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与镜的相遇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 2023-03-11

惊鸿一瞥

作者:程秋爽


作品名称:光与镜的相遇


作品描述:在最新的一次校园环境更新过程中,设计师在植物旁边竖起了一个个精巧别致的科普牌。科普牌采用了三棱柱的形状,不锈钢的柱身托起玻璃柱头,中心雕刻着植物的花叶等器官。


北京秋日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干净利落地投射进这一方小天地,我们可以在这些科普牌上清晰地看到关于植物的文字描述与图像信息。若是有心人,在越过科普牌仅仅几步之遥的草坪上,便能够惊喜地发现一片绝美的地上虹。


356年前,牛顿用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柱镜将白光打散,得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斑,并将它们命名为光谱。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光组成的,并且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当白光通过棱镜时,向棱镜的底边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依次排列便展示出七种色光。著名的色散实验收获了 “物理最美实验”的美誉。


人类探索光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天上虹因何而来已不再神秘,而应用相同原理创造的地上虹更是把美丽的场景深深烙印在学子心中,光与镜的相遇,注定会成为关于母校最动人的记忆之一。


专家评语:色彩舒服,构图大胆,富有想象空间


作者:马艳姣


作品名称:彩色的方块


作品描述:本张照片旨在展现线性光学知识,具体为光的反射,折射以及色散现象,通过漂亮的光学图像引起观者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拍摄素材有一个盛水的透明塑料杯,一个内置镀膜的立方棱镜(X-Cube)以及手机自带手电筒,拍摄地点为山东大学宿舍。拍摄相机为华为HONOR 30 Pro手机自带相机,模式为专业模式,参数为ISO:800,S:1/800。


为更好地表现光学现象,利用书桌一角的弱光环境,取干净的A4纸垫在桌面上,搭建成简易的拍摄环境。将棱镜放置在纸上,用手机自带的手电筒照射棱镜。由于棱镜折射率与空气不同,加之棱镜内有镀膜,白光在棱镜内发生折射,反射和色散现象,使立方棱镜呈现出彩色的块状图案,即“彩色的方块”。


照片背景为桌角黑色阴影区,手电筒尖锐的白光打在纸上发生漫反射形成柔和的白光区,使其与阴影区的边界处层次更为丰富,更具氛围感,黑白背景为棱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衬托。白光照射入棱镜光滑面,形成规则的彩色色块,让人回想起童年的糖块,整个画面给人以安静,纯粹又不乏趣味的童年既视感。


合色棱镜(X-Cube)是一种光学元件,在结构上是由带有不同镀膜的棱镜,经粘合后制成的。镀膜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例如红光反射膜会使红光发生全反射,而使蓝光和绿光透过。


专家评语:该图展现线性光学知识,在漂亮的折射以及色散现象,可提高观者对光学知识的兴趣。作品还可适当作些裁剪。


眼见不一定为实

作者:陶星宇


作品名称:捕虹


 作品描述:1.拍摄地点:2021年夏天,作者在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在一次研究虹和霓的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虹光透过偏振片后所成像的变化的实验间隙,实验人员通过手持0°光学偏振镜片,粗略观测实验效果的时候,作者无意间拍下的珍贵影像。


2. 艺术赏析:在全黑的实验室中,实验员的手持镜片这一举动仿佛在捕捉这一条绚丽的虹光,实验员的手与影子互称镜像。周围环境越黑,所呈现彩虹像越清晰,颜色越饱满,给人以一种充满活力之态。手,影像对称,彷佛在“捕捉”的一刹那时间与空间凝固了,定格在这片刻的美丽。


3. 图像与物理学的关系:实验通过利用氙灯照射装着透光液体的L型容器来模拟现实中的折射与反射得到霓与虹,以此来探究包括光强、入射光角度、偏振、折射率等因素在内的虹与霓的形成条件与制约关系,并且最终在实验室中再现出虹与霓。此处是对虹光经过透镜的偏振效果进行探究,选择了0°对虹进行偏振处理,观测到虹的亮度没有明显变化,即光强基本保持不变,由此可以验证虹光为部分偏振光。我们的实验依据是根据菲涅尔公式对虹偏振度进行准确计算,并且决定使用偏振片检验虹霓光为偏振光。


专家评语:这张无意间拍下的霓虹瞬间,很富有动感,假如再稍加裁剪可使构图更紧凑。


作者:蔡祥宁


作品名称:光的色散


作品描述:光的色散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频率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频率关系的描述。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随光的频率f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这两张照片的光源用氦氖光经过细小狭缝照射到三棱镜作为分光器,观察色散的图像。第二张图片是在暗环境下,用光束照射分光镜,把白光分为不同波段的光。


专家评语:这张(第1张)经三棱镜分光作用,产生很魔幻的光影效果,富有较强的形式感。


往期精彩

前沿进展:光激发二维材料中的非平衡态电声耦合

新年重磅推出 | 应用物理前沿推介系列No.1

光频标技术 | 应用物理前沿推介系列No.2

光芯片集成的光频梳技术 | 应用物理前推介系列No.3

暗能量理论的首次确定性实验检验 | 应用物理前沿推介系列No.4

二维莫尔材料中的新型铁电效应 | 应用物理前沿推介系列No.5

高价一维Bi链磁性拓扑材料 | 前沿快讯No.34

超越手性异常的巨大负磁电阻 | 前沿快讯No.33

荐书 | 重识霍金

新书介绍 | 军事物理学

GHz非线性多模超导电声系统 | 前沿快讯No.32


设计:有衡

排版:有衡

美编:农民

责编:理趣

点亮“在看”,点亮科学之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