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妙手难回春的原因找到了,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西医化!

闲蛋黄 伊森艾玛 2023-06-22


在文明出现初期,许多医疗活动由神职人员兼任,对疾病的解释和治疗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后来,逐渐分化出以医疗为专业的医务人员。随着文明进步,哲学思想逐渐替代了神学解释,疾病不再被视为鬼怪的加害或神明的惩罚。

科学的标准并非只有一种,近现代医学不同于西方古代医学或欧洲传统医学,而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为基础,包括医药学概述、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流行学、急症医学、法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超声医学、航海医学、航空航天医学、潜水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医学,运动医学等。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从《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中,当时的神农就已经发现了植物具有不同的药效了,这也是草药的由来。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望、闻、问、切),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日本的汉方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就像国画与油画、茶与咖啡,各有所长,无法用同一个评判体系评判,自然也就无所谓高低优劣之说。西方科学力图寻找最简单的成分来描述宇宙的规律,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去概括,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经常是今天得出了部分规律,明天又发现了另一规律推翻昨天的结论。而东方是取象比类直接取出万事万物共有的“象”,日后无论怎样细化都不会被推翻,这也是几千年前的中医理论仍能使用的根本原因。当然,中医在一些方面确实不如西医先进,如遗传学、外科手术等,中医缺少现代化的辅助工具。

中医之困

据统计,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而日本中药制剂的原材料75%来自中国。也就是说,中国的药农种好的中药被药商低价收购,转手卖给日本,在日本经过科学技术提取,制成片剂、胶囊等药品,暴利卖给中国。

为什么中医比不过隔壁的日本、韩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了,可能与中国这些年越来越崇尚西医有关。据2021年有关医药销售的数据中显示,我国西药类的销售额占到了所有药类总额的71%,中成药只占比14.4%,中药材类的销售额只有区区2.2%。国人就医倾向于疗效较快,价格相对较便宜的西药,习惯使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葡萄糖。但长期用药会在体内产成细菌的耐药性,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导致中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

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切不可控,药的质量不可控,医生医德不可控,医生医术不可控。相当多的中医院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甚至连中医都没入门。

中医院诊疗的过程严重西化,只会用西医仪器,给你开检查化验单,用不来中医的四诊,既加重了看病的成本,也不利于病情的判断。对于患者来说,无所谓西医中医,只要把病看好了就行。问题是以前中医一副药最多就10味药以内,现在的中医动不动就十几二十味药,一大把一大把地抓,无形之中让患者多花钱了。开完中药还开西药,美其名:中药调理强身健体,西药对症。 那些经过反复加工的中成药片,买了好比在交智商税,没作用不说,还特别贵。

中医不能像西医那样分科过细,中医的理、法、方、药是统一的,各科通用的。宏观把握、整体联系是中医的长处,古代的中医多数是全科医生,以内科为主,兼治其他科疾病,妇科、外科、儿科、骨伤科,都是大科,不能再细分了。老百姓想看中医,很难在西医化的中医院找到几个看病疗效好、开药便宜的“纯中医”。中医事业的衰落,是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式微一起的,既有政策层面上的不当,认识方面的误区,也有中医队伍内部的原因。

中药之殇

在《世界专利数据库》中, 日本汉方药垄断了70%以上的中药专利,而中国的中药专利申请少得可怜,仅占0.3% 。 危机重重的中药,反而成了日本的摇钱树!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瑞士、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是汉方药出口占比最大的五个地区。根据津村2021年企业报告书,2020财年津村的营收为1308亿日元(约为65亿人民币),129个医疗用汉方制剂处方贡献了近12亿日元,在中国销售原料生药和饮片等63亿日元。 

日本的汉方药与我们的中药到底有什么关系?公元4世纪左右,鉴真和尚东渡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的中医古籍,随着此后不断进行的文化交流,《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医书传到日本,为与我国的中药区别开,在日本的中药被称之为“汉方医药”。 现在就是将中国传统水煎火熬的传统制药,改良为成颗粒剂、胶囊剂状,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效。

日本汉方药一共分为三类:

一般用汉方药制剂(OTC),共294个处方,基本上来自《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

药局制剂汉方药 ,共185个处方,主要认可作煎剂及散剂;

医疗用汉方制剂 ,共148个处方,需医师处方。

中医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标准化,日本汉方药从研制环节、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形成一套标准化、高质量、安全性的完整体系,完成了现代医学跨越。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 “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这句话没想到还成真了。

1976年,日本颁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2003年再次颁布《药用植物种植管理规范》;2012年颁布《生药及汉方生药制剂制造与品质管理相关基准》。自草药生长阶段就进行严格把控,如草药重金属、农药等,在生产流程制定技术标准,从生药切割、提取分离、浓缩等步骤保证质量。 2004年,津村就在中国启动生药(原料中药材)可追溯体系“从中国发到日本的每一个批号的药材和饮片,都能查到是哪个地块,哪个农民种的,什么时间种的,用了什么农药,是怎么生产加工的,所有过程都能查得到。”

日本药企赚的多,也舍得花钱。三大汉方药生产企业三共、津村、钟纺的新药研发费用占比10%-20%。 而国内中药企业,连日本同行一半的投入也没有,如白云山为1.27%,云南白药为0.91%,同仁堂为1.2%,天士力为7.2%

目前,津村企业是日本,也是全球最大的汉方药企业,拥有129个被纳入医保的医疗用汉方制剂处方,其生产的汉方药产品在日本医疗用汉方制剂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此后,津村制药不断加大对中国中药产业链的投资力度,先后收购了天津盛实百草、健民集团旗下子公司、陕西紫光辰济等中药企业,并在天津建设了中药产业基地。

抢药方的不止日本人,还有韩国人。韩国文化遗产厅20098月初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731日将韩国申请的《东医宝鉴》初刊本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据考证《东医宝鉴》于公元1595年编写,成书于1610年,刊行于1613年,是时任太医许浚等人历经14年编纂而成的一本医书。

《东医宝鉴》全书23卷,全部用汉字写成,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等5类,每卷又分子目,载有各种病症的病因,证候治法,药物及经络,针灸等相关内容,共计104项。总体来说《东医宝鉴》90%以上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国中医著作,包括《素问》、《灵枢》、《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 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其中亦有数种朝鲜《医方类聚》、《乡药集成》等80多本医学书籍,其中亦有数种朝鲜《医方类聚》、《乡药集成》等医学书籍。也就是说,把你们的医书抄誊一遍,就成为他们老祖宗的了。

中医药文化真的是没救了吗?不!中国还有秘密武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草药是有原产地限制的,人参种在东北深山和种在陕北大田里,药效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天然占据着中医药原料原产地上的优势。

蛋哥认为中医药想要绝地逢生,首先要加强产业保护,坚决防止”内鬼”挑拨离间。中医理论并没有过时,只是在治疗手段上还需要创新。其次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要加强中医药专利产权的保护,需要政府引导政策上倾斜,也需要企业配合规范生产,不断推进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最终达到提高中医药标准的目标。

伟人曾在西柏坡说: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希望有一天,梦想成真!中医药能走出国门,改变世界!

以往文章:

美欧拒发适航证,国产C919就飞不出国门了吗?

长城汽车把比亚迪给告了,看上去更像是在“抢亲”

国泰事件持续发酵,欠非英语乘客的远不止一条毛毯

美债违约?不过是两党合演的一场苦肉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