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周婧景《文献类展品展览研究》

未曾读 2024-01-26
2022.10.12| No.556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文献类展品展览研究》
周婧景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作者简介



周婧景,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副主任、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博物馆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博物馆与文化》期刊编委、《杭州文博》特约编辑,为国内多家博物馆类期刊审稿。主要从事以观众研究为基础的博物馆展览和教育研究、博物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出版专著《博物馆儿童教育》、译著《博物馆策展》、合著1部。发表论文80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系列课题等11项。主持或联合主持观众评估、展览内容策划等横向课题8项。其中,论文获奖3次、研究报告获奖2次;专著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国家社科青年项目结项鉴定优秀。


目   录


序 言 / 陆建松

绪 论

第一章 文献收藏机构展览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发展的现状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文献收藏机构展览的问题聚焦
第一节 基于文献维度的问题聚焦
第二节 基于实证维度的问题聚焦
第三节 基于三角互证的问题聚焦
第四节 展览问题的原因溯源

第三章 文献类展品的特点、价值及其传播的难点
第一节 文献类展品的特点
第二节 文献类展品价值的再认知
第三节 文献类展品传播的难点

第四章 从结构层面提炼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借鉴博物馆学策展理论的原因与历史
第二节 从结构层面提炼策展理论的三大要素

第五章 从理论层面构建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的阐释模型
第一节 重构一套区别于博物馆展览的阐释理念
第二节 实现对文献、受众和媒介三大要素的倡导
第三节 构建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的阐释模型

第六章 从实践层面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实践模式及实现路径 
第一节 实践模式:策展阐释的步骤与方法
第二节 实践模式:实现路径及其对策

第七章 总结与前瞻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范式构建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第四节 研究问题前瞻

附录一 上海图书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上海市档案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上海通志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四 成都图书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五 成都市档案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六 成都方志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七 长沙党史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八 长沙图书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九 长沙市档案馆展览调查问卷
附录十 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的文献收藏机构展览的半结构访谈提纲


关于本书

(选取自本书第七章第一节)

本书按照“提出问题—问题溯因—理论层面探索解决—实践层面探索解决”的思路来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和发现。行文包括四方面,分别为:



① 文献收藏机构展览问题的聚焦; 
② 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构成要素的提炼;
③ 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阐释模型的构建; 
④ 线上线下融合的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实践模式、路径及对策的提出。 

文献收藏机构虽然都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但各类机构的运行系统却相对独立且各具特色,因此在①中将各类机构中与展览相关的研究成果、历史、现状和问题逐一梳理并进行归纳聚焦,是本书的研究难点。 

②③④环环相扣,成为解决问题的统一整体。其中,②③是实现研究目标的理论构建部分。从展览问题的根源出发,综合多种理论抽象出三大要素,将看似零散的要素在动态的策展过程中通过特定的结构和序列构成互相关联的理论系统,这正是问题从根源解决最为关键的部分,是本书的研究重点。同时学界对文献收藏机构展览这一专业化程度高、需要交叉学科介入的理论研究仅处于探索阶段,故③也是本书的研究难点。 

④是实现研究目标的实践探索部分。借助策展理论阐释模型,吸取英、美、澳、新加坡等国的成功经验,提出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模式和分阶段推进的进阶策略。这正是破解现实困境和在应对未来发展基础上解决问题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本书的研究重点。 

在上述四方面内容的选定和指向下,全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概述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从纵向的历史逻辑和横向的现实切面,探究各类文献收藏机构展览的现状及其形塑过程。从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图书馆、档案馆和方志馆的展览大致经历三四个发展阶段:初创、探索/停滞、发展、繁荣阶段。其中,图书馆展览起步最早,而方志馆的发轫则相对滞后,但三类机构展览的发展历程节奏较为一致,峰谷波动趋同。究其原因在于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发展的变化特征及其趋势不仅取决于机构自身的理念、馆藏和制度,更受制于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状况,与我国的复兴之路相伴相生。

当前,展览已经成为图书馆、档案馆和方志馆文献利用的主要手段和创新方式,三类机构无论是在宏观的顶层设计上,还是微观的软硬件建设上,都已经高歌猛进,获得突破性成果。尽管如此,随着展览实践的深入发展,它们都将面临难以克服的专业瓶颈:彼此之间因条块分割所带来的行政壁垒,造成了策展理论和实践互通互鉴上的困难。这一章的研究成果将为本书后续的问题聚焦、原因溯源和问题解决奠定基础与创造语境。 

第二章提出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存在的问题并追溯成因。本章立足两类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聚焦国内文献收藏机构的展览实践以揭示展览现存的问题,进而探寻引发问题产生的表象和深层原因。

首先,基于文献维度的时间逻辑,即通过梳理近二十年来文献收藏机构有关展览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针对案例的实证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提取其中的论点和论据,以构建展览问题的研究基础。 

其次,基于实证维度的空间逻辑,即为了进一步检验与补正这些问题,选择上海、长沙、成都——我国东、中、西部三座重点城市,运用问卷调查、焦点小组和半结构访谈等实证调研方法,获取一手的调研数据集并从中提取问题。与此前的文献维度一起,通过文献与实证两种材料的三角互证,最终推断出文献收藏机构展览的现存问题。包括:第一,硬件设施上,设施不足、资源不均;第二,展览业务上,策展不专业、评估不到位、保障不健全;第三,公共服务上,服务被动、开放不足;第四,网上展览上,策展意识不强、以图片展为主。 

再次,从思维定式、功能转型、起步较晚等四方面,揭示导致文献收藏机构展览问题形成的社会机理。一是受展览思维定式的影响,忽视文献类展品展览的本质属性;二是受业务起步晚的影响,展览蓬勃发展的条件仍不充分;三是受文献收藏机构功能转型的影响,策展面临专业化提升的挑战;四是受展览专业化程度偏低的影响,展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均不到位。 

最后,揭示造成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制约瓶颈。根源在于“藏用矛盾”,即受“收藏”观念影响,展览通常直接展示重要文献,未认识到文献所载信息才是其价值所在和受众的真正需求。简言之,文献收藏机构未完成由文献中心向受众中心的转向。事实上,“藏用矛盾”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因为图书、手稿、档案、方志等来之不易,“藏”的意识和目的较强,资料安全处于首要地位,方便公众则处于次要位置,由此产生了早期“重藏轻用”的办馆理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文献收藏机构造成冲击,如何提高服务效能被提上日程,机构逐渐从“重藏轻用”转向“用户中心”。这种转变最初发生在传统业务上,如针对“借阅”功能,由“实物馆藏”向“实物、虚拟馆藏并存”转变。

但文献收藏机构很快意识到仅仅如此,还远不足够。因为传统业务正在遭遇学习媒介多元化的“膺惩”,同时一直以来,文献所蕴藏的价值仍未得到“待用无遗”地开发和利用。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保存至今的文献,仍被“养在深闺人未识”,它们中的不少是撰写者皓首穷经而成,但书虽成,人已殁,具备存储信息与传承记忆的宝贵价值。但当前这些文献多数被束之高阁,或者只能供少数研究者、爱好者使用。在这一背景下,文献类展品展览应运而生,它们以普通受众不易阅读或接触的文献作为展示材料,凭借内容丰富、 形象直观、形式生动等特点吸引了广泛受众。展览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而成为文献收藏机构创新服务和文献利用的一大亮点,并逐步成长为此类机构的核心业务。 

如果文献收藏机构想依托文献类展品展览,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克服“藏用矛盾”,以助推文献收藏机构由“文献中心”向“公众中心”的转向,那么它必然会面临一大制约瓶颈,即“策展理论研究的失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国外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已经步入专业层面的深入研究阶段,而我国仍处在应用层面的操作探索阶段,多数成果是基于现象问题的对策解决,鲜有围绕本质问题展开极深研几的探究,进而获得经反复验证的研究发现。其二,在我国,文献收藏机构策展通常会被视作图书馆、档案馆和方志馆各类机构独有的问题,而国外则已开始致力于探讨并发现这些机构策展中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外已出现了旨在解决这些共性问题的研究专著,而此类综合性专著在我国仍然付之阙如。 

第三章探究文献类展品及其传播的特殊性。本章主要讨论的是文献类展品的特点、价值及其传播难点。经由第二章的问题聚焦和原因溯源,此章开始致力于问题的解决。但在探讨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对策前,首先需要明确:相较于传统的器物类展品,文献类展品究竟具备怎样的特点?

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两大特点:第一,文献类展品通常采用语词符号表达,本体信息趋同,载体多为纸张,所以难以长期吸引观众的注意及兴趣。而器物类展品则不同,本体信息丰富,其中不少器物本身就拥有较高的审美品质。第二,文献类展品所载信息多为隐性,短时间内要识读这类信息较为困难,且易于引发观展疲劳,而器物类展品则多为显性信息,便于观众观察、互动和体验。

在明确文献类展品两大特征后,笔者主张对其价值进行再认识。一是文献类展品的真正价值在于文献所载信息,所以应当将文献作为展示的材料而非对象,经由对材料中信息的筛选、组织和重构,最终实现信息的三维呈现。二是文献类展品展览中的“以人为中心”,不仅是指展览应鼓励观众主动参与,且服务好前来参观的各类观众,还指应重视“文献类展品”中的“以人为中心”。展示“物”事实上就是为了揭示有关的“人”与“事”。这才是收藏、研究和展示文献的价值所在,也是文献作为独特“物证”的意义所在。

同时,这类展览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三大难点:科学准确地解读文献中的符号信息(文献研究),将专家解读出的信息转化为观众能明白的信息(受众研究),将观众明白的信息转化为能被他们感官所感知的视觉表达(媒介研究)。

本书的第四、五和六章属于问题解决部分,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问题解决之道。首先尝试打破机构之间的行政壁垒,将所有文献收藏机构的展览视为同一研究对象,尔后深入探究这一类型展览的理论构建、实践模式及其实践路径等关键问题。其中,第四、五章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解决问题,第四章为理论层面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即从结构层面提炼出策展理论的构成要素,为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策展理论奠定基础并创造条件。

具体来说,就是从文献类展品的特点和价值入手,借鉴叙事学、博物馆观众研究、具身认知理论,提炼出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的“受众、文献、媒介”三大构成要素;再分别对三大要素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地位和作用;最后,整理和分析博物馆领域有关三大要素的代表性成果,探究其对于文献策展相应要素及其功能发挥的借鉴与启示。

“文献”要素是指以文献作为展示材料,使展览成为文献所载信息可视化的产物。此时,展览不再去关注文献的信息载体和信息形式,而只重视文献所记录的信息内容。正是由于文献在文献收藏机构展览中承担材料来源的角色,所以理所当然要被纳入策展要素之中,在三大要素中发挥“基础”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解读文献并将其信息进行重构的理念。重视文献资源的独特性及其价值所在,明确信息加工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掌握如何将文献故事及其逻辑转化为实体体验。 

所谓“受众”要素是指展览要为受众服务,通过阐释促使他们身心参与,以帮助其理解展览,甚至引发思考。此时,展览不再只是关注物,而是为了人。面对“受众”要素,首先要明白在文献收藏机构展览中,无论是文献要素还是媒介要素,最终都是为了服务受众。因此,我们不仅要将该要素纳入策展要素之中,还应使其在三大要素中发挥“核心”作用。为此,应当借鉴博物馆学领域业已成熟的观众研究成果,掌握其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选择或创建恰当的方法开展基于文献类展品展览的受众研究。 

所谓“媒介”要素是指在展览中用以促成受众与展品有效对话的传播手段。面对“媒介”要素,我们需要明确展览是一种空间形态的视觉传播体系,它是以实物展品和辅助展品及其组合作为载体,视觉、参与和符号三大系统既互相独立,又彼此交叉。之所以要将媒介要素纳入策展要素,是因为它能促成信息在空间内的视觉转化和表达,让受众获得轻松愉悦的生理体验,以帮助实现信息在文献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因此,该要素在三大要素中发挥“桥梁”作用。

由于文献类展品展览可能会大量甚至全部使用辅助产品再造第二客观世界,所以“媒介”要素在文献收藏机构策展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广泛借鉴博物馆学领域的策展理论和标准做法,为文献收藏机构策展提供思想和实践上的启蒙和指导。 

第五章为从理论层面解决文献收藏机构策展问题的第二步。本章与第四章中策展理论的三大构成要素前后相承,运用传播学编码解码理论,建立起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的阐释模型。包含三方面内容:树立全新理念、倡导三大要素和建立阐释模型。在该模型中,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通过信息的双向传播,可以促成受众与展览的有效对话。 

首先,应当重建一套区别于博物馆展览的阐释理念。

其次,需要对文献、受众和媒介三大要素进行倡导。而对每类要素的倡导主要涉及三方面:阐明该要素的倡导者及其角色要求,揭示该要素在整个策展中的地位,提出倡导该要素的重要策略。其中,针对“文献”要素,倡导者最好拥有双重身份:文献专家和传播专家。

对“文献”要素的倡导,是策展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倡导“文献”要素的叙事策略,主要从“讲什么”和“如何讲”两方面入手,该策略包括“传播目的、叙事要素和叙事结构”三项内容。在实施叙事策略时,要注意“展览信息量的上限是多少”“展览信息如何既能尊重策展人的专业热情,又能服务好观众的期待和需求”“有限的展览信息如何满足观众的多元动机”三个问题。针对“受众”要素,该要素的倡导者属于一种全新角色,在大型机构中可能是一种独立设置的职位,被称作展览开发者、阐释规划者或教育人员。

对“受众”要素的倡导,是对以往机构本位的一种视角转向,目的在于促使受众获得优质的观展体验。倡导“受众”要素的观众研究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涵盖哪些内容,应当如何实施,前者包括常规研究和专题研究,后者涉及前置性研究、形成性研究、补救性研究和总结性研究等。在运用观众研究策略时,要注意“如何始终保持使命清晰,又能体现观众意志”“如何将抽象的想法变成观众的具体体验”“不可或缺的想法与卓尔不群的想法之间有何区别”三个问题。针对“媒介”要素,其倡导者也被称为设计师、制作人员等,他们和“文献”要素的倡导者一样,需要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和舞台设计等领域拥有专业知识,因此通常会选择外包,但也存在自给自足和内外合作形式。

对“媒介”要素的倡导,强调的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通过对展览要素的安排,为不同类型的受众(首次观众、偶发性观众、经常性观众和团体观众等)创造出美观且意义非凡的真实体验。倡导“媒介”要素的体验策略,应遵循五项设计原则:规划好空间和参观动线,明确展示手段和阐释高潮,编写恰当的说明文字,设计出能辅助展示的展柜和照明,打造多元感知的整体体验,控制好展览 的预算和进度。在采取体验策略时,需要注意“团队在设计和打造高质量的实体体验时,应如何契合展览内容并满足观众需求”“如何确保整个策 展流程和展览呈现都清晰而完整”“如何打造出富有创意的展览实体体验”三个问题。 

最后,构建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的阐释模型。为了有效地策划文献收藏机构展览,笔者已从结构层面抽象出“文献、受众、媒介”三大要素,并提出倡导三大要素的基本策略。虽然对三大要素的研究及倡导至关重要,但是策展本身更是一项创建“信息共享体”的系统工程,包含信息阐释和信息传播的全过程。所以在构建策展理论阐释模型时,虽然要以三大要素作为重要基石,但它们不应只是碎片化地被嵌入其中,而应被融入整个信息阐释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之中。

因此,笔者提出聚焦于信息编码的全过程,设计出策展理论阐释模型。即探索文献从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到经由博物馆化,再加以利用的整个过程,该过程又可表述为“从信源到符号化信息、从符号化信息到再符号化信息、从再符号化信息到物化信息、从物化信息到信宿”,以发现四个阶段中的规律性现象,并据此提出应对之策。正是通过对这一过程及其规律的分析与探究,笔者尝试将盘根错节的知识碎片体系化,构建出适用于文献收藏机构的策展理论阐释模型。 

第六章从实践层面解决文献收藏机构的策展问题。笔者借由第五章所构建的文献收藏机构策展理论阐释模型,结合目前此类机构展览的现状和困境,尝试在“线上+线下”共融互驱的理念指导下,设计出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实践模式。总体来看,文献收藏机构实体展览的策划,由六个互相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环节构成:收藏规划和收藏政策制定,概念开发,内容策划,展览设计,展览投标、制作和布展,展览开放、修改和归档。

尽管笔者建议在创建这类展览时,能包含上述步骤和方法,但由于项目和团队不同,策展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出属于自己的流程和阶段。但无论如何,传统的依靠图文材料进行的较低层次编码已不再受到欢迎,因为其不仅忽视了展览过程中的受众和其他策展主体,还忽视了阐释资料所载信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所谓“线上+线下”共融互驱的展览实践模式,仍需要依托精妙绝伦的实体展览。理想状态下,该模式包含“实体策划—网上先行—互动评估—实体修改—两者互展—网上反馈”的实践过程。最后,根据文献收藏机构线上线下展览的国际流变,并结合当前我国此类机构的策展现状,笔者尝试提出分阶段推动的进阶策略。 

第七章为总结与前瞻。本章将对本书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归结,并提出研究之局限与新意。同时,就未来发展做出方向性预判和前瞻性思考。


延伸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 | 周婧景《文献类展品展览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