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溪塔科技王晓亮:区块链发展将经历反复期,对长远布局的企业是机遇

数字经济学会 数字经济发布 2022-09-17

区块链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反复期。但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这个过程能给真正长远布局的企业带来机遇。

——本期嘉宾 王晓亮
 

 

初见王晓亮,是在11月底举行的白沙泉峰会上,他作了题为《区块链:从概念到应用》的主题分享,是我听过最好的区块链科普讲座之一。所以1月初,我们在位于文三路的溪塔科技找到了王晓亮。
 
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几个类似钢铁侠的猿猴造型摆件,原以为是玩具,采访中聊起,竟是自己设计的硬件数字钱包。王晓亮本科学的计算机,研究生读的工业设计,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学科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了碰撞。


2013年,王晓亮开始陆续关注到比特币、比特股、以太坊,科班出身的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项技术的与众不同。
 
2016年,王晓亮作为联合创始人组建了秘猿科技,并带领团队开发了开源的企业级区块链内核CITA。基于CITA的项目主要面向B端客户,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与现有商业模式相结合。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服务客户,2019年7月,以企业服务为主的溪塔科技成立。纵观行业,坚持只做基础设施不碰应用的溪塔科技稍显另类。
 
“我们擅长的是对技术的把握,并通过技术来转化客户的需求。”“经历过反复期才会对真正做更长远布局的企业带来机遇”“ 我们对于一个全新的基础设施要有足够的耐心。没有五到十年的耐心,是很难等来开花结果的。”
 
这份喧嚣中的冷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王晓亮们将推动这个成长中的行业,穿越泡沫,从混沌走向秩序。


「数字新浙商」访谈现场




现在行业的痛点其实是信息不对称,这个阶段有点像互联网的网址导航时期,大家都在搜索区块链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我们就把所有用到CITA底层套件的供应服务全都网罗进来。

区块链的成长周期一定会比较长,我们对于一个全新的基础设施要有足够的耐心。没有五到十年的耐心,是很难等来开花结果的。

信用体系、数字资产的流转或交易是我认为具有价值的两个方向,可能说得会抽象一点,不会具体到比如说教育、医疗、溯源等等,那样就把区块链想得太小了。区块链一旦爆发,它会在全行业爆发。

浙商在我脑海里是精明和抱团,如果说这是传统的方式,那在数字化时代,浙商应该形成一种新的分布式可编程的协作体系。

——王晓亮




谈区块链世界版图:

按不同经济活动范围组成的多链结构



章丰:之前听过你对“溪塔”的解释,溪和塔都是杭州的元素,还有其他的渊源吗?

   

王晓亮:“溪塔”有三层含义:我们团队最早是在秘猿科技做企业联盟链的产品CITA,溪塔是谐音。第二就是和杭州的渊源,西溪、六和塔、雷锋塔,都是地标建筑。溪塔的Logo是一座塔,底下是湖水的倒影,有点拟物。三是把我们对区块链的理解做了延展。我们认为未来不太可能是一条链把所有的场景都做了,链与链之间也不太可能毫无关联。溪塔寓意着“信用的背书必须是像塔一样稳定的,而基于数据的信任流转可以像溪水一样。”

 

章丰:既然是多链的,未来区块链世界的版图会是怎样的图景?


王晓亮:我认为这也是行业里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区块链和互联网有很大差别,互联网只要做信息交换就可以。但是在区块链上,你不能把同样的数据发给十个人。我个人理解,未来链的最末梢很有可能是C端运行的一些链,再往上是一些小的实体和组织形成的链。因为共识是有范围的,比如现在三个人之间互相有借款,我欠你钱,你欠他钱,他欠我钱,这是日常经济活动中的小的共识群体,大家都认可在这个范围内产生的行为,所以在经济末梢上我认为它是有很小很小的这种链。往上由组织组成的链,就比如数字经济学会可能有一条链,参与者是在学会中有共同活动和共识的,今天大家投了票选举专委会的成员,选票形成共识的过程就会记在学会这条链上。


再往上可能还有比如说县、市、省,我觉得这至少是版图的1.0阶段要达到的层级结构,分为不同经济活动范围组成的各种链,最上层需要公链。就像我们现在有联合国这样的跨国组织,达成一个全人类无差别的算法共识。未来的公链会越来越专注于全球共识和安全。


章丰:未来公链应该也会有多条,公链与公链之间的连通会是什么情况?

   

王晓亮:我目前能够看到的有这种公链属性的可能也就三五条。未来可能这三五条又会产生一个层级,但是我认为最底下始终应该会有一层,那层是什么,现在还没有看到,但应该会有。




谈战略定位:

专注企业级区块链网络的服务


章丰:如果我们把区块链企业分成两种类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我发现这个阶段很多企业都在同时扮演两个角色。
 
王晓亮:这是软件行业性质决定的,因为做底层技术最后变现的方式还是做项目,天然地就变成行业解决方。所以大部分公司都选择了这条路径,但溪塔还是得坚持不碰应用这一层,我们会一直专注于企业级区块链网络的服务。
 

章丰:溪塔做的保塔网也有点类似供应链金融的一个解决方案。

   

王晓亮:但我们不做具体业务,保塔网是由多个区块链组成的数据治理网络,也可以理解成区块链领域的淘宝,我们自己不生产产品。客户可以零区块链基础地使用保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我们已经把网络的节点搭建好了,运营主体也相对明确,用户不需要太多考虑技术,只要提供数据和需求,在保塔网络内就可以完成撮合工作。整个保塔网络以结果为导向,我们输出的是功能,而不是技术,这是保塔网络推出的意义也是区别于其他BaaS平台的一点。

 

现在行业的痛点其实是信息不对称,这个阶段有点像互联网的网址导航时期,大家都在搜索区块链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是谁,我就把所有用到CITA底层套件的供应服务全都网罗进来。这中间有三种角色——客户、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节点的服务商。

 

章丰:他们要搭建这条链,需要调用你各种各样的模块。

   

王晓亮:对,但是这个成本就非常低,如果企业自己去做这样一条联盟链,投入完全不是这个量级。我觉得前期我们主要还是做规模,目前已有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支付公司和供应链金融公司加入了保塔网络。我希望把保塔网定义成一个开放的孵化平台,这也是我们最愿意向社会去传达的。




谈开源与专利:

主流力量都应该基于开源



章丰:CITA强调开源,国家现在强调区块链技术的自主可控,开源的底层代码和自主可控或者说商业安全之间是什么关系?

   

王晓亮:开源和自主可控可以兼得。行业里很多人支持开源,否则造成浪费,用行话说我们叫“不要重复造轮子”。场景是无数的,何不在这个基础上贡献群体的智慧。

 

为什么开源对于区块链非常重要?这里牵涉到我们对企业使用区块链的理解。原来企业的合作一般是两两之间,你有一家公司,我有一家公司,可能用个接口就打通了。我们认为区块链在企业的应用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随着产业端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完善,肯定会存在数据在不同商业形态中流转的需求,那么在这样一个多方协作的场景中,做到自动化的连通复杂度是很高的,区块链其实可以提供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定义区块链在企业级是起到企业间流程自动化的作用。既然如此,怎么保证企业之间是互信的?区块链是构建信任的基础,信任的第一层就是底层逻辑要可见、可审计,这是基础。

   

第二,如我们畅想的世界区块链版图,链与链之间会打通,现在有一条链的底层是开源的,另一条底层不可见的,怎么打通?所以我认为开源是一个必要条件,区块链的版图里的主流力量都应该是基于开源的。

   

章丰开源和知识产权保护又是什么关系?

   

王晓亮:就代码层面而言,知识产权主要分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开源是指软件著作权,比如代码,专利是属于一种思想,可以不需要实现出来。有个很经典的案例就是当年Linux和Unix的专利之争,Unix指控Linux操作系统侵犯了其专利权,开源的代码是别人的思想,是申请了专利的,那就存在使用方面的问题。现在在溪塔的CITAHub社区里,我们自己会写很多底层的专利,但这些专利是全部免费授权给所有的会员使用。


章丰:其实你更怕的是别人做了专利,制约了未来开源社区的使用和运行。

   

王晓亮:一方面是我的会员会担心,你提供代码给我用,最后哪天告我侵权,让我赔偿一笔钱。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担心,你用了我的代码反过来写专利告我。所以我们做了专利池,把溪塔的专利放进去,会员基于我的专利再写的专利,可以自愿放进去,这就很好地保护了整个生态的发展。




谈区块链落地:
短期会经历反复期
  
章丰:区块链行业发展尚在早期,作为探路者,你对区块链商用落地的规模和前景怎么看?
 
王晓亮:现在大部分的区块链公司,准确地说做联盟链的公司,还是一种to B的软件型企业,摆脱不了软件行业的问题和痛点。它的成长周期一定会比较长,我们对于一个全新的基础设施要有足够的耐心。没有五到十年的耐心,是很难等来开花结果的。

至于商业变现的方法,首先我认为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型可以给区块链企业估值。目前估值处于头部的企业,收入规模相对于估值是微乎其微的。第二点,早期我们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借资金,借场景。投资人不只是提供资金让企业产生好的现金流和利润,要长远地看,商业场景是不是能跟投资人产生良好的协作关系。


章丰:如果将未来的三五年作为一个周期来看,区块链可能应用在哪些领域会形成较好的商业规模和用户认知?
   
王晓亮:我可能说一句得罪人的话。
   
章丰:对,我们希望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王晓亮:我觉得区块链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反复期。
   
章丰:反复期?
   
王晓亮:现在是大家对区块链热情极度高涨,但是如果它不能持续产生价值,接着就会产生幻灭。我们现在是把原来存在数据库里的数据同时存一份到区块链上,把链外的信息映射到链上去,这个用法是有问题的。我可以大胆预言,首先在存证溯源领域,会出现用了区块链技术还是存在造假的现象。但是反复期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经历这个过程才会对真正做更长远布局的企业带来机遇。
   
章丰:那么中长期来看,区块链真正能产生更长远价值的领域在哪里?
   
王晓亮:一个是信用体系。征信的前提是身份的数字化,比如身份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加密地存储或者委托在一个地方保管,数字化以后,就需要对数字身份有评价标准,就好像我现在在淘宝上注册了一家店,这家店的信息怎么去评价,有了这样的评价标准后,可以不断地累计,我们叫盖戳。今天发生了一笔交易,你按时还款了,我盖一个戳,明天又发生了一笔交易,还款了,我再给你盖一个戳,不断累计,这个身份信息是跟着你走的。
   
二是数字资产的流转或交易,数字身份不光包括人还包括物,原生的数字身份在链上产生了,就会有交易和流转。从长远来看,区块链是有网络效应的,当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和供需网络产生之后,会带来巨大的价值,直接带来收益模型的变化。我觉得不出五年时间,原有生产的形态和形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的经济形态可能是集中化的管理,按需生产、按需分配。未来假设我有一个定制化的需求,我会发出一个指令和申请到供需关系的网络上,利用3D打印,打印一个跟十个甚至一百个,成本相差已经很接近了,这就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变化。
 
这是我认为具有价值的两个方向,可能说得会抽象一点,不会具体到比如说教育、医疗、溯源等等,那样就把区块链想得太小了。但是医疗算不算?肯定算,因为病人的身份数字化了。区块链一旦爆发,它会在全行业爆发。
   
章丰:如果给你刚才描述的阶段预估一个周期,会是多长?
   
王晓亮:我个人判断,幻灭期需要两年,真正的落地应用可能需要三年。
   
章丰:我注意到溪塔是把自己定义成基础设施服务商,提供基础能力,而不是直接冲到前面去做具体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五年里会有很多角色,政府在区块链的发展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
   
王晓亮:政府首先还是应该处在一个中立监管的角色。未来区块链的场景中,政府是一个基本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一个监管者、中立者。



谈区块链科普:

眼下的难点在于控制人们不切实际的期望



章丰:未来在区块链场景里,对个人的数据赋权会是什么样的场景?私钥到底能以多快的速度完成启蒙和普及?

   

王晓亮:私钥的启蒙和普及应该是以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移动终端。假设你的手机已经很安全了,用指纹信息或是密码访问就行,这样的话,其实公众就很简单,就跟使用普通的APP一样,但是因为软钱包它的保密性或者说安全性其实还差一些,所以我们把硬钱包放在手机里面,只需要把相应的私钥放到这个里面就行了,我们其实做过一个硬件钱包。

   

章丰:我看你桌上摆了好几个,以为是玩具。

   

王晓亮:的确是和玩具做了一个结合,外观就是秘猿的Logo上的猿猴形象,这些零件都是可以搭的。但是它内置了一个硬件钱包,连上USB以后就可以蓝牙通信了,私钥就在钱包里面,可以验证它。 

  


章丰:这个很有意思。你在区块链科普上也花了一些经历,在区块链推广的过程中,要让公众正确地认识区块链,你觉得最大的障碍在哪里?

   

王晓亮:要分不同的阶段。2016、2017年的时候,我们去科普主要是澄清我们不是骗子;后来有一些人开始研究区块链的时候,尤其是向B端去解释的时候,难点在于说清区块链的真正价值。比如说供应链金融,到底能节省多少,金融机构是不是能够去改变它的风控逻辑,中小企业是不是真的能借到钱,类似这样的问题;第三阶段是目前整个行业处于很热的状态,难点在于如何控制风险,控制人们过度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第四阶段是对未来的展望,如何将数据跟所有权分离,找到新的形式和服务方式,我认为这是最难的。







章丰:你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   王晓亮: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说服我们当时最大的客户采用我们的系统,大家可以加鸡腿了。   章丰:最沮丧的事情?   王晓亮:有的时候大家不认同或者不理解我们做底层的价值,做底层可能离商业比较远,但这是我们的追求。   章丰:最期待发生什么?   王晓亮:从个人角度,希望家庭成员到了杭州生活之后能适应。从公司角度,期待能孵化出更多的优质企业,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真正的互帮互助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章丰:最害怕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王晓亮:目前还没有。 章丰:请对“数字新浙商”的“新”字做个解读。 王晓亮:浙商在我脑海里是精明和抱团,如果说这是传统的方式,那在数字化时代,浙商应该形成一种新的分布式可编程的协作体系。



出品 |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

编辑 | 王小猛









-THE END-


阅读原文进入「数字新浙商」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