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重识霍金

邱涛涛 中国物理学会 2022-11-20


你认识霍金吗?你了解霍金吗?你知道霍金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什么吗?自从霍金的名字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崇拜他,但要问及他的学术贡献与成就,恐怕很多人都答不上个所以然来。社会心理学上把这称为“名人效应”。这也说明,“霍金”一词的意义已不再是普通的人名,而成为了一块品牌。《霍金传》这本书就带你揭开这块牌子,看看藏在牌子的光芒背后的真实的霍金。


 推荐人 / 邱涛涛  


推荐书籍

《霍金传》

[美] 查尔斯·塞费  著

骆相宜 译

中信出版集团


霍金是谁?也许对于稍微有点科学文化常识的人,这个问题都不难回答。人们一听到这个名字,脑子里立刻就会浮现出那个半躺在轮椅上,咧着嘴笑,口不能言却拥有世界上最响亮名字的科学巨星。他的传世名作《时间简史》曾一度卖到脱销,而关于他的轶事、传记、采访报道更是数不胜数。从古到今,大有成就的科学家多如满天星斗,但要让一般坊间都能家喻户晓的,真可谓寥寥无几。除了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外,在人气方面恐怕很少有人再能和霍金一较高下了。


霍金为什么那么出名?他做了什么伟大的工作?如果问起这两个问题,恐怕就连物理学专业人士也不见得能够回答完整。牛顿有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有相对论,这些科学巨作都耳熟能详,深入人心。但霍金的工作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完全得到实验的验证,更不用说应用,所以人们最多只知道他的工作和黑洞、宇宙相关,但很少有人了解到底他做了些什么。也许有人会说:“他不是出了科普书了吗?”诚然,但看过《时间简史》的人都知道,没有一定的专业功底,哪怕耐着性子把《时间简史》读完都勉为其难,更不用说参透其中的物理奥秘了。因此霍金给普通民众印象最深的其实并不是他的某一项工作,更多的也许是他特殊的外在形象。记得笔者在读研时,一位老教授曾打趣地说:“霍金之所以能跟牛顿、爱因斯坦齐名,怕不是大家看他身残志坚照顾他的吧”。他的这一特殊形象成功地博得了公众的眼球,正如这本《霍金传》中也曾提到,霍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变成了一个品牌,一个文化偶像。大家像追星一样簇拥着他,争相听他的公众演讲,关注着他的任何八卦,但至于他在科学方面作出的成就,已经不在公众的关心范围之内了。


可如果仅仅是这样,似乎很难说明为什么霍金能够如此的人气爆棚。纵观天下各行各业,身残志坚者大有人在。一个人若是平平庸庸,不甚了了,即使再身残志坚,充其量是一个几天就过气的网红而已,而即使在其去世之后,霍金的故事仍然在民间传唱,这无疑和他的学术成就及其在业内的影响力不无关系。霍金的学术贡献虽然并没有为大众所熟知,但在业内享有足够高的声誉,加上他特殊的外表,才使人们愿意“包装”他,使他进一步走出自己的学术圈,走进大众的视野。这或许可以称作是“二次品牌效应”。这两次品牌效应一是在人前,一是在人后,二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如果你不去了解霍金的工作及其影响力,你便可能不会明白,为什么大家选择了包装霍金而不是别的身患残疾的人士,或者说,你只了解了一半的霍金。


当然,要让普通民众去了解霍金的那些高深理论,这未免有点太强人所难了。这是对传记作家的一大考验,他们要尽可能用民众看得懂、还愿意看的语言去介绍那些除专业人士外没人想多看一眼的深奥科学知识。当然技巧之一就是去剖析这些科学知识被发现的过程,而不去解释其本身。本书的作者查尔斯•塞弗教授无疑通过了这次考验。他以扎实的新闻学和写作功底,详尽的史料,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为我们详细讲述了霍金做出这些科学发现时的心路历程,为我们揭开了盖在“霍金”这块牌子上的另一半神秘面纱。


你会发现霍金是如何思考时间的流逝,如何理解宇宙的演化,如何解释黑洞的无情吞噬对信息产生的影响。在剑桥读研期间,他便已崭露头角,敢于公然反对当时的天体物理权威霍伊尔的观点,并充分展示了他惊人的心算能力。遇到彭罗斯这个贵人之后,他更是敏锐地发现了黑洞塌缩和宇宙膨胀之间的物理联系,并在前者的黑洞奇点定理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学奇点定理。他关注苏联科学家泽尔多维奇等人对黑洞释放能量的研究,但并不盲从,而是另辟蹊径,采用他认为“更严谨”的做法给出了他的重要成果——霍金辐射。对宇宙边界条件的思考使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宇宙无边界假设”。他的工作涉猎引力、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甚至在暴胀理论刚提出时还参与了其中一些讨论和计算工作。到了晚年,即使病魔缠身,无法控制身上的任何一块肌肉,他仍然积极关注最前沿的进展,并思考他心中的大哉之问。除此之外,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科普,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向公众诠释最深奥的道理。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这也是他在2001年出版的科普书《果壳中的宇宙》题名的用意)。


另一方面,抛开科学家这个身份,霍金和大多数男人一样,也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以及一部分人的同事和朋友。他也会有喜怒哀乐,有正常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这本《霍金传》里,作者同样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霍金工作之余的家庭生活,以及种种社会关系。由于所患的特殊病痛,他的生活经历注定比一般人更加复杂,更加坎坷。如果你能想象,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需要每天面对病情一天天恶化、并最终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络绎不绝的访客和医疗团队、以及三个需要自己供养的孩子,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霍金能够容忍妻子和她的情人一起照料自己,甚至与自己同桌吃饭。身为知名物理学家,霍金也爱玩,他还经常跑到影视剧组或综艺节目里客串,除此之外,他竟然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跟人打赌,并且还有固定的“赌友”:同是著名物理学家,并且因引力波的发现荣获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基普•索恩。打赌的议题当然离不开物理,比如“黑洞是否存在”、“上帝粒子是否存在”等等,而赌注更是五花八门,从T恤衫,到100美元大钞,甚至是时尚杂志,不一而足。作为一名“赌徒”,争强好胜成了他的本色性格,然而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这本书中,你会了解它是如何导致了两位宇宙学泰斗——安德烈•林德和保罗•斯坦哈特长期的恩怨,又是如何使霍金对犹太科学家贝肯斯坦的工作进行无情刁难,最终却“歪打正着”地成就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贝肯斯坦-霍金熵。


这本不到500页的《霍金传》不仅详细叙述了霍金一生中的点点滴滴,还以极通俗的手法描述了当今物理学这个大背景的发展,内容充实而精彩。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采用“倒叙”的手法,从霍金最后的岁月开始写起,一直写到霍金的童年。这种“剥洋葱”式的手法似乎更能通过剥落一层层笼罩在霍金身上的光环,展现一个真实的科学家霍金、凡人霍金,而不是作为品牌的名人霍金。不得不佩服作者塞弗教授这种新颖的构思,使这本书读起来犹如侦探小说般抽丝剥茧,引人入胜,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也感谢本书译者骆相宜博士,以精准的表达、流畅的笔墨,把这部佳作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了中国读者的面前。


推荐人简介

邱涛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博士,台湾中原大学、台湾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宇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暴胀、反弹宇宙、修改引力理论、原初扰动理论、暗能量等方面。在国际SCI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及作者简介

霍金,世界知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哲学家,预言家。他在20多岁的年纪被医生诊断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绝症,只剩下两年多的生命。但显然,他并没有接受这个判决。在这之后,他不但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成家立业,并最终活到了76岁。在这中间,他的《时间简史》成为全球科普畅销书,他本人也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家。


我们了解霍金的名望,却较少了解他对科学界的贡献。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霍金都位于宇宙学研究的中心。20世纪70年代初,霍金的学术成就达到顶峰。如果说对黑洞奇点的研究让霍金在学术领域一举成名,那么关于黑洞辐射的研究则是霍金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霍金位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碑上,就雕刻着他关于霍金辐射的公式,这代表着他一生最重要、最伟大的成就,也是他名垂千古的凭证。


本书讲述了作为科学家的霍金的一生,也描绘了霍金作为一个丈夫、一个老师、一个朋友是如何影响和鼓舞着身边的每个人的。他的一生绝无仅有,他的精神如金子般珍贵。

(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查尔斯·塞费,耶鲁大学数学系毕业,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从事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写作已经20余年。代表作《神奇的数字零》获得2000年国际笔会/玛莎·阿尔布兰德非虚构图书奖;《瓶中的太阳》获得2009年美国科学史学会戴维斯奖;《霍金传》获得《展望杂志》2021年十大传记奖。


骆相宜,北京大学天文学学士,美国犹他大学物理学硕士与冶金工程学博士。目前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热心物理学科普,担任牧夫天文编辑部科学顾问、青年天文教师连线成员,曾翻译出版相关科普书籍数本。

(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设计:由理

排版:由理

美编:农民

责编:理趣

往期

精彩

1. GHz非线性多模超导电声系统 | 前沿快讯No.32

2. 硅基三量子比特中实现量子纠错 | 前沿快讯No.31

3. 具有沙漏型表面态的拓扑晶体绝缘体 | 前沿快讯No.29

4. 室温下光控飞秒极化子开关 | 前沿快讯No.28

5. 陈数可调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 前沿快讯No.27

6. 有序可调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晶格 | 前沿快讯No.26

7. 验证QED: 束缚电子g因子 | 前沿快讯No.25

8. 量子探针:闪烁噪声 | 前沿快讯No.24

9. 电磁超材料:水波极化子 | 前沿快讯No.23

10.锡烯:拓扑与超导电性共存 | 前沿快讯No.22

点亮“在看”,点亮科学之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