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工丨邹锡明:父亲办童鞋加工场,14岁的我当小工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12-28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邹锡明,1954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文革小学没读完就失学,当过10年工人。197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历任主任科员、副处级调研员。1993年调至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历任处长、副司长、巡视员。2014年退休。


原题

青工光阴
十年工厂路(上)




作者:邹锡明


我的做工生涯,始于1968年10月。


记得那天晚上,我在里屋做初一数学题,父亲进来,皱起眉头说,“明天,跟我做工去。”自1966年离开学校,我在家已闲逛了很长时间。父亲觉得这样不行,就与厂里几位工友商量,每家出资50元,办个小工场,购置了压底机与原材料,让我们几家的孩子去干活儿。


父亲是个大老粗,斗大的字,认不了几箩筐,但凭着自身的手艺,在温州皮鞋业里有很高的声望,平常不大看得起读书人,看见我捧着本书,看个没完,常对我母亲还有别人说,“我们家,怎么会出个书呆子?做工人的后代,能认几个字、记个账就可以了。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厂里那几个大学毕业生,工资还没我高呢。”在家里,父亲是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指示”,他让我做工,我只能去做工,没有丝毫改变的余地。


第二天早晨,我跟着父亲出门,向西到八字桥头,沿信河街往南去。虽然我个子高,但身子单薄,常常要小跑,才能跟上父亲的步子。父亲一声不吭地走着。他就是这脾气,不苟言笑。在我们兄妹面前,他轻易不露笑脸。除非哪天心情特别好,又喝足了老酒,才会讲个不无幽默的笑话,引得我们发笑,自己也露出些笑意。每逢此时,我往往笑得很谨慎。我低着头,快步走着,想到了许多事情。


说来奇怪,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都不高,极少看到他们写字,更不要说读书看报了。而我却酷爱看书,好像与书本有着不解之缘。也许是受小人书和各种小说的影响吧,我知道外面世界很广阔,明白读书很重要。我常常梦想着,有一天能像二表哥那样,到杭州念大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上学很努力,成绩一直不错。我知道,父亲虽然脾气暴躁,不太讲道理,但心地善良,很爱面子,如果我能考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别人一说“某人的大儿子是个读书的料”,为他挣了面子,他或许会让我继续上学的。没想到“文革”把我的梦想击碎了。从今天起,我要做工了,看样子这辈子再也不能上学了!


我正东想西想,猛听到父亲喊我,赶紧跑几步过去,跟着拐进七星殿巷,来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前,两扇红漆大门,青砖高墙,看样子就是七星殿。进去一看,迎面是大殿,四根粗木圆柱擎着斗拱屋顶,过去的神座还在,但那些菩萨罗汉已被扫地出门,荡然无存。大殿被隔成许多个小房间,成了松台皮鞋厂的车间。院子里摆着八九个大水缸,一张张牛皮、猪皮,在缸里泡得胀鼓鼓的,散发出浓烈难闻的皮革气味。我跟着父亲走到大殿的西北角,这里黑洞洞的,用竹篱笆围了个屋,里边亮着电灯,人影在篱笆上来回晃动着,几个人似乎在转动着什么,传来有节奏的撞击声。这不由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他们在干什么,难道我也干这个活吗?


父亲走到“门”口,叫了一声“老彭”。从里边出来一个大胖子,约四十多岁,脑袋大,眼睛很小,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像西方人那样的鹰钩鼻。我一看,原来是彭叔叔。彭叔叔,是温州皮革厂技术员,父亲的好朋友。这几年,他常来家里,陪父亲喝酒,聊天。说起来,在父亲朋友中,他可算是唯一的知识分子了。他在杭州上过橡胶工业学校,毕业后在杭州橡胶厂干了好多年,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在杭州成了家,娶的是杭州人。后来大概大厂技术人员多,没有用武之地,想着不如回老家,能吃到鲜美的黄鱼、带鱼和“仔鲚”。


1972年我在温州中山公园


“文革”前几年,提倡各行各业为工农兵服务。许多群众反映,工厂生产的皮鞋,太瘦太硬太贵,工农兵没法穿,也穿不起,希望能生产适合工农兵穿的皮鞋,即皮鞋式的球鞋,或者球鞋式的皮鞋。温州皮革厂领导将研制的任务,交给了父亲牵头的一班技术人员。


研制这种皮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测定工农兵的脚型;二是猪皮鞋面与橡胶鞋底的粘合问题。那段时间,父亲带着一班技术人员,多次到厂矿、农村和海岛,进行实地调查,给工人、农民、渔民测量脚型,绘制了大量脚型图样,以此为基础,开始研制新型皮鞋。


要生产给工农兵穿的皮鞋,就不能采取以往手工缝合技术,那样成本高,鞋价高,工农兵群众买不起,而必须采用类似解放鞋、运动鞋的粘合技术,这样才能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降低价格。但解放鞋、运动鞋的鞋面均为布料,工艺技术已经很成熟,而将猪皮鞋面与橡胶鞋底粘合问题则是一项新技术。


为解决这技术难题,父亲多次带队去上海、杭州等地参观、学习。在杭州橡胶厂,父亲结识了彭叔叔,得知他是这方面的技术员,且有回家乡工作的想法,就帮助他调到温州皮革厂。父亲与他们一班人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终于获得成功。由于它有别于以往手工缝制的皮鞋,最后需经锅炉蒸汽烘烤,被称作“蒸锅鞋”。从此,蒸锅皮鞋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在我国皮鞋行业生产中,增加了蒸锅皮鞋这项工艺技术。


“蒸锅鞋”一经推出,适应市场的需要,风靡一时。由于款式新颖、质量好、价位低,女鞋定价仅为4.77元,男鞋仅为6.5元,比原先皮鞋便宜将近一半,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在当时全国鞋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现如今,绝大多数皮鞋生产,几乎都不采用手工缝合,而是采用蒸锅鞋的胶浆粘合技术。这可能是父亲与彭叔叔当初没有想到的。


在研制过程中,彭叔叔了解到,我父亲手艺高超,在温州皮鞋界有很高的声望,厂里几位领导是我父亲过去的徒弟,经常来我家走动。每次他到我家里,就会带来笑声。别看他手指肥而粗,却能拉一手好二胡,让我这初学者十分佩服。我曾经把他和父亲作过比较,感到两人差别太大了,我喜欢他这样的人,不仅脾气好,待人也特别热心,为办这个工场,他出了不少力,其实他自己的两个孩子都还小。


那天,我走进篱笆围成的“房间”,只见中间立着一台压底机,下边煤炉烧得通红,边上两张长凳上搭上一块门板做桌子,桌上摆着些黑乎乎的橡胶板料,还有一堆已经压好的童鞋鞋底。一个小女孩低着头,拿着一把大剪刀,吃力地剪着胶料。看不清她的脸,但看得出她的身子很弱小。压底机前,坐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两手都戴着厚手套,把摆好胶料的鞋底铁模具,放进压机的底盘上,可能是模具太烫了,手套直冒烟气,发出一股棉纱烧糊的臭味。压机旁站着一个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脸很黑。他见模具放进了,就转动着铁轮,下边连着的铁板就压下来。那妇女站起来,两人分别握住轮子,逆时针往后一倒,然后顺时针使劲向前猛地一撞,一转一撞,把铁模紧紧压住。刚才在外边听到声音,就是这样发出的。


看见我们仨进来,他们转过身来,很恭敬地向我父亲问好。看样子,这三个人都认识我父亲,或者,我猜想彭叔叔可能跟他们讲过。父亲点了一下头,没有一点笑意,威严地扫了他们一眼,那表情就像平时在车间里一样。在厂里,父亲是皮鞋车间总检验,他对质量把关非常严格,不管是谁,不管哪道工序,只要验出质量有问题,他都要退回返工,有时甚至狠骂一顿。由于父亲在厂里手艺最精,资格最老,为人正直,铁面无私,同时,又与工友常在一起,抽烟喝酒,大家既怕他,又敬他,连厂领导、车间领导也敬他三分。


彭叔叔向我父亲介绍了那几个人,父亲对我说,“你就在这儿,跟他们干,听彭叔叔的话。”说完在彭叔叔的陪同下离开了。


他们几个忙着干活,顾不上跟我说话。我站在边上看着,一会儿就明白了整个流程。小女孩负责裁剪鞋底胶料,她把铁皮底样,放在胶料板上,用粉笔画线,沿粉笔线剪下,在鞋跟部分加上两层,放在天平称上称重量,多剪少补,称好后排在桌上。那妇女与小男孩负责上机压制鞋底。压制时间是固定的,模具上机后,要看一下边上的马蹄表,说一下几点几分,时间一到立即松机,开模,取底。


我心里想着,既然来了,就要干活,又不知道从哪儿插手。我生性腼腆,平常见生人,说话就爱红脸,刚到这里,都是陌生人,又不知道怎么说好。看了会儿,才怯生生地对他们说,“我来干一会儿好吗?”


得到他们的同意,我站到压底机前,学着他们先前的做法,待模具放进去,就转动铁轮,撞动压紧模具。开始,感到那铁轮挺沉,很费劲,干了一会儿,慢慢就适应了,只要手、腰、腿配合好,两人同时转轮,同时发力,也不是太累。


“后生儿,行,你都干起来了,”彭叔叔回来一看,就说,“刚干活,不要太猛,小心闪了腰。”我答应了一声,他又说,“你们接着干,我走了,下午5点钟,另外一组来接班。”彭叔叔走后,我闷声不语跟着干。当模子进机后,又帮女孩剪料。


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就到中午了,因为他们带了饭,放在炉上热一下就行,我刚来,什么也没带,只好回家吃,下午再去接着干。待下班回家,我很有些兴奋。母亲却为我叹息。她深知不读书之苦,原希望我好好念书,将来会有出息,这愿望现在落空了,又无力改变。

 

制作童鞋鞋底的工作,我仅干了半个月,就结束了。因为没有工商执照,工场被勒令停办。一天,父亲对母亲说,工场给我发了工钱,10元钱。经过父亲和彭叔叔的奔走,反修化工厂同意童鞋底工场挂靠他们那儿。正月里,一个风雪的早晨,我跟着彭叔叔,用平板车把橡胶板等材料工具,从七星殿运到九山湖边一座旧工棚里。那台压底机已搬过来。在那里,我重新干起了压鞋底的活儿。


1974年我在杭州六和塔


过了一段时间,童鞋鞋底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父亲觉得,我们这些孩子,光会做鞋底不行,还得学会皮鞋手艺,那才是将来的吃饭本领。他与厂里几位工友商量后,决定改做儿童皮鞋,地点安排在信河街珠冠巷谷宅。谷宅是一座气势轩昂的豪宅,从大门进去,地上铺的全是长条石板,里面有好几进院子,正堂与厢房均很高大。我们干活就在正堂上。


童鞋车间请了两位退休师傅,一个负责上部门做鞋包,另一位负责下部门配鞋底。几位家长也常过来教我们。与我一起做工的,共十几人,有男孩和女孩,年龄在十五、六岁,都是父亲厂里工友的子女。手工制作皮鞋,所需的设施工具比较简单,几张桌子,十几把竹椅,制作皮鞋的工具,多数从家里带来。父亲通过关系,从厂里购来一些猪面皮边角料和猪二层衬里,童鞋车间就开工了。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开始学皮鞋手艺,就发现儿童皮鞋虽小,但整个制作流程,一道工序也不能少。父亲让我学的工序,就是“绱沿条”。我体会到,父亲想法是让我从难处学起,这个手艺掌握了,其他就容易了。


以前,我看着一堆原材料:皮面,衬里,鞋底,针头线脑,在师傅手中,经过十多道工序,变成了一双双可爱的童鞋,很是惊奇。等到自己学做起来,才发现很不容易。开始时,掌握不好,右手拿着弯钻,常扎在左手拇指上,鲜血直冒,钻心地痛。沿条不是绱高了,就是低了;有时麻线绱得不紧,绱好后,用手一按沿条,就露出线脚,不得不拆了重做。正值少年,天性好动,老坐着难受,可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去学。每天完工,还要把桌椅工具等,搬进正堂后面的仓库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与小伙伴们,逐渐掌握了各自工序的手艺。小小工场,生产出了一双双男女儿童皮鞋。有的卖到外地去,有的摆到了解放北路皮鞋店出售。而我原本纤细的手指,慢慢变粗,指甲由尖长,变成钝方,手心磨出了厚茧。起先几个月没工资,以后每月能赚到十多元。父亲讲,比起他小时候当学徒,好多了。


我对学皮鞋手艺,一直不感兴趣,但别无选择,只能耐心地干着。毕竟年龄不大,少年不知愁滋味,精力过剩,每天下班回家,吃过晚饭,不是到同学家聊天下棋,就是到天雷巷表兄家锻炼身体。

 

大约1968年底,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最高指示一下,“上山下乡”运动就轰轰烈烈开始了。原来在“造反”运动中闹得最凶的大、中学生,转眼成了运动对象。开始时,很多学生表现积极,有人甚至写了血书,强烈报名要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人是为了显示自己最听毛主席的话,有人也可能因为在家无事可做,想外出闯荡。


于是,这些中学生,大的十七八岁,小的十五六岁,打着红旗,穿着绿军装,背着行李,走向从没去过的远方。温州知青,支边多数是去黑龙江兵团。边疆、农村环境条件毕竟艰苦,很多人下了火车,转汽车,再转拖拉机,到了当地,看到眼前荒凉景象,就哭成一片,但已后悔莫及了。


消息传回来,再没人自动报名。于是上边规定,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只能留一个,其他或去边疆,或去农村。若不报名去,公社(即现在的街道)、居委会组织人员,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进行动员,甚至打疲劳战,以停止父母的工作相威胁。很多家庭,为了躲避上山下乡,想出各种办法,如是女孩,就采取“拉郎配”,找个男的嫁出去。许多婚姻家庭的悲剧,也由此产生。当时“家庭成分”不好的,即所谓的“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家庭,在劫难逃,不得不忍痛报名。我的邻居,每家都有孩子上山下乡。


庆幸的是,我不是中学生,没有被列入知青范围。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公社来查知青,查出我和其他几人,不到做工年龄,属于“童工”,因而让工场把我们除名了。


在家待了一段时间,父亲通过老朋友关系,把我安排到东风皮表带厂做工。这个厂属于东风公社的社办企业,原先生产皮质手表带,销路不很好,转而生产儿童皮鞋。因上山下乡,厂里的知青被退离,“绱沿条”等工种缺乏人手。厂里负责技术的冯师傅,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得知我会这手艺,就介绍我过来做工。当父亲让我来东风厂时,我还奇怪,为什么这里允许招“童工”?


东风皮表带厂的地址,在永东路(也叫江西栈)制冰厂北边朝东的宅院里。北厢房和正厅,用作做工的场地,中堂后一间房子,用作仓库。工场里,除了几位30多岁的妇女,都是与我年纪相仿的男孩女孩。我一到东风厂,马上就能上手干活,并与他们打成一片。正值豆蔻年华,无忧无虑,我们经常一边干活,一边唱着童年的歌。可我的运气不佳,没多久,厂子就被温州市“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查封了。这次,父亲也没办法,只能让我在家待着。


正处于成长中的我,精力充沛,没什么可消遣的,在家闲着无聊,感觉前屋邻居阮立源二胡拉得好听,就跟着学拉二胡。我去乐器店,花了一块八,买了一把低档二胡,又去五马街口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二胡演奏法》,按照书中的练习曲,循序渐进,经常练习。开始时,拉的是最简单的《东方红》《北风吹》等曲子,逐步提高后,再学拉一些二胡独奏曲。最喜欢的,有刘天华先生的《良宵》《光明行》,还有《江湖水》《拉骆驼》《赛马》等。后来,买了一支竹笛和一本《笛子吹奏法》,学吹笛子。笛子独奏曲里,我最喜欢的是《我是一个兵》《牧民新歌》等。有时去邻居阮立源家,与他一起合奏二胡;或去同学金孝真家,他小提琴提得好,我就拉二胡或吹笛子给他伴奏。我们经常合奏的,有《看见你们格外亲》《天上布满星》《远飞的大雁》等歌曲。那以后,感觉口琴携带方便,吹起来节奏感强,又学会了吹口琴。


以前,我就会下象棋。那段时间,我没事就去同学林培新家,摆开棋盘,驱车架炮,厮杀一场。我与他属于同一水平,他的邻居镇光,水平高于我俩。开始时,我经常不敌他,很不服气。我从林培新那里,借来《中国象棋谱》,还有王嘉良所著的《顺炮横车对直车》,从开局、中局到残局,经常打棋谱,反复拆解,棋艺慢慢有些提高,就能与之匹敌,互有胜负。在以后很长时间里,我与同学、工友下象棋,很少输棋。


有时,我去天雷巷表舅家,与表哥加林、表弟加勋、胜波,在院子里练石锁,举杠铃。他们在家,也没事可干,锻炼身体,只为打发时间。年轻人争强好胜,都想着比别人厉害一些,坚持了一段时间,我们几个人,身体变得很强壮,手臂显得很粗壮,举起拳头,上臂像有小兔子在跑。那时节,真是练什么,都不觉累。肚子老是饿得慌,练完回家,就去厨房找吃的,吃多少,都不觉饱。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林彪作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写入了“九大”党章。全国上下欢庆“九大”胜利闭幕,欢庆“全国山河一片红”。


那天晚上,全市举行通宵大游行,到处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大街小巷人潮如涌,到处是参加游行或看游行的人群。在《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歌声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大跳“忠字舞”:“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到晚上,街上灯火通明,街口戏台上,还在演出“老两口学毛选”等节目。我与几个同学,没事就上街看热闹。回家后,用二胡或笛子,演奏庆祝“九大”的歌曲,“长江滚滚向东方,葵花朵朵向太阳;满怀激情迎‘九大’,我们放声来歌唱……”“九大”后,全国掀起了“三忠于”“四无限”活动的高潮。


经市“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调查,认定东风表皮带厂没有投机倒把行为,于是厂里恢复生产。但不知为何,厂子从永东路原址,搬到了东郊矮凳桥。厂房条件很是简陋,厂房孤零零建在那里,周围是一大片农田,房顶漏风,脚下泥地。在那里,每个人的工种基本没变,我仍然还是“绱沿条”。不过,这里离家较远,每天上下班,都得步行半个多小时。以前在永东路,午饭可到制冰厂吃,在这里,每人只能自带午饭,中午时在煤炉上热一热吃。午休时间,无可消遣,我们几位男孩就锻炼身体。刚去时,墙角地上扔着一副石头杠铃,大约有140多斤,别人试了试,都举不起来。我因为练了一段时间,心中有数,过去一把就举过头顶。他们顿时感到吃惊。在他们印象中,以前我文弱得很,现在竟然有这么大力气,自此不敢小看我。在那里做工,男孩需要轮流值班。每次,我独自值夜,四面寂静,窗外经常传来各种古怪声音,不过,仗着年轻气盛,并不害怕。

 

1970年,学校“复课闹革命”。我很想上中学,但父亲对我说,“别读了,有什么用,弄不好,让你上山下乡!”父亲还专门让我回四营堂巷小学,开了张证明,以证明我只是小学毕业,没上过中学。看着其他同学,重新走进校门,开始上初中,我很是难过了一阵子。后来证明,父亲的决定是对的。许多同学中学毕业后,有的被动员去浙江兵团,有的去下乡。渐渐地,我再也不想读书的事了。只是偶尔走过中学校门时,我的心中感到一种痛楚。


过了几个月,公社派来名叫金清的女同志,来当厂长。厂子搬回城里,搬到城东上岸街一座旧庙里。旧庙有两扇大门,里面很破旧,但房顶很高,厂里将其隔为两层。上部门做“鞋包”的,基本在二楼,下部门做“配底”的,全部在一楼。全部工具、原材料搬过来,安顿停当,重新开始生产。我照样还干绱沿条的活儿。


在我们这样的社办企业,除厂长与两位老师傅外,工人端的是“纸饭碗”,拿的是计件工资。受原材料或销售的影响,生产不正常,活儿干得少,工资就拿得少。同样,同一工种里,谁活儿干得快、干得多,到月底,拿到的工资就高。所以,我一开始干活,很快就明白,干手工活,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必须提高干活的频率,每个动作,都必须利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顿,这样每钻一下,每绱一针,一只鞋,一双鞋累积起来,就会抢出一点时间来。但不能光顾快,质量不过关,老师傅让拿回返工,那就得不偿失了。每天一上班,为了能多干点活儿,轻易不起身,甚至不上厕所。辛辛苦苦干一个月,也赚不到30元。一旦停工待料,工资就少了,或者产品卖不出去,还领不到工资。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重复着一样的活儿,平淡乏味。因为都是十七、十八岁的男女青年,厂里气氛比较活跃。手工艺工人的特点,一边手里干活,一边嘴里可不停说话。说着说着,就互相开玩笑,说谁喜欢谁,甚至乱点鸳鸯谱,给每个人都配上对象。年轻人,天天在一起,时间久了,相互难免有了想法。有的真正开始追求,有的真正谈起恋爱来,有的弄假成真,有的关系却变得很难堪。


在这种气氛中,我对异性有了些朦胧的感觉。在厂里几个女孩中,我比较喜欢小S。她容貌俊丽,身材苗条,脾气性格都好,在厂里干的是缝纫工,就是用缝纫机缝制鞋包,属于上部门做鞋包最后一道工序,但也在一楼。我干活的位置,离她不远,一抬头,就能看到她的身影。


记得她第一次来工场,我一见她,就感觉脸熟,仔细一想,似乎见过。后来才知道,她家住捲索巷粮站后边,离我家不远。我们上下班,走的是一条路。一次上班时,遇到她在前边走,我快步上前,与她一边并肩走着,一边聊着厂里的事,心中特别愉快。之后,我经常有意在路上等候她,与她一起上班。


有一天,小S没来上班,与她要好的女伴说她病了。那天厂里正好发工资,我自告奋勇,代领了她的工资,送她家里去。很不巧,那晚她家那片停电。见我去,看得出来,她很高兴,请我到她与她妹妹住的小屋里。在微黄的烛光下,我与她聊得很融洽。


一次,厂里组织看电影,是重拍的《奇袭》。恰巧,我与她的座位挨在一起。那年月,男女青年一起看电影,是谈恋爱的重要形式。坐在她的身旁,我似乎受到某种暗示,心情有些激动,自始至终,不停地看她,至于银幕上放映什么,一点也没记住。这种心情,是第一次感受到,而且持续好长时间,脑子里,一次次回放我们坐在一起看电影的情景。可一想,这只是单位组织的,算不了什么。犹豫了很长时间,下了好几次决心,在过年前,我买了电影票去请她,却被她婉言谢绝了。


这之后,我见到小S,表情就会很不自然,说话也有些异常。周围的工友,从我的言行中,似乎看出了某种迹象,经常拿我与她打趣。只要我与她一说话,就有人起哄,弄得我们很尴尬,都不敢单独在一起。


自那以后,她对我态度明显冷淡了,似乎有意疏远我。这使我第一次感受到莫名的失落。虽然喜欢她,感觉有许多话想对她说,但想到自己工作条件、家庭环境现状,特别是得知她父亲是某厂厂长,看见她家盖起了两间新楼房,我就彻底泄气了,彻底没了勇气。


有时,我不由地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与冬妮亚,作为林务官的女儿,她与保尔不是一路人,两人终究没能走到一块去。

 

1971年5月,厂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女孩里最俊俏的小Q,被空军选中,应征入伍了!那天下午,她来到厂里,告诉大家,第二天就要离开温州了。听到这消息,我与工友们一样,无不感到惊讶。谁都没想到,这位在上部门“划面料”,与我们在朝夕相处了几年的女孩,突然之间改变了命运,她将穿上军装,奔赴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锻炼成长,再也不用在这个小厂里,消磨青春年华了!这太令我们这些同龄人羡慕而嫉妒了。


金厂长建议,为了欢送小Q光荣入伍,大家一起去中山公园合影留念。冒着毛毛细雨,全厂40多人,包括厂里管理人员和男女工友,一起步行到中山公园。当时,雨下得很大,没法拍照,大家虽然焦急,也只好进中山纪念堂躲雨。时间一点点过去,工友们一个个上去,与小Q话别。她甜美的脸上,既有兴奋的笑容,又有离别的难过。我想,此刻,她的心情,一定复杂而矛盾:就要离开朝夕相处的工友,离开父母家庭,离开家乡了,独自奔赴异乡军营,前方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呢?可烦人的雨儿还在下,小Q有些着急,为了与大家合影,她还是耐心等待着。毕竟今天不拍合影,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还好,雨终于停了。“人民照相馆”的师傅,赶紧指挥大家排成四排,小Q手捧着毛主席身穿军装的像框,坐在第一排中间,以中苏友谊馆为背景,拍下了值得纪念的合影。合影后,她的好朋友,与其一起“划面料”的小Y,还有其他女工友,陪着她去“人民照相馆”拍照。


那些天里,我常常想起小Q参军的事,突然意识到:原来,参军入伍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心里不禁萌发了一个梦想,我也要争取参军,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能了解部队的生活,了解外面的世界,我通过小Y,要到了小Q的通讯地址,并且给她写信。她不仅回了信,还寄给我一张穿军装的照片。穿军装的她,显得比以前更加俊俏可爱。从来信中,我得知,经过一段时间新兵训练和学习,她被分配到杭州空军疗养院工作。


小Q参军后,她的表哥张健进了厂子,厂领导让他跟我学“绱沿条”。张健比我年龄稍小,身材瘦长,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喜欢开些玩笑。因为有小Q这层关系,我俩很快成了好朋友,上班在一起,下班也经常在一起。他家就住在城西街教堂附近,离我家不远,星期天或晚上,我经常找他玩,彼此无话不说。

 

没过几个月,发生了“九·一三”事件。当时,报纸与广播并没有报道,但我和周围的人都感觉出了大事:厂里每天的“早请示”、“晚汇报”不搞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不唱了。大约10月下旬,公社开大会,传达中央文件,我们才知道,林彪与他儿子林立果搞“571”工程,阴谋杀害毛主席,政变失败后出逃,摔死在蒙古国的温都尔汗。


自那以后,社会政治形势有些变化。但普通百姓还在过普通的日子。对我个人来说,那是一段漫长而无聊的生活。没有理想,没有目标。进入青春期,向往与异性的交往,心里堵着许多话语,却无处发泄,无处倾诉,异常苦闷。

 

参军入伍,那段时间,我整天想的就是这事。父亲和母亲也很支持我这想法。他们很清楚,参军意味着前途光明。因为我姑妈两个儿子,即我的两个表哥,就是最好的例证。大表哥1963年参军,在部队当驾驶员,复员后分配到国营新华印刷厂工作;二表哥1969年参军,两年后复员分配到国营港务局。两人不仅工作稳定,单位还给他们分了住房,顺利地结婚生子。父亲与母亲意识到,我们四个孩子,渐渐长大了,家里就那么大的地方,目前住得就紧紧巴巴,今后怎么办?如果我能够当兵,就能解决很大问题。为此,父亲开始为我想办法。


这之前,为了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皮革厂新办了个家属工场,挂靠在朝阳公社,派父亲去负责管理。父亲答应去,提出条件,就是要让我妹妹进工场。那年妹妹也就十五岁,进工场后学会缝鞋包。不久,军分区后勤部蓝处长,通过亲戚介绍,想送其女儿进这工场。


我父亲帮助他女儿进了工场,也请他帮助解决我参军问题。他答应帮忙,还带我去见了军分区负责征兵的干部。开始时,我还对他抱有信心,但直至这一年征兵时间过去,他那边也没来消息。我知道,这忙他帮不上,我还得继续以往的生活,为此感到十分失望。从开始做工算起,几年时间过去了,十几岁的年龄,本是上学的时光,而我却消耗在烦人的做工生涯上。这种生活何时才能结束?

 

2022年3月22日
修改于北京甜水西园


1974年我在苏州虎丘


延伸阅读
邹锡明:只念过小学的我,
一举考上重点大学
我是同学中极少穿皮鞋的人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青工记忆
郝寒冰:干私活做麻将,
再做一把火钳子讨好小师妹

沈克明:工人俱乐部学话剧
金弢:我的跬步人生,
义乌社办厂临时工的短暂岁月
莫伸:装卸组长走了,
都是不戴口罩惹的祸

秦其明:抄写吉鸿昌“就义诗”,
差点被诬指为林彪“鸣冤叫屈”
高经建:我们厂走出30多"新三届"
蒋蓉:周恩来逝世,
我申请提前入厂义务劳动
李振亮:50年前知青农民工,
未曾披露过的一段历史

谭丹柯:我没有入团,
却娶了团委书记当媳妇
陈好梅:“背时”女知青
回城干上“棒棒”搬运工
王力坚:乡亲们掩护我蒙进神秘厂
翟滨:师傅把他妹介绍我“抱金砖”
王缉宪:50年前的后浪
青春、信念、身份及异化
吳一楠:我的连长夏文凯

曹小莉:团小组长和童工
“耍流氓”被民兵抓走了

左禹:国企农场扛枪杀猪两不误
袁浩潮:混入"关系户"扎堆的电工队伍
袁浩潮:迁出的广州户口,
再也不能迁回去了
何砚平:一波三折考上人民大学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卫林:我在厂里参加“三大讲”
曾昭宏:江东,梦想破灭的地方
史简:我想就在砖瓦厂安家了
蒋国辉:一个矿工的高考逆袭
蒋国辉:风也萧萧雨也飘飘
钟制宪:清水涧,我的青春给了你
陆耀文:社办企业请客送礼跑公关
黄为忻:乱坟冈上化肥厂,
能吃“粉蒸肉”的幸福驿站
韩贤强:伴随我青春的工人师傅
严向群:我从挂面厂考入大学
左禹:我在“安口窑”当窑工
史宝和:五台山上的“拱猪”岁月
明瑞玮:我被高考撞了一下腰
张传广:那年头流行的"技术比武"
周继环: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饶浩明: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可耻
曾建平:师傅,危难时把你挡在背后
朱志宏:我从工人阶级堕落为小资
朱志宏:害怕运动家人劝阻我考文科
田警惕:学成干一辈子老军工
 戴焕锦:厂里阿姨敲醒我的高考梦
 李宜华:工友们帮助我高考蛮拼的
李南央:献给“三线”的青春
舒婷:一个人在途中,
通往人心的道路总可以找到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在看,是对我们最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