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的”喀拉拉邦,最不像印度的地方

闲蛋黄 伊森艾玛 2023-06-22

印度有句名言:"鳄鱼在深水里才有力量,离开了水,只能任人摆布。"提起印度,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脏乱差、愚昧的种姓制度、层出不穷的治安案件等。然而在印度这个神奇的大陆上,如果按照社会主义理念来治理和建设,会打造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在介绍红色喀拉拉邦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印度共产党。1920年,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51226日,印度共产党在坎普尔正式成立,1942年获得合法地位。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两件大事,最终导致印共分裂。一件是中苏分裂,这意味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此出现两条路线。印度共产党出现亲苏派和亲中派;另一件是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全面失败的国大党政权恼羞成怒,将怒火发泄到了印共中的“亲中”人士身上,多达1300人因此被捕入狱。

1964年印共公开分裂,以南布迪里巴德、孙达拉雅、乔蒂·巴苏等人为首另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CommunistParty of IndiaMarxist),简称印共(马),反对印共和国大党过分亲近,主张此后在革命道路上团结工人、农民等底层群体,通过“议会斗争”,以合法途径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改革;以丹吉为首的一派则沿用印共名称Communist Party of India,完全支持国大党的所有政策,并对印度社会体制大加赞赏,彻底沦为国大党的附庸。这两个党也是目前印度共产党们之中,硕果仅存、在邦层面具备执政能力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政党”。印共(毛)由于一直在坚持武装斗争路线,到现在依然在贫穷的印度东北部小邦打游击。

创立了印共(马)的南布迪里巴德同志,在1957-59年成为喀拉拉邦第一任首席部长(Chief Minister),并且在1967-69年第二次当选。在他主政期间,主持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和教育法案,将国家所有的适合耕种的荒地分给无地的农民耕种,实现租佃法;释放所有政治犯;将所有的学校置于政府的监督之下。

在民间,也有机构进行科学知识的科普推广活动。该邦有科学家倡导的“民众科学运动”,参加运动的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他们利用节假日,从扫盲做起,志在将科学观念传播给普通大众,以平衡宗教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

印度人中的另类

印度是个贫富差距极悬殊的国家。简单来说,就是富人富得流油,而穷人连吃穿都成问题。印度富人居住区,卫生有专人处理,当然不错。但在穷人聚居区,卫生问题根本无人理睬,垃圾随处可见,路面坑坑洼洼,污水四出横流,苍蝇漫天飞舞。

在印度教的信仰中,排泄物是特别污秽的东西,而家是绝对神圣、绝对干净的地方,所以他们拒绝在家中修厕所,全都跑到外面大小便。而外面的厕所又特别少,印度人就直接在街上、田里、沙滩上解决。据有关统计,全印度拥有厕所的家庭占比48%,一半都做不到(就是一百个印度家庭里,有厕所的连50个都没有),但在喀拉拉邦,这个比例却是96%

喀拉拉邦还盛产护士。在印度各地的医院和诊所中,很容易遇到来自喀拉拉邦的护士,甚至“出口”到美欧地区。这源于英国殖民时期,喀拉拉邦众多的基督教人口受训成英属印度的第一批护士。久而久之,医护也就成为很多马拉亚利人向往的职业。喀拉拉邦每个村庄都设立一个初级卫生保健中心,该邦拥有着全印度最低的婴儿死亡率和最高的人均寿命(喀拉拉邦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高于印度平均水平68.3,,而且还高过美国的平均水平76.8岁)。

众所周知,印度的种姓制度已废除了几十年,但影子文化还在。高种姓印度人即便不再享有奴隶主的特权了,可依然掌握着印度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印度社会中最富有、最高贵的阶层。低种姓印度人即便不再天生为奴了,但没有生产资料,不得不从事低贱的职业,比如到高种姓人家里做仆人。

读书改变命运,但低种姓印度人受教育的机会不多,大多上到小学就辍学了。在短暂的学习生涯中,他们还要空出大量时间帮家里挣钱,受教育程度低。 而喀拉拉邦就不同了。这里的邦法律,规定强制教育。喀拉拉邦的印度儿童可接受系统而完整的教育,素质提升后就有机会胜任薪水更高的技术工作。据有关数据表明,2011年全印度的识字率为73%不到,而喀拉拉邦的识字率达到了94%。 

这是偶然吗?错,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喀拉拉邦政府(印度共产党及国大党轮流掌权,印共执政时间比国大党更长一些)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喀拉拉邦还效仿苏联和中国,从一开始就实行“五年计划”,经过13个五年计划的洗礼,成为印度的第十一大经济邦。喀拉拉邦人均GDP3700美元,远高于印度人均的2000美元水平。

喀拉拉邦的女性地位也有高。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女性的地位卑微,很多印度家庭以生女孩为耻。而在喀拉拉邦,女性拥有很多平等的权力。据有关统计,2011年喀拉拉地区的男女性别比例是1000:1084

宗教问题也是印度老大难的社会问题。在印度其他地区,宗教冲突是家常便饭,连极端主义分子火并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像纳伦德拉·莫迪成为总理之前治理的古吉拉特邦,2002年发生了一系列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教派对抗暴力事件,持续时间两个月,死亡人数众多。

喀拉拉邦人口3184多万,宗教组成也很复杂:有着21%的基督徒,21%的穆斯林,58%的印度教徒。但这里宗教纷争却很少,印共推行宗教平等政策,呼吁各民族各宗教间和平共处。清晨,你可以听到印度寺庙里的音乐声,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祷告声,基督教教堂的钟声同时响起,和谐共鸣。

印度喀拉拉邦的城市公路道路干净整洁,公路两旁每隔50米就飘扬着一面鲜红的带有镰刀锤子图案的旗帜。在城镇的中心广场上伫立着列宁、格瓦拉等革命者塑像,书店里摆满了马列书籍。这些城市场景,在印度的其他地区是不会看到的。

21世纪以来,无论是在议会选举,还是在城市自治选举,印度共产党带领的左翼民主联盟都处于绝对优势。印度其他地区的党派和媒体看了很眼红,经常对喀拉拉邦进行攻击、诋毁和歪曲,不过在受过教育,识字率高的喀拉拉人民眼中,卖弄宗教情绪,挑拨民粹的政党是得不到多少支持的。

印度和中国近年来不对付,在民族主义总理莫迪的带领下,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冲突不断,印度国内反华情绪不断高涨。而喀拉拉邦作为印度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圣地,对中国却是赞赏有加。喀拉拉邦的共产党代表团就曾数次访问中国,学习经济发展经验,而得到中国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倾囊相授。

在印度共产党的治理下,喀拉拉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能调动的资源毕竟有限,印度农村的长老阶级还是根深蒂固的,喀拉拉邦也限制了户主拥有土地的上限,可是印度的基本国情就是如此。

以往文章:

空天飞机、高音速武器或太空战斗机,别再迷信美国的X-37B了

贵州“村超”,给中国足协上了一堂市场营销课

越南全国范围内轮流停电,对北方邻居投来羡慕的目光

日本核废水排海,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垃圾分类?

嘲笑中国是“举国体制”,其实美利坚玩得比我们溜!

上升的阶梯,欲望、需要、需求三部曲

俄罗斯出手收拾芬兰!或不再出租塞马运河,芬经济命脉将被卡脖子

韩国电影,恐怕会步香港电影的后尘

美国在亚太照搬乌克兰模式,中国开始扎紧篱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