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忆韩礼德 |《韩礼德与中山大学》纪念文集编后记


第26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暨《韩礼德与中山大学》纪念文集发布会将于2019年4月14日—16日在中山大学伍舜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主题为“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的进展和前沿”。 


本推文为部分与会学者撰写的关于韩礼德教授的回忆短文摘要。


常晨光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院长

编后记

本文集围绕着“韩礼德与中山大学”这个主题,通过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团队及曾在中山大学工作、学习过的功能语言学者的回忆和描述,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韩礼德的语言学思想及个人魅力。本文集配有大量照片,在韩礼德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专门纪念韩礼德教授的文集,具有特殊的意义。


韩礼德(M. A. K. Halliday)教授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语言学一代宗师,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全世界都具有广泛影响。韩礼德教授与岭南大学及中山大学有密切的关系。韩礼德20世纪40年代末曾在康乐园(当时的岭南大学校园、现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学习,师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从事方言调查研究,其语言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王力先生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至2015年,他多次到访中山大学,与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团队有密切的联系,亲自指导该团队的学术研究,对推动中山大学的功能语言学研究及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本论文集作者包括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团队目前主要成员、曾在中山大学工作的同事,以及在中山大学获得功能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生(目前均为国内各高校学术骨干)。通过各个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韩礼德与中山大学及康乐园的关系,尤其是他与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团队的特殊关系。韩礼德教授多次到访中山大学康乐园,参加了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团队主办的各类学术会议、论坛和学术活动周;他最后一篇期刊论文发表在黄国文、常晨光主编的国际刊物《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上;他最后一本专著也在我们主编的系列丛书(M. A. K. Halliday Library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eries)中出版,连该书的前言都是在中山大学学人馆完成的;在他的倡议和鼓励下,我们发起出版了《功能语言学年度评论》;他最后到访的国内高校是中山大学;他临终时授权中山大学戴凡教授作为他的传记作者……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黄国文教授,正是在他的倡议和策划下,我们才开始文集的准备和编辑出版工作。黄老师除对文集进行总体指导外,还亲自为文集供稿,写前言。事实上,韩礼德教授近20年来之所以与中山大学有如此密切的联系都与黄国文教授密不可分。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同学积极参与、撰稿、提供照片。鉴于本文集收入的文章均为各位作者个人的回忆,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对文章的格式和风格没有做太多的调整,以尽量保留原作者个人的特色。中山大学出版社的熊锡源博士作为本文集的编辑,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为文集的准时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劳,我们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为文集的出版提供了出版资助,在此也表示感谢。


韩礼德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当今最具影响的语言学流派之一,为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正如Christian Matthiessen教授在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学京师论坛上所说,韩礼德教授是“21世纪的语言学家”,他所创立的语言学理论体系宏大,涵盖面广,且具有前瞻性,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应用和拓展。我们在此缅怀韩礼德教授,回忆先生的教诲,旨在激励自己和同仁继承先生的学术遗产,继续深入进行语言学探索,因为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发扬光大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使先生的理论和思想永驻。


This volume is a collection of papers in memory of Professor M.A.K. Halliday (1925-2018) written by SFL scholars in China, particularly those associated with the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stitute,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the M.A.K. Halliday Library, 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collection features personal memories which range from individual academic discussions with Michael Halliday and Ruqaiya Hasan, personal accounts of special moments with the two linguists, and reflections on how the linguistic heritage Professor Halliday left behind has evolved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eco-linguistics. The collection is published as a special tribute to Professor Halliday to remember his close connections with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ampus where he studied as a research student in the early 1950s.


135编辑器


编辑:李晓慧

初审:蓝澍德

审核:黄爱成

审核发布:陈有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