龙,还要她写创作谈;剪纸藏家杨兆群要收藏一套;西安美术馆、江西民协也联系了她,邀请这组百龙做展出。正在剪纸的警察何霞。何霞作品:“一日一龙”中的45号龙,滑动查看37号龙至72号龙。何霞的正职是警察,在平凉,她剪纸的名声很大。平凉是甘肃省东部的一个市,中华道源圣地崆峒山就在这里。这是一座很干净的小城,晚上彩灯把街道衬得喜气洋洋,城市的高速路口摆着用何霞剪纸作品做的装置。市博物馆的文物旁,有她剪出来的文物肖像,锯齿纹勾勒出阴影,速写一样。2024年1月6号,《卷宗Wallpaper*》的团队来见她,这是一个礼拜六,当天要发的是第89号龙。这天中午,何霞觉得无聊,拿出纸来又没有想法,她在纸上剪了两剪子,由这两个开口来规划这条龙。龙是到晚上才继续剪的,何霞坐在客厅沙发上讲剪纸的事情,剪刀没停。她小时候住的白水乡离平凉市35公里。农村还有木窗格的时候,“剪纸”叫“铰花”。母亲王秀兰和姥姥盘腿坐在土炕上铰花,窗花贴满了窗格上糊着的白纸。那时,老人们用铁打的黑把手大剪子铰出十二生肖,青蛙、五毒等多种纹样,青蛙寓意多子多福;家家会剪的还有石榴、桃子和佛手,样样有说法:石榴多子、桃子多寿、佛手多福……有序的长线条和重复的排线剪出的“生命树”纹样传承了千年。平凉属于陇东地区,是华夏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铰花”是民俗生活的一部分,也记录着文化传承。传统题材里有远古图腾,涉及生殖崇拜和民间信仰。大年三十之前,村里的节庆活动开始了:正月初九出社火,到庙里请神,神仙附在纸糊的高阳伞上;正月二十三要在“燎疳”时烧掉,家家门口生一堆火,人们在火上跳来跳去,把过年期间有象征意义的纸制品烧掉。铰花就在这些过程里应用,每个女孩都会。谁家媳妇剪的窗花漂亮就受夸奖,窗户就是村里的展览馆。村里绣花的人也多,能按需要设计并剪出花样的人少——这是铰花的另一种应用场景,这种人叫“花匠”,何霞的母亲和姥姥都是花匠。当花匠不赚钱,得到的是尊重和赞扬。她家里总有要花样的人等着,母亲就盘腿坐在炕上剪。何霞作品:《燎疳娃娃的梦》何霞铰花是看会的,她说自己3岁就能用手撕出花样,第一个会剪的图案是“燎疳娃娃”。各种娃娃也是陇东地区铰花的传统题材:“抓髻娃娃”是繁衍之神,送病驱邪的叫“送病娃娃”,受惊招魂的叫“招魂娃娃”,手拿双钱保平安的是“抓钱娃娃”,手拿笤帚求天晴的是“扫天娃娃”……“燎疳娃娃”是燎疳那天供小孩子投入火堆中的,传说它会化成神灵上天,将疾病带走,剪的时候也有意思:把黄裱纸折起来,剪完拉开,一排娃娃手牵手。何霞六七岁的时候,每逢正月二十三,邻居家的孩子到她家等着,领她剪的“燎疳娃娃”。小时候,剪纸是游戏,也是让她自豪的事:10来岁,结婚的人家都找她剪喜字,她能剪出很多花样,有的拿大头针扎到墙上,有的放在嫁妆上。铰花让她成为受欢迎的人;读初中时,她学了一年素描,抛开传统尝试写实,剪仕女图;高中的时候,崆峒区文化馆办展览,她剪了红楼梦的十二金钗送展,得到一个收藏证。滑动查看何霞作品:《陇东风情》系列《正月十五端灯》、《腊月》、《长面》、《喜事》。有意识的系列创作是在工作之后:何霞中学的时候想上美术学院,没读成,考公务员进了公安局,后来做过通信警、户籍警、片警、信访民警。剪纸是她唯一的爱好,也因为结婚生子被搁置过。做人口普查那年,她时间宽裕,拿起剪刀认真创作,有了《陇东风情》系列。剪纸相对写实,那是她记忆里的农村生活。她和别人一起办了剪纸展,省文化馆的老师看到这个系列,推荐她去参加全国剪纸比赛。何霞把系列里的“送葬”和“约会”两张剪纸送去参赛,获得了2004年
2月11日 下午 7:05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江城景观:从西向东的变奏

自西向东,顺流而下,经过重庆、武汉、南京三座大型城市和沿途的城镇区县,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面貌随着江水在两岸逐渐展开,沿线城市的共性与差异同样突出。广场和绿道容纳市民生活,文化地标和商业综合体打造沿江都市景观,住宅小区利用江景同时拉高地价和售价,文保建筑在夹缝中力求独善其身,与历史文化街区一起成为当地旅游行业的助力。运气好的被活化利用,运气差的已经不见踪影。多种建设类型或是在山地紧密相拥,或是在平原并肩而立。除了各自的历史积淀和地形条件,最大的变量是设计和建造品质,城市允许设计在建设中发挥多大的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当代的面貌。曾经在近代史上因为长江而紧密相连的几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后差距逐渐拉开。重庆是直辖市,肩负起面积相当于一个省的辖区发展和管理,武汉九省通衢,人口流动转运容易扎根却难,南京在百年前还并不算夹江发展的城市,发展至今终于实现跨江城镇融汇。我们采访拍摄的旅程停在镇江,但是还有一座城市像是影子一样萦绕在所有沿江大城市的上空——上海,地处江海之交,是城市的标杆,也是遥不可及的向往。一进入重庆,就被围困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动弹不得。抬头是高楼,低头是台阶。上坡、下坡、盘旋、拥堵,交通如传说中一样,看着地图,却找不到路。视野最开阔的地方是江面,江天是混混沌沌的一色。人与水被栏杆、铁皮、邮轮船票等层层阻隔,长江是资源,在城市里待价而沽。
2月6日 下午 5:32
其他

在祖国最南方,海上人民的世世代代

以海为伴,以舟楫为家,捕鱼采珠为生,疍家并不是一个民族——从古至今,凡是长期在海上劳作的人们,都会逐渐演变为疍家人。常年漂泊海上,这群直面风浪的闯海人深知生命脆弱易碎如蛋壳,故自取“蛋”,在历史的更迭中更名为“疍”。现在,海南岛的陵水是海南疍家人聚集最多的地区。陵水东部的新村港,因为半岛的环抱,海湾里的浪潮化激猛为平和,海风牵动着临港而靠的渔船,疍家人的水上“渔排”漂浮相连。这里的家家户户已然贴上春联,新春的气息悄悄降临在海上人家。水道纵横交错,白鹭时不时停落在渔排上,贪吃一口渔民留下的珍馐;一艘艘小艇鱼贯而出,带来一船船疍家女性的笑脸,和她们的欢快歌声,那是疍家调。疍家人以歌声代替书写,直抒胸臆的歌词讲述着他们与海洋朝夕共处的故事,也暗藏着他们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愿。在春节前夕,我们邀请模特刘雯走访海南陵水,在新村港畔,沐浴大海的气息,和疍家人共谱一首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海上之歌。《卷宗
1月29日 下午 1:52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三峡工程:175水位线的上下时空

175m是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三峡工程”)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三峡工程有过几版不同的方案,比如高坝、低坝方案等。水位越高,库区能够存蓄的水量就越大,理论上讲能够抵抗更大的洪水,并且获得更多的发电量,同时意味着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成本,更大的移民数量和文物保护的难度。水位过低则难以满足长江防洪、发电、航运等需求。目前的175水位线是多年论证的结果。175m意味着两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在三峡工程开工前,库区175水位线以下居民全部迁走,城区整体向上抬高,不可移动的历史建筑有些异地保护,有些原址保护,有些留取资料后永沉江水。三峡工程竣工以后,175m是三峡水库每年必须力争蓄到的水位线,上百亿m3的水被三峡大坝存蓄,保证在枯水期时有足够水量对下游进行补水。长江上游原本湍急的水流成为一汪宁静的湖面,川江不夜航就此成为历史,重庆市下辖区县的通航情况和运输能力得到改善,现代化的工厂和交通枢纽随即建设起来。投身于三峡水库运行管理的李帅,以船为家的彭大姐,由于港口建设两次搬迁的肖师傅……这样一项国家级的工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175m是指相对于吴淞零点的水位高度,吴淞零点是上海张华浜人工水位站在光绪二十六年左右制定的水尺零点。长江流域记录着中国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历程。从支流到干流,水利工程的规模和发挥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这些古代的水利工程绝大部分已经丧失原有功能,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证被保留下来,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江的京口闸是江河交汇之地,江指长江,河是指运河。包括京口闸在内,大运河镇江段开凿通航已经有2200多年历史,这样的文化价值正在被逐级开发。从平政桥大埂街为界,向南至京口闸成为“五口通江”文化展示区,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组成部分。沿河建设起古运河河长制主题公园,运河东岸存在大片低矮密集的民房。就在古江南运河第一闸的前方,镇江市古运河历史文化展示厅跨河而立,南北两侧另设有水利工程技术历史成就展示室和河长驿站,运河西岸还有小型艺术装置。城区古运河风光带正在建设当中,河岸还设有房屋拆迁事务所。镇江市古运河历史文化展示厅。古运河两岸与远处的长江。在上游不远处的南京,江面宽阔的长江在历史上更多作为北拒的天险,与城市发展生活更加紧密相连的是长江右岸支流秦淮河。南京城墙从秦淮河上经过,东水关成为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并且具有调节秦淮河水位和防洪等功能。2001年东水关遗址公园建成,如今成为一处国家级5A景区。滑动查看从左至右:东水关遗址修复后剩下两层;东水关是南京明长城两座水关之一,是南京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也是南京保存的一座最大的水关。受拆城风波影响拆除部分,2001年启动遗址修复工程,如今成为东水关遗址公园。来到近代,电力系统在城市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从19世纪末,世界上第一座水电站成功建成发电后,除了防洪和航运,发电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1940年开始修建的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瀼渡电厂是三峡地区第一座水电站,由著名水电专家张光斗设计,这也是他学成归国后的第一件作品。万州瀼渡电厂是三峡地区现存建成时间最早的水力发电厂,项目开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正式开始发电。然而这座国家级文保单位目前在地图上无法搜索到具体位置,我们只能在卫星地图上根据河流上存在的模糊痕迹碰碰运气。好在沿着瀼渡河行驶的过程中遇到一到水坝,旁边有管理人员的住房,前面立着的牌子上赫然写着“瀼渡电厂”四个字。据此不远有处,水电工业公园正在施工当中。电厂如今只有一位值班人员生活在这里,院子里养了一条狗,在路边种了几棵橘子树。而十七孔引水渡槽在距离电厂几分钟车程的地方,上面已经爬满植被,只能从远处看一眼,道路旁边有几户农庄,旁边的地里种植着柑橘类作物。2021年11月,在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支持下,以保护瀼渡电厂为核心的重庆三峡水电工业公园项目启动。仙女洞拦河坝。瀼渡电厂由我国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先生主持设计、建造。主要工程由发电厂房、引水渠、拦河重力坝三大部分组成;引水渡槽长约170米,共17孔,渡槽最高桥墩约14米,槽身宽1.8米,深1.2米,正常水深约1米。葛洲坝的竣工意味着中国的水利工程终于来到了长江干流。1970年12月26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被批准。然而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1972年曾经一度出现停工,用两年的时间修改设计方案之后重启,最终在1988年竣工投入使用。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作为三峡工程的一部分,葛洲坝修建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建设三峡工程的做一次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km处,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曾经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当中提出过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孙中山先生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洪,而是改善通航条件,开发水资源。然而被称为母亲河的长江并不是一条平稳温顺的河流,几乎平均十年发生一次大水灾。1931年,长江发生洪水,2855万人受灾,14.5万人死亡;1935年,长江洪水淹没农田2263万亩,1000万人受灾,14.2万人死亡;1949年,长江洪水造成810万人受灾;1954长江中下游洪水造成1888.4万人受灾,3.3万人死亡,武汉市被洪水围困达100天。一次次的洪水让防洪减灾变成三峡工程最重要的目标,也是确定大坝坝顶高度的重要因素。三峡大坝设计时研究了长江有据可考的最大一次洪水,发生在1870年,洪峰达105,000m3/s,意味着每秒通过一个断面的水量大概是105,000m3。最终坝顶高程设计为185m。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货轮正在通过船闸。1932年,三峡工程的部分前期工作已经展开,由于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技术条件和国家经济实力等原因,三峡工程数度论证,又数度中止。三门峡水电站由于泥沙淤积被堵死,导致上游河水连年泛滥成灾,葛洲坝因为施工准备不足等问题一度暂停等种种经验教训都让决策层对于三峡工程慎之又慎。终于在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在敲定175方案之后,除了工程的建设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搬迁。在研究三峡工程可行性的时候,相关部门曾经在1985年开启长达八年的移民试点,1993年二月,三峡库区移民开始大规模搬迁和安置。131万移民,20万外迁。涪陵、万州、云阳、奉节……几乎库区内的本地人都有和移民相关的故事。而除了移民,175水位线以下的文物和历史建筑也颇经历一番惊心动魄。龙门桥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间募捐集资修建。龙门桥为纵联式三孔实肩平面石拱桥,全长174米、总宽8.7米、高27米,单孔跨径26.9米,拱高14.8米,条石之间用糯米粘连。据桥碑碑文记载,龙门桥耗资10万余串钱,历时13年才修建完成。在距离涪陵主城区约半小时车程的蔺市镇,有一条名为“龙门桥街”的道路,就在道路尽头,一座石拱桥赫然出现在眼前,作为市级文保单位,它似乎有些过于“亲民”,桥头有座乒乓球台子,旁边有个树池,上面还晾着衣服。大桥和旁边的居民楼不过一街之隔,桥下是当地的法制公园,公园里新种植的植被景观并不能和这座石刻古桥的美学气质搭配,但是亭子、走廊等构筑物却被当地人使用得很好,大家来此散步、遛狗、练习民乐。远看江岸停着已经废弃的船只,据当地老人讲,龙门桥原来就在那里,后来被搬过来,在桥洞下面能看见条石上的编号。龙门桥是重庆市境内最大的古桥,被确立为市级文保单位。三峡库区三期蓄水后,龙门桥将会被淹水下9m,根据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规划,龙门桥向上游移动到周家河沟复原,距离原址300m,2006年4月4日,工程启动。石宝寨距离忠县38km,是三峡文物保护的重点工程,也是少数被原址保护的文物。石宝寨建在临江高73m的巨石上,十二层塔形阁楼依崖壁而建。景区早在1979年便对外开放。2001年,石宝寨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年后,石宝寨原址保护工程正式启动,采用“护坡仰墙”的方式先围绕玉印山建设护坡,再在护坡的基础上修建一米高的仰墙,把整个山寨保护起来,同时对石宝寨进行落架大修。原本三面环水的石宝镇随着库区水位上涨成为长江江心的“盆景”,从江岸的游客中心到石宝寨之间修建了一座连接桥,桥梁检修的时候可以乘坐小船前往参观。石宝寨中的175水位线,背后的晴雨碑。三峡工程建设期间,石宝寨采用原址保护的策略,环玉印山周围修筑一圈护坡,保护山体。同时在护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墙,把整个山寨圈围起来。滑动查看从左至右:石宝寨古建筑群始建于于明万历年间,寨楼层层向山石倾斜;如今四面环水的石宝寨通过连接桥与景区入口连通。十二层寨楼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名为“岑楼”。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基于旧制重新建造,遂为现存建筑,寨楼是石宝寨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由古寨门、寨身塔楼和寨顶古刹3部分组成,通高56m。同样采用原址保护策略的还有涪陵的白鹤梁,不过相比之下,白鹤梁的保护工程难度则要大得多。白鹤梁不像石宝寨突出江面,而是一道位于江心的低矮石梁,只有在冬季和春季的枯水期才能出现在江面上。白鹤梁以题刻著称,这些题刻不仅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长江水文的重要史料。为了保护白鹤梁,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院士提出了“无压容器”的方案。水下的廊道宛若潜水艇一般,两端连接着扶梯,从地面深入水下大约需要3分钟,扶梯中央有屏幕显示长江实时水位高度。目前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在开展水下清洁工作,通常静置一周后,水质将恢复清澈。相较于上述文物,部分历史建筑凭借著名历史人物的知名度,获得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屈原、张飞、李白、苏轼……纪念这些历史名人的景区动辄投资上亿,园区规划的单位通常是亩或者平方公里,大量仿古建筑带着各种各样的商业目的围困历史。位于云阳的张桓侯庙虽然经过异地搬迁,但其建筑格局依然随着山体布置得紧凑自然,流线顺畅,然而眼前硕大的广场和“长城”式的界墙又令人有些无所适从,更不用说外面长达一公里的仿古建筑“三国印巷”。三国印巷景区一览。张桓侯庙采取异地保护的方式,新址距离原址32km。沿江最为命运多舛的历史建筑非秭归的屈原祠莫属,屈原祠分别在葛洲坝和三峡工程修建的时候历经两次搬迁,最终在凤凰山占据高位。凤凰山古建筑群(屈原祠)保护利用及传承发展项目总投资3.8亿元,目的是推进屈原文化的活态传承。如今屈原祠的部分建筑正在修缮当中。只有学生、领导等团体前来参观。屈原故里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屈原祠历史建筑修复由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除了历史上的名人,三峡因为自身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成为库区文化类建筑和旅游开发的热门IP。就在张桓侯庙的对面,三峡梯城可谓把山城的地形特点发挥到极致。整个城区依托地形优势打造,近两千级登云梯直通山顶,令人望而生畏。作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三峡梯城占地面积10km2。磐石城始建于南宋年间,是重要的战略防御地点,目前正在修缮,预计2024年内完工。文物公园内部则安置着文昌宫、帝主宫、东岳庙、陕西箭楼、维新学堂、云阳南城门、夏黄氏节孝牌坊、长滩石碑亭等11处来自不同地区搬迁的文物。园区其中一位管理员是云阳本地人,同样经历了三峡移民。他原本在老城区有两间门市房,每年能收几万元的房租,搬迁之后这部分收入自然也就没有了。从接到通知正式搬迁给了两年时间,政府除了提供住房之外,补贴了253元。按照异地搬迁、原样复建的原则,云阳县境因三峽工程建设而被淹沒的文昌宫、帝主宫、东岳庙、陕西牮楼、维心学堂、云阳南城门、夏黄氏节孝牌坊、长滩石碑亭、牛尾石岩画、六冈石题刻、龙脊石题刻等11处文物集中搬迁到此。陕西牮楼位于云阳三峡文物园。原为云安显族郭氏祠堂,后在祠堂里建立家塾性质的“维心学堂”
1月11日 下午 12:13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长江大动脉:阅江、渡江、跨江

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63km,干流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江水浩荡,从西向东,上游急奔,切割山体,中游荡开,滋养平原,一路连接其他河流湖泊,编织成居住着超两亿人口的长江流域。长江曾经是南方据险以抗的天堑,是近现代工商业发展的交通命脉,如今多条大坝拦住奔涌的江水,跨江大桥缝合南北陆运网络,长江始终见证、参与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古往今来,江边过客留下的诗篇和事迹成为沿江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助力;近代通商口岸的开辟引发西方建筑师来华实践的浪潮,留下的历史建筑成为待活化的遗产;三峡工程的175水位线永久地改变了水陆交界的位置;在江城的快速建设俯冲至江边急停时,南京刚刚开始跨江发展,沿江各地呈现出或紧凑稠密,或舒缓开阔的多种滨江城市景观。从江峡相拥的重庆,一路走到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镇江,途径万州、涪陵、宜昌、武汉、荆州、鄂州、南京……我们莽撞地奔向江边,只来得及站在一段又一段的江岸,望着江水,竭力拼凑起一条线性的,流动的时空长河。在出发前,我一直认为长江巡游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江面上,坐船会是主要的出行方式。没有想到在12天的行程当中,团队基本都在铁轨和公路之间来回切换,无论是沿江的不同城市之间,还是跨越长江两岸,作为日常交通工具的载人船只几乎已经被完全取消,只有极少数保留下来。每到一个地方,对长江的第一印象大多来自跨江大桥或者滨江公路上的匆匆一瞥。江边有堤岸,有护坡,有城市绿地和步道,接近江水之前总有一条或强势阻拦,或柔和拉开距离的人工建造,偶尔有一点空隙和几步台阶,人能与江水接触。江岸停泊的船只挂着各单位的牌子,是一座座静止的水上办公室。唯一一次坐船是在南京。中山码头。滑动查看:往返于中山码头和浦口码头的轮船,轮船可以运载非机动车辆过江。在浦口码头,广播会通知开船时间,两块钱,十分钟左右就能到达对岸的中山码头。船上的人群除了来体验的游客、还有不少骑着自行车和电动车的本地人。轮船有两层,上层有座椅,下层就是大空间,自行车和电动车可以直接骑进来。坐上船后才发现船只行驶速度远比在岸边看着快很多,迅速向岸边逼近。江面宽阔,江心洲是一片绿,能看见飞鸟,沿江的高层虽然没有重庆朝天门一带那么密集,却也足以撑起一幅现代城市的景观。走出中山码头,对面楼盘上挂着两个鲜红的大字“恒大”。这是一条有近百年历史的经典航线。滨江的近代历史建筑与后方的现代化城市。历史图片:南京铁路轮渡。1914年,与浦口码头一路之隔的浦口火车站竣工,成为津浦铁路的终点,这条铁路的另一端是天津。中山码头旁边的下关火车站则是沪宁铁路的起点,终点是上海。一南一北两条铁路中间隔着长江,长江在南京段的平均宽度是1230m,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这是难以跨越的天堑。无论是人、车甚至是火车渡江都要依靠船只,火车过江需要先拆成一节节车厢运上轮船,渡过长江,再通过升降引桥、栈桥和岸上的铁路线相连。江边路上的南京铁路轮渡栈桥是中国第一条铁路火车轮渡线。直到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及新的枢纽工程竣工,轮渡才停航,如今长江上横亘着超过150座长江大桥,中国的南北交通网路真正成为通途。当年的码头大型吊装设备退出舞台,成为南京近代历史的见证。南京铁路轮渡栈桥采用时任铁道部设计科科长郑华的设计方案,南北两岸各设一座引桥,中间用轮渡运送火车,通过升降引桥、栈桥和岸上铁路线连接。南京铁路轮渡栈桥旧址,中国最早的火车轮渡,连接津浦线和沪宁线两条重要铁路。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重要节点,上层的公路桥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m。滑动查看: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方案出自东南大学钟训正院士之手。1898年订立的《修改长江通商章程》第二条规定:凡有约各国之商船,准在镇江、南京、芜湖、九江、汉口、沙市、宜昌、重庆等通商各口往来贸易。次年,南京下关正式对外国开放为商埠。最初,开埠的地点仅限于下关沿江一带。一时间、码头、领事馆、商行、工厂纷纷在此建起。沿江城市第一次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冲击,全新的城市功能和建筑形态纷纷出现,西方建筑师顺着无法阻隔的江水,来到中国展开建筑实践,Henry
1月2日 下午 8:43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宁波:关于当代建筑的中国探索

中国曾经被称为世界建筑实验场。西方建筑师强势涌入,中外文化激烈碰撞,工业化和全球化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速,看似机会遍地,实则建筑被挤压在需求、速度和品质的夹缝当中,挣扎向前。对于中国独立建筑师而言,需要应对的不仅是时代剧变,还有“中国”二字背后的文化属性和身份认同。面对这项覆压在所有项目上的隐藏任务,有人从传统中挖掘原生力量,踏上在地营造之路,有人深入社会现实,通过实践理解时代。在业余建筑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王澍的记忆中,他第一次来到宁波是在2001年,那时高速公路还没有修好,从杭州到宁波车程要5个小时。在此之前,他对宁波的印象只有天一阁这座中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直到在路上的时候,他脑子里都还有个疑问:我为什么会到宁波来?最上方黑白照片:老外滩位于宁波三江口的江北岸,建筑师王澍在宁波美术馆的设计中将码头栈桥结构保留上图:宁波美术馆前身为航运大楼,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改造方案保留原有内部结构,置入抬高的院落作为入口空间,并通过栈桥与主体结构相连中图:建筑的青砖基座与上方采用钢木材料的展览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下图:二层的沿江长廊长100米,一侧面向室外,另一侧是100扇高8米的杉木板门当时,宁波巨大的反差给王澍留下深刻影响。一方面,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量猛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在经历大规模拆迁;另一方面,这里又有一座他当时以为早就被拆除干净的浙江县城——慈城。慈城号称江南第一古县城,传统文化被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蕴含的多样性成为建筑师学习的重要素材,比如瓦爿墙。“慈城的丰富远超过一般概念性的东西,我那段时间的作品受慈城影响特别大,在慈城学到的东西特别多。”上图、中图:慈城自唐设县,古县城内保有唐代的街巷格局,存有书院、藏书楼、孔庙、县衙、药铺等传统建筑,被称为“江南第一古县城”下图:慈城民居的老“瓦爿墙”做法业余建筑工作室在宁波的实践类型丰富:《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的方案直面古城保护问题;作为改造项目,宁波美术馆保留包括登船的栈桥在内的航运大楼空间原型;而在宁波博物馆的方案中,通过采用瓦爿墙的做法,新建筑自完成之初就带有古建筑的气息。相较而言,分散在瀛洲公园内的五散房虽然在知名度上稍逊一筹,却是工作室后来十多年的实践原型。五座单体分别容纳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五种功能,建筑师在其中实验了五种建造方法。如今,作为办公室的单体发展成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数万平方米的建筑,高低起伏的廊道环绕功能空间,可以直接连通屋顶;此外,其中一栋茶室探索了传统的夯土技术;一号房画廊则是瓦爿墙在当代建筑中的首次试验。五散房是散落在鄞州公园的5处小型公共建筑,面积共计2000平方米,工作室日后不少项目的建造方法均可在此找到原型。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茶室立面的“冰裂纹”构件由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另一间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原本开放的空间被经营方封闭起来最初,瓦爿墙的施工进展得并不顺利,当地工匠已经不熟悉传统做法,手里只剩下残存的技艺。王澍要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复原传统,而是经过他本人观察、研究、重组后的全新的瓦爿墙。项目于2003年开始,当时还没有微信等便捷的通讯工具,等王澍来到现场之后才发现已经砌好的墙完全不符合预期,为了降低工匠的损失,他现场在墙上拉出一条对角线,保留一半,另一半按照他的要求拆除重建,如今建筑立面上仍能清晰地看见调整的痕迹。随着在后续大型项目当中的应用,瓦爿墙逐渐成为工作室的标志之一。上图:五散房是瓦爿墙的首次试验,墙面上可以看到王澍当年拉出的对角线,一侧是工匠的传统技艺,另一侧是他重组后的“现代”瓦爿墙下图:管理用房的廊道可以一直走上屋面对于王澍来说,采取这种材料做法体现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的观点:文化应该以一种更细腻、更谨慎的方式讨论,而不是让简化的文化表达到处泛滥成灾。目前随处可见的白墙黑瓦就是典型负面案例。“浙江大概能分出十几个亚文化区域,每个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味道,宁波用的瓦爿在浙东非常典型,在浙西就看不到。”建筑师回收利用大量旧城改造的废弃砖瓦,将在慈城发现的瓦爿墙做法应用于宁波博物馆的外墙上,以另一种方式凝固城市历史2006年,鄞州公园建成开园,当时周围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不远处的宁波博物馆还在建设当中。如今,30栋高层商务楼在新城建设中拔地而起,公园成为都市的绿洲,只是五散房的运营状态却不算理想。管理用房功能未变,一栋茶室被运营方略作改造,画廊正在修缮,其他两栋处于空置状态。除了上述项目,王澍在宁波的实践还有华茂美术馆和宁波东钱湖田螺山的茶室&展厅。“表面上看这些项目差别很大。但是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怎么解决传统与现代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保持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的连续性。”
2023年10月5日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秦皇岛:作为“景观”的历史与自然

秦皇岛是“中国建筑巡游”达到的首座北方城市。这里曾经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地位卓然,又因为这样的发展而使城市景观一直停留在繁荣的过去。沿着海岸线从东北到西南,古代边防、现代航运、近代殖民、当代文旅成为四个相对独立组团,构成颇具代表性的滨海景观。明明是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秦皇岛却总是有挥之不去的落寞和苍凉。时间缓缓流过,城市化建设在这里被拉得漫长,甚至能看见空置的建筑如何日渐腐朽,墙缝中怎样长出杂草,油漆怎样斑驳脱落。诸如高密度、老城保护、工业遗产活化、艺术季等许多当下热门议题距离它十分遥远。当代设计在市区难觅踪影,却在滨海的商业住宅区密集林立,意外开启中国“网红建筑”的篇章。西港花园附近遗存的港口建筑,目前正在逐步修缮更新成为新的公共公园秦皇岛地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这里的海终年不冻,原本为了辅助天津港而建设的秦皇岛港已经成为中国煤炭运输的重镇,来自山西的煤炭经过大秦铁路,到达秦皇岛,再由此通过航运送往南方,所以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港。1898年,秦皇岛港开埠,成为通商贸易口岸。京山铁路、沈山铁路、京秦铁路、大秦铁路四条铁路干线直达秦皇岛港,使其成为海上运输中枢。图为原秦皇岛港的8号、9号码头,如今成为西港花园深处的甲、乙码头。虽然近年来的秦皇岛旅游热度早已不复当年,但它却是中国近现代旅游产业的起始地,滨海度假景观的开发贯穿一个多世纪。正在运输煤炭的秦皇岛港©️中国经济网秦皇岛港是中国煤炭运输的重要枢纽,图为龙海大道南侧围栏背后的煤炭堆积如小山包无论是宜人的气候条件,还是优美的自然景观,当一切都被当作可利用的资源时,海岸线就成为各方力量的博弈场。北戴河在清光绪帝于1898年签署的一纸诏书中成为“清政府允中外人士杂居的避暑地”,自此拉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序幕。当时,各国人士只要在领事馆注册便可“永租土地”,每亩地税金仅五角,共计有64种不同国籍的人士到此避暑。中国第一座高尔夫球场、第一张旅游招贴画“英仕女骑驴图”和第一条旅游民航专线“平戴线”(北平—北戴河)相继出现。北洋政府时期,以朱启钤为代表的爱国人士们通过“公益会”建设北戴河海滨,聚义募捐、筑路修桥、设立医院,使“昔日之渔户荒村变为华北胜景”。截至1948年底,这里共建有中外别墅719座(不含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毁的建筑),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中约三成由中国人修筑。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别墅部分用作疗养院和疗养所。秦皇岛自1898年开埠以来留存下来诸多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统称为秦皇岛近现代建筑遗存,部分已经空置建国后,近代别墅群被政府部门集中接管,建筑风貌因此没有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更替,由于使用人群的特殊性,这些建筑单体无法对外开放,当地人一般称之为“老房子”。如今,在特定政策和非市场化经营的环境影响之下,这里已经不复当年“夏都”盛况,很多建筑大门锁闭,仅留一人看守,已经许久不见使用痕迹。与之相距不远的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则面貌稍有不同。2013年,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仍有大量建筑空置,但已经有部分餐饮业态的入驻。北戴河老别墅是中国近代四大别墅群之一,在这片沿海丘陵之上到1949年建成别墅已达700余幢。这里营造出蓝天、绿树、红顶、素墙北国度假氛围风格,又因近年来的空置又增添了宁静肃穆。除了老洋房,北戴河区的公园建设历史同样悠久。1916年,朱启钤来北戴河修建了这里的第一个大花园—联峰山公园,随后又开始鸽子窝公园的建设,可惜刚建完鹰角亭,项目就因“七七事变”中止。直到建国后,1986年政府拨款对鸽子窝公园进行了修缮,还建设了50米长的仿古街,供名人题诗作画,同年景点对外开放。自1986年起向公众开放的鸽子窝公园来北戴河看海、玩沙子曾经是许多周边城市的孩子共同的暑假记忆。“每人小时候都必须有一张抱着石头的照片。”神奇建筑创始人朱起鹏和策展人姚岚一齐在参加“巡游体验:观沧海”时都有谈到。欧陆风小镇是早年间塑造旅游氛围的重要工具,所谓的异域风情与日常生活经验拉开差距。人造花灯、景观喷泉等经典游乐园配套在鸽子窝公园内比比皆是。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自然的魅力,公园海滨的北戴河湿地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夕阳西下,金色的海面上沙鸥翔集,景色极为动人。在鸽子窝公园大潮坪观鸟、与大海亲近的市民及游客鸽子窝等传统公园由于建设年代早,离当代审美日渐远去,老别墅群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开放。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似乎进入瓶颈,只有住宅小区的建设从未停歇。2009年,海碧台正式启动,这是摩西·萨夫迪在中国的首个建筑项目,一期已经建成,二期正在施工。Habitat'67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中国设计在宁波|中国建筑巡游:宁波城市发展,速度与品质的博弈

宁波是座安逸舒适的城市,历史悠久、物阜民丰。放眼望去,新城内各类建筑拔地而起,沉静已久的老城涌动着建设的热情,小城正在向“都市”大踏步迈进,不少建筑师纷至沓来。阿尔瓦罗·西扎、坂本一成、伊东丰雄、隈研吾、王澍、张永和、马清运、汤桦、王灏、刘可南……这些名字让宁波成为中国当代建筑领域无法忽视的一站。丰富的古建遗存成为中国本土建筑师的教材,开放的视野和不俗的财力保障设计实践的品质,传统和延续和现代的发展搭建起宁波建筑的时空脉络。《宁波府志序》中的六个字可谓对宁波地理条件最精简的概括,从古至今一直影响城市的发展与肌理格局。清朝年间(1796
2023年9月24日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黔东南:保护与发展的对立统一

大利、地扪、述洞、丰登、加宜、增盈……在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星罗棋布,掩藏在群山深处。其中不少还保留传统聚落、手工艺和生活方式,数百上千年未曾消失。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寨与外界交往越发便捷频繁,几乎所有在乡村可以发生的事件都能在此觅得踪迹。政府主导的乡村振兴,基金会的扶贫项目,以民宿为主要业态的民间资本注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艺术事件激活,返乡青年创业,高校研学,当然还有独立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种种力量汇聚,各自发挥作用。黔东南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简称,到访的侗寨大都位于山间低地,沿河而居;加宜苗寨则在分布在山坡上,山上开垦的梯田是贵州较为常见的农业景观在侗寨,小孩出生,父母会在山上种一片杉树。孩子成人要独立,杉树成材作栋梁,整个村子的人一起给年轻人盖新房。人人如此,互帮互助,自给自足,盖房子是件大事,将村民们联系在一起。当地人在年过半百之后会砍树做棺木,停放在禾仓的下层。现在树木依然可以砍,只是需要证件,建新房也需要村委会的同意。田地被新盖的房子挤到山上去,旁边是拆了重组的老房子。寨子密不透风,由于大家房子挨得近,邻里关系制约建筑体量,没有突兀的大宅。上图:述洞村的古卡房目前依然是村民聚会的场所,围合的圆凳是其特色。卡房是由众人集资出力修建公共建筑,侗族人称为“堂卡”或“堂瓦”,意为“侗人议事的场所”中图:述洞村除了独柱鼓楼,还有众多建于小池塘上的禾仓下图:依据当地传统,侗寨人在年过半百之后会制作棺木,并将其存放于禾仓的下层村寨正在改变。改革开放之后,少数民族的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根据曾经担任过地扪村支书的吴胜华说,真正的打工潮在2012年之后兴起,但是大家很少在外定居,总会回到家乡,如果有红白喜事,年轻人也会请假回来帮忙。2015年,黔东南的侗寨还基本看不到砖房。得益于近年来的的脱贫攻坚和道路建设,工程顺利进入村庄,打一通电话就有施工方和材料供应商进来迅速建起来砖混小楼。开过眼界的年轻人回到本地后,发现传统木构存在基本使用问题,比如保温隔热、隔音、采光等等,他们更喜欢在城市看到的别墅。虽然远看村寨格局未变,然而走近细看,传统的木结构已经逐渐被砖混结构取代,有些在外层包裹木材,算是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地扪寨尾是由于人口增长而在2016年划出的拓展区,河岸两侧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边是当地人新建的一栋栋砖混楼房,另一边是看起来很新,做法却很传统的木构建筑。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地扪生态博物馆的社区中心。大门前挂着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科研基地的牌子,引发众人好奇。显然这是我们没有见过世面——十年前,地扪歌队就已经登上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演唱过侗族大歌。上图:加宜苗寨位于月亮山腹地,寨子存续距今约一千多年,房屋落在狭长的山脊上,呈人字形排布,随着山的开阖转向,貌如一道道褶皱。聚落形态完整,村子前面有大片水田,每年春三月,待梯田全部都被水注满,附近的苗民或侗民便开始犁田。下图:地扪侗寨的戏台在乡村的有序更新中逐渐被新建房屋包围。建设生态博物馆算是贵州的传统,早在1998年10月31日,由中国与挪威共建的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落地贵州。几年后,黎平人任和昕在民间资本的赞助下回乡创办的地扪生态博物馆则,这是全国第一座民办生态博物馆。2003年,政府征用当地农田约20亩,2004年末生态博物馆的社区中心开始建,2005年元月开馆。吴胜华在2008到2016年间担任地扪村支书,从2017年3月开始担任博物馆的执行馆长。吴馆长是1963年生人,如今已经60岁了。上图:地扪村社区中心里的一张关于村寨建筑风貌的资料图。下图:地扪村的乡村改造建设,摄影点位正是与在社区中心里的这张资料图同一个位置,在原有空地上建起混凝土基础的便民食堂,却遮住了原有粮仓的风貌。地扪是仅次于肇兴的中国第二大侗寨,全村四千多人。吴是地扪的大姓,占全村人口90%,相传均为清朝侗戏祖师吴文彩的后人。村内分为5个大房族,分别是母寨、芒寨、为寨、寅寨和模寨。从1996年开始,吴胜华就进入村委会做会计,对于当地情况了如指掌。地扪一度希望发展旅游业,还在2012年凭借登岑的禾仓群成功申报全国传统村落,然而,两年后的一次大火烧毁了几十栋房子,当地居民忙于重建家园。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也使得发展旅游的念头就此搁置,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公路硬化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上。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社区中心存在的目的显然也不是为了吸引游客。很难想象整个建筑群落是任馆长用Excel画图,和当地工匠配合建造完成。所有房屋全部架在梯田上,五栋单体分别容纳歌厅、档案馆、工坊、住宿等不同功能,侗族的手工纸成为建筑的装饰材料之一。田里种着茶叶、香菇、水稻,还有天麻等药材,地里养着猪和鸡,还有自制的啤酒和酱香白酒,实践零碳乡村、自然生长的社区理念。而社区中心对于地扪近二十年来的详实记录即将有初步成果,2021年3月,地扪村史编创委员会委员会正式成立,吴馆长说:“这次完全是我们地扪人自己书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地扪人能够在村子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社区中心的房屋架设在梯田上,随山势逐渐抬升,尽量减少对于原有场地的干预与地扪的加速更新相比,旅游业发展较早的大利反而保留原始村寨的样貌。柏油路修不进大利侗寨,这是寨子至今依然保持原有肌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利侗寨位于山间河谷地,整座寨子依山傍水,布局紧凑,老寨几乎已经容不下任何新建建筑了,开进村庄的水泥路蜿蜒曲折,有些地方甚至无法错车,坡陡弯急,考验司机的驾驶水平,旅游大巴无法进入,只能停在山上。这是一座活着的村子,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俯瞰大利侗寨,紧凑的布局使得当地依旧保持原有肌理,鼓楼位于寨中的高地,不仅是视觉中心也是精神中心。鼓楼旁边的萨坛是供奉侗族女神“萨岁”的神坛,一般由青石砌成,坛外种有古老的风水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李光涵见过大利被外界知悉前的样子。2011年,还任职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GHF)中国项目主任的她受到贵州省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邀请,来到这里开展村落保护工作。2011年,尚未经过改造的大利侗寨©️李光涵滑动查看:ATLAS的大利村初访©️ATLAS“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曾经在2008年的时候调查过一批侗寨,大利是其中之一,有基础信息。我在2013到2015年的三年暑假带着北大的学生,还有其他国内外高校例如同济和华南理工等,以志愿者的形式做了各种普查,从建筑到社区文化、生命史到农业以及水源调查,环境的评估影响调查,最后与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一起合作制定了《文物保护规划》,并与贵州省建筑研究院合作了《传统村落规划》。全部成果已交给当地政府。”李光涵说道。经过两年的房屋调查,大利侗寨现存最老的建筑也就不过是清代中晚期,这也是黔东南民族村寨的普遍特点。木结构的材料特点决定房屋更新快速,而且家家户户有林地,取材方便,经济实惠。上图:由建筑师谢英俊创立的常民建筑在大利侗寨的小学内修建的公共厕所,背后是常民钢架在村寨内的又一次实践下图:大利侗寨的门墩古井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古井由大青条石砌成,井水涨满流入村民洗菜的小水池,而后流入洗衣的大水池,最终排入沟渠。旁边和禾仓架在水上,防火,防老鼠。李光涵带着学生初到大利侗寨时,这里的信号只有2G,带队导师睡在村民家里,参与项目的学生则是一块木板、一卷草席、一个枕头夜宿当地小学。后来研究小组出钱在一户老乡家里安装了热水器,每个人能轮流去洗澡。在与村委会的一次次会议中,当地妇女因为缺席反而引起李光涵的注意。平权运动在城市早已轰轰烈烈,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权益保障几乎无从谈起。大利侗寨中的日常景观2015年,ATLAS工作室的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周贞徵第一次来到大利侗寨,不是为了设计房屋,而是受李光涵的邀请,探索与当地妇女合作的可能。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周贞徵对于织物颇有研究。在了解当地的纺织和制作技术后,她设计了更加符合当代审美的纹样和产品,由妇女制作完成,然后销售到各个地方。在周贞徵的带领下,当地妇女制作出更加符合当代审美的纹样和产品,销往各地©️ATLAS位于鼓楼旁边的大利社区中心是ATLAS在大利侗寨的第一次建筑实践,也成为妇女纺织合作社的注册地。场地最早是一座废弃的公共厕所。但是这样的功能在乡村显然不合时宜,公厕一直没有解决接水的问题,打扫工作和日常维护成本也不知道该由谁来承担。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察觉到的缺失的功能置入乡村,带来的往往是麻烦而非便利。村集体将这处闲置的公共厕所的场地提供给合作社,由基金会募集资金,设计团队将家屋和禾仓两种侗寨基本建筑类型融合在一起,并且与当地的掌墨师杨胜和合作,采用传统的构造体系建造社区中心。设计师在组织当地施工团队到隔壁村落学习已经失传垒石技艺,并且不断试验砂浆的配方,让村民习得一些本村已消失建造技术。后来建筑的命运则在多方利益拉锯当中身不由己。大利只有一座位于村寨中心的鼓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九重密檐单楼冠六角攒尖顶位于鼓楼旁边的大利社区中心©️ATLAS对于传统村寨而言,社区中心是由产业创新带来的全新功能需求。当然在乡村,建筑师能够参与的更普遍项目是民宿。严格意义上说,2020年8月开始试运营的井上见民宿属于改造项目。“我们利用非常有限的预算和经费在政府已经建好的基础上完成这个民宿,阻隔传统木构架的震动性,并在立面上稍作实验。而且这是大利第一栋配有现代厕所的民宿。”民宿老板张十八是贵州人,因为道路塌方意外进入大利时便爱上了这里,租了一栋村民房屋留下来生活,并改造成一家小民宿。十八在大利的第二家民宿邀请ATLAS主持设计,于是有了目前的井上见。周贞徵接下民宿改造项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妇女纺织产业带来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潜在机会。加宜苗寨井上见旁边的民宿老板张十八与外来资本急于切割与当地村民的联系不同,井上见民宿的工作人员全部来自当地。民宿主管姓杨,大家都叫她英子。1993年出生的英子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丈夫是本村人,现在浙江打工。她曾经去过浙江,后来因为疫情回到大利。另外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是小杨和叶子。小杨是英子弟媳,她们身上的衣服出自英子妈妈之手,从侗布的制作到量体裁衣都是老人家一手包办。小杨说她现在要和婆婆学习做侗布,将来好给女儿做嫁妆。大利侗寨的井上见是ATLAS在大利的改造项目,建筑师在混凝土地基和首层水泥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传统木结构,利用多层墙体满足保证隔音防振与保温隔热等现代需求。立面上外凸的飘窗与风板捕捉平行于山脉的谷风,营造被动式通风,在夏季形成室内外空气对流;带有黑斑的红砖是当地烧结的本土化建筑材料,常用于猪舍,被设计师大胆用在民宿一层公共空间井上见大利侗寨©️ATLAS清晨,雾气弥漫,大利在鸡鸣声中醒来。在井上见的客房内,一眼能望到寨中央的鼓楼。早饭过后,小杨带着我们在寨子里穿梭,河流是侗寨的中心线,上游人用,中游洗菜,下游染布,河上建有风雨桥,也是侗寨标志性的建筑原型之一,桥上坐着许多摆摊卖花带的奶奶。小杨一路指着哪种花可以染糯米饭,哪种果子可以吃。旁边的山上有金丝楠木,还有可以给侗布染色的板蓝根。大利有乾隆年间的八匡古道,有至今还在使用的闷墩古井,还有一栋乾隆四十五年建成的四合院,里面住着五户人家。其中一位是77岁高龄的掌墨师杨显明。杨师傅平时会在院子里画图。寨尾有他的新房,一层做木工,二层放着他做的侗寨建筑原型的模型,据说已经被清华大学订购,准备运走。风雨桥是侗寨另一种建筑原型,兼具交通和集会两种功能。位于增盈村的金勾风雨桥金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1992年重建。桥屋中部为五层密檐鼓楼楼冠,两侧均为歇山式五层密檐屋顶,其于部分屋顶为单檐如今已是77岁高龄的掌墨师杨显明虽然已经77岁高龄,杨师傅依旧在做着木工活,制作完成的建筑模型则摆放在二楼从居住体验和酒店服务上说,井上见比贵阳市老城中心酒店好得多。有专人将行李提到客房,在一层休息区落座后会有一杯热茶,是当地的金钱柳,入口微苦,有回甘。菜单上有特色菜,还可以去当地人家里吃农家饭,主人姓李。来接我们的是两个小朋友,姐妹二人对这项工作驾轻就熟,后来才知道她们是加宜苗寨井上见民宿管理员的两个女儿,那个看着很年轻的小伙子是1997年生人,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当然这里的人结婚生子都早。李家在山上,几乎是大利的最高点,能俯瞰整个村寨。这里的稻田鱼不刮鳞,叫不出名字的青菜剁碎摊蛋饼,电磁炉上放着一口小锅,水开之后放一小勺猪油,一点盐,青菜在里面烫熟就是汤,极简单,极鲜美。鼓楼是侗寨最重要的建筑,古语云“未建村寨,先建鼓楼”。述洞村现星楼,又名独柱鼓楼。因使用中国早期木结构塔“通心柱”做法,因名“独柱”述洞独柱鼓楼是目前仅存的两座独柱鼓楼之一,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最近一次重建于1921年,鼓楼为七层平檐四角攒尖顶、密檐式建筑结构,大小不一的穿枋与中心柱交错,每一层挑檐依次递减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井上见民宿走出大利,来到不远处的加宜苗寨,贵州耕地的稀缺与珍贵就在一块块沿着山体起伏错落的梯田里。大利井上见民宿二期在寨尾增加12个房间,同样由ATLAS操刀,这几乎是大利能够新增建筑的极限了。然而,文旅产业一旦开始便难以主动停下脚步,当地生态环境能否承受大规模民宿开发是大利面临的重要问题。井上见大利二期©️ATLAS無名营造社是黔东南唯一的在地建筑工作室。创始人陈国栋在2017年将工作室从京都搬到了黎平翘街。扎根黔东南近七年,陈国栋亲眼见证侗寨的变化。“你看到的黔东南和我在2015和2016年看到的完全不一样,那时几乎看不到砖房。”乡村几百上千年的村庄肌理和空间形式基本没有改变,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在外接受教育的青壮年快速推动了地方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村史馆、展览馆、民宿等全新功能不断出现。榕江加宜苗寨的一位村民。腰间挂有镰刀,毛巾包头是苗族人的日常装束。农耕文明的印记始终留存于此与此同时,陈国栋的思路也在多种类型的项目实践中逐渐转变。最初两年,他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中屡屡受挫;2018、2019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机构合作的公益项目让他重新找回对于乡村的信心。2019年,团队开始广泛接触民间资本发起的项目,曾一度壮大到24人。然而,疫情的到来对于营造社造成冲击,许多项目停摆,团队回到十余人的规模。这次暂停也让团队重新审视地方的工作逻辑。于是,他们的业主变成当地村民,而实践方向也从解决当地房屋基本的保温隔热隔声等物理问题的研究式设计,逐渐发展到对于当地木构体系与当代工业体系结合的可能性的探索。上图:“贵州省蓝染文化周——大地之书
2023年9月6日
其他

2023卷宗Wallpaper*设计大奖入围揭晓

Studio的设计师、开发者、产品经理黎建鹏将女儿给予的灵感放进了“专注面条”的“故事卡片”中,希望“专注面条”可以成为当代专注力稀缺问题的“一剂良药”。目前“专注面条”App已经在多个国家App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桥梁三万座:破碎山地里的人造“平原”

“地无三尺平”对于贵州到底意味着什么,群山之中的数万座桥梁或许可以解答一二。喀斯特地貌及占全省92.5%面积的各种山地和丘陵让贵州坐拥荔波樟江、赤水丹霞、铜仁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成为中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奇伟瑰怪的自然景观与交通不便、建设困难及其造成的贫困是硬币的两面。“要想富、先修路”,相较于上下起伏,盘旋曲折的道路,在两山之间直接架桥将极大地提高交通效率,但是地貌的脆弱又使造桥难度巨大,成本飙升。从设计,到材料生产、运输,施工设备和技术研发,再到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每一项都是考验,桥梁也因此成为贵州道路建设的缩影。而挑战成功的额外奖赏则是桥梁自身成为贵州旅游的新机遇,“桥旅”蓬勃发展。乘坐飞机抵达贵州之后无论去往省内何地,团队都在公路上飞驰,在山间穿梭。面对一座座山,道路不闪不避,直接穿越而过,呼啸而出。在平常的行驶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脚下的道路,但是在贵州,当车辆穿过一座座高桥时,高耸的主塔和林立的铁锁让人无法忽视桥梁的存在。远处的鸭池河大桥,是中国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连接东西两岸的高速通道,位于坝陵河水道之上。贵州河流处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上游交错地带,全省河网密布,桥梁自古以来都是方便交通的重要构筑物。在贵阳市中心,南明河上的浮玉桥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今仍然串联甲秀楼与河两岸;在黔东南州的大山深处,57.61m长的地坪风雨桥始建于1883年,是当地少数民族村寨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由葛镜耗时30年修成的葛镜桥更是历经400多年坚固如初,成为中国桥梁历史上的里程碑。过去修建的桥梁尽管经久坚固,但通常只是连接两岸。在如今的贵州,驰名中外的桥梁则是那些组成交通网络的各级公路桥梁,跨越山涧和不良地质,提高通行效率。鸭池河大桥底部桥墩占据全省60%以上面积的喀斯特地貌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名字:岩溶,即具有溶蚀力的水溶蚀含碳酸盐的岩石。锥形的山包远看连绵起伏,而在下面,涌动的流水在时间的作用下,犹如利刃切割山体表面,并渗透溶蚀山体内部,产生高山峡谷、地下河道、溶洞、天坑等独特地貌。崇山峻岭之间沟壑纵横,地图上看着相距不远的两个点,中间的路程很可能需要上上下下地翻山越岭,跨江蹚河。为了缩短交通距离,提高运输效率,贵州在高山峡谷的垂直中段架设了一张相对平缓的高速公路网,山间是桥,山内是隧道,桥和隧道直接相连,将山中的城镇和乡村拉结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前100座高桥,有49座都在贵州。如今,30,000多座桥梁连着2535座隧道,组成通车里程8331km,综合密度全国第一的高速公路,彻底改变了贵州省的交通状况,也为贵州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桥梁本身就是目的地。贵州高速公路网加密规划图上图: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m,是六安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主桥为跨径1420m的钢桁梁悬索桥,桥面距水面625m。下图:北盘江第一桥位于贵州和云南的交界处,全长1341.4m,贵州侧桥塔高度为269m,云南侧桥塔高度为247米。北盘江第一桥是世界最高桥,这项纪录马上就会被即将建成通车的贵州省的花江峡谷大桥打破,鸭池河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架斜拉桥;清水河大桥是世界最大跨板桁结合加紧梁悬索桥;世界最高的混凝土塔桥是平塘特大桥,山区峡谷第一高塔钢桁梁旋悬索桥赤水河大桥;坝陵河大桥世界山区第一座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平塘特大桥是山区最大跨径的三塔斜拉桥,中塔塔高332m创下了“最高混凝土桥塔”的世界纪录,被誉为“最高、最美”天空之桥……当然这些桥梁都在贵州,来不及细细分辨,一个个“最”字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如何造桥?先定线位,再定桥位。线位是指公路的路线,首先确定其起始点,再看中间可以串联哪些地方,比如地级市,县级市等都尽量多地照顾到。线位定好后,打开地形图,遇到峡谷就需要架桥。桥面的海拔高度十分重要,如果为了降低成本强行压低,那么两侧山体内的隧道长度就会急剧增加,造价随之提高。此外在部分地段,桥底面距离河面的高度不足可能会影响船只通行,阻碍航运。“路桥隧”作为整体需要全盘考虑。贵毕二级公路六广河特大桥,位于国道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中国建筑巡游|贵阳、遵义:混杂与奇观,在成为现代都市之前

中国建筑巡游「始于西南」的最终章来到贵州,一座98.7%的面积被山地和丘陵覆盖的省份。在贵州,每一项有利条件都标着不菲的价码,每一重艰难险阻都可能带来全新的机遇。毕节号称西南煤海,然而与煤炭一起存在山体内的还有瓦斯;喀斯特地貌奇伟瑰丽,使贵州坐拥四项世界自然遗产,但是破碎的地质条件造成道路修建难度巨大,成本飙升,却也因此成就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名,留下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大山的重重围困,河流的横纵切割让工业化和现代化无法像在平原一般碾压而过,只能通过曲折的山道逐渐渗透,贵州的节奏似乎总是慢半拍。与此同时,对发展的急切渴望、长期固化的思维方式和激进大胆的个性令很多现象在贵州走到极致,各地奇观林立,怪象丛生。贵阳、遵义等城市的景观和生活方式都与“都市”二字存在不小的距离,海豚广场、花果园艺术中心、天下第一壶、天主教堂等单体忠实地反映出从古至今的建筑审美,独立设计实践远走县郊,或者与珍贵的少数民族村寨一并掩藏于群山之间。然而在过去四十年快速发展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的当下,空心化和同质化成为不少城市面临的问题,文旅开发对于地方文化和生态的破坏引发大众关注。此时贵州的“滞后”反而留下了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以及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同步变化的城乡空间,个中利弊得失目前尚难定论。初到贵阳,眼前的景象与脑海当中省会城市的图景相异甚远。城市仿佛被山体挤压,房屋一栋栋左右紧邻,一层层前后相贴,交错的条条道路穿梭在火柴盒一样的高楼之间,群山起伏的轮廓在人造的横纵巨构的缝隙中时隐时现。山水自然、桥梁道路和新旧建筑等不同的元素构成的立体城市景观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地理条件。所谓“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贵阳的山地和丘陵占城市总面积的84.61%,是全国少有的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会城市。轴线,网格等常规平面规划手段在这里很难起作用。“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被山体拦住,只能因山就势,见缝插针。道路或跟随山体边缘,或穿山而过,房屋以道路为中线向两侧荡开,呈逐级向上的姿态随着地形抬升扭转。上图:鸟瞰贵阳城市状貌,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下图:贵阳市全景,拍摄于1995年西线建筑工作室的创始人魏浩波曾说贵阳有机会建设成为山水城市。然而这样的设想对于曾经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贵州过于超前。人们观念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对于高楼大厦向往的背后是对于某种全球通行的大都市图像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空间价值通常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诸多问题之后才会被大家广泛关注,很明显贵阳尚未完成第一步。发展增收与同质化是资本力量的双刃剑,不只是贵阳,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只要前者。上图:上世纪90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雨季,重返记忆里的《晒后假日》

今年的上影节和父亲节在同一天结束,尽管梅雨季让整个上海蒙上潮湿的氛围,但电影让人忘却阴雨连绵的现实。在诸多新片佳作之中,A24出品的《晒后假日》(Aftersun)正是本届上影节的热门作品场次之一,影片的放映与天气和节日成为互文,伴随着阴郁的天气渲染出一种情绪。观众跟随导演步入这场异时空的夏日家庭故事,在父亲节偶遇一段父与女的情感历程。在一种模糊与失焦的怀旧美学中,一种巨大的情感侵袭而来。在故事之外,电影中35mm胶片塑造的视觉语言与色彩美学受到大家的喜爱,正如CCD照相机的复古回潮,大家只想在快节奏又高效的社会生活里,冲进带着一些陈旧噪点的回忆。A24出品的电影《晒后假日》在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艺艺生辉|艺术家的手边风景:一方容器,三种媒介,无限景观

Fendi本人,但我觉得她一定是一个严肃且充满童趣的人,一位反差感比较强的女性。无论是从手袋本身滑梯般梯形的设计,还是一侧包身自然垂落、露出扭锁闭合夹层的设计,都让我觉得具有反差感。FENDI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设计上海的十年之变

十年过去了,设计上海见证了本土观众品味和接受度越发多元的趋势,更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本土设计师和品牌陆续崛起,到了2023年,设计上海参展的国际设计品牌和中国本土品牌的数量基本达到了各占一半的水平。2014年,首届“设计上海”将世界知名设计品牌带入中国,人们以“设计上海”为桥梁了解国际前沿设计。在“设计上海”的见证下,一批批优秀的本土青年设计师如今已蜚声海内外。2023“设计上海”现场2023年,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2023伦敦设计双年展:以协作之力探讨跨学科设计的希望

则关注了尼泊尔科⻄塔普区共存的边缘化人类和非人类利益相关方之间错综的关联。从鳄⻥、岩蟒、大象到偷猎者、织工、农⺠和渔⺠,作品为多元的声音提供平台,重新书写并创造新的多物种协奏。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所有长不大的人,一起住进芭比之屋

1959年3月,美国玩具制造商“美泰”(Mattel)推出了一款名为“芭比”(Barbie)的人形娃娃。半个多世纪间,芭比与时代的步伐同频,在不同的社会思潮间流转,其自身的“成长”历程也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设计风潮的更迭,以及青少年偶像观的进步。她也早已从一个工业产品,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可以说,芭比是我们望向世界的一个切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民权运动的兴起,芭比也开始摆脱单一的玩偶形象,披上了各种职业装,甚至拥有了自己的“梦想之家”(Dreamhouse)。上图、中图:2023年,由《Pin-Up》出版的《芭比之屋:建筑调查》,记录下芭比在时尚、设计、室内与文化中的创新;下图:书籍中“芭比之屋”的建筑平面图在这处不大的天地中,芭比的世界逐渐成形,芭比之屋室内的每一处装饰都折射出她的身份、个性和当时的风尚。她会在此开展社交活动,也会在这里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就像《精灵宝可梦》和《哈利·波特》引发了无数孩童对“异世界”的向往一样,“梦想之家”不仅是芭比人格化的象征,也所有男孩和女孩的梦想。🏠这个六一儿童节,让我们坐客象征美好与梦幻的芭比之屋,在问世至今的67年间,芭比的“梦想之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电影《芭比》中的芭比之屋实景,设计灵感来源自建筑师Richard
2023年6月1日
其他

孩子们需要怎样的教科书?

从小学到高中,每个人都与教科书相伴超过十年。我们从稚嫩的孩童不断成长为心理健全的成年人的过程中,总是接受实践经验带来方法论的教诲,而教科书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我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在大部分的学生生涯中,教科书是我们最常阅读的书籍。而谈及教科书的设计时,我们首先需要承认孩童有着自成一体的审美取向,而教科书的核心作用也并非是告诉孩子如何去做设计或如何欣赏艺术——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全世界都在关注今天的孟买

自从孟买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其先锋与传统的融合而著称。横亘七座岛屿的孟买曾被称作“Bombay”,意思是“优良的海湾”。短时间内,它便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阿拉伯海这片狭长地带上的大都市。在过去30年里,孟买的人口增长了八百万,到达了2100万人,已经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预计到2035年,孟买还将有七百万的人口增长。与加尔各答、或者德里这些曾为政治中心的城市所不同的是,孟买从诞生以来就是经济与贸易的中心。如今,孟买新旧交替,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叠加着蓬勃的现代性。丰厚的建筑遗产与传统工艺构筑成城市的底色,而现代建筑与当代艺术的崛起,标志着孟买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目的地。正如作为一座港口城市的职能,孟买不断吸纳着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各个产业的“新鲜事”。联结过去与当下,平衡投资与创意,孟买之星正冉冉升起。全长5.6km,于2010年通车的Bandra-Worli大桥伫立在孟买城市之中,将城市南北连接起来。这个海上通道大大减少了穿越城市所需时长,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弗洛拉喷泉建筑师Durga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威双现场|十位中国建筑师的参与观察实录

第18届威尼斯双年展正在进行中。今天的“威双现场”系列报道,《卷宗Wallpaper*》聚焦中国建筑师。来自北京的建筑事务所标准营造(ZAO/standardarchitecture)与来自上海的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Hu
2023年5月27日
其他

以“勤”为文化创作与知识生产拓宽路径

文化创作与知识生产的载体与途径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拓宽,我们不再着眼单一的形式,接纳与包容着文化的丰富性。而在选择激增,信息爆炸的洪流里,唯有勤勉与深耕是屹立在各个领域成为中流砥柱的重要途径。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威双现场|八个值得关注的参展事务所

本次“未来的实验室”主展区共包括89家参展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半以上来自非洲或身为非洲侨民。《卷宗Wallpaper*》在现场观察到国际著名建筑师的熟悉面孔,更注意到涌现出的众多年轻建筑师和新兴设计团队。其中不乏跨学科或跨领域的思考,今年政治及道德导向的明显趋势,也迎来了讨论和争议。他们的设计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叙述媒介与材料载体,思索着即将到来的未来。我们挑选了八个值得关注的工作室进行详尽解读。中央展区(Center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造一个超级水乡

*本文由建筑师王灏撰写2020年后,佚人营造项目清单里出现了一万方以上的建筑。建筑等于城市这种类比似乎行不通了,建筑等于建造的类比也较为粗放。佚人营造更愿意诚实地用建筑=聚落来作为一种类型总结,也许,这样才可以摆脱各种消极力量,去创造全新空间。建筑师承认,目前对聚落工作的研究还停留在“鸟瞰”以及洞见发明的阶段;搜寻各种遗落在江南地区的遗珠是目前中心工作之一。从古丹阳湖的网格水乡到溧阳的方里村,佚人营造把一种单纯性以及特征性无比突出的非典型村落称为“理想聚落”。天目湖鸟瞰航拍©️陈斌治水文明图景选,从野水到文水图片来自网络方村这个项目是一个带有“自我类型结构”的“新村落”,这也是佚人营造对江南村落建造规律的总结之后的新造村。在江南,每个传统村都有一个“类型结构”,它可能是引人入胜的风景,也可能是令人难忘的场所,还可能是具有精神性的建筑本体,但毫无疑问具有可鉴别的类型与结构要素,2020年王灏与史颉(画家)合作的“一水图”概括了目前对此的理解。佚人营造一直在努力做的事就是通过阅读古村落,归纳出抽象的类型结构,并将它提炼成一个当代空间聚落类型,再实践一个新的聚落结构。这是试图去发展一种经过各种检验的抵抗政策:新聚落主义vs.大都市主义。各种空间的构思被集中在“超级水乡”的口号下,被统一在由现代廊桥划分的空间框架里,穿梭在自由的棋盘格水系里,这些充分致敬了江南。上图:超级水乡的总图下图:松林里书塔—当代水乡聚落的“圣景”制图:王灏、史劼方所方村位于溧阳天目湖东麻路,天目湖水库主坝的西侧。天目湖水库亦称沙河水库,水库总容量约一亿立方,是江苏第六大水库,从1958年开始建设,属于五六十年代中国广泛的水库建造热潮里的一部分,是江苏省重要的省级水利遗产,目前整个天目湖秘境山谷景区就是这个超级计划的后果。中国五十年代开始的超级水库建设计划,修建了近八万四千座中小型水库以及八十几座大型水库,这个超级干预计划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自然水系,也是中国漫长的治水文明在现代世界的地域空间遗产。五十年带沙河水库大建设(现天目湖)正如南京大学赵辰教授所说,水工是中国传统城镇化的关键因素,水工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地域格局生存的主因。大部分江南城镇与村落都是水工对自然驯服的工程措施:引水、灌溉、浣洗、运输、防洪以及防卫等,也形成了在灌溉农业上的所有习俗以及文明。可以说,从“野水”到“文水”,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治水以及形成的连续几千年的伴水聚落生活贯穿了整个中国的空间文明。如今的天目湖就是一个现代治水文明下的“文水空间”,天目山余脉在此变得温和平静,连绵不断的丘陵地勾勒出天目湖南北狭长的山谷水线,一系列的幽谷珍珠似串联一起,贴在水线上。这种江南秘境的的水库,本质上服务于农业,但却同时在当代获得了5A景区的身份。依附在这个“文水”结构上,只能是方所方村改造的唯一地域空间结构出路。古丹阳湖千年格式化的围湖造田我们继续放大视野。我大致归纳了几种江南典型的“文水结构”,距此不远的溧阳方里村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样本,2021年我与业主一起去考察了,同字型水系,属于常见的同心圆水系结构,其村落沟渠塘坝等水利设施主干布局形如”同”字,美丽的方塘分几个层次围住中间的核心村落,在外围塘坝发展出线性的村落,这个强大的人工塘坝所限定的内外聚落的层次关系使人印象深刻。另外一个就是古丹阳湖地区的人工网格水系,位于苏皖南部交界地区,这片水乡面积曾超过2000平方公里。在棋盘水格上先民是对古丹阳湖畔垦湖造田,甚至圈圩造城。据资料:大规模筑圩开始于三国,唐宋为鼎盛期,宋代沿湖有圩千余口,仅当涂县就有圩口四百多个。到解放初,丹阳湖湖区面积只剩184平方公里。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后几轮围垦,历史上的江南巨湖最终消失,只剩下分化出来的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等几个独立的“小”湖。我感兴趣的是,在这个清晰而紧密的灌溉网格水系上目前存在一套完整的现代村落系统,交通以及建筑布局与生活。这是一个比五十年代的水库计划更持久的“圈圩造城”系统,也是治水文明延续千年后中国最大的一个遗产,非常值得关注。这个规模看似水系版的巴塞罗那,但比苏州旧城大的多的棋盘古水系成为了我对江苏地区治水空间结构的主要总结。上图:施工中的天目湖方村©️陈斌下图:2022施工中的天目湖©️陈斌最后,回到方所方村的基地,大水面的特征在此所在地是不存在的,作为湖区最北的尾巴处,东麻路桥如同一个瓶塞塞住了湖区,在此只有溢出的剩水,以及西部约几万平米的茶区。剩水的平静以及纤细性在寻找新的结构对接甚至拼贴的可能——一种井然的秩序。同心圆式、网格圈圩式、发射式(陆巷古镇)等这些典型的水乡聚落都在启发当代人的生活。虽然这些结构或许都是鸟瞰式的抽象,但依旧是在宏观的治水文明下一种微观的生活结构,在近千年的与自然搏斗过程中,江南先民磨砺出一种用水的文明。这种深刻性只有在灌溉农业生产文明下才会产生。作为栖身的建筑,与水系的永恒性相比,都是临时性。频繁改道的巨水,湖田频变的农业,海田围圩的村落,这些水患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选型,一种地理地域的水系文明决定了建筑的类型。所以,中国的古典时期村落以及城郭群里的构筑基本就可以理解为“木构浮于水”、“村落随水行”。不同定制的江南水系系统,王灏草图方村的新类型结构基于上述的的基本关系,江南先民在长期的这种自然地理影响下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空间系统认知的心理学,一些稳定的要素——河、长亭、水口、风水林、阳宅区、祠堂宗祀群、寺庙、塔以及阴宅区等作为一个系统的编码代号,来指导治水以及灌溉文明下的空间生产,一些地理要素被优雅的农耕文化特征化或诗意化后进入这个编码系统,进一步加强系统运转的在地性,由此建立其“抽象理论——具象实践”的有效运转,所有生活要素关系:劳作、仪式、居住、休闲等都有对应的空间使用等级、时间段、社会习俗约定、律法惩罚、资源流通渠道等,这些可以统称为古典空间使用导则、结构类似“熟人社会”,有种发散性的同心圆结构,形成稳定的空间治水操作流程。2020木构复兴展出的“超级水乡”©️苏圣亮这些基本认识,促使我们做了2020年的木构与水的展览(木构复兴展),同时提出了“超级水乡”的空间实验。当初,虽然我也同时指导了一届毕业设计,主题一致。这个模型是个不成熟的计划,但提出的问题可能值得探讨:一,当今的中国式的治水文明已经式微,虽然有南水北调此类庞大尺度的计划,但治水目标主干之一的促进生活方式这条不复存在,这个古典时期指导规划整个空间生产以及营造的大纲值得深入研究,同时这些深刻的空间操作思路可否在当代延续?二,在遍地遗珠的江南,以水为命的古镇大片存在,随着治水文明的式微以及水运的衰弱,古镇如今如风中残烛,结构性的破坏与日俱增。我们需要寻找一种空间导则性思想,嫁接这些古镇回到当今的日常,什么样的设计思想可以做到这些,使生产与生活同时回归?三,既然“木构浮于水”,“今水非古水”,建造日新月异,当代的建造如何与治水文明下的空间地方场域发生一种激荡式的微妙关系,“今木非旧木”,必须寻找一种当代的建造手段去吸引今人尤其年轻人去锚固新的水乡熟人社会。这三个问题以及思考,是三个不同层面与尺度的挑战。方村,其实就是这几年佚人营造对这三个问题一个初步回答。所以,方村属于我们“超级水乡”空间实践的第一步。上图:原基地断桥与方村建成后统一景©️陈斌下图:方村棋牌格水系内街©️陈斌在天目湖人造水库的地域结构下,十几年前出现的天目湖茶文化园这类消费空间就就是一个生产配套空间,这个生产配套空间服务于天目湖小气候下的白茶产业,作为一个当地著名的产业,政府与民间都对此给予厚望,所以在这个方村基地东边有大手笔的水边剧场以及修了一半的七孔景观桥,如今都已经有十年以上的空置。这种来自修水库雄心类似的庞然大物,需要精确匹配空间,毫无疑问由于空间的失败才导致的空置,这种完全无上下文的毫无对话性可言的巨构注定失去使用价值。只有,我们承接这种来自治水文明的“文水”结构(一种长期驯化下的水系文明)的局部地理空间,同时必须塑造一个围观系统来匹配这个宏大的水库景观系统,毫无置疑,我们选择了这个空间议题:建造一种依附天目湖“文水”结构的微水乡社区——从宏观水系过度到微观水系,并形成良好的开放新聚落。上图:方村核心南部主入口,秘境的序曲©️陈斌下图:方村西部大水口入口©️陈斌湖州双林的水街,三座拱桥以及寺庙的经楼限定了双林的空间格局聚落,毫无疑问式对在这里如何营造一种当代的新水乡聚落体验,就涉及到一个水系尺度延续问题。从五六十年代历史的造水库的计划里面走出来,要变成大水库边上的一个水乡村落,这个村落跟水库有强大的关联,从“大乌托邦”里去造一个“小乌托邦”,这点是一种明确的主张。这个方村位于宏大的天目湖水库在北部的尾巴部分,所以,第一步就是选择水系的尺度,我们找到了第一个与北部水面类似的尺度,就是湖州双林的水街,这是一个完美的中等规模河面尺度秩序空间,三座拱桥以及寺庙的经楼限定了双林的空间格局,但似乎在这近二万多方的用地里这样的尺度偏大,所以我们继续缩小水街的尺度,我们把最大水面,接近方形的,放置在西部的入口部分,约三十米见方,作为一个标志水口。水街宽度选择了八米左右到一米的渐变。在确定尺度同时我们确定了水网做法:向古丹阳湖地区围圩做法学习,用棋盘格水网系统,纵横交错切割已经僵死的茶文化园,形成第一层次水系格局。方田的现代农业景观-赋予方村新的灌溉农业系统,提供完整的景观农业下的理想乡村模式佚人营造制图在这个渐变的棋盘水系上安排第二层次的结构,也是我们在“超级水乡”纲领里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在一个新的水乡社区街坊,如何使其与生产与生活同时回归?生产的水系与生活的水系置于一个系统来考虑,这是一种常识。在棋牌格水街坊里我们碰到了一个伪民居的柱网系统以及马头墙视觉系统,层高也是公共建筑的层高约三米九,这些系统需要重新思考,变成一个住宅建筑亲近的柱网系统。总图上共计约九个水街坊,由于前期烂尾楼不规则的毫无逻辑的落位,给日常住宅化带来了很多困难。几种不同规格的住宅类型被投影到现有的柱网系统,总之首先考虑的是合院化,譬如总图里的H组团,E组团等,试图给予沿太湖地区常有的天井加院落的复合院系统,吴语地区传统南北长宅多天井系统在此不合适,我们用非常当代的建造语言去整理围合不同的生活空间。方村E2组团室内的现代住宅设计,保证新村民的日常居住这里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不是光是对本地生活的考虑,更多考虑的是当代游牧化生活一代的需求,所以如何展示这种既开放又隐蔽私密的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与业主频繁的讨论,这种在生活街坊体现了多样性以及复合性的日常空间很多,一种放任自流的开放合院试图去完全拥抱棋牌格水系,但由于红线以及受制于原建筑落位又制造出某种努力迎合水系的灰色空间。生活空间与水系空间需要一种灰色的公共空间,这种戏剧性空间在令狐磊眼里就是某种微型水边的剧场空间,我是高度认同此说法的。但似乎生活空间与开放露天的水系又在江南这种潮湿的环境里存在天然的矛盾。总之,何种灰空间——有顶的覆盖的社交空间提到了最重要的地步,那也是第三层次空间策略重点任务。从茶园看方村书塔。作为整个方村的至高点,一种书店的圣景©️陈斌我们继续回到生产与生活。天目湖里山谷的稻田系统依旧存在,在后续的几次基地考察,我对周边山谷里的农业做了一些研究。水稻龙虾、鱼类养殖、茶叶种植以及山林果园、小尺度村落(一般不超过百户)在天目湖景区里随处可见,江苏式的精致同样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为了对这个水乡社区生活与生产形成一种圣地版的结合,我们在方村的西北部约一万方的绿地里规划了一种与村落水系同构的方形稻田,我们试图去完整演绎传统江苏农业当代模式,小型拖拉机以及各种农业器械成为村里入住人的体验,与稻田里的局部空地甚至西边的大型茶园结合起来,形成方村——稻田——茶园的三级生产与生活整合式体系,完美演绎一种当代水乡社区最高生产生活双轴纲领。建造中的悬桥,村里最重要的悬河廊桥©️陈斌虽然方田不大,但立意很高。只有灌溉农业被系统的现代化,形成机械与人力的互动,才使得这种艰苦的农业劳作变成一个被当代人接纳的一种生活方式,与自然合力的深刻身体领悟会改造人对劳动的恐惧以及厌倦,建立所谓的真正人与自然的驯服关系,正如人费劲力气打出深井,喝到那口冰泉的初始领悟。当代农业的意义必须被整合到水乡社区里面来,才能活色生香。我们才能说这种新社区是中国的、江南的,而不是到处泛滥的类如高尔夫球场的美式草地社区。这种双向的驱动会真正建立带有新水乡粘性的生活方式。小水系尺度的现代廊桥,作为棋牌格水系的灵魂所在©️田方方福建镇安桥©️赵赛当这个生产与生活同频双向驱动建立起来后,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构筑新的水乡社交空间,回答“超级水乡”空间纲领里第三个问题:如何用”今木”建造今人的社交空间,介于生活空间与水系之间的灰空间?与治水有关的“旧木”建造系统首先被选择,从镇安桥到泰顺廊桥一系列的社交性木廊桥空间成为我们入手点,这个系统从北仑紫石粮仓开始实践,在方村他的意义才算真正回到公共社交空间。总计有五座现代廊桥被纳入整个规划。这些廊桥承担起对棋盘街坊的立体交通组织以外,还负责一些重要的展示以及交流空间功能。方村A组团的紧密村落空间©️陈斌譬如,A组团的住区功能主要由此处的廊桥来引导,从一层到二层,廊桥下部是开放式的水边休憩空间,二楼带有现代人字架木构覆盖的是整个住区系统的客厅;另外的廊桥在各处空间都扮演着重要的链接角色,这种灵活的水上建筑重组了岛屿化的水街坊,形成重要的现代水线的视觉核心系统,从而使得原来建筑群混乱以及失真的马头墙视觉系统成为了背景。各种姿态的廊桥,考虑到了新水乡交通以及交流的双重功能,在营建上也是丰富多彩。在整体木结构处理上,我邀请张准作为主顾问,在我们模型基础上张准做了很多相对紫石粮仓更多的结构优化,提出反拉钢索来解决现代木构跨度问题,使得结构尺度控制牢,这样,与水系河面宽度保持匹配的对应关系。陆洋以及杨晓天几位优秀的结构师继续加入这个合作,各自完成五座廊桥挑战性的结构计算工作。除了廊桥这种链接性的社交空间结构完成布局后,2020年提出的“超级水乡”里一些纲领性的思考第一次在一个非常贴切的实际案例实践中获得了落地。但这似乎还不够,作为一个新水乡村落,方田+水系+住宅+廊桥这个四位一体的布局看似比较完整,但似乎缺点什么。这几年,我们在对江南地区的古典村落扫描观察式研究里,有一些心得:一,村落除了治水文明下生产生活核心关系外,还存在一个系统化的空间剧本:水口、风水林、宗祠、大夫第、民居、阴宅。这个普遍存在的空间剧本似乎成为了先民的空间律法,生产效率还奇高。我想,想必是千变万化的江南各处小地理环境改变了剧本的细节编排以及节点特征,一段时间我叫其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空间记忆结构”,一种似乎从未进入教科书但口口相传的空间规划法,古人通过此系统解决宏大治水空间以及日常生活微空间的连续性过渡难题。这里有对水系植物系统等自然条件绝对的选择以及驯服,使其符合生产生活需求,更有更好生活寓意、日常仪式、死亡空间等精神性空间的精密空间安排,使其处处有章法可依,心灵可感应。这种空间严格的章法的长期被忠实实践,以至于千年后对人产生了一种驯化,在人群潜意识里形成了空间与中国文学之间剧本式的互动与阐述。方村各种尺度水景©️陈斌这种空间类型学的思想,最关键当然是与人们已经被驯化出来的生活类型一起形成我们中国建筑学的一个核心双驱模式。我想,任何人只要一联想起一种江南的生活与空间,这种紧密的“空间类型组合”与“日常之用”都是马上映入眼帘的。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可以轻易反推到这些空间类型,而同时这些空间类型组合忠实承担基本的生产生活,当然,你还可有进一步的遐想,这个双驱动系统是长期以来纳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一份重要寄托。移情与物,咏歌以寄志等等的文学象征性拔高了日常之用的所及之物,拥有了一种时间性,方村新的村落结构类型何尝不是如此,发明的各种组合关系,从南部松林开始我们就试图用一种新的空间剧本来复制延续上文提到的双驱动模式。松林、水口、书塔、廊桥、合院以及水街等一些列类型组合,营造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圣景”。运营这种圣景核心的使命是在现代社会最大程度上召唤有同等灵魂以及趣味的使用者:一种广泛开放的新村民组合,正如令狐磊说写的造村宣言。但本地的人群依然是最重要的,没有太湖沿岸地方人的认同,这个新的村落结构就意味着毫无生命力可言,所以,地方与远方的人的一种新组合、新生活体验,才是方村真正要去保卫的。核心的桥的尺度与桥下即景©️陈斌持续二年的造村告一段落,方村——秘境,作为一个重大的文本式的叙事空间,这就是方所第一个造村的理念重要一部分,相信还有更多的雄心未被言及。这也明确回应了村落式的秘境聚落与我们都市聚落之间的差异性。都市聚落可以表达一种高密度社区性交往,相反,天目湖秘境水库边的方村鼓励一种更加松的社区交往聚落的可能。作为一个水边的新“生活剧场”,这个秘境不是平面,而是立体化的。我希望这个村落虽然建筑面积连1万平方米都不到,但它有会无尽之感。这个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体验无穷大,也就是说对村落意犹未尽,同时又与你日常记忆相重叠,这就是目前我们的一个当代空间“记忆结构”思考。当然方村对于传统水乡,是一个彻底的对视和局部的超越。在这种的从容连接里,新村民有一种不像在城市中的那种紧张感,它可以诞生出新生活方式连接。这个连接需要当地人很高的参与度,正好溧阳最近也在树立返乡青年的文化,所以村里有当地人开的餐厅,也选用的本地食材。我们希望这个新的秘境,可以形成很有趣的超越乡村与城市的生活结构,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未来也可以介入到空间的生产,真正形成“社会的新种群”。项目名称:天目湖茶文化城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威双现场|十个国家馆的最佳答案

Mainardi:在去年7月确定是我们作策展人后,开始了这为期六个月的在地项目,其中有些在还在继续,我们想把预算更多花在当地,而不只是临时展陈。W*:这次九个场地是怎么选出来的?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卷宗首发|当代手工艺,美在哪里?

III》上,不断按压指印,又以金箔串联,形成了艳丽而迫人的色彩表面。容器宛如正在扩张与流动,作品起伏的有机形态引发一种弯曲与膨胀的感觉——恰如金色的细密雨丝铺落在红色的水波之上。艺术家Jaiik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竹节物语:一场有关理想女性形象的开放性探索

Newman对戏。及至九十年代,戴安娜王妃不论以传统正装造型示人,还是以亲民休闲造型外出,都会搭配款式不一的Gucci竹节手袋。不仅如此,英国著名演员Vanessa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