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拾年丨施义之:顾准妹夫、公安部原领导,他留下深深的遗憾

张志鸿 新三届 2024-03-16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张志鸿,湖南邵阳人,1978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7月毕业,曾在中学、中专执教17年,在某央企湖南公司工作多年,定居长沙。


原题

身为公安部原领导、顾准的妹夫

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作者 :张志鸿


听说过施义之的可能不多。

他有两个身份值得一说。

首先,从1966年12月到1977年5月,他是公安部政治部主任;其间,一度被周总理指定担任公安部党的核心小组负责人。

其次,他是顾准妹妹陈枫的丈夫。

顾准随母姓,兄弟姐妹共10人。作为思想先驱、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顾准早已名满天下。

这两个身份,都曾给施义之带来深深的遗憾。

顾准和他的母亲、妻子、子女
 
顾准的儿女们有没有良心?

很多著述都谈到了顾准的家庭悲剧。

1965年9月,顾准第二次被划为“右派”(全国唯一),原本恩爱的夫人汪璧不堪社会压力,与顾准离了婚;文革开始后,汪璧再受冲击,1968年4月8日含恨自尽。

顾准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均在文革初期与他断绝了往来。1967年12月,家中寄来了四个孩子和他断绝父子、父女关系的文据。

顾准是个感性的人,很爱妻子孩子,爱得牵肠挂肚,对儿女们的悖逆也一直谅解、宽容。

1974年冬天,顾准的肺癌进入晚期。他写信给在北京工作的大女儿、大儿子,希望儿女们去看他,尤其希望小儿子去看他。

但儿女们没有来,一个也没有。

12月3日零点刚过,顾准在肉体、精神的双重痛苦中告别了人世。当时,身边只有值班的弟子吴敬琏。

最后一个月陪伴顾准、事后为他处理骨灰的亲人,是与他最亲近的六弟陈敏之。

为此,很多人指责顾准的子女们没有良心,特别是在文革之后,舆论滔滔。

顾准的子女们自然有错,但还另有隐情。

真实情况是顾准的子女打算去看父亲,被姑父施义之制止了。

他对他们建议:不要在父亲政治问题解决之前去看他,等一等,再等一等。

顾准的妹妹陈枫、七弟陈吉士也持同样的意见。

在漫长的等待中,顾准的长女、长子心如刀绞。施义之对他们说:“你们坚持了很长时间了。再坚持一下。”

据顾准的子女自述:11月30日,顾准所在的单位(中科院经济研究所)领导宣布给他“摘帽”。12月1日,顾准的长女、长子从中关村动身去看望父亲,在楼下打电话联系姑父施义之时,才知道大错已经铸成,父亲已经永逝。

这一段表述存在疑点:没有其他资料佐证“摘帽”一事,而顾准辞世的时间应该是12月3日零时。

无论如何,顾准去世前六年多,没有见过儿女们。

12月4日,顾准的长女、长子到医院参加了小型的遗体告别活动。

后来,顾准的儿女们表达了痛彻肺腑的忏悔。

这一起人伦悲剧的成因很复杂,恕不详述。我想说的是,顾准去世前没能见到儿女们,施义之的劝阻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施义之是不是铁石心肠、对顾准无情无义?

战争年代的彭雪枫(插图误植,深表歉意)


他是不是铁石心肠?

当然不是。

顾准1957年划为“右派”之后,每月只有50元生活费,全家依靠汪璧一人的工资。施义之就以赡养岳母(顾准的母亲)为名,按月接济顾家,直到1965年顾家大女儿参加工作为止。

作为高级政工干部,施义之深知与顾准一家交往的危险性。所以,刚到公安部工作,他就向部领导说明了和顾准夫妇的关系。

1967年,施义之全家从太原搬到北京后,立即邀请汪璧去做客;次年春天,施还到顾家看望了汪璧,是最后见过汪璧的唯一亲戚。

自尽之前,汪璧多次对子女说:假如有什么事情发生,去找姑姑和姑父。

汪璧自尽后,施义之果然不避嫌疑,主动邀请顾准的子女见面,给了他们莫大的安慰。

当时,顾准的长女已结婚,长子还在大学待分配(1970年去了大连),两个儿子去内蒙古插队,小女儿去了黑龙江兵团,北京的“家”已被另一家占用。此后,施家就成为顾家5个子女相聚相见、休假养病的可靠后方。

对顾准本人,施义之也尽力帮助。

顾准病重之后,送到医院的鸡汤是在施家煮的。

经施义之夫妇和顾准的七弟陈吉士商量,安排了山东的一个亲戚燕子来北京专门照看顾准。

顾准的六弟、七弟都住在施家。他们和陈枫频繁往来于公安部大院和医院之间。

平心而论,施义之对得起顾准。

不赞成顾准的子女去看望父亲,唯一的目的就是保护他们。

所以顾准去世后,他的子女们很自责,但从来没有抱怨过姑父。

文革之后,面对汹涌的社会舆论,施义之依然说:

“有意见批评我,在那样历史条件下,要青年人怎么办?他们没有沮丧,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工作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再说,当年受到施义之庇护的,不只是顾家子女。

当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在那十年里,很多战友、晚辈都得到了他的保护和帮助。

在人人自危的动乱年代里,施义之依然保持了重义轻利、扶困救急的传统美德。

他只是对顾准的子女去看望父亲的时机做出了误判,他以为顾准还能撑一段时间。

后来,顾准的子女们写道:

“也许,这就是姑父毕生对父亲做过的唯一事后才能看清的错事,……”

这一误判给顾准的子女、给施本人带来了深深的遗憾。

施义之陈枫夫妇是新四军战友

他误判了对自己的处理处分

施义之只有这一次误判吗?

恐怕不止。

1977年5月,施义之停职反省,接受审查。他很坦然,一直相信组织上能够公正处理。

恢复部分自由后,有人劝他去找领导。他自信地说:

“我有什么问题,我从来与'四人帮'任谁也没有私人来往,没有搞过阴谋。工作上的问题,我该讲的已经讲清楚了,中央也应该了解我的工作,我不找!(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他只给不熟悉的胡耀邦写过信,请求中央派人会同公安部一起审查。于是,中组部、中纪委来人与他面谈了三天。

他没有想到,这一次调查的结果未能发挥作用。

当时,还有这样一个背景:

邓小平同志提出对“三支两军”工作要讲两句话,对他们在地方工作期间的功过是非,由部队负责审查和结论处理,地方上可以把材料送到军队政治机关。这样可以看到他们的全部工作和全部历史,既可以统一平衡,防止畸轻畸重,又可以排除派性的干扰。

施义之似乎没去争取把审查权转移到军队。

外间一度传说,可能给予他党内警告处分。这些传说可能增添了他的乐观。

他对家人说,自己对复职工作不抱幻想,但想党籍应该保得住,兴许还能为党做点事情。

事实证明,他又误判了!

1983年,对他的处理结果终于出炉。根据公安部的审查结论,开除他的党籍、军籍,只发每月150元生活费。

对于视政治生命高于一切的施义之来说,这个结果无异于五雷轰顶、痛如剜心。

此后,他一直在努力申诉。

他的家人和众多战友,也纷纷为他鸣不平。

五十年代的施义之大校
  
他为什么感到冤屈?

施义之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如为人宽厚善良,处事光明磊落,在他服役过的部队里口碑极好。

他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如1938年参加新四军,1965年升任军政委。

即便是到了公安部之后,他也立过功,例如:

1971年底至次年初,他奉命到西海固地区检查平叛情况,发现当地群众非常贫困。通过他的积极争取,经周总理亲自协调,从海军仓库调出了大批被服救助群众,至今传为佳话。

1972年2月,隆德县发生新的叛乱后,他奉命指挥平叛。3月6日,当他实地调查涉乱村庄时,一位中年妇女和面烙饼的场景引起了他的警觉;顺着蛛丝马迹,他们当场擒获了这次叛乱的两名主要头目。

1974年1月15日晚上,在吴忠(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施义之现场指挥下,中国军警当场抓获了5名苏联间谍(几天后驱逐出境)。此案轰动一时,还催生了电影《熊迹》。

施义之不仅有功,似乎也无大过。

经过长期审查,没有发现他参加了林彪、“四人帮”两个集团的阴谋活动,也没有把他归入“三种人”。

他在公安部犯下的错误,几乎都是“服从组织决定”的结果,也就是作为“执行者”犯下的错误。

所以,施义之一直在申诉,他的家属、战友们也为他鸣冤叫屈。

施义之的申诉文字

他该不该承担一份责任?

对施义之的处理处分是否过严、过重,笔者无意评判。

不过,读了很多材料后,我也有了一些看法。

我认为,对于公安部在文革期间的乱象,施义之确实应当承担一些责任。

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个概念。

作为“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要不要承担一份责任?

个人认为,应当承担。

二战之后,对于一些“执行者”,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追责的。

文革确实是领导人错误发动的。但是,长达十年之久、祸及亿万家庭的大动乱,只有少数几个领导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我们再具体分析。限于篇幅,只分析其中一条“罪状”。

据施义之夫人陈枫介绍,在公安部的审查结论中,认定他有五大罪状,其中一条是:

“把文革中砸烂公检法、全国公安系统干部职工受到迫害的责任归咎为你(指施义之)的罪行;……”

这一条“罪状”至少有三个指向:

其一,1967年“七二0”事件之后,副总理兼公安部长谢富治在公安部欢迎他回来的大会上讲话,公开提出“砸烂公检法”。会后,谢要求常务副部长李震把这句话“捅下去”。当晚,李震找施义之(他俩同时从军队调入)商量,让公安部造反派的小报《红旗》登载了这句话。小报印发全国后,对已受冲击的各级公检法如火上浇油。谢、李死后,当事人只剩下施义之。

其二,1967年1月,公安部各局被造反派夺权。谢富治在党组会上明确要求:公安部同各省、市公安厅割断关系,如各省、市公安厅请示工作不要答复,由各省、市党委处理。

公安部撒手不管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70年11月召开第十五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

期间,有些地方出现了所谓“贫下中农最高法院”,喊出了“绳索就是逮捕证”等荒唐口号。湖南道县、北京大兴等地,甚至出现了滥杀无辜的惨剧。

其三,文革期间,公安部人事调整幅度很大。中央先后调7人(含4名军人)进入公安部领导班子;单是1967年底就一次性调入2名军级干部、10名师级干部、20名团级干部。与此同时,原来的七、八名副部长几乎都先后被捕、受审,部分又官复原职;大批中层干部也受到了严重迫害或冲击。

1974年初,公安部奉命“关起门来整顿”,精简后的人数不能超过450人。经部核心小组(施为小组负责人)反复讨论后,名单上报华国锋副总理审批。施义之回忆:

精简下来的五分之四的干部,经核心小组讨论决定,哪个省、市需要人,动员干部自愿去,也可以经组织介绍去。……到1976年,还有一些干部在“五七”干校待分配。

对公安部的多数干部来说,这就意味着将他们赶出了公安部,或者长期荒废不用。

以上种种,作为部领导班子中的重要一员,施义之该不该承担一份责任?

施本人倒是胸怀坦荡,对一些责任不躲不推。例如,1973年10月21日,李震部长猝死,周恩来等人最初的判断为他杀,公安部按照这个方向进行清查,最终结论却是自杀。施义之后来表示:

“两个多月的清查,使许多干部被牵连,被批判,被隔离,受到了伤害,对此我感到十分歉疚。”

晚年施义之

“他最合适的岗位是在部队”

施义之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

多年的戎马生涯塑造了他的个性,主要特征就是忠诚、守纪、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在动荡的年代里,在特殊的岗位上,在政治运动的漩涡中,往往身不由己。

顾准的5位子女写过一篇《怀念姑父》,对顾准和施义之做了一个精彩的比较:

他们两人不是一种类型的。父亲是思想家,姑父是军人。

他们两人又同样被人认为“政治上不成熟”。父亲“政治不成熟”表现在他不由自主地全身心地追寻理性的思考,从不隐藏思想的锋芒,从不屈从权威,更不计较给个人带来的后果。……他的义无反顾和不由自主,不得不由巨大的牺牲来填补。

姑父是典型的部队干部,他最合适的岗位是在部队。他本来就不愿意坐在公安部领导的位子上,在公安部10年,他多次请辞而没有获准。平心而论,姑父缺乏对政治斗争的洞悉力,他在战争年代和长期的部队工作中,养成了服从组织、相信组织的态度和处事原则,置身于“文化革命”特定时期的那个敏感的政治漩涡中心时,他始终无法适应。他也感觉到自己缺乏应付复杂的政治局面的能力,但是他无法脱身,也不知道如何脱身。

在众多亲属、战友的回忆中,有一些细节耐人寻味。

1975年初冬,一个老部下到公安部看望施义之,施走到林荫道上迎接。他一边欣赏老部下带来的照片,一边说:

“部队还是搞得很活跃啊,这很好。北京复杂得很,我从不串门。所以见到部队老同志,感到格外亲切。”

他的儿子回忆:

文革中父亲唯一的爱好,就是收藏毛主席像章,一有新的,他会交我一起整理,一个个别在雪白的新毛巾上,再一层层放在特意准备的皮箱里,偶有空闲,他会拿出细看。

在这些细节里,可以看到他的孤寂和苦闷。

有人说,文革中的公安部就是一个雷区,换个人去也会犯错误的。

大概率是这样,但也不是绝对的。

众所周知,文革期间宣传部门受到“四人帮”干扰极多,也是动辄得咎的雷区。1970年,有一位师政委参加了对《解放军报》的军管,成为该报核心小组成员;1973年后,他就升任北京军区副政委,兼任《人民日报》社负责人、副总编辑;文革结束后,他在军队得到更大的升迁。可见,这位军人就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复杂环境下也能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这样的例子不多,但足以说明:人和人不一样,施义之确实不适合动乱年代的公安部工作。

晚年的施义之陈枫夫妇

他已无怨无悔

1995年10月,在北京怀柔、顺义工作的一批复转军人邀请多名老首长去怀柔县参加联谊聚会,到会人员近200人。

施义之夫妇也愉快地参加了聚会。回家当夜,他的腹部血管瘤破裂出血,经抢救无效,于10月29日逝世,享年78岁。

收到报告后,多个机构推托不管,或答复需要研究。

无奈之下,施义之的老战友、老部下在八宝山为他举办了“民办告别会”。

前来参加告别的,有谭友林、孔石泉、傅崇碧等开国将领,有邓子恢的夫人、滕海清的夫人,也有当时的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和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等高级将领。

曾兼任公安部部长的华国锋委托秘书转达了慰问。

施义之的儿子为他穿上了一套保存如新的旧军装;

在告别仪式上,一些战友为他覆盖了一面党旗。

此后,老战友、老部下纷纷撰文,深情回忆了他们尊敬的施政委,并结集成书。

不能不说,施义之确实值得尊重。

三界之外,或许他早已无怨无悔,淡看红尘。

2022年7月9日

《血与火的历练——施义之纪念文集》封面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血与火的历练——施义之纪念文集》,陈枫主编,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顾准传》,罗银胜著,团结出版社1999年出版;

《顾准的最后25年》,罗银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

《陈敏之与顾准的子女们》,作者罗银胜,载于《上海采风》杂志2016年第5期。


张志鸿专列

张志鸿:怀念一个日渐高大的身影

张志鸿:湖南人不能忘记的一个军人

张志鸿:走访茶陵潘汉年流放地

“严打起因于杨得志女婿被杀”是谣言

张志鸿:为“四人帮”殉葬的那些人

正招本科生屈居简陋分院,

新三届人第一次校舍抗争

913事件,秋天里的一声惊雷
张志鸿:探访黄冈林家大湾

乌克兰,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乡

张志鸿:肖邦父与子的一百年

我的乡愁,那些正在远去的明师

张志鸿:一名小镇少年的阅读饥渴

韶山火车站:五十年沧桑的见证
40年前那场战争的硝烟与回声


作者提供本号分享,插图选自网络原载微信公号青山自牧给老编续杯咖啡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昨天的记忆

刘传新:为四人帮殉葬的公安局长

于会泳:"四人帮"集团

惟一自杀的正部级官员

姚文元之死:

他"选"了一个最敏感时刻?

贺越明:政治写手姚文元和他的时代

李辉:姚文元如何走到政治前台

叶永烈:漫步在姚文元墓前

刘庆棠忆秦城:王洪文什么都敢说

李玉和扮演者钱浩亮的曲折人生

陈伯达告诉周扬:

徐景贤:王洪文终于变成"刘盆子"

上海文革抢房风:

王洪文是这样住进豪宅的

金敬迈:我在秦城七年没见过月亮

我垮台主要是和江青发生冲突

张国男:我陪江青赴苏联治病

揭秘1968年《江青文选》流产内幕

穆欣:陈伯达和江青的明争暗斗

李辉:林彪最后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

揭发林彪立功的林豆豆为何遭遇"不公"?

李井泉一家的时代命运

阎明复:"阎家大院"就这样瓦解了

邓拓:文革首批牺牲者,

55年前今天以死明志

在父亲田家英离去的日子里

曾立曾自追忆:我们的父亲田家英 

戴克刚:老外单车铃盖屡屡被偷,

代笔大字报获毛泽东批示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