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出炉,代言荆楚文化,讲中国故事给你听。


在博物馆中,人类智慧被高度浓缩,大众得以与文明直面。孩子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年纪,带娃去博物馆不仅可以学习历史,更能引发思考、开阔思维。



12月13日,备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揭晓。不仅类型丰富、器物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充分体现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特色和荆楚文化特色



预计明年全新开放的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比现在扩大一倍。还将对十大“镇馆之宝”予以重点展示。“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它的现代文明程度。”跟着小玩一起去领略那灿烂的人文艺术之美吧。




曾侯乙编钟

 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光是铸造它这件事,就要耗举国之力。一个钟的大小、质量的好坏,对于天子、贵族乃至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最重、音乐性能最完好的青铜礼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越王勾践剑

 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春秋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



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下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蓝光;剑身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



越王勾践剑让人最称奇的地方是,这把剑历经千年而不锈蚀,依然锋利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专家们对越王勾践剑做了一个实验,用越王勾践剑轻松划破了26张纸,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




郧县人头骨化石

 是补写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物证 


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现地。早在1975年,就在湖北郧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1989年又发现一具人类头骨化石。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又发现一具头骨化石。




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第二具更为完整,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



专家认为,“郧县人”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材料的全面性、丰富性、可解决的学术问题几乎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是补写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物证。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被誉为“陶瓷中的熊猫” 


在武汉市博物馆里也有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而且两者十分相近,不同的是武汉市博物馆的藏品是1987年10月31日,原武汉市文物商店武胜路门市部收购于民间的,而湖北省博物馆的是出土于钟祥的郢靖王墓的。



所谓“元青花”,是一种元朝时期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出现在唐朝,兴盛于元朝。



所谓“四爱图”,指的是这一款青花瓷器上,印着4个历史文化名人的形象,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




曾侯乙尊盘

 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之一 


曾侯乙尊盘,是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国君曾侯乙的青铜器,属战国早期。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曾侯乙尊盘实际是一件盛酒、温酒器具,装饰纷繁复杂,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曾侯乙尊盘鬼斧神工的工艺,堪称2400余年前的高精密制造,当之无愧是中国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之一




云梦睡虎地秦简

 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 


湖北省博物馆仓库95号国宝《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主人,是秦朝一位名叫“喜”的基层官吏。秦简中记载了秦国当时即将大统一之时,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



时至今日,尚未见到完整的秦代法典,所见最多的法律条文也仅是睡虎地云梦竹简所载的一千多枚竹简记录的秦朝条文,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虎座鸟架鼓

 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虎座鸟架鼓是一件东周时期的漆器,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出土于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2号墓,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



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悬于凤冠之下,两只小虎后足蹬踏凤鸟背脊,前足上托鼓框。该器物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虎座鸟架鼓底座


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详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是一件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展开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描绘了战国时期人物车马出行的场景



整幅画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画师别具匠心地用五棵随风摇曳的柳树,将画面巧妙地分隔成五个画段,强化了故事情节。




石家河玉人像

 史前高超琢玉技艺的代表 


石家河玉人头像已出土10多件,其中大多为写实的正面像,个别为侧面像。正面像多数呈扁平长方形,也见少数圆雕作品。



头像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冠帽和下部颈项常以较宽的横凹槽表现。其中,冠帽有平顶、扁圆和凸尖等多种形态。



这件玉人像面庞写实,两眼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方微闭。器物展现了高超的琢玉技艺,同时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




崇阳铜鼓

 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 


崇阳出土的这面商代铜鼓,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的形制,为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



此铜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是由四位农民在洪水冲刷过后的岸边发现。轻敲鼓面,它仍能发出清脆的声响,这鼓的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距今约三千多年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商代铜鼓仅两面,崇阳商代铜鼓就是其中一面,它堪称绝世之珍品,可谓青铜的瑰宝矣,另外一面(“双鸟鼍鼓”)已流失至日本,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储藏室

是天然的学习空间

带孩子用一双发现精彩的眼睛

从博物馆参观中拥有收获吧



出品:玩翻天

本文为玩翻天综合整理

部分图片源自商家及网络

如需转载请联系

玩翻天小丸子微信号:wanfantian3


 点击文字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探店实拍:奇幻丛林海豚国际儿童之家绿地铂瑞魔幻厨房蒙世学堂育仁国际幼儿园 | 瑞奇宝宝 | 顽童堡餐厅 | 粒粒堡亲子餐厅丨 星妈私厨乐高专卖店丨 壹方zoolung动物园 | 极乐汤meland club海沛乐享家自然博物馆丨外文书店 | 中国建筑科技馆

小玩盘点:亲子餐厅地图武汉贵族幼儿园武汉绿道地图儿童游乐园商场测评湖北千年古寺游汉花卉市场宝宝理发全国亲子酒店武汉各大科普馆亲子书店 | 免费景点 | 小众博物馆 | 武汉蹦床

亲子微度假:荆州方特 | 东璧阁 | 合肥万达 | 郑州方特 | 绿地铂瑞 | 联投半岛悦兮半岛恒大酒店铜官窑 

育儿干货:宝宝防晒丨武汉国际学校丨武汉儿科全攻略 营养早餐英语动画片亲子陶艺世界顶级博物馆纪录片

小玩找好玩:避暑民宿国内最美高铁线2019新主题乐园丨中国海边小镇丨免签海岛国内特色亲子民宿国内十大国家公园武汉高校博物馆全球十大亲子酒店游玩影视基地亲子出国游推荐上海“深坑酒店”杭州开元度假酒店武汉古建筑群莫干山民宿国内森林树屋 | 湖北亲子酒店 湖北亲子民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