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生慧只是方便说

愚千一 愚千一 2024-01-09

何谓方便说?

和究竟说相对。

何为究竟说?

究竟说就是真理 —— 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条件下,都存在的规律。没有任何例外。所谓方便说,就是有局限性,有适用的时候,也有不适用的时候。本文要说明的定生慧就是一个方便说的例子。

为何定生慧只是方便说?

因为只有禅定,哪怕是可以到达四禅八定中的第八定,依然是不会生慧。生什么慧?这里是指生解脱慧和无我慧。举例来说,佛陀觉悟之前,印度就有很多外道可以达到四禅八定,但是他们并没有解脱,也没有达到无我。悉达多太子(释迦佛俗名)也跟这些外道学习过禅定,也达到了四禅八定的层次,但依旧没有解脱。

最后悉达多太子是在菩提树下,在禅定中思维和观察十二因缘而觉悟成佛的。再具体来说,据《大智度论》等经典说,是在第四禅中观察的。

所以,如果达到了四禅八定就一定会生慧的话,那么,那些达到了四禅八定的外道也都可以解脱了。那么悉达多太子就无需自己观察十二因缘而悟到了,这样也就没有佛教了。

以上,虽然四禅八定是佛教和外道共同承认,但只有禅定,无论多高,都不会生出解脱慧、无我慧的。

那定生慧这句话是错误的吗?

也不是错误的。先继续说定生慧的部分。佛教所说的定生慧有个前提,那就是先学习了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等佛法,然后再修禅定,然后在禅定中再去观察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这样才能悟道。如果没有听闻过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而只有禅定,是不会生出解脱慧的。

那佛陀和独觉的觉悟呢?

对,他们都是在禅定中觉悟的。他们的觉悟不只是禅定(止)的部分,他们还有“观”的部分。“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的。

那可以说佛陀和独觉是从禅定中生的慧吗?

前面已经说了,只有止是不行的。一般说禅定都是指“止”的部分。而要证悟必须要有“观”才行。不过,不严格来说,这种情况下说“定生慧”也是勉强说得过去的。

那定生慧就是究竟说了?

不是。因为只有佛陀和独觉才会在没有事先听闻佛法的情况下,自悟十二因缘而证悟的。其他人,如古印度的外道们,虽然可以达到四禅八定,但并没有证悟(至少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是如此的)。所以,达到四禅八定并不一定会证悟(佛教的)。虽然有佛陀和独觉可以,但不是100%的,所以不是究竟说。记得前面对究竟说的定义,究竟说必须是普遍适用的规律,没有例外,一点点例外都不行。

那定会生普通的慧吗?

也不会。记住,我这里说的定是“止”的意思。如果加上“观“就是另外的了。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说,定是很有用的。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冲动是魔鬼。意思是,人在冲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过激的事情,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反之,人如果有定(有定力),就不容易冲动了,情绪会很稳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定是很有好处的。

其次,有定力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很专心。如果一个做事情很专心的人,效果比起散心来说,必定是事半功倍的。这样有定力的人的学业,工作,人际关系都会好一些。

但是定本身因为只是止的缘故,是不会生出智慧的,哪怕是世间慧 —— 比如从未听说一个人不去上学,只是练习禅定就会琴棋书画,或就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了。有些故事带有神话性质,虽然也合乎佛理,但不展开讨论了。因为它们都不具备普遍性,不是真理。

止观双运

一般佛教讲禅定的时候,都是包括“止”和“观”的。虽然也有单说“止”的时候,但大多也只是一个步骤而已,而非最终的目标。反而后面的“观”才是重点。通常来说,因为大家“止”的力量不够,所以会导致“观”的力量也不够,这样就很难“理解”四圣谛,十二因缘,空性等理论,更难证悟了。

即定即慧

禅宗里面强调“即定即慧”,也是包括“止”和“观”,而非单有“止”。只是因为禅宗大多讲究“顿悟”,所以有时候,不太分层次,次第讲解。通常的禅修,都是先教“止”,后教“观”的。而禅宗则喜欢“止观”同时讲,这样止的时候不离观,观的时候不离止,止观可以同时进行,所以才说“即定即慧”。定就是止,慧就是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