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

秋水无边 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 2024-03-07

  //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摘  要 : 本文回顾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同时依据教育政策的研究框架、教育政策信息流理论、教育政策评估 理论和语言政策规划理论 ,尝试构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总体模型及其 5 个子模型 , 包括 :背景研究模型、内容研 究模型、实施研究模型、利益相关者模型和评估研究模型 。通过构建该模型 , 以期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相关研究提供 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 外语教育政策;政策评估;政策内容;政策实施;研究框架

引言

  //  

国内针对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自郭家铨(1993) 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以来呈逐步发展的态势,我们参照郝成淼 (2013)的研究,可将相关研究分为三个时期:1)起步时期(1993—2004 年),该时期的研究并非以“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为主题,研究内容与外语教育政策间接相关,没有 代 表 性 研 究 成 果; 2 ) 发 展 时 期 ( 2005—2007年),该时期学界开始了解到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较多;3) 加速发展时期(2008 年—),该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代表性成果。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本文将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分为七大主题: 1)外语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论研究(如程晓堂 2012;张蔚磊 2018a);2) 外语教育政策历史及其批判性研究(如戴炜栋 2008;张蔚磊 2011;宁琦 2019);3)外语教育政策的必要性研究( 如仲伟合、王巍巍 2018;张蔚磊2022);4)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对策研究( 如张蔚磊2015;王文斌 2021);5)微观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如张蔚磊 2016;王立非 2021);6)宏观外语教育政策与国家安全研究(如李宇明 2017;沈骑 2020);7)外语教育政策的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如张蔚磊 2018b;张天伟 2021),以对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居多(如陈弘2014;张蔚磊 2014a;骆凤娟、莫海文 2015;宫同喜 2019 等),也有少量关于南非(牛长松 2010)、日本(邱译曦、郑咏滟 2021)等国外语教育研究。现有外语教育规划研究,对我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各个环节(政策制定主体、语种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材教法、评估测试等)的深入研究较少,从政策制定、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视角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进行的调查研究也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对我国大学外语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尝试构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参考模型。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

1.教育政策的研究框架

教育政策本身是一个过程,它通常包括政策问题定 位、相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过程、政策评估反馈、政策 修订等,这些构成一个政策周期(袁振国2003:29)。教育政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与外部环境系统和 教育内部环境中的其他政策是相互影响的(胡伶2008:20)。要研究政策的实施情况就要充分了解政策科学中 的关键环节,即政策评估。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政策 评估系统框架,并在其指导下对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 修订等环节进行研究。首先教育政策评估要有依据,需 要建立一套评估标准,依照标准对政策的各个环节和过 程进行剖析;之后根据评估实践总结评估经验,发现问 题进行修订,再次,对现有教育政策进行完善,最终实现教育政策的良性循环(张乐天 2015:106)。

根据教育政策学的观点,对政策进行评估有其必要 性:政策颁布后,它的实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它会影响 其所在群体的行为。作为政策的制定者,需要知晓政策 实施的效果,即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政策的受施者 也有权了解政策的合理性,即政策是否解决了民众的诉 求,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类强调政策实施效果的评 估,更多关注的是政策终极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 的实施效率(李瑛等2006:135)。美国学者托马斯•戴 伊(ThomaSR.Dye)提出了政策效度,即政策所产生的效 果和作用,包括该政策对其民众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在 这之外的溢出效应,或者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有 学者认为政策评价可以从6个方面进行:需求、过程、成 本、效益、影响和价值(宁骚2018:208)。政策评估的类 型主要有对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估、对政策影响进行评 估、对政策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对政策的未来可 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转引自李瑛等2006:134)。本 研究将聚焦于外语教育政策的执行评估。

教育政策评估是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界 定为在一定的教育政策环境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重新确认政策问题,判断政策制定过程的有效性,判断 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判断政策评估本身可 能存在的问题。这个评估将贯穿于教育政策的整个周 期,评估是动态的、发展的。整个政策评价体系主要包 括评估对象、评估标准、评估主体和评估方法(高庆蓬、 朱庆妮2011:20)。政策评估是政策动态运行的关键环 节,图1是教育政策的基本流程,即从政策议题到政策 决定、政策执行再到政策评估。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政 策执行过程中提供的反馈信息对政策的目标设定和政 策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些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 评估将给政策本身和执行过程提供持续的反馈。

图1可见,政策过程始于政策议题,政策颁布并实 施后,关键是政策的执行环节,需要不断进行过程性评 估,根据评估反馈实时调整政策及执行。可见政策执行 是关键,对整个政策的过程都产生影响。通过政策评 估,可以检验政策目标的完成情况,根据政策执行过程 中的问题,决定是否要修改政策以及如何修改政策。具 体到外语学科,目前大学外语教学正处于转型期,外语 教育政策与规划需要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进而保持外语教育政策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教育政策信息流理论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任何一项教育政策,从制定到 实施,都是一个正循环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回路,同时 也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政策执行前的评估、政策执 行后的评估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都是一种信息的 回流过程,也就是反馈过程。见图2。

教育政策信息流,可以对某一项教育政策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进行全方位评估和判断,进而决定是否对该项 教育政策进行修订或终止。评估和反馈可以对整个政 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反馈,实时发现问题,反馈问 题到政策的设计阶段,并在第一时间完善、修订教育政 策,以期获得更好的执行效果,为未来的教育政策实践 提供有益的参考。

3. 选取经典教育决策研究模型

高校外语教育政策评价指政策的制定者(评估主 体)根据相关政策评估的标准,依据一定的政策评估流 程,审查政策实施过程,包含确认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 的关键问题、定位外语教育政策目标、设计外语教育政 策内容、制定外语教育的主要政策、执行与实施政策、评 估与评价政策、修订与完善外语教育政策。在外语教育 政策系统的各个环节(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监测和 评估政策的产出和政策的影响。本文针对外语教育政 策实施情况的研究将采用基于目标的评估模式(包括需 求、过程、效果和影响四方面的内容)并聚焦于政策内容 的执行与效果的评估。根据本研究的对象,笔者从众多 政策研究模型中选取教育决策评估模型的代表CIPP模 型(Context evaluation, Input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 Product evaluation)。该模型于 1966 年由 Stufflebeam 提 出,内容包括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这四大评估为最终的评估决策提供依据,也有学者把该 模型称为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IPP模型强调了发展 性评价,融合了诊断性评价。同时还整合了形成性评估 和终结性评估,是教育评价的里程碑(骆徽2012:60)。

评价是提供有用资料以作决定的过程(Stufflebeam 1966:125)。一项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通常需要做四 种决定:1)政策规划决定,即决定外语教育政策的目标, 如培养目标、大纲方案;2)选择性决定,即从众多政策方 案中选取最优方案,或完善原有方案;3)执行决定,即确 定外语教育政策的具体执行计划和方案;4)评估性决 定,即评判外语政策的执行效果,并给予反馈。因此,我 们需要针对以上四种决定开展四种外语政策的评估:对 政策背景进行评估、对政策过程进行评估、对政策投入 进行评估、对政策产出进行评估。政策背景评估主要指 对某一项外语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和 评估,以评判这项政策的目标是否可以满足这项政策的 需求。政策投入评估指从几种备选的计划和方案中选 出最合适的政策,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这项评价不 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政策过程评估指对外语教育政 策的实施和执行过程进行综合评判(这是本次研究的重 点),例如外语教学计划的进展程度、具体实施计划的子 计划是否顺利执行、有无需要修订等。产出评价或效果 评价指对某一项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 判政策设定的预期与政策执行效果之间的吻合度,进而 决定是否要对该政策进行修订或中止。

4. 借鉴教育语言政策理论分析框架

教育语言规划的对象包括语言学习、语言普及和对 官方语言和外语的规划。教育语言规划强调的是学习 层面的语言教育。Kaplan & Baldauf ( 2003 )提出外语教 育政策框架由以下七部分构成:关于外语准入的政策、 关于师资的政策、关于课程的政策、涉及方法和内容的 政策、资源支持政策、群体政策、评估政策。教育语言规 划在形式上体现为教育语言政策的发展,外语教育政策 与规划可以对全国的外语学习进行宏观规划,含第二语 言或者外语习得、语言(外语)的维护、语言(外语)的保 持、不同外语之间的转换等(张蔚磊2017:79)。

这里的语言准入政策或外语准入政策指的是通过 国家颁布政策的方式,在正规的教育系统内,使某一类 人群学习某一种外语的政策。在英语全球化的背景下, 语言准入政策在各个非英语国家中的体现就是英语在 整个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和安排中的地位和比重。所谓 师资政策就是在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配置 的人力资源,这就产生英语师资队伍和教师专业发展问 题。在外语教育政策中,内容和方法政策指外语教学的 方式(如听说教学法和浸入式教学法)和教与学的资源 可以包括教学材料以及其他数字教学资源。资源支持 政策指财力、物力等资源的配备、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 施等。外语教育评价政策是评价一个国家某一种语言 或外语政策的内容、目标、执行和效果(Kaplan & Baldauf 2003:56;张蔚磊 2017:80)。Kaplan &Baldauf(2003)对教育语言政策和规划做了详尽阐述,建立了相关研究框架,即上述七大内容。本研究将把这七大内容融入到笔者构建的外语教育政策模型中。

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模型的构建


图3.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模型

CIPP模型可以对政策的制定、实施、执行效果进行 全面评估,而教育语言分析框架则反映了外语教育政策 的要素。本文基于教育政策研究框架,结合教育政策信 息流理论,选用决策取向评估模型的代表CIPP模型,并 融合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中的经典教育语言分析框架, 根据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脉络,结合我国外语教 育的实际情况,构建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模型,如图3。该 模型以CIPP模型为模版,凸显了 CIPP模型对政策评价 的全程性和反馈性特征。同时该模型结合语言政策学 的理论框架,凸显了外语教育的特殊性和外语政策与规 划的基本要素。模型共包括四大部分:政策背景、政策 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为方便该领域学者对外语 教育政策研究模型下的每一个部分开展深入研究,下面 笔者将对每个子模型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阐释。

1. 外语教育政策背景研究

外语教育政策背景研究是指对某一项外语教育政 策方案研制和出台的背景、政策规划目标的依据进行研 究和评判。本文以《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 行)》为例,根据教育政策学的观点分析该政策出台的必 要性,分析该政策出台之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亟需解决的问题、可行性解决方案、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政策设立的目标与政策出台必要性的吻合度等。鉴于 此,构建了外语教育政策背景研究模型,见图4。

如图4所示,本文认为外语教育政策背景的研究可 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外语教育历程的发展和趋势研究、 政策颁布的必要性研究和政策需求分析研究。我们可 以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进行研究,

在分析继往政策的同时,研究当下并行的政策,分析其历史走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在新政策必要性研究层面,我们不但需要研究原有政策实施现状,还要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 战。在需求分析层面,我们需要根据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变化对外语教育提出的新需求进行 全方位分析;纵向看需要从国际形势、国家发展、地区发 展、行业发展等多元需求进行全面剖析;横向看我们需 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政策使用者等不同的 政策利益相关群体角度进行需求分析;在综合分析和研 判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政策目标,探讨预期困难以及可 行的解决方案。

2.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的研究

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研究应该包括确定一个时期内 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的基本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目标,设计具体的政策方案,以及明确每一项方案的实 施办法。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的重点应是对政策方案中涉 及到的环节进行文本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结合教育 政策有关理论和我国外语教育的6要素:大纲设计、教 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测试(戴炜栋 2008:25),本文构建了外语教育政策的内容研究模型, 如图5。该模型中的政策方案包括10个要素:规划主 体、语种选择、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教 学内容、教学模式、测试和教师政策。

对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的研究可以采用文本分析和 实证调查的方法。文本分析主要搜集外语教育政策内 容研究模型中涉及到的4个维度和10个环节相关数 据。比如,搜集发达国家外语教育政策方案在以上10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和具体分析,针对这10个 领域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和具体分析,针对这 10 个领域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在政策方案的研究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确保最终可以解决提出的政策问题,并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实施方法。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教师、学生、相关利益群体等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课堂观察等方式搜集以上 4 个维度和 10 个环节的数据,设计适合当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外语语种,设定具体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关课程,研发配套教材和学习资料,采用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指导大纲和学生自主学习标准,选择与之配套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加强相关测评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教师发展培训具体政策等。

3. 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研究

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第 一,从政策实施的利益相关群体角度切入,即研究各利 益相关群体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任 务,以及遇到的困难和可行的解决办法等。本文构建了 外语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研究模型,见图6。这些利益 相关群体主要包括:语言教师、学生、政策制定者、学校 领导、课程开发人员、教材开发人员、教案撰写者、测试 开发者、专业的施测者或评分者、分数使用者、学生家长 等。这个层面的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 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可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 视角对同一项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横向比较, 从而可以得到更全面具体、更丰富多维的信息,最终为 政策的评估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

第二,从微观语言政策研究角度切入,着重研究外 语教育政策在学校,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可 以通过实证调查来进行,即通过对教师、学生等进行问 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学业测评分析等方式获取证 据。该层面的研究又可细分为:

1)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政策方案的互动。如教师和 学生对政策方案的理解,依照政策方案的规定进行课堂 教学、课后辅导与交流等;2)教师与政策方案的互动。如教师对政策的充分理解,把政策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地 融入教学、备课、批改作业、课后反思等;3) 学生与政策方案的互动。如对政策规定的词汇数量的掌握情况,是否如期达到政策(教学大纲、语言能力标准等)对语言相 关能力的要求,是否可以完成政策所规定的相关交际语 言任务等。

根据外语教学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和课程)和相 关研究,本文构建了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研究模型,见 图7。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研究除以上两个层面外,宏 观上还需要结合图5当中的10个环节,如教师教育和 培训、大纲和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学目标和内容、教 学方法和模式、教育手段和测试等进行研究。

4. 外语教育政策评估研究

外语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是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关键。根据政策评估的基本流程、绩效评估理论中的投入 和产出要求(张蔚磊2014b:104)以及外语教育目标,本 文建立了外语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模型。外语教育政策 评估是对外语教育相关政策的执行结果和效果进行评 估,旨在是检验该政策方案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或者说 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进而判定该方案是否需 要修订、继续、中止等,见图8。

外语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 一,对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模型当中的前三个环节进行评 估。政策评估环节会对之前的三个环节起到反馈指导 的作用。政策的需求评估可以对政策出台的必要性进 行反馈,政策实施评估可以对政策执行进行反馈,政策 影响评估可以对政策内容进行反馈。政策需求评估、政 策实施评估、政策影响评估都可以单独展开深入研究。整个政策研究模型中的四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紧密联 系、相互作用的。第二,对整个政策进行整体评估。整个 政策评估包括投入评估和产出评估。投入评估主要指这项外语教育政策在硬件、软件和师资上的投入。产出

评估主要指该项外语政策实施后学生外语学业能力提高的状况,需要专门设计相关量表和评估指标体系。由于外语教育投入不易量化,外语教育的产出需要若干年后学生毕业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才能判断其成效。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研究中,政策评估的部分信息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问卷反馈获得。

结语

本文在回顾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教育政策研究框架、教育政策信息流理论、经典教 育决策研究模型和语言政策规划理论梳理了我国外语 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 参考模型和5个子模型:背景研究模型、内容研究模型、 实施研究模型、利益相关者模型和评估研究模型。通过 构建该模型旨在突出外语教育政策的核心特征,洞察外 语教育政策过程的本质,尽量呈现出较为合理的外语教 育政策研究轮廓,描述和把握外语教育政策过程的规 律。相对其他研究,本文更注重外语教育政策评估对整 个政策过程的统领作用,以期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进 一步研究提供启示。

本公众号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不一定代表公众号运营者意见,请客观思考。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share

扫一扫关注我们

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


“喝杯咖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