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历史观:新时代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贾丽民 赵聪 学习与实践杂志 2024-02-05

 导 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大历史观”,提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大历史观提出的哲学依据和理论遵循。大历史观内蕴着唯物史观的思维逻辑,彰显着其哲学意蕴,立意高阔,价值深远。立足唯物史观,分析大历史观的问题场域、内涵逻辑及其对唯物史观有何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大历史观:新时代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发展

作者:贾丽民  赵 聪



 摘 要 


大历史观立足唯物史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具体时空场域,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全球背景场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奋斗目标场域。大历史观突出了“整体性”的意涵,从历史视野、科学方法、价值指向三个层面内蕴了立体框架下的“大逻辑”。立时代之基,答时代之问,新时代唯有树立大历史观,才能直面和解答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唯物史观 党史观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文简称《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1]那么,该如何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决议》本身就给出了一个科学的指引,即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视角——大历史观,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全面、系统、历史、辩证地呈现与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大历史观”:“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呈现的唯物史观,是大历史观提出的哲学依据和理论遵循。大历史观内蕴着唯物史观的思维逻辑,彰显着其哲学意蕴,立意高阔,价值深远。因此,立足唯物史观,分析大历史观的问题场域、内涵逻辑及其对唯物史观有何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树立大历史观的理论源头


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智慧,其本身的理论源头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将辩证法运用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析,在“物质”和“历史”的融贯中以“新历史观”超越了“旧历史观”,创建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把唯物主义贯彻和推广运用于社会现象领域,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4],颠覆并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心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上的空前变革。

第一,唯物史观通过还原历史的现实生活根基,突破了唯心主义对历史的宰制。唯物史观创立之前,唯心主义对历史的阐释不是以宗教神学为阐释原则,就是以哲学家们臆造出的观念为阐释原点;旧唯物主义对历史的阐释不是从对抽象人的崇拜为核心,就是以单个历史人物的精神动力为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将历史置于现实的生活之中,超越以往“旧历史观”的抽象限度,使颠倒了的历史观得以扶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5]马克思从社会存在、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理解历史,为人们构筑了“现实历史”,在“现实历史”中,人们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全部关系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因此,马克思所做的就是将历史从唯心主义泥潭中拯救出来,以唯物主义为前提澄明历史发展的基点,彻底变革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还原历史的现实生活根基告诉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起点,只有透过物质世界才能把人的历史还给人,才不使人在抽象的历史领域中迷失自我。对“现实历史”进行分析,是我们理解大历史观内涵的关键。大历史观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自我发展,而是根植于人的实践活动所呈现的历史发展规律。其一,大历史观根植于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变化对历史观变革的需求。大历史观对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做了具体的、历史的考察,不仅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而且还从特定历史阶段出发考察社会发展规律所呈现的特殊性,揭示了其内在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和由这些矛盾变化而引发的突出的现实问题。其二,大历史观根植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真实性对历史观变革的需求。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妄图破坏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科学性,抹煞历史人物的伟大功绩,建构“历史乌托邦”。大历史观是对历史现实性的辩护,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现实历史”出发,彻底清除唯心主义思潮对历史本身的欺骗和污蔑,从而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主题和主线。

第二,唯物史观以辩证法为原则,突破了形而上学对历史的束缚。“现实历史”发展中蕴涵着辩证法。黑格尔以“绝对精神—特殊形态—绝对精神”的往复运动展现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诚然,黑格尔以辩证法的方式把握世界,但回归到历史观上,还是站在历史之外“观”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历史辩证运动统摄现实的历史发展。马克思摒弃了站在历史之外、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黑格尔进行前提性批判,提出“黑格尔的历史观以抽象的或绝对的精神为前提……人类的历史变成抽象精神的历史,因而也就变成了同现实的人相脱离的人类彼岸精神的历史”[6]。马克思始终坚持“现实历史”优先于“观念历史”,这种“现实性”是撬动形而上学“抽象性”的支点。这种“现实性”在辩证法上所表现的是彻底批判性、无情革命性和能动实践性。马克思通过把“形而上学的辩证法”还原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展现了历史的不断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在批判旧世界中走向新世界。所以,马克思将唯物论、辩证法与历史观有机结合,实现了历史观变革,建构了科学的历史观。

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和发展背后的规律和本质。这是理解大历史观内在特质的前提。大历史观就是要树立极具洞察力的辩证思维,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始终坚持“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7]。正是因为大历史观继承和运用了唯物史观的这一本质规定性,历史真实的运动才能得到真实的展现,使得历史真实的运动景象和本质规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树立大历史观永远是以动态的眼光认识和把握历史,能够敏锐地观察到事物发展的变化性,从而辩证分析事物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新特征,挖掘其本质,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唯物史观问题域转换:新时代大历史观的出场


回溯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弄清大历史观是如何从理论内涵和思维方式上实现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发展,从而为深刻洞悉新时代出现的新变化、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方向性指引。《决议》是从“历史时期”中梳理党的百年历史征程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8]。一百年来,在4个“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问题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场依据,更是大历史观的生成背景。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全新问题域中,大历史观才得以出场。

第一,大历史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具体时空场域。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互斗争的时代,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同样,以唯物史观审视当今的社会发展,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马克思曾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生产力发展,变革生产关系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陈旧因素,在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的具体时空场域,开创了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对理论创新发展同样提出了新要求,而深层次把握和解决新时代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一种历史观支撑。大历史观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从而对新时代新问题进行科学把握、精准调控和有效解决。

第二,大历史观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全球背景场域。一百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和暴力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建立自己的殖民地,统治着整个世界。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通过不断发展改变了全球格局,世界呈现的不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家独大,中国和世界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无论是经济层面的全球化趋势、新一轮产业革命调整,或是政治层面的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格局变革,这些全球背景因素都给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12]如何在这些复杂的局面中保持定力?怎样把握“大变局”?怎样驾驭“大变局”?怎样在“大变局中开新局”?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13]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生成式变局”,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和质变的循环中前进的趋势。基于“生成式变局”形成的大历史观,需要以全球背景场域“观照”中国和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深入把握大变局的本质特征和演化趋势,在马克思早就预言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大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谱写“开新局”的历史篇章。

第三,大历史观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奋斗目标场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成为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经过百年来的发展,在政治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经济上,大踏步地追赶先进国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等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到“战略全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意味着:一是坚持战略全局思维,要保持战略定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面对国内国外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复杂的世界形势和矛盾,如果没有战略思维,就可能会“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能明晰区分现象与本质、必然和偶然,致使彷徨不定而走错路。二是要以系统观念把握战略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系统观念具有整体性的视野,能够让人们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含着许多子系统,需要相互关联、相互协同,形成合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既要做到整体推进,不忘大局,又要兼顾子系统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各个子系统的动能,补足其短板,实现平稳有序的发展。大历史观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奋斗目标场域中,洞察和把握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激励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突出“整体性”:大历史观的“大”逻辑 


植根于新时代的大历史观不是一个空洞的历史意识,而是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充满辩证张力的思维方式。之所以称为大历史观,主要是突出“整体性”的意涵。《决议》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整体性,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大历史观”完整准确地认识历史。大历史观之所以“大”,是因为其内蕴了历史视野、科学方法、价值取向三个层面的立体框架下的“大逻辑”。

第一,大历史观“历史、现实、未来相通”的宏大视野。宏大历史视野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向和结果,思维一开天地宽。晚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也持续关注,这是马克思的大时空观、宏大历史视野。同样,新时代的大历史观也具有宽广的历史视野,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关切整个世界的前途命运。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从历史发展的整个时间序列和历史发展的大逻辑中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历史观“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15]。“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16]我们唯有从整体性视域出发,用现实回顾历史、用历史透视未来,才能将人类社会放置于整个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规律,明确历史的前进方向。其一,要用宏大的历史视野观照中国。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解决中国问题,永远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大历史观能够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一以贯之地串联起来,以这种长时段的历史视野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充分彰显鲜明的历史立场和强烈的历史自信。其二,要用宏大的历史视野观照世界。中国的问题绝不仅仅只关涉中国,而是连接世界;世界问题的根本解决也脱离不了中国的治理。无论是从时空坐标,亦或是前途命运,中国和世界永远是在一起的。人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给人类提出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当代课题。大历史观从世界历史的维度审视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将各个民族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实现民族国家和世界相统一,进而解决全人类历史的“大问题”。

第二,大历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一整块钢”。系统地研究历史,不仅是为了深究繁芜丛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而且还要构建出科学的方法,探寻历史的规律。大历史观不仅是一种历史观,更是一种方法论,它是从整体性视域出发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建构科学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17]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科学方法是大历史观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重要标尺。其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彰显历史观的科学性。实事求是,透过现象挖掘本质,从而构建出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大历史观强烈反对抹煞历史、割裂历史,要求以历史的本来面目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样才能把握历史的主流、主题和主线。大历史观就是行进于社会事物之间实际联系的大历史观,是具有真理性、科学性的大历史观。其二,以唯物辩证法彰显历史观的科学性。大历史观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回溯过去走过的历史、审视当下的现实,更锚定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这样就能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和全球风云中对历史作出深刻的分析。

第三,大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马克思在批判被资本“异化”了的历史主体上反思人类主体性,站在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的立场上,提出了群众史观。大历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发展,它牢牢抓住群众史观的核心要义,运用和发展了新时代群众史观,真正做到让历史观切入现实,还原人民群众的现实本位。大历史观是价值观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历史观,是一种既把握规律又关怀人的发展的历史观,它以“人民至上”的崇高地位来确立新时代的历史主体。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动力说”谈历史主体,而且还提出了“共享说”谈历史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18]“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9]其一,人民群众是大历史观的逻辑起点。人民群众作为极具富有创造力、能动性的积极力量,他们不断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这些“单个人的历史”构成历史的合力推动了历史发展。大历史观中蕴涵着一种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群众的内在动力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其二,以人民为中心彰显大历史观的价值指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持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相统一的原则。新时代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着眼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断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大历史观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与升华 


历史发展到哪里,思想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跟进到哪里。《决议》中提出:“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20]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不断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社会存在方式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现实实践交织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升华,为全人类文明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智慧。

第一,大历史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智慧。理解大历史观“必须回到我们历史文化的母版上,离开了这一点,很多问题就难以回答;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也必须回到我们历史文化的母版上”[21]。唯物史观能够在社会主义中国得到理论践行和成功运用,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唯物史观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唯物史观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品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传承文明。大历史观遵循了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客观必然性规律,还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将唯物史观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历史观“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2]。大历史观具有长时段性,能够容涵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的文明成果,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从何而来,该到哪去,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精髓部分,激发内在活力,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大历史观具有与时俱进性,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观,是对当代社会真实现实发展的反映。大历史观能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历史观还具有全球视野,是世界维度的大历史观,能够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出国门,让世界享受到新时代中国文明的发展成果,实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第二,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了当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历史性发展变化的,“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3]。在中国,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存形态和存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2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实现了与社会的高度融合,从根本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信息技术成为人生存所必需的一种方式,人对技术产生了强烈的依赖。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在与资本的深度联姻中逐渐僭越了发展轨道,对人产生了过度控制,在一定程度遮蔽了劳动创造生活的根本意义。大历史观以人类劳动史为基础,强调劳动对历史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创造了历史。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住了当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透过大历史观可以发现,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具有多高超的智能技术,永远都不能脱离人,人的存在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人类存在方式发生的变革依然是一种形式上的变革,其内在根源还是劳动,人们只有通过劳动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第三,大历史观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升华发展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始终都在致力于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唯物史观的价值旨归就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突破狭隘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以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大联合体。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多边主义、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战乱、瘟疫频发等复杂局面,世界各国需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共同应对当下的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也是大历史观的重要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破除不公平、不公正的世界旧秩序,建立一个凝聚全人类价值共识的新秩序,把全人类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大历史观强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存在,每个国家都必须在整体中才能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充分考虑全人类未来发展的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轫于中国,发展于世界,由世界人民共享。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大历史观用宏大的历史视野把世界问题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去审视、去解决。同时,大历史观也在改造世界、解决全人类问题中升华了唯物史观。

综上,树立大历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立时代之基,答时代之问,新时代唯有不断运用和创新发展唯物史观,树立大历史观的历史视野、科学方法、价值取向,才能直面和解答现实问题,从而更好落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注释

[1][8][20][2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页,第72页,第67页,第2页。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页。

[3][5][6][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6页,第544页,第291~292页,第520页。

[4]《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5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9][10][14][18][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8页,第9页,第77页,第139页,第3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12][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6页,第200页。

[13][1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2页,第7页。

[1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页。

[17]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6页。

[21]辛向阳:《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的性质》,《理论探讨》,2019年第1期。

[2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页。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注释)



 基金项目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1FKSB004)阶段性成果;2021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研究”(项目编号:2021YJSB3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贾丽民,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聪,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学习与实践》2022年第1期。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前往阅读)
01  学习与实践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0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三重功能及其实现 | 政治(作者:祝捷 秦玲03  国家记忆的生成机制与经典建构 | 文化(作者:赵静蓉0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兼对“生产率悖论”的再检验 | 经济(作者:郑琼洁 王高凤05  失信与问责:我国社会组织“四律”机制和政策建构 | 社会(作者:葛道顺06  张之洞“中体西用”论评议 | 哲学(作者:黄燕强 赵德馨07  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机理研究 | 公共管理(作者:徐双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历史观:新时代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贾丽民 赵聪 学习与实践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