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学人||曾维和:教学相长,琢玉成器

MPA学术导师-05


教学相长,琢玉成器

——曾维和教授的治学育人之路




学人简介


曾维和管理学博士,教授。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从事政治学和社会学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改革和基层治理创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与采纳10余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获评“互联网+”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挑战杯”竞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课程教学,木铎之心作春泥


深耕教学,用心经营每一堂课。《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是曾老师给学生开设的选修课,课程内容根据每年新的政策文本和社会热点进行动态调整。与单一的精神宣讲、政策解读不同,他的这门课更讲究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一步是研读政府报告,找寻其中的热点词、高频词,通过合适的政策工具运用,帮助学生精准把握社会热点;第二步是调研实践,小组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或与对政府领导、社会组织、高校专家和普通市民深度访谈。“这是一个艰苦却充满机遇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真知’”。秉持这样的教学理念,曾老师通常会根据学生们的调研主题,如智慧城市治理、数字社区建设、城市雾霾治理问题等,邀请相关学院的专家老师共同进行指导,从多个角度给予评价并提出提升方向。凭借极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这门课获得《光明日报》、人民网等报道,被校教发中心遴选为青年教师课堂观摩示范教师,获评校“教学十佳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体系化教学设计,主讲的本科生课程《社区服务实践》获批首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门课程以“三拓能力训练”为载体,即以科研报告写作拓展竞赛能力训练,以体验教学拓展服务能力训练,以项目服务拓展创业能力训练,形成了“理论—实践—竞赛—服务”四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以实地考察、实验模拟、实战服务为核心的“三实社区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与30余个社区签订实践基地合作共建协议,建设“三实社区课堂”教学示范点,获得了社区和学生广泛好评,开启了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全程参与社区服务,培育创新创业技能的新模式。



团队培养,奋楫笃行成炬阳


2010年,曾老师博士刚毕业,担任班主任时组建了“云趣创新团队”,旨在通过开展“云风暴论坛”,培养文科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之后发展为“云团队”,这一草根团队,一坚持就是十年。“让追求完美成为一种习惯”凝练为为团队的核心理念。

团队学生回忆,“大学四年,用‘吃饭时迟到,睡觉时早退’形容云团队一点儿也不为过”,曾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更是牺牲了太多太多自己的科研时间甚至节假日,悉心指导团队备战“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带领团队成员们在沉心静气打磨作品,每周的“例会”讨论至深夜基本是全队的共识。“那阵子是最累最辛苦的,现在想来也是最幸福的,作为云团队的队员如果没有一段为科研奋不顾身的日子,那将是本科阶段最大的遗憾。“我们当时每个人每周基本上都写了有一万字,但是跟一起讨论过后,可能有效的只剩下不到两千字,我们从最初的挫败感一步一步走来,但曾老师对我们从来没有过一丝的不耐烦,总是鼓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追求完美”。

在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中,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几乎成了历届云团队核心队员的“标配”,全校唯一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连续两年都出自这个草根文科生团队。这些年来,云团队成员推免或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有20余人,在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节能减排竞赛全国二等奖等教育部A类竞赛奖项省级及以上竞赛奖超50余项,曾老师也多次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科研实践,时光作渡求致远


走向社会,实践调研,是“曾门弟子”的必修课。周末、寒暑假,无一例外都是在调研中度过。最初,“小鲜肉”们没经验,脸皮薄,遇到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不敢上前。团队学生回忆,“有一次,到了与某环保部门约好的访谈时间,本由曾老师带队,但因临时有会,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冲锋陷阵’,这期间不断地发信求助,‘曾老师,门卫不让进’‘曾老师,要怎么跟局长说啊’‘曾老师,如果领导对我们的作品不认可怎么办’……好在,每个问题都收到‘秒回’的解答和鼓励”。走访中有“闭门羹”,也有“意外之喜”,2018年的省气象局开放日,云团队全体出动来到省局开展随机抽样社会调查。没想到,选题被参与调研的环保部门一眼“相中”,对方赞不绝口,不仅积极提供数据资料,还希望有机会也能参与该研究,后来还和队员们成了“网友”。四年来,南京市与气象、环境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与基层治理创新相关的典型社区都被团队一一“解锁”,“遇到实在进不了门的,就在门口守株待兔,逮到一个问一个”,课题调研样本每次都实现了全覆盖。

带着学生深入调研做研究,扎根基层,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做学问。将教学、团队培养和科研融为一体,从“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到国家一流课程,再到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立项,每一项突破都是深度调研的产物,形成了教学、竞赛、科研相互促进的“实践特色”和师生共同成长的“学术共同体”。曾老师常说,“科研实践不仅仅是辛劳和汗水,我们的一点的一点的努力,也是为了使我们居住的城市治理变得更加美好!”



此间天涯辞旧色,与尔一道上青云。转眼间,我们都已大学毕业,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了。感谢本科阶段和曾老师及云团队一起走过的时光!这段时光使我们快速地获得成长,懂得了坚持、责任与担当!


执笔:徐文豪、刘若雪

(2020届、2019届云团队队长,

均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编辑|李利文

编审|刘建义

审核|曾维和

监制|董石桃


广州大学MPA教育中心



公告2022

广州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2023年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接收推免生章程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初试时间已经确定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百人计划”招聘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大数据+治理》新文科慕课智慧树选课公告

“面向公共管理的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征稿

第七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征稿启事

第五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学术征稿启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江三角洲应用社会科学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致广大而尽精微,公天下而存高远,热忱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诚挚邀请天下英才加盟!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学人01:王枫云:承传书章,泽被后学

公达学人02:沈本秋:公门桃李,书生本色

公达学人03:董石桃:桃李芬芳,教泽绵长

公达学人04:张茂元:勤耕苦作,无问西东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