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士渔匠林浩然:养一辈子鱼,让国人不缺鱼吃


“从广东到浙江1000多英里的海岸线上,你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海面上漂着养殖网箱。想象一下,每个网箱养几千条鱼或螃蟹,加在一起是多大的规模。中国农民不只海水养殖,任何开阔的水域,水库、河流、湖泊都能养水产品。”




这是去年剑桥大学博士Janus Dongye关于“中国是怎么生产这么多粮食,足够养活十多亿人的?是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国不是让人吃米面等主食填饱肚子,2019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近6500万吨,其中约5000万吨来自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贡献了中国人三分之一的蛋白质来源。


早在1988年,中国一位科学家和加拿大科学家合作,阐明鱼类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作用机理。这一理论的广泛应用,开启了中国淡水鱼类规模化可控育苗新时代,对我国鱼类养殖产量的提高发挥重大作用;从2001年起,他带领研究团队在石斑鱼、桂花鱼等高档鱼类的水产良种培育方面进行持续的科研攻坚,让石斑鱼、桂花鱼等名贵鱼逐步成为老百姓的家常菜。


这位科学家就是被誉为“石斑鱼之父”、“养鱼院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


林浩然院士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分享如何让老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鱼的故事


“良种是水产养殖最关键的物质基础,在我国水产品消费升级、水产养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林浩然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林-彼方法”的运用,只是解决老百姓吃鱼的数量问题,如何提高水产良种质量、培育出更多的高档鱼类则成了团队研究的新课题。


耄耋之年的他不辞劳苦完成两部百万字的译著,为中大学子捐150万元泽被后学。虽已退休多年但他目前仍几乎每天坚持工作,希望能为老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鱼继续发挥余热。




林-彼方法”问世,让国人不缺鱼吃


1988年,林浩然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鱼类学家彼得(R.E.Peter)教授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和数百次的实验,揭示了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内分泌生理机理,其应用技术被国际鱼类学界命名为“林-彼方法(Linpe Method)”。


林浩然院士与加拿大peter教授一起研发出“林-彼方法”


以“林-彼方法”为基础,他们建立了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创制了“高活性新型鱼类催产剂”,实现了完全可控的淡水鱼类人工繁殖,从根本上解决了淡水鱼类养殖的苗种问题,被誉为鱼类人工繁殖的“第三座里程碑”。


“‘林-彼方法’解决了老百姓吃鱼的数量问题,此后,如何让老百姓吃上高档的鱼成了团队研究的新课题。”林浩然表示,2001年,他立足广东,把目光转向海水鱼类繁殖和养殖领域。他带领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洋“863”计划项目“石斑鱼生殖调控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并在石斑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石斑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林浩然院士在深圳南澳观察石斑鱼苗种孵化


2010年起,林浩然领导的团队与华大基因合作,绘制完成了“石斑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中国完成的第三个鱼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第一份鲈形目鮨科石斑鱼类基因组序列图谱;2019年,林浩然团队完成鞍带石斑鱼全基因解析,为石斑鱼类的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对于推动石斑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浩然院士在深圳南澳挑选石斑鱼亲鱼




“两条腿走路”,提高水产良种质量


林浩然介绍说,我国水产养殖有数千年的历史,数百万公顷的养殖面积,数百万的水产从业人员和科学技术人员。得益于广泛良好的养殖基础条件,改革开放后养殖水平迅速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水产养殖在技术、人才、试验平台等方面的投入依然较为欠缺,国内大型的水产育种企业还不多,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遇到了不少瓶颈。“我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还缺乏大规模的试验平台和实验基地,缺少大型企业能够专注、长期、稳定地进行试验,朝着良种选育特定的方向不断地深入探索,创造出新的技术,培育出新品种。”


“提高水产良种质量,我觉得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林浩然指出,一方面努力发掘国内有潜力的优良水产品种,不断地提高本土养殖品种的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引进国外的优良水产品种,并通过不断地改良,使其适应国内的养殖环境、养殖方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产量。他认为最近几年国家对水产种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提供很多的政策、项目和机会给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去施展他们的才华,但是人才的培养、资金的持续投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觉得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坚持努力,踏踏实实地去解决在水产良种培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产新品种已有200多个。据介绍,水产良种选育所采用的遗传育种技术包括传统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真正能够起作用的还是传统育种技术,包括杂交育种、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性别控制等。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分子育种技术目前还达不到广泛应用,虽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分子育种技术还是处在探索过程。”林浩然表示,对待遗传育种技术也需要“两条路腿走路”,既要充分发挥传统育种技术的作用,又要积极探索和掌握分子育种的技术与方法。比如他研究团队的张勇教授开展的全雌鳜“鼎鳜1号”的选育,就综合运用了上述两种育种技术。目前林浩然团队在石斑鱼、鳜鱼等名贵鱼类的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方面进行持续的科研攻坚,希望将来能培育出更多高档鱼类的优良品种,丰富百姓“菜篮子”。


林浩然院士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研究工作




看好广东海水养殖,译著捐款泽被后学


广东海域辽阔,这里是林浩然的第二故乡,86岁的他看好广东海水养殖前景。“从粤港澳大湾区和南海的开发利用来看,我觉得未来广东在海水养殖产量和规模方面很可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林浩然指出,海洋经济在广东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未来海水养殖要向离岸的深海、远海发展,发展大型的深水网箱、大型的养殖渔船、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等。林浩然强调,我们在发展海水养殖解决数量增长的基础上,一定要注重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养殖品质和养殖效益。”


林浩然指出,良种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稳定和持续的投入研究,可能需要一二十年才能培育出一个优良的新品种。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制定长期的前瞻性的水产良种培育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的科研计划和科研项目,建设大型的实验平台和实验基地,组织精干的、稳定的,以中青年为主的科研团队,长期坚持进行良种培育;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组织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长期参与水产良种培育,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育-繁-推一体化。


2019年11月,林浩然院士参加首届粤港澳三地动物科学学术交流研讨会


为了推动国内水产良种选育事业的发展和培养人才,2009年11月28日,林浩然在中山大学捐资设立“林浩然院士奖学基金”;近年来,80多岁高龄的他连续翻译出版了《鱼类神经内分泌学》和《鱼类应激生物学》两本百万字的译著,以带动学科发展和人材培养。


林浩然院士(右)和张勇教授(左)


“生命有限,科学无沿,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一个人所取得的成果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成绩只是说明过去,开拓进取才是永恒的追求。”在从教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林浩然这样说。虽然目前他已经退休多年,行动不太方便,但他还是经常去办公室工作,希望为一辈子深爱的科研事业继续发挥余热。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