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教中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论 —— 缘起和中道

愚千一 愚千一 2023-03-08

佛教从释迦牟尼佛弘法的时代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传播当中,佛教也不断吸收当地的文化,并由此发展出来各种各样的形态,充分展示了佛教的灵活性和坚韧的生命力。除此之外,祖师大师们也不断地用佛法去诠释很多旧有的思维和文化,并以此希望作为接引和教化信众的桥梁 —— 通过这个桥梁进入到真正的佛法当中 —— 而这个桥梁就是佛教中的“方便法”。

时过境迁,这个原本应该当做桥梁作用的方便法,却慢慢地变成了很多人所追求的目标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当今的社会当中非常普遍。然而,这类现象并不新鲜,佛经里面常用的“如标月指”来形容这类方便法,而对于这些现象则批评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1]。意思是说 —— 有人问月亮在哪里,那人便用手指指给他看。结果问的人不去顺着手指看月亮,反而研究起来这根手指来了 —— 说它是胖是瘦,是白是黑,指甲很漂亮,上面戴的戒指也很漂亮等等。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有鉴于此,我们才要回到目标上来,回到月亮上看来,那便是这篇文章要介绍的主题 —— 佛教中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论 —— 缘起和中道。

缘起


(继程法师画作)

先说缘起,或叫因缘。有时为了强调他们的法则性,就称之为 —— 缘起法,或因缘法。

最核心的缘起理论只有四句话,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分别说明了一切事物的四种状态 —— 有、生、无、灭 —— 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很明显,有和无是一对,生和灭是一对。生和有是关联的,生起未灭,称之为有。先有后无,称之为灭,所以无和灭也是有关联的。以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顺序来说,即是 —— 生,有,灭,无。

什么是生?

其次解释如何是生?即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由众多的其他事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一是众多,即两个以上,二是特定的条件。当然,这个众多里面,有时可以再分主次,主要的就称之为“因”,其他的可以称之为“缘”。特定的条件是指“因”和“缘”要能够发生作用时。

最常见的例子之一便是 —— 一颗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种子 —— 即是因,是最重要的因素。种子想要发芽离不开空气,水。这里的空气,水就是缘。如果只有种子,而没有水,或没有空气,也是不能发芽的。想要发芽,必须让种子,水和空气相互接触才行,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种子放到一个湿润的土壤里面 —— 这就是特定的条件了。

以上的例子中不难发现,种子是最重要的,没有种子,就没有发芽等后续的一切事情了,因此这里的种子就是“因”了,其他众多的元素称之为“缘”,特定的条件常用“和合”或“际会”来表达,整个合起来就是“因缘和合”或“因缘际会”了。

不是所有的事务都有单一的“因”,有些事物的“因”可以是两个,例如生育,想要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必须同时要有两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这两者的作用同等重要,因此就可以说这里的“因”是男人和女人了,而所谓的缘则是他们想要共同生育的意愿以及合适的时机,最终才能怀孕,分娩和养育孩子了。

其次还有众多因的时候,例如煮八宝粥,既需要八种不同的食材才能煮出一顿八宝粥来,八者也缺一不可,也不可雷同,否则就不能是严格意义上的八宝粥了,可能是七宝粥,六宝粥,甚至三宝粥,二宝粥,一宝粥了。所以这里的八种食材就可以称之为因,其他的条件,如锅,火,煮等就是缘了。

以此类推,还有更多“因”的情况,甚至还有无数种因的时候,当一件事情足够复杂,其中的关键因素必然也多,重要的部分都可以称之为“因”了。有的时候,因和缘很容易区分,有的时候,却不容易区分。当不容易区分的时候,就把所有的条件可以都称之为“缘”了。从佛学概念的角度来说,“因”也是“缘”里面的一种,只是因为他的作用突出,因此才在有些事情单独起名叫“因”了。

(缘可以分为:因缘,增上缘,所缘缘和等无间缘。)

什么是有?

生是最重要的概念,理解了生,再理解后面的有、无和灭就相对容易了。

其次说有,什么是有?即一种事物的持续状态叫做有,这个有,和生一样,同样需要具足各种条件且不被破坏才能持续下去。如人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有食物,空气和水的供给才能“有”,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就会迅速走向灭亡了,就不能再持续有了。生命的有,还比较容易说明和体验。但一般物品,甚至山河大地的有,日月星辰的有,就不容易发现他们持续“有”的条件了,即便如此,但还是可以推理一下。

例如一座山要持续有,就是因为这座山所在的地基要先有,如果它的地基哪天不稳了,那么这座山也会发生变化,要么形状发生了变化,要么甚至完全消失了。可能发生这种地基变化的可能有地震,火山,海啸等。甚至可能是人为的原因,例如有一天需要开发这块土地,而土地上原本有座小山,综合考虑把小山给推平了,然后再开发搞建设了。

山河大地如此,日月星辰也是如此,他们之所以有,是因为他们的状态暂时是稳定的。一旦稳定的条件发生变化,他们的存在也就立即会发生变化了。古代的人想要理解日月星辰的变化相对困难,但现代科学,尤其是天文学已经非常发达了,例如一颗黑洞就可以瞬间吞没好多星球。而星系之间也会发生碰撞,只是因为天文学的庞大性,“暂时”稳定的状态随便就是几百万年,几亿年之多,让仅有百年生命的人,误以为他们是“恒定”的状态了。

所以“有”必须依然条件,且不遇到其能被破坏的事件,才能持续地“有”。

什么是灭?

当一切事物存续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事物就从一个稳定的状态逐渐变得不稳定,直到最终的消亡了。或者遭遇到一个外力的干扰时,事物也能被瞬时发生消亡,或逐渐灭亡。

如人的生命,即使是没有病变,没有遭遇意外,人还是会老,会死。

这是一般人的经验和体验,但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一切器官的运作都有消耗,都会有损耗,当消耗和损耗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再继续工作了。一切生命,都有生命周期,都会死亡。在科学上,至今也没有发现不会死的“生命”了。

其次是一般的物品,也是同样的,即使内部稳定可以保持很久,如山河大地,但在遇到重大灾难或地壳运动时,同样会发生变化,甚至灭亡。这就是为何会有曾经的陆地变成了海洋,曾经的海洋,变成了陆地。而日月星辰也是如此,星球之间的碰撞,或遭遇黑洞等,都可能会导致一个星球的消亡。

只要是有的东西,一旦把时间拉长,终究会归于消亡。只是因为认知的手段不同,一般人所了解的范围是不同的。在古人看来,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几乎是永恒的。但在今人看来,山河大地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只是因为变化缓慢,才让我们觉得他们没有变化而已。日月星辰也是如此,但目前科学上已经可以观测到星系的消失了,黑洞吞没星系的场景,这是多么伟大的进步啊。

什么是无?

无即使消亡以后的状态。无并不是说一样东西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无的意思是,原本的那个事物消亡了,或消失了。

如生命死亡以后,我们经常会说他没了,不在了。这并不是他的遗体不在了,或骨灰没有了,而是说这个“人”,一般意义上的“活人”不在了,没有了,这个状态就称之为“无”了。

物体的无也是如此,例如一个苹果,被吃了,被分解了,那么这个“苹果”也就没有了。小到一个苹果是如此,大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是如此,或终究会如此。只要把时间拉得足够长,那么一切事物都会走向灭亡,消失 —— 这也是般若中常说的“毕竟无”,“毕竟空”的含义之一了。

中道


(继程法师画作)

不常不断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悲观,如果一切的事物终究是要灭亡的,那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事实上,并不会有一切都灭亡的时候,一切事物都会在流转,只是换了个形式,换了个样子 —— 这就是佛法上说的“不常不断”。不常即意味着没有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事情的存在,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持续都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结果。从最严格的意义上来,一切事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并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东西的存在。如现代的科学发现,即使是在一个极其微小的原子里面,还有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在运动。

不断,即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生生不息,不要误会,并不说一个苹果被吃了,以后会再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苹果。生生不息的意思,一切事物不会完全断灭,绝对断灭。以苹果为例,苹果被吃了,果肉变成了人的营养,内核又变成了绿色肥料从新进入生态,就是人吃进去后,有些成本也会排泄出来又会滋润了其他的生命,尤其是以前的农村,经常用人和动物的排泄物来施肥的时候,这种蔬菜水果的生生不息感会更有体会了。如果苹果不是被吃了,而是烂在地里面了,更是如此,立即成了肥料了,苹果的一切都会进入生态系统,然后多少又回到了新的苹果上来。

对于事物的生命循环,比较直接,也符合大多数人的观察,所以比较容易被理解的。其实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生命的,这就是佛教里面非常重要的十二因缘了。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为了说明生命的生生不息,十二因缘通常也可以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即是说,因为过去的无明、行,产生这世的生命(识、名色、六入),以及这世的行为(触、爱、取),因为欲贪,欲爱,执取,便会导致下一辈子的“生,老病死”。

只是受限于目前的科学和医学发展,还无法完全搞清楚“意识”是怎么回事,所以对于生命的生生不息是有很多模糊性,不能完全了解。但如果对此有兴趣,其实有很多的纪录片有探访过一些还存“前世记忆”的人,又或者是一些心理医生从催眠的方式,了解到一个人记忆深处的东西,是从未去过的地方,从未了解过的事情,但却在记忆深处被唤醒。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的人,的确是很难相信的,但只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不常不断是佛教里面中道思想里面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了,同时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所不同的地方(佛学上称之为“不共”)。不常,即否定了有一个自始至终、永恒存在的造物主。也否定了人的生命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存在,想要正确了解佛教关于生命的轮转,就必须深入学习唯识了,尤其是其中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其特点之一就是不常不断,即否定了永恒不变“灵魂”的存在,又为“生命”的生死流转找到了一个逻辑自洽的“依托”。限于篇幅,再此不做开展了。

不落两边

中道思想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不落两边。各种思想,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容易落入一边,因而产生了各种认识上的偏差。

古代印度,其他宗教经常落入的两边是:

  • 常是一边,认为有造物主的存在,断是另外一边,认为一切都是临时的,终究归于灭亡,然后一切都无了。

  • 有(生)是一边,认为一切实有,自性有。空(灭)是另一边,一切都终究归于灭亡,然后一切都无了,认为一切都是虚无的。

  • 一是一边,主要是泛神主义,认为有一个大我,一切都在这个大我之中,大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另一边是异,认为一切都是独立存在的,否定他们之间的联系。

而佛法是不落入两边的,对此最有力的回应即是《中论》中的八不: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而现代的很多人都宣称自己相信科学,进而标榜自己是唯物主义。其实要说到唯物主义并不新鲜,古代印度时就有一个宗教叫做 —— 顺世派,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而已,从而否认有自主的精神作用,进而演变成了重视物质的享乐主义 —— 这和当今社会中贪图享受的人的思想何奇一致啊。

也有很多人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 —— 其实这也是对佛教的误解。虽然佛教重视“心”的作用,但并不完全否定外在的事物的暂时性存在,相反,对于他们的认识和观察也很多,如根据人的感觉器官而展开的六根与六尘,即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其中前面的五个 —— 色(眼睛所见到的)、声(耳朵所听到的)、香(鼻子所嗅到的)、味(舌头所尝到的)、触(身体所接触到的,硬,软,涩,滑等) —— 都是物质性的,有时又把这些统称为“色法”。

所以佛法并不是纯粹的唯心主义,那更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了。

总结之观念上的中道

以上的中道,可以称之为观念上的中道,思想上的中道,或认识上的中道 —— 不落两边,不执着于任何一边。因为执着于任何一边都是偏颇,容易产生烦恼,进而变成冲突和矛盾。

当然,中道也不是骑墙,不是说有一个中间的位置可以立足,如果有一个中间的位置可以立足,那就像骑墙了。佛法的中道是不执着于两边,只要不执着于它就可以了,那什么是这里的执着呢,就是认为一定是那样,绝对是那样,然后彻底否定另一边。如有人认为绝对是空,有的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或有人认为一定是有,会灭亡的只是他们的表象,他们的本质会一直存在的。这样就是执着于另一边了。

总结之事项上的中道

事项上的中道即远离极端的行为,偏激的行为。

如极端的享乐是佛教所反对的,极端的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佛教鼓励合情合理的生活享受,生活品质。如果你有万贯家财,那么你购买豪车住在豪宅都是合情合理的,佛教对此并不反对(这是对在家人而言,出家人则要遵守戒律了,会有非常不同的规定)。相同的道理,佛教也鼓励适当的苦行,因为苦行可以锻炼出坚韧的意志,坚强的品质,以此来维护修行人所需要的道心,但佛教也反对无意义的苦行,如自虐等。

其次是修行上,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太紧时,容易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想要一天就念诵完一本大经,想要一个月就完全改掉一个毛病,想要一年就完成一件大事。这些事情往往是脱离实际的,不现实的。其次是太松,太松则会产生“懈怠”,“放逸”,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珍贵的生命。佛经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弹琴喻[3] —— 佛陀问一个在出家前以弹琴为生的弟子,琴弦太紧会如何,弟子回答说,声音太刺耳,且琴弦容易断。佛陀又问,太松会如何,弟子回答说,声音出不来。修行也是如此,要不紧不松,每个人的“度”不同,甚至同一个在不同的阶段的“度”也不同,所以要时常观察和调整这个“度” —— 现代的人多用“平衡”这个词,但其实是相同的意思。

写在最后

正确认识缘起和中道是佛教最核心,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了。缘起 —— 也是佛教思想中最基础的理论,在此之上,再想要去了解大乘佛教的三大思想都非常容易。例如,有人可能会说“空性”才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论 —— 其实缘起就是空性,只是所说角度不同,缘起侧重的一切事物的流转,而空性则侧重“本质”或“共性”的部分,所以这两个理论合起来有称之为 —— “因缘有自性空”。

(特此补充下:“自性”一词在佛教经典中的引用非常多,一会儿有,一会儿无(或空),想要正确理解其有无,一定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和它所属的思想体系中才能说有说无。一般来说,般若中观说“无”,如来藏中说“有”。般若中观是延续缘起有说自性空的。而如来藏,则侧重于强调人人都能成佛,且这个佛就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只要把“污染和杂质”去除即可显现出圆满的佛果了。以圣严法师和印顺长老的解读来说,如来藏即空性,如来藏其实是“方便说”,一者是安慰害怕“无我”的人,二者用来吸引印度佛教后期的外道们[4],如此而言,对比如来藏说,还是“缘起有自性空”是最究竟了义的了 —— 这或许就是在印度佛教时期,唯有中观和唯识两大学派,而没有如来藏系学派的原因吧。)

从空性也可以进一步做说明,此空性在有情上来说就是佛性,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此空性在无情之物上来说,就是法性,法尔如是 —— 如何如是?即因缘都是才有,所以事物之间必定会不停流转,这样也可以说“如是因,如是缘”了。

或者有人说唯识才是最重要的,且唯识对十二因缘的诠释是两是一重因果,而非常见的三世两重因果 —— 这是因为唯识侧重于清晰、精确地说明生命流转的现象 —— 是依阿赖耶识而开展的,所以唯识宗的因缘法也叫 —— 赖耶缘起。为了便于区别一般的解释,便把三世两重因果的缘起称之为 —— 业感缘起。又有经典侧重于法界的认识,于是又有了 —— 法界缘起。无论是哪种“缘起”,最核心,最基础的依然是十二因缘的缘起,或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无非是侧重点不同,然后再次“缘起”上稍加展开或修饰。

对于中道 —— 其实我们总是习惯二元对立的立场,我的vs你的,我们的vs你们的,向左的vs向右的等,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由此产生强烈的矛盾和冲突。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此来掩盖自己所知的不足,从而得出简单的结论 —— 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二元结论。而不是善于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因缘)。我们也总是急于做出自己的评判,而忽略了对于事实的了解是不足的,是片面的。这些都不符合中道的原则,中道的原则其实很简单,不落两端 —— 多听多看,多观因缘。

注:

[1]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八: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

[2] 《杂阿含经》第二六二: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3] 《佛说四十二章经》:有沙门夜诵经。其声悲紧。欲悔思返。佛呼沙门问之。汝处于家。将何修为。对曰。恒弹琴。佛言。絃缓何如。曰。不鸣矣。絃急何如。曰。声绝矣。急缓得中何如。曰。诸音普调。佛告沙门。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4] 《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佛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令愚夫离无我怖,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执着于我。大慧!譬如陶师于泥聚中,以人[5]功水杖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尔,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法中,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或说如来藏,或说为无我,种种名字各各差别。大慧!我说如来藏,为摄着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入三解脱,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佛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欲离于外道见者,应知无我如来藏义。

愚夫合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