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内卷的世界走出自己的道路?

安猪 SlowSchool
2024-08-23

在内卷的世界,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请看看慢学校创始人安猪2021年慢学校迎新会上的分享。


慢学校2021年二期招新正在进行中,欢迎点击文末的链接,了解详情。





教育的目标:学习成为什么人




最近有个新闻让我很感触,拼多多的员工的新年猝死事件。这一两年有太多这样的事,996大辩论、外卖骑手、跳楼的研究生或者程序员,都特别让人心疼。这位女员工才二十二岁,大学刚毕业,是刚接触社会、刚进社会的年纪。据说她还蛮多才多艺的,唱歌很好,也参加过歌唱比赛。

拼多多的官方账号在知乎上做了快速的回应,然后又快速的删除了这个回应。里面的话还是挺扎心的,说“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来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今天很难讨论到这么深的东西。是社会的问题还是资本的问题。这句话很残酷,似乎真实社会只能是这样子。但是不是就只能这样子呢?

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思考过:我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都能看得见的,也是社会主流希望你走的路。这条路有一个名字,就是所谓的社畜,社会的畜生。如果选这条路,就需要努力学习各种必要的职场技能,然后努力工作,去升职,去挣更多的钱,然后贷款买车买房,为了偿还贷款走入更深的循环。这是社畜的道路。

但是不是还有另外一条路?这条路叫成为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但这是一条更难的路,因为主流不鼓励你这么做,主流是为社畜设计的。一旦你要走向“成为自己”的道路,你就可能需要放弃一些东西。例如对物质生活更高的期待等。但是这样的放弃之后,你能够获得其它的东西,例如你更想要的生活。这是两条路。

有一部当年我看了很多遍的电影,《黑客帝国》,里面有很经典的画面,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的选择。如果你吃了蓝色药丸,你还是会过安稳的日子,躲在虚拟世界里面,很舒服的过一辈子,成为很安稳的劳动者,用自己的血肉来供养这个系统。而另一边,你一旦吃下红色药丸,就要面对残酷真相,独立去承担很多的事情。这时候你要去做特别难的选择:继续虚假地混下去,还是选择另外一条真实却残酷的路。我想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稍微有一点清醒的人,都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走哪条路,以及我如何更好的走下去。

但是要选择也是特别困难的。因为整个社会在推动你往其中一条路去走。这个社会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内卷,就是在同一条道路上竞争,这是一种零和博弈,就如同红桃皇后悖论所言:你只有加倍努力,才能留在原地。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整个社会都鼓励你,要做九九六,要做社畜,要努力去买车买房,并把资产多少作为最主要的“成功标准”,整个社会自动推你往那条路去走。那这时候,一小部分想走另外一条路的人,他们怎么办呢?

一个关键的策略是,建立起自己的社群,让少数派找到彼此,互相支持,能够让自己真的走上一条跟主流不同的路。这个也是慢学校存在的意义。

虽然慢学校不是全日制的学校,它是虚拟学习社群,但我们却把慢学校当成一所真正的学校去理解。任何一个学校最根本要回答的问题是:你要培养什么人?一所学校不是仅仅意味着我有什么老师,我能给学生上什么课,培养学生什么知识技能。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学校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你要培养什么人。摆在慢学校面前的一条路是去培养学习者更多的技能,这是一条更容易走的路,因为这是刚需,能解决很多的焦虑,也容易带来收入增长。但慢学校现在是选择另外一条路,就是培养真正的更自主的人、更有创造力的人,而且期待去创造一些独特的学习体验,去帮助社会中一小群有自己想法的人能够去看见彼此,能够去互相支持。这是慢学校的培养目标,要培养出来的学员群体。

我们吃下了红色药丸,并邀请同样勇敢的人加入我们。

这是非常不同的教育理念。引用心理学家布鲁纳的一句话,“教育要从仅仅关注学习什么,转向关注学习成为什么人。”这是慢学校的定位。我们不是关注学习什么,不会特别强调说,这里有什么知识,什么课程。相反,我们更关注你作为人的本身,你想成为什么人,你希望和世界、和他人、和自己,发生什么连接和关系。

学习成为什么,是远远大于学习什么的。学习什么仅仅是在学习成为什么人的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甚至只是表层的部分(这些部分已经越来越快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作为区别于动物和机器的生命,还有更多更深入更高贵的东西,例如他的热情,他的信念,他的价值观,他对这个世界的关怀等等。这些都是超越学习什么,到达了学习成为什么人的层次,这是慢学校根本的定位。作为学校,我们是帮助学习者去学习成为什么人,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学习到知识或技能,不是learning about是learning to be。




慢学校的终身学习体系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经过了几年实践,慢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终身学习体系。这个体系期待去支持那些想要走出自己道路的伙伴。它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是用关系去理解世界,第二是多层级的目标系统,第三个是对话式的学习

新视角:用关系理解世界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理解人生的新视角,就是用关系理解世界。

传统的视角是原子化的,把人理解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因此他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他更需要竞争而非协作。带来的结果是,我们孤立地看待世界、只看到事情看不到人,自己也陷入到了孤独和无助当中。

用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孤立的个体,不是原子化的,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关系支撑起来的。在每个人生活中,都包含三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是:我和自己的关系、我和他人的关系以及我和世界的关系

三种基本关系

我和自己的关系比较好理解,我是如何跟自己相处的,我如何理解自己的,我对自己是不是接纳的、信任的、自洽的等等。

我和他人的关系,这里他人通常不是指所有的非我之外的人,而是我的重要他人,比如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同事。在心理学层面,就是所谓的亲密关系。我和他人的关系,包括我是否被理解、是否被接纳、是否被支持等,这些在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幸福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所有的痛苦都是人际关系的痛苦,大家咀嚼一下这句话。

最后是我和世界的关系,我在世界中是什么样的位置,我被世界所需要吗?这意味着从基础层面,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有一项可以维持我体面生活的职业,从更高层面,我们还能为世界创造更正向的价值,推动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不妨用关系的视角去重新理解世界,重新理解所有的事情。当自己感到焦虑、痛苦或者迷茫的时候,往往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关系出现了问题。不仅是没有支持,没有技能,工资不够高,而是关系出现了问题。

例如我和自己的关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是不自洽的。所谓不自恰是什么,我既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我既想要独立自主,又想要家人的这种认同。我既想要发展兴趣,又想要有所成就。这是每个人经常遇到的,内心有非常多的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信念。需要和信念之间有冲突的时候,是不自洽的。

当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非常孤独的。大家相信也能感受到,特别是当你想要做一些跟社会主流不一样的事情的时候。你相信你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你和世界关系是ok的。你也是认同自己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你和自己的关系也是ok的。但是你缺乏一群支持你的人、接纳你的人,你在身边环境里面找不到太多人能够理解你所做的事情,这时候你就会感觉非常的孤独。

最后一点,关于我和世界的关系。很重要的是,我能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础,我在世界上能不能立足这个基础,我能不能够去创造价值。我看到很多朋友,特别是公益和教育创新行业的朋友,他有自己的价值观,非常想创造的有价值的内容,也能够去获得一些支持。但很多时候,他没有办法在商业化里面获得成功,导致他非常痛苦、焦虑。我之前做公益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一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总是筹不够钱。这时候我与世界的关系里面,我没有找到真正能够跟世界交换的价值。那这个也是很多人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以上就是简单的梳理,如何用关系去理解世界。

重新定义学习

当我们重新用关系去理解世界之后,我们也就重新定义了学习。

学习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了处理好不同的关系。对应三种基本关系,我们就有了三个基本学习行动。

第一个学习行动是觉知。我们要觉知自己的身体、情绪、需要和信念等等。这些很多教育里面是忽略的,因为大部分教育是基于认知的,更关注知识的技能的习得,但是对于身体、情绪、需要和信念这些东西,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基本上是忽略的。你不妨去问一个人,你现在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你现在情绪怎么样的,十个里面有五个是是没法回答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练习,他们不知道当下身体是怎么样的,当下情绪怎么样,因为没有感受过,他们的思维里也没有足够去描述不同细微情绪的单词,对于这些“内在的知识”或“自我的知识”,他们是茫然的。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真正重新连接到自己,重新去感知到自己。这是第一部分,我与自己的关系里面,一种最基本的学习行动——觉知。这里面有很多的策略,例如写日记、反思、冥想、对话等等,今天不细说。

第二个学习行动是创造,这是我与世界的关系。我要去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这东西是作品,是项目,或者是产品。这里面通常会用到一些创造的方法,目标管理、设计思维、敏捷方法等等。但这些创造的方法都有共同的取向或者盲点,就是它们是外部导向的,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是外部的问题,然后从问题出发去设计解决方案。但是,这种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忽略了问题和创造者自身的连接,也使得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缺乏内在的激情,变成一个纯工具性的产品。因此,在慢学校的创造流程中,我们将自我觉察和社群对话融入到了流程的所有环节当中,旨在创造出一种更身心合一的创造状态。

第三个学习行动是联结。为了更好地创造或者获得他人的反馈,我们需要与他人联结,并尝试建立一种基于信任的协作关系,这时候,团队并形成了。而联结要做的事情,是学会去表达、聆听、提问、反馈、支持还有领导等等,去建立健康可持续的和关系。

以上就是三种基本的学习的行动,也是未来不断去提及和去练习的。

用同样的模型,我们也可以回应:慢学校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习者?三个词:从容、温暖、有创造力。对自己从容,不紧张不焦虑;对他人温暖,用于信任和支持他人;对世界有创造力,为世界的美好创造自己的作品。

新尺度:多层级目标系统


建立了对于人生的新视角之后,我们便可以落实到行动层面。

慢学校按照30年、3年和3个月三个时间尺度,将人的学习和成长拆分为一个可分解、可操作的学习系统。

三十年

在三十年的人生尺度,你需要建立人生的全局认知,并确立个人的长期目标
所谓人生的全局认知,就是能够清晰有底气地回答所谓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
我们把人生现象成一条河流,它有遥远的起源,这起源塑造我们今日的信念和价值观。在它奔流向前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一些重大的转折,这些转折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最终,这河流将流向它的目的地,而在背后推动的是我们内在的驱动力。人生的河流虽然无法预测和规划,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考察这些起源、转折和驱动力,去对我们的走向和目标形成更深刻的认知,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长期目标(愿景),创造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在慢学校的《自我之旅》课程,你将经历这个过程。

三年

在三年的身份尺度,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新身份,并以此来构建你的学习规划

三年是身份转变的基本单位,你需要为自己的未来三年规划新的社会身份。你可能希望从设计助理成长为设计专家,也有可能希望从程序员转变为创业者。如何实现?不要仅局限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身份的转变是一个创业过程,你需要像创造一个事业一样,重新设计自己的产品和合作网络,重要的是,从关系的视角理解新身份:我需要具备怎么样的个性和思维?我需要和哪些群体进行怎么样的互动?我需要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在慢学校的《未来之旅》,你将学习商业模式画布,为自己的新身份构建出一个合理的“业务模式”,并指导你接下来的行动。

三个月

在三个月的行动尺度,你需要创造自己的作品,用作品来构建自己身份的合法性

很多人都不具备产品思维。他们会说“我想提高课程设计能力”,而不是说“我要设计出一个课程”。当我们用提升能力的思维去理解自己的行动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安慰效应:我学到了新知识,所以我进步了。但是否能在实际中应用,却很少去验证。而“我要设计出一个课程”就是一种产品思维,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可见的成果,它让我们思考更清晰,也更容易评估我们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学习设计思维、敏捷方法、产品思维、协作方法等等行动方法论。在慢学校,如果你有想创造出什么作品的想法,可以参与“作品孵化器”,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快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小结

小结一下:

  1. 在三十年的人生尺度,你需要回答的是:我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1. 在三年的身份尺度,你需要回答的是:我要如何成为一名_______?

  1. 在三个月的作品尺度,你需要回答的是:我要如何快速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作品?

我们自上而下地构想,理解人生,设计身份,创造作品。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自下而上地构建,我们通过一个个作品的创造,不断增强新身份的专业性,进而,我们通过一个个身份的体验,慢慢地创造出我们想要活出的人生。

再往下走,我们来到了当下。

新学习:对话式学习

我们的学习从长到短,三十年、三年、三个月,最后一点是缩短到当下,当下是什么?就是每一次的学习行动。在慢学校特别强调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对话式的学习

在慢学校最常引用的一句话可能是:对话创造意义。对话不是传达、指令,对话的英文单词Dialogue,由两个希腊词根组成,Dia的意思是流过,Logue的意思是词语、意义,所以Dialogue的本意是意义的流动。我们通过对话,把每个人的想法和观点分享出来,流动起来,互相碰撞,创造出新的意义,实现真正的参与和高效的协作。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的作者弗莱雷曾说过:“学习不是对观念的消费,而是对思想的创造和再创造。”对话将每个人的自主性,自我意识、自己的思想,能够充分的表达,充分的流动出来,去改变传统的、所谓权威式的教育。权威式的教育不需要对话,它只需要灌输,这种灌输给我们带来一种“高效学习”的错却,而实际却是“浅层学习”。对话意味着会有新的知识的出现,新的意义的创造,这些无法被老师所预先设计。因此,当人们进入到真正的对话,也意味着权威的消减,意味着每个人都是这里面的主人,每个人都是知识和意义的创造者。所以在慢学校里面,特别强调对话式的学习。在学习效果上,通过对话大家可以作为彼此的教练,通过彼此聆听和反馈,能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对话创造了一种自主的学习,创造一种去权威化的学习,这个是在整个学习的环境里面,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我们通过学习而成长,而成长离不开自我的觉醒和认同,单纯的知识技能积累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我们也期待大家将这样的对话带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分享一个我们的故事。我们最初是一周进行一次周会,周一早上,三个小时左右。后来我们发现这样无法讨论得很深入,因为把一周的事情,包括评估、计划等放到一个会议上面,很容易变成以事情为导向,而忽略了事情背后人的感受,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冲突或压抑。后来,大约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将日常沟通的频率提高为三次,逢一三五的早上,我们都要进行团队沟通。一开始我们花的时间很长,每次都要三个小时甚至更长,因为我们不单是讨论事情,更多是讨论事情背后的理解、情绪和需要等等。慢慢地,会议时长开始缩短。到现在,我们周三周五的沟通会只需要一个半小时,而且讨论得更深入、决策质量更好、完成率也更高。为什么?因为前段时间的“低效”会议,逐渐把我们的情感和需要梳理清楚了,我们为什么加入慢学校、我们如何理解慢学校、我们期待在这里如何成长、我对团队的承诺和彼此的预期是什么等等的问题,我们已经比较清晰了,所以后面的会议就能更聚焦事情的思考上面。

所以,对话从短期来看是低效的,但从长期来看,却是非常高效的。




总结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慢学校的终身学习体系。总结一下三个要点:
  1. 用关系去理解人生。

  1. 多层级的目标系统。

  1. 对话式学习。

这三点,将会贯穿到慢学校所有的学习过程里面。
最后,再次欢迎大家加入慢学校!


- End -


如果你对加入慢学校感兴趣,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联系小慢咨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SlowSchool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