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的美国街角,远比美剧里更残酷

李昊 非虚构时间 2023-08-03


点击上方公众号,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大卫·西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他用纪实手法,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凶年》一书,以此为灵感,之后他参与创作了美剧《火线》《凶案组:街头生活》等,并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



最近,译文纪实推出了大卫·西蒙与爱德华·伯恩斯的另一部作品——《街角》,再度将视线聚焦在西巴尔的摩,费耶特街与门罗街的街角。


《街角》真实记录了美国巴尔的摩内城一年内发生的焦灼故事,主要围绕十五岁的迪安德尔及其破碎的家庭展开,追踪了一群为生存苦苦挣扎的边缘人,揭露了纷繁复杂的街角江湖,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粉墨登场。街角充斥着捕食者与猎物、毒品贩子和抢劫犯,还有喜忧参半的警察、手无寸铁的瘾君子以及无辜受害的过路人。


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美国梦”早已支离破碎到只剩噩梦。人们为毒品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但与此同时,这里竟然还凝聚着希望、关怀和爱。


美剧《火线》剧照


这是一部记录美国街头犯罪故事的纪实作品,前所未有地捕捉到了一个大部分人都鲜少知晓的美国。仅仅通过一处街角,两位作者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执法警察、道德十字军以及福利体系在巴尔的摩这样一座城市发挥的作用是多么微乎其微。《街角》带领普通读者深入到美国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了解那里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今天,跟大家分享《街角》译者李昊的译后记——



(美)大卫·西蒙 爱德华·伯恩斯 著 李昊 译


文 | 李昊


交稿很久了。某天,在和责编范范随口聊了两句封面图片的风格后,我突发奇想,在网上用英文搜了一下“街角”“巴尔的摩”。


鼠标刚滑动了一下,一条新闻就映入眼帘:“迪安德尔·麦卡洛,《街角》中的毒贩,死于35岁。”


我“啊”出了声来。


新闻刊发的时间是十年前的2012年8月9日,而在那时的三个月前,我刚刚读过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本“译文纪实”——《寻路中国》。到了这次死亡的十年后,正是我集中翻译《街角》的那段时间。


(美)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


没记错的话,当时书中各个角色的下场已经初现端倪,我每天蹒跚在每一条飙向结局的小道上,随着加里、芙兰、迪安德尔以及街角上的每个角色一起,朝着清晰却又混沌的尾声走去。


当时四川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我蜷缩在电脑前,对真实世界的焦灼感知甚少,而是浸入到了1993年的西巴尔的摩;再具体一点,浸入到了费耶特街和门罗街上,体会到的是彼时美国南方城市内城街角上的夏日灼人高温。我和书中的角色一起,期望着秋日来临的第一丝凉风,以及一个又一个尘埃落定的结局。


我是多么喜欢和害怕这本书啊。


《街角》剧照


我喜欢每天早上坐到电脑前,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发展,隔着安全的、不可跨越的时间和空间,以比追剧观影深入百倍的体验俯瞰着街角的那些人生,被这种粗粝的现实冲击。但我也害怕这本书,或者说我害怕看到自己倾注了感情的角色,最终被毒品吞噬殆尽,或者以任何意外的方式,被街角不可避免地抹去,留不下一丝痕迹。好的作品,应该兼具让人喜欢和害怕的面相。


作者大卫·西蒙和爱德华·伯恩斯在后记里也表达了非一般的强烈情绪,他们甚至对自己的职业操守提出了疑问:身为记者,深入故事的限度在哪里?街角和街角上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每一个深入过街角的人,都无法全身而退。


《街角》剧照


大卫·西蒙和爱德华·伯恩斯在街角观察众人,他们也因此交出了自己的一部分,联结起了两个世界,并因为在情感上的投入,他们甘愿和街角产生久远的联系。他们像是候鸟一样抵达,想着总会离开,最后变成了风筝,一根若有若无的线把他们和街角牵了起来。


读到这里的读者朋友们,应该已经获知两名作者和书中某些角色的联结,不知道你们做何感想。而作为这本书最认真的读者之一——译者,我深切地理解了他们所做的一切。你无法在面对他们所见的一切时,保持住绝对的理性,即使阅读本书中文版的我们,与这一切隔着绝对安全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在翻译到芙兰最终摆脱街角的引力,日复一日地用新生活填满曾被毒品侵蚀得千疮百孔的灵魂时,我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也在翻到加里倒在了一次荒唐的吸毒过量中后,如同亲自跌入深渊,连呼喊都无处发声。




同样,《街角》正文的最后一句,“今天,迪安德尔·麦卡洛,一个吸毒成瘾者和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毒贩,还活着”,是一个足以让人掩卷长叹的结局。它不够完美,也并非没有希望,它就这么侥幸地发生了。在某些地方,正文中迪安德尔的结局,居然有点像是《红楼梦》里的那一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不是完全的虚无,也没有必然的意义。


因此,开头的那条新闻,让我惊悲出声。迪安德尔去世的时候35岁,比1993年的他预计自己能活的寿命,足足长了两倍。街角的孩子们,不认为自己能活到成年,很多人确实也验证了这个预测,把生命荒掷在了街角。而迪安德尔带着天生的狡黠,母亲芙兰自己摆脱深渊而造成的全新引力,以及意外之中的运气,使他有一只脚跨到了街角之外,也窥见了街角厚障壁之外的世界一角。


我读到作者们在后记里所写的迪安德尔在街角之外所拥有的少量生活时,感到了欣慰,好像看到自己的朋友摆脱了困境,往光明中迈出了一步。然而,光明还是彻底熄灭了。


美剧《火线》剧照


作者西蒙其实一直在对迪安德尔施以援手。《街角》改编的迷你剧最后一集里,迪安德尔饰演了一名警察,逮捕了剧中的迪安德尔。随后他也在西蒙主创的《火线》及其他剧集里有过工作,直到毒瘾再次把他拉回深渊。在那篇报道里,没有说明迪安德尔的死因,但如果我们能看见警方的验尸报告,应该不难从死亡原因的字里行间读出两个字:街角。


《街角》的时间跨度仅仅一年,1993年的冬春夏秋。《街角》的副标题表明这是对内城社区的描写,其实勉强,不过是西巴尔的摩寥寥数条街道及其交错而出的街角而已。但从1997年出版开始,它早已经超出了那一年,那几个街角。


1993年的费耶特街和门罗街,是之前半个多世纪结出的果子,是加里的父亲从南方土地上逃离、北上后打造的美国梦,也是麦卡洛一家人所亲历的,美国梦在巴尔的摩内城中的渐次破灭;并且,这样的街角故事也在很多美国城市上演。1993年之后的费耶特街和门罗街,也以不同的面相把街角播撒到了更多的地方,成了同属“译文纪实”的《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中讨论的问题,或者最近几年里攫住全世界目光的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


(美)尼克·雷丁 著,徐晓丽 译


如果把目光放远拉长,甚至可以窥见一股股在全球涌动的乱流,从中东到中南美洲,从亚洲到欧洲,都和西巴尔的摩费耶特街上的街角有着草蛇灰线的关联。


好的作品,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和洞察,《街角》做到了。我有幸作为翻译,能成为串联起一切的小小节点,感到震撼和感激。同时也因为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对街角的故事会如何蔓延,有着深切的恐惧。


也许我们是幸运的,不会直面最残酷的事实;但稍微把天线的敏感度调高一点,多半会意识到,我们没有距离太远:蝴蝶的翅膀扇动一下都有风暴,那风暴本身就已经肆虐了多少年呢?


而调谐敏感度的最好、最安全方式,除了阅读,不作他想。这也是我在翻译《街角》过程中不断意识到的一点。如何建立对世界的敏感,如何同未知的世界、世界的未知产生联系,翻译是我的答案。而当下捧着《街角》,为其中角色的跌宕感叹的你,我希望,也能有自己的答案。


《绝命毒师》剧照


最后,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对我的信任,尤其感谢责编范范和营销编辑王琢,有她们在,我可以全心地投入翻译中去。相信《街角》会经由她们,以完美的样子,抵达更多的读者。


感谢好友何雨珈,她在翻译中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每当遭遇荒谬无助的现实时,因为她的存在,让我觉得世界并没有太糟糕。


感谢我的父母和姐姐,他们对我的包容和爱,让我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的路径。啊,还有姨妈一家,用源源不断的美食,保证了一个自由职业者的生活质量!

李昊

2023年春于成都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街角》

(美)大卫·西蒙 爱德华·伯恩斯 著,李昊 译

ISBN:978-7-5327-9253-5

定价:108元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西巴尔的摩,费耶特街与门罗街的街角。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美国梦”早已支离破碎到只剩噩梦。人们为毒品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但与此同时,这里竟然还凝聚着希望、关怀和爱。

《街角》真实记录了美国巴尔的摩内城一年内发生的焦灼故事,主要围绕十五岁的迪安德尔及其破碎的家庭展开,追踪了一群为生存苦苦挣扎的边缘人,揭露了纷繁复杂的街角江湖,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粉墨登场。街角充斥着捕食者与猎物、毒品贩子和抢劫犯,还有喜忧参半的警察、手无寸铁的瘾君子以及无辜受害的过路人。

这是一部记录美国巴尔的摩内城一年内发生的街头犯罪故事的纪实作品,前所未有地捕捉到了一个大部分人都鲜少知晓的美国。仅仅通过一处街角,两位作者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执法警察、道德十字军以及福利体系在巴尔的摩这样一座城市发挥的作用是多么微乎其微。《街角》带领普通读者深入到美国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了解那里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作者简介

大卫•西蒙,美国著名电视剧监制、编剧及作家。前《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他的纪实小说《凶年》荣获1992年度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根据《凶年》改编的《凶案组:街头生活》和《火线》都成为了经典剧集,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彰显了美剧在文学性及社会批评方面的可能性。《街角》便是他继《凶年》之后,深入巴尔的摩内城社区一年后,创作的又一部纪实经典。

爱德华•伯恩斯,前重案科警探,服役20年后退休,成为巴尔的摩一所公立学校的老师。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更多大卫•西蒙作品


《凶年》

 [美]大卫·西蒙 著, 徐展雄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04月 


延伸阅读

译文纪实系列书目 | 2013-2022
为什么说《火线》是最伟大的人类学社会学影像作品?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一夜之间,小镇成了毒镇
毒镇发生的一切,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
“真相只有一个”推理悬疑主题书单 |一起拨开重重迷雾,寻找真相吧!
这五本真实罪案,又害怕又想看……
书单|一流的犯罪故事,不必虚构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废墟狗”为好友
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与优惠消息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