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批评也要有方便善巧 —— 附:警惕以学佛为名的PUA

愚千一 愚千一 2022-11-01

 (图片来源:继程法师 chernart.com)

学佛的本质是学习 —— 学习佛陀的精神,寺院和道场的本质是学校 —— 提供学习的场所,所以我经常用学习和学校来做比喻和说明。

从打骂学生到鼓励学生

回想起我还在小学、中学的时候,老师打骂和体罚学生是常有的事情。父母们不仅不反对,甚至还对老师们说,孩子不听话,随便打,使劲打。所以老师们对待不听话的学生们也真是不客气,打骂是常有的事情。我见过的最严重的情况是,老师扇了学生一巴掌,因为力气很大,结果在脸上留有五个红红的手指印,清晰可见。父母看了还是受不了,跑到学校要找老师算账,结果老师躲了起来,于是父母就在学校叫骂了一天。还有的老师,把骂人当做口头禅 —— 动不动就骂“笨蛋”,脏话张口就来。还有体罚学生,做错了就跑步多少圈,上课不听讲就把学生倒立着上课等。

这类事情在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真是的非常常见。父母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很多父母根本就是文盲,对于如何教育孩子也的确没有办法,完全依赖学校的教育。那时的老师人才也不多,每个老师都要带好多学生,也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因材施教,所以也就只好采取一些 —— 简答粗暴的教育方式了。

好在教育在发展,老师人才也不断丰富 —— 当今社会的学校,打骂学生已经不多见了,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也越来越向欧美看齐 —— 老师如果再打骂、再体罚学生甚至会犯法,不仅要被取消教师资格,甚至还有牢狱之灾了。由此可见,随着社会进步,教育水平普遍的提高,短短几十年,就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变成了以鼓励为主,更文明更人性的教育方式。

这种改变不仅发生在教育行业,佛教领域也是如此。有很多佛友都同时体验在东方的道场和在西方的道场,对比两者的风格也能得出上述的结论。普遍来说,在欧美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地影响着这边佛教的运作方式,软言慰语的鼓励远多于严厉的批评。

不仅学校的教育如此,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如此,从以前普遍存在的打骂粗线教育,变成了鼓励表扬为主的教育方式了。受过现代教育们的父母,也越来越少打着“都是为了你好”而对子女横加干涉了。

批评要有方便善巧

这并不是说不要批评,而是对于批评也有更高的要求了 —— 批评要有方便善巧,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能觉察到对方的感受,要能把握对方接受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批评的目的 —— 即真正地帮助到了对方,认识到问题,并能够接受建议。要能够做到这样子的批评 —— 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所以现代教育也总结了一下关于批评的六个原则:

 (图片来源:https://personalexcellence.co/blog/constructive-criticism-manifesto/ )

  1. 三明治批评法。三明治有三层,第一层先表扬,先肯定,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可以值得表扬的地方;第二层再说明哪些地方可以提高(即隐晦的批评),第三层最后再鼓励说,提高了以后的效果会更好。

  2. 对事不对人。不攻击,不否定他人,不随便衍生,更不轻易全盘否定。

  3. 反馈要具体,越具体越好。

  4. 批评要务实,是当前可以改变的事情。(杜绝鸡汤,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却不知如何实践 —— 只给鸡汤不给勺子)

  5. 要有实质性的建议,不能一味批评,更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

  6. 不要基于假设。应该基于事实 —— Facts。

如果能够遵循这六项批评的原则,那么这个批评就会非常有实际的效果,对方接受和改变的可能性很大了。也许有人会发现,这里所说的批评和佛学并无关系,不过是现代社会里面的通行原则,适用于一切场合,学校,公司,家庭…… 当然也应该适合现代化的道场和寺院了(尤其是对待一般的信众)。

正向的教育

若以佛法来说,这就是正向的鼓励式教育了,这尤其是在显宗(指南传和汉传)里面,尤为强调和重视 —— 如道谛中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每一道前面就有一个“正”字,其含义则非常明显了。“正念”修行是目前非常普遍的修行理念,甚至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参与正念的练习,冥想的练习。但如果忽略了“正念”之前的“六个正”,那正念得起来吗?会真正的、稳定的“正念”吗?显然不会,前面每一个“正”都是后面一个“正”的基础和前提,缺乏前面的“正”,后面的”正“就会像是空中楼阁,沙中建楼了。

虽然佛法中也有“金刚怒目”的说法,但从现在社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来看,很显然“慈眉善目”更符合主流,更符合文明的,人性的,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了。非主流的意思是并不是否定“金刚怒目”的意义和作用,而是说,“金刚怒目”适用的范围和普及性不及“慈眉善目”了,应该优先考虑“慈眉善目”,而不是优先“金刚怒目”。

以我作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慈眉善目”开头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30分钟后,一个小时候,耐心逐步消失,情绪逐渐转为愤怒,最后经常以“咆哮”和“怒目”收场。我从未觉得自己的“发怒”可以归属到“金刚怒目”的范畴,所有的“发怒”无一不是烦恼的发作,情绪的失控,最终从身体和语言表现出来的“愤怒”的景象,全身发热,心跳加速,声音刺耳,甚至还会沙哑。所以事后我也经常向孩子道歉,不该如此发脾气,然后请求孩子也“慈悲”下父母,尽量不要做令父母发脾气的事情,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警惕以学佛为名的PUA

最后这个标题可能会令人不适,但实际情况下,还真的存在。若以佛教的立场来看,99.9999999999%以上的人都是有“烦恼”的,有“贪嗔痴“的,有“问题”,是可以提高的 —— 唯一例外的就是佛陀,只有佛陀才具有100%的圆满人格,换句话说,从佛陀的层次来批判他人的话,连大菩萨们都可以批评一番,即我们非常熟悉的大菩萨们 —— 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都可以排排坐,挨个都可以训斥一下 —— 因为他们都还有“一分微细无明”没有破,还有提高的空间咧。

这是从佛法上说,可以批评任何人的“理论基础” —— 即除了佛陀外的任何人,包括大菩萨们,都有“问题”,都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如果连大菩萨们都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所以“批评”在佛教里面,特别容易被“滥用”,因为可以打着“一切为了你好”的名义随意批评,而且批评的“事实基础”还牢固的很呢 —— 只要是凡夫俗子,就离不开“贪嗔痴”的事实。所以“批评”的话语、文章在佛教随处可见。

唯独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批评”的真实效果了 —— 不考虑对方的个人因缘,个人情况,方式方法 —— 一顿“批评的乱棍”打下来,有些人莫名其妙愤然离去,有些人委屈求全有话也不敢说,有些人碍于“大德高僧”的威势下不得不继续“苟且”,甚至有人因此造成更严重的心理伤害…… 再甚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神棍”利用,最终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得以骗财骗色了。如此的情形,如何不令人扼腕。

一个小建议

所以我想对那些正在学佛,但却在心里感受不到佛法带来的快乐的人,尤其是在心里觉得苦闷,越学越委屈的人说几句 —— 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请不用再怀疑自己了,虽然我们是凡夫俗子,但并不是无可救药,换个地方也许会有不同的体验。佛法上讲究“相应”和“对机”,如果经过一段时间(3月或半年以上)的接触还是感觉很不好,很想离开,那就离开吧,继续上路,继续寻找。对于过往,我们接受,因为这也是因缘,但不去随意评判,如果需要提及,只需要如实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触即可。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 继续保持求学,继续保持功课,假以时日,必定可以拨开云雾重见天日。更何况现代社会里面的佛法资料,文章,视频,资讯非常发达,搓手可得,无论何宗何派,都可以找到足够的“基础内容”,足够我们先行自修自学很久了。又如果对于宗派也没有选择,或无从择决,那就选择最最稳妥的净土法门或最最基础的阿含经了(二选一即可)。

PUA:最近的网络用语,全称是Pick-Up Artist,但现在多用于一些“过度批评”的场景,或是企图通过“批评”和“否定”他人,以达到对其进行精神控制的非法目的。轻则令人恼怒,危害他人心理健康,重则害人害命,也是很多非法组织用来蛊惑人心的常见“套路”。

谢谢阅读。
愚夫合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