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书推荐 | 复旦大学出版社《主体·语言·他者——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研究》【互动赠书】


导言

为方便老师们开展科研工作,“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微信公众号同国内知名出版社及专著作者和译者合作,拟不定期推荐文学理论、研究专著、译著等同外国文学研究相关的高品质书籍。敬请期待!


我们公益荐书,欢迎知名出版社和我们联系合作。


我们本期推荐的好书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李金云教授所著《主体·语言·他者——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研究》


【赠书规则】

如果您喜欢本书,请在文末留言处写下您的评论,我们将向评论获赞最多的4名读者提供包邮赠书1本;另外,我们会选出获赞数未进入前1但最走心的1条留言,各包邮赠书1本。

统计截止日期:2020年7月26日下午18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金云,博士,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2017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方面的研究,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1部专著《保罗·奥斯特小说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2016年度)著作类3等奖、湖北省第11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3等奖和武汉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优秀奖。


 

李金云 教授


作者简介



著作序言 


作者:陈世丹

       

保罗·奥斯特 (Paul Auster, 1947- ) 是美国当代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深刻的社会主题为他赢得多项荣誉并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在小说艺术创作方面,奥斯特潜心于各种后现代叙事的实验,创作了一系列迷宫式的小说。但是奥斯特并非为实验而实验,他通过种种创新的叙事来表达对现实和历史的看法,深入揭露人类社会的种种现实顽疾与历史沉疴。因此,他被称为 “美国当代最能给人以智性启迪的小说家”。对奥斯特而言,写作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讲故事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当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时,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的本质是碎片的、无序的、荒诞的、符号化的。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法已无法表现这样的现实。奥斯特通过多元变化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实验,真实地书写了当今多样性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了后现代复杂的人类生存状态,取得了传统叙事无法获得的艺术效果。


李金云的专著《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研究》(以下简称《奥斯特研究》)选取了奥斯特若干诗歌、传记与小说代表性作品,运用当代西方关于主体性、语言和后现代伦理学的为他者理论以及戏仿、拼贴、互文性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对保罗·奥斯特的全部作品进行系统研究,概述奥斯特创作的内容主旨和美学特征。《奥斯特研究》选题属于学科前沿,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学术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理论探讨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思想研究与形式分析相结合、跨学科研读与多角度考察相结合,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理论探讨与文本细读相结合


《奥斯特研究》首先在第一章第二节“奥斯特创作的理论语境”中指出,在巴黎风行一时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福柯、拉康、德里达在语言、主体性、他者方面的哲学理论以及列维纳斯的后现代伦理学的为他者的伦理,对奥斯特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构成他创作的理论语境。同时,这些理论也为解读奥斯特的作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体而言,这些理论包括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福柯的不同“知识型”中的“词”与“物”、德里达的“延异”、拉康关于主体性构成的理论以及列维纳斯的为他者的伦理。《奥斯特研究》在以后各章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讨论奥斯特小说创作在不同时期的主题与艺术创新。


在“第二章 在场与缺席:奥斯特的诗歌创作”一章里,作者从“关于缺席的诗学”这一角度入手,从在场的理想、所指的延宕和上帝的缺席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奥斯特的诗歌,指出奥斯特的诗歌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他早期的诗歌中,人是笛卡尔意义上的理性主体,具有绝对的主体性,可以运用语言来准确地摹写现实和内心感觉。在《格言:千里之外》《肖像》组诗、《基岩》《脉搏》《家的回忆》《牧歌》《叙述》等诗中,奥斯特用简洁的日常语言,通过意象将视觉所见与内心知觉记录下来。随后,奥斯特发现人无法掌控语言,人不是语言的主人,语言也不是意义明确的表意工具,而是有着自身的结构逻辑和本体地位;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的意义存在模糊性、歧义性。《抄写者》《面对音乐》《消失》组诗、《演说》组诗等诗,表现了语言的不足、意义的模糊性和人的相对的主体性。奥斯特发现,相对于语言,人永远处于流放之中,即人被语言流放,语言控制了人的一切。他进而发现人的这种境况其实也是犹太人的处境。现代人被语言流放,而犹太人则被上帝流放。在《誓约》《白色的夜》《去年夏天》《字里行间》《象形字》《白色》《所有灵魂》等诗中,奥斯特一再运用犹太教的圣典《圣经·旧约》中的典故,反映犹太人被流放、被屠杀的历史命运以及上帝的缺席等主题。奥斯特在诗歌中的思考始于人的主体性,中间历经语言的缺席和上帝的缺席,结束于犹太人的在世存在。


在“第三章 语言与主体性:奥斯特的传记创作”中,作者指出奥斯特继续思考语言与人的主体身份间的关系。在这些作品中,奥斯特突破传统传记的线性叙事模式,不再为读者塑造固定的传主形象,并且使用互文性、蒙太奇、拼贴、反体裁、种类杂糅等多种后现代叙事手法,使传主身份呈现出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较大解读空间。读者游弋在这些叙事片段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各自不同的传主形象。奥斯特的传记作品呈现出迥异于传统传记的艺术特征,以怀疑、颠覆的精神对传统传记进行戏仿,融入真实与虚构交融、零散叙事、元叙事等多种后现代艺术手法,不断消解传统传记书写范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后现代传记叙事风格。这表明,历史总是历史的文献和杜撰,因此是一种语言和修辞结构,它产生的看起来是历时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共时性体系,所以没有本体论上的真实性。这一论断使传记通过叙事还原传主生平历史成为幻象,无论传记看起来多么尊重史料,多么接近所谓真相,其本质仍然是建构性的。


关于后现代主体的性质,作者依据詹明信的理论及对奥斯特作品的文本分析给出了恰当的阐释,指出詹明信用拉康的有关精神分裂的理论,指出意义效果是由不同指符之间的关系所投射及衍生出来的客观化的一种表意幻景。这种指符之间的关系一旦分解了,表意的锁链一旦折断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只能是一堆支离破碎、形式独特而互不相关的指符。后现代传记中,叙事的主体患上了指符不能相互关联的精神分裂,正如奥斯特父亲拍摄的那张照片,五个父亲坐在桌旁,每一个人看起来似乎都不相同,不能相互凝视。父亲已断裂成为碎片,他是对儿子冷漠的父亲,是对女儿溺爱的父亲,是拒绝他人审视的隐形人,是执着于金钱的工作狂,是对租客友善无私的老板,所有碎片都是父亲的一种人格。父亲已逝,还有多少碎片散落于何处,无法得知,这些碎片能否拼凑出完整的父亲形象也未可知。后现代传记的传主不能维持其整一性和确定性,裂变成破碎的身份,呈现多面性,传主无法成为凝聚整个传记叙事的中心,后现代传记由此成为多种声音喧嚣的场所。所谓后现代传记主体最终只是语言构建的精神分裂的幻象。


《奥斯特研究》对《来自内部的报告》的文本分析表明,奥斯特采用拼贴的叙事手法,将影响其心灵发展的事件组织在一起,作品既包括童年时的精神创伤和两部影响深远的电影,又包括奥斯特当年写给第一任妻子的情书和上百幅图片。拼贴的使用不仅以一种“陌生化”的手法有效地呈现了奥斯特的心灵历史,而且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斑斑驳驳的、马赛克式的艺术审美效果。作者通过文本细读指出,《来自内部的报告》分为四部分:内部报道、两次头脑爆炸、时间胶囊和相册。第一部分“内部报道”记述了奥斯特十二岁之前的心灵发展历程,该部分并未按照线性时间展开,而是运用拼贴的艺术,将奥斯特少年时对文学的感悟、对美国黑人、犹太人和印第安人处境的思考组合在一起。这使得奥斯特儿时的单纯善良与美国种族问题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反差,取得了比直接言说更为有力的效果。第三部分“时间胶囊”记述奥斯特十九岁至二十二岁期间写给前妻的书信中包含的心灵发展片段。奥斯特插入了哲学家伯克莱、休谟、维特根斯坦、梅洛·庞蒂等哲学家的作品片段。在《奥斯特研究》中,李金云用理论探讨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细读作品文本,有效地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


二、思想研究与形式分析相结合


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对作品文本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既揭示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还要探究作品表现主题思想的艺术形式——即结构和技巧。《奥斯特研究》既注重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家的世界观,又清晰地分析作品独特的文本结构和梳理作品创新的艺术手法,揭示作家思想深度与艺术创新的辩证统一。


《奥斯特研究》作者细读、分析小说《密室中的旅行》文本,指出与先前小说相比,《密室中的旅行》表现了完全不同的语言观和叙事手法,人物不确定的主体身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语言是漂浮的能指,不存在确定的意义;具体的叙事手法包括拼贴、蒙太奇、零散化叙事等,人物的主体身份游移不定,模糊不清。在《密室中的旅行》中,奥斯特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小说叙事的实验,制造了一个有头无尾、循环往复、充满不确定性的故事框架,以此传达他对现实世界的看法:现实世界是变化的、多样性的和不确定的。作者认为,奥斯特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元小说叙事实验。


《奥斯特研究》对元小说做了明确的界定,指出元小说将创作和评论合二为一,故意暴露作品人工操作的痕迹,不断提醒读者注意自己的虚构艺术品的地位,目的是提出虚构与现实之间关系的问题……这样的创作不仅关注小说叙事的基本结构,而且探讨了文学作品之外现实世界可能的虚构性。具体而言,元小说叙事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展示小说的构造过程,揭示其虚构性;戏仿某一先前文学样式,颠覆其成规;模糊虚构与现实的界限,探讨现实世界的语言构成性。这些策略在小说《密室中的旅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小说作者不时“闯入”文本进行评论以及展示如何更改故事情节的做法,无疑是把小说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和盘托出,明白地告诉读者——本故事纯属虚构。甚至,作者还可以邀请读者一起参与创作。关于格拉夫是否在原住民区找到失踪的妻子与女儿,故事的虚拟作者布兰克为读者提供了三种选择。这一切无疑是向读者表明,小说只是一种语言游戏,一种虚构的语言制成品,与现实世界并无对应关系,其所谓的“真实性”不过是作者通过各种叙事手法营造出来的艺术效果。


在《奥斯特研究》的作者看来,奥斯特通过元小说的叙事策略,展示了小说的虚构性和语言的自足性,探讨了真实与虚构之间复杂的参照关系,揭示了现实世界的主观构成性:小说是一个由语言建造的虚构之物,决非对现实世界的再现;现实世界是破碎混乱的、各种现象杂然罗列的无序存在,它不是永恒真理的场所,也不是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人们借助语言进行的种种解释和建构;在语言构成性上,小说与现实世界有许多同构之处。离开语言,小说将不复存在;同样,离开语言,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也将无处可寻。


在讨论小说《偶然的音乐》时,《奥斯特研究》首先探讨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继而揭示小说深刻的主题。作者指出,《偶然的音乐》先后采用流浪汉小说与希腊悲剧两种叙事方式,前者展示了偶然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后者则展现了命运对人们生活的绝对主宰。小说中两者的分界点是扑克赌博:扑克赌博之前,主人公奈施在公路上享受着自由,这部分小说运用的是流浪汉叙事;赌博之后,他被强制劳动以偿还赌债。由此奈施公路上流浪的自由转变为草地上被强制劳动的命运,这部分小说运用的则是希腊悲剧叙事。流浪汉叙事中,出身低微的流浪汉不停地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地方,因为他的生活更多地是由偶然性而非命运来主宰,所以其冒险是不连贯的、插曲式的,呈现出一种与其生活同步的线性时间结构。


悲剧叙事有着固定的发展程式,它应该由顺境转入逆境,包括五个发展阶段:致命的错误、导致悲剧的行动、情节的突转、真相的发现和承受苦难。所谓致命的错误不是指悲剧人物道德上的缺点,而是指他不了解某些事实,从而判断失误,犯下认知上的错误,该认知错误势必导致第二阶段的行动,通常情况是主人公将背叛那些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这将使他产生羞愧的心理。悲剧行动的进一步展开,便会带来情节的突转,转向相反的方面,突转既要出人意料,又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情节的突转将导致第四个阶段的发现真相,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发现与对方有亲属或仇敌关系。该发现将会给主人公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他将通过身体的自戕或精神的自虐来惩罚自己,以寻求内心的平衡与精神的救赎。


《奥斯特研究》的文本分析揭示,小说《偶然的音乐》主人公奈施经历了致命的错误(把金钱等同于自由)、导致悲剧的行动(完全忽略波兹作为人的尊严,将他仅仅视为挣钱的工具)、情节的突转(波兹因反叛与逃跑被打死)、真相的发现(发现自己对两位富翁的无比仇恨之后)之后,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苦难,这便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的第五个阶段。失去波兹之后,奈施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他的苦痛与怀念如此剧烈,他几乎没有力气为自己准备晚餐……他从未从波兹的离去中完全恢复过来,他不停地哀悼波兹,似乎永远地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承受苦难的同时,奈施的负罪感愈发深重,他拼命地干活,速度是与波兹一起时的两倍。在劳动期满的前一天晚上,他接受管家莫克斯的邀请出去喝酒。归来途中,奈施不顾莫克斯的反对不停加速,面对迎面驶来的大卡车,他不但没有踩刹车,而是加大油门冲了上去。奈施以这种自杀式的车祸来惩罚自己,同时也报复了导致波兹死亡的直接责任人,从而实现了精神上的救赎。小说用悲剧的形式表现了人物悲剧的命运。《奥斯特研究》的作者将作品主题思想的讨论与小说艺术形式的分析结合得恰到好处,有力地证明了奥斯特的小说创作实现了思想深度与艺术创新的辩证统一。


三、跨学科研读与多角度考察相结合


美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詹明信在《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看作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跨国资本主义三个阶段在文化上的相应表现。后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表征。后现代主义既否定了现实主义关于外部世界的“反映论”,也否定了现代主义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论”,它注重表达的是叙述话语本身,关注的是无意义的语言游戏,表现出无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完整性,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表述特征。后现代小说通过元小说的创作手法,不断地显示作品的虚构特征,写作由此转向了本体展示,转向了语言哲学。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批评就必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社会学、符号学、叙事学等学科理论为支撑,对文学文本进行跨学科研读与多角度考察。《奥斯特研究》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跨学科研读与多角度考察相结合,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通过作品所表现的对后现代人类世界的认识以及作家为有效地表现后现代人类经验而在叙事艺术中的大胆创新。


《奥斯特研究》在“第五章 自我与他者:奥斯特的小说创作(二)”的“第四节《纽约三部曲》中的他者凝视”中,首先讨论了“凝视”这一哲学概念,阐述了萨特、福柯和拉康等理论家对凝视的定义:萨特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框架内考察凝视,指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凝视其实是一种关于存在的权力争夺;福柯将凝视运用于社会研究,重点分析凝视在社会意识形态建构、政治权力运作方面的作用;拉康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凝视在主体建构中的作用,区分了凝视在想象界与象征界发挥的不同功能。


《奥斯特研究》继而结合西方哲学中的凝视理论,跨学科地研究奥斯特的小说《纽约三部曲》(1986),认为奥斯特将文学创作与哲学思索合二为一,以讲故事的方式探讨他者凝视这一哲学问题。《纽约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玻璃城》(City of Glass)、《幽灵》(Ghosts)和《锁闭的房间》(The Locked Room)。这三个中篇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在跟踪监视一些对象,试图发现事情的真相,却均以失败告终。奥斯特在小说中设置了三个凝视场景,深入探讨凝视的暴力运作机制。在这三个凝视结构中,主人公们既是凝视者,又是被凝视者,既是凝视暴力的施加者,同时又是受害者。


《奥斯特研究》探讨了小说《纽约三部曲》“主人公们的理想自我”,指出《玻璃城》中作家奎恩、《幽灵》中侦探布鲁和《锁闭的房间》中无名叙述者出于各种原因都在监视、追踪一个特定对象:奎恩在跟踪斯迪尔曼,布鲁在监视布莱克,无名的叙述者在追踪范肖。《奥斯特研究》指出,实际上,早在奎恩、布鲁与无名叙述者开始追踪任务之前,他们便一直处于被凝视的位置,并且他们已经“惯于被看”。仅以奎恩为例,奎恩虚构了沃克这个成功的侦探,沃克其实是一个幻象,但在实际生活中,奎恩却对沃克产生认同,并下意识地以沃克的方式应对一切。其实,妻儿故去之后,奎恩对自己的现状(现实自我)极为不满,他成功地从沃克那里找到一个理想自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沃克。

根据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奥斯特研究》认为,沃克、布朗与范肖如同婴儿在镜中看到的那个完美镜像,奎恩、布鲁和无名叙述者对他们产生了自恋性认同,将他们视为理想自我,并且希望自己能成为理想自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拉康区分了想象界的自恋性认同与象征界的他者认同,认为前者形成的是理想自我,后者形成的是自我理想;前者是对意象的认同,是“我们想成为什么”;后者则是以他者的目光来看自己,以他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使自己成为令人满意的、值得爱的对象。奎恩、布鲁和无名叙述者分别以沃克、布朗与范肖的标准要求、规训自己,将自己置于他们的凝视之下,以便实现自我理想——成为理想自我,由此,凝视的暴力机制悄然启动。《奥斯特研究》对小说跨学科的研读深刻地揭示了作家试图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经验的思考和认识。


在后现代,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的基本观念;后现代的多元性是一切知识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本质。即使是真理、正义、人性、理性也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原则的直接结论是: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后现代思维积极维护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后现代主义小说摧毁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形而上常规,打破了它封闭的、自满自足的美学形式,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为了揭示奥斯特的小说《纽约三部曲》文本意义的多样性,《奥斯特研究》多角度地考察小说的文本,指出奥斯特在小说文本中采用自我否定、自我推翻的话语,使这些是非虚实同时并存,彰显文本本身的不确定性,使整个文本呈现出不可名状的自我消解状态;奥斯特有意从第一人称主观叙述转向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并采用多个人物的视角,其目的是为了形成“众声喧哗”的复调性,既让主人公进行充分的自我言说,又能从他人的视角透视主人公的生存真相;戏仿哲学叙述,在叙事层面告诉读者小说对当代人的主体性本质的思考。《奥斯特研究》进而指出奥斯特在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进一步探讨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并建构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理想的关系模式——相互尊重、包容差异。这种关系模式是基于后现代伦理选择的为他者基础之上,也即自我在与他者相处时,应充分认识并尊重他者的差异,并将这种关系模式推广至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


《奥斯特研究》以理论探讨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思想研究与形式分析相结合、跨学科研读与多角度考察相结合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可靠结论:奥斯特是一位具有深厚哲学基础并极具思辨性的作家,其作品围绕语言、主体性和他者这一复杂问题展开,既有形而下的现实关怀,又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奥斯特的创作与所处时代的语言学转向有关,他深受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影响,尝试从语言入手揭示人主体性的真相。同时,他对列维纳斯提出的绝对他者极感兴趣,从自我与他者的复杂互动关系入手,思考人的主体性的真相。另一方面,奥斯特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契合了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观点,自我主体身份的形成离不了他者的镜像作用,正是以他者作为镜像,自我才得以建构自己的主体身份。


综上所述,李金云的这部专著《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研究》是一部系统、全面、深刻研究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力作,其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都有很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李金云于2011年6月以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她是我指导的第二个博士。她聪明勤奋,谦虚好学,刻苦钻研,读博士期间在《外国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期刊上发表了5篇核心期刊论文,毕业第二年成功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并晋升为副教授,第三年又成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该项目已经成功结项,2017年晋升为教授。李金云博士毕业后,在短短的八年内,除了目前这部马上就要问世的专著外,还发表了与本项目相关的10多篇论文,出版了一部专著《保罗·奥斯特小说研究》,该专著荣获湖北省第11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3等奖。作为她的导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用2002年5月我的第一部专著《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出版时,我的恩师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仁敬教授在拙著“序言”结束语中勉励我的话来结束今天我为我的学生李金云博士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结项成果所写的 “序言” 并以此共勉:


学术的道路是漫长的。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的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说过:“人类惟一的真正尊严,也许就是有本领说自己不行。”在他看来,一切学问都是无止境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学而后知不足,任重而道远。希望金云同志戒骄戒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努力攀登英美文学研究的新高峰。


2019年8月10日

序言源自该著作,内容有删减)


序言作者简介:

陈世丹,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作序言


内容简介


本研究分别选取奥斯特的诗歌、传记和小说的若干代表性作品,运用西方当代关于主体性、语言和他者理论以及戏仿、拼贴、互文性等后现代文学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奥斯特创作的历史与理论语境。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福柯的语言和主体性理论、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语言观、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理论等,构成了奥斯特创作的独特理论语境。


第二章研究奥斯特的诗歌创作。奥斯特早期的诗歌契合工具论语言观,这些诗歌意义明晰,产生的是一个在场的所指;诗中的叙事者也是一个能动的、理性的笛卡尔式主体。后期的诗歌则主要围绕语言的自足性、人主体性的相对性、上帝的缺席、犹太人遭受的大屠杀等问题展开。


第三章阐释奥斯特的传记创作。奥斯特使用互文性、蒙太奇、拼贴、反体裁、种类杂糅等多种后现代叙事手法,突破传统传记的叙事窠臼,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展现了传主身份的碎片化和不确定性特征,也赋予读者解读文本的自由。


 第四章和第五章研究奥斯特的小说创作。第四章研究了小说《偶然的音乐》《密室中的旅行》和《奥吉·雷恩的圣诞故事》的独特叙事方法、不同的语言观和主体观以及迥异的美学特征。第五章解读了小说《幽灵》《纽约三部曲》《月宫》和《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探讨这些小说中蕴含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观念。


内容简介


著作目录


序 言      绪 论      第一章 奥斯特创作的现实与理论语境       第一节 奥斯特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奥斯特创作的理论语境  第二章 在场与缺席:奥斯特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在场的理想      第二节 所指的延异     第三节 上帝的缺席       第三章 语言与主体性:奥斯特的传记创作     第一节 后现代传记的叙事特征  第二节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主体     第三节《冬季日志》:冬日里的时空狂欢  第四节《来自内部的报告》:拼贴的心灵发展史        第四章 语言、主体性和叙事:奥斯特的小说创作(一)   第一节 西方小说中的语言、主体性和叙事       第二节《偶然的音乐》中的叙事艺术         第三节《奥吉•雷恩的圣诞故事》中的真实与虚构  第四节《密室中的旅行》中的元小说叙事策略         第五章 自我与他者:奥斯特的小说创作(二)  第一节 自我与他者的社会学视角——符号互动论  第二节 《月宫》中的社会、自我与他者  第三节《幽灵》中的自我与他者         第四节 《纽约三部曲》中的他者凝视      第五节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伦理选择的他者化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保罗•奥斯特年表 附录二:保罗•奥斯特主要研究文献     后 记       


著作目录



【赠书规则】

如果您喜欢本书,请在文末留言处写下您的评论,我们将向评论获赞最多的4名读者提供包邮赠书1本;另外,我们会选出获赞数未进入前1但最走心的1条留言,包邮赠书1本。

统计截止日期:2020年7月26日下午18点。


附言如果您想得到包邮赠书,请在文后留言,

赠书规则请参考上文。

如果您想先睹为快,阅读 “购书事宜”。

购书事宜


请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购买


购书事宜


相关推文推荐

好书推荐 | 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出品、张翎著《三种爱》

好书推荐 | 外研社出版、刘岩教授等著《性别》【互动赠书】

好书推荐 | 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阿根廷小说《七个疯子》【互动赠书】

好书推荐 |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澳大利亚作家罗伯特·麦克林著《黑暗天堂》【互动赠书】

好书推荐 | 上海交大出版社《如何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互动赠书】

好书推荐 | 外研社出版、韦清琦教授与李家銮博士著《生态女性主义》【互动赠书】

好书推荐 | 外研社出版、刁克利教授著《作者》【互动赠书】

好书推荐 |  “美国亚裔文学” 丛书【互动赠书】

好书推荐 | 王弋璇老师《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的空间性和身体美学》【互动赠书】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