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乐天行动派57期回顾|“1+1中国孩子成人礼”项目发起人麓童:人生九年

公益网校POA 公益网校POA
2024-08-24



点击▼阅读原文回看本次直播



九年来,她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就是用镜头记录乡村和城市孩子最真实的成长轨迹。她拍明星、拍风景、也拍综艺,但她认为做过最酷的事情就是她一手开启了“1+1中国孩子成人礼”项目。


本期乐天行动派我们邀请到了职业摄影师麓童。麓童说,记录是影像最原始的本意,保持纪实能使人产生一些深度的思考。这九年的拍摄经历中,她见证了山里山外孩子不同的人生境遇,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新的人生感悟。


演讲实录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由公益网校主办的乐天行动派,我是1+1中国孩子成长计划的发起人及记录者麓童。今天我将在这里和大家聊天,讲一讲影像背后的小故事。


故事的缘起:

突然想记录人的一生



1+1中国孩子成长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从2012年到2030年,拍摄一个城市孩子,就会有一个乡村孩子享受到同样的被拍摄18年的机会。为什么是18年呢?因为我觉得短期的记录只能反映一个阶段,而一个孩子如何形成独立的三观,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人生,只有时间,才能聚沙成塔,才是最有力的见证。


关于这个计划的起源可谓久远。十多年前在做摄影和图片编辑,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很想记录人的一生,而记录自己已经来不及了,记录别人又苦于没有机会,关于这个想法就像一个无法实现的白日梦的种子存在脑海里。


到了2011年,我有了一个摄影工作室,于是有了机会可以去实现记录生命成长的过程。在拍了几个孩子之后,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包括最初来参与“成长记录“的都是城市里的孩子,可我却突然有了一个问号,我开始意识到我所记录的孩子都是快乐、富足、幸福的,但是,他们只是中国每年新出生的1200万人口的一部分,而作为农业大国,大多数孩子其实仍然是来自农村。


尽管现在乡村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可是除了建学校、送衣物、治病等单向的救助,他们获得关爱的方式多数只有通过学校。可是除了读书,他们是怎么长大的?从我自己的性格来说,我更关注人的本身。于是, “一个城市孩子+一个乡村孩子,18年共同的成长记录”才真正清晰起来。


农村孩子是这么长大的



我总共大概拍过80多个孩子与家庭,覆盖范围也更广泛,去过更多地方,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内容,需要一个量的累积和多样性才更有价值和意义,而且时间跨度漫长,要做好各种未知流失的准备,才不至于原来的想法落空。所以9年下来,最后稳定参与成长计划的应该有40个孩子与家庭,他们来自上海、深圳、重庆、郑州、成都、杭州、广州、云南和贵州。



第一个下乡拍摄点是云南的黑泥沟,一个距离市区只有一个多小时距离的苗寨,是当年在村子里做NGO的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第一次下乡小插曲不断,带上了征集来的各类小相机,希望能拍摄他们的同时,也能教会他们拍摄,结果第一次下乡由于粗心,弄丢了整个摄影包,最后带了两台几百块的傻瓜胶片机进村了。


第二个乡村是塔石村,是由1+1城市家庭的家长推荐的,这个妈妈资助了这个村里所有的大学生,包括从山里通过读书走到了大城市、又从大城市回到山里期望做好农业复兴的年轻村长。



其实最初到村里,语言是我和孩子们可以成为朋友最大的障碍,真的就像一个外来物种入侵大山深处。很少见到外来人的孩子们,除了沉默不语,还有许多孩子会用哭来表示害怕。可是当你走了,回头又发现还挂着鼻涕的孩子们跟在身后,跟着你走遍村子里的其他人家。你一回头,他们就站住脚步,却又不要你靠近他们,要保持距离才有良好关系。


村长还提醒我“不要穿白衣服,因为他们见到穿白衣服的人就是打预防针的医生。”包括当时村子里的许多孩子们还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不过,当年那个每年见着我大哭的孩子,现在是稳重优秀的班干部了。



回想起来,当时如果没有当地会普通话的年轻人翻译、带路、登门、找寻,完全无法沟通。几年之后,孩子们上到2、3年级了,我们才终于有了第一次的直接交流。当然,营养不良的情况也绝迹了。


时间是造神之手啊,山里山外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每年见到他们,都有令我欣喜的变化和感动。


城市里的7岁女孩,已经会谈论感情观:“感情一定要经过思考,辨别对方是不是真的好。如果遇到喜欢自己的,也要看对方的表现,再决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喜欢对方。”10岁的时候,她说:“感情并不重要,我希望做妈妈那样的事业女性,我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考上最好的重点初中。”


村里的7岁女孩,从大山里来到了县城,爸爸也从外面的世界回到了县城,她也通过刷手机视频跟着学会了给玩具做各种各样的裙子和衣服。


村里的9岁女孩,拍摄前5年,都一言不发,难以交流,甚至剃光头,让我误以为是男孩,上小学之后才留长了头发,我才确认了她的性别。其间她又辗转了3个小学求学,导致失联一年,到3年级才稳定到了县城的希望小学。有一天,天快黑了,我站在校门口,一个小小的身影突然扑到我怀里。拍摄了那么多年,原来我真的存在于她的记忆里,我们终于有了用普通话的第一次交流。



城市里的7岁男孩,已经会编程,会造机器人,8年后考上了美国最好的高中之一。村里的7岁男孩上一年级时,说想快点长大,长大了想当司机、想当泥瓦工,这样可以快点挣钱,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到10岁的时候,男孩的名字已经在希望小学校门前滚动的LED屏幕上,代表校足球队去过省会城市比赛,坐过飞机看过世界,再问他,已经不想那么快长大了,愿望也变成了踢进省足球队。



因为吴老师,多了100多个

没有被放弃的大学生



希望小学的吴老师是学生资助最重要的源头。


当年城市的家长在报纸上看见资助一个高中生每月需要480元,就找到学校,学校说需要380元。家长又找到班上的吴老师,吴老师说只要200多就够了。


吴老师还建议说,最好的学生都有奖学金,最差的学生最后都去务工,只有中间的学生,成绩不高不低,放弃可惜,又难以得到重视,于是要多给这一群中间位置的孩子们继续学习的机会。就这样,多了100多个没有被放弃的大学生,这其中,就包括最年轻的村长。


2019年,亲爱的吴老师退休了,女儿也飞出大山考上了复旦,后来进入“四大”。我期望着一个新的年轻的“吴老师”出现,可以给到未来更多 “中间位置“的孩子继续读书的机会。



延伸记录“中国家庭”

与“消失的乡村”



在记录孩子成长的同时,延伸记录“中国家庭”与“消失的乡村”,是这个项目的拓展命题。


关于中国家庭,到现在我都记得,妇联主任翻着她的家庭相册,讲述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从她的少女时代讲到成为奶奶,她村里风光的先进人物,还去过人民大会堂,每一张照片都是她的骄傲,是她的生命轨迹。每一本普普通通的家庭相册也是时代变迁最好的佐证。全家福上的人,小的多了,老的少了,浓缩了千言万语。



关于“消失的村庄”,记录时代与乡村的起源也是来自于走进乡村之后,普通而闪光的人们带给我的契机。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我们所谓个体的微小命运,都和时代息息相关。


2012年第一次到黑泥沟,妇联主任接待了我,当听说我要拍18年,表示震惊。她说过几年黑泥沟就要没有了,村子就要变成城镇了。


2018年的时候黑泥沟还存在着,我问妇联主任为什么还没有变成城镇呀?她说“变不了了,原本要修的高速公路拐弯去了别处,这里再过十年也还是黑泥沟”。


2012年的时候,村子以种植卷烟为主,2019年仍然如此。到2020年的时候,到了村口的我们,因为疫情,被挡了回来。特别的一年,缺失的一年。


2013年第一次到塔石村,需要坐4种交通工具,飞机-大巴-中巴-最后摩托,村子里尚存破旧的村小,却无老师,于是孩子们要翻几座山,去其他村或镇上才能入学。到2020年,乡村合并计划,90%的孩子都转到了镇上或县城的小学,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移民安置房,许多爸爸妈妈也从外省回到县城打工。而当年期望农业复兴的村长,也已经变成一个乡的支书,当年带我去爬过的高山,也成功变成了他期望中的茶山。


我也还记得最年轻的村长刚回到村子,在昏暗的灶房里一边做着饭一边讲述着在大城市的经历,畅想着如何发展乡村,茫茫大山几千亩地的面积,能为所用的却并不多。



走出大山何其难。谁曾想,9年里修了公路通了高铁,当年振兴农业的计划基本都得以实现,而村子里却几乎只剩下了不肯出山的老人,大多数人都走出了大山,汇入城镇。


原本以为要消失的村庄,可能永远存在;原本以为走不出去的村庄,却在日渐荒芜。



你真的能坚持18年吗?



天真与热情是做许多看似不太可能的事情的强大内驱力。这样一件最初大家都并不看好的事,有许多的质疑“你真的能坚持18年吗?”我一直是以一个独立个体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项目,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同时,也保持了更多的纯粹性。总之,我的目标就是,简单前行,不能放弃,只要坚持走下去就是好的。


时间过得很快,没有想到9年就这样过去了,完全没有项目开始之前的那种对时间跨度以及自己能否坚持的担忧。


还记得第一年的时候,其中一位家长拿出了家里前两个孩子的成长相册,以及十多年捐助过的孩子的信件,鼓励我“时间很快,不知不觉很多年就过去了”。那一天给了我许多坚定的勇气。当天,她也把第三个孩子的记录工作交给了我。遗憾的是,后来她和孩子移民海外,所以记录得不算完整。


也记得差不多第三年的时候,有一个好友问我“坚持得怎么样,是不是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这是对漫长时间的习惯焦虑。当时我回答说“没有啊,就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份稳定工作,算一算,干完了正好退休。”



我对这个成长计划以及自己的定位,是在项目开启之后,在逐年的行动中,清除掉许多越来越庞杂或相对复杂的想法之后,渐渐清晰的。我认定自己就是一名记录者,是他们的朋友,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去观察、去记录。当然,项目进行到孩子们走出义务教育之后,我相信会是可以伸出援手的时候。


第九年,是成长计划的一半路程,走得还算愉快。去掉了当初的部分繁杂的构想后,更简单更坚定,也相对容易继续走下去,给自己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我相信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闪光之处会浮出水面,追求的记录风格也更写实。但是有一点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就如同我还使用9年前的同一枚焦段的镜头,用同一个眼光看待他们,他们是平等的、自然的,没有高低之分,从一粒种子开始就都是同一时代背景下各有各的人生道路的普通人。


关于这样一个内容的完成,仅仅靠自己的坚持是不足以支撑走下去的,需要的是家庭和孩子与我一起的共同坚持,缺一不可。总之,感恩所有人。


最后,如果大家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可以在微博上搜索,亲爱的麓童,然后私信联系我,谢谢大家。



(文中图片由分享人提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公益网校PO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