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汽车产业西进,成都能否借到东风?

西窗 城味实验室 2024-01-13

做大做强制造业,重庆开辟了“新战场”。近日发布的重庆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提出,到2027年,渝西地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1.4万亿元,初步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渝西八区发展面向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的(整车、整机、整装)整零配套,站在了当下的产业风口。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年产量近 300万辆,占全国比重达到12%。通过深度融合,两地致力于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成渝有望借助产业合作促进区域协同。

合作有时,竞争有时。成都重庆工业体系有较大互补性——除了合伙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外,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也入选了国家队;不过两地主导产业重合率高,在高技术产业上互博较多。走向新型工业化、填平“中部塌陷”,成渝在竞合中前行。

装备电子产业成都突进重庆失速

在全国24座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成都去年的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列第十三位,与其GDP第七位的排名并不匹配。一上一下,成都工业增加值占比仅为23.8%,排到了第二十位。今年上半年,成都产经结构“失衡”的情况没有太大改善。

数据显示,上半年成都GDP为10705.5亿元,同比增长5.8%。分产业看,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为203亿元、3189亿元、73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9.8%,相比去年全年的30.8%下降了1个百分点。

事实上,成都制造业表现尚可。上半年,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其中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分别增长10.8%、7.9%、7.5%。此外,新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智能电视、城轨车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3倍、67%、34.7%。

对成都来说,稳制造既重要又迫切——不仅要以发展制造业的确定性更好地应对短期冲击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过渡阶段,二产占比不能过早过快下降。上半年成都二产三产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2%、8.1%,继续提升制造业,成都不能松劲。

相较而言,重庆工业增加值总量与GDP排位完全匹配,均为全国第四。不过,山城工业增速趋缓,部分主导产业甚至失速。上半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其中,制造业增长3.0%。

在支柱产业中,材料产业同比增长8.7%,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达58.1%;汽摩和消费品产业分别增长5.3%、5.2%,装备和电子产业分别下降0.4%、3.9%。重庆电子产业下滑,一方面是全球电子终端产品需求回落、订单下降,另一方面是近几年国际产能转移。

重庆高企数目不足成都七成

整体而言,成渝已进入高度工业化、信息化阶段,制造业比较优势也在演变。两市在诸多高科技领域相较沿海城市起步晚,但也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实现了一定突破。当下两地都在积极找出路,寻求制造业突围破圈。

从十四五规划来看,成都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视为支柱产业,重庆支柱产业则有六项: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原材料产业——两地都倚重电子、装备制造、材料产业。目前,成都支柱产业处于旺发阶段,而重庆支柱产业“或明或暗”。

四川省经信厅官网发布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显示,全省共109家企业入围,其中成都86家,占比近八成。名单中出现了诸如华栖云、中车电机、欧赛医疗、秦川物联网等公司,囊括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等成都优势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616亿元,位列全国第7,增速位居全国第1,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6。一季度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82亿元,同比增长29%。截至去年底,四川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其中成都共有9856家,占比约80%。

相比成都,重庆第五批专精特新企业入围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少。重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5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则不足7000家。年初,重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7月又出台30条措施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庆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7万家;到2027年,上述两类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双倍增”,分别超过1.28万家、8.6万家。对于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分别奖励50万元、100万元——重庆期待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能够拉近与成都的差距。

6月,重庆提出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相比十四五规划,重庆迭代升级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点将”三大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力方向更聚焦,这也意味着重庆与成都的产业竞合关系发生微妙变化。

成渝工业头部行业高度重合

以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对成渝两地各细分行业排序,可以看出在两地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有八大行业趋于一致,排名前十五的行业则完全一致;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对两地各细分行业排序,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有七大行业趋于一致,排名前十五的行业中有十一大行业趋于一致,占比约七成,排名前十五的行业依旧完全一样。

成渝在传统的电子信息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尤其笔记本电脑、 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两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也存在重合,产业布局趋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都和重庆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如京东方在重庆和成都均建设了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成都和重庆都引进了阿里、华为、中兴、腾讯等头部企业。

当然,重庆也在汽车产业领域向成都伸出合作之手。“渝西跨越计划”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和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两个目标,面向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市的整车、整机、整装积极发展整零配套。这是一招妙手,既能整合成渝汽车产业打造集群,又有助于填平成渝“中间塌陷地带”。

长久以来,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格局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态。主因是成都、重庆之间中小城市虽多,但缺乏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中间地带经济活动较弱,从而表现出成渝地区“中部塌陷”的经济形态,反而制约了成渝两大“极核”的联动发展。通过将成都、重庆中心区域部分资源转移到中间地带,将推动其产业发展,重庆西跨计划开了个好头。

合作不应局限于单个领域,重庆市双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罗登才撰文称,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摩托车等位居全国第一梯队的核心优势产业,可发挥其产业话语权,率先进行成渝内部整合、协同共建,推动主导产业“大”且“强”。以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电池、再生资源、消费品等极具区域话语权的产业,可提高产业链整体附加值和市占率,推动有限度重塑产业“行”而“能”。

当前,成渝地区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在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生态集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显而易见,成渝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参考资料:

重庆出台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重庆日报

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链重塑问题与改进路径.重庆行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海峡科技与产业

-end-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汽车产业西进,成都能否借到东风?

西窗 城味实验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