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俭明:汉语教师不能只是做个“教书匠”

陆俭明 外研社国际汉语 2020-08-22

陆俭明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独立完成、出版著作和教材共 9 部,主编或与他人合作编写论文集和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序文等350余篇,内容涉及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多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在学界被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八大家之一。

引言

在高等院校任教的汉语教师心上压着躲不过的两件事:一是教学,一是提职。这两件事都要求汉语教师必须树立研究意识,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就教学来说,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外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普遍地会出现词语或句法格式使用的偏误现象。例如:

偏误示例

1. “你再吃点儿。” “*我并不能再吃了。”

2. “玛莎跟日本同学佐田谈恋爱的事你也知道啦?” 3. “*我又不知道哇。”

4. “今天会下雨吗?”“我敢肯定按说不会下雨。”

5. *天气越来越很冷了。

例1、例2、例3、例4的“并”“又”“按说”“很”都用得不合适。这种偏误该怎么处理,该怎么解释?

另一种情况是,大学生中一些虚心好学的学生,常常会向老师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有两类问题:一类是属于知识性的问题。譬如,外国学生常会问:

知识问题

1. 汉语里的字和语素,字和词是一回事儿吗?

2. 字和语素,字和词是什么关系?

3. 副词到底是虚词还是实词?


另一类问题是大多属于能说不能说及其“为什么”的问题。譬如,外国学生会问:

用法问题一

汉语里“年、月、日”经常连在一起用的,如“2017年7月14日”,但为什么可以说“我在北京生活两年了”,却不能说“*我在北京生活两月了”?

用法问题二

“他下了课就来了”跟“他吃了饭就来了”,句子格式是一样的,可是“他下了课就来了”也可以说成“他下课就来了”,意思一样;可是跟“他吃了饭就来了”就不能说成“他吃饭就来了”,意思就很不一样了。为什么?怎么解释?


面对上述两种情况,老师往往会一时难以回答与解释,也找不到现成的文献资料来帮自己作出回答。大部分问题一般都涉及用法问题,而用法问题从事汉语本体研究的学者专家一般都是不关注、不研究的,大家也别指望他们会给你提供你所需要的研究成果。那怎么办?就得靠我们自己来研究以获得所需要的答案。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必须有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从提职方面来说,大家总不会安于当讲师吧,总想着要当上副教授、教授,当了教授还想着要成为博导,是不是。而自己要想不断按期晋升,就得要不断有研究成果。这也要求汉语教师必须有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总之,要有研究意识,要搞研究,这对汉语教师来说,那是不言而喻的,大家是很容易明白的。现在更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该怎么思考,怎么分析研究?怎样才能获得有效的研究成果?


这里我不想说大道理,想先举一些具体的研究案例,让大家先来具体体会体会,然后我再说一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研究案例:关于副词“反而”

许多外国学生不会使用“反而”这个书面语副词。下面就是外国学生使用“反而”的偏误句:

偏误示例

1. *大家都看电影去了,她反而在宿舍看书。

【宜改用“却”】

2. *玛沙干得比谁都卖力,这一次我想老师准会表扬他,谁知老师反而没有表扬他。

【宜改用“却”】

3. *他以为我不喜欢跳舞,我反而很喜欢跳舞。【宜改用“其实”】


外国学生为什么会用错“反而”呢?这跟目前我们的工具书对“反而”的注解或说明有关。我们不妨具体看一下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工具书对“反而”的注释:

词典注释

《现代汉语八百词》: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正是这种解释对读者,特别是外国学生,起了意想不到的误导作用。外国学生会以为,只要表示转折关系,只要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就可以用“反而”。其实并不是这样。而这些工具书之所以对“反而”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原因之一,工具书的编纂者都只注意词的基本意思,而不太注意或者说根本就不注意研究“反而”的具体用法,特别是不注意研究使用“反而”的语义背景。

马真教授认为,要说清楚“反而”的具体用法,要准确给“反而”释义,首先得研究清楚使用“反而”的语义背景,即到底在什么样的上下文语境中可以使用 “反而”这个词。为了研究清楚“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马真教授搜集了大量使用“反而”的例句,并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最终她发现,并不是所有表示转折、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都可以用“反而”;使用“反而”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这个条件就是“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反而”呢?他从众多的语料中找到了一个使用“反而”的典型例句:

偏误示例

5. 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反而更闷热了。

例5里的“反而”用得很贴切。这个例句也充分显示了使用“反而”所应具备的语义背景,具体说包含四层意思:

反而的语义背景

A. 甲现象或情况出现或发生了;

B. 按说(常情)/ 原想〔预料〕甲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会引起乙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

C. 事实上乙现象或情况并没有出现或发生;

D. 倒出现或发生了与乙现象或情况相背的丙现象或情况。

“反而”就用在说明D意思的语句里。为了使大家更明了起见,现在我们将例(5)改写为例(5’):

正确用法

5’. [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C意]可是并没有凉下来,[D意]反而更闷热了。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上面所说的A、B、C、D这四层意思,可以在一个句子里一起明确地说出来,如例(5);也可以不完全说出来。为了表达的经济,常常可以省去某一层意思。请看:

正确用法

6. [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C意]可是天气并没有凉下来,[D意]反而更闷热了。【省去B意】

7. [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D意]可是反而更闷热了。【省去C意】

8. [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D意]天气反而更闷热了。 【省去B、C两层意思】

D意是“反而”所在的语句,当然不能省去。A意是使用“反而”的前提条件,因此也不能省去。例(5)、(6)、(7)、(8)具体代表了使用“反而”的四种不同的情况,或者说四种不同的句子格式。但要注意的是,不管属于哪一种,使用“反而”的语义背景是相同的,都包含着A、B、C、D这四层意思,只是有时那四层意思全在句子里说出来了,有时有些意思隐含着。从中不难做出判断:这四个句子格式中的“反而”具有“同一性”,应该是同一个词。从上面的例句中,“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可以概括如下:

当某一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没有导致理应出现的结果,却出现了相悖的结果,这时就用“反而”来引出那相悖的结果。

考察、了解了“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可以将“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融入到它的释义之中,就可以比较好地把握“反而”的语法意义。“反而”的释义宜表述为:

“反而”表示实际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按常情或预 料在某种前提下理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

这里要注意体会、认识“理应”这两个字——这就告诉我们,不是任何表示转折的都能用“反而”,也不是任何“跟预料或常情相反”就能用副词“反而”,必须含有“理应”之意才适宜用“反而”。上面所举的外国学生使用“反而”的句子之所以都是偏误句,就因为从句子内容看都不具有“理应”的语义背景。请看:

偏误示例

(1)*大家都看电影去了,她反而在宿舍看书。

(2)*玛沙干得比谁都卖力,这一次我想老师准会表扬他,谁知老师反而没有表扬他。

(3)*他以为我不喜欢跳舞,我反而很喜欢跳舞。

如果我们能将使用“反而”的语义背景告诉外国学生,将融入了语义背景的“反而”的释义,给外国学生讲解清楚,我想外国学生在使用“反而”时就会少犯一些错误。

(具体参看马真《说“反而”》,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三期;又见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修订本)一书,商务印书馆,2016年)

研究建议

从以上的各种案例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第一,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在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入进行思考分析。

第二,要有心用心,要重视对语言事实的挖掘。既要注意实际语言生活中种种奇特的语言现象,也要注意搜集外国汉语学习者出现的种种偏误,以便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需要读书,增长新知,扩大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掌握一些语言学理论,以有助于研究、教学中对种种语言现象的分析。

第四,最重要的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心,心里要有学生,眼睛里要有学生。作为一个教员,这是不断推进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的最需要的动力。

最后,再提供两点意见——

第一点,如何面对学生所提的种种学习上的问题?


面对外国学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应采取一种求实的态度——当时能回答,就给回答;一时不能回答,就如实地对学生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现在不能回答,我回去想一想再回答你”。学生不会有意见,相反他会感到老师很负责任。在汉语教学中,最忌讳的一句话是“这是我们汉语的习惯”。有的老师,包括在中国国内教留学生的某些汉语老师,当学生问到一些语法或词汇方面的问题时,特别是当问到“为什么要那么说,不这么说”的时候,常常就用“这是汉语的习惯”把学生的问题顶回去了,以为这就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其实学生最不愿意、最害怕听到的就是这样的回答。这种回答不仅等于没有回答,而且会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汉语大概没有什么规律”的错误想法,也会影响教员自身的形象。

第二点,如何写好文章?


上面我们一再强调,大家要有研究意识、研究能力。过去谈论研究能力,一般都只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看法和认识当然不错,但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说,首先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要知道,“发现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上能获得成果的起点”。如果我们什么问题都发现不了,那你就不可能知道自己该研究些什么,更谈不上该怎么去分析研究。


发现了问题,确定了研究课题,下一步该怎么做?

一是查阅参考文献,看前人是否已经谈过这个问题,如果谈过,谈得怎么样。

二是寻找语料。关于查找语料,就母语研究说,除了从真实文本中去查找语料外,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头脑这个活的、现成的“语料库”;就外语研究说,恐怕主要得从真实文本中去查找语料,除非你对所研究的外语也有丰富的语感。

至于具体研究如何做,没有定法,但有定则。那定则是——

第一,首先要根据语料分析研究清楚所研究的语言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基础性研究任务。但如今的语言研究已经不能停留在或满足于“是什么”的研究,必须进入“为什么”的研究,尽可能作出一定的合理的科学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才会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科学含量,才能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前进。作为汉语教师,还必须考虑如何面向汉语教学,使自己的文章在汉语教学上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常常”是频率副词;“往往”是概率副词。文章一万多字,就来论证此观点。这样的文章参考价值不大!)

第二,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善于反复思考,不断验证,特别是在好不容易获得了某个结论后,不要就轻易肯定,需反复思考“行吗?”“有例外吗?”“概括性如何?”这样的问题。这方面一定要记住前面我转送给大家的马真教授说的话: “反复地否定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肯定自己。”

第三,写文章心里要有读者,眼睛里要有读者,这跟教师心里、眼里要有学生一样。不能只从自己研究的角度,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要考虑怎么一上来就能抓住读者的心,怎么让读者愿意看你的文章,愿意接受你的观点。为此必须考虑以下诸如此类的问题:

怎么提出问题?

从哪里切入为好?

如何层层展开?

最好在哪里使用对比说明能收到最佳效果?

该举什么样的例子最有说服力?

如何将所用的理论方法跟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结合得很紧密?

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统计材料?使用图表?

如何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自己所要阐

述的理论观点陈述得专家听了在理、外行听了也大致能明白?


而在写作中,思路必须清晰,而且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能用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尽可能不要用三句、四句话。切忌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让读者看了一两页还不知道你要说什么,更不要将本来比较简单的问题说得很复杂,反而让读者不清楚。尽可能做到复杂的问题能说得深入浅出,简洁明了,外行能看懂,行家看了觉得在理。这方面我们也要有一种换位思考的习惯——如果这个文章是别人写的,我看了会觉得怎么样?

再有,我们的前辈学者老教导我们,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也希望你们切记!写好后自己一定要反复修改,力求使自己的论文成为高质量的优秀论文。

延伸阅读

《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

著:陆俭明 马真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更多信息请点击左侧封面了解

编辑 | 吴晓静 刘希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最中国的国际出版社

最国际的中国出版社

 

外研社国际汉语出版中心

电话:86-010-88819973

网址:www.fltrp-cl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