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3页报告深度解析碳中和愿景下绿色金融路线图,

中国金融学委员会 氢能碳中和 2022-10-06

编者按

金融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深入研判碳中和对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组织了40多位金融、经济和行业专家,开展了题为《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的课题研究。2021年12月3日,绿金委主任马骏代表绿金委课题组发布了《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课题报告的201页全文。课题报告围绕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现碳中和的产业技术路径和融资需求、碳中和为金融业带来的发展机遇、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业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等重大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供了大量国内外参考案例和分析方法,并针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提出了几十项具体建议。本文是对该课题报告执行摘要部分的节选,如需获取全文请复制文末链接。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作出了我国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贡献。碳中和目标的设立将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将提供加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巨大动力,同时将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以及诸多挑战。


 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技术投资将加快,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但在这一过程中,某些产业的资产搁浅、阶段性成本上升、失业等问题也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各经济体对这些正负面影响的消纳能力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结构、资源禀赋、进出口结构和创新能力。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些特点,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我国更有可能在低碳转型中获得长期增长的新动力。比如,由于我国是化石能源净进口国,碳中和意味着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我国能源自给率因此将大幅提高、能源净进口将大幅下降,有助于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再如,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绿色金融和产业政策,在未来三十年将拉动数百万亿新增投资,而投资于低碳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将显著多于因退出高碳行业而损失的岗位,从而提振总需求、GDP和就业。此外,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有全球最大的绿色产品市场, 在绿色低碳科技方面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聚集效应,形成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



引言


2020 年 9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布,我国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 年 12 月,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巴黎协定》五周年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2021 年 3 月,在两会期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21 年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到 2060 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80%以上”


从技术路径上来看,各方研究已经就满足碳中和要求的未来能源系统和实体经济减碳路径达成如下初步共识:

零碳电力将成为现实,绝大多数发电需求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和少量配备了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的化石能源发电;

几乎所有的建筑用能、一半左右的交通和工业用能可使用零碳电力,从而实现极低排放;

某些配备分布式光伏等节能技术的建筑,还有可能实现负碳排放;

航空、重型车等交通方式有望由生物燃油或绿色氢能驱动,满足约两成以上的交通用能;

• 尽管工业部门在整体上达到零碳排放仍有一定难度,但有可能通过氢还原等技术替代部分工艺过程所需的化石燃料,实现超低碳排放;最终剩余部分则要通过碳捕获和利用技术(CCUS)以及碳汇等方式实现零碳排放。


我国宣布的“30·60 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首先,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承诺并落实碳中和目标大大提升了全球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可能性。它不但会加速我国的绿色低碳转型,也正在激励其它主要国家做出碳中和承诺,有望成为确保《巴黎协定》在全球实质性落地的最重要推动力,进而避免出现亿万气候难民的危机。因此,它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第二,碳中和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可以支持我国经济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本课题的研究显示,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 30 年内我国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工业、环保和林业等领域将产生 487 万亿人民币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与传统的发展轨迹相比,碳中和意味着更强的投资拉动,有望提升我国的长期增长潜力。


第三,宣布并落实碳中和目标,将为我国未来科技创新提供新的动力。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在清洁能源、节能、储能、碳捕捉、低碳材料、工业交通电气化等领域中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确立了碳中和目标之后,各类经济主体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投资并参与低碳、零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有望开启一个以绿色低碳技术为主导的新的能源和产业革命。我国作为这些绿色技术最大的市场,享受规模效益和成本优势,有望在全球取得领先地位。


第四,绿色低碳转型将为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全球市场机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投资、制造、出口和消费国。2019 年,我国多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份额的 67%、79%、71%。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市场渗透率也在加速提高,由于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国内规模效益的巨大潜力,我国在包括清洁能源设备、氢能技术、电动车、智能制造、低碳工艺、低碳材料等领域都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最主要的全球供应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全球市场 53%。 


第五,明确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将有助于持续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碳排放与空气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有高度相关性和同源性。落实碳中和的各项措施,可以降低与碳排放同源的各类污染物排放,尤其是空气污染;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生物多样性,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

第六,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将引导我国金融体系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以碳中和为引导,规划主要项目融资需求并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保证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防止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所带来的金融泡沫和金融风险,同时规避由于金融体系对高碳产业的过度暴露所导致的金融风险。

当然,实现碳中和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对许多行业、地方来说还是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我国经济的如下三个特点,更使得我们要比许多其他国家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我国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2017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约为 40%,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 22.5%(世界银行,2019)。我国第二产业中钢铁、水泥等重工业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业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18 年工业能耗在终端能耗中占比 65%左右(王庆一,2020)。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保持经济中高增速的同时大幅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工业占比,促使工业新增产能向高附加值和低碳甚至零碳的方向发展。第二,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020 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 56.7%,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现阶段的 CCUS和氢能技术水平还不能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第三,我国人均生活耗能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18 年我国人均用电量约为美国的 1/3,是 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 60%左右(王庆一,202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电力需求未来将会长期持续增长,2050 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可能达到现有水平的一倍以上(国网能源研究院,2019)。

实现碳中和需要数百万亿绿色投资,是金融机构绿色业务快速成长的机遇,但金融业也需要防范和管理气候风险。过去几年,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国际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但是,与碳中和目标的要求相比,我们的绿色金融体系在界定标准、激励机制、信息披露和金融产品等领域还有许多不足,金融机构也面临着许多能力建设的问题。本报告试图比较系统地分析碳中和为我国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如何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以及各主要金融业态和创新领域(包括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基金、金融科技等)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本报告以下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讨论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二章讨论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的转型轨迹,研究了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转型路径,并对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绿色低碳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第三章讨论了金融业如何把握碳中和带来的机遇,从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投资者、碳市场、金融科技和转型金融共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第四章讨论了金融业如何防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即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量化、管理和披露;第五章就如何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出了建议。本报告的附录提供了许多国内外的具体案例和技术性参考文献。

未来四十年,要在确保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碳中和,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部门需要经历极为深刻乃至颠覆性的转型。未来的生产、运输、消费等模式的主要特点将包括低排放(乃至零排放)、低能耗和资源节约。目前常见的绝大多数由化石能源支撑的生产、建筑、交通和消费方式将会被淘汰。

不断加剧的气候变暖将在本世纪对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 2017 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温升幅度在22 摄氏度的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每提高 1 摄氏度,会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均年度GDP 增长率 0.9-1.2 个百分点。因此,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实现脱碳转型(decarbonization)、最终实现碳中和是全球经济维持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在碳中和目标约束条件下,不同的低碳转型路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什么影响,对各国选择合适的转型路径和设计合理的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关于脱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包括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等指标的影响)的学术分析和定量研究仍然非常有限。下文对现有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提炼出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1.1 碳中和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的机制

理论上来说,碳中和对经济增长有多重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新能源行业和其他绿色产业的投资增长,以及内生的技术进步驱动的新能源成本下降及效率提升,是脱碳转型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高碳行业的棕色资产搁浅、成本上升和失业可能是脱碳转型对经济造成的主要负面影响。这些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净影响是正还是负,取决于各个经济体(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进出口结构等。


1.1.1 脱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正向影响

碳中和过程中投资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可能会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力。首先,脱碳转型需要增加对于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投资,这些投资形成的资本积累将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目前学者和机构估计,在未来三十年转型过程中,我国所需要绿色低碳投资在 100 到 500 万亿人民币之间。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我国实现 1.5 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在未来三十年需要累计新增低碳能源供应投资约 138 万亿元,加上工业、建筑、交通部门中与低碳能源相关的投资需求,总计174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①。本课题组用与我国《绿色产业目录》相匹配的更宽口径估算,认为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三十年我国将产生 487 万亿人民币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详见本报告第二章)。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个规模的投资增长将对总需求和 GDP 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其次,投资带来内生的技术进步,清洁能源的成本会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会不断提高。目前低碳技术的平均成本要高于传统能源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的差距会缩小,最后会出现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成本明显低于高碳技术和产品的情况。比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光伏和风电的发电成本已经下降了90%,未来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光伏和风电成本将低于煤电发电成本。另外,储能技术、碳捕捉技术等绿色技术与产品的成本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在中长期将变得具有竞争力。例如,根据 Busch,Ma,Harvey and Hu(2021)的研究,蓄电池的成本自 2010 年以来已下降 87%,交通系统电动化逐步成为经济可行的选择。国际行业专家认为,2023-2024 年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价格相同”的转折时点②。

许多实证研究显示,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低碳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和经济增长。Tugcu(2013)基于土耳其数据的研究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对 TFP 有正面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对 GDP 影响的弹性在 0.7 至0.8 之间,而化石能源消费对 GDP 影响的弹性在-1.7 至-2.1 之间。Rath 等 (2019)基于 36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消费与高 TFP 增长率呈正相关,而化石能源消费与低 TFP 增长率呈正相关。Yan等(2020)基于中国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中国绿色行业生产率显著正相关,新能源技术创新显著推动了居民收入的上涨。


1.1.2 脱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碳中和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搁浅、阶段性成本上升、失业等问题可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直接经济成本来自于高碳行业(例如化石燃料)固定资本的加速折损和淘汰,这些资产被迫提前退役形成“搁浅”资产。对宏观经济来说,这相当于供给端的一个负面冲击。具体表现可能是在无法有效减碳的一些传统行业,包括化石能源、燃油汽车、钢铁、水泥等行业出现企业倒闭,固定资产被废弃,以及大规模裁员等问题。根据 Mercure et al(2018)的研究,如果全球采取行动把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2 度内,与 2018 年的气候政策情景相比,未来 15 年内全球搁浅的“棕色资产”规模可能高达 9 万亿美元(以 2016 年不变价计算),相当于 2016 年全球 GDP 的 11%。大规模的资产减值可能会通过负财富效应拖累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其次,在脱碳过程的前期(尤其是政府较为激进地落实碳中和政策的阶段),高碳企业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些增加成本的政策可能包括:将控排企业强制纳入碳交易机制、征收碳税、边境调节税、限制高碳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等。许多研究显示(例如 Stiglitz 和 Stern,2017 以及 Quinet,2019),如果要实现欧盟的减排目标,2030 年碳价需要达到至少 100 美元/吨——这将会是 2020年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约 25 美元/吨碳价的 4 倍。这些增加成本的措施将对部分经济活动产生挤出效应。

最后,在从高碳向低碳经济活动变迁的过程中,某些国家、地区和行业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许多高碳行业的就业岗位会消失,一些低碳技术和服务行业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但是传统行业的许多员工由于缺乏技能,很难迅速转移到低碳行业。相对于“有序转型”(失业可控)的情景,如果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转型技能培训计划,很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失业,造成人力资本浪费,从“投入品闲置”的角度导致 GDP 损失。此外,失业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和政府财政压力也会负面影响经济增长。


1.2 影响碳中和效应的经济结构因素

上文分析了碳中和可能给一个典型经济体带来的宏观经济影响。但是,各个经济体(包括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结构、资源禀赋和进出口结构的不同,受碳中和的影响也可能明显不同。


1.2.1 能源进出口结构的影响

由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碳中和对某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的影响与该经济体的能源进出口结构高度相关。根据 Mercure et al (2018)的研究,在全球各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2 度目标的情景下,成本和经济损失在各国之间的分布会是高度不均衡的。沙特、美国和加拿大等化石燃料的净出口国,由于化石能源产品的出口收入下降,将面临较大损失。其中,加拿大面临的损失可能高GDP 的 20%。相反,中国、德国等能源进口大国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进口,将从全球能源转型中受益。


1.2.2 技术进步的影响 

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相关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将影响一国的出口潜力和经济增长。相关的定量研究比较有限,主要是针对低碳技术领域走在国际前沿的经济体,例如欧盟。这些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如果全球均以落实《巴黎协定》为目标设定气候政策,全球的总需求以及欧洲面临的外部需求均有所下降,但欧洲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份额反而略有增长,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电动车、清洁能源技术等)为了适应欧盟的气候政策,将比其他国家率先提升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欧盟的技术优势能对 GDP 产生多大的拉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的预测。Vrontisi et al (2020)的模型显示,到 2050 年,欧洲低碳技术的生产率大幅上升对经济的提升作用,基本可以抵销传统燃料和设备需求的下降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在电动车行业的竞争优势,欧盟届时将在全球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尽管在落实 2 度目标的情景下全球总需求有所下降,但到 2050 年欧盟的 GDP 水平将比基准情景②高略 高。欧洲议会(2017)的定量模型研究显示,在各国均落实 2 度目标的情景下,低碳技术进步将使得欧盟 GDP 在 2020-2050 年间累计值比基准情景高 1.2-1.4%。


1.2.3 气候政策的影响

首先,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选择,包括碳定价、碳税、绿色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Metcalf 和 Stock (2020)基于过去 30 年欧洲实施碳税的国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回收”碳税收入(Revenue Recycling) 的不同方法,如用于降低其他税种的纳税负担或是用于再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同,但总体而言碳税本身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其净影响略微高于零。Vrontisi et al (2020)的定量模拟发现,如果碳税收入用于降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税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碳税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Fragkos et al.(2017)发现,如果碳税收入用于降低居民和企业在社会保障的缴费,可以提升总体就业水平。

其次,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Fried, Novan 和Peterman(2019)的研究发现,如果缺乏明确的气候政策路径,企业对不同类型(绿色或棕色)固定资产的回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既不投资棕色资产,也不投资绿色资产,反而会导致总体经济活动的萎缩或处于低效率状态。以美国为例,Fried, Novan 和 Peterman(2019)的定量估算显示,由于政府还未明确是否会推出碳税政策,这种政策不确定性会导致脱碳转型的成本增加。

最后,各经济体气候政策力度的不一致,也会影响各国产业的相对竞争力(Dechezlepretre 和 Sato 2017)。欧盟的气候政策是目前主要经济体中政策力度最大的。Vrontisi et al (2020)的定量模拟显示,短期内(2030 年以前)欧盟国家一些行业的成本高于全球其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欧盟国家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由于欧盟最早实施气候政策,因此能源密集型行业将更早适应脱碳转型的要求,低碳技术生产率提升将更快,中长期将在全球领先,提振欧盟的出口。


1.3 碳中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综上,碳中和的过程对宏观经济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现有研究的初步结论为,脱碳转型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净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取决于其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未来在低碳领域的投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及各类与气候相关的政策。由于技术进步是个非线性的过程,各国采取气候变化应对政策的时间和力度也不同,因而脱碳转型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净影响也并非一成不变。我国的经济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更有可能在脱碳转型中获得长期增长收益。

首先,我国是化石能源的净进口国。因此在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将大幅减少化石能源进口,从而降低能源的净进口。Mercure et al (2018)的测算显示,在落实 2 度的气候政策、棕色资产大幅下降的情景下,中国作为化石能源的净进口国将是少数在低碳转型中受益的主要国家,2050 年前中国年度的 GDP 水平可 能高于基准情景(政策不变情景)3%。

其次,在有力政策推动下,未来三十年我国的绿色低碳投资将达到数百万亿元,这个量级的投资需求将有助于提振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同时,合理的气候政策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将投资引导到高生产率的部门,从而提高增长潜力。例如,Huang et al(2019)基于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中国实施碳定价机制来引导资源配置,与缺乏碳价机制的情景相比,2050 年中国的 GDP 水平可以提高 3%。Springer et al(2019)对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政策效果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第三,大量研究发现,投资于低碳行业所创造的就业数量可能显著高于因退出高碳行业而损失的就业。Garrett-Peltier(2017)的研究发现,每投资 100 万美元,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可创造 7.49 个工作岗位,而化石燃料领域仅能创造 2.65 个工作岗位。因此,由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提高,每 100万美元投资可净增加 5 个工作岗位(Harvey et al, 2021)。另外,政府从碳定价或碳税中得到的收入可以用于再分配。Huang et al (2019)的研究发现,如果将出售碳配额的收入用于帮助高碳行业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不但可以缓解高碳行业的失业压力,还可以降低全国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该研究发现,在这种情景下,中国 2050 年的基尼系数将较基准情景有明显改善。

最后,我国在大规模研发和推广绿色低碳科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聚集效应。在光伏风电、电动车、电池等方面,我国已经具有全球竞争力,未来在氢能、储能、电网技术、工业智能化和工业零碳技术等领域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我国有全球最大的绿色产品市场,研发成本更容易被分担,因此更有可能在绿色和低碳科技方面获得技术进步和创新。Krugman(1980)的理论研究和 Costinot et al(2019)的实证研究均发现,当一国国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很大,且这种生产具备规模效应,这个国家很可能变成该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这是所谓“本土市场效应”。因此巨大的国内市场将有助于我国成为低碳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当然,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也必须关注若干宏观经济与金融风险。第一,如果各级政府大量使用行政措施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用“运动式”减碳的措施,简单粗暴地关停高碳企业或限制生产,可能会导致某些高碳产业供给大幅下降,推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从而带来经济滞胀和失业的风险。第二,如果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不能有效为高碳企业赋能,帮助这些企业尽快转型为低碳企业,一批高碳资产就可能面临“搁浅”,成为不良资产,或出现估值大幅下降,从而导致金融风险。上述两类风险,即使不会成为全国性、系统性的问题,也可能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严重依赖煤炭的省区)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来源。

综上,我国应该尽早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手段推动低碳转型,充分体现我国能源转型、绿色投资和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强化在一系列绿色低碳领域中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高度关注并管理好转型相关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





延伸阅读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分析报告

2021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70页)

德国国家氢能战略

新能源车锂电产业观察报告(43页)

绿氢成本深度解析报告(33页)

2022年自动驾驶开启百亿蓝海市场(36页)

电力工程蝶变寻机,智能运维崛起报告(42页)

“稳增长,兴基建”:能源转型落子加氢站

2022年煤炭开采行业维持高盈利水平报告

2022氢能源行业研究报告(48页)

《中国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白皮书》53页

虚拟电厂与电力市场报告(30页)

氢能源产业链分析报告(39页)

全球工程前沿-能源与矿业工程报告(27页)

2022年中国金融业碳核算研究报告(69页)

碳中和背景下德国政策研究报告(77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