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亿碳中和产业基金落地 :高瓴重点布局新能源、先进制造、绿色经济

导言

关于此次基金募集,高瓴张磊表示:绿色转型已成为未来最大的确定性,专注新技术投资的PE/VC机构大有可为。


6月16日,高瓴首只人民币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宣布已完成首次关账,该基金落地南京建邺区。预计高瓴人民币碳中和产业基金总规模逾40亿元人民币。


此次募资得到了众多高瓴现有LP的支持,不少LP已投资了高瓴旗下多只基金,并持续加大在高瓴的资产配置比例。与此同时,高瓴碳中和基金还吸引了包括地方引导基金、大型产业背景国有企业、专项母基金和多家金融机构的关注。


高瓴碳中和基金广泛关注低碳转型大背景下具有广阔成长空间的领域,背靠高瓴全产业链的研究,重点将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农业科技等方向上挖掘优质企业,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这也与高瓴此前提出的“哑铃理论”一脉相承:哑铃一端,是高瓴对大量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早期企业的广泛支持;哑铃的另一端,则是运用好科技创新的力量,帮助实体产业加速转型与升级。


关于此次碳中和基金的募集,高瓴创始人张磊表示:”绿色转型已成为未来最大的确定性,专注新技术投资的PE/VC机构大有可为。我们希望通过长期资金的支持,推动更多企业和人才加入到低碳转型大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相关产业中来,加速推进产业升级。高瓴愿成为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生态整体繁荣的重要参与者,做企业低碳转型道路上的连接器、催化剂和加速器。”


01

高瓴,“碳中和”投资领跑者


过去一年,碳中和正在愈来愈成为投资行业的高频词。而高瓴是其中的领跑者之一。


2021年初,高瓴向被投企业伙伴发出了业内首份“碳中和倡议书”,邀请被投企业共同拥抱变化,打破发展惯性、加速低碳转型;其后,高瓴发出了行业第一份碳中和报告《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梳理了实现“碳中和”八大重点领域以及相关投资机会;而在去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高瓴还对外发布了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承诺,完成对自身的碳排查、加速推进低碳化运营。


高瓴创始人张磊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表示,绿色转型正在成为最大的确定性,而这一确定性正在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相关产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PE/VC能够通过不断探索最优的资源配置,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从成立伊始,高瓴就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投资的重要标准,在整个碳中和领域已完成500亿规模的投资。


02

这一年,高瓴碳中和怎么投?


碳中和领域怎么投?高瓴在2021年底的《面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高瓴碳中和实践报告》中称,在投资策略层面,高瓴首先会通过对投资组合气候风险与机遇的综合性分析,识别重点投资领域;找到在碳中和关键环节中能提供科技创新驱动的低碳解决方案的优秀团队和企业,为其提供全阶段、全周期的支持,以及提供高瓴独有的DVC(Deep Value Create,深度价值创造)赋能服务。
今年初,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也分享了在碳中和这一大命题下,高瓴的探索与心得。据悉,在此前给高瓴近60家先进制造被投企业创始人的一封信中,李良表示,碳中和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推动整个制造业向先进制造全面升级——先进制造可以不断精益求精地优化,是可持续的发展;而自然资源则是稀缺和不持续的。因此,仅仅通过控制碳排交易、资源调配是不够的,唯有大规模的升级技术、以新的绿色技术驱动、为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制定新标准,才能在零碳时代获得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瓴认为,碳中和既是外部约束条件,也是“中国制造”最好的发展机遇;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推动整个制造业向先进制造全面升级。
李良也给出了高瓴判断先进制造的4个维度。其一,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相比,关键是“品质”;第二,先进制造是传统制造向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其三,要实现先进制造,本质靠人才;第四,实现先进制造的目标,是向全球价值链的更高端进军,从追赶型模式发展到齐头并进,最终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
在这一思路下,高瓴对先进制造主题下的智能制造、智能出行、新能源及储能、以及低碳前沿技术等方向,都做了重点布局,投资了包括星星充电、毫末智行、沃太新能源、EcoFlow正浩科技、曜能科技、唐锋能源等一批技术领先的高成长新企业;与此同时,高瓴也对农业科技、生物科技、企业服务、低碳生活等领域积极关注,通过深度研究驱动,识别不同行业发展中的瓶颈和痛点,发现最有可能取得创新型突破的企业和团队,布局了蓝晶微生物、摩珈生物、爱科农等优秀的早期创新公司。
而此次高瓴新募集的碳中和基金,将继续在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生活等领域发掘优质的投资机会,同时发挥高瓴DVC(深度价值创造)赋能、以及产业资源方面的优势,与被投企业共同完成价值创造,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

资料来源:融中财经






👇原创阅读👇


👇延伸阅读👇

中国政府网:2022年5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零碳产业链全景图

2022年新能源汽车磷酸铁锂电池报告(40页)

阿里云双碳解决方案-披露版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

2022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篇(26页)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深度研究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