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给90后、00后建座城市

芒格书院 芒格书院 2022-11-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置🌟星标

一起做终身学习受益人


本文正文节选自陆铭

在2022年首届远香湖论坛上的演讲

撰文/编辑:王璐妍


本文共6494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文末有有奖互动活动,欢迎参与~


《年轻人往大城市跑:正确且合理》发布后我们在“芒格部落”开启了一场关于“城市幸福感”的讨论。18个不同城市,47个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人参与了这场讨论——


石头-媒体-郑州

幸福和期望值有关系,通往幸福之路有两条:1、期望高,努力超越;2、降低期望,符合或者赋予自身的条件。

杨耀华-基金-上海

罗素有个幸福拼盘,每个人都不同。个人觉得有爱人,有几个朋友,找到你喜欢的共同体,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中的小成就感也很重要。


有人怀念起没有房贷、车贷的贫富差距不大的80年代。


江湖-投资-辽宁


但更多人说:

Corleone-投资-山东

估计没人愿意回去过苦日子,怀念会不会是差距扩大后的不甘?

郭佳栋-医疗-西安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还会对那时候充满玫瑰色的想象。买化肥、耕地、施肥、除草、收割......哪个环节都比上班难。


那时候知识垄断还是很明显的,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拥有着巨大的话语权。现在只要你想学习,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网课随便上。

马豪杰-运营-广州

有一部分人说《隐入尘烟》是在歌颂苦难,但这样的生活在西北不少。


关于80年代的记忆回溯,很多人提到了“贫富差距”这个词,80年代的贫富差距是“开桑塔纳和骑自行车的差距”,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似乎没有我们这么焦虑,更不存在内卷。


贺国华-文秘-云南

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不自由,所以才追求公平与自由。


贺先生的发言将大家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世界。


施宏俊-芒格书院-上海

《告别施舍》的作者克拉克说:“知足的人可能在马尔萨斯时代就绝种了。”永不知足写入了现代人的基因中,在一线城市打拼很苦,但会给年轻人带来机会和赢的幸福感。到了一定年纪,或许应该考虑找一个可以躺平的小城,童年的家乡也行,吃吃喝喝,运动读书。


但也有人说:


leo-投资-北京

任何时候不能躺平。看看西塞罗的《论老年》,倒在书桌上,才是幸福的结束。


关于年轻人到大城市打拼的合理性我们在上篇推文中引用陆铭老师的演讲做了阐释,但有人也提出了大城市原住民如何逃离大城,奔向小城的问题:


广大说-读书-北京

出生在大城市的怎么办?选择小城意味着背井离乡。城里的想冲出去,城外的想冲进来。

布衣天子-独立投资者-绍兴

小隐藏深山,大隐居闹市。若是同路人,山水总相逢。

郭佳栋-医疗-西安

选择大城市的也背井离乡了呀。小城市,农村生活确实是慢,也很适合希望逃离快节奏生活的人。生活条件、医疗卫生差一些,互相体验也很好。

张建勋-北京

某种程度上,大城和小城在信息资讯的传递和物质丰富程度上区别不大,但是人是社会动物,以前的交流方式,处事习惯,看待问题的观点往往不一定能有效融合,所谓乐土也可能仅在自己的小屋之内。 


张先生的发言似乎对这个大城小城幸福感的话题做了一个总结,所谓“乐土”,可能不在宏观,而在脚下。

 “幸福”是一个庞大的话题,但幸福感的产生却是被生活中各种细微事情揉搓产生的化学反应。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说到了通勤、房价、户籍制度、环境等这些生活中无法规避的事情,才是影响人们脚下乐土的关键因素。陆铭老师在演讲中用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进行分析,给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以上海为例,人口的重心从城市中心移向郊区,时至今日,又重回到城市中心。

图是2000年-2010年的人口分布状况,右边图是2010年-2019年。蓝色表示该区域人口负增长,当年的上海中心城区人口锐减了20%。在还没有人口普查的年代,陆铭的团队用手机大数据,设计了一套算法估测出在2010年-2019年这个阶段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又重新恢复到正增长。

这个人口趋势并不陌生,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个一线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由于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发展阶段,开始出现从人口郊区化向重新向中心城区集中的拐点,如今上海就到达了这个拐点。

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并越来越重要。

从2000-2008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图中可以看出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基本上在中心城区和几个郊区新城的中心地带。

服务业集中中心城区,就业岗位也就集中在中心城区,人口自然跟着就业岗位跑,营收也就往中心城区流。

我们常说:


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

先要抓住一个人的胃。


可见,民以食为天。大众点评的大数据展现出餐饮行业的路网密度与人们消费活力。

工业化时期,人们觉得开上车了,马路也要宽,也借鉴了很多传统的苏联式的规划,修建了很多大马路。马路宽了,路网密度自然就会下降。

小区开发商为了缩小物业成本也会把小区建大,而居民也觉得大地块的小区更有安全感,也促使中国的小区往往建的很大,路网密度也就很低。

而观察城市的路网密度和餐馆数量的关系,会发现密度越高的地方,餐馆数量就越多而且质量也越好,因为数量多了以后存在竞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卷起来了”!

人对服务业的需求是“喜新厌旧”的。再好吃的饭吃多的也会腻,今天看了电影,明天就想看话剧了。

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在路网密度高的城市,服务业的多样性也强,也更能满足人们“喜新厌旧”的需求。

但我们究竟要建一所什么样的城市,才能满足人们对未来城市的需求呢?

今天城市规划界的人员年龄阶段基本为70后,领导层多为60后,而城市规划是要面向未来20年到30年的。

20年后,这座城市已经是90后、00后的主场,也就意味着,

我们今天的规划

是在为90后、00后打造城市。

所以,我们的城市规划要去考虑90后、00后的需求:

他们可能不会去跳广场舞,而是穿着板鞋滑滑板、跳街舞。

他们可能不会披着纱巾闻花摆拍,而是穿着汉服拿着团扇去逛gai。

他们有钱的可能去看话剧,没钱的至少也要看电影、喝咖啡。

对未来城市的规划要充分考虑未来的消费场景和线下空间,也要花心思去了解90后、00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下面三张图,分别是上海的餐馆数量分布、质量分布、和多样性分布。


城市内的服务业(餐馆)分布

城市内的服务业(餐馆)质量(好评数)分布

城市内的服务业(餐馆)多样性分布


无一例外,数量、质量、多样性全部集中在内环以内的中心城区,这不难理解,因为有消费能力的群体集中在这里工作生活。这三张图体现了一个道理:到了后工业化阶段,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在这个城市当中占比越来越高,密度、人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们的城市规划也一定要面向未来的城市需求。

上海的另一个主题是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但消费中心城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免税店和商圈。

因为做免税店的话,上海的免税店哪里免得过海南?

消费中心城市在未来主要的消费应该是服务消费,上海的玲琅满目的进博会、别具一格的艺术展、汇聚过风云人物的思南路、摩登又复古的淮海路、厚重古朴的七宝老街、一眼回到“上海滩”的南京东路......这做城市在时代变迁中留下的文化积淀才是无可替代的城市优势。


上一篇我们说过虹桥会成为“宇宙中心”,但交通枢纽必须也要和文旅紧紧结合在一起。

“我家大门常打开”,来了得能让客人有地方去。

国内外的精英们从虹桥机场出来,我们要考虑,他晚上可以去做些什么?

这些人是不会去野生动物园的,但他们会去城市里看戏。去过云南的朋友一定对张艺谋的《印象丽江》和《千古情》有印象,几乎任何一个交通枢纽都会有它铺天盖地的宣传。事实上,这两个戏也非常火,常态下一天演五场还买不到票,但上海好像没有这样能让外地人看的,每天重复演五场的表演。

上海现在是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科创中心,那国际消费中心要怎样去打造呢?要好好想一想怎么让来出差和旅游的人把钱留下。

而消费服务业是在一个实体空间里的,要理解它的规律,要靠“通勤”去具象化。


不管就业还是消费,都大量集中在中心城区。对于通勤,居民有三种选择:



1. 买一张市中心的“入场券”。就业在市中心,居住在市中心,通勤短,当房子也会很贵。


2. 潮汐式通勤。人在松江住,公司在黄浦。房价低一些,但一天有很多时间要耗在地铁上。


3. 新城独立自在人。这就要讲到五大新城建设的意义。上海这种大规模的城市,未来要面向都市圈发展,郊区五大新城的理念是要建立成独立功能的新型城市。在这个都市圈范围之内,住在新城里的人也将分化成两类。一类人是就业在中心城区的“潮汐式通勤人”,还有一部分人是住在本地,也就业本地的“新城自在人”。

上海白天与夜晚的人口分布情况


根据“上海白天与夜晚的人口分布情况”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上海“职住分离”的情况。也就是选择潮汐式通勤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一点我们从早上挤地铁的盛况就可以感觉出来。

“职住分离指数”指上班地点和居住地点之间的距离。绿色体现的是买“票”住在中心城区的第一类人。而体现第二类人的红色有两个规律:①大量在郊区;②分布在郊区的轨道交通附近。

上班地点和居住地点之间的距离


有人会问,郊区建的大居疏散了中心城区的功能,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往中心城区跑的长通勤现象呢?

答:居住可以疏散过去,但人民广场、南京西路的功能是无法疏散过去的。

这也造就了地铁房,下图可以直观地展现,中心城区和轨道交通线附近的房价远高于其他地方。

那么第三类“新城自在人”的未来生活的发展方向,要通过城市的居住、就业、消费、公共服务、通勤之间复杂关系去理解。



城市病的一大“病症”是交通拥堵,但是


城市拥堵是由人多导致的吗?


很多人认为,城市病是人多导致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下图横轴是中国每个城市的就业人口,纵轴是通勤时间,的确随着人口增加通勤时间是延长的,但数据显示:城市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通勤时间仅增加10.54%,为2.23分钟。

拥堵虽跟人口有关,但是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再看拥堵指数(出行拥堵时期所花费的时间与畅通时期所花费的时间的比值),可以看到大城市拥堵指数的确比小城市高,但上海与大多数中小城市相比也并没有高出多少。

北京人口比上海少,但却更拥堵,济南人口并不多但曾是最拥堵的城市,所以人口数量不是造成城市拥堵最重要的因素。这几年,济南通过改善轨道交通,以及滴滴大数据助力管理红绿灯,拥堵大幅度缓解。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拥堵呢?

红色的线表示常住人口和通勤时间的关系,黑色的线是流动人口和通勤时间的关系。

可以看到:



第一,外来人口的通勤时间只有这个整个城市的人口的一半;


第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外来人口的通勤时间没有变化。


城市中开车的、买房的、送娃上学的,大多数是本地人而非外地人,由此可以推导出城市的拥堵与外地人的关系并不大。



未来城市我们将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城市数字化转型。


很多认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会让人流、人口密度变得不再重要,尤其是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网上购物和在线教育,仿佛都佐证着这一观点。

但如果真的是这样,又如何理解这些年上海中心城区房价涨得比郊区快?

城市数字化转型会给城市带来很多变化,但是没有根本地改变人口密度、人流对于经济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因为人性没有变,正如《向心城市》扉页上讲的,

“规律背后实际上是普遍的人性”。


普遍人性是什么?



①钱:要高收入。

②消费:要服务。

③喜新厌旧:要服务消费的多样性。


代际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70后月薪2w电影都不怎么看,90后月薪5k却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大多数人的行为可以看出消费观的变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城市数字化转型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变与不变?

第一,城市数字化转型不会改变我们对线下的消费的依赖。

线上可以买到咖啡,但开不了咖啡馆;线上可以听到音乐,但办不了演唱会。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卖可以把餐送到家里,但6月1日上海解封时,突然活过来的上海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堂食的渴望。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这提醒了我们,如果做线下空间,就一定要去做那些不能被线上取代的互动性、体验感和个性化的内容。

问:为什么最近田子坊衰落得那么厉害?

答:因为田子坊能买到的东西,在义乌也是可以买到的。

第二,面对面交流的高效性不会发生变化。

试问多少人开线上会议时,会开着开着就人在心不在了。

问:为什么办论坛的人那么渴望办线下论坛?

答:因为办论坛是要大量企业布展,所有的资助全是这样来的,线上线下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第三,线上和线下是互补的。

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看到互替的一面,但很容易忽视互补性。

这里举到两个线上非常典型的活动:直播带货和电子竞技。

直播带货是线上的,但全国直播带货做的最好是广州、武汉、上海、杭州。为什么?

因为直播带货要接近商品品类。做直播的人工作在城市的中心城区,因为中心城区的商品品类最丰富,而且这是一个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布展、妆造、商务谈判都是产业链中的一环。

此外,直播带货的现代服务业也整合了周边制造业的产业链,实现了类似于服装产业的快速反应,由此产生了诸如武汉的汉正街、广州市中心的棉纺市场这样的地方。

第二个例子是电子竞技,上海的电竞产业占全国半壁江山。直播里的广告、周边产品、餐饮娱乐也形成一个产业链。电竞由太仓搬到上海佐证了这个观点。

接下来就是公共服务,比如上海的早餐柜,这是一个可以让“打工人”们多睡半小时的伟大发明,人们可以早上在地铁上点餐,下车后拿,这种场景也是依赖于线下的人流和人口密度的,新城的建设一定不要忘记它。

 “15分钟生活圈”是最近非常热的一个概念,它也依赖于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太低建不成,除非政府大量投入和补贴;密度高就很容易建了。

但是追求密度不是说割舍掉绿树和公园,城市的发展要疏密有致

该疏的地方疏,比如生态用地;改密的地方密,比如居住用地和公共空间,否则没有办法为90后和00后的未来城市提供发展空间。

第四,以后线下的活动会更加需要个性化。未来恰恰因为线上活动的存在,线下活动要更加强调个性化、互动性、信息密集、高附加值,小众化。



时代在变、城市在变、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主体在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变,但唯一不变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规划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组成它的却是上班、吃饭、睡觉、交通、空气质量等这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广场舞还有滑板,丝巾还有汉服。都反映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追求。消费是多样性的,幸福感也是。

城市的规划与发展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做到活力·宜居·和谐


END


陆铭,我国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专家。2020年8月,陆铭赴京参加总书记座谈会,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发表意见今年2月,在上海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陆铭又作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辅导报告。

继《大国大城》之后,陆铭教授的新书《向心城市》以大数据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未来城市的三个目标:活力、宜居、和谐。

本期公号封面来自网络,内文图表来自《向心城市》。



特别活动


关于“15分钟生活圈”。

你觉得未来城市的“15分钟生活圈”里必须要包括哪些具体的公众服务,请在留言区里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你的要求~

我们将在评选出5个精彩发言,送出芒格书院的文创T恤,期待你的留言!



T恤上身效果


👇 延伸阅读


年轻人往大城市跑:正确且合理

对话拉斯·特维德|中国存在一个巨大的战略价值机会

98岁芒格近日为个人投资新增一位“灵魂伴侣”,最新访谈点评通货膨胀、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

寻访林天民——艺术投资领域的“中国巴菲特”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精彩干货

添加书院小助手微信munger0101

加入芒格部落交流群,与更多同道交流探讨

如需转载请联系书院小助手微信❤️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