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School

其他

我们如何应对挫折:勇气、探索与社群支持 | 直播周对话系列

在寻找兴奋感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应对挫折和挑战?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学习经验。在慢学校「为什么学了这么多,仍然过不好一生」这场直播中,我们邀请了三位嘉宾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历,一同探讨这一话题。以下是对话精华内容的整理。嘉宾介绍Ann:中丹教育连接者,丹麦终身学习计划Learn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慢学校体验周:创作我的《个人说明书》

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本书,可以完整地讲述你的故事,展示你的兴趣、价值观、未来憧憬,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欢迎加入慢学校体验周的特别挑战:创作我的《个人说明书》。在这个七天的挑战中,你将有机会深入探索自己,创作一份真实反映自己的个人说明书。什么是慢学校体验周?慢学校体验周是针对对慢学校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一个短期体验慢学校的机会。在体验周中,你将有机会参与慢学校的特别挑战,深入了解慢学校的学习理念和方法,与社群成员互动交流。活动时间8月24日-8月30日挑战概览第一天:线上工作坊,共同设计行动目标和计划第二至第六天:个人自主实践和书写,每天10-20分钟第七天:线上工作坊,社群分享和庆祝我们将一起探索个人简介和主要经历:回顾自己的职业、教育背景和重要经历兴趣爱好: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运动、艺术等关注领域和价值观:探讨自己关注的领域和核心价值观未来期待和期待的合作与支持:描述对未来的期待和目标为什么参与?深入了解自己: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问题,引导你深入了解自己社群的支持和反馈:在社群的鼓励和支持下,创作过程更加有趣和有成效创造属于自己的说明书:完成挑战后,你将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个人说明书》费用体验周的价格为199元/人,首次体验价为99元/人。如何加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活动协调员小慢:不论你是谁,无论你从哪里来,我们在慢学校等你,一起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性,创作属于自己的《个人说明书》。慢学校团队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慢学校的四个为什么:揭秘慢学校

最近,慢学校发布了新的社群招募在内卷和躺平之外,还有一条慢下来的道路|欢迎来到慢学校,对产品和服务内容进行了大幅更新。现在的慢学校,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描述:慢学校是一个帮助你在内卷和躺平之外探索第三条道路——慢下来,更有觉知和创造力地生活——的线上实践社群。通过每月两次的7天社群行动挑战,你将深度体验慢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方式,从而重新连接真实自我,培养深刻的人际关系,塑造一个更有意识、更有同理心、更有创造力的自己。对于慢学校,很多朋友都会有以下的疑问:什么是慢?为什么慢?为什么是“7天社群行动挑战”?为什么是社群而非课程?为什么以年为单位提供服务?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讨论。什么是慢?为什么慢?很多朋友在看到慢学校时的第一个问题是:现代社会强调效率和速度,为什么你们叫"慢"学校?"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慢"?在一个经济下行的时代,人们似乎只有内卷和躺平两条路。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压的工作环境、无休止的竞争,这些都让人们感到疲惫和迷茫。人们追求效率,追求速度,追求即时的满足。快餐、快递、快速通道,快已经成了现代生活的代名词。但是,这种快速的生活方式真的让人们更幸福、更满足吗?快速的学习是否真的让人们更聪明、更有智慧?快速的社交是否真的让人们更亲近、更有温暖?快速的管理是否真的让企业更高效、更有竞争力?答案并不明确。事实上,快速的生活方式往往让人们感到更加焦虑、更加孤立、更加空虚。人们在快速的节奏中失去了对生活的感受,失去了对自己的认知,失去了对他人的理解。快速的生活方式,往往让人们陷入一种永不满足的追求,一种永不停歇的竞争,一种永不到达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慢学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慢的道路。在慢学校,你将体验到:慢的学习:让自己有时间深入思考,有空间深入探索,有机会深入实践。它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慢的生活:让自己有时间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每一次呼吸的新鲜,每一个瞬间的美丽。它不再是一种盲目的追求,而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慢的工作:让自己专注于少量重要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意义而工作。它不再是一种机械的实行,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慢的社交:让自己有时间深入了解彼此,有机会深入交流彼此,有空间深入合作彼此。它不再是一种表面的互动,而是一种真实的连接。慢学校的慢,不是一种消极的拖延,而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它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快速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挑战,一种对人们真实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满足,一种对人类本质的深入探索和回归。在一个快速的时代,慢学校的慢,或许正是人们真正需要的。为什么是“7天社群行动挑战”?接下来,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要用7天的时间来挑战自己?我们如何才能体验到这些慢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呢?需要很多课程吗?在慢学校,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它不是通过冗长的课程或繁琐的作业,而是通过一种名为“7天社群行动挑战”的独特形式。每次7天,每月两次,持续进行。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这个挑战是如何运作的:创作《我的个人说明书》挑战。个人说明书是一份关于自己的声明,它反映了你的核心价值观、信念、目标和愿景。在这个七天的挑战中,参与者将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分享和创作,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还能够与社群成员建立深厚的联系。这个挑战的每一天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和目标。第一天,我们将通过一场线上对话来设计自己的行动计划。第二到第六天,我们每一天都完成个人说明书的一部分,从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期望等,再到整合和修订个人说明书的草稿。第七天,我们通过一个线上分享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且在展示中互相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不仅能够探索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还能够实际动手创作一份真实反映自己的个人说明书。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慢学校的“7天社群行动挑战”具有如下的优势:7天:7天的周期为参与者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深入探索一个主题,每月两次的频率则确保了活动的连续性和新鲜感,既不会让人感到压力过大,也不会让人感到沉闷。行动挑战:通过行动挑战的形式,学习变得更加实际和有趣,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社群:在社群中进行学习,增强了归属感和参与感,也让学习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是慢学校为什么采用"7天社群行动挑战"模式的原因:聚焦一个主题,在社群的支持下,通过体验和行动实现深度的学习。这些设计理念共同构成了“7天社群行动挑战”的独特价值,也反映了慢学校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理念。为什么是社群而非课程?接下来,你可能会对"社群"感到好奇。说到学习,我们不是都应该去"上课"吗?为什么慢学校会采用社群的形式?在现今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追求效率和速度,教育也不例外。传统的课程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递为核心,强调标准化和统一化,追求快速和大规模。然而,这种快速的教育方式,虽然可以迅速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却往往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和个人需求,忽略了学习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连接和人际交往。慢学校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社群的道路。社群的价值在于人,人的独特经历、独特经验,如果能够充分流动起来,它的价值远远超越知识。可以做个对比:如果你要学习知识,买一本专业教材就够了,不超过100元。但是,如果你要好好地解决一个问题,可能要交几千甚至几万元的"学费"。而有时候,一个有经验的朋友的一句话,就能帮你省下这几万元。这就是社群的价值。慢学校聚集了大量有趣的人,包括创业者、主理人、自由职业者、教育创新者、社会创新者、小众有趣人类等。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背景和领域,有着不同的兴趣和激情,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样一群人在社群中彼此碰撞和互相支持,能够为每个人带来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慢学校采用社群而非课程的原因,我们期待你"向人学习"而非仅仅"向书本学习"。为什么以年为单位提供服务?最后,你可能还有一个小疑问:一般的教育和培训服务可能以周或月为单位,为什么慢学校用以年为单位提供服务?慢学校以年为单位提供服务,这一选择背后的中心观点是:构建长期的学习习惯和社群联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短期的兴趣尝试和即时的满足成为了一种常态。然而,慢学校的理念却是追求深入参与和持续成长,而不是短暂的兴趣追求。长期的学习习惯:以年为单位的服务,鼓励学习者逐渐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长期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也使他们能够在持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成长。这种长期的承诺,反映了慢学校追求质量而非数量的理念,也是慢学校所倡导的慢的学习方式的体现。深厚的社群联系:以年为单位的服务,也有助于学习者与社群成员建立深厚的联系。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人们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共同进步。这种深厚的社群联系,不仅增强了学习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使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共同进步的价值:慢学校强调的不仅是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有社群的共同进步。通过一年的时间,学习者和社群成员可以共同探索、实践和反思,形成一种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氛围。这种共同进步的价值,也是慢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以上就是慢学校以年为单位提供服务的深层考虑,它强调长期的学习习惯、深厚的社群联系和共同进步的价值,也正是慢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和价值。结语慢下来并不意味着落后,而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思考、探索、实践和对话。它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让我们更真实地连接自己和周围的世界。"7天社群行动挑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让你在短时间内深入体验慢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改变。社群更强调互动和支持,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在社群中,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慢学校相信,真正的改变和成长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一年的时间可以让你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与社群成员建立深厚的联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迫追求速度和效率,却忽略了深入思考、真实连接和有意识创造的价值。慢学校正是为了回应这样的时代需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空间。慢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一个成长社群。我们邀请你加入我们,一同走上这条慢的道路,探索一个更深刻、更有意义的人生旅程。现在就扫码支付,成为慢学校的一员。或者,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慢学校,并收到慢学校的活动更新,欢迎添加小慢的微信,加入慢学校粉丝群:让我们一同慢下来,深入学习,真实连接,有意识创造。你的成长之旅,从现在开始。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在内卷和躺平之外,还有一条慢下来的道路|欢迎来到慢学校

感觉生活太快,想要慢下来?想要追求品质而非数量?想要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性?那么,慢学校欢迎你的加入!经济下行时代,人们通常只能选择内卷或躺平。慢学校希望为你提供第三条道路:慢下来,追求品质而非数量。慢学校的使命我们希望帮助你在繁忙的工作中更好地觉知与创造生活,探索自己更多可能性。慢学校的理念觉知:更有觉知地生活和工作。创造:尝试新事物,探索潜能。社群: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成长。我们提供什么?"七天社群行动挑战"活动:在慢学校,我们不仅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每月两次的七天社群行动挑战活动,帮助你更有觉知地工作和生活,同时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你将体验正念生活:学会当下觉察,享受每一口食物,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瞬间。主题学习:从人工智能到教育哲学,你想探索的,这里都有。兴趣体验:摄影、写作、舞蹈……你的兴趣清单,我们一起勾选。自我认知:你是谁?你想要什么?通过生命故事挖掘、价值观探索等,我们一起寻找答案。你将经历目标设计(D1):在挑战的第一天,我们一起明确目标,确立方向。个人实践(D2-D6):你将有五天的时间,每天花10-20分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并分享到社群中。社群分享(D7):在挑战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起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成长。我们的优势精心设计的流程:每个挑战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你在七天内获得最大的成长。在体验中学习:我们强调实践,让你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和成长。来自同伴的反馈和支持:在社群中,你将得到同伴的鼓励、反馈和支持,让学习变得更有趣。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我们的人工智能助手将陪伴你的学习旅程,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慢学校里都有谁?慢学校聚集了一群有行动力和创造力,同时乐于助人和分享的社群成员,他们是:创业者/主理人: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教育创新者/独立教师:不满足传统教育,用新方法点亮学习的火花。小众有趣人类:追求个性化,探索非主流,享受与众不同的人生。你:是的,就是你,渴望探索、勇于尝试的你。费用说明慢学校是一个年费制社群,每年的费用是1200元。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付费加入:或者,你也可以联系慢同学"月亮",加入慢学校粉丝群,慢慢了解。为什么选择我们?不是工厂,是花园:我们不追求产量,我们追求美和丰富。不是课堂,是游戏:我们不灌输知识,我们创造体验。不是竞争,是共创:我们不内卷,我们共同成长。如果你厌倦了工厂模式的生活,想要在经济下行时代找到第三条道路,那么,慢学校等你来挑战!快来加入我们吧!
2023年8月12日
其他

成长就是认真地玩|慢学校招新

慢学校是一个个人成长行动支持社群。我们鼓励每个人"认真地玩"的心态享受成长的过程。我们深知成长无处不在,任何与个人成长相关的行动,不管是培养习惯、学习知识和技能(如语言、编程、绘画等)、自我探索、写作、设计产品、职业转型等,慢学校都可以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是一个由热衷于成长的人们构建的社区,致力于探索和分享成长的路径,帮助你通过一步一步的小事,实现大的变革。一、慢学校,重新定义成长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无法逃避“成长”的话题。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所理解的“成长”,往往是对结果和速度的追求——考试分数,职位晋升,财富积累。这种对结果的追求往往让人陷入焦虑和迷茫。慢学校试图去重新定义“成长”,我们更应关注自己是否在成长的状态中,而非单纯关注成长的结果。那么,真正的成长状态又是什么呢?慢学校的答案是:“认真地玩”。这里的“玩”,并非我们常理解的游戏玩耍,而是指做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事。而“认真”,则是指投入、专注,用有效的方法做事。这是我们在孩子身上可以常常看到的状态。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无论是玩积木还是画画,他们都全身心投入,专注而愉快。他们不关注结果,只在乎过程,只在乎那一份来自内心的喜悦。这就是慢学校所提倡的“认真地玩”。这样的成长状态,不仅仅适用于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同样重要。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可能把“玩”视作一种奢侈,认为成长必须是严肃的、有压力的。但是,慢学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热爱的领域,只要我们“认真地玩”,我们就能进入一种更好的成长状态,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发展和提升。接下来的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慢学校是如何帮助你重新定义成长,帮助你找到并维持这种“认真地玩”的状态的。二、慢学校的模式:项目式成长在慢学校,我们提倡的是项目式成长模式。那么什么是项目式成长呢?其实很简单,就是选择一个或多个你感兴趣的主题或者项目,然后以它为中心,进行深度学习和实践。这些项目可以是一个要培养的习惯,一个要学的技能,一个要写的公众号或系列文章,甚至是一个要设计的产品。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学员将获得持续的、深度的成长。慢学校的项目式成长模式,可以简述为一句话:以热情为指引,以作品为衡量,以"和自己对话,和同伴对话,和AI对话"为方法。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模式。以热情为指引我们鼓励学员在设立自己的学习项目时,先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热爱的领域。我们相信热情是学习的最大驱动力。当你对一个领域有热情时,你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也更能享受学习过程,更容易做出实质性的成果。例如,如果你对编程感兴趣,你可以设立一个编程学习项目,制定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比如学会Python语言,然后持续深入学习。以作品为衡量我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员通过创作作品来实践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作品是学习的最好证明,也是对学习效果的最直接衡量。例如,你可以通过写一篇文章、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个项目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你的作品将反映出你的学习进度和水平,帮助你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和自己对话,和同伴对话,和AI对话”为方法在慢学校,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帮助你与自己、与同伴、与AI进行对话。"和自己对话"是指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你可以通过记录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同伴对话"是指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和互动。你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反馈,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和AI对话"是指利用AI工具进行学习。慢学校提供了多种AI学习工具,如AI导师,你可以通过和AI导师进行交流,获取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反馈。例如,你可以在每天结束时,写一篇学习日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你可以在社群中分享你的学习心得,获取他人的反馈;你也可以利用AI导师,获取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下面,我们将用三个例子来说明,一位学习者在慢学校中可以如何实现项目式成长。例子一:编程技能的提升小明是一个初级程序员,他想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编程技能,于是他来到了慢学校。他首先制定了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会Python语言并开发一个自己的个人网站。然后,他每天都投入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不断记录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和自己对话”。在社群中,他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参与讨论,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反馈,以“和同伴对话”。此外,他还利用AI导师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建议,持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案。最终,他成功地开发出了自己的个人网站,并在社群中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例子二:艺术技能的学习小红是一名艺术爱好者,她想学习绘画,于是加入了慢学校。她设定的目标是三个月内完成一本自己的绘画集。她利用慢学校提供的资源和社群,开始自己的学习之旅。她不仅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还积极和社群的同伴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新的启示。同时,她通过AI导师获取定制化的学习指导,提升学习效率。三个月后,她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绘画集,作品被社群内的同伴们所赞扬。例子三:职业转型的实现小刚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员工,他对当前的工作不再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实现职业转型。于是他来到了慢学校,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学习数据分析技能,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他每天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学习数据分析,并且在社群中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获取反馈。同时,他也会利用AI工具提供的个性化建议,持续优化自己的学习计划。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掌握了数据分析的技能,并成功地找到了一份数据分析师的工作,实现了职业转型。以上三个例子都说明了,这种模式把学习的焦点放在了你的兴趣和热情上,把你真正投入到你热爱的事物中,让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通过项目式成长,你不仅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发现自我,理解自我,最后实现自我成长。这是一种全新的,以你为中心的成长模式,它能让你在快乐和轻松中成长,让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发现你真正的兴趣和热情。你将不再为了成长而焦虑,不再为了成长而迷茫。因为在慢学校,成长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快乐,就是这么自然。接下来的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慢学校是如何帮助你实现项目式成长,帮助你找到并维持这种“认真地玩”的状态的。三、慢学校的服务:为你的项目式成长提供支持在慢学校,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服务,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项目式成长,让你能够在“认真地玩”中,实现自我发现和成长。作品实验室每个季度,我们会开设一轮作品实验室。在作品实验室中,每位作品创造者都可以获得精益创业和敏捷方法的自主学习,同时我们会提供AI助手的支持,还会通过私董会形式的社群对话,帮助你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作品。例如,你可能想设计一门新的课程。在作品实验室中,你可以学习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策划和营销你的课程。你还可以利用AI助手的功能,进行模拟教学,得到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你的课程设计。同时,你还可以参与到私董会中,和其他学员一起讨论和解决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如,你可能想要创建一个新的产品。在作品实验室中,你可以学习如何进行产品设计,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策划和营销你的产品。你还可以利用AI助手的功能,进行模拟销售,得到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你的产品设计。同时,你还可以参与到私董会中,和其他学员一起讨论和解决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长俱乐部我们还为每位学员提供了成长俱乐部活动,帮助你更深入地探索自己,设计改变的行动。成长俱乐部每月进行三次共学活动,每次围绕一个成长大问题,例如“从失败中学习”、“成长的动力”、“习惯的力量”等,通过个人反思、AI互动和同伴对话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在“从失败中学习”的共学活动中,你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深入理解你在过去的失败中可以学到的东西。你也可以通过AI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你的失败,从而获得新的洞见。同时,你还可以和其他学员一起对话,分享你的失败经验,听听他们的故事,从中获得共鸣和启示。再如,在“成长的动力”的共学活动中,你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理解是什么在驱动你成长,你的动力源自哪里。你也可以通过AI互动,挖掘你的内在动力,找到你的成长热情。同时,你还可以和其他学员一起对话,分享你的成长动力,听听他们的故事,从中获得共鸣和启示。主题课程和工作坊慢学校也会定期开设一些主题课程和工作坊,例如写作课、学习课、人生战略设计课、周末成长学院等,慢学校社群成员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进行购买。这些课程和工作坊旨在帮助你学习一些具体的技能和知识,以支持你的项目式成长。例如,你可能在人生战略设计课中,学习如何设计你的人生路线图,如何制定你的长期目标,如何规划你的生活和职业。这些都将帮助你更好地进行项目式成长,让你的成长更有方向,更有意义。再如,你可能在写作课中,学习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文章,如何通过文字传达你的思想和感情,如何用文字影响和改变世界。这些都将帮助你更好地进行项目式成长,让你的成长更有影响力,更有意义。社群经济系统在慢学校,我们还设有社群经济系统,为每个学员提供社群金币(新学员可获得4800枚社群金币,等价于4800元的购买力)。你可以用社群金币兑换社群活动或折价购买课程,更可以通过参与设计或主持社群活动、发布学习课程等方式获得社群金币。在这里,社群金币不仅仅是一种虚拟货币,更是你在社群中的认可和价值的体现。例如,你可以根据你的成长需求和时间安排,使用社群金币兑换作品实验室、成长俱乐部又或者其他社群活动或课程,构建你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在这些社群活动中,我们还会设有激励机制,积极参与者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金币回馈。同时,你还可以通过组织和发起社群活动获得社群金币。让自己的学习和创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社群金币的运作方式是基于慢学校的核心价值和文化设定的,即慢、深度、共享和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经济系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你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有趣和有成效。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支持和推动你的创作活动,让你的知识和想法更好地传播和实践。这些都是慢学校为你提供的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服务,帮助你更好地进行项目式成长,帮助你找到并维持这种“认真地玩”的状态,实现你的自我发现和成长。四、慢学校,你的终身幼儿园《终身幼儿园》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终身幼儿园团队的创始人、《创造学》之父Mitchel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学习者、创造者和生命探索者|慢学校招新

文婷的故事2023年12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李文婷走进了她位于上海浦东的办公室。她刚刚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关于公司的全球会议,会议将讨论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合到工作流程中,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李文婷是一名市场策划经理,她的团队负责为客户打造出色的广告方案。她知道,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她的工作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心潮澎湃的文婷立刻打开了最新版本的微软Office,期待体验这一创新技术。一进入Word软件,文婷就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功能模块——“人工智能助手”。她点开了这个模块,发现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正在等待她的命令。文婷输入了一段简短的话题描述:“为一家环保科技公司设计一款广告宣传册。”令文婷惊讶的是,人工智能助手在短短几秒钟内就生成了一个完整的广告宣传册方案:设计理念、主题、文字、图片和排版都一应俱全,质量之高,让文婷瞠目结舌。她忍不住感叹:“这真是太神奇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文婷将人工智能助手运用到她的每一项工作中。当她需要撰写报告时,人工智能助手会为她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见解。当她需要准备PPT演示时,人工智能助手会自动生成精美的幻灯片,以及吸引听众的讲稿。她的工作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文婷也发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并非只有美好的一面。她的同事小王,是一名资深的平面设计师。自从人工智能助手的应用普及后,小王的工作量骤减,他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文婷与小王展开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让他意识到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她鼓励小王将自己的专长运用到更高层次的创意设计和策划中,从而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受到启发的小王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如虚拟现实设计、三维动画制作等。他逐渐发现,尽管人工智能助手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他的工作,但它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专注于提高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能力。与此同时,公司的高层也意识到了这一技术变革对员工的影响。为了帮助员工适应这个新时代,公司开始提供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教授大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助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发掘自身潜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几个月后,文婷和小王在一次重要的客户演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运用人工智能助手生成的素材,结合自己的创意和技巧,设计出了一款令人叹为观止的虚拟现实广告。客户对他们的表现赞不绝口,签下了一份丰厚的合同。这次成功的经历让文婷和小王深刻体会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人工智能助手为他们带来了便利和高效;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最终,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工智能时代并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只有勇敢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才能在这个新时代中立足并茁壮成长。而这个故事,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充满智能科技的新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发掘自己的潜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而人工智能的助力,只是这个美好未来的一个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婷越来越信赖人工智能助手。她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她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有了这些时间,文婷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自从大学时代,文婷就一直对公益事业充满热情。她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为那些处于贫困和困境中的人们提供帮助。然而,因为工作繁忙,她一直无法付诸行动。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助手的帮助,文婷终于有时间去关注这些问题。她开始参与一些公益组织的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一天,文婷在一场公益活动中,遇到了一个名叫小梅的女孩。小梅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家里贫困,没有足够的资金供她上学。李文婷被小梅的坚韧和渴望求知的精神深深打动,她决心要帮助这个女孩实现梦想。文婷意识到,她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助手的能力,为小梅和其他像她一样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机会。于是,她成立了一个名为“智慧之光”的公益项目,通过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人工智能助手在这个项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帮助文婷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协助她筹集资金、联系志愿者和教育专家。此外,人工智能助手还能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课程辅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项目中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凭借人工智能助手的支持,文婷迅速地将“智慧之光”项目扩展到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得到了教育机会,他们通过努力学习,逐渐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文婷也收获了巨大的成长和满足感。她开始更加关注团队协作、领导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技能,以便更好地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她与其他志愿者和教育工作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为改善教育质量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文婷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她意识到,她的内在热情并不仅仅是追求事业成功,而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几年后,“智慧之光”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数以万计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通过这个项目获得了优质教育,迈向了更美好的未来。文婷也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公益领袖,她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投身于公益事业。人工智能时代下,人何去何从?首先声明一下,文婷的故事,是我们用ChatGPT生成的。在过去的十天里,世界发生了许多大事:3月15日,ChatGPT
2023年3月25日
其他

技术+社群,个性化你的成长|慢学校招新

李明的故事李明是一个年轻的运营专家,他在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工作了三年,负责推广和运营各种课程。虽然他在公司做得很出色,但他却感到自己并没有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他一直在思考着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李明尝试了多种方式来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首先,他在工作之余参加了各种兴趣爱好的社交活动,包括登山、旅游、摄影等。然而,尽管这些活动让他感到愉悦,但是并没有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之后,李明开始在网络上寻找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在线课程和知识付费产品。他买了很多关于摄影、旅游、电影等方面的课程和书籍,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进行学习。但他发现大部分的课程和培训都是“按图索骥”式的,缺少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支持和引导。这使得李明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无聊和枯燥,而且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不匹配。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所在的行业,但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有天赋的领域,也无法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转化为具体的职业方向。最后,李明逐渐感到迷茫和焦虑,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成长是个性化的,也因此而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期待、路径和方式。例如,某些人可能在职业上渴望成功和升迁,而另一些人则更重视自我实现和创造力的发挥;某些人可能需要增强自信和社交能力,而另一些人则需要更多的内省和独处时间来探索自我。因此,每个人的成长需求都是个性化的,需要针对个体的特点进行定制化的发展计划和支持。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成长"。当我们想到"成长",自然会想到"学习"。然而,传统的学习模式很难支持到人们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传统的学习模式通常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教学,注重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难以满足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传统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很难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更难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同时,传统教学也忽视了学习背景、文化、经验等因素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影响,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真正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怎么办?我们需要技术和社群的加持。让我们继续来看看李明的故事。李明的故事(续)一天晚上,李明在网上偶然发现了慢学校,这是一个致力于个性化成长的社群,可以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项目孵化和主题共学活动。李明被这个社群的理念所吸引,决定尝试加入其中。加入慢学校后,李明发现这里和他之前接触过的所有在线教育平台都不同。在慢学校中,他可以和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学习他们在不同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李明首先参加了慢学校提供的社群主题共学活动。这次主题是关于创造力的,活动从个人信念探索、知识体系建构、实践探索等多个维度入手,帮助李明重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在活动中,李明遇到了许多和自己有相似经历和情感的小伙伴。通过交流和分享,李明渐渐发现自己在创造性思维、策划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天赋。他也参加了慢学校的个性化成长项目孵化服务,借助ChatGPT提供的设计支持,开始探索自己的创业梦想。慢学校的私董会模式的项目讨论会也为李明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指导。他不再感到自己孤军奋战,而是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如何把自己的创业项目变成现实。在慢学校的帮助下,李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开始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他发现,与其安于现状,不如放手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即使在追梦的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只有坚定地走下去,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感。慢学校的“技术+社群”模式从李明前后的两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吗?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学生-老师"的二元关系结构,它很难照顾到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学习过程也很难获得足够的反馈。而在慢学校,我们将"技术"和"社群"引入到传统结构中,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包含了“学习者-ChatGPT-学习伙伴-学习促进者”四方的新模式。在这个新模式中,学习者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完成初步的个人学习设计、自主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参与对话学习,获得来自学习伙伴和学习促进者的反馈,让整个学习过程更轻松、并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所以,慢学校是什么?慢学校是一个线上的个性化成长社群。它聚集了一群有趣的人,大家在这里借助ChatGPT、飞书、Flomo
2023年3月1日
其他

慢对话|我希望每一位成员都是学习的促进者!

慢学校,期望帮助每个人将自己的热爱发展成事业。这是一个个人使命实践社群,我们以社群协作的方式,帮助每个人追寻自己的热爱、构建有效的人生模式、并持续地行动迭代,让每个人都可以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希望遇见不愿被主流的功利性价值观所绑架,对生活和工作有自己独特想法并决心付诸实际的个人,包括:自由职业者,个人创业者,在教育、公益、可持续等领域的小型创业团队的负责人等。雷涛,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努力钻研物理。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和学霸,在面临一条看似一帆风顺的科研道路上却选择了离开。在二十八岁那年转身离开传统意义的“学校”,踏入社会、成为慢学校的一员。在慢学校期间,雷涛完成了从学生向教育者、创业者的华丽蜕变。今天的慢对话我们有幸邀请到雷涛,让我们一起倾听他的故事。创业背景如何找到现在的事业?因何而热爱?我对数学物理这两门学科以及教学是有自发性的投入倾向。我从初中起就喜欢数学和物理,中学时期的数学和物理也还学得不错。所以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物理学专业。中学和考研的学习,引起了我对数学物理的兴趣,但大学和研究生的生活却又日渐迷茫和荒废。在学校读博的最后两年,是我人生的一个低谷。待在自己不想待的环境里,看不到出路,对自己没有信心。处于恍惚和分裂的状态,一方面对研究生的生活越来越失望却又要身在其中,另外是想向外去探索寻找新的出路却苦于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其实早在2017年,我就冒出了组织家乡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对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想法。通过这次实践,我看到了自己诸多方面的不足,我开始反思学校的教育,开始走出去参加活动。与此同时,对研究生的生活越来越失望,在挣扎中毅然选择了退学。19年初成为慢学校的学员后,经过两年时间的自我探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从学校到社会的社会化的过程。它帮助我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学校过渡到社会,学习如何去觉察和表达自己,学习如何在陌生环境自在下来。这些成长都是在慢学校的支持下完成的。20年底来到惠州,在和安猪以及伙伴们的交流后,开始尝试数学物理的课外教学。虽然一开始是因为迫于生计,但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慢慢找到底气,最终确认这就是我想做的事。值得一提的是,数学物理的教学重燃了我对数学物理的兴趣。看到灌输式的教育现状和疲惫不堪的学生后,更加想去做点尝试,想去做点改变。我希望帮助学生们获得好的学习体验,感受到数学物理的魅力。创业者之旅为谁?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何种价值及改变?现在主要是初中生,之后会向上扩展到高一的学生,向下扩展到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未来会涵盖全年龄段的数学物理教育,以此来加深我对学科和学生的了解。我希望挑选出学习态度积极、有内驱力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物理的魅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希望创造一个自在而沉浸的学习氛围来支持他们的成长,而对话式的小组教学法无论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方面,还是学生个人学习动机、自我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回顾过去,你会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分成几个主要的阶段呢?每个阶段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开始是一种理念,因为我认同对话式学习,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只是带着自己的想象进来了。碰壁后进入第二阶段,选择用传统、安全的方式做着。第三阶段是从传统到小组的一个过渡阶段,这里面有各种尝试。第四个阶段是我现在这个暑假比较典型的一次小组学习,我也慢慢得心应手起来。你会怎么描述自己现在的这个状态?我觉得自己是学习小组里的一员,是个学习促进者,只不过比学生先走了几步。我是希望我们小组里面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学习的促进者。个人优势与品牌特色在这项事业中,你的优势是什么?相比同行,你有哪些竞争力?我在数学物理这两门学科上,有较好的知识体系,自己也愿意在数学物理上投入时间精力。在数学物理的学习上,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此外,我也能够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进行教学的尝试和调整,不安于现状,终身学习。在不断地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也很难有真正的学习效果。此外,关系的建立远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跟学生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给予支持和帮助。我觉得我做的教育是尊重人的,让自己在教学中是舒服的,也让学生在教学中是舒服的。我和学生彼此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更多对身体状态的感知和觉察。此外在事业品牌上,我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空间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学习的形式。雷涛的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我对空间重新进行了设计,摆脱了传统的被动听课,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流动和对话的机会。进行这样的空间设计后,我感觉学习的氛围更自在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对话式的学习。此外,我也为每个学习小组建立家长微信群,在群里和朋友圈中分享教学的照片和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我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学好数学物理,而不是依赖我的讲解和规划。首先,我会筛选出积极主动的学生。其次,我会有意识“管住”自己,鼓励学生自学和同伴间的互学、鼓励他们安排和掌控自己的学习进度。但这确实需要一个从被动式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过渡,我会随时支持和肯定学生,并采用具体的策略支持他们。比如从教材入手,去精读教材,然后鼓励学生将教材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总的来说,在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上来了。最后,我也积累了很多带领小组学习的经验。比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允许,尊重他们的选择,学生感觉到了允许和接纳之后,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会提高。鼓励真实地表达自己,在小组复盘和迭代中改进和磨合学习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小组学习的核心是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并在提问和分享中营造深度的学习情景,而从学校里面出来的学生是不习惯提问和分享的,我可以通过框架性的支持和对话帮助学生养成提问和分享的习惯。小组学习的魅力在于能够创造非同寻常的学习体验,这是学生拥有学习内驱力的核心来源,而且小组学习也更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雷涛的学习小组在讨论挑战与张力目前遇到了哪些挑战和张力?教学上的挑战始终存在,我能感觉到,也愿意花时间去琢磨和改进。比如在课堂中能否更加自信和自在,对学生能否有更多的观察和看见,还有在教学情境中对学习者学习时刻的敏锐捕捉。但在一些我觉得不重要或教学之外不擅长的方面,却常常影响到我的状态。比如和家长的互动、运营传播、教学记录等。不过因为有新伙伴的加入和帮助,减少了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一日罗盘你典型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你感觉自己的身体、精神、学习和社交状况能够很好地支持到你的事业吗?我一般早晨7:30起床,8:30-12:00开始上午的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我也有不少自己的时间去备课、观察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思考和设计。中午会和部分学生一起吃午餐、聊天,吃完后还会散步和午休。下午的学习时间是2:30-5:30,需要我大量讲解的地方不多,更多的时间我也是在备课、观察、思考如何带领小组学习等。下午课程结束后会快速复盘,搞一下卫生,隔天去游一次泳,然后就出去吃饭了。有时晚上还需要带学生,不带学生的时候会放松一下自己,看个书或找伙伴聊天。晚上大概11:00睡觉。上课强度较大的时候,健康这一块确实蛮重要的。有时讲得比较多,喉咙有些干痒。有时饮食、睡眠和过多的运动会影响第二天的状态。不过,这个暑假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作息节奏,如早睡早起、散步游泳,目前来说应对一天的教学,精力还是够用的。我觉得还有可以去调整的地方是:早起后散步,保持饮食清淡,教学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并作相应的调整。在学习方面,这段时间主要是在教学中学习、从做中学,阅读、写作、对话和复盘少了一些。精神成长这块,一段时间会有意义的缺失感,感觉生活没有多少意思,上完课之后什么都不想做,无法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几天干劲比较足,我想主要原因是我在初中升高中的课程中,真正践行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我在教学中的消耗少了,和学生的关系更亲近了,学生也更愿意去思考、更愿意去分享和提问。目前这个阶段,我的精神消耗主要是来自教学,精神上的成长主要也是来自于教学。接下来的半年,希望能完全地实现从传统的教学向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转变,相信实现这个转变后能让我对教学有更多的体会,也会觉得生活会更加的充实。社交这块,来到惠州后,除了之前认识的朋友,并没有什么深交的朋友,也没怎么参加线上的活动。有时会觉得长期待在一个地方,视野会受限,想出去走走。有时会觉得长期做相同的事缺少了不同的体验。暑假过后,我准备多往外走,多参加些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交。未来展望关于未来,你有想象过学生或自己的发展吗?比如学生规模、自己出本书之类的?其实我对模式化的推广没有太多的兴趣,我更多觉得自己比较享受就好。另外我还是一个偏研究型的教师角色,我比较想尝试各种各样的一些教学和学习方式。我平时也有把自己实践过的教学方式分享到自己的公众号上-雷涛的思考笔记。如果有老师或者家长愿意到我的课堂上来,我也非常欢迎。但目前如果让我去主动推广,就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意愿。出书的话,也许三五年后会考虑一下,主要是小组学习的实践心得这一类的题目。如果让你给老师或独立创业者提一些建议,你会告诉他们什么?我觉得知识、方法技能都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加分项。最核心的有两点:1.教师的个人魅力
2022年9月7日
其他

【慢对话】“我的出现究竟会让孩子的人生出现哪一点不同?”——宇桐

慢学校,期望帮助每个人将自己的热爱发展成事业。这是一个个人使命实践社群,我们以社群协作的方式,帮助每个人追寻自己的热爱、构建有效的人生模式、并持续地行动迭代,让每个人都可以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希望遇见不愿被主流的功利性价值观所绑架,对生活和工作有自己独特想法并决心付诸实际的个人,包括:自由职业者,个人创业者,在教育、公益、可持续等领域的小型创业团队的负责人等。吴宇桐,自由职业者、中小学生学习教练,也是学习教练的培训师。(学习教练,帮助中小学生提升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养成学习习惯,实现爱上学习,学会学习
2022年8月30日
其他

用五年时间,做一件对世界有用的小事 | 慢学校招新

2022年的上半年发生了很多事,俄乌战争、新一轮的疫情、居家静止、经济下行、行业调整、企业裁员、毕业生就业难……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下沉的时代,并且,还将要下沉许久。有生活理想的你,或许并不想沦为只为生存而活的状态。你期望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却发现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你不知道从何处发力,你总觉得想做的事情远大于而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而当你起而行动时,身边的人却开始劝阻你:这样没用,你需要更现实一点……在这个内卷而焦虑的大时代下,你就像一个孤独的逆行者。你感到无力和孤独。那么,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自己生命的光芒?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切入点。一个足够小,你喜欢做、并且能够做到、做好,同时又有足够成长性的切入点。在慢学校,我们为你提供的切入点是:用五年时间,做一件对世界有用的小事。为什么是小事?为什么要对世界有用?为什么是五年?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用关系理解人的完整性 | 慢学校创始人说

我正在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对慢学校进行一次梳理。昨天我为自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做慢学校?看到了什么?希望改变什么?我的回应摘要如下:我看到的是,现代的社会并没有让人成为完整的人,反而让人异化成为了机器和动物。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并不缺乏让你成为更好的机器或动物的教育,但是,总有人要去回应人的潜能、丰富性、尊严这样一些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做慢学校的原因,我期待通过慢学校,在当下这个逐渐异化的社会中重建人的完整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02什么是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关于什么是完整的人,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和内涵。有的称为“身心完整”,有的称为“全人”(对应的有全人教育)。不过,有一些共通的观点,例如,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一个“完整的人”至少包含了身体、思维、情感和心灵层面,缺少上述任何一个层面都是不完整的。应试教育仅强调人的认知能力而忽略人的个性和动机,权威式的工作观仅需要人的服从而忽略人的思考和意愿——关于后者,亨利福特有一句名言:我仅需要工人的一双手,但他们却带着脑子来上班。比起上述的教育观和工作观,将人看出身体、思维、情感和心灵的综合体无疑更加全面。不过,如果仅停留于此,我们依旧会有可能陷入到孤独和无意义当中。人是社会动物,总是在社会互动中定义自己,而幸福感的建立,也总离不开他人的存在。试想你感到幸福的时刻:孩子的微笑、被陌生人友善对待、无私地支持他人等等,哪一件可以单靠你个人而存在?所以,我会从关系的视角去理解人。传统的视角是原子化的,把人理解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因此他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他更需要竞争而非协作。带来的结果是,我们孤立地看待世界、只看到事情看不到人,自己也陷入到了孤独和无助当中。用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由各自孤立的原子化构成,而是被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关系所支撑起来的。在每个人生活中,都包含三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是:我与自己的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我与世界的关系。我与自己的关系比较好理解,我是如何跟自己相处的,我如何理解自己的,我对自己是不是接纳的、信任的、自洽的等等。我与他人的关系,这里他人通常不是指所有的非我之外的人,而是我的重要他人,比如你的家庭成员、工作同事等。在心理学层面,就是所谓的亲密关系。我和他人的关系,包括我是否被理解、是否被接纳、是否被支持等,这些在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幸福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所有的痛苦都是人际关系的痛苦,所言极是。最后是我与世界的关系,我在世界中是什么样的位置,我被世界所需要吗?在生存层面,这意味着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有一项可以维持我体面生活的职业,在更高层面,我们还能为世界创造更正向的价值,推动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用三种关系去理解人,是一个更加全面的框架。有了这样一个框架,我们便能够更准确地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幸福?我发现,当自己感到焦虑、痛苦或者迷茫的时候,往往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关系出现了问题。例如我和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往往是不自洽的。所谓不自洽是什么,我既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我既想要独立自主,又想要家人认同。我既想要发展兴趣,又想要有所成就。这是每个人经常遇到的,内心有非常多的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信念。需要和信念之间有冲突的时候,是不自洽的。当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非常孤独的。例如,当你想要做一些跟社会主流不一样的事情的时候。你热爱你做的事情,但是身边的人不理解你,又或者你缺乏一群支持你的人,这时候你就会感觉非常的孤独。最后,当我和世界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要么感到工作没有意义,要么感到自己的价值无法被认可。例如,我看到很多朋友,特别是公益和教育创新行业的朋友,他们做着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却没有办法在商业化里面获得成功,导致他非常痛苦、焦虑。我之前做公益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这说明在与世界的关系里面,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跟世界交换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很多人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的不幸福,往往是因为某种关系的不如意。例如:不满意自己、不被他人尊重或认同、工作缺少意义感等等。具体考察这些关系中更具体的面向,就能发现不幸福的根源。不过,即使你看到了,发现了,改变依旧是一条困难的路。为什么?这是下一问要回答的问题了。(硬广:慢学校四期招新,早鸟价最后三天,如果你希望走上这条身心完整的道路,要加入的迅速了:为勇于探索自我人生道路的人们建造一座终身幼儿园
2021年11月14日
其他

为勇于探索自我人生道路的人们建造一座终身幼儿园 | 慢学校四期招新

在当今这个大时代下,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希望不被传统的体系所束缚,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他们或者在现有的工作之外思考新的个人可能性。他们或者正在间隔年的探索当中。他们也可能走上了一条非传统的人生道路,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个人创业者、教育创新者或者社会创新者。他们希望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找到一条成为自己的道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神话学家坎贝尔说过:“你进入森林中最黑暗的一点那里没有道路凡是有道路之处都是别人的道路”这是一条未知之路,一条风险与惊喜并存之路,一条勇者之路。我们发现,决心走上“非主流”人生道路的人,往往受制于以下三种困扰:第一个困扰是如何创造价值。你为你的热爱而离开了主流系统,但很多时候,你所热爱的往往不是那么容易赚钱的事情,如何在实现个人期望的同时创造收入?不容易。第二个困扰是散漫。当我们从“社畜”变为一个“自由人”,再没有人给我们安排工作日程和工作内容,但更自由不意味着更有生产力,反而更有可能意味着散漫和低效。如何破?第三个困扰是孤独。当我们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注定是孤独的。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大多不太理解自己的选择,而在新的人生领域,以往的朋友也很难提供支持,我们该怎么办?产生这些困扰的原因,是因为人生的转变是一条复杂的道路。它不仅意味着找到自己的使命或者志业,同时更意味着人生的全方位转变,包括:新的事业或工作、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生活方式。例如,当我们离开体制,踏上自由职业或者个人创业之路时,意味着下面这三件事同时发生。首先,我们需要做出有价值的“工作”:它既是自己的热爱,同时,也需要能够在社会上交换价值;其次,我们需要学会设计自己的生活:不用上班之后,我们需要更自主自律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支持网络:在新的专业领域,我们需要建立个人关系和专业声望,以获得更好的支持、协作和更有价值的信息;要同时实现工作、生活和关系三个面向上的重构,是复杂性,也充满了未知和风险。在慢学校,我们把这条转变之路想象成战士的屠龙之路,它分为四个阶段:1.
2021年11月9日
其他

郭丽景:慢学校让我更有勇气表达自己

写在前面“一生做好教育这一件事”,这是我们的慢同学丽景老师,在离开学校又回归学校之后,在心里做出的重要决定。7月14日周三晚上,丽景将作为其中一位嘉宾,与另一位老师万千一起,分享乡村女教师的多彩人生。报名学习者派对,即可有机会参与本次活动。感兴趣的伙伴,欢迎通过本文末尾的链接报名。郭丽景,现邯郸王营小学校长。中师毕业之后做了12年教师,在面对职业发展困惑时,郭老师选择走出去,探索自己的更大可能。一次销售培训导师的一句话,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终身志业,并选择回到教师岗位深耕,参加培训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孩子的品质。从离开到回归,郭老师对教育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次邀请郭老师来到慢对话,分享她与教育的故事。安猪:郭老师离开教育领域又重新回来的这段经历,特别吸引我。她不是数十年如一日深耕教育领域,而是离开过又回来了。我能感觉到,这里面有特别强烈的个人反思。不管是离开还是回来,决定都很重大。今天肯定会聊到这个故事。另外会聊到郭老师现在创造的事情,这也是触动我的另一点。在慢学校的作品孵化器中,郭老师在自己个人故事的陈述里面,提到期待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转化成一个支持更多老师成长的工作方法,这个初心也特别触动我。▍走出学校,看看外面的世界安猪:一开始想邀请郭老师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郭老师是怎么进入教育行业的?郭丽景:我是96年初中毕业,99年中等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初中毕业之后选择报中师,我是比较无奈的。当时我是想着上高中再继续上大学。因为中师最后一年管分配,家里面很多人跟我说,”如果上中师的话,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分配,就可以吃县财政了。上高中的话,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一定。”所以就不情愿地报了中师,毕业之后进了之前毕业的中学。最初参加工作时,我特别有热情,对新工作充满向往。记得我毕业那年,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我要把学到的一切东西给到孩子们。我在初中的时候工作状态一直很好很积极,学生喜欢,家长也接受,也在县里面拿到一些名誉,感觉到自己被认可。在初中工作了八九年之后,到了2008年左右,国家开始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校要开幼儿园,需要一个管理者去接手,我就被给分过去做幼儿园。郭丽景在幼儿园艺术节上主持郭丽景: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看着小孩子这么可爱,也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前两三年我感觉还挺好的,也会有一些新的尝试。但是到了第4年的时候,周边开了四家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是收费的有一些盈利,竞争就比较激烈了。家长在选择幼儿教育这块,会去看孩子在哪个幼儿园学到的知识比较多,你写的字多,你算的题难度高,就认为它更好。大家都在比在哪个幼儿园谁学的知识多。虽然会跟家长不停地说明教育要遵循孩子的生长规律,但那个时候就感觉好无奈。你做的再好,孩子总数是不变的,幼儿园却多了,蛋糕就肯定会被分,感觉工作不被认可,积极性就开始下降,工作热情也在下降。那时对其他的幼儿教育接触的也少,自己就被陷到里面了,感觉前面的路很窄,在教育里边自己已经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了。我想可以去其他行业试一试,说不定有更大的空间。郭丽景老师跟幼儿园的孩子的合照安猪:你想要离开教育行业的时候呃,有没有跟家人说过?郭丽景:我们差点离婚了。当时老公是极度反对,说我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瞎折腾。我甚至把工资存折都交上去了,最后老公希望我可以再认真考虑一下,可以先不要辞去这里的工作,留着职位去其他地方试试看,看我到底做的怎么样。于是,工作之余我开始接触教育之外的行业。从那以后,我跟老公的关系就不太好了,闹矛盾比较多。比如说我在外面回来的晚了,他会觉得我把精力都放在外面的事情上不顾家,矛盾就经常出现,持续了有两年左右,我们的矛盾才慢慢淡化。安猪:当时你想好要做什么了吗?郭丽景:当时我接触了婚庆行业,挺感兴趣的。自己就跑到婚庆门市上去了解,跟着人家学做婚礼主持。当时婚庆在我们县城刚刚发展起来。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婚礼仪式越来越重视,我感觉挺有发展空间的。我就做了一段时间的婚礼主持,后来自己还去接婚礼。一开始客户不多的时候,自己尝试着去找:去婚纱摄影店、婚庆门市发名片,跟人说有婚礼可以联系我等等。安猪:做婚庆的经历,跟做老师的经历,有什么不同吗?郭丽景:刚开始感觉很新奇。记得我自己第一次主持婚礼的时候,看着新人走过红毯,都忘了我是主持人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婚礼的场景里。安猪:婚礼主持你做了多久?郭丽景:做了四年。其实婚礼主持一直都是在业余状态。毕竟不是每天都有人结婚,一年可能只能接十来场了。后面我就接触到了直销。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接触直销了。当时就觉得化妆品挺好用的,价格也不高。直销的模式我也挺喜欢:不是从经销商手里买东西,而是直接从厂家买东西。不经过经销商的话,可以买到相对物美价廉的东西,然后你再从消费者的角度,分享自己的使用效果,等于为厂家做宣传,厂家就会给你一些利润。我觉得这个挺好的。于是我就一边做婚礼主持,一边做销售,就这样做了四年。郭丽景老师做直销时开的小店安猪: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什么改变?郭丽景:改变还是挺大的。之前我教学生,我觉得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考上大学。我会努力帮助孩子记住英语单词,希望考试能考高分,那时候自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后来我接触到不同行业的人,我发现人不一定是上了大学才能生活的好,做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做的好。你要发现社会上的机会,并愿意花费精力在这个行业里面投入,一直做下去,我觉得就能够做得好。这段经历让我对人生方向的理解,有了一个很大的扩展。▍做成教育这一件事,这辈子就值了安猪:后来又是因为什么,让你又重新回到了教育。离开我觉得好理解,是因为看到教育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做出重新回归的决定,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郭丽景:当初离开的时候,其实是下定决心再也不回来了。接触到直销之后,自己很好奇,感觉里面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包括怎么样跟人去沟通、交往的礼仪、养生常识等,就不断地参加一些学习,感觉自己的认知比原来有很大提高。我接触了很多销售做的好的人,他们传达了一个观点:要做好一个事业,单凭一时的兴奋是做不好的,需要不断坚持。方法其实只占到1%,99%是心态。给我触动最深的,是那次台湾成功教练做的销售培训。他说了一句话:人这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之前我会觉得,人活一辈子要尝试不同的事情,人生才有意思,如果一直锁在一件事情上会很单调。我觉得自己会有这个观点,可能也是因为之前经历很单一,从学校出来又到学校去工作,就没有接触过外面的社会,心里面一直好奇在外面的世界,所以才选择走出去。走出去见识到不同的人之后,再去听教练那句话,当时一下子被触动。我发现这几年真的是走得很不容易,不管是销售的过程,还是家庭关系,磨难特别多。我就想,如果我真能做成一件事,这辈子就值了。引发人生思考的销售培训郭丽景:当时正好我老公到了现在这个学校任校长,感觉事业又向前迈了一步,就跟我商量说,“你要继续往外跑,还是回来我们一起把学校经营好?”自己仔细分析了一番之后,觉得十几年的教育经历,对教育还是更熟悉,感情也更深的,于是下定决心,把教育当做自己的终身志业,从此,没有一丝杂念,教育之外的其他行业再也没有诱惑力了。▍关注孩子的品质培养郭丽景:回到教师岗位之后,我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以前只看到陷入困境的局限,现在有了持续四年左右的各类销售培训,让我发现每个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你想发展好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尝试或者探索。于是,自己便开始在学校寻找教育类书籍,第一本读的是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书中“合格+特长”的教育理念,一下子拓展了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明白了知识的学习只是为孩子奠定基础,要想让孩子取得真正的成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特长。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郭丽景:我开始好奇除了建平中学以外其他的教育模式。四年教育外行业的经历,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视野有多狭窄,现在意识到,只有打开视野,才能看见更多可能性。就开始在微信寻找各种资源,先是关注了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后面开始报名参加他们举办的线下活动,慢慢接触的资源就越来越多了。从21世纪研究院的村小教师成长计划到互加网络课堂,从创新教育年会到创新学校观察员,每年寒暑假参加线下的教育培训,平时工作时间参加线上的交流,随着视野越来越开阔,对于教育和人的认知发生了彻底转变,我觉得是因为最初想要开拓视野的念头,才有了现在对于教育本质的持续探索。
2021年7月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老赵:老师不舒展,教育怎么可能成功

写在前面慢学校怎么理解慢?慢不是不作为。而是一种转向:从日常的烦嚣中跳脱出来,关注人之根本。在慢学校的学员社群,充满了热情的积极行动者,老赵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团队成员如此形容老赵:“不只是单纯地传播理念,而是在生活中活出这个样子”。7月12日周一晚上,老赵将在慢学校带来一场工作坊,带领大家如何通过思维工具,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感兴趣的伙伴,欢迎通过本文末尾的链接报名。赵学文(幼教老赵),在幼教行业从业接近20年。幼教老赵研习社创始人,创新小微学校“先锋·小苹果树学习社区”合伙人。秉持“家庭和学校是儿童重要的生态系统,好的教育一定是做系统工程”的理念,聚焦园所质量提升、合作型家园关系和学习者社区建构的研究和实践。这次邀请赵老师来到慢对话,分享她建立研习社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对家园关系、教师成长、团队建设的理解。▍老师不舒展,教育怎么可能成功老赵:我是91年大学本科毕业,到今年刚好毕业30年了。我工作的前12年都没在幼教行业。大学毕业之后,先是在中等师范学校当老师。学校的孩子相当于是高中年龄段,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会遇到很多情感问题,各种焦虑。当时我作为班主任,本着挺朴素的想法,就想帮助这些孩子。后来我做了教研组长,就带教研组里的年轻老师,建立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室。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心屋,每天晚上轮流值班。那时师范的孩子会上晚自习,他们有什么问题晚上就来这里咨询。那时我们老师也都年轻,又很愿意听学生讲他们的事,他们也很喜欢我们。从96年到98年,做了三年。后来我就想专门做这个事情,到了98年之后,我就到了一个中小幼一体的教育机构。这是一个寄宿学校,都是很小的孩子。离开父母之后会有分离焦虑。有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对孩子爱和安全感的需求不够关注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情绪的问题。作为学校的心理老师,我一方面跟班主任一起工作,一方面是跟孩子一起工作。但是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家庭带来的。需要跟家长做工作的时候,我们往往见不到面。工作几年之后就会比较纠结和无力。那时我有一个发现,学龄阶段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造成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如果家长不参与的话,学校老师能做的事情,是特别有限的。
2021年7月8日
其他

每月一个小进步,活出更完整人生 | 慢学校2021三期招新

▍“我不甘心自己只是一条咸鱼”上月底的作品展示夜,我们的学员咸鱼在分享的一开始,提到自己昵称的由来。“起这个外号的背后,是有一些不甘心。我不甘心自己只是一条咸鱼,还是有想要翻身的愿望。”咸鱼的画,“我是一条有梦想的咸鱼"咸鱼对当下的自己,有很多不认同的地方,时常自我怀疑,期待突破自我的壁垒。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她感到孤立无援。”具体可以怎么行动,我还在探索当中。”“报名过很多培训,感觉也没有办法落实到实处。“想过结合自己的学科,给孩子设计一个阅读课程。但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感觉很难完成。”(点击视频,聆听咸鱼本人怎么说)你是否也有跟咸鱼一样的困惑?内卷下的社会,正在逐渐把人空心化、工具化和功利化。人逐渐成为社会的工具,而非主体。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浩如烟海,也只是通过更有效地知识供给,成为内卷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场景中,学习者往往面临以下困境:迷茫、困惑:对意义感/方向感的缺失,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无力感:努力学习,囤积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却很难转化成实际行动,为自己带来改变,看不到明显进步。孤独、无助感: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学习和实践,无法获得反馈和鼓励,容易半途而废。同时,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难以进行更复杂项目的创造。我们相信,人值得更美好的成长,每个人都能成为身心完整的自己。于是,我们创造了慢学校。在这里,学习者可以觉知更完整的自己,在行动中推动自己身心完整的成长。▍成长是追求身心完整的行动与协作于是,我们创造了慢学校。在这里,我们帮助学习者觉知更完整的自己,在同伴的反馈和支持下,通过行动去收获成长。关于什么是更美好的成长,慢学校有三个理解,这也构成了慢学校的设计基础:成长是完整的:更美好的成长追求身心的完整,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成长是行动:成长基于真实的进步而非想象的改变,因此,我们需要持续而敏捷的行动,更需要对行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成长离不开他人的支持:成长是一个需要互相支持的过程,当我们尝试更深刻的自我探索、或者尝试为世界创造更深刻的改变,都需要社群的支持。
2021年7月1日
其他

Jade:我和父母相爱相杀的故事 | 慢对话

写在前面在慢学校,我们提出“每月小进步”的行动理念。将人生愿景分解为月度微小的、可管理的日常行动,作为学习者的短期成长目标。帮助学习者每月进步一点点,在持续进步中成长。今天展示Jade的进步故事。去年底收到母亲的检查报告之后,Jade想为母亲创造一个作品集。在慢学校的指导之下,她对母亲的需要更为清晰,作品集也渐趋完善。让我们一同走进Jade的进步之旅。慢学校2021三期新成员招募,截止日期为7月18日晚18点,期待你的加入Jade,大学毕业之后在国际高中做了十几年英语老师。因为戏剧等广泛的兴趣爱好,选择辞职并开始了五年的自由探索。去年底在大理开餐厅时,得知母亲罹患胃癌早期,于是回到北京,想和妈妈一起创作一个作品集。这次邀请Jade来到慢对话,了解她跟父母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我不知道妈妈还能够陪我多久安猪:我觉得我脸盲症很严重~见了一面之后,经常记不住什么时候见过。跟Jade在什么场合认识的,我就想不起来了。开始注意到她是在作品孵化器,她的作品是一个跟妈妈有关系的作品。我跟Jade之间有一些共同的经历,跟我妈妈之间也有一些很深的连接,也有一些遗憾,这给我很大的感触,所以今天就邀请Jade来到我们的慢对话。期待在座各位今晚可以一起探索,自己和亲人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接下来,邀请Jade做一个自我介绍。Jade:我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在英国也是读英语教学专业,后面一直都在国际高中做英语老师。十几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培养了很多兴趣爱好,比如说戏剧、自然观察等。所以15年从学校辞职,自由散漫的晃了差不多5年。去年底跑到大理,本来是去找小田先生玩,后面很即兴地开起了餐厅,正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得知老妈生病的消息。Jade:当时跟小田去阿纳果,在山上我给老妈打过电话。当时她说最近做了个检查,可能结果不是很好,但我没有特别在意。因为老妈是一个把很小的事情看得很严重的人,我觉得应该没事,她就是自己吓唬自己。结果下山才隔了一天,我爸打电话告诉我说,胃镜和病理证实是胃癌早期,要尽快治疗。那一天刚好是星期二,是店休日。我正准备洗完衣服跟诗曼去爬苍山。挂了电话之后我有点懵,因为完全没有想到,但我还挺冷静的,也没有哭,还是按原计划跟诗曼去爬苍山、吃斋饭。Jade:下午我们约好一起去看电影《心灵奇旅》,在看到Joe陪着22跳下去,对他说‘I'll
2021年7月1日
其他

环境再不自由,你都可以创造

去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疫情,可能大家也经历了一段慢下来的生活。我不知道这一段经历有没有给大家一些启发或者思考。这段经历对我还是蛮有影响的,接下来我会分享自己疫情期间的经历和思考。我老家在广东恩平,是个四线小城。我是在去年1月中旬回的老家,本来只想待半个月左右,春节后就回成都。老家是个小城市,没有特别好的咖啡馆,我就经常跑到麦当劳点餐,一边吃点东西一边工作。大概在春节前几天,风声就变紧了,然后所有的娱乐场所、餐饮场所都停止营业,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在家老老实实待着。从二月初开始,基本上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待着。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天台。可以晒太阳,喝点啤酒,看看书。去年也是拜疫情所托,反正自己也是闲着在家,也比较喜欢折腾,二三月份就做了很多不同主题的线上工作坊。这个经历会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线上环境创造深度学习?
2021年6月24日
其他

每月一个小进步,活出更完整人生 | 慢学校2021三期招新

▍“我不甘心自己只是一条咸鱼”上月底的作品展示夜,我们的学员咸鱼在分享的一开始,提到自己昵称的由来。“起这个外号的背后,是有一些不甘心。我不甘心自己只是一条咸鱼,还是有想要翻身的愿望。”咸鱼的画,“我是一条有梦想的咸鱼"咸鱼对当下的自己,有很多不认同的地方,时常自我怀疑,期待突破自我的壁垒。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她感到孤立无援。”具体可以怎么行动,我还在探索当中。”“报名过很多培训,感觉也没有办法落实到实处。“想过结合自己的学科,给孩子设计一个阅读课程。但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感觉很难完成。”(点击视频,聆听咸鱼本人怎么说)你是否也有跟咸鱼一样的困惑?内卷下的社会,正在逐渐把人空心化、工具化和功利化。人逐渐成为社会的工具,而非主体。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浩如烟海,也只是通过更有效地知识供给,成为内卷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场景中,学习者往往面临以下困境:迷茫、困惑:对意义感/方向感的缺失,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无力感:努力学习,囤积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却很难转化成实际行动,为自己带来改变,看不到明显进步。孤独、无助感: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学习和实践,无法获得反馈和鼓励,容易半途而废。同时,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难以进行更复杂项目的创造。我们相信,人值得更美好的成长,每个人都能成为身心完整的自己。于是,我们创造了慢学校。在这里,学习者可以觉知更完整的自己,在行动中推动自己身心完整的成长。▍成长是追求身心完整的行动与协作关于什么是更美好的成长,慢学校有三个理解,这也构成了慢学校的设计基础:成长是完整的:更美好的成长追求身心的完整,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成长是行动:成长基于真实的进步而非想象的改变,因此,我们需要持续而敏捷的行动,更需要对行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成长离不开他人的支持:成长是一个需要互相支持的过程,当我们尝试更深刻的自我探索、或者尝试为世界创造更深刻的改变,都需要社群的支持。
2021年6月21日
其他

每月一个小进步,活出更完整人生 | 慢学校2021三期招新

▍“我不甘心自己只是一条咸鱼”上月底的作品展示夜,我们的学员咸鱼在分享的一开始,提到自己昵称的由来。“起这个外号的背后,是有一些不甘心。我不甘心自己只是一条咸鱼,还是有想要翻身的愿望。”咸鱼的画,“我是一条有梦想的咸鱼"咸鱼对当下的自己,有很多不认同的地方,时常自我怀疑,期待突破自我的壁垒。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她感到孤立无援。”具体可以怎么行动,我还在探索当中。”“报名过很多培训,感觉也没有办法落实到实处。“想过结合自己的学科,给孩子设计一个阅读课程。但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感觉很难完成。”(点击视频,聆听咸鱼本人怎么说)你是否也有跟咸鱼一样的困惑?内卷下的社会,正在逐渐把人空心化、工具化和功利化。人逐渐成为社会的工具,而非主体。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浩如烟海,也只是通过更有效地知识供给,成为内卷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场景中,学习者往往面临以下困境:迷茫、困惑:对意义感/方向感的缺失,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无力感:努力学习,囤积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却很难转化成实际行动,为自己带来改变,看不到明显进步。孤独、无助感: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学习和实践,无法获得反馈和鼓励,容易半途而废。同时,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难以进行更复杂项目的创造。我们相信,人值得更美好的成长,每个人都能成为身心完整的自己。于是,我们创造了慢学校。在这里,学习者可以觉知更完整的自己,在行动中推动自己身心完整的成长。▍成长是追求身心完整的行动与协作关于什么是更美好的成长,慢学校有三个理解,这也构成了慢学校的设计基础:成长是完整的:更美好的成长追求身心的完整,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成长是行动:成长基于真实的进步而非想象的改变,因此,我们需要持续而敏捷的行动,更需要对行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成长离不开他人的支持:成长是一个需要互相支持的过程,当我们尝试更深刻的自我探索、或者尝试为世界创造更深刻的改变,都需要社群的支持。
2021年6月20日
其他

老赵:教师尊严从建立边界开始 | 慢对话

赵学文(幼教老赵),在幼教行业从业接近20年。幼教老赵研习社创始人,创新小微学校“先锋·小苹果树学习社区”合伙人。秉持“家庭和学校是儿童重要的生态系统,好的教育一定是做系统工程”的理念,聚焦园所质量提升、合作型家园关系和学习者社区建构的研究和实践。与赵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她提到之所以把让幼师过上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作为研习社的使命,是因为她看到幼师在工作和收入的不匹配,“
2021年6月6日
其他

老赵:让幼师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 | 慢对话

赵学文(幼教老赵),在幼教行业从业接近20年。幼教老赵研习社创始人,创新小微学校“先锋·小苹果树学习社区”合伙人。秉持“家庭和学校是儿童重要的生态系统,好的教育一定是做系统工程”的理念,聚焦园所质量提升、合作型家园关系和学习者社区建构的研究和实践。这次邀请赵老师来到慢对话,分享她建立研习社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对家园关系、教师成长、团队建设的理解。▍老师不舒展,教育怎么可能成功老赵:我是91年大学本科毕业,到今年刚好毕业30年了。我工作的前12年都没在幼教行业。大学毕业之后,先是在中等师范学校当老师。学校的孩子相当于是高中年龄段,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会遇到很多情感问题,各种焦虑。当时我作为班主任,本着挺朴素的想法,就想帮助这些孩子。后来我做了教研组长,就带教研组里的年轻老师,建立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室。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心屋,每天晚上轮流值班。那时师范的孩子会上晚自习,他们有什么问题晚上就来这里咨询。那时我们老师也都年轻,又很愿意听学生讲他们的事,他们也很喜欢我们。从96年到98年,做了三年。后来我就想专门做这个事情,到了98年之后,我就到了一个中小幼一体的教育机构。这是一个寄宿学校,都是很小的孩子。离开父母之后会有分离焦虑。有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对孩子爱和安全感的需求不够关注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情绪的问题。作为学校的心理老师,我一方面跟班主任一起工作,一方面是跟孩子一起工作。但是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家庭带来的。需要跟家长做工作的时候,我们往往见不到面。工作几年之后就会比较纠结和无力。那时我有一个发现,学龄阶段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造成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如果家长不参与的话,学校老师能做的事情,是特别有限的。
2021年6月4日
其他

林冬:让教育在社区中生发 | 慢对话专栏

上一期推文发表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个留言,这么来形容林冬老师。“我女儿的主班老师——一个玩儿摄影就能办个人展、玩儿先锋音乐就能举办多次个人演出的、玩儿几次滑板飞盘就能玩出花儿的斜杠青年,一个数学老师,但也教过女儿体育、音乐、绘画、语文的通才。”作为大理猫猫果儿教育社区的老师,上期慢对话中,林冬老师分享了从教八年的感悟。在这篇对话中,林冬老师对很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程设计如何回应孩子的成长需求?在创新学校,孩子的出路在哪里?教育社区如何支持孩子和家长的成长?猫猫果儿初中筹备经历了什么过程?不承诺孩子的未来,也不抹杀所有的可能性安猪:猫猫果是先从幼儿园开始,之后有了小学,现在开始筹备初中,是这样子吗?林冬:一开始没有计划开小学。第一批幼儿园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他们的家长发现大理没有多少选择。一方面是因为户籍使得入学有一些难度,另一方面他们在考察了当地的村小之后,发现这种方式也并不是特别的合适。这批家长就众筹了一个小学,那时幼儿园的老师算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了猫猫果小学。小学我们做了六年了,一直都不敢说我们做的不错。初中的筹备是有计划的,三年前就开始在筹备。东宝:初中的模式是延续幼儿园的创新教育的模式吗?林冬:我们的教育不遵循某个课程模式,而是去分析每个阶段个体的需求,而课程设计是去满足这些个体需求的。自己教的学生越多,对学生的理解越深,设计的课程也在变化。记得小学最开始建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是赶鸭子上架,面对一群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因为我既不知道他的成长需求,也不知道课程要怎么去匹配,只好不停地尝试。等到我们慢慢建立起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定义之后,就能够比较精准地把握到学生的需求了。比如一年级的学生,是要有一个我们在一起的感觉,那么所有的课程就都要满足我们在一起这个成长需求。至于用什么课程模式来上课,都是可以的。到了初中,也是这样的思维路径。第一步不是看哪个课程模式是最合适的,而是和家长一起去定义不同年龄段初中生的成长状态。经过讨论之后,我们有一个共识,初中阶段孩子要完成自己对于志向的描述的,对应到心理学的说法,就是自我同一性。这涉及到过去经验的整合、对未来的想象、对自己位置的定义等。将一个人在初中阶段的状态描述出来之后,我们再去做课程设计。东宝:作为创新学校,你觉得学生最终的出口在哪里?是高考,还是弄完全独立的一套教学体系?林冬: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问这个问题。幼儿园还好,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家长会有担忧,孩子小学毕业之后,出口在哪里?如果感觉到学校没办法给出完全确定的答案,有些家庭会在三年级或者四年级选择离开。这个非常正常,到现在也是一样。但我们不会给这方面的承诺,这跟我们的价值观是违背的。因为在我的理解中,未来的世界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也没有必要否定孩子未来的一些可能性。回到刚才说的对初中的定义,我说孩子在初中阶段是完成自己对于志向的描述。如果他的志向是上传统的高中,然后去考一个大学。那如果我前面所有的教育行为,封闭了他的这个可能性,那这个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设计了学科相关的部分。一方面,我们不会去承诺孩子未来一定会怎么样,另一方面在教育中不能去抹杀学生的任何一个可能性。猫猫果儿学生的上课场景林冬:现在我们有两届小学毕业生。我们也一直在追踪他们的成长。我带的几个毕业生放假回来大理,我会约他们一起玩玩牌、打打球,会有一些互动。我们观察到,孩子毕业后去国际学校的也有,去传统学校的也有,基本上都会有一段时间的阵痛期,有长有短。但是是有一些共性,不管是去哪的孩子在初中的时候,都会有突破性的变化,都是往积极的方向变化。这个观察让我们建立初中的想法会坚定点。筹备初中的一波三折安猪:到今年,猫猫果儿初中的筹建,已经进入到第三年了。我记得18年底去大理的时候,看到你们跟家长在每周会有一两次的讨论。筹建初中的这三年,你们经历了什么?林冬:我们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筹建过程。第一次算是家长有很强的意愿,但学校没有准备好。那是有五六个家长想要在猫猫果儿办初中,但那个时候学校没有老师有精力来筹划这个事情。到了第二次学校算是做了不错的准备:从整个教育的最底层入手的,梳理教育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时期教育的社会功能,做一些理论层面的讨论。我们还开放给所有的毕业班家长,一起来讨论,也捋出了比较详细的时间线。不过这次也没有成功筹备。后面会有各种人分析没成的原因:家长总是在等着学校给一个完美的方案,然后他来做一个选择。学校觉得我们是一个社区,初中的筹建应该是以学校家长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就隐含了一个冲突,但是谁也没有说的很明白,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这次是第三次筹备。经历过前两次的筹备,大家对于这个路径也比较清楚了。这一次就尝试通过每周一次读书会的方式,我给家长一些问题,让他们去讨论,比如想象孩子在初中的状态。讨论之后让他们要去定义自己让孩子读猫猫果儿初中的目标是什么,建立起共识。老师这边就是从我们看到的学生的心智状态设计课程模式,再看看双方有没有共识的部分。也会更外部的角度去看,看需不需要拉第三方一起讨论。所以现在初中的招生事务都是大家一起在做,例如招生视频就是学生来做的。学生制作的猫猫果儿初中的招募视频安猪:我感觉这也是猫猫果儿的特色:特别强调社区的共同参与。我看到很多创新教育,通常会说自己有一个特别完美的方案,有特别优秀的老师。猫猫果儿这种重视社区公众参与的教育社区,是很少见的,是很特殊的一个存在。林冬:关于社区,我想多说几句。首先它不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社区,更像是在猫猫果儿这个教育场景中自然生发出来的。另外,目前社区的维系是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在猫猫果儿的教育观里面,有两个词很重要的,自由意志和多元共存。自由意志大家好理解;多元共存的话,只靠学校的环境是提供不了多元的,比如说多元的资源、多元的反馈等等。只有将社区的资源开放进来,才有可能形成多元的环境。安猪:在我的理解中,自由意志着眼于个体,就是我如何看待自己,我是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能自主决定的个体。多元共存更着眼于群体,就是我如何和人相处。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你们的初中部终于要在今年九月份开学了。现在的筹备进度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挑战?林冬:一个挑战来自学生,有些学生还没到上初中的年纪。有三四个学生是传统学校五年级的年龄段,因为猫猫果儿没有五年级,他们上的是五六年级的混龄班。这个班的学生进入到初中之后,老师要面对一个学生混龄的状态,每个人的需求有不同,老师很难去达成师生间的共识。另一个挑战来自老师,初中部目前没有招到任何有教育经验的老师。当然,我们的老师有足够的社会经验,有自由作家,有社会学背景的。要问我最大的挑战的话,还是回到根本的问题,你怎么样去定义初中生的状态,以及他们的需求?这个定义有是否足够合理?当你去确定目标之后,你的课程要如何去服务这个目标?还是那几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也一直在致力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最终答案。安猪:你现在想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林冬:不好说。这个东西我自己的感觉是天天在变。教育的未来在社区哈士奇:在林冬老师分享中,提到猫猫果儿的初中部有社区参与的部分。我很好奇,社区对于教育而言意味着什么?林冬:可能在座各位比较少有社区的经验,很难想象得到在地社区的力量。社区对于家长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一个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体制外的学校,这个家庭是要很多舆论压力的。这个舆论压力不是说很多人在批判你,而是身处这个社会,身边的家长聊的都是小孩考了多少分,在比赛拿了什么奖。这种反馈环境会给这样的家庭带来很大压力。如果没有一个社区的支持,它是很难去坚持自己的教育选择的,一个社区对于这个家庭而言,相当于为它建立了一个堡垒,在一个对它更友好的评价环境中,这个家庭会觉得安全一点。第二,刚才我说道,教育就是互动和反馈,而互动有很多维度,家庭和家庭的互动也是一种互动。如果没有社区,永远只有学校和家庭的互动的话,家庭之间的经验是很难去传递的。例如一个家长遇到了小孩老迟到的问题,如果他选择和学校沟通的时候,可能学校老师给的建议,在他看来是很难去实践的。但如果他找社区内有同样问题的家长请教,就能得到更实用的建议。第三,社区建立之后,大家可以对这个社区有自己的付出,这个付出会根据家长自己的能力来定。有的家长会组织家长读书会,有的会组织运动会。自组织活动会给家庭形成对社区的新理解,他的视野也打开了。而家庭的变化,最后也会落到小孩子身上。社区对于学生也有几个方面的影响。最直接的一个就是连接教育资源。例如要上一个广告主题的课程,可能没有一个老师在这个领域工作过,就可以在社区中邀请有广告从业经验的家长来教学,它是你教育资源的一个部分。第二,我们有一个社区时间,所有的家长都可以来做自己的小课堂,有木工,有打蛋,有打鼓。这些可以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还有一点,当社区建立起稳定的价值观后,教育就会发生在任何一个角落。比如孩子在沙坑起了争执,家长知道要怎么处理,这里就有教育的发生。对于老师,社区更多可以给他们信心上的支持。安猪:我去年十月份在大理的时候,观察了几场猫猫果儿的活动。整个社区的参与感非常深,家长与学校互动非常多的,我觉得这是猫猫果儿的最大特色。不会刻意强调用什么课程体系,而是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林冬: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学校有三流的老师,一流的学生和社区。其实这个也是我们对于未来教育的理解和追求的方向,在未来,我们怎么理解知识的存在?以前的话,知识是静态的,完备的。有个成语叫学富五车,似乎所有的知识用五车就可以装完。似乎你只要完成这些学习,就能成为能够独立面对未来世界的人。到现在,知识已经膨胀到没办法穷尽。不过现在我会意识到,知识有日常化的一面,几乎随处可以触碰。我想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去找一个静态的完备体,而是去找日常生活中知识载体,就是一个个的人。你在与人互动的过程当中,就知道他人怎么理解世界,怎么表达自己,这样就能帮助你去定义自己。要想接触更多的人,社区是最好的选择。我觉得慢学校也在追求这个方向。猫猫果儿小学的丰收日(点击观看)教育不存在通用模式林冬:我想再说两句。教育领域是所有领域中,系统和细节之间鸿沟最大的一个。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用文字去描述的。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这些理论都有一个抽象化的过程。一线老师应该非常清楚,人是不可能被抽象的。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基于抽象的,不管是皮亚杰也好,还是维果斯基也好。他们之所以选择抽象,是因为不抽象没有办法被复制迁移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教育系统,是可以作用于所有人的。如果有一个教育理论声称适用于所有人,肯定是骗子。在教育中,老师要面对的是各种小细节,各种小个体。所以系统和细节哪个更重要?不是系统更重要,也不是细节更重要,而是你要找到系统和细节之间的空间,找到你自己的东西。这里我就很难去描述了。安猪:非常棒!任何教育一定是当下的,一定是现场的,一定是具体的。所有当下的现场一定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遍的。林冬:教育学不是科学。教育永远充满了现象,没有办法被预测和观察,也没有办法用一个模式去涵盖所有的现象。而科学是必须有一个通用模式来涵盖所有,并能够预测下一步。安猪:我想这可能跟我们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不太一样。很多人更期待把教育变成一个科学,应用到所有人身上。但对于关心人本身的人来说,可能不会这么想,不希望把学生给工具化了。我们可以慢慢感受这一点。推文编辑:阿诗文字记录:小源慢对话是什么慢对话是慢学校一个面向慢学校学员创变者的深度对话直播栏目。慢学校聚焦于人生的创造者,帮助创造者更好的创造自己的作品。本栏目通过展现创造者的初心、作品和思考,可以吸引更多创造者的加入。-
2021年5月14日
其他

林冬:教育最重要是互动与反馈 | 慢对话专栏

林冬,大理猫猫果儿教育社区老师。从2013年开始,一直从事幼儿园和小学的一线教学。从摄影跨界教育的八年,林冬老师对教育和教育者的理解有什么变化?我们邀请他来到慢对话,分享他从教八年的感悟。心里只确定了一件事,我想做教育安猪:欢迎林冬。我认识林冬10年了。11年林冬曾在一公斤盒子工作过一个月,之后他就跑到云南去去支教,也没有怎么联系了。过了几年,我们又在大理又碰到了,那时候他在猫猫果儿做老师做了8年,算是非常资深的老师了。这里邀请林冬介绍一下你的故事。林冬:一开始来到云南,跟教育没什么关系,而是去做了一个长期摄影项目。摄影是我的爱好,这个项目我申请了很长一段时间。摄影项目完了之后,我开始思考想要做的事情。当时我心里只确定了一件事,我想做教育。之所以选择教育这个领域,源自我在武汉一个社区的经历。这是一个带有朋克性质的社区。一般人可能觉得朋克对应的是破坏或者反常规,但当时我们对于朋克的定义是,你要去改造你周围的环境。在那个社区中,我意识到自己要去做影响深远的事情,于是选择了教育。朋友设计了一个乡村幼儿园,现在它应该还在运行中。幼儿园项目结束后的第二年,猫猫果儿的创始人陈刚邀请我加入猫猫果儿,就这样一直呆到现在。教育最根本还是人与人的互动安猪:你在猫猫果儿待了八年,是什么让你一直呆在猫猫果儿的?林冬:猫猫果儿至少可以让我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且在这里做的时间长了,你会影响周围的人,慢慢的你会觉得自己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团队的一个成员,自己会想象猫猫果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还对教育有思考,所以还愿意在猫猫果儿的事情上花精力投入,所以就一直留着。如果突然有一天,我对教育感到非常失望,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一个泡沫,我也有可能离开。安猪:说到教育,这几年你对教育的理解有什么变化?林冬: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我没有加入猫猫果儿之前,很多是靠外界的那种输入,来确定教育的模样。比如说我今天看到PBL(项目式学习),我觉得特别不错,这个教育太好了,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第二天看到建构主义,我就觉得教育应该是那个样子。在猫猫果儿待得久了之后,我发现很多家长也有一样的经历。我问一个学生跟父亲的关系怎么样,学生会回答我,关系要取决于爸爸最近看什么书。在幼儿园当老师久了,对教育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最直接的一个感受是,你的脑子是转不过来的,没有时间让你思考。孩子本身是一个全开放的情绪体,需要非常及时的反馈和回应。孩子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还用脑子去想哪一本书有类似的例子、要怎么去反馈的话,等到你做出了反馈,它就已经失效了。在幼儿园的经历,对我最大的一个帮助,就是我几乎忘掉了自己看过的所有理论,那些是支持不了现场一对一的互动。教育最根本的东西,还是个人与他人的互动。非常简单,这里面只有两个词:一个是互动,一个是反馈。说起来虽然简单,但你把二者解构开来的话,可以聊很多内容出来。这不是用一个概念能够去解释的,既不是用建构主义能够理解,也不是用华德福能解释的。这就是你长时间的在一线感知出来的东西。安猪:它不是一个概念化、文本化的东西,而是一个身体的、体感的东西。猫猫果每周五的外出课,每个学期有一个主题,例如外出或登山独立人格是所有教育的前提林冬: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只是需要教育者完成自己的个人建构,才能做教育这件事。当然我说的建构不是对教育的完整理解,而是你作为一个个体,你有没有把握自己。安猪:理解。这个跟掌握多少理论无关,而是身心的自我认同,达致身心完整。林冬:像我写老师招聘启事的时候,第一条就是有独立的人格,这是所有教育的前提。这一点我感受很深。我在猫猫果儿这么多年,老师一直有流动,不同的老师会去尝试不同的新理念。但是细看就会发现,有的老师虽然用新的教育理念,底层却是教师中心的、权威制的课堂。这跟这些方法没关,而是跟他自己的理解有关。他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跟这个有关。虽然说的有点玄,但我觉得就是这样。人首先要成为独立的个体,才能讲如何达到自己对教育的诉求,用传统或者创新的教育方法都是没有问题的。安猪:从这一点上,感觉刚来到猫猫果儿的老师都会面临挑战,越有经验的老师遇到的挑战越大,因为在通常的教育中,不太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身心状态,而是更强调方法技能流程层面的东西。所以我想问一下,当新老师来到猫猫果儿,你观察到他们会经历什么,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林冬:不同背景的老师,会有不同需要突破的点。像你刚刚说到的这种,他带着之前的教育经验——或者说传授经验——进来,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要怎么抛开以前对教师身份的理解。我们自己也能感受到,大的社会共识下,会定义老师的模样,像一个框架一样。你做不到的话,可能会有点压力。但在猫猫果儿,首先老师要成为一个自然人的,这是老师要突破的第一步。这一步算是比较快的,因为猫猫果氛围提供了这样的环境。比较难突破的是,他怎么样去认识学生,怎么去看到学生。这里面又涉及到教育学理论中,我认为的一个弊端。传统教学中,没有学生个体,而是用共识代替,甚至都不用共识,而会用普遍的数据去代替个体。有教育背景的老师进来,最难突破的就是他怎么去看待一个学生。反而对于没有教育背景的老师而言,会容易一点。因为他们进入教学场景的起点不一样,教学中会首先考虑怎么跟孩子玩在一起或者融入他们。对于没有教育背景的老师,难的事情是课堂上要怎么和学生互动。在一对多的场景下,老师要怎么把控互动中的秩序,或者说规则,这个是比较难的。另一个挑战是,因为没有教育背景,老师对于学科和课程是没有系统思维的。不过就跟我前面说的一样,这些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完成对个人的梳理。如果你能完成这个,有没有什么教学背景其实不太重要。如果让我自评在教育上的表现,在上课这方面,我可能上的不如任何一个人。但在对学生的认知上,我不输给任何一个人,我也可以当一个很好的老师。林冬老师给学生上综合课(点击观看)评估要服务于学习和成长陆浩东:你在工作当中怎么评价老师,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林冬: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评价老师,第二是如何评价学生。坦白讲我们没有任何成文的评价体系,但这个问题从小学建立的第一天,就一直讨论到现在。先说教师的评价,猫猫果儿小学和初中是没有校长的,是由班主任联席来处理校长的工作。所有老师的评价会在班主任联席上被讨论,包括班主任自己。讨论基本上两大块,第一个是常规,第二个是课程。常规比课程要重要,因为它涉及到老师平常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到他的价值观是否与猫猫果儿一致。如果在我们的观察中,他与小孩的互动有价值观上的偏差的,比如说较强的管教行为、用不平等的眼光看待小孩的行为,我们会对他给出辞退的建议。还有日常的评价,不是一周打一次分这一种,我们提倡如果发现老师有什么需要沟通的问题,可以直接当场反馈。这是老师层面的评估,一个是班主任联席守住底线,另一个是日常中的一对一评价。这里有一个一直被讨论的问题,怎么看待评价或者评估?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王祥:人生就是田野 | 慢对话专栏

王祥,不一楽乎田野学校合伙人,阿纳果学习中心联合创始人。擅长社会化学习,负责产品开发。13-15年在美丽中国支教过两年。在不一楽乎田野学校做过自然教育和社会化学习项目的产品负责人,现专注城乡青少年成长的支持,也做青年人的教练支持。这次邀请王祥来到慢对话,分享他在乡村教育和青年支持的探索历程。▍在乡村教育这件事上,我是有使命感的王祥:我2013年大学毕业之后,去美丽中国支教两年。当时是去一个山区中学,教了两年的生物。支教结束后又在美丽中国工作了三年,做过教师支持的工作,也做过整个华南地区支教老师招募工作。我18年初来到田野学校,跟小田一起做一些自然教育,后面开始做一些社会化学习的项目,到现在转向以人的发展支持为核心的社会化学习项目。我们一直在教育领域,从教育公益转向现在的商业。安猪:为什么你刚一毕业,就选择去一个公益组织支教?我觉得这是一个蛮重要的决定。王祥:是的。本科我读的是生物,绝大多数同学现在都是博士后在读。我觉得这个选择是跟自己的人生经历相关。我是楚雄人,从小生活在挺偏僻的一个村庄,从小就一直读书,憧憬外面的世界。在很多人的支持下,后来我到了广州的中山大学念书。去了中大之后,我加入了公益社团,接触了很多公益机构,对公益行业也蛮感兴趣,觉得自己以后想去做一些支持他人的事情。学生物是我的兴趣,我非常明确,但是我的兴趣但不是我的职业,我从大三就决定去支教,大四成为了美丽中国第一批的校园大使,并把中大的项目团队给组建起来。安猪:你在美丽中国的四年,从支教志愿者到工作人员,这段经历带给你什么收获或成长?王祥:做支教的两年,是一个从乡村出去又回到乡村的过程。这两年过得很快乐,也看到了非常多乡村教育的问题。现在的乡村教育,比我走出乡村的时候还要困难。某个程度上,乡村社会阶级的固化是非常严重的,对于这个我是有点无奈。幸好我的一个队友跟我说,“你可以想象你所接触的这帮00后的孩子。这群人10年、20年之后,会是乡镇发展的东流砥柱。你现在可以给他们价值观上面的影响,带来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的思考,这些都会极大影响一个人。“所以这两年我还蛮投入的,除了教学之外,也会做一些项目去支持孩子们,让他们尽可能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我带他们认识学校里面的植物,给树挂牌等等。我会感觉到在乡村教育或者乡村发展这件事情上,自己是有某种使命感的,这也是我跟小田会走到一起,很重要的原因。13年大四骑行西藏安猪:你跟小田是怎么认识的?王祥:我跟小田认识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大理,那时美丽中国在那边做培训,吃了个饭,也没聊上天。真正认识是在18年2月份。当时美丽中国在昆明做寒假学院,所有云南支教的老师统一培训。当时小田和杨倩(就是田野学校的创始人)给老师们培训,中午就一起吃了个饭。当时我准备离开美丽中国,小田主动邀请我加入了学校,就是这样。安猪:你后来有问过小田,为什么仅凭一面之缘,她就觉得你合适呢?王祥:我跟小田还真没聊过。▍把失败看成一种学习王祥:我刚来田野学校的时候,团队五个人之间关系特别好,一开始是很有奔头的,因为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未来是一定要做创业的。我们一开始做的是自然教育,后面开始尝试做社会化学习项目。19年我们在做了早春学院季。这是个很大的项目,也是当时的一个核心产品。不过这个创新产品的市场反应不是很好。19年3月份启动这个项目时,基本上贴着钱在做,到了五六月份,投资人就不干撤资了,团队就有点散了。我当时觉得这个团队很好,而且做社会化学习项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后面我就跟小田确定了合伙人关系。我觉得我们对于乡村教育公平这件事情上理念是非常一致的,而且我们蛮有创造性的小团队,在课程设计这一块,很多时候容易有共鸣。安猪:这段经历有给你带来什么反思吗?王祥:确定合伙人关系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事情。我觉得好的合伙人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双方必须是两个完整的人格,不是一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第二就是大家对事业必须要有趋同的使命感。只有这样子的话,有困难才能一起去扛。创业这件事失败太正常了,我们这一年多就碰到过无数次的失败。安猪:我理解这两个条件是能让你们面对失败特别重要的支撑。那么这两个条件是怎么支撑你们去面对失败呢?王祥:第一个条件会让我们做到独立的思考。在我们要尝试一个新产品或者说新的战略方向的时候,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是否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比如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经济收入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投入到一件事情。对于第二个条件,失败了之后,我们能够快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把失败看成一种学习,不会停留在失败的情绪状态下。安猪:到现在,你成为合伙人大概有一年四个月的时间了。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呢?王祥:发生了挺多事。首先团队规模一下子减少到两个人,我们需要重新来定位田野学校的方向。当时使命这一块被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我们未来机构的“北极星”,非常重要。最后我们确定了一个主线,田野学校是一个支持人发展的机构。我们有一句话,叫“人生就是田野”。把人的发展作为一个主干,所有的学习项目都会围绕着这个主题,建立一个产品系列。19年十一二月份的时候,我们还发生过一次转向,打算在年后的时候,支持17个乡村青少年来到大理,参加提供给乡村青少年的人生设计课,7天的一个学习营,这是基于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对学习主线,让他们看到更多人生的可能性。这17个乡镇青少年,基本上都是那种初中读完不会继续读高中,或者高中毕业之后不会继续读大学,选择进入社会工作的一群人。但是他们又有个人的成长意愿,不甘于做农民工或服务员的角色。没想到年后疫情就来了,我们又转向线上这一块,开始大量的线上共创共学。我们当时发起了一个开源项目,支持大家在共享平台上做知识共享,也是借鉴了维基百科开源共创的思路,不过后面没坚持下去。到了暑假,我们就开始阿纳果的项目。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反复,幸好我们有很强的信念,状态可以很快就回来,不至于崩了做不下去。给乡村青少年上人生设计课▍从孤岛变成群岛安猪:对于你在做的青年创业者社群,现在你对它有信心吗?王祥:有的。建立青年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其实挺重要的。首先,我自己就属于青年人,自己也需要,而且能够聚集更多人相互支持,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安猪:可以介绍一下为什么大家会有组建社群的需要?王祥:说到为什么要做这个社群,就得回到我和小田的创业困难期。当时小田给我推荐了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对我很有启发,让我更坚定了创业的路。这时我也发现身边有不少朋友,他们会进入到职业或者人生发展的瓶颈期。于是我想要发起一个完全免费的社群去支持他们。我们做了六次的工作坊,想要支持大家,让大家在后疫情时代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当时提出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要主动向外探索,另一个是创造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当时参与度还可以,每次至少有十个人参与我们的线下工作坊。之后我们计划在工作坊的基础上做社群。对于串联人的社群而言,我们觉得创变这个词很重要:首先回到个体,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创变,再往外扩一层,我们可以探索到社区创变,当你有足够强大的能力的时候,还可以做社会创业。我们会全面支持社群里面的伙伴。如果他们有什么创业想法,或者需要大家一起共创的点子,可以在社群里面提出来,在大家的相互支持下做出来。今年的二三月份,我们就支持社群内的一个伙伴,给他做了一个云画展。一开始只是伙伴在群里发一个想法,社群的大家通过线上协作给他做了一个云画展。最近他在大理做了线下的文化展,个人知名度有提升。跟他聊天的时候,他会蛮感激这个云画展给他的帮助。自己想要去实现一个想法,一个人做的话还蛮难的,通过社群的支持能够把这些想法给实践出来,现在对他来说算是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安猪:如果你想继续推动青年社群的发展,你现在最期待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王祥:现在协作的方式也很方便。我希望可以聚合更多的青年人,让他们成为自己人生的创变者,从孤岛变成群岛。安猪:最后邀请王祥做一个反馈,经过今天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王祥:期待发生更多的对话,大家能够去一起做一些事情。我跟小田说过很多次,感恩每次失败的时候,来自身边朋友的礼物,能够让我们继续前行,这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力量、推文编辑:小源文字记录:小源慢对话是什么慢对话是慢学校一个面向慢学校学员创变者的深度对话直播栏目。慢学校聚焦于人生的创造者,帮助创造者更好的创造自己的作品。本栏目通过展现创造者的初心、作品和思考,可以吸引更多创造者的加入。-
2021年5月7日
其他

郭丽景:希望老师能为自己做事 | 慢对话专栏

郭丽景,现邯郸王营小学校长。做了12年老师后选择走出学校探索自己的更大可能,一次销售培训让她思考自己的终身志业,选择回归学校深耕教研,在班级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孩子的品质教育,将班里的孩子们打造“最亮的22颗星”。除了教师的身份,现在郭老师还有一个校长的身份。从老师到校长,郭老师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在看到老师的职业困惑之后,她是如何支持教师成长,激发老师的自主性?让我们继续聆听郭丽景老师的故事。▍希望老师能为自己做事安猪:从去年开始,丽景老师从语文老师变成了校长。这个身份会带给你什么变化吗?你成为校长之后,关注的事情有没有一些变化?郭丽景:变化太大了,我一直在调整事务分配的能力。我属于喜欢做事的人,有了想法就愿意去尝试,内心更愿意跟孩子相处,比较单纯一些,之前主要是管理班级和教学,没有操心过学校其他事,都是我老公在打理。作为校长之后,一方面要直接面对老师,另一方面要执行一些上级要求的行政性任务,一开始会感觉应接不暇。不知道怎么去分配,感觉老师都在上课那么忙,再把这些活给老师,心里面会觉得有些不忍心,但自己又无法全部承担,就要慢慢去调整。每周工作例会郭丽景:关系上的变化对我的感触也特别深。正如安猪所说的,要在群体推动一个事情,真的是很难。自己本身爱探索,做了校长之后,就会抛出一些想法让老师们去做,大家一开始觉得挺好,去试一试,到后面大家就会觉得有些难,尤其是自己平时又没有精力给予及时指导的话,老师们就又会回到之前的想法。“我们还不如强迫孩子去学习,成绩会稍微更好一点”“我们要注重成绩,不然家长就会把孩子转走”这样的声音会出来。甚至后来大家一进去会议室就头疼,在想校长又会安排什么活。再后来就会发现,有些活你安排大家去做,大家可能都不吭声了,不想去做了。那时我就想,如果真的想让老师去做事,比方说推动老师去发挥孩子的自主,我要怎么样让老师来发挥自主性?这也是我最大的愿望:希望老师能为自己去做事,不是为校长,也不是为上级领导,也不是为学校。这是你自己的职业,关系到你的终身幸福。我想到两个方式,一个是通过对话,大家很放松地谈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评判,不分对错。无论对错,最起码要敢于说出来。通过对话,大家关系会有一个转变。我会跟老师们表达我的真实想法。比方说这件事上我做错了,这件事确实是我考虑不够周到,以后希望大家多提醒,多提一些建议。老师们会感到自己的观点得到尊重,而且确实很多事情得到更好地解决都是源于跟老师一起讨论后得出的方案。我也感受到老师们越来越打开、敢说话。教研会议郭丽景:年前我用了邓豪老师的复盘方法做了一个复盘。先让大家进行自评,对自己这个学期表现做个评价,也对自己的一些你的优点或不足做一个评价。然后再请同伴进行互评,每个人可以选择一个同伴,评价他闪光点。感觉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关系会更融洽。自评时发现不了的优点,在同伴评价的时候会被提出来,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在他人眼里原来是那么优秀,那么被认可,可以看到老师脸上的笑容很真诚、很自然呈现出来。最后感谢的时候,让每个人选择一个伙伴去感谢。老师说,感觉我们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特别温暖。这种关系刚好就是我想要去营造的关系。我觉得如果希望老师真的有理念的转变,不是说把这个方法给到他那么简单,而是让他通过体验去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郭丽景:一辈子做好教育这一件事 | 慢对话专栏

郭丽景,现邯郸王营小学校长。中师毕业之后做了12年教师,在面对职业发展困惑时,郭老师选择走出去,探索自己的更大可能。一次销售培训导师的一句话,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终身志业,并选择回到教师岗位深耕,参加培训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孩子的品质。从离开到回归,郭老师对教育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次邀请郭老师来到慢对话,分享她与教育的故事。安猪:郭老师离开教育领域又重新回来的这段经历,特别吸引我。她不是数十年如一日深耕教育领域,而是离开过又回来了。我能感觉到,这里面有特别强烈的个人反思。不管是离开还是回来,决定都很重大。今天肯定会聊到这个故事。另外会聊到郭老师现在创造的事情,这也是触动我的另一点。在慢学校的作品孵化器中,郭老师在自己个人故事的陈述里面,提到期待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转化成一个支持更多老师成长的工作方法,这个初心也特别触动我。▍走出学校,看看外面的世界安猪:一开始想邀请郭老师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郭老师是怎么进入教育行业的?郭丽景:我是96年初中毕业,99年中等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初中毕业之后选择报中师,我是比较无奈的。当时我是想着上高中再继续上大学。因为中师最后一年管分配,家里面很多人跟我说,”如果上中师的话,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分配,就可以吃县财政了。上高中的话,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一定。”所以就不情愿地报了中师,毕业之后进了之前毕业的中学。最初参加工作时,我特别有热情,对新工作充满向往。记得我毕业那年,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我要把学到的一切东西给到孩子们。我在初中的时候工作状态一直很好很积极,学生喜欢,家长也接受,也在县里面拿到一些名誉,感觉到自己被认可。在初中工作了八九年之后,到了2008年左右,国家开始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校要开幼儿园,需要一个管理者去接手,我就被给分过去做幼儿园。郭丽景在幼儿园艺术节上主持郭丽景: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看着小孩子这么可爱,也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前两三年我感觉还挺好的,也会有一些新的尝试。但是到了第4年的时候,周边开了四家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是收费的有一些盈利,竞争就比较激烈了。家长在选择幼儿教育这块,会去看孩子在哪个幼儿园学到的知识比较多,你写的字多,你算的题难度高,就认为它更好。大家都在比在哪个幼儿园谁学的知识多。虽然会跟家长不停地说明教育要遵循孩子的生长规律,但那个时候就感觉好无奈。你做的再好,孩子总数是不变的,幼儿园却多了,蛋糕就肯定会被分,感觉工作不被认可,积极性就开始下降,工作热情也在下降。那时对其他的幼儿教育接触的也少,自己就被陷到里面了,感觉前面的路很窄,在教育里边自己已经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了。我想可以去其他行业试一试,说不定有更大的空间。郭丽景老师跟幼儿园的孩子的合照安猪:你想要离开教育行业的时候呃,有没有跟家人说过?郭丽景:我们差点离婚了。当时老公是极度反对,说我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瞎折腾。我甚至把工资存折都交上去了,最后老公希望我可以再认真考虑一下,可以先不要辞去这里的工作,留着职位去其他地方试试看,看我到底做的怎么样。于是,我开始接触教育之外的行业。从那以后,我跟老公的关系就不太好了,闹矛盾比较多。比如说我在外面回来的晚了,他会觉得我把精力都放在外面的事情上不顾家,矛盾就经常出现,持续了有两年左右,我们的矛盾才慢慢淡化。安猪:当时你想好要做什么了吗?郭丽景:当时我接触了婚庆行业,挺感兴趣的。自己就跑到婚庆门市上去了解,跟着人家学做婚礼主持。当时婚庆在我们县城刚刚发展起来。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婚礼仪式越来越重视,我感觉挺有发展空间的。我就做了一段时间的婚礼主持,后来自己还去接婚礼。一开始客户不多的时候,自己尝试着去找:去婚纱摄影店、婚庆门市发名片,跟人说有婚礼可以联系我等等。安猪:做婚庆的经历,跟做老师的经历,有什么不同吗?郭丽景:刚开始感觉很新奇。记得我自己第一次主持婚礼的时候,看着新人走过红毯,都忘了我是主持人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婚礼的场景里。安猪:婚礼主持你做了多久?郭丽景:做了四年。其实婚礼主持一直都是在业余状态。毕竟不是每天都有人结婚,一年可能只能接十来场了。后面我就接触到了直销。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接触直销了。当时就觉得化妆品挺好用的,价格也不高。直销的模式我也挺喜欢:不是从经销商手里买东西,而是直接从厂家买东西。不经过经销商的话,可以买到相对物美价廉的东西,然后你再从消费者的角度,分享自己的使用效果,等于为厂家做宣传,厂家就会给你一些利润。我觉得这个挺好的。于是我就一边做婚礼主持,一边做销售,就这样做了四年。郭丽景老师做直销时开的小店安猪: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什么改变?郭丽景:改变还是挺大的。之前我教学生,我觉得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考上大学。我会努力帮助孩子记住英语单词,希望考试能考高分,那时候自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后来我接触到不同行业的人,我发现人不一定是上了大学才能生活的好,做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做的好。你要发现社会上的机会,并愿意花费精力在这个行业里面投入,一直做下去,我觉得就能够做得好。这段经历让我对人生方向的理解,有了一个很大的扩展。▍做成教育这一件事,这辈子就值了安猪:后来又是因为什么,让你又重新回到了教育。离开我觉得好理解,是因为看到教育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做出重新回归的决定,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郭丽景:当初离开的时候,其实是下定决心再也不回来了。接触到直销之后,自己很好奇,感觉里面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包括怎么样跟人去沟通、交往的礼仪、养生常识等,就不断地参加一些学习,感觉自己的认知比原来有很大提高。我接触了很多销售做的好的人,他们传达了一个观点:要做好一个事业,单凭一时的兴奋是做不好的,需要不断坚持。方法其实只占到1%,99%是心态。给我触动最深的,是那次台湾成功教练做的销售培训。他说了一句话:人这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之前我会觉得,人活一辈子要尝试不同的事情,人生才有意思,如果一直锁在一件事情上会很单调。我觉得自己会有这个观点,可能也是因为之前经历很单一,从学校出来又到学校去工作,就没有接触过外面的社会,心里面一直好奇在外面的世界,所以才选择走出去。走出去见识到不同的人之后,再去听教练那句话,当时一下子被触动。我发现这几年真的是走得很不容易,不管是销售的过程,还是家庭关系,磨难特别多。我就想,如果我真能做成一件事,这辈子就值了。引发人生思考的销售培训郭丽景:当时正好我老公到了现在这个学校任校长,感觉事业又向前迈了一步,就跟我商量说,“你要继续往外跑,还是回来我们一起把学校经营好?”自己仔细分析了一番之后,觉得十几年的教育经历,对教育还是更熟悉,感情也更深的,于是下定决心,把教育当做自己的终身志业,从此,没有一丝杂念,教育之外的其他行业再也没有诱惑力了。▍关注孩子的品质培养郭丽景:回到教师岗位之后,我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以前只看到陷入困境的局限,现在有了持续四年左右的各类销售培训,让我发现每个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你想发展好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尝试或者探索。于是,自己便开始在学校寻找教育类书籍,第一本读的是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书中“合格+特长”的教育理念,一下子拓展了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明白了知识的学习只是为孩子奠定基础,要想让孩子取得真正的成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特长。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郭丽景:我开始好奇除了建平中学以外其他的教育模式。四年教育外行业的经历,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视野有多狭窄,现在意识到,只有打开视野,才能看见更多可能性。就开始在微信寻找各种资源,先是关注了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后面开始报名参加他们举办的线下活动,慢慢接触的资源就越来越多了。从21世纪研究院的村小教师成长计划到互加网络课堂,从创新教育年会到创新学校观察员,每年寒暑假参加线下的教育培训,平时工作时间参加线上的交流,随着视野越来越开阔,对于教育和人的认知发生了彻底转变,我觉得是因为最初想要开拓视野的念头,才有了现在对于教育本质的持续探索。
2021年4月22日
其他

Jade:探索世界,探索自己 | 慢对话专栏

Jade,大学毕业之后在国际高中做了十几年英语老师。因为戏剧等广泛的兴趣爱好,选择辞职并开始了五年的自由探索。去年底得知母亲身体状况之后回到北京,最近选择在一所创新学校做回教师本行。在上次的对话中,Jade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Jade:我和父母相爱相杀的故事 | 慢对话专栏

Jade,大学毕业之后在国际高中做了十几年英语老师。因为戏剧等广泛的兴趣爱好,选择辞职并开始了五年的自由探索。去年底在大理开餐厅时,得知母亲罹患胃癌早期,于是回到北京,想和妈妈一起创作一个作品集。这次邀请Jade来到慢对话,了解她跟父母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我不知道妈妈还能够陪我多久安猪:我觉得我脸盲症很严重~见了一面之后,经常记不住什么时候见过。跟Jade在什么场合认识的,我就想不起来了。开始注意到她是在作品孵化器,她的作品是一个跟妈妈有关系的作品。我跟Jade之间有一些共同的经历,跟我妈妈之间也有一些很深的连接,也有一些遗憾,这给我很大的感触,所以今天就邀请Jade来到我们的慢对话。期待在座各位今晚可以一起探索,自己和亲人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接下来,邀请Jade做一个自我介绍。Jade:我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在英国也是读英语教学专业,后面一直都在国际高中做英语老师。十几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培养了很多兴趣爱好,比如说戏剧、自然观察等。所以15年从学校辞职,自由散漫的晃了差不多5年。去年底跑到大理,本来是去找小田先生玩,后面很即兴地开起了餐厅,正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得知老妈生病的消息。Jade:当时跟小田去阿纳果,在山上我给老妈打过电话。当时她说最近做了个检查,可能结果不是很好,但我没有特别在意。因为老妈是一个把很小的事情看得很严重的人,我觉得应该没事,她就是自己吓唬自己。结果下山才隔了一天,我爸打电话告诉我说,胃镜和病理证实是胃癌早期,要尽快治疗。那一天刚好是星期二,是店休日。我正准备洗完衣服跟诗曼去爬苍山。挂了电话之后我有点懵,因为完全没有想到,但我还挺冷静的,也没有哭,还是按原计划跟诗曼去爬苍山、吃斋饭。Jade:下午我们约好一起去看电影《心灵奇旅》,在看到Joe陪着22跳下去,对他说‘I'll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小田先生:创造乡村的新知识 | 慢对话专栏

小田先生(田晨),教育创业者。2015年创办不一楽乎田野学校——以大理为中心,辐射西南山地自然保护区及乡村,为儿童及青少年开展包括自然教育在内的社会化学习项目。爱自然、爱诗歌、爱音乐,爱酒,爱机车,爱人类学与多元文化。最近在筹备“把山谷变成一个学校”的项目,为城乡青、少年发展,与城乡互助提供更多可能。这次我们邀请小田先生来到慢对话,与主持人安猪一起聊阿纳果,聊城乡差异,聊影响力投资。这次带来的,不只是一个教育创业故事,还是一个活化乡村的大胆尝试。看见乡村的多彩与衰落小田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九八年本科毕业后就加入了互联网公司,一做就是十二年。直到2010年,生活富足的她,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开始有了一些反思。“我觉得自己似乎一直在做劝别人消费的东西,没有意思。”后来她就从公司辞职,投身公益行业。2012年年末,小田加入了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始在青海、四川的保护区工作。真正深入乡村之后,小田对城乡理解经历了一种颠覆的过程。“在城市,我们虽然享受非常多的便利,以及五光十色的生活。但跟乡村相比,城市也呈现了一种单调性。北京跟上海可能在吃的习惯上有所不同,生活却是非常雷同。相比之下乡村呈现的多样性是非常迷人的,尤其是在西部乡村。我工作过的很多地方,都是民族地区。当地居民对于生活、自然和信仰,有着跟我们不同的理解。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的文化一点点流失,乡村人也更多走向了城市,成为打工者。这个问题一直挺困扰我的。”2015年,在自己工作过的乡村社区,小田开始了自己的教育创业,成立了
2021年4月9日
其他

史慧亮:从关注课程到关注人 | 慢对话专栏

史慧亮老师,爱哲学习中心科学老师,清华大学本科、明尼苏达大学硕士。曾在公立名校和国际学校的初高中担任物理和化学老师。本期慢对话,我们邀请史慧亮老师为我们带来他在教育探索的过程中,怎样从关注课程到关注人的。史慧亮老师总是那么谦虚。面对热情高涨、期待满满的参与者们,他先给大家“打预防针”:“不会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如果有一部分人能够有所收获的话,我觉得就算成功了吧。”偶然走上教育之路史老师一直都对教育非常关注,曾经还有去支教的想法。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史老师迎来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成为人父。他开始思考起孩子的教育问题,“肯定是不太希望他再经历我经历过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因为我自己的体验不是很好,至少我回忆起来,快乐美好的时光并不多。”后来读博士没什么热情,史老师就在网上找“博士毕业能干啥”,看到中科院系统所的数学博士去十一学校教书的新闻。“原来读完博士还可以去当高中老师。我还没读完就去当老师,就更不算浪费了。”就这样,“有一点点偶然性”,史老师踏上了教育之路。从关注课程到关注人还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有一次导师给了史老师一个至今难忘的评价。“You
2021年4月7日
其他

我们创造作品的过程,作品也在创造我们 | 慢学校作品孵化器展示夜

慢学校作品展示夜结束了,九位学员展示的作品,超越了我的想象。我感受到了能量的流动、强烈的连接感,我们相遇,像一个真诚的大家庭。柏安用插画来记录情绪,几个故事既温馨又真实。Jade的故事让我有深深的共鸣。面对母亲被检查出胃癌,她说:“我们可以用创造来面对生活的困难”,并决定创作一本母亲的故事集。我回应:“世道艰难,可以痛哭,但也可以写诗”。Jade分享她不断调整作品的过程,让我想到了慢学校三年多的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推翻重来的过程,但我并不感到沮丧,因为在创造慢学校的过程也让我对自己、对教育、对于人、对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创造作品的过程,作品也在创造我们。陆颖的PBL入门课,提出了一条由内而外的学习路径,更切合人的成长,一改我以前对国内很多PBL教育工具化、复杂化的印象,令人期待。雷涛尝试将慢学校的对话式学习引入到物理课外小组中。他用自己和学生互动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我是真实而开放的吗?我认为每个教育者每天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教育的基础是关系,没有师生平等开放关系的建立,难以抵达深度的学习。而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教育者首先要把自己完整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感受,而不仅仅把教学作为一个产出结果的流程,把学生作为一个可操控的棋子。最后分享的诗雅是最让我惊讶的一位。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听她的作品分享,我从分享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勇气。首先,把自己的童年经历、家庭经历在一个公开的场域表达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这个场域里的人之前素未谋面(慢学校是一个线上社群)、并且要经过多次的对话(孵化器每周有一次小组对话和线上工作坊),这种勇气尤其难得。其次,我观察到诗雅是带着巨大的困惑进来的,同时她对于如何定义和创造作品也是困惑的,很多人都会被这些困惑所压倒,止步不前。但诗雅却实践了许多的行动,如涂鸦日记、用户地图、SWOT分析、家庭共创会等,而其中的涂鸦日记、家庭共创会已经成为了过程中最好的作品,我看到背后推动她的,是一种执着探索的勇气。最后,我也想做一个简短的分享。作品孵化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作品。过程中也有许多的调整,也享受到了创造带来的兴奋感。不过更多的是意外之喜,我原本把它作为一个设计思维加精益创业的实践营,但大家的作品给了我更大的想象,尤其是像柏安、Jade所提出的作品。原来这些方法论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商业或产品设计领域,它们同样可以应用在个人成长领域。大家作品的丰富程度也让我更加确信,人的成长是一种走向身心完整的创造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应用这些方法,在社群的支持下,去探索和实现更完整、更丰富的自己。最后引用雷涛的总结:慢学校带给我们的,是探索自己的热爱、行动方法论,以及社群的支持。—END—加入慢学校,成为人生的创造者最好的成长,是创造自己的作品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最好的成长,是创造自己的作品 | 慢学校招新

欢迎来到慢学校,一个帮助每个人实现终身成长的社群。在这里,聚集了一群人生的创造者:Jade正在这里创作一本母亲的故事集,起因是得知母亲被诊断出胃癌之后,Jade回顾起自己与母亲相爱相杀的这么多年,决定记录下她和母亲的点点滴滴。柏安正在慢学校创作一本情绪觉察漫画。柏安意识到自己的突发事件前容易情绪失控,影响到家人,于是便利用自己是美术老师的特长,创作了一本名为“变色龙一家”的漫画,用漫画来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过程,帮助自己更好地觉察和反思。丽景正在慢学校设计一个乡村教师成长系列工作坊。丽景曾是一名乡村老师,后来离开过教育行业,最后又坚定地重新选择回到了教育。她正在把自己对于教育的思考和理解设计成一个“唤醒教师”系列工作坊,鼓励和支持更多想她这样的乡村教师。雷涛是一名教育创业者,他正在把在慢学校体验到的对话式学习应用到中学物理课外辅导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慧亮是一所创新学校的老师,他希望把教练工作方法引入到师生互动中,并正在设计一个师生复盘教练工具包。慢学校中的许多同学,正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发现自己的关心和热爱,并在慢学校方法论和社群的支持下,将它们以作品的形式创造出来。这正是慢学校所追求的成长,慢学校认为:成长是一种追求身心完整的创造过程。主流的成长更关注外在层面,关注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关注是否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职业或者提高收入,但很少关注到人的内在层面。慢学校认为,完整的成长追求身心完整的,是由内而外的,它会同时关注到三个方面:我们所觉知到的自我。我们的成长,是仅仅满足的谋生的需要,还是同时关注到我们的身体、情感、心灵等方面的需要?我们所处的社群。我们的成长,是孤独的,还是被接纳和被支持的?我们生活中一个能够帮助我成长的社群当中吗?我们有为我们关爱的人做了什么吗?我们所服务的社会。我们的成长,除了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是否能够为社会带来正向的改变?从自我的完整出发,到关爱的人们中间去,并为世界带来正向的影响,这样的成长,才是有根的成长。另一方面,主流的学习产品(培训、知识付费等)通常只关注“知”的层面,仅止步于把知识或方法交付给学习者,再由学习者自行去实践。慢学校认为,成长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要实现真正的成长,就需要以“作品”为导向,将自己希望发生的改变做出来,并呈现为一个个真实的作品。例如: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学习”是自然发生的,而且更加有效。学习者不仅能掌握自己希望发展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可掌握到可迁移到不同领域的创造方法论。在慢学校,支持社群成员实现这种由内而外的成长的,是慢学校的核心产品:慢成长孵化营。慢成长孵化营致力于创造一种“身心合一的创造方法论和实践过程”。在孵化营中,创造首先从自我认知开始,学习者通过两个全天的自我探索和身份探索工作坊,深入的探索自我认知和人生发展的大问题,例如:随后,学习者从认知走向行动。在连续五周的工作坊中,学习者将学习如何构想、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个人成长作品,并掌握设计思维、精益创业、敏捷开发等创造方法论,成为一个更自信的人生创造者。同时,慢学校还提供了丰富的社群活动。在慢学校咖啡馆中,学习者每次聚焦于一个知识主题,通过和伙伴的深度对话,反思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并探索可能的行动。在慢对话中,参与者通过聆听优秀学员的成长故事,获得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并结识更多同频的学习者。社群活动为成员创造了连接和信任,慢成长孵化营帮助成员更深入地探索自我和创造作品。在一个有爱的社群中创造,就是慢学校致力于为成员所营造的成长环境。加入慢学校慢学校适合这样的你:如果您希望加入慢学校,请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加入申请表。名额有限,我们将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通过者将安排后续付费事宜(慢学校年费为2999元,报名成功者,可获得一年的社群成员资格,本期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3月31日)。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和我们的苏苏老师联系。(请备注“慢学校”)
2021年3月28日
其他

如何在内卷的世界走出自己的道路?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慢学校的终身学习体系。总结一下三个要点:用关系去理解人生。多层级的目标系统。对话式学习。这三点,将会贯穿到慢学校所有的学习过程里面。最后,再次欢迎大家加入慢学校!-
2021年3月28日
其他

【慢对话】雷涛:离开象牙塔之后,走上对话式学习探索之路

雷涛今年三十岁了。他从本科到博士的求学期间一直在攻读理论物理,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可以说是一条一往无前的科研道路,可雷涛却在二十八岁博士在读期间选择离开学校,成为了慢学校的一员,并从慢学校再度整装出发,开启了他作为一名教育人,在生命与生命的连接中的探索。我们邀请到了雷涛来到慢对话。现在他正致力于用对话式学习的方式组织高中学生的课外学习小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教育世界。求学生涯:“如果重新选的话,我会选择18岁离开学校”雷涛一直读的是物理。川大物理学本科毕业后,去了华中科技大学读理论物理的硕士和博士。离开实验室两年后的现在,他仍是会说,“我到现在还是挺喜欢物理的。”
2021年3月26日
其他

人生漫长,你可以更优雅地探索 | 慢学校招新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同一个渴望: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性,成为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个体。可是一开始探索,就会面对不少挑战:身边的朋友不理解、没有人指导、缺少有效的方法、没有共同前进的伙伴……一个人的探索,太难,太孤独。欢迎加入慢学校,让我们一起探索。来,认识一下慢同学来看看慢学校的伙伴们,现在在做的探索吧~Jade的故事Jade还在大理开餐厅时,有一天接到老爸的电话,得知老妈查出胃癌。那天下午,Jade和朋友一起看电影《心灵奇旅》。看到Joe陪着22跳下去,对他说I'll
2021年3月25日
其他

慢学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慢学校为什么?慢学校是一个终身成长社群,其目的是帮助每个人成为自己生活的创造者。生活的创造者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未必追寻主流的成功,反而更关注内心的需要和人类的价值,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个体行动和群体协作来创造出作品,推动个人的成长和世界的进步。这里面有三个基本概念:自我、生活、创造。自我慢学校理解的一个人的自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层面的自我。社会更关注工具层面的自我,例如,你有哪些知识、技能,可以干什么等。我们认为,在工具性的自我之外,还有一个灵魂层面的自我,它有自己的感受、需要和动机,希望被理解被接纳,渴望成长和绽放。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份子的自我,它渴望不是作为这个时代的过客,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参与者,为人类、社会、社群或者所在的家庭和团队做出贡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点。三个层面的自我,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我。支持人的成长,就要同时支持到这三个层面的发展。生活理解了自我,就能够理解何为生活。生活不仅仅是生存。生存的目的是活下去,而生活的目的是幸福。生存的目的是面包和繁衍,而生活的目的是真、善和美。要追求幸福,追求真善美,就要看到,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三种基本关系当中,与自己、与他人以及与世界的关系。人活在三种基本关系当中:与自己、与他人以及与世界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我在做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工作,同时为世界带来正向的改变。我与他人的关系:我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我生活在一个接纳我和支持我的团队、家庭或者社群里。我与自己的关系:我总体是自洽的,我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想法,没有太多既想要这又想要那的矛盾和纠结。我们的痛苦,几乎都来自这三种关系的失衡或某种关系的缺失。例如,有的人像个隐士,只关注自己的内在成长,却逃避行动和社交;有的人像个交际花,热爱链接他人,却没有内在的激情和外放的作品;有的人是世俗的成功者,却陷入到了孤独和内心的痛苦当中。所谓幸福,就是三种关系的完整和平衡。创造幸福无法模仿,无法复制,必须通过创造,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这种创造不是一个单纯满足外界需求的过程(像很多商业产品的创造过程那样),而是基于身心完整需求下的创造。例如,下面是慢学校社群成员正在进行的创造:>左右滑动,可以看到更多我们学员的创造我们看到,创造无关大小,也无关是否赚钱。追随你的内心去创造,幸福自然而至。慢学校如何做?我们看到,目前的在线学习、知识付费大多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即使涉及到个人层面,也仅仅止于提供方法和练习,很少能够提供一个真正能持续实践的空间。因此,慢学校致力于提供个人终身成长的空间,人们在这里不仅是获取外部的“知”,也向深处“觉”,并外化成持续的“行”,并且,整个过程是在一个支持性的社群中完成的。基于三种基本关系的认识,慢学校也提出了三种基本学习行为:觉知、对话和创造。慢学校的学习活动和社群活动,都围绕这三种最基本的学习行为而展开。慢学校做什么?人生旅行地图聚焦于帮助学习者快速形成对人生的全景式理解。通过游戏化的工作坊,帮助学习者快速建立自己的终身成长框架,形成对几个关键问题的初步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要做什么?我要如何做?这是一张可持续迭代的人生地图,通过后续的思考和实践,学习者将不断更新和迭代自己。这个图是我们学员的作品,慢学校期待更多的创造在发生社群活动成长离不开伙伴的支持和滋养,慢学校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社群活动,人们在这里可以彼此连接,互相学习。这些活动包括:咖啡馆。在慢学校咖啡馆,你将学习到一个人生重要事物的知识模型(如勇气、自我、专注、职业等),并和伙伴一起展开深度对话,从而反思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并探索可能的行动。慢对话。在每一次的慢对话中,我们都将邀请一位优秀学员,通过对话梳理和分享他的人生故事。通过参与慢对话,你将结识更多同频的学习者,看到每个人成长背后的动力、经历和思考,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启发。上周五的慢对话,我们一起聊了聊和父母相爱相杀的故事慢成长孵化器要创造丰富而完整的人生,知行必须合一。为此,慢学校提供了一个实践系统:慢成长孵化营,将对人生的认识落实到行动当中。慢成长孵化营包含三个模块:自我探索工作坊。在这个为期一天的线上工作坊中,学习者将在和同伴的对话中深入探索人生的三个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并形成自己清晰的个人愿景。身份探索工作坊。在这个为期一天的线上工作坊中,参与者将探索你希望发展的社会身份:它有哪些重要的关系和互动?我的卡点是什么?我需要发展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个人作品孵化器。在这个为期五周的行动营中,参与者将构思出一个能够推动个人成长的作品,并在导师的引导和同伴的支持下去完成这个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更深入地掌握设计思维、精益创业思想、以及敏捷高效的协作创新方法和工具。一月份我们启动了作品孵化器,学员们的作品异彩纷呈加入慢学校慢学校是一个付费社群,采取年费制,年费为2999元。报名成功者,可获得一年的社群成员资格(从付费即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同时,慢学校为积极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激励,详情请在报名时咨询苏苏老师。在第二季度,慢学校的活动时间如下:咖啡馆的活动时间为每周四晚8-10点,慢对话的活动时间为每周五晚的8-10点2021年二期的开学礼时间为4月4日(周日)下午慢成长孵化营的时间为:自我探索工作坊:4月11日(周日)全天身份探索工作坊:4月18日(周日)全天个人作品孵化器:4月27日-5月25日,每周二晚8-10点(5月4日假期除外)如果您希望加入慢学校,请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加入申请表。名额有限,我们将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通过者将安排后续付费事宜。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和我们的苏苏老师联系。(请备注“慢学校”)
2021年3月25日
其他

如何在内卷的世界走出自己的道路?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慢学校的终身学习体系。总结一下三个要点:用关系去理解人生。多层级的目标系统。对话式学习。这三点,将会贯穿到慢学校所有的学习过程里面。最后,再次欢迎大家加入慢学校!-
2021年1月17日
其他

慢学校作品孵化器开放报名,欢迎加入!

设计思维作为一个已经被验证的比较通用的创新方法论,将作为孵化器的孵化流程。这个孵化流程包含感知、定义、创想、原型、测试五个阶段,我们将依次探索以下问题,并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工具和方法论:
2021年1月16日
其他

如何通过“提出更好的问题”来改变生活?| 慢学校咖啡馆活动招募

你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你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托尼·罗宾斯没有愚蠢的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比其他问题更能促进你了解自己的生活。孩子通过提问来学习,学生通过提问来学习,设计者通过提问来了解用户需求...提问,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杰出的思想家们习惯不停的发问,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获得更深刻见解的途径。我们可以从周围的世界学到很多东西,提出问题会迫使我们的大脑形成新的模式,并挑战我们已经习惯的旧有思维模式。通过问问题,并质疑我们周围的世界,可以减少偏见,拥有更灵活的大脑,使我们变得更全面。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答案可能会使我们感到高兴,也可能使我们失望,或使我们感到自己很笨拙...提问需要勇气,因为我们无法控制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控制,为什么、怎么样、在哪里、什么时候,向谁提问。就像粗糙的钻石一样,有效的提问是一种可以发现,磨练和抛光的技能。成年后我们可能犯的一个致命错误是,我们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再问问题。想象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通过提问,重新看世界。如果你想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欢迎加入本期的咖啡馆活动,我们一起学习体验如何提出问题,并提出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全局的问题,帮助我们探寻更大的真相。工作坊信息工作坊内容在一个半小时的对话里,你将讨论到:1. 了解为什么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生活;2.我们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3.
2020年11月1日
其他

内卷时代的个人成长策略:在社群中把自己找回来

你被“内卷”了吗最近流行一个词“内卷”,非常准确地描述了今天的社会。什么是内卷?内卷就是内部竞争。例如:中小学生上补习班是一种内卷。你不上,别家的孩子就会在考试上超过你。每个人都上的话,又没有任何效果。又如: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很多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竞争更加激烈,这也是内卷。在最近一篇专访中,人类学家项飙这样描述“中国式”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高度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成为生活导向,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方式和生活和资源分配方式。……大家认准一个目标,为同一个唯一的目标活着。如果你在职场不高兴,你去干点别的,开个面馆不行吗?不可以,大家一定要挤在一个道上。在目标上的高度单一,价值评价体系的高度单一,然后竞争方式也是高度单一,比如说都要考试,然后奖惩方式也是高度单一的,奖金或者怎么样。你呢?你是不是被“内卷”了?媒体人王烁说,内卷是凡人版军备竞赛。我说,内卷就是社会这架大机器把你卷进去,成为它的一颗螺丝钉的过程。幸运的是,尽管这个社会在不断地裹挟着我们向着同一个终点奔跑,却总有一股相反的力量在内心召唤着我们。这股力量就是活出自我的愿望。每个人都希望活出独特的人生。每个人都希望展现自己的天性,并且用自己的天赋为他人和社会带来进步。于是,真的有些人,开始去探索自己的道路了。但是,在这样一个内卷的世界里,那些有自己想法的人,会感觉非常痛苦。他们有活出自我的愿望,但思维模式却是依旧是旧的。于是,他们只能在低水平上、用积累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来努力,难以突破自己。当他们决然行动时,他们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异类,身边很少有能理解他们的人,更不要说能够提供支持的人了。如何突围?
2020年10月29日
其他

除了知识和技能,你更需要的是找到自己和加入社群 | 慢学校招新

很快,第二张专辑《一些风景》出来,又获得了当年的华语传媒音乐大奖最佳乐队及最佳民谣艺人。接着是《广东姑娘》、《梦幻丽莎发廊》、《故事会》,这些专辑在豆瓣的评分平均超过8.0,音乐质量可想而知。
2020年10月24日
其他

成为终身学习者 | 02 从问题思维到愿景思维

大家好,欢迎来到《成为终身学习者》,我是慢学校的创始人,安猪。在上一篇连载文章中,我们了解到,终身学习可以根据时间尺度分成三个层级:人生层级(10年或以上)追求意义、领域层级(1-10年)构建身份、主题层级(1个月-1年)解决问题。在这篇连载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在人生层级,我们应如何追求意义。三种实现意义的途径让我们先认识一个人:维克多·弗兰克。维克多·弗兰克是德国犹太人,精神病医生,学者。1942年被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后来辗转囚禁在其他集中营,侥幸大难不死,服了三年苦役,期间妻子和父母都被杀害。在集中营中的许多囚犯都死掉了,他是凭借什么样的信念活下来的?重获自由以后,他把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又名《追寻生命的意义)。在书中,弗兰克提出,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途径来发现生命的意义:通过创造一种工作或做一件实事;通过体验某件事或遇见某个人;通过我们对于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态度。创造,体验,受苦,就是我们发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我们前面说过,终身学习追求意义。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是你沿着这三条路走到终点,最后获得或留下的东西。追求人生意义,从转变思维模式开始说到这,你可以会有疑问:当前的生活压力那么大,我只感到受苦,哪里有力气去追求创造和体验?是呀,多少人活着只为了解决生活的种种问题,哪有时间去抬头看天空?你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2020年9月22日
其他

《成为终身学习者》连载 | 01 终身学习是一个三层系统

大家好,欢迎来到《成为终身学习者》,我是慢学校的创始人,安猪。这个系列文章主要谈终身学习,将会分为六个模块。您现在阅读的是第一模块:终身学习。在这个模块,我将帮助你建立对终身学习的整体理解。在模块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我将为您展示一张终身学习的地图。而接下来几篇,我会具体地描述这张地图的不同层级中,各自的目的、主要特征和特征。在进入这张地图之前,第一篇,我想想跟你聊聊:什么是终身学习?为什么终身学习这么难以理解?什么是终身学习?大多数人其实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终身学习,不就是一辈子都不要停止学习吗?如果你继续追问:终身学习学什么?如何学?估计绝大部分人答不出来。不要失望,某某百科给出的定义也好不到哪去:
2020年9月16日
其他

开篇语:终身学习,就是围绕人生的重要事物进行持续对话 | 成为终身学习者

大家好,欢迎来到慢学校的专栏《成为终身学习者》,我是慢学校的创始人,安猪。近几年来,终身学习是一个热门的词语。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终身学习,是每个人生活的真实。你需要处理工作、家庭或个人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你希望拓展视野、培养新的兴趣。你渴望寻找生命的意义,创造更幸福的人生。以上,都需要终身学习。你了解终身学习吗?你可能不断地进行学习,通过阅读、购买课程、上培训等等方式,但你有思考过终身学习这件事本身吗?例如:什么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学什么,如何学?结果,“终身学习”就像“爱”一样,作为一个默认的词语,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糊里糊涂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同事、爱伴侣、爱孩子,甚至将控制理解成了爱,惹出了不少的麻烦。对于终身学习,人们通常有两个片面的认识。第一个片面的认识,是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当然没错,因为社会需要能解决问题的人,我们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工作上的认同,并获得更多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不过,从人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想要长期追求的,通常不像是某类叫“问题”的东西,而更像是“幸福”、“意义”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过于关注解决问题,我们有可能成为一个特别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并取得不错的成功,但在一些人生的重要面向上,却有可能输得一塌糊涂。赢得了每一次战役,却输掉了一场战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第二个片面的认识,是认为只要个人能力(如思维导图、写作、批判性思维等等)足够好,就可以解决问题,因而把学习的重点放到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这个观点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在真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有重大价值的问题——无法单靠个人来解决,我们更多要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而我们的学习,也大量发生在这些合作的场景当中,这时候,我们通过观察他人、和同伴交流、跟高手做事或合作来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化学习”。社会化学习不像学校学习那样有教科书或者专门的讲解和练习,它需要我们对“人”更敏锐,并懂得如何向“人”学习。而这种向“人”学习的能力,却是大多人所缺少的。一个事必躬亲的人不太可能成就大事业,同样的,一个事必躬“学”的人也不太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你需要更好地了解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就是围绕人生重要事物所进行的持续对话从2017年开始,我发起了一个终身学习社群“慢学校”,专注于终身学习的设计和实践,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验)。我发现,大多数学习者都陷入了上一节所说的两个片面认识里面。一个是短期思维,只追求解决短期问题的解决,导致了学习的碎片化,并且缺乏长远的价值和意义感。另一个是个体化局限,不停地追求更多的个人技能,反而陷入了一种孤独、缺乏反馈和支持的状态,进步慢不说,也更容易陷入焦虑。在这种个体化、技能导向的学习之外,我们需要对终身学习有新的想象。其实就是一句话——终身学习,就是围绕人生的重要事物所进行的持续对话。它回答了终身学习的两个关键问题:问题一:学什么?——学习那些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短期回报,但在长时间周期内对人生的幸福有重要影响的事物。它们是爱、美、勇气、好奇、创造、关系这样的事物。这些概念往往涉及到我们对世界、对他人、对自我最本源的认知,也涉及到一些最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法。简单来说,它们是个人世界观的核心元素,对它们的体验和理解,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程度。
2020年9月11日
其他

追寻人生的重要事物 | 慢学校2020年四期预报名

人生有两个基本目标,维持生存,追求幸福。然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把人生目标简化成了一个:追求(更好的)生存。我们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技能,是为了晋升到更高的职位,取得更多的收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然而,生命中更本原的一面,却被忘掉了。现在的在线教育或者知识付费,也无意地强化了这点。而慢学校,希望做出一所不一样的”学校“:帮助每个人学习如何追求幸福。如何做到?围绕重要事物展开持续的对话。所谓重要事物,就是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短期回报,但在长时间周期内,对人生的幸福有重要影响的事物。它们是爱、美、勇气、好奇、创造、关系这样的事物。这些概念往往涉及到我们对世界、对他人、对自我最本源的认知,也涉及到一些最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法。简单来说,它们是个人世界观的核心元素,对它们的体验和理解,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就是我们人生的重要事物。我们需要持续而深沉地思考它们,直至心灵中充满爱与敬畏。只有把重大事物放到我们终身学习的中心位置,我们才会有根基感,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过分单薄。例如,对于一个理性的人,他可能会忽略了爱和关系这样的重要事物。短期内,这种忽略不会对他带来什么影响,他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增长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更多的收入。但长期来看,这种忽略,会影响恋爱或家庭的稳定、又或者工作中团队信任的建立。直到某一天,事业或感情碰壁,我们才发现自己忽略的是多么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需要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重要事物,然后理解它们、体验它们,并且在生活中活出来,这将成为我们人生的重要功课。重要事物的学习不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它更需要与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相连接。例如爱,我们需要的不是知道它是什么,甚至也不是知道它有哪些理论,我们需要的,是学会如何在真实生活中感受爱、表达爱、并且创造出爱的连接。也就是说,重大事物的学习,我们需要做到知行合一。重要事物无法仅仅通过阅读或课程来完成,学习、实践和对话都不可或缺,并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的对话尤为关键。我们相信,最鲜活的知识存在于鲜活的个人当中。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上课和练习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但唯有和一位有经验的程序员一起工作(至少是看到他是如何工作的),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精通这门语言。这个过程,就是向他人学习。向他人学习,是学习中最有价值、也是最困难的部分。解决的办法,就是对话。对话是一个意义创造的过程。一群坦诚而友善的学习者,围绕某个重要议题,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困惑,彼此聆听,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这个过程就是对话。有效的对话需要结构化的设计: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综合应用表达、聆听、提问、反馈等不同对话模式。例如,下面是慢学校在一次课程中设计的“知识分享”对话环节:在现代社会,深度对话是稀缺的,因为它需要设计,更需要一个安全而互相支持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一群人围坐在篝火周围展开的对话,在这样的空间中,对话才是开放、坦诚和建设性的。而在我们日常的场景中,这样的空间并不多见。例如,通常的知识付费平台上没有这样一个对话空间存在,微信群中的对话往往因为缺少结构而导致散乱、低效,而在工作或家庭场景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利害关系和时间压力而变得紧张和自我防卫。慢学校创造了这样的场域,并提供有经验的引导、结构化的流程和可视化的协作工具,帮助每个人更好地享受这种围坐在篝火旁深入对话的氛围。我们相信,就如同星巴克在职场和家庭之外创造了一个更加轻松而温暖的“第三空间”,对于学习者来说,也需要在教室(纯粹输入知识)和职场(以成果为导向)之外,拥有一个同样轻松而温暖的第三空间。如果你期待一个这样的空间,并期待在这样一个空间中发现自己人生的重要事物,并为它们展开持续的对话,欢迎加入慢学校。每个慢学校的学员,在加入慢学校的一年中,都可以享受到以下的学习体验:1每周一次的基于重要事物的深度对话,帮助学习者对某个重要事物进行深度反思(价值6000元);2每月一次的社群复盘会,推动学习者的持续进步(价值2400元);3
2020年9月3日
其他

用四十个重要主题,构建人生系统 | 慢学校

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回应人生的挑战,为何却屡战屡败?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就像荡秋千一样,来来回回,摆来摆去,却无法看到明显的成效和进步。因为解决问题,最多只能舒缓现状,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原状。我们需要超越问题本身,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想要达到的理想的人生愿景,聚焦在人生的探索和创造的历程上。而在创造的历程里,最有力的问题就是关于“我想要什么?”的人生大问题。把希望创造的人生愿景想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让我们停下来,把这些问题拿出来问问自己,帮助我们更接近想要的生活。目标可以提供指导,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动我们前进。但最终,只有精心设计的人生系统才能发挥持久的作用。因为当我们决定要去哪里,我们就可以采取行动前往了。换句话来说,当我们明确和专注于自己的愿景和初心,内在的GPS将会为我们提供到达目的地的地图,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如果你总是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应对生活,当前的生活模式已无法帮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你正处于人生中要校准,自己人生中真正想要到达的地方,并且带着个人的反思开始向内探寻内在自我和人际关系层面的问题。那么“慢学校咖啡馆”是一个开启自我探索奇妙之旅的很好起点。欢迎来到慢学校咖啡馆,每周四晚8:30-9:30,与你开启人生对话。通过40个人生大问题,关于“爱”、“创造”、“好奇心”、“勇气”、“动机”、“问题”、“系统”、“自我”、“幸福”、“全在”等主题,进行对话和练习,构建或升级我们的人生系统。每一次对话,你将带走:对人生某一个重要问题的反思接下来将要采取的最重要的行动当你回到生活和工作时,你会觉得人生的行动具有连续性,并且更有前进的动力。或许,你与我一样,甚至会将收获到的方法,推荐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花一点时间,描述我们想实现的,想拥有的生活理想的样子。保持自我内在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会使我们更加有活力,更有弹性和动力在自己的领域里成功。一旦我们知道这幅图景是怎样的,就会围绕它开展所有的活动,发现生活中深刻而有意义的目标。活动信息时间:每周四晚
2020年9月1日
其他

这所慢学校不催你毕业,上到头发花白还可能获个“终身成就奖”

慢学校是一个自主学习社群,学员在这里可以通过自主的社群学习和实践,创造出个性化的知识、身份和人生。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超过100名的终身学习者,他们相互之间共同学习,同时也会用各自的经验为对方提供支持。最近,专注于社会创新领域的媒体BottleDream采访了慢学校创始人安猪,并与他畅聊了慢学校的前世今生以及对终身学习的看法,以下就是作者根据采访内容整理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你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吗:「我现在做的事情,是我在二十年后依然想去做的吗?」2017年前后,因为母亲病重,安猪搁下了当时的工作,和家人轮流陪护母亲。因为这个人生的重大变故,也因为由此和工作隔开了一段距离,安猪说,他反而有了机会去思考自己更长远的未来。反反复复地,他问自己这个问题。跳出「盒子」以后当时的安猪在教育创新圈里已颇有盛名——
2019年11月7日
其他

向内探索,成为理想的自己

这座小庙里,你能发现、理解并能感受到那些美好的人性、以及那些拥有美好人性的心灵,并最终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这是我们最大的祝福。
2019年5月9日
其他

安猪演讲:走向社群的学习

建立共同的知识基础。每个社群都有自己的基础知识,例如一个教育创新者组成的社群,你可能要对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概念有基本的了解。否则,你将无法参与社群的对话,学习和实践也就无从发生。
2018年8月7日
其他

慢学校招生丨我们在寻找一群不那么焦虑的人开启一场终身学习

慢学校并不是⼀个提供“课程”的学校,它相信每个⼈都有与⽣俱来的学习能⼒和创造⼒。在信任的环境下,学习能⼒和创造⼒就会发芽,⼈们就能够以协作的⽅式创造出⾃⼰独特的知识和能⼒。
2018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