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华文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公开课 2022-04-24





本期目录

构建以情态为标志的句子新系统“句态”

邵敬敏


“好脸”与否定式

储泽祥


英语语法影响汉语的一种特殊方式——“进行时”一词的语法功能

石毓智


反素副词的意义构成与句法功能——以“早晚”“大小”“反正”为例

孙嘉铭,石定栩


再谈“V上”和“V下”  

李卫芳


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

何自然

法国基础教育汉语教学大纲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启示

潘 泰,白乐桑,曲抒浩


21世纪我国台湾地区华语文教育政策新情况及思考

张 平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专业培养效果感知的实证研究  

蔡 武,朱 宇

CSL学习者篇章宏观信息模式的共时形态与动态嬗变—— 一项基于韩国留学生论证性语篇的实证分析

张迎宝


“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证效果研究——基于POA化处理的中级汉语教学 

汤 玲,胡承佼


本期摘要

构建以情态为标志的句子新系统“句态”

作者:邵敬敏

在语言各级单位里,句子的地位无疑是最重要的,本文着重讨论四个问题:一、句子到底是语法层面的还是语用层面的?二、句子研究的重点究竟是形式还是意义?三、句子的意义到底由哪几部分构成?四、句子研究新的突破点在哪里?我们在深入研究句子三大系统(句型、句类、句式)的基础上,建议再构建第四个以“情态”为标志的新系统“句态”,这应该是句子研究新的增长点。

“好脸”与否定式 

作者:储泽祥

本文认为,“好脸”指互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和悦脸色,是对待别人时的态度在面部表情上的体现。“好脸”具有互动性,“给好脸”具有不可持续性,这是“好脸”偏向否定式的深层原因。

英语语法影响汉语的一种特殊方式——“进行时”一词的语法功能 

作者:石毓智

“进行时”本是一个指示英语语法范畴的名词术语,却在当今汉语中用来表达有关的语法意义,具有名词性、动词性和助动词性等多种语法功能,使用的范围包括日常对话、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政府文告等。其功能主要有四种:一是指示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行为;二是表达没有终结点、永远持续下去的动作行为;三是刻画同时进行的多个动作行为;四是描写临时发生的短暂动作行为。这四种用法分别对应于英语进行体的四种主要功能,然而这种现象并不是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的简单直接借用,而是受到汉语语法体系的改造,甚至也涉及动词“进行”的语义功能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确认了两种语言接触所带来的一种特殊语法借用方式,对语言接触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价值。

反素副词的意义构成与句法功能 ——以“早晚”“大小”“反正”为例

作者:孙嘉铭,石定栩

“早晚”“大小”“反正”等反素副词的构成方式相同,意义来源相似,但整体语义并不相同,使用的语境也不相同。本文从相关命题的特点入手,通过共现成分的限制精准判定不同副词的语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构词语素量级表达上的差异对副词主观意义的制约,以及语用原则对副词主观意义的影响,厘清词汇义与语用义的界限,并运用句法测试讨论这些副词同中有异的句法表现。

再谈“V上”和“V下”

作者:李卫芳

结果义“V上/V下”结构中的反方向趋向动词“上”“下”都发生了语法化,变成了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表示“动作完结”的“上”“下”是一种处于语法化早期阶段的语法成分,其性质、功能都与类型学中的完结体标记十分类似。被重新分析为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之后,“上”“下”都经历了“泛化”过程,其语义概括性不断增强,自身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在“上”“下”的泛化过程中,其来源结构和词汇的某些语义特征一直滞留,始终制约着它们与动词的选择限制关系。

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 

作者:何自然

语言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隐含和明说信息的传递往往受交际者不同的意识凸显程度所支配,而涉及语言使用意识凸显的研究是语用学顺应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推动着元语用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在元语用学理论的指引下,基于汉语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中的表现,分析交际者在传递语言模因时凸显的元语用意识,探讨这些意识表现的方式和意图。作者在此首先对元语用意识与语言模因的关系作一概述,然后分类探讨语言模因在信息传递中元语用意识凸显的不同维度问题。


法国基础教育汉语教学大纲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启示

作者:潘 泰,白乐桑,曲抒浩

法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大纲(简称“法纲”,下同)在语言观、教育观上与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具有较为广泛的一致,同时还充分考虑了汉语的特点和海外汉语学习的环境,提出并成功实践了“字本位”和“语文分进”的教学思路。“法纲”非常重视语法的教学,注重提供在交际活动中进行语法教与学的模式,参照法语建立的教学语法系统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能够做到有所取舍地避免偏误,分步螺旋上升的语法教学设计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性规律。“法纲”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文献,对更新语言教学观念、制定合适的教学语法大纲等汉语国际教育本土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21世纪我国台湾地区华语文教育政策新情况及思考 

作者:张 平

21 世纪,台湾地区为推动华语文教育的发展,成立了高规格的政策制定机构,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从师资培养、教材编撰、测试推广、统筹布局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华语文教育。政治目的强、加强师资建设、注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官产学结合是台湾地区华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台湾地区华语文教育在技术层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专业培养效果感知的实证研究 

作者:蔡 武,朱 宇

作为职前汉语教师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规模令人瞩目。本研究编制了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效果量表,并对21所高校 742 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信度高达0.97且具理想的效度(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优良)当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所感知的培养效果整体情况尚可(培养效果均值为2.88,超过理论平均值 2.5,且和理论平均值2.5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效果在年级、参加实习/工作、入学前对本专业兴趣程度、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CSL学习者篇章宏观信息模式的共时形态与动态嬗变 —— 一项基于韩国留学生论证性语篇的实证分析 

作者:张迎宝

本文在形式化韩国留学生论证性语篇宏观信息模式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分析考察了其共时形态与动态发展。研究发现:共时静态层面,韩国留学生选用的宏观信息模式种类庞杂,变异性大,并且变异度与汉语水平之间呈现为一种负相关。动态发展层面,由“选择性模式”为主导逐步过渡到“全息性模式”为主导;在不同水平段上遵循着一致的信息配位优选等级,具有一致的信息类型缺省偏好。这些特征受到学习者的篇章意识与能力、语言自动化加工水平、信息传输策略、认知资源分配、母语写作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证 效果研究——基于POA化处理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 

作者:汤 玲,胡承佼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OA)为研究视角,将一篇中级口语课文 POA 化处理后,进行了 POA 课堂实践并得出系列数据。对数据及学生访谈结果分析后得出结论:POA 教学法重视课堂参与度及产出效果,“初始产出”“二次产出”与“延时产出”,三阶段产出内容首尾贯通,更加适用于技能型、实践型课型,其优势在于对特定语言项目进行强化训练,激活惰性语言知识。师生互评阶段细致全面,但课堂时效性不强,因而本研究创设新的、高效的“典型样本”互评法进行有益补充。


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学术


4月1日截止提交!第三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1年《现代外语》第1期目录
2021年《现代外语》第2期目录
刊讯丨《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20年第4期
《当代语言学》稿约
21年3月15日截止!第十一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征稿启事
2021年该发论文了吧?12个!对外汉语行业期刊投稿汇总
视频回放!陆俭明教授:汉语教师应有的语言素养(含ppt)
4月1日截止提交!第三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刊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
刊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1年第1期目次及摘要
刊讯|《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世界汉语教学》2021年第1期目录和摘要


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