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国际汉学》2021年第1期

《国际汉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核心期刊


主编 张西平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从学术史角度认知傅高义


侯且岸


2020年12月20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著名的东亚研究、中国研究学者傅高义(Ezra Vogel,1930—2020)教授在美国仙逝,享年90岁。噩耗传来,我们为国际中国学领域失去了一位理性而睿智的开拓者深感痛惜。作为美国(汉学)中国学的研究者,我想从学术史的角度切入主题,以地区研究(Regional Studies)为基点,对傅高义教授的学术研究背景、深刻内涵及特点做一追思,就教于学界同仁。


纪念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顾哲教授


陶 源  周 阔

2020年7月28日,俄罗斯和波兰汉学界泰斗、历史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中国部高级研究员斯坦尼斯瓦夫·罗伯特·库切拉(Stanisław Robert Kuczera, Станислав Роберт Кучера,中文名顾哲,后文以中文名指称)逝世。他是连接俄罗斯汉学与世界汉学的重要纽带,是世界东方学黄金时期传统学术发展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儒学在世界文化秩序变革中的贡献


[美]安乐哲(Roger T. Ames)撰

[美]田凯文(Kevin J. Turner)译

 徐钧鸿 校对


译者按:本文是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在“2020年第十届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暨十周年纪念会”闭幕式上的致辞。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由国际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ssociation)副会长、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顾问。安乐哲教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田辰山教授于2011年创办。十年来,师资班培养了来自芬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意大利、俄国、波兰、马耳他、阿塞拜疆、土耳其、韩国、新加坡、德国、印度、埃及、丹麦、以色列等近30个国家500余名国内外跨文化学者,学员涵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Hawai’i)、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巴斯斯巴大学(Bath Spa University)等国内外上百所高校。2020年第十届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承办,江苏省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曲阜尼山圣源书院协办。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是把中国故事讲清楚,建立中国话语,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为人类和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种中华新文明。师资班在中西比较视野下,阐释儒学是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的重要资源。


《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

——访韩国汉学家崔溶澈


受访人:崔溶澈

采访人:姚军玲


访谈按语:崔溶澈,1953年出生于韩国堤川。1972年入学高丽大学中文系。1990年以论文《清代红学研究》获得中国台湾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崔溶澈长期致力于以《红楼梦》为主的明清小说与东亚比较文学研究,先后在汉阳大学及高丽大学任教,曾任高丽大学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长、韩国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语文研究会会长、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会会长等职,现任高丽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韩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著有《红楼梦在韩国的翻译与传播》、《金鳌新话的版本》、《剪灯三种(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译注》、《红楼梦全译》(合译)、《四大奇书与中国文化》等;主持校勘《韩国汉文小说集成》。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崔溶澈教授经常访问中国著名大学,与中国学者交流,多次参加中国小说国际研讨会,并与红学界、金学界保持频繁的学术交流互动。笔者与崔溶澈先生相识于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海外汉学研究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论坛——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新书推介会”。崔溶澈先生在会上做主题发言时,专门提及《红楼梦在德国的传播与翻译》,此书是我在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而崔溶澈是《红楼梦在韩国的翻译与传播》的作者。两位作者,一位是中国人,一位是韩国人,立足于怎样处理《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围绕翻译的目的(为什么翻译,为谁而译)、翻译选择(如何确定文本)、翻译方式(如何翻译,为什么这样翻译)等展开了恳谈。


从《中国图说》看早期汉学的误释型知识传统及其意义


潇 潇

关键词:基歇尔;《中国图说》;汉字研究;宗教观;博物学


摘要:耶稣会士基歇尔的《中国图说》不仅向欧洲集中展示了耶稣会汉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而且颇为典型地反映出17世纪欧洲基督教人文主义学者复杂的学术背景与研究兴趣,具有早期汉学误释型知识的典范特征。深入考察该知识范型,不仅可以还原近代欧洲思想文化变迁与欧洲本土汉学研究间的密切关联,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汉学影响史和西方世界中国观的形成与演变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利玛窦在汉语外来词上的贡献:“子午线”“经线”“纬线”等词语探源


李伟群

关键词:利玛窦;语言学;经纬线;子午线;经度;纬度


摘要: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也介绍了许多科学知识,引进了一些新概念。为表达这些新概念,利氏和他的中国合作者们创造了不少新词,如“子午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天文地理方面的术语名词,这些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法、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拉丁原典、中文译著和中国古籍中相关词汇的考证,探明“经线”“纬线”“子午线(环、圈)”“地平线”“经度”“纬度”等词语的来源及历史演变过程。

宫崎市定中国史研究中的“二元对立论”


吕 超

关键词:宫崎市定;二元文明论;伊本·赫勒敦


摘要:本文梳理宫崎市定著述活动早期提出的“素朴民族”和“文明社会”二元对立框架的基本内容和逻辑思路,用实证的方法证明该学说渊源自伊斯兰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勒敦的论著,并将此说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中,阐明该学说在学术外衣下隐藏着合理化侵略战争的思想实质。


当代美国华裔汉学家吴光明及其庄学研究


郭 晨

关键词:吴光明;庄子哲学;美国汉学


摘要:本文通过吴光明公开发表的著作及其与笔者多年的学术交流,尝试从学术人生、庄学研究成果及专著特征等方面系统介绍当代美国汉学家吴光明及其庄学研究,以期能为国内学界认识、评介吴光明提供参考。吴光明立足于《庄子》,首次在英语世界通过与西方哲学对话的方式,从《庄子》的游戏性、唤起性、音乐性、故事讲述性与反逻辑性等特征,描绘了庄子“游戏的世界哲学家”形象,解释了庄子哲学对世界哲学的独特贡献。


清代入华耶稣会士刘松龄研究述评


柯 卉

关键词:刘松龄;多语种文献;“他者”视角;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史


摘要:清代入华耶稣会士刘松龄长期担任钦天监西洋监正,主持制造天文测量仪器,订补纂修《仪象考成》等重要天文学典籍,协同绘制皇家木兰猎场地图以及西北边疆地图。与此同时,他还是欧洲科研机构在华通讯员、成就斐然的西方天文学家。斯洛文尼亚学者和中国学者是目前刘松龄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学术成果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多语种资料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包括刘松龄的西文书信、著作,相关中文档案,18世纪朝鲜使臣记述等;二、分析和评价刘松龄在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与地位;三、介绍刘松龄作为他者对乾隆时代中国社会的观察。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理论范畴“比兴”

的译释研究


戴文静

关键词:比兴;隐喻;翻译;阐释;《文心雕龙》


摘要:本文从跨学科的研究角度探究《文心雕龙·比兴》篇名及理论范畴“比兴”定义之英译所引发文字层面的学术思考,并分别从比兴的语义结构、语义性质及语义内涵三个层面,参酌刘勰“比兴观”的本义,对比兴言述场域中的翻译及阐释进行观照,解蔽其中的误读与局限、合理与创见,以拓展中国传统“比兴”说的理论阐述空间。

论胡适《词选》的海外传播


刘宏辉

关键词:胡适;《词选》;《风信:宋代的诗词歌谣选译》;《宋代的抒情诗词》;海外传播


摘要:胡适《词选》自产生以来就广为流播。1933年对《词选》的英语选译本《风信:宋代的诗词歌谣选译》出版,书中有胡适英语佚文一篇。1952年又有了从英译本转译的日译本《宋代的抒情诗词》。两种译本在词牌、句式、节奏的翻译处理上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策略。两种译本有助于考察胡适词学活动的国际影响,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外译史上也有着重要意义。

20世纪初中国明清小说越南译本内容雷同现象初探——以四部小说为例


王 嘉

关键词:明清小说;越南译本;传播;抄袭


摘要:20世纪初,越南曾经出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浪潮,有众多的译者、出版商、印书馆都积极参与到当时的翻译和出版活动中。这些翻译小说在越南民众中得到了巨大的反响,阅读需求量大。不少小说都在短期内有多个不同译者的翻译版本出版,如《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五虎平西前传》《罗通扫北》《新编雷峰塔奇传》等。本文通过对这四部明清小说不同译本的内容进行详细比对,具体分析了这些译本文字间的高度雷同现象,从中反映出当时越南翻译出版中国明清小说活动及其在国语字社会发展中的复杂性。

美国简帛《老子》研究述评


李真真

关键词:《老子》;简帛;美国汉学


摘要:美国汉学家关于简帛《老子》文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老子》的英译、文献学及文字学研究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美国简帛《老子》研究的相关论著的整理分析发现,美国汉学界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国内考古发现,尤其是出土《老子》的相关动态。积极开展与中国学者的平等对话和交流。研究的角度多样化,研究领域也从单纯的文本翻译拓展到文献学文字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等方面。

论传教士与五四激烈反传统思潮的关系


武占江  王保超

关键词:泛基督教论;文明观;三伦;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思潮


摘要:近代西方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为了消解中国文化对其传教活动的抵制,开始全盘否定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他们认为儒家“五伦”只是基督教所主张的“三伦”中的“一伦”,“五伦”不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宣称基督化的西方文明模式是世界发展的唯一道路,并且是判别文明与野蛮的标准。传教士的“三伦观”与“文明论”在“戊戌时代”知识精英中产生很大影响,并延伸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身上注入了激烈反传统的“文化因子”。

20世纪以来海外道教论著汉译研究


胡 锐

关键词:道教;回译;海外汉学;多维还原


摘要:本文围绕道教学术翻译的现状、特点以及方法展开讨论,认为西方的道教研究是西方与中国知识跨时空的对话,而道教学术论著的翻译则是东方与西方理论范式跨时空的交流。目前道教学术翻译存在翻译方法和翻译规范上的问题。道教学术论著的翻译应本着文本批判的态度,使用多维还原的方法,对汉学家的研究过程进行还原,以获得对西方汉学研究及其知识体系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中国评论》所载英国汉学家哲美森译《大清律例》篇章述评


李 洋

关键词:《大清律例》;《中国评论》;哲美森;法律翻译史


摘要:本文着重考察了19世纪末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刊物《中国评论》所刊载的来华英人哲美森所译《大清律例》之部分篇章。研究发现,哲美森译本虽未全面涵盖清律全部条款,但其基于个人旨趣及时局,系统诠释性地翻译了《兵律·关津》与《户律》的“户役、田宅、婚姻”诸篇。哲美森的译文既关注律文,亦看重例文,同时注意与英国法的比较,从而有效促成西人对中国传统律典的理解。这一译本亦可作为西方对中国法律的关注由刑事向民商事转向的一则例证。

来华传教士的祭巾问题


杨虹帆

关键词:祭巾;弥撒巾;礼仪;适应


摘要:明末清初在华天主教会为适应中国习俗,创造出司铎佩戴祭巾这一中国特有的礼仪实践。本文先探讨在华天主教会和罗马教廷就授予佩戴祭巾这一特别许可的问题展开的交流,再分析明末清初中文文献中对祭巾的讨论。祭巾体现了在华教会对中国社会的适应,传教士和中国教徒的合作以及罗马和在华天主教会的交流。而非教徒对祭巾的重新诠释表明在华天主教会的礼仪并非独立于中国社会,而是作为其中一部分受其影响。

汉译西书之于日本江户兰学的借鉴意义


徐克伟

关键词:汉译西书;兰学;《厚生新编》;翻译研究;文化交流


摘要:江户中后期,日本学界兴起了一场借助荷兰语吸收西方科技知识文化的学术运动,即兰学。不少兰学作品,特别是幕府主导的翻译事业《厚生新编》,数次言及明清两代的汉译西书。本文以该作品为中心,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汉译西书之于日本兰学的借鉴意义,以展现中日欧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

《教务杂志》与“风水”研究


薛维华

关键词:风水;《教务杂志》;汉学


摘要:“风水”在近代中西方交流碰撞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梳理英文期刊《教务杂志》中有关风水的文本,结合代表性作者的散论与专论文章,探寻西方关于中国风水的研究及态度,并以此考证汉学理解与认识变迁的过程。

从谭卫道看近代法兰西博物学知识的形成


李 蕾  沈 弘

关键词:谭卫道;传教士;近代法国;博物学


摘要:法国遣使会传教士谭卫道在华的三次田野科考对近代法国博物学知识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自然科学史研究学界对谭卫道的传教士背景较少谈及或避之不谈,而天主教教内史研究忽视了谭卫道博物学考察的科学意义。本文把谭卫道的传教士背景和博物学考察活动结合起来,梳理了谭卫道在华考察活动及传译中西博物学知识的始末,探究了以谭氏为中心的法籍来华传教士与法国中国博物学知识的形成。

朝鲜朝后期实学家李瀷对西方灵魂论的接受与拒斥


黄志鹏

关键词:李瀷;西方灵魂论;“三心”说


摘要:李瀷为朝鲜朝后期实学大家,兼重朱子性理学与实学,也对西学有着颇为深入的研究。李瀷对西方灵魂学说持接受与拒斥二重态度,接受其中的“三魂”说,并结合《荀子·王制篇》的思想,推出了“三心”说;对于该学说中所含神学思想,李瀷拒斥了灵魂不朽、天堂地狱的观念。对于西方灵魂学说的接受与拒斥,李瀷主要站在儒学和实学的立场,并未以“异端之学”与“徇私要利”来评判之。

19世纪哥伦比亚汉学家唐可·阿尔梅罗笔下的中国


郭存海  张婧亭

关键词:哥伦比亚汉学家;唐可·阿尔梅罗;中国形象;双重性;身份认知


摘要:本文通过哥伦比亚汉学家唐可·阿尔梅罗的游记《穿过鸦片的硝烟》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其作为拉丁美洲人的视角,一方面肯定了中国人的品德、社会准则和文化,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叙述模式,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诸多偏见。在他的笔下,中国是作为“他者”的存在,言辞之间充斥着距离感和怜悯情怀。深刻认识以唐可为代表的拉丁美洲知识精英对华认知偏见的来源有助于更新我们和拉丁美洲社会的交往之道。

墨西哥汉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李兴华

关键词:墨西哥汉学;整体观;传教士


摘要:本文基于西班牙语原始文献与墨西哥各大研究机构的汉学研究数据,对该国的汉学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目前,墨西哥的汉学研究已从最初通过民间友好人事访华的见闻报道,初步了解中国概况,发展至以各类研究机构为依托,将研究领域延伸至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不仅如此,墨西哥还充分利用拉丁美洲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的特点,牵头发展区域性交流平台,促进该地区汉学研究成果与前沿信息的共享。

法国重农学派对《尚书》的传播


马 莉

关键词:《尚书》;法国重农学派;中法文化交流


摘要: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在其官方刊物《公民报》中为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尚书》撰写书评共八篇,这些书评文为探究该学派对《尚书》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重农学者以宋君荣神父的《尚书》法译本为传播底本,在《公民报》中予以摘录、分析、评论,向法国读者介绍这一中国典籍的同时,也传播了学派的中国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尚书》的重视与传播却与学派的政治经济立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体现在他们对《尚书》内容的筛选、文字的增删以及分析评论等传播策略中。

法国国家图书馆早期入藏汉籍述略


谢 辉

关键词:法国国家图书馆;汉籍;白晋;傅尔蒙;傅圣泽;马若瑟


摘要:法国国家图书馆早期入藏汉籍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1711年之前,由白晋、洪若翰等传教士陆续带归者,以儒家经典及相关著作为主,另有不少中国科技特别是医学类著作;二是图书馆指派傅圣泽与马若瑟在中国采购者,包括成套正经正史的较佳版本,以及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家著作、丛书、文学、戏曲等,大致囊括了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所必备的材料;三是比尼昂个人捐赠与巴黎外方传教会旧藏者,多数为传教士所著西学类著作,另有一些明清通俗小说值得注意。此外旅法华人黄嘉略去世后,遗留的文献被收入皇家图书馆,其中除黄氏手稿外,也夹杂有一些汉籍。此批汉籍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中文收藏之一。

别具一格: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徐志啸


引语:梅维恒(Victor H. Mair)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是一部在美国汉学界有相当影响的中国文学史著作 (1),在其正式出版前,虽然已有类似的文学史著作问世 (2),但相较之下,显然这部哥本文学史(以下均此简称)更有特色。它体现在:不同于此前问世的多本类似著作,内容虽与文学史相类,书名却或为“文学概论”,或为“文学艺术精华”,或为“文学指南”,它则明确标示为“中国文学史”;该著参与撰写的作者多达 40多位,且篇幅大、字数多(中文版达 101 万字);全书涉及的时间跨度大(自先秦迄 20 世纪)、内容广泛(广涉各种文学体裁),且打破以朝代为序的传统文学史格局,改为以不同文学体裁的沿革发展为中心的编撰方式。该著出版后,在美国汉学界乃至国际汉学界都有相当影响。在该著《中文版序》中,主编梅维恒对他主编的这部文学史写了这样一段话:“在所有单卷本中国文学史中,最全面完整的当属这部作品,本书还对散文、诗歌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全新的诠释。每一章的执笔者都是目前各领域中最权威的学者……本书都称得上是可信赖的有用的研究工具。”(3) 可见,对自己主编的这部文学史著作,作为专长敦煌学研究的著名汉学家梅维恒,很感自信和自豪。

对话主义及其限度:评宋刚对《口铎日抄》的研究


梅谦立


在明末天主教研究当中,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的分量仅次于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虽然艾儒略并没有在北京、南京、杭州这些政治文化中心长期服务,只是在相对边缘的福建省传教,但是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涵盖神学、哲学、科学等领域,影响深远。

从“对话”到“对话主义”:《艾儒略、〈口铎日抄〉及晚明福建的耶儒对话主义》评介


魏琛琳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一次历史性的交汇,展示出较以往更为复杂的互动、冲突与融合,尤其是不同知识体系、世界观、意识形态的竞争和较量,对双方的社会、文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由于时空跨度广阔、文献资料浩繁,本领域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一背景下,香港大学宋刚的英文新著《艾儒略、〈口铎日抄〉及晚明福建的耶儒对话主义》(Giulio Aleni,Kouduo richao,and Christian-Confucian Dialogism in Late Ming Fujian)以“对话”为切入点,再现了晚明时期的耶儒思想交流。此著材料丰富翔实,析论周密严谨,着重探讨了“对话主义”的概念,兼顾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不但是继许理和(Erik Zürcher,1928—2008)之后对《口铎日抄》进行深入探讨的又一力作,而且对本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传统与新变


王玮棣 周 睿


海外汉学(Sinology)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6世纪欧洲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研究,其学科特点是以历史语文学(Philology)和文本为基础,对中国典籍进行解读与翻译。之后汉学在欧洲诸国(以法国、德国、英国为甚)持续发展,渐成气候,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汉学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 20 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汉学研究的地理中心逐渐从欧洲迁至美国,学术风气上也完成了从区域研究(Area Studies)到中国学(Chinese Studies)的“范式转移”,对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批判和反省也在经历不断的审查和自我审查。近年来,域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越发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汉译本在中国陆续出版。


汉学是理解文明互鉴的一面镜子


任大援


2020 年末,我们刚编完《国际汉学》总第26 期,忽然传来美国汉学家傅高义(Ezra Vogel,1930—2020)故去的消息。傅氏作为“哈佛系”汉学家的领军人物而殁,不免令人有“哲人其萎”之叹。本刊特邀侯且岸教授撰文以纪念。傅氏的汉学研究,以超越意识形态羁縻,注重与中国学者合作,关注时代主题为特色,其学独树一帜,成为汉学家的一种类型而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来源:北外学术期刊



课程推荐

必备课程|“统计女王”和你讲:每一个文科生都能成为SPSS操作能手!


往期回顾


观点汇辑|谈谈“国际中文教育”


刊讯|《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1期


刊讯|《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


刊讯|《汉语教学学刊》2020年第2辑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