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专访 | 张筱叶:我的监狱人类学研究

法律人类学世界 法律人类学世界 2023-05-09

个人简介

张筱叶,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监狱及与惩罚和改造相关的跨学科定性研究。2014年于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应用戏剧研究生优异毕业,2019年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犯罪学)博士毕业。在The Prison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等SSCI期刊发表论文,为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等期刊做评审,并在英国犯罪学年会,东亚人类学年会等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在港大做讲座

港中文东亚人类学会报告

奥斯陆大学叙事犯罪学学会报告

给上海话剧中心的演员做监狱戏剧培训

您是如何接触法律人类学的?如何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

我的学科背景其实既不是法学也不是人类学,而是人文与社会科学。我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专业全都不一样:本科是英语,研究生是表演研究。2015-2019年之间我在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院犯罪学方向就读博士,师从卢铁荣教授。卢教授外展青少年社工(outreach social work)出身,在剑桥完成了犯罪学博士,涉及的研究也横跨社工,政治学,有组织犯罪,毒品,心理咨询等多个领域。我自己的研究主要是监狱以及和监禁、矫正有关的问题,对话的主要是隶属社会科学的犯罪学的文献。我的犯罪学背景不是法学的,所以我与法律人类学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当然没有法律也就不会有现代监狱,而监狱研究中的某些文献是属于法律人类学研究。比起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我与法律人类学有天然的亲近,因为我是定性学者,我使用过的方法包括实践引导研究(practice-led research),民族志,叙事分析等。而方法上的亲近指向的是认识论上的共识和对现实关怀和理论化的兴趣的相似性。

能否谈谈犯罪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犯罪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有两个差异很大的类别,一类是现在基本已经成为历史的Anthropological criminology,指的是罪犯侧写(offender profiling),基于的是个人的生理特征与其犯罪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主要指的是19世纪意大利学派 (Cesare Lombroso, Enrico Ferri, Raffaele Garofalo, Lorenzo Tenchini)。他们认为罪犯生来就有可以测量出的生理特点,让“天生犯罪人”的概念变得广为人知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认为人的脸部骨骼和犯罪行为有关,但一直以来实证主义犯罪学(positivist criminology )还是有坚定的簇拥者的。犯罪学和人类学更主要的关联还是在运用民族志的方法进行的犯罪学研究上。民族志的核心是从研究对象的体验和角度来理解对方。如果犯罪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犯罪会发生的话,那么仅仅统计犯罪发生的地点,时间,频率等并不能给予我们一个解释,而需要我们到日常生活中去认识与犯罪和刑罚有接触的男女老少们,去跟他们聊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民族志让我们能了解到人对于犯罪行为具体细微的感知,这是其他很多方法都难以做到的。犯罪学的民族志主要分为三大方向:亚文化民族志(比如帮派),场所民族志(比如监狱)和执法(policing)民族志。

什么是监狱人类学,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门学科?

我认为监狱人类学就是对监狱日常生活世界的观察式研究,研究包括各种分析框架,并与更广义的权力形式,国家治理,文化和社会变革结合:监狱里的微距观察有助于我们理解监狱外各种现象和过程。比如著名的监狱人类学者Loïc Wacquant就提出监狱研究是贫穷社会学(sociology of poverty)和国家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state)的重要研究场域。对我来说,监狱人类学直指监狱研究的核心意义和方法,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的交织是最优秀的社会研究。监狱与人类学的关系和犯罪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一样,重要的并不是学科归属和界定而是方法的使用。用民族志的方法研究监狱的学者不仅会以审视的眼光和笔触面对监狱的现象和关系,还会把自己置入社会网络之中,讨论自己的种族,性别,阶级,社会和职业角色与研究之间的关系,还有在田野工作中的情感和关系等。而使用其他方法的研究者通常不会在这方面多加坦白和讨论。

您读过哪些经典的监狱民族志(或影片)?有何体会?

推荐三本不同国家的监狱民族志。第一本是出版于1957年的监狱研究的经典《Society of Captives:A Study of a Maximum Security Prison》,作者是Gresham M. Sykes。第二本剑桥大学监狱研究中心的Ben Crewe教授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The Prisoner Society: Power, Adaptation, and Social Life in an English Prison》。中文的是尚未正式出版的宋立军教授2010完成的博士论文:《超越高墙的秩序》,可以在知网上找到。这三本监狱民族志跨越半个世纪,它们一方面都对监狱(美国,英国和中国)内部生活的重要方面做了详尽的描述,另一方面也都有意识的将监狱置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中考察。Sykes提出了监狱对犯人看似全能的统治在运作中其实必须依赖权力的协商和分享;Crewe提出当代英国监狱的管理型权力控制软硬兼并,混合了福利主义对教育改造的关怀,新自由主义对个体责任和自我管理的要求,还有威权主义对服从控制的需要。宋教授的民族志呼应了大洋彼岸的发现,对“有序”和“无序”的区分提出了质疑,展现了中国的监狱日常生活中秩序的内部矛盾和狱中人处理这些矛盾的方法,尤其是多种规则的共存。监狱民族志及其受限与机构的管理需求和风险管控,需要注意和处理的伦理问题错综复杂,并与地方社会政治背景高度关联。物理空间上封闭的监狱是权力,惩罚和改造的实验室和剧场,虽然不同国家的监狱在政策方面大相径庭,但监狱民族志展现了监狱内的在某些逻辑有着惊人的跨时间和空间的相似性。Palgrave出版社有一个监狱研究系列,里面有更多国家的监狱研究专著。

您在研究监狱的过程中是如何使用民族志或者定性方法的?

我做过两次监狱田野,一次一个月,另一次前后一年多。我的监狱研究与监狱相关的法律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两次田野的研究对象都是监狱里的表演类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这些活动的方式去记录和理解中国监狱里为何会有相当丰富的演出活动,它们的功能,参与的过程,叙事的塑造和带来的影响。我对监狱演出的了解和兴趣是在英国就读应用戏剧研究生时候形成的,当时接触的所有文献都是英文的,没有找到对中国监狱这方面的记录,于是我决定回国实践。田野调查让我直接进入在地现实,面对许多不知所措的时刻,得以让我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迅速产生批判的思考,比如英语学术话语的霸权对我和我的研究的影响,以及思考如何超越自己知识结构的制约,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的监狱和里面的服刑人员与民警,领导。同时田野工作也让我不断的研究方向,暂时放下了一些初始认为重要的目标,调整文献阅读和理论框架,它给了我自信,相信自己在问的问题是真正重要的问题。田野工作也让我与一些(曾)服刑人员,监狱民警和监狱系统的老师们建立了多年的长期关系,是这些关系把我与监狱工作连接在一起,让我有持续的接触机会,也不断加深了我对监狱的理解,想要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另外还有几个小的定性研究项目,使用的包括历史文献,网络文章,半结构访谈等,下面的回答里有介绍。

在监狱人类学领域,您出版(发表)了那些作品?能否简要介绍?

2020年我发表了一篇英文学术论文,一篇中文学术短文和一次面向公众的演讲。2021年截至一月底我有两篇英文学术论文被接收,一篇将在下个月正式出版,另一篇将在年底出版。这些文章都是监狱研究,一部分使用的是人类学的方法,另外还有其他定性的方法。


ZHANG, X. (2020). ‘Narrative Rehabilitation: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form Ideals and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SSCI) 这篇是我2018-2019年读博期间的一个“副业”小项目中的其中一篇成果,项目主题是对话叙事犯罪学领域的学者来讨论中国狱内服刑人员的自我叙事,用比较的视野,使用文本材料和历史资料分析监狱对罪犯自我叙事矫正的要求,背后的逻辑,与产生的结果。比较有趣的部分是中国监狱基于道德的叙事模式与欧美监狱基于认知行为心理学的叙事要求的比较。张筱叶:《监狱戏剧的本土实践反思》,载《嘤鸣戏剧》,2020(12)这篇学术短文是受邀德国哥根廷大学戏剧老师的邀请撰稿,可以线上阅读。2020年10月我还受一席要求进行了公开线下演讲,可以在一席的公众号上观看视频。对我而言带着自己的研究面对甚至介入公众领域是社会学者重要的工作之一,虽然我研究资历尚浅,但也无妨分享。演讲中我从一个青年研究者的角度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开始和进入监狱研究,主要是监狱戏剧这部分的实践和研究。


2020年的全球学术热点是新冠疫情对各个领域的紧急和深远的影响,我和上海政法大学的袁小玉老师为欧洲恢复性司法论坛撰短文介绍中国监狱的疫情应对和危机管理模式,随后收到亚洲犯罪学期刊编辑的邀请,基于这一主题进行一个短期的小研究并撰文。ZHANG, X. (2021). ‘Administrative Governance and Front-line Officers in the Chinese Prison System during COVID-19’ (SSCI) 这篇论文的材料包括对监狱一线民警的访谈,监狱民警的非官方公众号的文章和各地监狱防疫规定与报道。研究发现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以封闭执勤的方式来预防疫情传播的监狱系统,文章分析了这一模式的内容,影响和背后的治理逻辑与基础,尤其关注一线民警的承担与压力。另一篇于2020年底被接收,将在2021年底发表:ZHANG, X. (2021). ‘Participatory Theatre as Fieldwork in Chinese Prisons: A Research Note’. The Prison Journal (SSCI) 。这篇论文来自我的博士论文中方法论的部分,主要讨论了参与式戏剧工作坊作为监狱研究的方法层面上的过程,伦理,创新和反思。

怎么才能促进当代中国本土的监狱人类学的发展?

作为一个博士刚毕业两年的研究者,我好像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我希望自己所写的论文和参与的公共讨论都将成为中国本土监狱研究的一部分贡献。在今后的几年里我计划更多的中文写作和参与在国内的公共讨论,只有一个很简单的目的:先让监狱这个话题出现的多一点,让更多的学生,学者和大众除了爱看《越狱》和《肖申克的救赎》,也开始能够对真实的监狱生活产生兴趣,思考一点监狱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关于新的监狱人类学研究项目我有很多想法,可惜疫情时代,下次进监狱遥遥无期。但是人类学的启发是生活和学术的创造性,虽然短期内都无法直接进入监狱,可以做的还是很多,比如这个寒假我会剪辑一个播客节目,讲述我对一个曾服刑人员过去五年的跟踪,今后两三年里我还希望和做剧场的朋友合作做一个监狱相关的记录剧场。对于学科发展我唯一的想法就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研究网络,志同道合的监狱人类学研究者们可以分享资源,促进彼此的进步。

法律人类学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的法律实践有着怎样的意义?

法律实践是指的由法律产生的实践吗?如果是的话那我认为人类学的人文关怀和日常的,深入的方法是与实践本身最贴近的研究方法。如果监狱是刑法的实践,监狱民族志让研究者参与到监狱的实践中,同时又可以立足于一个链接大墙内外的位置。在今天“真新闻”越来越难以实现,了解和理解越来越稀薄的时代,人类学的方法就显得更加珍贵和重要。

相关阅读:

学术专访 | 萨利•安格尔•梅丽:邻里·性别·种族 ——法律的文化力量

学术专访 | 法律人类学青年学者王静宜

学术专访 | 法律人类学青年学者韩宝

学术专访 | 法律人类学青年学者熊浩


编辑:徐 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