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岳史著 || 魏健鹏著《归义军时期吐蕃遗民家窟敦煌莫高窟第9窟研究》

唐潮杂志 2022-03-19

出版信息

作者:魏健鹏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开本:787毫米X1092毫米

版次:2020年6月第1版
印次:2021年5月第1次
书号:ISBN 978-7-5490-2023-2

字数:220千
印张:14

定价:128.00元


# 总序言 #

石窟考古专题丛书
沙武田

佛教石窟是祖先留给我们今天的宝贵历史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弥足珍贵。石窟寺在全国分布之广、保存数量之多、历史朝代延续之绵长、内容之丰富,尉为大观,是世界历史和文化艺术之奇观,也是呈现伟大的中华文明的独特形式和重要结果,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提供强有力的诠释。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等国家文化工程,石窟寺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扮演着其他文化遗产无法替代的作用,发挥着佛教石窟特有的文化艺术教育教化功能。但是因为历史、自然、人为等各种客观因素,石窟寺的保存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因此,保护好、研究好、弘扬好、传承好石窟寺遗产,已然成为今天全社会的共识,作为从事石窟研究者,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为石窟寺的保护、研究、弘扬、传承增砖添瓦,尽一份绵薄之力。

丰富的石窟寺文化艺术遗产,无疑是中古历史、考古、民族、宗教、艺术研究的宝库,是难得的“形象史学”的富矿,也是一些特色学科如敦煌学、 西夏学、藏学、丝路学等研究的宝贵资料,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利用好这一重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摆在我们新时代学人面前的新任务,任重道远。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们在石窟寺研究的漫长道路上,一定要有“ 为往圣继绝学”的志向和追求,力求开石窟研究之新风。

就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好、历史信息最丰富、文化担当功能最强大、国际影响最深远的敦煌石窟而言,学术成果之丰硕,颇有“汗牛充栋”之气象,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打下无比坚实之基础。但以敦煌石窟所包含着的学术含金量来看,其实敦煌石窟研究的空间之大,其所承载着的历史分量之重,其所遗留的学术课题之庞杂,远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故敦煌一直被称为“ 学术的海洋”,浩瀚无比。正因为如此,面对敦煌石窟,总会让人有情不自尽的学术热情;也正因为如此,敦煌石窟的研究任务很重,路也还很长,但我们相信这是一条充满阳光的学术之路,值得每个人全身心投入其中。

鉴于此,借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的平台,我们推出这套“石窟考古专题丛书”,希望借学术同仁之力量,共同推动石窟考古与敦煌学研究,任何能够反映石窟考古新成果的作品,都是我们希望纳入的珍珠,虽属涓涓细流,但总希望汇入石窟考古的汪洋大海之中。



# 成就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KG009)结项成果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 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阶段性成果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成果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一、莫高窟第9窟遗存及保存状况
二、研究简史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 文本的流传——经典流布与洞窟经变之构成

第一节 劳度叉斗圣变
第二节 维摩诘经变
第三节 楞伽经变
第四节 弥勒经变
第五节 华严经变

第三章 二元共生——维摩诘经变与劳度叉斗圣变的发展与互动

第一节 劳度叉斗圣故事叙述系统的形成
第二节 劳度叉斗圣变的出现及其二元对称构图的起源 

第三节 晚唐劳度叉斗圣变重现原因之再推测

第四节 第9窟劳度叉斗圣变对维摩诘经变构图的回馈与影响


第四章 吐蕃遗风——洞窟壁画中的吐蕃因素试析

第一节 敦煌壁画中吐蕃赞普像的来源
第二节 吐蕃统治敦煌前后壁画中赞普服饰的变化

第三节 晚唐第9窟吐蕃因素的回光返照


第五章 胡蕃联姻——洞窟营建时间与功德主探讨

第一节 甬道供养人之分析

第二节 营建时间与窟主推测


六章 生天与净士——洞窟形制与营建思想研究

第一节 中心龛柱与禅观思想的表达

第二节 诸种净土融合下的石窟营建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往期推荐:

斯年已尽,潮生未满|唐潮2020年推送合辑

西岳史著 || 李宗俊:《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代西北史研究》引言

西岳史学 || 杨瑾:新全球史视角下的“长安与敦煌”研究现状与展望

讲座信息 | 沙武田: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商贸图景:在敦煌壁画和长安文物之间的观察

讲座信息 | 敦煌西夏石窟研究青年工作坊日程(瓜州·榆林窟)


图文来源/王庆昱

责任编辑/江炜炜

审核/傅亭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