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已经成为一道鸿沟

章老师说 章老师说 2022-09-09

关于这个题目,已经想了很久,今天才得空写下来。


大概20年前,互联网刚刚在国内兴起。当时听到一个说法,互联网将成为一道鸿沟。能够访问互联网的人和不能访问互联网的人相比,会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于是,大家纷纷讨论,怎么能够让那些没有条件的人能够上网。


如今,能够上网的人群恐怕已经成了大多数。拜移动互联网之福,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上网了。但是很奇怪的是,互联网的这种普及,并没有使大家的思考能力提高,甚至是有些副作用。微博、头条、微信朋友圈,类似这样的媒体在消耗大量的阅读时间。这些新媒体们以更多占用人们的眼球时间为荣,因为这反映了它们的“商业价值”。至于说这种阅读对用户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就不是它们所关心的了。


作为一个把搞教育作为副业的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周围的年轻人更好的提高。我曾经在公司内外做过一些讲座,某些讲座也有不错的反馈。但是在这些“叫好声”背后,我发现这些讲座并没有多少的实效。关键问题是:提高是需要学习者真正的有所投入,有所思考。一个1-2个小时的讲座只是一种快餐,而且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互动。我们很难期待,通过一年听几次讲座,就让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发生真正的变化。甚至,我们可以进而推出,目前各种快餐式的技术文章也是同样的无效。你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获得一些信息,但是你很难由此获得思想和方法论方面的提升。而相对于信息,思想和方法论才是更根本的东西。


基于以上的思考,今年我的教育副业实践重点转向 通过组织“读书会”方式的阅读,引导大家读书。

  • 一本好书往往是对一个问题的系统阐述,它会引导阅读者对某个主题做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思考

  • 阅读一本书,需要花上几十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的“能量投入”,才能使大脑发生一些变化

  • 而且在组织阅读的时候,我会要求大家写出读后的分享材料。这就“逼”着这些同学必须要思考,必须要理解书里面的内容。

  • 阅读后的集体分享,会使大家产生一种交流和互动。在分享时,我也会时常做一些comment。


从今年5月份开始至今,我在百度运维部内组织的“章老师读书会”,已经覆盖了5个主题:

  • 阅读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

  • 精神:《匠人精神》(秋山利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软件开发:《201 principle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 产品:《设计心理学》

  • 历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11月份开始,我又在百度公司范围内启动了一个带有部分读书会性质的“代码的艺术扩展训练营”,其中包含:

  • 对《201 principle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的精读

  • 需求分析、代码设计环节的案例实践研讨


在以上的教育环节中,我发现:读书已经成为了一道鸿沟。是否读书,以及是否会读书,会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高度。

  1. 现在很多年轻人阅读的书确实太少

    + 以上“章老师读书会”中所列的书籍,很多参与同学反馈,以前从来没有阅读过

    + 在“代码的艺术扩展训练营”中,不止一个同学反馈,这是他们第一次认真的阅读“英文”书籍


  2. 能够坚持阅读的人太少

    + 5月份时,“章老师读书会”有会员35人。半年过去,剩下的不足15人(另外有一些同学是后来加入的)

    + “代码的艺术扩展训练营”,仅仅经过一次阅读活动,人数从40人减少到24人。


  3. 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

    + 有一些同学在分享读后感时,所讲的内容和所阅读的书籍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自由发散式的发言。这就好比一个人吃了一个鸡腿,但是这个鸡腿里面的营养完全没有被吸收。


当然,读书会也确实对一些同学产生了好的效果。有一些同学开始感受到读书的收益,开始减少朋友圈、头条等媒体的阅读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上去。


最后,总结一下我想表达的观点:

  1. 在这个已经高度互联网化的时代下,传统的阅读(读书)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甚至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

  2. 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这代表了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对于这个时代是决定生存的。

  3. 相比于讲座,读书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教育模式。



附记:

在公司内的一些交流,及一些面试环节中,我会遇到一些在20多岁或30多岁遇到发展瓶颈的同学。深入的交流后,我发现他们的共性往往是读书太少,知识面太窄,对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缺乏了解和思考,看不到更大的方向。

对这些同学来说,他们最该做的就是多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