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达观数据创始人兼CEO陈运文:如何打造更懂中文的智能化RPA系统

RPA中国 RPA全球生态 2022-08-02


8月10日,达观数据创始人兼CEO陈运文受邀出席由RPA中国主办的 “2019中国RPA应用与发展论坛”,并发表了以《如何打造更懂中文的智能化RPA系统》为主题的精彩演讲。陈运文表示,作为人工智能企业,达观数据希望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智能时代的红利。


RPA最大的价值在于将重复性劳动自动处理,迅速实现业务提效,达观数据旨在以AI技术为核心,延伸RPA自动化边界,创造智能高效的人机合作方式。


达观数据创始人兼CEO 陈运文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而成,分享给大家:

 

RPA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数据准确率,并且RPA还可以进行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为企业打造安全可靠的“数字员工”。 



这里陈运文也提到,传统的RPA只能做一些基于规则的简单的数据搬运、填充等工作,类似于处理非结构化数据那些稍微复杂的业务流程,就必须搭配AI来一起完成。


点击视频,观看陈运文现场演讲内容👇👇👇



智能化是RPA未来的发展方向


RPA用于自动处理重复、规则明确、并且需要人类切换不同系统来完成的工作,通过模拟人类的交互完成重复性业务。例如:一名价格分析师给产品定价格时,需要了解全网所有的产品,需要不停的搜集价格数据并填到表格中,那么 RPA 机器人就可以自动完成数据获取、填表、导出等工作。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以更好的处理那些非结构化数据,在面向企业级用户时,达观数据提供RPA+AI的模式,从擅长的 NLP、OCR、CV 所覆盖的场景切入,在产业设计层面同时结合了两者的易用性与准确率。


通过自然语言逻辑分类、自然语言数据提取、识别和深度学习模式预测,达观的新产品可以将 RPA 的应用场景覆盖面提升到 80% ,能更好地解决传统 RPA无法处理的非结构化数据源问题,类似像图片验证码识别、证件识别、纸质文档识别、合同抽取、财务报表抽取、报告生成等业务需求。



例如:很多公司的财务部门通常需要从邮箱里提取发票,一般手动完成这个流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易造成遗漏。此时用RPA+AI的方式轻松可以将此流程实现自动化。在这个场景中,提取PDF、JPG等格式上的发票信息,OCR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达观智能RPA产品架构


达观数据的RPA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开发平台Studio:负责完成RPA的部署与集成;

控制中心Control:设计自动化流程和批量管理机器人;
人工智能组件AI:OCR、NLP、CV等十多项智能技术;
机器人Robots执业自动化业务。


目前,达观智能模式的 RPA 已推出银行、财税、政务、保险、证券基金等数十种不同岗位的“虚拟数字员工”。在售后工单处理、商业案例报告生成、智慧政务行政审批、金融文档的抽取验查和填写等场景已完全实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整体工作效率提升显著。

专注文本智能处理,具备强大的语义分析能力

达观数据的智能RPA已具备强大的语义分析能力,包括:中文分词、命名实体识别、句法分析、神经网络语义关联、深度学习等。用户通过这些强大的AI语义分析功能,可将那些非结构化文档完美的进行提取和处理。

在智能语义分析基础之上,达观又研发了文档智能审阅系统。它的功能主要用来:信息智能抽取、文档智能比对、风险智能审核、文档智能纠错等。例如:当我们需要判断那些需要人为审阅的数据时,如比对账目的信息,查看提取的数据是否准确等,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完美的替代人力。

 
此前达观数据的主营产品“文本智能化处理软件系统”是以NLP+OCR为核心,完成实际业务中的文本数据抽取、识别、关联比对等。对于业务中的各种非结构化文档,前期获取数据即会涉及到跨系统抓取,获取后的处理环节,也需要结合业务操作流程。

现在 RPA 公司也会采取调用外部 NLP 模块来做文本处理,但是如果 RPA 公司调用国外的第三方 NLP模块,若识别中文信息不理想,则机器人的效率会大打折扣。所以达观数据自主研发的智能文本处理平台更符合中国企业的需求,在数据提取、识别、处理方面也更加的优秀。

只有真正智能化的RPA才能解决企业不同的需求,让RPA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工具。以上就是今天分享有关RPA的内容,感谢大家。


News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公众号后台回复【RPA】

可受邀加入交流群

【中国RPA+AI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行业知识交流分享

结识扩展人脉圈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