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尘封的历史——汉学先驱邓嗣禹和他的师友们》出版

壹嘉出版 随读随写 2019-04-10


春光明媚

读读写写五十年



目  录

 

推荐序 / 张平

自 序 1

 

燕大师友往事

冯友兰的燕大往事 8

顾颉刚与邓嗣禹在燕京大学的岁月 15

教会大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评陈远的《燕京大学:1919—1952》 25

洪业对燕京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贡献 29

斯诺在燕京大学鲜为人知的往事 37

 

典籍英译

林语堂:鲜为人知的《红楼梦》译著与红学情结 46

《中国哲学史》联结中美韩的学术纽带 52

李剑农与英文版《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62

《中国政治史》英译本背后的故事 68

《颜氏家训》英译及其传插意义 71

 

大师风采

裘开明:美国第一位华裔图书馆馆长 81

“胡适聘我在北大任教” 88

邓嗣禹:中国科举学领域的“陈景润" 96

他们令芝加哥大学成汉学重镇 106

赵元任、胡适、费孝通、金岳霖等给美军上课

——二战期间的美国陆军特训班中的中国学者  116

胡适与邓嗣禹在四十年代的交往 126

裘开明与邓嗣禹未刊往来信札 139

钱存训、邓嗣禹往来信札(为文集补遗)161

杨联隍与邓嗣禹:在美国的学术交往与汉学研究 170

追忆钱存训先生 187

林语堂: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的多彩人生 193

胡适故居:留给上海的遗憾与期待 207

 

费正清研究

胡适对于青年费正清的影响 214

费正清与中国鸦片战争研究 217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的中国情结 228

二战期间费正清夫妇推动中国学者访美始未 236

费正清与他的首位弟子白修德 246

尘封的历史 254

费正清首部中文著作出版始未 285

促进中美交往的美国学者费正清 292

 

师友佳话

顾立雅与邓嗣禹:美国第一代汉学家鲜为人知的学识与交往 303

《清代名人传略》谱写中美两代史学家交谊佳话 316

《明代名人传》续写中美史学家合作佳话 323

《我与中国》作者:特里尔眼中的毛泽东与江青 331

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与中国革命 341

邓嗣禹与芝加哥大学早期中文教学 352

六十年前邓嗣禹与贝德士之间的一场激烈争辩 364

威廉·麦克尼尔:奥巴马总统颁发过大奖的历史学家 373  

 

附:胡适出生地考证 385

后 记 390

 

 

自  序

 

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有一些历史档案还是被尘封着的。涉及燕京大学的档案资料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许多著名学者的成名作,又都是20世纪30年代在这所大学完成的。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邓嗣禹的《中国考试制度史》、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等。作者有责任将写作背景与史实告诉读者。

 

基于家族的背景与渊源,近年作者为了开展对于外公邓嗣禹以及相关汉学家的研究,曾去过国内许多档案馆、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尽管燕京大学以档案保存完备而著称,但我遇到的困难出乎意料。我去过上海档案馆、北京档案馆,发现燕京大学的档案大多都被标注为“不开放”。调取、复印民国时期的其它文献资料,必须要经过馆长审阅,签字批准之后才能实施。

 

我第一次去北京大学图书馆,想查阅1935年邓嗣禹在燕京大学的硕士论文以及燕大的发展史资料。工作人员告知,目前这些资料都归类在“特藏部”,只有经过馆长批准才能查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亮出了我的身份后,他们说:如果读者是燕大教职员工的亲属,也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才能复制。第二次,我出示了侨眷证、身份证,经馆长签字批准后,才如愿以偿。

 

外公长期在美国工作与生活,与美国许多著名学者与汉学家有广泛的交往。但是他们的许多回忆录、论文、日记等,国内的图书馆、档案馆是没有收藏的。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我曾利用休假的时间,三次去过美国,跟随外公的足迹,寻访他曾经工作过的美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我到过美国国会图书馆、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也曾去过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南洋理工大学,查询他与师友的交往书信、日记与文献资料。还曾委托在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工作的朋友查询、复制所需要的材料。

 

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料,近年来我先后在海内外十多种著名期刊、报纸上,以纪实文学、散文等体裁形式,写作发表了四十余篇作品,披露许多被尘封的历史,弘扬中国留美学者对于世界汉学研究的贡献。同时,也包括对于“传播中国声音”,并与外公有长期交往的美国著名学者,如费正清、顾立雅、威廉·麦克尼尔、罗斯·特里尔的专题研究文章,可为历史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与佐证材料。同时,本书也可为希望开启一个阅读新视野,对于文史有爱好的读者朋友,提供全新的阅览空间。

 

但是,由于期刊、报纸的版面有限,这些文章在发表时,编辑们或多或少地都要对于原文进行删减,有些甚至达到了内容的50%。因此读者在期刊、报纸看到的文章,并非是其“原貌”。此次,感谢美国的壹嘉出版公司,将作者的文章汇编成集,并以全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本书最后确认的书名为《尘封的历史:汉学先驱邓嗣禹和他的师友们》。此次选入文集的文章,分为五个专题,分别为:燕大师友与往事、典籍英译、大师风采、费正清研究、师友佳话。

 

1998年6月29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华访问期间,曾应邀到北京大学参加“北大百年校庆”纪念活动。他来到燕园,在贝公楼礼堂讲台前,面对八百多名师生发表演讲。在开场白过后,他着重提到了燕京大学:“众所周知,燕京大学校园就是美国传教士创建的,许多建筑都是美国建筑师设计的。从前,很多美国学生和教师来这里学习和授课,我们感觉到与你们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从克林顿的演讲词涉及到燕京大学的历史片段中,北大的师生能够看得出来:为了这次北大之行与演讲活动,这位美国总统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克林顿的演讲视频经由电视台直播,引发了海内外中国人对于消逝已久的燕京大学的高度关注。

 

燕京大学创建于“五四时代”的1919年。1952年,随着中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燕京大学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今已经消逝近七十年。现在北京大学的所在地,就是原燕京大学的校址。但是,这一段历史并非所有人都十分清楚。

 

燕京大学在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存在的时间仅有短短的33年(1919-1952年),但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从一无所有的“烂摊子”,一跃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一流综合性大学;在不长的时间内,为中国各个领域培育了众多顶尖级人才。在两院院士中,燕大学生多达52人,这还未计算获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人。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21人的代表团中包含了七名燕京人。因此,燕京大学的历史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本书收录了关于燕京大学,以及在燕大工作过学者的五篇文章,涉及到对于冯友兰、顾颉刚、洪业、斯诺等人的研究,以及与邓嗣禹的交往历史,力图从不同侧面,揭示燕京大学快速发展的动因。

 

作者的外祖父邓嗣禹,早年曾毕业于燕京大学。他1928考入燕大本科,1935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在燕大任教二年,1937年赴美国,协助美国著名汉学家恒募义博士编写《清代名人传略》。他在燕大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前后有近十年之久。开展对于他的研究,燕京大学是绕不开的话题。

 

邓嗣禹(1905-1988年),1928年考入燕京大学史学系,1932年当选燕京大学历史学会主席,同年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考入燕大史学研究所,1934年任《史学年报》主编,1935年获得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师从邓之诚、洪业等著名史学家,并留母校任讲师。1938年,他到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于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费正清日后的得力助手与长期合作伙伴,两人先后合作出版了《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清代管理制度:三种研究》等著作,这两种著作长期被哈佛、牛津大学用作教材。邓嗣禹还是最早将《颜氏家训》、《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等中国名著译介到西方的华人学者,并被当代著名学者誉为科举学研究领域中的“陈景润”。

 

邓嗣禹先后历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兼远东图书馆代馆长,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主任、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美国亚洲协会理事等职位,并被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聘为客座教授。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后,他成为随同费正清访问中国的第一批华裔历史学家。

 

费正清是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他生前曾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中美关系政策顾问。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曾经主持编写过一套15卷容量的《剑桥中国史》。从他进入哈佛大学直到1991年去世,其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他漫长的学术生涯虽然毁誉交加,但就其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巨大的影响力而言,在西方汉学界诸贤中,依然无人能与之比肩。


目前,国内学者虽然对于他的学术成就做过大量研究,但是就作者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关于他的研究仍有许多盲点与空白。由于外公与费正清多年的师友关系,作者认为自己有责任与义务,将有关史实提供给从事相关学者,以及关注费正清研究动态的文史爱好者。

 

比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为何能对于青年时期的费正清产生影响?费正清出版的第一部中文著作是《美国与中国》吗?抗战时期,美国对于中国的援助,除了经济与军事方面,还有文化方面的援助。有关具体细节有哪些内容,您知道吗?

 

此次在“费正清研究”一辑中,收录了作者近年分别发表在《中国作家》、《百年潮》、《党史纵览》、《中华读书报》上的七篇文章,以飨读者。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现代文学大师,也是第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其译作和外语创作多于母语创作,汉译英作品超过英译汉作品,因此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但林语堂还曾将中国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出版,后来又有多种日文译本,却很少有人知晓,或一直以来表述不详。

 

实际上,林语堂早于1954年2月,在纽约完成了英文版的《朱门》一书的写作之后,即开始着手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1973年11月在香港定稿。但考虑到《红楼梦》故事情境与西方的巨大时空差异,会影响西方读者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从而影响对于书中内容的接受程度,他所采用的方式为变译,即对于原著进行大量的增减、编缩的变通式翻译,对于《红楼梦》一书进行再创作,英译本书名为The Red Chamber Dream。

 

林语堂翻译的《红楼梦》节译本,不但将全书给予适当重组,以便让读者了解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并对原作稍加修改,使故事情节更加合理。本书收录了两篇有关林语堂的研究文章,分别是:“林语堂:鲜为人知的《红楼梦》译著与红学情结”、“林语堂:首位中国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的多彩人生”。相信读者阅读过这两篇文章之后,一定会对林语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此外,在这本文集中,涉及到的中国留美学者、美国汉学家还有20人以上,基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便一一介绍。作者将带您回到20世纪中期,徐徐地拉开这些知名人物的人生画卷,用尽可能挖掘到的客观史实,向您展示他们不为人知的丰富经历,以及在世界汉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彭 靖

2018年7月27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