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试研究:知今有助于通古

刘海峰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考试研究:知今有助于通古


刘海峰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古话。与此相似,我们也可以说:“通古宜知今,有今方成古。”与鉴古识今、鉴往知来相对应,还有一个知今通古、思来知往的方面。博古有利于通今,知今有助于通古,了解现实社会有助于理解和通晓古代的考试制度和教育史实。

钱钟书曾说:“鉴古足佐明今,而察今亦裨识古。”历史与现实是贯通互动的,教育史研究中也存在着古今互通的问题。关注现实教育改革,了解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过程,必然有利于我们理解教育史上的一些制度、思想和活动,看待历史问题就会更深入和全面一些。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论述“由今知古”时指出:“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如果对现实一无所知,对历史必定了解不深。他认为,过去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现实知识却可以帮助人们更直接地了解过去。

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既要沉潜学问,也应要有现实关怀。所谓现实关怀,就是要有了解现代社会的意识,要有关注现实的情怀。一般来说,“通于古者窒于今,长于论者短于用。”研究者潜心静气埋首于过往的世界,相对地也就不可能花很多心思去探究今天的社会,有时便会出现“窒于今”的情况。实际上,一个人越了解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也就越容易认识历史上相似问题的真相,在一定意义上,古与今是互补为用的。

沉潜学问与关注现实两者的关系应辩证地看待,如果纯粹从时间上来看,关注现实必然会部分占用原本可以用来进行历史研究的时间,但若从研究的深度和视界的开阔来看,关注现实最终不一定会影响历史研究成果的产出。因为过去的已成为历史,但历史并没有完全过去,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事物常常延伸和潜藏于现实之中。

例如,纯就“事实”而言,科举早就进入历史之中,但就其“意义”而言,科举历史仍与现实息息相通,仍处在“变动不居”的过程之中,其中最大的变数,是现实中的各类竞争性考试。“科举”虽已凝固为“过去”,但它却是遗传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的一个重要元素,而且这一元素又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现实中的应试问题一有负面新闻出现,人们往往就将其归结到科举“阴魂不散”。

科举制虽然于1905年寿终正寝,是早已消逝的历史制度,但它还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在进行中国教育史及科举史教学和研究中,我的感受是,关注现实考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和问题,能使自己对科举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而可以较为全面地看待科举。

举例来说,现代高考长久实行后所衍生的问题,对我们认识科举时代的一些现象大有裨益。当代高考中出偏题怪题的问题,与八股文后来走向穷途末路如出一辙。特别是标准化考试中的选择题,在教材和考试大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既要有干扰选择项目,又要保证试题常出常新,于是难免会出现一些偏题甚至怪题,这在语文科考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过去,在科举考试以重要正大问题来考选真才与维持试题难度以便区分录取之间,存在着一对两难问题。从理论上说,最好是用一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或经书中的重要道理来设问,可以更好地选拔有用之才。可从命题的实际运作来看,竞争性考试实行较长时期后,几乎是必然要出偏题甚至怪题,不如此则不足以防止猜题和押题,也无法拉开距离从众多考生中挑选优秀者。

明清两代八股文命题和作文从明白正大走向险僻偏难也体现了命题作文的内在演变趋势,为了避免重复命题,八股文从“纯正典雅”、“清真雅正”日渐滑向奇僻诡怪,以至后来截搭题的大量出现,都是为了防止被考生猜题押中而采用的应对措施。在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中,为了保持区分度和难度,考官往往不按常规命题以扩大命题的范围,考生则迎合新内容和题型想出新对策,于是便会出现水涨船高、层层加码的试题趋难现象。这些都是大规模选拔性教育考试所存在的共性特征。1991年,我就参加过全国高考历史科命题工作,我知道多数情况下,其实试题趋难并不是考官要故意刁难考生。

看来,我们对古代科举考试的历史,不要总是轻易地嘲讽和抨击,有时也需要一点理解之同情或同情之理解。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教育研究:观今宜鉴古

2.谁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校长?有三位!

3.高考改革应防止“现代化的陷阱”

4.海峰随笔||当高考成为文化

5.研究生必读 || 文字与健康:不要让导师折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