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问题的有效探究——《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评介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民族教育研究》

【著者简介】孙杰远,甘肃民勤人,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

【书评作者简介】李路,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教育,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引用格式】李路.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问题的有效探究——《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评介[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2):2+177.

《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孙杰远/著

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

书评作者 李路


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问题的

有效探究 

——《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评介

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的发生原理与教育导引是民族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大命题。2019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的学术专著《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对这一重大命题做出了有效探究。《研究》是孙杰远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的成果,也是作者30余年来扎根边疆与民族地区,致力于民族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学术理想的深刻表达。

该书由前言和七章内容构成。在前言中,作者基于人性的结群意识和归属需要,结合当下新的国际局势和复杂的文化格局,提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机理,强化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治理和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第一章阐释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涵并讨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讨论国家认同的基本样态,包含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作为国家认同的自在本源和共同体作为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第三章追溯少数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历史脉络,内容涵括多元民族场域中国家认同的自在发展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场域中国家认同的自觉发展。第四章以广西和青海两个民族省区为样本进行田野考察,以量化形式呈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关联性、表征方式与特征。第五章依循国家身份认同、国家认知产生和国家归属发生的思维理路,探究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发生逻辑。第六章论述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符号表征。第七章深耕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的教育体系、教育机制、教育课程和教育策略。

纵观全书,其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术思想与观点方面,《研究》是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问题的教育理论建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则是民族团结机理的内核。国家认同何以发生?文化融合如何生发?作者在著作中厘清了国家认同的逻辑起点与进路,即源于族群成员的自我意识、生命归属的伦理、乡愁和社会性,进一步上升为群体的归属感、上升为民族意识、上升为文化关怀,再进一步达到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存在“自在”与“自觉”两种基本样态,于多样性民族文化场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场域中获得历时性发展。作者在开展宏大理论思辨的同时,也聚焦深入论证作为个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发生机理。具体分析性别、民族、父亲民族、母亲民族、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所在地、班级类型、学历水平等影响因素在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的差异性水平,以及利用因子动因分析的方法结合案例分析,从文化融合途径、文化融合经历、文化融合意愿三个维度探讨认同与融合,以结构方程分析得出文化融合状态下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特征。作者因循“书斋—田野”的研究路径,最后建构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体系架构,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框架。

其二,研究范式与方法方面,《研究》是运用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改进意义上的重要范例。孙杰远教授力倡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其先后形成了如“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人类学视野下的教育自觉”“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及其改进”“教育人类学的应用之问”“民族文化变迁与教育选择——对广西龙胜侗、瑶民族地区的田野考察”“黑衣壮干栏文化及教育价值”“共生教育:文化失衡下的应然选择——那坡黑衣壮族文化的人类学考察”等系列优秀教育人类学研究成果。孙杰远教授创造性地提出,面对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与发展性,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应从宏观范式、传统“田野”反思、田野工作的意义整合、“关系个案研究”与微观分析以及“大实证主义”范式五个方面加以改进。《研究》一书正是这种范式改进的研究范例。第一,《研究》体现了教育研究的理论研究与田野研究、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的互补统一。第二,对广西和青海的跨区域研究,将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置于“历史田野”中考察,体现了对传统“田野”反思及其“方位感”与“历史感”的重构。第三,重视广西“当地人”的“教育看法”及其形成的“教育常识”,以此实现田野工作中“专业”与“非专业”的意义整合。第四,致力于发展情境性理论,深化“关系个案研究”与微观分析。第五,兼容量化与质化研究,在“教育的整体性”框架中针对不同具体对象、诉求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建构“大实证主义”范式,以实现对教育的整体把握与科学认识。

其三,社会应用价值方面,《研究》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扎根广西,致力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民族教育发展是孙杰远教授及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追求与实践活动。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区位上是西江经济带的起点,其发展事关中国西南边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的发展,国家战略位置显要。同时,广西作为以壮族为主体,汉、瑶、侗、苗、仫佬、毛南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又是中国民族团结和谐的典范。《研究》中,作者以广西为主要田野研究对象,深入解析广西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关联性、表征方式与具体特征,揭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发生机制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基本规律,进而建构巩固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体系,对于进一步推进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广西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样具有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的价值。同时,《研究》将广西民族教育置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整体视域中,为推进广西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教育支持。

总之,该书选择民族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体认、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策略的核心议题展开研究,具有理论解释力、历史纵深感、科学探究性和人文关怀深情,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多重价值和学者的社会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