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月 | 《药物分析》教学案例

李优鑫 天津大学教务处 2023-01-05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辐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天津大学将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月,陆续推出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以期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 教学对象:大三、药学(年级、专业)

· 总学时:48

· 主讲人:李优鑫

· 所在学院: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教学设计:

《药物分析》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思路是:

(1)培养本科生探析药物分析规律与理论研究的能力;

(2)促进学生全面掌握药物分析知识体系,提升逻辑归纳能力;

(3)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其品质直接关乎人类生命健康,本课程的另一核心宗旨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

(4)引导学生注重人文合作,根植“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同时在全英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们国际竞争力。

总体教学设计为打造“N-1-N’”《药物分析》知识体系及具体课程细化目标,具体如下: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1)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的建立:课程师资队伍的构建突出高水平、国际化特色,全部教师具有海外高水平大学教育或工作经历,形成了国际化、高水平专家带领中青年国内骨干的良好师资传承体系,可以有效传递国际前沿知识。

2)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评价的闭环匹配。

3)探索打造“N-1-N’”《药物分析》知识体系,通过设置适宜的课程挑战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不仅授之以“渔”,更授之以“欲”,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4)“家国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同步提升:传授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嵌入科研素养、职业精神教育;本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在教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介绍国外科研最新进展的同时,汇总我国药物分析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及科研使命,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的同时,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一)案例名称

毛细管电泳法简介及基本理论


(二)案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

1. 知识目标:掌握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原理高效毛细管电泳决定分离的因素,电渗流的概念和影响电渗流的变量;熟悉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组成;了解高效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检测样品的能力,尤其是手性药物和蛋白质样品的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药学人的责任,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多途径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1. 邀请学生分享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们利用学过的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部分色谱分析法知识,介绍3种以上分析阿司匹林药物质量的方法,点评各个分析方法的优略,强调药品质量控制及选择可靠分析方法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们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其品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治病救人效果的好坏,药物分析是监控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药学专业人员更应该用所学知识把好药品质量关,明确作为药学人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2. 引出毛细管电泳这一新的分析方法



3. 介绍发展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伟大科学家及他们在坚持发明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精神,药学专业人员也应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创新,积极开发适用于药物分析的各种新方法。



4. 介绍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课程知识重点)

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定义,并提出问题:三种粒子在不同电泳条件下如何迁移?通过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课下预习情况,并将这一问题贯穿于整个知识传递过程,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强调在药物分析中定性鉴别对于整个药品质量监控至关重要,鼓励学生们一定学习和发挥工匠精神,不能粗心大意、随意舍弃。

(1)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几乎全体学生都选了B答案,说明学生初步预习了毛细管电泳知识,对同学们给予肯定。



(2)介绍毛细管电泳基本理论—电泳流



介绍完电泳流知识后,再次提出前述问题,学生的答案未改变,一方面反映同学们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反馈学生们对毛细管电泳知识认识的局限性。

(3)介绍毛细管电泳基本理论—电渗流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电渗流及产生原因。


随后第3次提出前述问题,学生未改变答案,反映同学们仅仅掌握电渗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还不够。



之后介绍电渗流的大小、方向、作用及检测方法,并留第一个作业:当电渗流较弱时如何准确测定?锻炼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随后第4次提出前述问题,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给出的答案,并给出了选择B的原因。随后带领所有同学分析4个选项并解释原因,最后学生们选定ABCD四个选项在毛细管电泳中均有可能,激励学生活学活用、大胆想象、小心分析求证。同时,引导学生在解决药物分析实际问题时也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分析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多途径、多手段解决问题。

(4)在学生们掌握了电渗流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功能作用,得知其重要性后,介绍电渗流的影响因素,包括电压、pH、添加剂、温度等,同时鼓励学生们课下在文献中查找其它影响电渗流的因素,培养学生们自学的能力。


左右滑动查看


(5)向同学们阐述毛细管电泳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小分子化合物,建立之初未考虑生物大分子与管壁的相互作用,亟待开发适合生物大分子分析的电泳理论以及我们研究组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开发新的电泳理论,这一问题的解决将预示着同学们站在了毛细管电泳研究的前沿,增强学生们科研自信心,也鼓励学生们积极探索未知知识,积极开发新的药品质量监控方法。



(6)向同学们介绍毛细管电泳分析两种药物的实例,强调药物分析对于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一个可靠的分析方法是有效监控药品质量的基础,明确药学人所肩负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开发新的分析方法时,要灵活运行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建立经济、灵敏且适合各个药物本身的质量监控方法;在执行药品分析方法时,要严格执行所开发方法的各个操作程序,不因个人失误而造成误判。



(7)向同学们提出我们是否可以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紫外检测器)分析如下5种药物,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及毛细管电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之前,更多的是注重课程基础知识的传递,通过本次课程教学改革,引入思政元素之后,教师备课和授课思维方式不同于之前,备课时时刻思考学生对于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授课先后顺序是否容易理解掌握、学生学会之后是否有实际应用价值及如何应用、能否触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和肩负药学人自身使命和社会责任。授课时,授课教师更注重学生们对课程的反映。实践证明本教学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凝聚了同学们的课堂注意力,不在为了考试而学,课堂也出现了更多的互动,授课中更多采用的是选择式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不在急于告知学生们正确答案,而是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自己醒悟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最后选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课程改革,授课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便能轻松地正确掌握相关知识,亦能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课堂效果显著。今后授课教师将更注重将课程思政元素植入于每一节药物分析课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药学人为己任,努力做好每一节课课前、课中、课后各项工作。


图文来源:李优鑫

图文编辑:王贺婷

图文审核:刘洁、张娉婷、杨佳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