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慧宏 苏德 | 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后慧宏,男,甘肃岷县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教师教育。

【作者简介】

苏德,男,内蒙古太仆寺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跨文化教育。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事业,族际交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选取北京市M大学12位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并实施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其次,通过三级编码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东部汉族大学生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集中在个体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求、社会认知、民族文化知识、多形态教育涵化、共同体意识、文化互动行动、族际交往场域六个关系范畴内。最后,针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建议:(1)挖掘利用优秀民族文化知识资源,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2)调查分析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双位需求,构建学生实践共同体以增进族际间文化互动;(3)开展校内外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增加师生族际接触频次以弥合交往鸿沟;(4)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大学生社会认知外化于行;(5)发挥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功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效;(6)建设和合共美校园以延伸交往交流空间,保障学生在族际交往中建设好心态秩序。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族际交往态度;汉族大学生;文化互动;扎根理论

问题提出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更是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相对而言,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族际交往经历不多、文化环境较为单一,在高等教育阶段更需提升多元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族际交往是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族际交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能否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策略研究方面,学者们从心理空间生产、文化共生理论、情感认同、群际接触理论等视角出发,提出“将共同体意识与个体心理动力、个体实际生活、个体知识更新和情感体验相结合,”[1]营造环境、强化文化交互作用、完善制度界面、累积文化共生的能量场,[2]遵循情感认同的发生机理与功能机理来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3]强化政治认同、筑牢经济基础、提升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4]从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和网络空间[5]入手等策略。在族际交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族际交往是引导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关键,也是影响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间关系的中介变量。[6]对外群体信息习得这一认知因素对群际接触产生影响。[7]有研究对他族方言、本族着装、族外交友、族际通婚等的态度进行了分析。[8]有研究从与其他民族交往交友、学习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分析族际交往态度。[9]民族身份差异、宗教信仰差异、民族文化认知偏差影响族际互动。[10]群际接触越频繁,对异族偏见越小。[11]族际接触的数量和质量均能改善汉族大学生族际内隐态度。[12]学校课程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认知发展与行为生成的重要因素。[13]“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体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14]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族际交往关系研究方面,有研究论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指出民族之间相互涵化是促进发展的因素。[1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多元”与“一体”、民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把握。[16]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具体形式、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具体内容、民族交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17]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与发展,离不开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各民族融合。[19]

综上所述,第一,关于学校场域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多以少数民族学生或各民族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侧重用定性研究范式和方法从外部环境建构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鲜有研究澄明学生个体内部建构及其动因。第二,关于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于个体、社会和家庭因素,往往忽视了组织、时间、场域等因素。第三,尽管有研究在族际交往交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建立了逻辑链,但尚未深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族际交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拟在探究族际交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由于族际交往态度尚无成熟的理论假说和测量量表,所以学生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维度往往难以确定,且关联面广、层次较多、变化性强。扎根理论将量化研究思维和方法融入其中,使研究过程具有可追溯性,研究程序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结论具有可验证性。[20]因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针对访谈对象开展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访谈工具采用自编式“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二)访谈对象

本文采用目的性抽样共选取北京M大学12位东部地区汉族本科生作为访谈对象(见表1)。M大学现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本科、预科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约50%。该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留学生,全校师生族际交往频繁。

(三)研究实施

为了调查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族际交往态度”这一核心概念进行质的操作化(维度划分),即依据心理学标准划分为交往认知、交往情感体验、交往行为意向、交往内驱力4个维度。其次设定16个问题构成访谈提纲。最后以电话沟通的方式在自然条件下分别对生源地为河北、天津、山东、浙江等地12名北京M大学本科生实施时长40~50分钟的半结构式访谈,然后转录访谈资料并开展内容分析。

研究过程:族际交往态度

影响因素探究

质性资料分析多采用Nvivo、ATLAS.ti、MAXQDA等软件,容易在编码中忽略文本资料背后的隐性信息间关系的探寻。因此,本研究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法挖掘文本资料背后隐含信息并力图建构理论。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需要将访谈资料铺开并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此过程重在分析受访者原始话语、概括归类和抽象概念,然后重组概念和确定初始范畴及其属性,旨在通过原始话语理解受访者经历过的事件情境。

1.摘编及定义现象

摘编原始话语中与“族际交往(态度)”相关的关键词、关键事件或主题,即用原始语句的形式逐行贴标签,在该语句后标注(ax)。在定义现象时要询问“质性数据与研究问题有何关系?这个事件指向哪些理论类属以及表达什么观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X-01同学:“通过大量阅读(a1)和广泛接触(a2)少数民族同学,我基本了解少数民族。我印象中的少数民族同胞热情淳朴、善良大方,女生能歌善舞、男生豪爽潇洒(a5)。”

2.访谈资料概念化

概念化是指将访谈资料打散之后,通过分析隐藏其中的事件、现象、语义等为话语赋予概念。概念化是质性研究者组织资料和建构资料意义的一种方式。概念形成于通读文本资料并提出批判性问题当中,其分析过程依循忠实原话且自由开放的原则。首先对受访者话语通过情景分析或类属分析加以概念化,其次将其抽象为初始范畴来反映文本内容。然后归类摘编的语句,并且概括语句并形成概念再加以界定,用“Ax”表示。例如,对前文X-01同学的话语提炼的概念有a1想象接触、a2接触频次、a13民族形象。在概念化过程中,本研究主要思考所提炼的概念与汉族大学生族际交往态度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对其命名,还需说明本研究在编码过程中并无预设性概念。

3.概念范畴化

此过程要将访谈资料概念化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即通过原始话语中的主题或类似特征将访谈资料先分类再分析,从某种现象中发现新概念并对概念做出定义,并检验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特定逻辑顺序把概念串起来。例如,将概念a11、a12范畴化为A19亲社会行为。深入研究可知,“家庭礼遇”和“街角礼遇”都可整合到“亲社会行为”这一属性中。

4.范畴类属界定

通过开放式编码整理出378条原始语句、168个标签、110个概念,最后提取出47个初始范畴并界定其类属(见表2)。

(二)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意在发现和建立概念范畴之间的联系以反映原始话语间存在的情景关系、时序关系、语义关系、类属关系、结构关系、因果关系等。

1.建立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

主轴式编码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对概念建立范畴和类属关系,使概念形成初始范畴来表达概念彼此间的关系。主轴式编码每次只对一个初始范畴做出深度分析,紧紧围绕一个初始范畴寻找关联性,故称为“主轴”。在对概念范畴开展关联性分析中,既要注意概念范畴本身之间的关联,也要寻找被研究者表达的意图,然后将受访者的话语置于当时时空场域内加以考量。

2.联结主范畴与从属范畴的关系

每组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建立后,首先需分清哪些是主范畴和从属范畴,其次在比较分析中建立二者间系统的关系,在主范畴下分别列出相关从属范畴并建立类属关系。为了建立各独立范畴间的联系,施特劳斯和科宾设置了典范模式的3个基本要素:(1)条件,即形成该现象结构的环境或情境,用何时发生、何地发生、为何发生、怎么发生等问题来回答;(2)互动/行动,即研究对象对主题、事件或问题的常规性或策略性反应,用谁来采取措施、怎样行动等问题来回答;(3)结果,即互动/行动的后果,用由于这些行动/互动导致什么来回答[21](见图1)。通常核心范畴处于“结果”要素中,主范畴处于“条件”或“行动/互动”要素中,根据编码结果来看,“族际接触”属于核心范畴。通过主轴式编码分析,本研究将46个初始范畴归纳为11个主范畴,具体范畴内涵分析如表3所示。

图1 主轴范畴及其类属联系的谱系


(三)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意在进一步系统处理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其内在逻辑和关联具体化和科学化。[22]因而要思考“这些概念范畴在什么概括层面上属于一个更大的社会分析范畴?概念范畴中是否可以提炼出相对重要的核心范畴?如何整合这些概念来组成系统的理论构架?”

1.识别核心范畴

核心类属特征如下:核心范畴在所有范畴中占据中心位置,与多数范畴存在意义关联;核心范畴或表现核心范畴的内容频繁出现在访谈资料中;核心范畴很容易与其他范畴发生较稳定的关联;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存在明显差异;在实质理论中,核心范畴比其他范畴更易于成为概括性的形式理论。[23]基于此,对8个主范畴进行深层分析发现:“文化互动”与其他范畴均存在逻辑关联;“文化”“接触”“对话”“适应”等词汇出现频次较高且归属为“文化互动行动”;“文化互动行动”在多向度上与“自我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族际接触体验”等范畴产生稳定关系;与其他范畴相比,“文化互动行动”是逻辑基础、实操过程和重要手段;“文化互动行动”对比其他范畴更容易概括为形式理论。综合来看,归纳出的核心范畴是族际交往所内隐的“文化互动行动”。

2.解析核心范畴

文化互动作为族际交往的一种隐喻,能够不断调适族际文化间性,同时调适族际交往主体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共同体意识、学习生活行为和内驱力等态度层面的要素。族际交往态度影响着大学生能否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互动是一种实操过程,直接影响着族际交往态度。因此,“文化互动行动”可归入改善汉族大学生族际交往态度的影响因素,其逻辑是文化互动受自我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并且依靠汉族大学生已有民族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同时通过族际接触体验调节文化互动行动,从而在情感体验和文化互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建立核心范畴与主范畴的关系

通过三级编码确定了核心范畴,下面具体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的关系以及主范畴如何影响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通过族际交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见表4)。通过族际交往态度的维度细化出8个并列的主范畴,选择在主范畴与其他初级范畴之间建立联系后抽象出类属。以不同群体作为质询条件表征不同层面的类属关系,形成立体化的有机关联,确定扎根编码的最终模型。

(四)模型建构

通过对访谈资料编码分析,并依循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即场域是诸多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架构,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行动者身上。[24]本研究建构出了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型(见图2)。该模型是一个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之间通过同频共振和循环推进所产生的闭环,该结构各范畴内的因素协同交往环境这一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族际文化互动操行全过程,从而通过影响大学生认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2 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模型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是指探索性研究中对新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后没有产生新的概念和范畴,也未产生理论见解,以此说明理论、主题和与数据均达到饱和。本研究通过理论抽样再次选取2位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开展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通过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检验后未生成新的概念和范畴,说明分布于六大关系范畴内的文化、心理、组织、场域、时间等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已发展充分,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型的理论性已达到饱和。

结果讨论与实践策略

基于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型的阐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可行性策略。

(一)结果讨论: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型阐释

其一,族际交往需要民族文化知识提供思想支持。民族文化知识作为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公共秩序为个人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和文化互动动提供了理性基础,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中华文化共同体。民族文化知识以外显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内涵,而内隐于族际交往的文化互动是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中介。因为文化互动的基础是以文化图式的形式镶嵌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民族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是在族际接触的情感体验中习得。

其二,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双位驱动着族际交往。个人和社会双位发展需求驱使族际交往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的文化互动行动持续开展。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以最有效和完整的方式表现个体自己的潜力,唯此才能使他们获得高峰体验,故以内驱力推动主体自身发生文化互动行为。若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来看,社会发展需求外驱学生个体发生文化互动操行,以期供给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分工需求。

其三,文化互动行动能够内化为学生的社会认知。文化互动是调节各种优秀文化动态平衡的行动机制,该机制通过基于族际接触体验和社会认知的反馈得以运行。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保持自身活力的精神源泉,也是影响其他共同体成员接受认可本共同体的重要抓手。族际交往认知是基础,族际交往态度是交往的回应方式。民族文化知识能培育各民族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文化符号、共同历史记忆和共同语言文字,进而夯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互动行动是族际交往主体开展文化对话和教育性对话的结果,文化互动也是个体人格在同他者彼此敞开中的自我打开。

其四,社会认知在教育涵化的协同下助力心态秩序建设。社会认知实际是构成文化互动行动的基本逻辑,教育教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精髓在于通过交往交流中的“愤启悱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从而促进社会认知转化为族际交往态度并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互动过程中,学生所形成的社会认知水平能够对交往主题或共事内容相互理解并达成共识,其认知结果以族际交往态度或亲社会行为加以表现,如果叠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多形态教育后会更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五,多形态教育涵化功能在族际交往中发挥着催化效应。教育是一种生命交往过程和主体认识过程,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民族文化知识资源外,还涵化着学生在特定族际交往场域内通过促进社会认知来改善族际交往态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大学生个体自身及其生活空间影响,而生活空间中存在的多种形态教育共同牵引个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得益于涵化教育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其作为文化互动行为结果,是汉族大学生构建的有关思维和动作的组织化模式,这种模式会反馈并调节文化互动行动。

(二)实践策略: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型应用

第一,挖掘利用优秀民族文化知识资源,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显性和隐性的民族文化知识有机分布在共同体组织关系中,需加以开发利用才能为族际交往提供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大学生必备的国家认同智慧是对共同体形成历史与存在状态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所以“铸牢”还应重视观念与实用的关系探讨。诚如福禄贝尔(Fröbel)所言,智慧是人的最高目的,是人最高尚的自觉行动。[25]据此,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在族际交往场域中,应积极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知识来满足自我发展需要和匹配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多民族师生共同体。由于这类组织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实践活动和价值追求,学生可以从中涵养文化来优化其社会化认知结构,以此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第二,调查分析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双位需求,构建学生实践共同体以增进族际间文化互动。调查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事实上,忽视发展需求的去社会化情景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真实处境,由此造成高校部分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弱化。倘若把学生族际交往过程视为学徒制所主张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实践共同体的过程,将更能赋予族际间文化互动情景意义。情景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参与的过程,学习是合法的边缘性的,但参与程度与复杂性是逐渐增加的。[26]6例如,可推动班集体、学生会、学生社团、宿舍共同体等基层组织高效运行,以此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并增强学生的社会性。因此,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因为师者的职责落实影响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和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所以要强化思想引领,培育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第三,开展校内外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增加族际接触频次以弥合族际交往鸿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简单地复制和同化,需要学生在族际交往中不断自觉和自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生个体认知的社会协商,是学生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共同体的过程。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为学生提供认知工具及其所蕴含的丰富资源,支持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意义。因此,高校应适时举办学术活动、团体实践活动、娱乐休闲活动等来增加族际接触频率和拓展师生交往交流方式,从而在推进族际交往交流不断深入中缩小交往主体间的心理距离。

第四,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大学生社会认知外化于行。从语言规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信息畅通,需要形成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肩此伟任。[28]语言的首要动机是去影响别人的行动,语言的第二用途在于用语言形成与别人更亲密的社交关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会话者,其言语活动遵循相同的语音和语法规则。在知觉语言时,这些规则可为会话者提供内在的帮助,使言语感知少出差错,达到正确理解他者言语和做出合理行为的目的。因此,教育要使语言转变成理智的工具,[29]就要引导学生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此促进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外化于族际交往交流交融。

第五,切实发挥好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效。教育活动的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就在于培养人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30]学校教育中族际互动的形态通常是合作与冲突并存,这是学生社会化认知趋同或差异的表现。课程思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课程观、是“三全育人”的基本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以往的专业课程容易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互割裂,而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作为基本载体,寓价值观培育于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专业课程教学要挖掘应用思政元素,以此实现思政铸魂、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

第六,建设和合共美校园以延伸交往交流空间,保障学生在族际交往中建设好心态秩序。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31]情景学习理论强调,意义和身份同时是在互动中建构的,其受到所在的更为广泛的情境脉络的极大影响。[26]7中华民族共同体绝非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由学校班级共同体、院系共同体和学校共同体,或是由学术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娱乐休闲共同体等各级各类子组织共同构成的集群,而组织内外的互动、有机联系和共生不仅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族际交往者身份和意义得以建构的平台。因此,高校应创建和合共美校园来扩大和优化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空间,以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环境的各类互动中建设好心态秩序。

总之,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需要大学共同体成员从人才培养之初心使命、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五育融合”教育制度、学科专业体系、大学文化建设等基本面向入手,以此协同推进方可落地见效。

由于篇幅所限,微信推送文章中的部分脚注、图表及参考文献可能省略,请以纸质期刊为准!

民族教育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