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碳水后,我的血检报告怎么变了?

peixuan 野兽生活研究所 2019-05-19

Hello 大家好,好久不见的 低碳水入门指南 又来啦!

相信很多小伙伴执行低碳水饮食后,都觉得身体状态更好。在我们后台也经常看到读者留言:偏头痛好了、多囊治好了、食欲控制住了、瘦了好几斤、血糖控制了...

当大家很兴奋地想去检查一下,确认不是自己的错觉,收到血检报告后,反应却是:

怎么会出现... 红字 ?还不只一个?

所以,今天就针对大家经常出现的 5 种红:胆固醇高、LDL高、HDL高、尿酸高、胆红素高,一个个讲解明白。

内容比较复杂,建议大家先 收藏」 起来,需要的时候再复习一下。


01

总胆固醇


关于胆固醇的辟谣文章,前阵子写了好几篇,这部分综合了之前写过的文章,另外补充一些知识。很熟悉的老同学可以视情况跳过。


胆固醇是什么?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 脑 及 神经组织 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

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3 以及 类固醇激素 的原料。

合成胆汁酸

当我们摄入脂肪时,肝脏会动用胆汁酸将脂肪分解成小颗粒,让小肠里的脂肪酶可以作用。85% - 95%的胆汁会被回收,但仍有 5%-15% 被排出体外,这时候肝脏就需要拿胆固醇来合成胆汁酸。


构成细胞膜

所有动物的细胞都有一层细胞膜,而这层膜有 20% 由胆固醇组成。缺乏胆固醇,细胞膜会变“脆”、易破。


合成激素

类固醇激素——包括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雌激素的一种)及维生素D等的前体,正是胆固醇。没有胆固醇,这些激素都无法被制造。




胆固醇,与饮食几乎无关

吃什么饮食会影响人体的胆固醇?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NO,这个概念在 1950 年代就被安塞 · 基斯推翻。当他喂食老鼠、兔子、狗以及人类胆固醇后,发现兔子体内胆固醇升高 3000%,但人类吃下 3000 mg 的胆固醇,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还是几乎不动。

3000 mg 的胆固醇,相当于 15 颗鸡蛋。在鸡蛋一文中,我们也提到北大研究、哈佛研究及其他 12 篇长达 4 周以上的实验证实,从饮食中摄入胆固醇,对体内胆固醇的影响不大。

因为人体有自行调节胆固醇的机制,而且,我们体内 80% 的胆固醇其实都是身体制造,只有 20% 来自食物摄入。


总胆固醇与心脏病?

大家对于胆固醇的担忧,起始于医生发现心脏病死者的血管壁上有一层胆固醇。所以许多科学家立刻作出假设:只要我们降低所有人血中的胆固醇,就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这个假说逐渐被推翻。在饱和脂肪骗局一文中,我们就曾提到安塞 · 基斯的随机试验研究。

这项研究做了整整 5 年,结果发现,吃不饱和脂肪的小组,血清胆固醇比较低,但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摄入饱和脂肪的小组没有差异,而且死亡率居然更高。

另一个长达 30 年的佛莱明汉心脏病研究发现,心脏病发的人群中,胆固醇很正常。这个研究因为不符合原先预期,最终计划中止。

经过这么多年科学验证,越来越多医生相信,血清总胆固醇高,不会导致心脏病。

结论:如果低碳水后 总胆固醇 升高,别担心,这跟心脏病风险无关。很在意的话,多吃蔬菜、冷压初榨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



02

HDL, LDL, 好坏胆固醇?


在总胆固醇与心脏病的研究结果不理想后,科学家们开始把焦点转移到 低密度脂蛋白(LDL)身上,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 

事实上,把 LDL 说成坏胆固醇并不正确。LDL 是一种 载脂蛋白,负责将不溶于水的脂肪和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血管,再送到各个细胞里。

而高密度脂蛋白(HDL) ,俗称的“好胆固醇” 则刚好相反,HDL 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让胆固醇不会在血管中停留。

除了 LDL 和 HDL,人体还有乳糜微粒、VLDL、IDL 三种载脂蛋白。而 LDL,其实是从 IDL 转化来的, IDL 又是从 VLDL 转化而来。

相当复杂的「载脂蛋白」运输途径


既然 LDL 会把胆固醇带到血管里,那只要降低 LDL,就能防止胆固醇在血管沉积,并预防心脏病发生了吧?很可惜,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这个假说也不正确。

2009 年,一项针对 232,000 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因冠心病发作入院的患者中,将近 50%的人 LDL 水平正常或偏低

LDL 值之所以不能完全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主要有 2 个原因:

① LDL 是计算出来的,不是测出来的:

血检报告中收到的 LDL值,其实是通过 Friedewald 法则「计算」出来的,前提假设了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的比例在每个人身上都相同,但我们都知道,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② LDL 还有分大、小类型:

Austin 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当 LDL 的形状是 小而密 的形态,才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小而密的  LDL 还常伴随着 高胰岛素血症

通过电泳法可以将两种 LDL 分离,不过由于分离的费用很高,在临床上很难普及,所以大部分的血检报告都没有这种检测。


低碳水饮食与 LDL

如果你了解 脂肪的代谢过程,就会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只是很尽责地完成自己本份工作,根本没有好坏之分。

在生物黑客靠吃脂肪降 LDL 一文中,我们详细解释过,低密度脂蛋白就是一艘载着 能量(脂肪酸)和胆固醇 的船,通过血液,将能量和胆固醇传送给脂质细胞与肌肉。

LDL 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

开始低碳水饮食之后,由于没有 "糖" 作为能量来源,我们需要靠更多"脂肪" 供应能量,脂肪又不像糖能溶于水,身体只好派出更多艘船来运货。

LDL 小船不小心丢了胆固醇在血管的海里,不要紧,只要有回程的船—— HDL 拾起就好。低碳水饮食后,HDL 也会跟着升高,只要 LDL:HDL < 3:1,就不用过于担忧。



03

与冠心病更相关的 Apo-B


与心血管疾病更相关的,其实是 LDL 中的结构蛋白 Apo-B。

瑞典大型研究曾追踪了 17 万 5553人,长达 65个月,结果发现不论 LDL 高低,血清 Apo-B 浓度更能预测心肌梗塞的几率。随着研究更加深入,越来越多学者相信 Apo-B 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加拿大心血管协会也建议将 Apo-B 值设在 90mg/dL 以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预防性心脏病专家 Seth Martin 也认为,应该将 Apo-B 列入冠心病风险测量。

Apo-B 应该怎么测量呢?很多医院都没有提供这项检测项目,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个比值:

当 甘油三酯 ÷ HDL > 3.5

就代表 Apo-B值很可能过高,可以去做更详细的检测。

虽然低脂饮食可以降低 LDL,但是只有低碳水饮食才能改善 甘油三酯与 HDL 的比值,所以就目前科学研究成果来看,低碳水饮食才是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饮食。

如果有医生持续告诉你 LDL 的重要性,他讲的可能还是 20 年前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


04

尿酸与痛风


讲完胆固醇,接着讲 尿酸与痛风

痛风 是怎么来的呢?当身体里的 嘌呤 经过代谢后,会形成尿酸,排不出去的尿酸会积累在身体里,一旦与盐晶体结合,沉淀在关节里,引起发炎反应,产生剧烈疼痛,这种症状就是痛风。


痛风经常发生在大拇指上,也可能发送在脚跟、膝盖、手腕、手指头。

一般来说,男性的痛风发作率是女性的 3 倍以上。

很多人担心:

“低碳水饮食吃那么多肉,摄入那么多嘌呤,会不会导致痛风?”


呃...其实不会。野兽生活曾经撰文详细解释——高尿酸与高嘌呤食物摄入的关连性不高。这是因为,人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嘌呤,代谢出的尿酸大概 只占总量的 20-30%


那剩下的 80% 从哪儿来?嘌呤,其实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DNA、RNA 都由嘌呤组成。作为能量来源的三磷酸腺苷(ATP),其学名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也是由嘌呤组成。



人体每天新陈代谢,消耗大量三磷酸腺苷( ATP)后,就会产生嘌呤,经代谢后变成尿酸,占人体尿酸的大部分。


低嘌呤饮食

曾经有学者研究 低嘌呤饮食 是否能改善痛风症状,结果发现效果微乎其微。

如果痛风真的是因为吃太多肉,就不会有素食者痛风的新闻了。


痛风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肾脏代谢出了问题,无法排出身体多余的尿酸。

-肥胖(原因不明)

-大量饮酒(大量细胞凋亡)

-过度饥饿(大量消耗 ATP)

-过量运动(大量消耗 ATP)

-喝太多含糖饮料(损伤线粒体,大量细胞凋亡)

都比吃高嘌呤食物,更能增加痛风发生的可能性。


低碳水与尿酸

但是,低碳水或生酮饮食初期,确实可能会出现尿酸水平上升的情况。

在低碳水饮食初期,由于身体还不会利用 酮体,多余的酮体以尿液形式排出,而肾脏同时也需要排出尿酸,两者形成竞争关系。


肾脏的排出工作量一下子增加,导致部分尿酸排不出去,出现尿酸升高、尿酮增多情形。

幸好,生酮饮食专家 Steve Phinney,观察超过 2000 个执行生酮饮食的案例,发现经过 6-12 周后,尿酸会逐渐恢复原先水平,甚至在 4-6 个月的时候,比原先尿酸水平更低。

另外一个原因是,低碳水初期身体还不习惯使用酮体,这时候可能会分解身体的蛋白质作为能量,而这个过程中会让身体 多制造一些尿酸

而随着身体越来越懂得利用酮体,还有当我们逐渐懂得调控每天最适合的脂肪量后,就不会有“多余的酮体”流出体外,也不会给肾脏“多余的负担”,这时候尿酸水平恢复正常。


生酮饮食,缓解痛风疼痛

而且,2017 年的一项研究还发现:生酮饮食能改善痛风 疼痛感

痛风是怎么引起疼痛的?在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的协助下,免疫传感器 NLRP3 发炎体会激活 IL-1B 促炎细胞因子,这种促炎因子会造成身体疼痛、发烧、关节损伤。

耶鲁大学医学系、专攻比较医学和免疫生物学的 Vishwa Dixit 教授发现,生酮饮食里的其中一种酮体「β-羟基丁酸」(BHB),能够抑制免疫传感器 NLRP3 发炎体,减轻盐晶体沉淀型痛风的症状。

而且,β-羟基丁酸 还能抑制人类及老鼠身上的 IL-1B 促炎细胞因子。

未来,酮体可能会被当作痛风的治疗处方。

结论:低碳水、生酮后的尿酸升高只是身体还不懂得利用酮体的现象,这种状况会随着时间改善。可以多喝咖啡、补充维生素C,改善尿酸过高问题。


05

胆红素


讲完痛风,接着来讲许多读者提到的 胆红素

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排出的胆红素能让尿液变黄,让粪便呈现黑褐色。

胆红素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红血球死亡过快。有些人天生红血球存活的时间就比一般人短,主要是肝脏细胞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GT-1A1) 含量较少,或作用能力不足,使血清中的未结合型胆红素清除速率较差。

这种疾病被称为吉伯特式症候群,一般没有症状,大多在血检中发现。

如果你胆红素过高,可能是吉尔伯特症候群。另外,长时间的饥饿与运动,也会使胆红素升高。某些女生在月经期间胆红素也比较高。甚至有的人的胆红素,会在季节变动时升高。

总之,胆红素的值经常上下波动。

不用担心,胆红素过高也不需要任何治疗,因为对健康无害,也与肝脏健康无关

胆红素曾经被认为是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但是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胆红素还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能增强身体抗氧化能力。胆红素有抗发炎的效果,而且能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血清胆红素与多种疾病呈现负相关

Schwertner 等人发现,血清胆红素与 冠心病 呈现负相关;


Han SS 等人发现,血清胆红素与 糖尿病 和 尿病肾病 呈现负相关;


Cheriyath 等人发现,血清胆红素每增加 10 μmol/L,糖尿病 风险就下降 26%;


Lin 等人发现,血清胆红素与 新陈代谢综合征腹部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 呈现负相关。


结论:如果胆红素升高,不必太担心,反而说明罹患糖尿病、新陈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下降。


06

结尾


在这一期里,给大家讲解了低碳水饮食经常出现的血检异常现象。其实,大多数的异常数值都不需要过度担心,大家可以过几个月后,再去做一次血检,很可能数值就回到正常。

下一期,还会继续讲血检报告——主要是针对低碳水饮食后的改善部分,根据多个研究显示,低碳水以后,发炎指数、血糖、血甘油三酯都会大幅下降,入门篇会再一一告诉大家,这些数值下降,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好处。我们下周再见!



回复「入门」,看健康的饮食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回复「吃」获取一份简单的低碳水食谱!

参考资料


[1]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cholesterol-ratio

[2] 赵凤丽 等人,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大小测定及意义,首都医科大大学

[3] Walldius G, Jungner I, Holme I, et al.: High apolipoprotein B, low apolipoprotein A-I, and improvement in the prediction of 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RIS study): a prospective study. Lancet 2001: 15;358: 2026-2033.

[4] https://www.docsopinion.com/2013/12/15/10-pitfalls-of-using-ldl-cholesterol-to-assess-risk/

[5] Sachdeva A et al.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 analysis of 136,905 hospitalizations in Get With The Guidelines." Am Heart J. 2009 Jan;157(1):111-117.e2. doi: 10.1016

[6] https://www.docsopinion.com/2014/07/17/triglyceride-hdl-ratio/

[7] Forsythe CE et al., "Comparison of low fat and low carbohydrate diets on circulating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Lipids. 2008 Jan;43(1):65-77. Epub 2007 Nov 29.

[8] https://www.verywellfit.com/low-carb-diets-for-cholesterol-and-triglycerides-2241946

[9] https://www.ruled.me/the-ketogenic-diet-and-cholesterol/

[10]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6111.php

[11] https://www.dietdoctor.com/low-carb/side-effects/gout

[12] https://www.nhs.uk/conditions/gilberts-syndrome/

[13]https://www.cgh.org.tw/tw/content/depart/AB00/DL/B0000000054.pdf

[14] N Engl J Med. 1995;333(18)Nov 2, 1171-1175

[15]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gilberts-syndrome/symptoms-causes/syc-20372811

[16]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788

[17] Nutrition Reviews, Volume 34, Issue 11, 1 November 1976, Pages 328–330

[18] Djousse L, Levy D, Cupples LA, Evans JC, D'Agostino RB, Ellison RC. Total serum bilirubi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Am J Cardiol. 2001;87:1196–1200. A4, A7.

[19] Schwertner HA, Jackson WG, Tolan G. 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lin Chem. 1994;40:18–23. 

[20] Cheriyath P, Gorrepati VS, Peters I, Nookala V, Murphy ME, Srouji N, et al. High Total Bilirubin 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Diabetes Mellitus: An Analysis of NHANES Data From 1999 - 2006. J Clin Med Res. 2010;2:201–206.

[21] Lin LY, Kuo HK, Hwang JJ, Lai LP, Chiang FT, Tseng CD, et al. Serum bilirubin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therosclerosis. 2009;203:563–568.

[22] Choi SH, Yun KE, Choi HJ.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Korean adults.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1 Jun 22; [Epub ahead of print

[23] Han SS, Na KY, Chae DW, Kim YS, Kim S, Chin HJ. High serum bilirubi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duced risk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Tohoku J Exp Med. 2010;221:133–140.

[24]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low-bilirubin#types

[25]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gout-risk-factors-189835

[26]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788



不升血糖的理想燃料

让你 快·速·充·能



👇 点击「阅读原文」,下单体验理想燃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