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盛宇宏:从建筑融入自然到建筑自然生长

国际设计 2023-09-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风景园林网 Author 盛宇宏

看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广州市空间设计协会会长盛宇宏先生论述如何拓展自身对“设计”的认识,从建筑融入自然到建筑自然生长,再思考人造物与环境的关系。






2021健康人居与未来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一届园冶高峰论坛于3月28日圆满落幕。在3月27日的建筑与环境论坛上,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广州市空间设计协会会长盛宇宏发表了题为《大产品——从建筑融入自然到建筑自然生长》的演讲,通过若干项目案例,分享汉森伯盛作为一个具28年历史的建筑设计品牌,如何拓展自身对“设计”的认识,从建筑融入自然到建筑自然生长,再思考人造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做设计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设计师当思考如何让建筑融入到自然里面。尤其是在城市中,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创造环境,把建筑和环境充分融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设计最好能把规划建筑、室内和景观进行一体化的思考,无论是处于极佳的自然资源,还是在城市密集区,亦或是室内空间里,首先应当尊重既存环境。而后,根据不同设计条件,来相对应采取“原生”、“衍生”、“进化”不同的介入手法。从“融入自然”,到“道法自然”,以及“自然生长”,三者间是渐进的关系,也隐藏着互为表里之势。接下来将以3组案例,阐述这三种手法的应用。




原生:融入自然




尊重原生的意志——阳朔河畔度假酒店



阳朔河畔度假酒店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畔,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地理位置独一无二。它是仿侗族民居的建筑风格,9栋楼呈星座式分布。很多来这里游玩的人都说其实感觉不到旁边有一家酒店,这反而是它的成功,说明这个酒店的设计理念没有让原生环境被破坏,这其实才是最好的状态。


(1)将所有树定位,建筑因树而改变


酒店大堂位置有一组树,我们坚持为群组中每棵树都一一定位,且予以保留,取而代之以“桥”飞渡越过树丛。一方面,建筑因树丛得到了形态上的软化,另一方面,树和建筑都作为自然界里面平等的对象而存在。很高兴,我们离开时被定位的树一棵都没少。



(2)“桥梁意识”


“桥梁意识”来自侗族宇宙观,族人相信生与死为“平行空间”,两个世界被浑河分隔,相互对立,过渡到另一世界能让灵魂得永生。通过连廊把建筑联系在一起满足酒店的功能,互相之间有穿透,保持开敞的氛围。廊桥不只作为连接和跨越的工具,超越了建筑类型学,涉及人类学研究。在项目中,我们运用桥梁空间将星罗棋布的建筑单体联系起来,使之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依。



(3)建筑与环境相融合,风格力求收敛


经过多次勘测与走访,我们发现所有的侗族村落的中心都有一个鼓楼,这是村落公共生活的核心,延续自这种文明,我们把大堂以鼓楼的形式呈现。建成后的建筑单体组群犹如侗族村落的肌理,恰到好处地融入环境。


(4)敬畏自然


为避免人为痕迹对自然河道的侵蚀,项目中大多建筑单体选择退离河岸。建筑以点状形态与河岸相接,通过适当的“断开”让前后融合。当时我们使用了大量当地原生且容易获得的材料,一方面希望最大程度还原当地环境,另一方面以最少的运输距离减少对原生的破坏。




衍生:道法自然




1.引入自然法则——尚东柏悦府


城市中建筑的规划设计要考虑如何与环境充分融合,例如尚东柏悦府,位于广州,是一个针对高端市场的纯住宅项目,可以说重新定义了极致人居的体验。项目在“城中绿肺”珠江公园的右边,但距离临江还有一堆高层的距离,在景观优势上不属最佳。我们在处理这个项目时,经过拆分、旋转、重组等手法,建成后每户开窗都可饱览四周资源最好的景致,形成景观通廊。198米的建筑只限量99套,客梯开启后立即可远眺珠江公园的绿脉。周围的建筑不占少数,相对于其它重岩叠嶂望独占景致的做法,柏悦府采取顺应地势,面向自然景致顺时针旋转了27°,并营造了退台空间,让建筑犹如从珠江公园的绿脉中延伸而来。



这个项目从方案到全程施工用了8年时间。当时希望营造的是一种因借自然条件而萌发的状态,所以在思考平面时,因景观的优劣抑扬,采用了不一样的调整策略,最终得出49个平面无一相同的结果,我们称之为“一户一世界”。


裙楼出口是一组参数化的“找形”,巨大的弧形梁既是表皮,又是支撑结构,营造难忘的到达体验。我们认为,“人居”到了极致,表达的不一定仅仅是“居住”。



2.王子花园小学


王子花园小学位于江西庐山,是和ZHA团队合作的项目。这所小学面积约3000平米,为周边12个村落孩童提供基础教育服务,前期做了很多调研研究,希望学校建成后能把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带给依山栖居的孩子们。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混凝土拱壳结构的连贯做法,结构与建筑一起,选择了大悬挑的解决方式,拱板加厚了些,但也获得了更加轻盈的形态和更有趣的采光与通风。再利用筒状与抛物线这一系列设计语言规划大量开放式的、可变换的空间体量,把室内空间扩充到“半室外”的定义,以契合江西多雨温热的气候。同时把江西瓷都文化融入到立面设计中,并且在方案设计阶段已考虑如何结合设备设计,如变电房、空调、水暖等。



3.凤凰天府康养文化水镇展示区


这个项目是在成都温江做的城市客厅,展示区后面是全国首个科技康养社区。项目所在地是成都的金马河畔,原生态条件十分优渥,我们选取的方案与地貌贴合,犹如一只将要展翅的凤凰。整个单体由两部分组成,下方的地台是观景翘板,沿斜坡而上能在制高点欣赏金马河畔景致;翘板下方隐藏辅助功能空间,让建筑体量消减而不至于妥协其实用性,举重若轻。通过镜面不锈钢打造的超长扶梯,访客可进入悬臂承载的展示区空间,材料的选用契合项目科技康养的“超现实”主题。展示中心外沿设计了12000多个羽毛构件,各个构件均由可移动的钢索连接,随风而动,实现凤凰羽翼的意境。




进化:自然生长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办公室改造


这个项目是对办公楼室内环境的改造,工作时间占据1/3人生,希望通过对工作环境的改造提供可感的幸福。当下各位建筑师都在谈论主动式建筑,但受国内的实际情况约束,大多企业不具备“主动式建筑”的条件,这也包括汉森伯盛广州办公室。我们希望从自身办公室的改造,为更多相似处境的办公空间作出示范“主动式被动”策略的可行性。我们采用了“主动式”的设计理念,通过把邻窗空间释放出来,让更多日光与自然通风进入办公区域,从而减少人造光源与过渡季节的空调使用。大量的公共空间被置入到工作场景,咖啡桌、阅读区、洽谈区等创造出各种非正式的会面场所。大体量的前厅空间可作为艺术、讲坛即多功能展示功能。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空间工程,更是对空间使用者的思维逻辑的重塑——通过空间语言,我们试图设计的是人主动式的行为模式。



以上是汉森伯盛如何把对人造物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多方位、多层次诠释运用到实践中的经验。一如苹果公司不光是卖产品,也是在卖信念,设计所谓的“大产品”不正是如此吗?(内容图片来源于盛宇宏演讲,风景园林网编辑整理。)



回顾论坛精彩演讲,请点击“视频直播”(☜点击蓝色字体观看回放)



相关链接:

赵兵:藏彝羌走廊民族传统空间结构变迁研究

胡希军:中国传统村落生产智慧,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输出

方松林:汉山景区乡村旅游项目策划与设计

邓国辉:迈向大自然中的城市——背后的策略和设计考量

石铁矛:“碳中和”导向下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

高裕江:中庸建构——现代建筑形态创新理论概述与实践案例研析

韩禹锋:探索与建树——中俄(苏)景观雕塑对比研究

王焰新院士:湖泊富营养化成因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

武重义:五戒、冥想与建筑

朱玲:动态更新与主动保护

蔺宝钢:公共景观艺术创作观

同济大学李翔宁:当代中国建筑的24个关键词

北京大学吕斌:面向实现碳中和的都市圈城乡连携生态路径
谷树忠:中国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新视角、新方位、新架构
沈利江:以设计之力推动中国养老行业进化
鲍达明: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张建庭:风景优美 生态良好 历史深厚——以修复杭州新西湖为例


——END——
从建筑融入自然到建筑自然生长,今天您「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