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

其他

11月11日会讯| 第二届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高峰论坛(2号通知)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张蔚磊|如何应对文心一言等大语言模型给中国教育带来的挑战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专题回顾|“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专题研究@外语教育学首届高端论坛(附PPT)

2023年9月23日至9月24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筹)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外语教育学首届高端论坛”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论坛围绕外语教育学主题,从多个研究维度与交叉视角展开讨论。200多名外语教育领域专家、研究者、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各学段英语教研员齐聚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外语教育整体质量,审度当下外语教育面临的核心议题、实践需求与相应的解决措施,助推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报告回顾|《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三大国际模式》张蔚磊教授受邀参加第二届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论坛并作专题报告(附报告视频)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陈杰|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塑造

2023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塑造陈杰[内容摘要]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具有战略性特征,如何加快构建区域国别学成为摆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在区域国别学构建进程之初,学界就应高度重视塑造和彰显学科的中国特色。本文认为,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学科本质属性、学科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科理论创新的本土资源、学科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发展的制度化安排,是塑造区域国别学中国特色的六大方面。塑造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并非意味着排斥借鉴西方区域国别研究的优秀做法和部分先进理念。[关键词]区域国别学;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资源;人才培养[作者简介]陈杰,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教授、“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并要求“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随着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正式入列《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发展迎来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那就是要形成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文拟从学科发展指导思想、学科本质属性、学科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科理论创新的本土资源、学科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建设的制度化安排这六个方面探讨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一、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与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区域国别学的核心特色。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构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作为诞生和成长在新时代的学科,更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该学科的工作者。因此,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工作者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中国化的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开展区域国别具体问题研究和理论研究时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对于高质量构建区域国别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构建的价值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区域国别学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自觉地把个体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一大背景下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独特的学科贡献。坚持自信自立,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构建的姿态要求。中国的区域国别学不能从研究议程、理论到方法都盲从西方、照抄西方,要竭力避免中国一些“领域学”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为此,要坚定“四个自信”,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脑袋去分析问题,用自己的努力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打造自己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展现出一种自主自立的精神风貌,彰显出一种与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风格气派。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构建的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发展逻辑就是守正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不迷失方向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创造。中国制度化的区域国别研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在一甲子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研究积淀和良好的学术传统,站在区域国别研究独立成“学”的新起点上,要基于这些积淀和传统,不断追求理论体系、方法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构建的路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构建需要研究者坚持问题导向,否则容易迷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纷繁复杂而又琐碎的变化之中,而问题意识则引导研究者更好更快地发现真问题、重要问题、核心问题。同时,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彰显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在开展理论创新时,更需研究者起于问题意识,从而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提供可能。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构建的视野要求。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子要素组成的对立统一体。从空间层面看,世界由区域组成,区域由国家组成,区域是世界的区域,国家是区域和世界中的国家,世界、区域和国家之间存在紧密互动;从历史层面看,区域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从人类历史中走来,并走向人类的未来;从关系层面看,区域与区域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对区域国别问题的研究要有良好的时空观、层次观和结构观,要学会运用关联的思路而不是割裂的思路、整体的视角而不是局部的视角、动态的思维而不是静态的思维。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构建的境界要求。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既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家国情怀,又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最高理想,体现崇高的人类情怀。无论是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是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这些中国方案都是面向全世界和全人类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担当和宽阔襟怀。作为区域国别学的研究者,既要立足家国,也要立意天下,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实现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识力量。二、学科本质属性与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区域研究的出现,源于地理大发现以来区域之间联系的不断增强,一国对外部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认知需要,这一认知需要“往往服务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如果回顾区域研究在西方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其服务于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更好地实现征服(包括文化和信仰层面的征服)、殖民目的,或以控制、遏制实现维护霸权的目的,因此,西方的区域研究更多的是一门“征服与遏制之学”。单从研究对象来看,会发现西方国家的区域研究往往集中于自己的殖民地或敌对国。如在殖民地研究方面,英法荷等国的区域研究侧重点就有所不一样。再如,美国的苏联学在冷战期间蓬勃发展,其针对性逻辑不言自明,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区域研究整体上开始走下坡路,个中缘由就是其研究动力出现了衰退。相比之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则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的区域国别学作为“和平与发展之学”,其要旨在于通过加强对全球各个区域和国家的研究,更好地助力构建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服务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的落实,服务于促进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最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是一项服务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学科工程、知识工程,这是中国区域国别学的本色或底色。因此,可以看到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特别强调对中小国家的研究,因为中小国家尤其是南方中小国家,往往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更需要通过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实现与它们更好地开展合作,更好地以中国新发展为它们提供发展新机遇,更好地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可以说,中国区域国别学作为“和平与发展之学”的本色,与中国共产党将“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和”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息息相关。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则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法,这里所指的“世界”包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人的精神活动)。区域国别学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要科学地认识中国的外部世界、找到其中的发展规律、研究其中的各种问题、分析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提出建议。很显然,区域国别学所说的“外部世界”必然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的“世界”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宏观指导。(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指导区域国别学整体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基础地位,是人们能动地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为了更好地对中国的外部世界进行探索,更好地进行区域国别学整体构建,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者应该树立实践导向的学科构建理念,在行动上广泛地开展海外实践。钱乘旦教授提出区域国别研究者需要“一头扎进对象国,沉入当地社会,深深扎下根,甚至尽可能融化在那个社会中”;刘鸿武教授形象地称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行走的学问;杨洁勉教授将现实和实践作为区域国别学理论建设的本原。这些观点都明确了区域国别学作为整体的实践取向。在海外实践的所有形式中,田野调查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而目前中国传统学科的区域国别研究中一个重大短板就是研究者普遍缺乏长期扎实的田野调查,这当然不利于深入地探索对象国和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不利于发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也无法形成可信的研究结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者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指导性作用。不妨看一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同缔造者恩格斯是怎么做的。恩格斯历经21个月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开展近距离观察和详尽调查研究后,方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经典著作。《英国工人阶段状况》不仅被誉为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一部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铸就的国别研究辉煌作品。因此,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在构建之初,应大力倡导海外田野调查在内的海外实践,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要求,言明其在对象国或地区研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既可以帮助研究者“及之而后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也能帮助研究者“实践出真知”,助力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对象国的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社会关系和国民性格等,当然,也有助于形成后续深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一手人脉,构建起一个多功能的国际互动网络。(二)以唯物辩证法指导区域国别学问题的具体研究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世界一切事物之间普遍存在联系,一切事物处于永恒发展的状态。恩格斯更将唯物辩证法称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要求发展地而非静止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系统地而非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非单一孤立地看问题。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提倡的对对象国或地区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核心要义就是要全面地、系统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待问题,这与唯物辩证法一脉相承。举一个具体例子,在研究中东地区大国沙特经济转型的时候,不能单从发展学层面去研究,还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政治考量,以及为了顺利实现经济转型,而要求社会、宗教、思想等多个领域进行同步转型的考量,也就是说,经济转型问题后面关联着政治、社会、宗教、文化等多个领域;当然,这还是不够的,还需将沙特的经济转型放到中东资源国家整体转型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世界经济增长方式提出转型要求等更大的背景下去加以考察。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核心范畴是“矛盾”,矛盾被视作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这一规律以及作为其实际应用的矛盾分析法,对于区域国别学研究者研究对象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动力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譬如,传统的区域国别研究者在研究中小国家发展的时候,常常从外部大国影响进行考量,而对一国的内部因素关注不够。事实上,一国的内部矛盾是一国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其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区域国别学研究者在研究对象国发展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挖掘内因,而不是一味归于外因。举个例子,中东研究者在分析2020年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原因的时候,不能单纯考虑域外大国的影响,也必须考虑到这些阿拉伯国家自身内部矛盾对于关系正常化的需求。此外,正确把握唯物辩证法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整体与局部、相对和绝对等基本和重要范畴,对于区域国别学具体问题研究来说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指导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构建面临着学科理论创新的问题。理论创新是研究者的高级思维活动,然而,理论创新的源头在于研究者丰富的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了不断达到深入的认识,需要循环往复地开展实践。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其中,感性知识来自于人们的亲身实践,而作为理性知识的最高形式,“理论是主体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系统地加工改造、抽象概括的结果,其任务是要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论的形成和建立,标志着主体对客体的理性认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中国传统的区域国别研究者在对象国或地区的一线实践经历非常欠缺,这不利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也就难以形成高级形式的理性认识。一个新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基于一些概念和命题,而概念和命题的生成一部分来源于经验和生活。没有在对象地区和国家开展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就难以形成一些独特的概念和命题,也就难以形成对在特定区域或国家发生的一系列类似现象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此外,对理论假设的检验也需要在实践中完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因此,在中国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过程中,研究者要有意识地开展海外实践,仅仅在文献上走近研究对象远远不够,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而更需要在空间上走进研究对象,甚至要走遍研究对象,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走出来远观,冷静地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把握更深层次的规律。四、本土资源与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构建尤其是理论创新离不开对本土资源的汲取,离开本土资源的运用,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形成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坚持从本土实践和本土文化中寻找可能性,也是中国区域国别学研究者坚持“四个自信”的生动体现。一方面,中国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可资借鉴。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文明体,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资源,沉淀下来以“和合”为内核的宝贵价值资源,这是很多西方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这些实践和思想资源将为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其中,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丰富的国际实践是尤为重要的两种资源,需要加以充分把握。另一方面,本土资源可为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提供必要的启发和滋养。实际上,本土资源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学科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托。姑且不论西方经济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的全球适用性,但其理论创新都来自于西方自己的经济和国际关系实践,汲取了西方自己的思想资源。因此,汲取和运用好本土资源同样也应是中国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的路径,是形成自己特色的关键。以作为区域国别学重要支撑学科的国际关系学科为参照,一直以来也面临着如何进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问题。应该说,目前看到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一些重要的理论创新尝试都从中国本土资源中汲取了灵感。如秦亚青教授将“关系”这个本土概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构建了关系理论,另一位学者阎学通教授则引入“道义”概念提出了道义现实主义,上海学派则从“和合共生”理念中汲取价值,形成了所谓的共生学派。事实上,区域国别研究在中国古已有之,只是不以学术的形式存在,但古人留存下来的很多相关优良知识传统和方法传统颇值得中国当前的区域国别学研究者从中借鉴,如“由史出论、史论结合”的治学传统和“天时地利人和”统筹兼顾的思维模式,对人类文明的地域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历史多样性的重视,和在时空结构层面上开阔整体的会通眼光,等等。五、育人功能与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与区域国别研究侧重于研究不一样,区域国别学构建具有多维度的使命与任务,人才培养是其中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的应有之义。从大的方面来说,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一项根本任务,是高校赖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涉到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任何新的学科一旦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自然将被赋予人才培养的重任。习近平在2016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更是直接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强调“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区域国别学被纳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就意味着为高校在研究生层面培养区域国别学人才打开了窗口。因此,区域国别学构建不但要做扎实的具体研究,更要发挥育人功能。此外,无论是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更好地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有力智识支持的角度,都需要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加强优秀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力度。当前很多区域国别问题超越了单一领域,需要开展综合和系统研究,这需要研究者具备更加健全的知识结构、更加宽广的研究思路,但目前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分布在政治学、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等学科,总体来说,他们学科背景相对单一,跨学科意识和素养相对不足,难以胜任复杂国际形势下对区域国别问题的综合性研究重任。如果说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通过采取“融多学科知识于部门”的做法来实现综合研究的话,那么,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在进入交叉学科门类以后,需要重视“融多学科知识于个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说,为研究者个体赋能,而不是多学科简单相加的“拼盘”模式,以此实现未来的区域国别学研究者在知识结构、研究思路和视野等方面的全面改进。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国别学最突出的中国特色就在于通过学科育才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来自区域国别学学科的人才支撑。六、制度化安排与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一些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先后成立,如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56年)、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1960年)和现在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西亚非洲研究所(1961年)、拉丁美洲研究所(1961年)。此后,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在差不多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大的制度化安排。第一次制度化安排以《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为标志。当时,也就是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杨成| ​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差异性及其学科化路径

裘援平主任有关区域国别学是应用型基础研究的阐发高屋建瓴,富有洞见,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区域国别学成为新的一级学科的根本动力在于国家的战略需求。我曾在外交部工作七年,本科期间学过两年俄语,后又被外交部提前录用而公派赴中亚学习非通用语种吉尔吉斯语,入部后主要从事的工作也是调研。裘援平主任提到的地区处、综合处、研究室等岗位我也都经历过。作为一个从外交一线转战学术机构的“跨界人”,我对裘援平主任提到的很多方面都有同样的感受,尤其对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供给和国家战略需求的不匹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认同。随着中国成长为全球大国,中国的利益也日益全球化,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在从过去的“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逐步向“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转化,全球发展赤字、全球安全赤字、全球治理赤字都期待中国做出更大贡献。国际失序需要中国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分众化、具体化的双边、地区和全球议程,而没有恰切、准确、客观和可靠的区域国别知识做支撑是不可想象的。换而言之,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稳稳从“走近”到“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节点上的中国,特别需要通过有效的外交运筹营造有利的国际大气候和地区小气候,而这又需要我们克服以往的区域国别研究常见的重大国、轻小国,重政治和安全、轻经济和社会,重双边、轻多边,重浅层知识、轻深层结构等不足。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是落后于现实的,陈寅恪先生等前辈学人所追求的“预流的学问”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缺失或远远不足,有可能导致中国在面临“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时无法安稳应对或至少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如何建设优质的区域国别学是我们这一代学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理应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2016年5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曾经联合举办过一次“中国的区域国别政治研究:历史、理论、方法”学术研讨会,我记得当时几乎所有与会者都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国问题专家提到的中国的美国研究存在两种“异化”现象,即国内学术界对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异化为美国外交研究,而对美国外交研究又进一步异化为中美关系研究。当时中美关系尚未恶化。国内从事中美关系研究的专家上万人,对于国家应对特朗普入主白宫以后的阻遏政策又有多少政策建言抓住了关键呢?甚至几乎所有专家都没有对特朗普执政做好预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牛新春研究员对我国学术界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分析中类似的预测和判断不准现象做过详尽的分析,我自己对国内有关“颜色革命”的知识生产的相关研究也有同样体验。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使乌克兰危机再次爆发,更是让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俄罗斯问题专家更像是“砖家”。也就是说,不光是美国研究,而是更广义上的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迄今始终存在着将区域国别研究异化为具体研究对象的外交研究并进而异化为中外关系研究的两种“异化”现象,以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所以,今天利用在这么重要的讨论国际关系学和区域国别学如何融通发展的机会,我恰恰想不合时宜地提出一个看法,即区域国别学一定要避免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化、绝对化。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关系当然有高度的紧密关联,但两者的差异又是巨大的。前者更为广谱,是将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当作本体来研究,包含着有关它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军事等多重领域,一般而言更关注理解该国或该地区的结构性因素,透过这些深层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后者则更为聚焦,主要探讨的是一国或特定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对外政策,而区域国别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到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那里就变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黑箱”。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发展经历了几波浪潮,但除了2012年以来的最近一波外,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云南、四川、东北等边疆地区部署的东南亚研究、南亚研究、东北亚研究等重点领域研究,还是1964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指示在北大、人大、复旦建立的亚非拉、苏联东欧和资本主义世界研究,抑或是“文化大革命”后在中国社科院系统和全国高校部署的特定区域国别研究,包括1999年和2000年世纪之交在教育部社科司主导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际研究,无一例外都是在中国实力跃升为全球第二之前部署建立的。因而,那时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相对更多的是对大国外交的研究,一来没有“全覆盖”的布局而只能保重点,二来则是形成了重国际关系、轻内部结构的研究传统。这一点在中国成长为全球大国后还有着强大的历史惯性。问题是,时代变了,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必须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重新出发,既要沿袭传统重视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研究,又要将区域国别研究重内部结构的本质属性带回现场,以国际关系研究的问题意识驱动区域国别研究,以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础增强国际关系研究。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偏废。如果区域国别研究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只能以国际关系理论做支撑并且主要关注国际关系研究的话,多年前学界自我批评的两种“异化”将势必依然作为常态长期存在,裘援平主任今天反复强调和呼吁的实现区域国别研究支撑外交决策这一国家战略需求的理想状态就将继续可望而不可即。区域国别的广谱研究当然要服务于国家间关系建构的终极需要,但“区域国别研究为体、国际关系为用”的逻辑和结构不能颠倒,不能搞错。我们可能要有这样的意识。除了避免两种异化,我还想建议各位同行要注意克服两条鄙视链。第一条鄙视链指的是做学科研究的看不上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区域国别研究一经在美国创生,哪怕是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国内也一直存在学科和区域国别之争,前者指责后者只能供给特殊知识,无法供给更具价值的一般性理论,因而只能做理论的“搬运工”;后者则嘲弄前者沉醉于“象牙塔”的幻象中无法自拔,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空谈“主义”。中国在此问题上并不例外,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的门槛似乎如此之低,以致未经学科训练的普通人都可以嘲笑我们“论深度比不上历史研究,论速度比不上媒体报道,论内部消息比不上出租车司机”。实际上,区域国别研究和理论研究有不同的内在逻辑,不同的介入路径,不同的成果产出,不同的评价机制。一个是个案导向,一个是变量导向;一个重应用重对策,一个重系统化的知识构建;一个突出学科互涉,一个突出自我门户;一个强调特殊性,一个强调普遍性;一个务实,一个务虚。做区域国别研究的说搞理论的不接地气,搞理论的觉得做区域国别研究的不仰望星空。这样说起来,确实很容易出现法国学者形容的“聋子的对话”场景,互相瞧不上成为常态不足为奇。实际上,理论和实证研究不应该是各说各话的状态。理论需要从实践中发现、总结、凝练、升华,实践需要理论的引导、规范、扶持、支撑。现在我们的问题恐怕更多是理论贫困,这在区域国别研究中不算少见。第二条鄙视链则颇有点中国特色,主要涉及资源的配置和影响因子的影响,即做大国研究看不上做小国研究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国内几乎所有国际问题类期刊都有一个不成文的内控机制,即尽量少发甚至完全不发小国研究方面的成果。如果小国研究成果非发不可,最好是在大国博弈的框架内加以审视和阐发。在大国研究领域,同样有鄙视链,做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研究的人,要比做俄罗斯—欧亚研究等资源相对更少的人,更有学术地位。甚至同样在欧亚研究领域也有更细化的鄙视链,做俄罗斯研究的人总体地位要高一些,弱一点做乌克兰研究,再次一点做中亚研究。实际上对于全球中国而言,区域国别研究的“全覆盖”已经是内在需求,主要大国、重点地区、关键小国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都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国际权力转移、国际体系转型和国际秩序重组同步加速的情况下。在相当程度上,两种“异化”和两条“鄙视链”的长期存在给当下我国积极推进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带来了较大干扰。上海外国语大学从2020年起,就积极参加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刘新成教授倡议、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先生牵头,并由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共同参与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论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传统学科,包括将区域国别研究设为第五大方向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对新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都有广泛的异议。甚至在国务院新版学科目录2022年9月正式公布后,仍有不少专家坚持认为区域国别研究只能是一个研究领域,而无法成为学科。而赞同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的高校在设计自身的学科建设方案时,又对二级学科设置满是纠结。且不说本身就充满争议的区域国别研究理论与方法,单就二级学科而言,到底是划分为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还是大国研究、中等国家研究、小国研究,以及综合研究还是专门性研究,一直缺乏共识。而在评价指挥棒尚以大国研究优先的情况下,新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构建如何能促进对中国战略布局而言同样重要的小国研究获得增长动力,克服第二条“鄙视链”的负面影响恐怕也是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区域国别学已经由顶层设计获得了一级学科地位的情况下,区域国别研究能否成为一个学科的问题已经无须再做过多讨论了,当前最迫切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区域国别学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完成学科化的历史进程。我想强调的是,在区域国别研究院遍地开花、区域国别学建构热火朝天的情境中,我们尤其需要严肃的冷思考,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推敲,需要防止区域国别学过于顶天而不立地、并因过热发展而徒有表面繁荣,从而无法克服历史的路径依赖。区域国别学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还是满足于宏大视角,动辄以某国某地区之名做所谓战略判断,缺乏精细的在地知识,必然无法承担起为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及地区治理、服务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知识支撑的战略功能。我觉得,当下学术界最迫切的是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建构。区域国别研究是天然的交叉学科,这一点已经没有争议。问题在于,是不是所有学科对区域国别研究都同等重要?如果不是,哪些学科更不可或缺?如果存在一个黄金组合,怎样的学科组合对区域国别学而言是最优范式?区域国别学和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主要大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有何独到之处?是否都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传统并基于此构建了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是基于特殊主义还是普遍主义原则来建设?它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区域国别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应该是什么?区域国别学在理论与方法论方面是否只能采用“拿来主义”?还有很多具体问题,现在尚未得到充分讨论。第二,区域国别学的基础设施保障。这里所指的基础设施主要指的是相应的图书文献和系统化的具有较高连续性的数据库。国内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机构不少,仅教育部所属区域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就有近500家,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共同定性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问题是又有多少家真正拥有足够的图书资料和数据库做支撑。2009年到2010年我在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欧亚研究中心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当时最让我震撼的就是他们丰富的专业性藏书。其中仅关于俄罗斯、东欧、中亚的图书,请注意与此无关的国际关系等理论或实证资料不计算在内,当时就有26.5万册。中心还收藏了上千篇的博士论文,几百种专业期刊,相当数量储存在缩微胶卷上的档案资料。毫不夸张地讲,在那里做任何欧亚问题研究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资料。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可能要解决的不光是有大楼无大师的问题,恐怕更迫切的是扎实的资料供给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也设了国际访问学者项目,一般来说他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就是图书配置。我们刚刚拥有专业的亚洲特藏和斯拉夫—欧亚特藏近3万册,和国际同行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加速发展迫在眉睫。第三,“会语言”“通国别”“精领域”的区域国别人才的储备问题。这其中又包含着四个需要重点考虑的维度。一是师资。人才培养,师资为要。中国成长为全球大国要求我们提供主要大国、重点地区、关键小国研究“全覆盖”的区域国别人才支撑,而卓越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流师资的配套。在现有的考评体系下,区域国别研究从业者往往面临发表难,进而自然关联到拿课题难、晋升难的尴尬局面。对接我国发展的战略需求要求,无论国家、区域大小在研究面前应该一律平等,但目前的考核指挥棒实际上又是导致此前所说两个“异化”、两条“鄙视链”的根源所在。解决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如何“破五维”、如何建构起更科学的多元评价标准、国家如何支持高质量成果发表等难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在摆脱不了传统路径依赖的情况下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区域国别人才十分困难。二是时间。区域国别学如何学科化?各高校可以继续尝试走特色化之路,但国际形势加速发展已经等不得,偏偏人才培养是特别需要时间的。学硕三年博士至少四年,就算现在起步到真要能用上还要好久。而且在学科建设缺乏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又怎么保障培养出的就是国家需要的?因此,干中学、学中干可能是必然选择。此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几波区域国别研究浪潮中国家发挥了绝对的主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的分工合作都是类似计划经济一样自上而下设计好、分配好的。我们承认不同高校有区域国别研究的不同传统,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区域国别研究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区域国别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自身规律,不少机构出现起起落落也很正常,在人才流动已成常态的情况下,新兴高校是否就一定不如传统强校恐怕不能一概而论。教育部门最好是进行一次认真摸底,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小同行评价的作用,从量和质两个维度考量,进行全国范围的资源配置并建立动态调整的评估机制。可以有一些定向指定建设的重点人才培养基地,但也要给高校自主建设留足空间。一方面,时间不等人;另一方面,做大做强需要精心设计周到安排,时间上又急不得。统筹平衡好是一门艺术。三是规模。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后,按照通行做法,势必要有本科教育。欧美国家近年来的流行做法是“学科教育+区域国别”项目,后者通常是辅修或荣誉学位。俄罗斯在域外区域学一级学科下开设了本科学历教育,但一是规模有限,只有40多个高校开设;二是从就业市场的反馈看,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区域国别学有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交叉的本质属性很容易导致每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生掌握得都一般般,所谓“门门懂样样瘟”。这样一来,区域国别学的本科教育如何保质保量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价值。北京大学钱乘旦先生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区域国别学现阶段不宜开设本科专业,对此我特别认同。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做法是本科荣誉学位制,即将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本科的区域国别学微专业及慕课体系,学历教育我们的重心还是放在硕士博士层面。也就是说,区域国别人才作为国家急需的特殊战略人才,我们的理解是在初始发展阶段还不能走量,要控制规模,以质取胜。其实,即便是研究生教育,恐怕也要考虑人才培养规模的问题,既要小班化、特色化的精英教育,又要考虑一定的规模效应。具有语言基础、区位优势、国际化程度较高、海外研修和实践资源保障充足的条件相对成熟的高校可以先行先试,以学科评估和学科目录调整周期为边界不断调适和优化,建立健全交叉学科门类下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全链条,加大新生代研究力量培养力度,尽快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新型区域国别研究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出口。区域国别学是应用型基础研究,所以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既要以学为支撑,更要以术为导向。学为体,术为用,二者一体两面,但最终检验成效的还是在应用层面上。从理论上讲,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全球化了,我们的区域国别研究和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理所当然地要像美国在1947—1952年在“区域研究”(AreaStudies)创生期所提出的战略目标一样“全覆盖”。问题是,“全覆盖”旨趣指引下培养的区域国别人才往哪儿用?就业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吗?对新鲜出炉的区域国别人才接受度又会怎么样?在没有像传统学科一样的口碑积累的情况下,如何让有志于从事区域国别研究或相关工作的学生打消疑虑投身于这一新兴学科的训练之中?又如何避免招生与就业可能的恶性循环问题?考虑到区域国别学的战略之学属性,仅仅靠市场化来解决上述关键问题可能不是最优选择。既然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是最核心的人才培养目的,至少在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初级阶段,“国家订货”加市场消化两条腿走路很有必要。很多在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方面先行先试的高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包括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招录的学科目录中并没有将各方自设的区域国别研究纳入,我们精心培养的学生报考国家部委的时候没有办法以交叉学科而只能拿本科的外语专业报名。一级学科的设置会加速这一问题的解决,但这里也有个时间问题。就算今年年内各高校成功申报交叉学科门类下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明年招生,第一批次硕士研究生毕业也要到2027年了,博士研究生正常四年学制毕业要2028年。而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了5年的硕士生和9年的博士生培养(即便以自设交叉学科算也有2年)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依然无法以区域国别学专业的研究生身份进入就业市场。在此情况下,国家公务员局可能要有一些变通的认定,确保建构起有利于区域国别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小气候。此外,我想报告一下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尝试。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起步早,有传统。早在198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就成立了苏联研究所、中东文化研究所,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从事国别区域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又于1983年率先启动了“外语+涉外复合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2000年,中东研究所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别区域研究重镇。2012年,教育部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批三家。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出要重视国别区域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并在政治学框架内设立区域国别研究二级学科,启动硕博研究生培养。2016年,学校第14次党代会正式设定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是国内较早将区域国别研究定为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高校。此后,上海外国语大学不断强化这一战略方向,2017年获批14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2018年,在教育部、上海市等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省部共建、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运营、协同上海市高校所属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及备案中心的全新平台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同年创办欧亚文明研究等特色研究生班;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2020年,新亚欧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国家级“111”计划;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第15次党代会再次强化发展区域国别研究的既定战略,教育部明确指示要加大对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支持力度,“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2和2023年,相关教学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对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而言,2020年是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关键之年。当时,上海外国语大学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以“多语种+”和基于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为中心的“多学科+”叠合发展的自设国别与区域研究交叉学科建设方案并成功在教育部备案。根据教育部相关统计,目前国内有10余所高校在政治学、历史学等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多数高校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框架内开设了区域国别研究方向,45%的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备案中心确认推进了交叉学科建设,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少数有自主设置和调整一级学科权力的高校已经通过了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方案。应该说,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20年7月成功将国别和区域研究在教育部备案为交叉学科并于当年招收研究生,成为国内首家正式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的高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学的发展看,我们是先在政治学框架内设置区域国别研究二级学科,后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强化区域国别研究第五大方向建设,在此进程中我们慢慢意识到必须走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路径,而不可能走传统学科在研究对象、学科边界、核心概念、主要理论、关键方法都相对清晰基础上的学科化之路。在2018年至2020年初的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实践过程中,我们从政治学所属二级学科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建构中受到了启发。既然本质上属于政治学领域的区域国别研究的比较政治学可以用方法来界定学科,那么区域国别研究沿袭这一思路似乎也有可行性。彼时,英国已经推行100多年的现代经典学,即所谓的PPE项目给了我们第二重启发。大家都知道,PPE被誉为人文社科类最顶尖的专业之一,涵盖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三大现代文科学术领域。PPE课程的设计扎根于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要完整认识社会现象,必须通过几个不同角度而互补的学术方向和分析框架去达成。而政治、经济和哲学,正是被视为理解现代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几个角度。这样一来,在明确超越单一学科、建设交叉学科的目标后,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的核心问题就转换为确定哪些学科对区域国别学更重要、更不可或缺的学理讨论。2020年4月,在完成校内、校外不同学科的专家多轮论证后,我们最终确定了现有的建设方案,即将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作为交叉的核心学科。这并不是否定其他学科在参与区域国别学建构中的重要性。事实上,不同学科都和区域国别研究可以发生关联,都包含着对特定区域或国家的某一类特定问题的研究。北京大学王缉思教授2018年在论及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基础时曾提出了空间维度、历史维度、文化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分类法,显然前两者对应的学科就是地理学与历史学,而后两者所指正是以人为中心的深层结构及具象活动。任晓教授也强调,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首先是一个时空体,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而人的活动呈现为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形态。2020年,在做学科论证时,我恰恰是首先受王缉思教授有关洞见的启发,从而决定将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视为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础的基础。前段时间和北京大学王铭铭等教授交流人类学与区域国别学相互关系时,我说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建设时对人类学这么友好甚至是偏爱,尤其是在人类学尚且没有获得一级学科,而只能依附于社会学、民族学的情况下对人类学这么偏爱,是基于我们的一个问题意识:一方面,现有区域国别研究范式都在很大程度上聚焦到抽象的国家而对具体的人有所忽视,但实际上是人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整合到统一场域内。涉及对具体问题的理解时,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政治、外交,抑或是安全、文化,最终都要回到人的本体上来,是人而不是其他因素,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特定对象国或地区的焦点。另一方面,人类学在理解作为他者的异文化时通常发挥着“读心术”的功能,尤其是它所秉持的文化相对主义理念、将研究对象与本我平等相对的意识以及具体的田野调查等方法都可以为区域国别学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裘援平主任在主旨报告中提到,她在国外有关地区调研过程中注意到,对当时的哥伦比亚政党政治研究除了建构起时间上连贯、空间上全覆盖的系统知识,还关注对30岁左右的可能成长为重量级政治家的哥伦比亚精英的跟踪研究。这实际上似乎可以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来不断强调的“一切区域国别学本质上都是人学”的一个旁证。我记得王逸舟老师在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简讯中两次评述暨南大学已故东南亚问题专家庄礼伟教授的贡献时,也特别强调庄氏及其所代表的区域国别研究岭南学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区域国别研究作为人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从2020年起就把人类学这样的二级学科在学理上纳入区域国别学的基础学科并且将其放置在比历史学、地理学这样的传统学科更靠前的位置上,主要的考量就是想把人带回区域国别研究的现场和中心,想部分对冲现有主流范式过于重视冷冰冰的硬实力的现状。在这一点上,我十分认同王逸舟老师提出的观点,即把人的因素纳入,尤其是把普通人的情感与看法,不同阶层族群尤其是下层阶级和边缘族群的感受考虑在内,是今后一段时间外交与国际关系需要改进的方向,是中国从粗放式大国向精致大国转型、从单纯力量型目标朝向品质型目标前进的新阶段。我们的一个重要考量是,相对于经济学这样的“硬学科”,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都属于边界具有较高开放性的“软学科”,甚至都可以被视为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再交叉产生新的交叉学科,从学理上似乎更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这三个学科自身的开放特质,可能会使其相对于那些边界更稳定、开放性较低的学科而言更容易交叉融合。如前所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区域国别学建构方案是基于任何区域国别研究都绕不开时间、空间、人间三个场域的认识论。这就像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一样,要想维持人的生存就离不开空气、水、食物、睡眠等必备条件;而要从事区域国别研究,时间、空间和人就是所有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必须关注的入门要素,而相对应的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知识体系则是不可或缺的敲门砖。在我们看来,在此基础上再叠加更相关的学科将是区域国别研究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说,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提供了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国别学的问题意识,研究者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再增补其他必备的学科理论、方法等,需要政治学就加政治学,需要经济学再加经济学,缺什么补什么。在此意义上,区域国别研究者一定是“杂家”,但不是“万金油”式的,而是建立在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三个核心学科交叉基础上的。这又进一步验证了区域国别研究的难度。要想打破外界的鄙视链,先得自己建构起足以值得尊敬的新身份。沿着多语种、多学科叠加的思路,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出了“政治定力、多语能力、学科能力、话语能力”四力一体的区域国别人才综合素养指标体系,其中政治定力突出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主体认同”与世界眼光互构,以及对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批判意识与创新意识;多语能力将语言视为知识、观念、思想、情感载体,谋求借助多语承载的多元知识体系获得客观认知;学科能力瞄准区域国别特殊知识,提升“一国一策”“一事一策”处置素养;话语能力涵盖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和跨文化沟通力,重在塑造破解有话说不出、有理说不清、即便说了外部世界也不理解的常见困局的国际传播能力。为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始全面推进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借助第一课堂(课程育人)、第二课堂(田野育人)、第三课堂(智库育人)三管齐下培育国别通、区域通、领域通兼顾的紧缺战略人才。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看,这些尝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22年11月,我们师生一行9人去哈萨克斯坦观摩哈总统大选并进行为期两周的田野调查,对比2018年12月类似的田野调查,同学们已经超越了政治学或国际关系的单一视角,真正基于在交叉学科方法论指引下的问题意识进行很多将区域国别作为本体的“真”研究。总而言之,中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节点上,区域国别学的发展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区域国别研究从业者的历史使命。避免前述两种异化,克服两条鄙视链,解决区域国别学发展的三大问题,探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范式,理应成为我们的政治自觉、学理自觉、实践自觉和文化自觉。THE
2023年9月24日
其他

报告回顾:张蔚磊教授受邀在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2023北京洪堡论坛做主题报告

2023年9月16日北京洪堡论坛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顺利开幕2023年9月16日张蔚磊教授受邀参加2023北京洪堡论坛-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并作主题报告2023年9月16日,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蔚磊教授受邀参加第三届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2023年北京洪堡论坛,并作了题为“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实然现状与应然选择”的主题报告。张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022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王立非|我国区域语言服务出口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我国语言服务市场总产值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的语言服务市场产值超过2125亿元,其中,翻译类语言服务企业产值占50.63%;23.74%的产值由含有语言服务的各类企业贡献;25.61%的产值由外商投资的语言服务企业贡献。按照过去20年语言服务产业发展趋势,到2025年,我国语言服务市场规模大约可达10363.8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包括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语义和文本自动处理、术语库、语料库和语言资源管理、语言智能科技产品、游戏动漫产品和服务、网络文学出海、网络社交媒体、全球资讯产业、视听本地化、言语健康医疗、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版权贸易、跨境社交电子商务等。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超过5.4万家,占全国语言服务企业总数的4.4%;含有语言服务业务的信息科技企业达95万余家,占比达到76.69%;外商投资企业23万余家,占比18.91%,企业总数超过124万家。二、我国语言服务出口规模分析2021年,我国的语言服务出口总体规模达63.765亿元,四大重点区域语言服务出口规模8.975亿元,包括京津冀区域1.594亿元、长三角区域2.93亿元、粤港澳大湾区3.737亿元、海南自贸港0.714亿元,四大重点区域语言服务出口总额占比14.08%。1.
2023年9月8日
其他

翟崑等|“区域国别学”上位,如何做好人才选拔和培养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9月7日
其他

张蕴岭|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交叉学科门类。2022年,区域国别学被列为一级学科。这无论是对学科发展,还是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学科细分,二是学科交叉。在科学的发展中,学科细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都发展了诸多细分学科,而学科交叉受到的重视则比较晚。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搞交叉学科,我国开展的比较晚。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愈加突显。学科交叉不仅体现在理科和文科领域内的交叉,也体现在理科与文科间的交叉。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跨学科发展,正在改变着科学发展本身的特性,推动科学向新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科学研究和成果主要体现在分科方法和学科框架内,且有愈发细化的趋势。因此,设立交叉学科门类,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一级学科,不仅体现出科学的内在特性,也是科学发展的需要。目前,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的一级学科多属于自然科学,其实,相比较而言,社会科学具有更强的学科交叉性。区域国别学属于国际问题研究范畴,国际问题研究主要指本国以外的问题研究,区域国别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往,国际问题研究被分割成不同的学科,专业性极强,有着明确的学科边界。这样的研究实属必要,因为分科的研究可以对学科领域内的问题给与更专业和更有深度的分析与透察。但是,区域国别领域的大量问题需要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来分析,特别是许多带有综合性特征的问题,离开了多学科的交叉分析,不能得到全面的、科学的认知,且只用单学科的研究方法,容易产生偏差,导致”以偏概全”。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新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科交叉只是方式,知识融合才是目的。融合不是混合,而是创新,即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知识和新的理论。因此,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新学科建设,所应强调的是推动学科交叉基础上的融合创新,有了融合创新,才会有独立的区域国别学。设立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新学科,不是替代现有学科,而是利用现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与创新,形成新的学科方法和理论,是做加法,不是做减法。有人担心,有了区域国别学,会不会削弱现有的国际问题研究学科?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看,做得好是不会的,区域国别学可以为现有的学科提供新的利用平台。现在公布的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新学科,都是加了一个括弧,表明可授予原有学科的学位。这容易产生误解,好像是新学科只增加了多学科知识,并没有跳出现有学科的围墙。从国际经验来看,区域国别学早就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授予独立的学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交叉学科体系构建,还没有走出单学科的“小院高墙”,去理直气壮地推动新学科体系的构建,区域国别学学位还要带上现有学科的帽子,这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极为不利。构建一门新学科,需要时间,更需要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在开始阶段,需要一些人转向,致力于区域国别学的发展。其实,在现有学科人才队伍中,已经有不少人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和学术知识基础,这些人是推动区域国别学发展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同时,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立,也会激励一些人致力于该学科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备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和能力的人才。事实上,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立,可以为现有学科提供新的发展机会,一是作为交叉学科知识传授;二是作为学科创新的因子。以国际经济学为例,许多涉及区域国别的经济学问题,都需要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去分析和透察。一国的经济政策,许多都不是单纯的经济考虑,涉及到社会、政治、环保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再以外国语言学为例,大量的外语人才并非只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而是以外语作为工具,研究该国家。他们的研究往往具有多学科的交叉特征。这样的研究往往找不到学科归属,而区域国别学为他们提供了学科支撑。外语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知识载体,区域国别学为外语学科由语言为中心,向知识为中心转变提供了学科支持。区域国别学是一个大系,与单学科不同,它是复杂多样区域国别研究的不同方法和理论集大成。以国别研究为例,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各有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得出的认知也不同,比如,研究美国的方法和理论与研究中国的方法和理论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成为一门“学”,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构成了区域国别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区域国别研究需要“沉下去”,深入到研究的对象地区和国家去深入体验和调查。尽管在信息时代可获得的知识渠道多了,能够“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是,实地体验和调查还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到对象地区和国家体验和调查,每个人得出的感知和认知也会有不同。从“学”的角度看,可能正是这些不同,为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对象地区或国家提供了“全息图像”。区域国别研究难有“全才”,但可以有“大家”。所谓“大家”,就是能够基于深厚的知识功底,对一些问题看的更透、更高和更远。对于我国设立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大学教育实行学科制,人才培养都被置于一定的学科圈定范围,按照严格规定的学科要求设置课程,授课、指导学生和授予学科专业学位。在学科制下,每一个学科都有严格的学科边界,人才培养不能越界。设立交叉学科门类旨在打破学科边界壁垒,适应科学发展和现实需要,培养跨学科的新型人才;二是研究的需要。区域国别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越来越细化的学科分类使得区域国别研究只注重分学科研究,通用性研究,不能体现区域国别研究的综合性和个性特征。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立,不仅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还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平台很重要,因为无论是研究立项,还是成果评介、认定,都由此有了位和规,让被边缘化的区域国别问题有了平台的支撑,受到公平待遇;三是国家战略需要。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强大,需要对区域国别扩大和加深了解,为国家制定对外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国际问题新型人才。有人提出,区域国别学是大国之学。中国是世界大国,设立区域国别学是必然之举。引以为证的是,英美都把推行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服务于其对外战略。大国固然有加强区域国别战略研究的特别需求,但是,了解外部世界,对区域国别问题加深了解,并不是大国专有,任何国家都有加强区域国别研究的需要。比较而言,小国对于区域国别研究的需求在广度上和战略性上与大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各国都有自己的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和认识论。欧洲率先进入现代化,凭借其超强的实力向世界扩张,对世界广大区域进行殖民,形成从欧洲和以欧洲为中心看待外部世界的认识论,形成以“欧洲中心论”为导向的世界观。美国崛起后,基于自身超强的实力和影响力,其看世界的方法和认识论与欧洲不同,形成以“美国霸权论”为导向的世界观。基于美国霸权形成的认知、理论对其对外战略、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是不对的,全盘否定显然是不可取的。但我们必须有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法和理论,我们所形成的认知和提出的理论才会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中国人看外部世界与外国人看中国应该是互相联系的,是互动的。我们不仅要更好地了解他们,也要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我们看他们,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他们如何看自己,不能先入为主。研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实地调查与体验,才能更好的发现“是什么”和“为什么”。我国进行区域国别研究,不仅仅要更好地了解外国,也要让外国更好地了解中国。我们到外国调查研究,要听人家讲自己的故事,也要让对方听我们讲自己的故事,人家也会有这样的需求。事实上,从事区域国别的研究者更能讲好自己的故事,语言能力加上对对方的了解,能让自己用让对方听得懂、易理解的方式讲故事。从我个人的经历看,也是这样。我的外国朋友问我最多的是中国的情况,希望从我这里了解中国。我讲的他们好像更能听得进去,也更相信。我常说,研究区域国别的学者,实际上起着桥梁的作用:在国内,让国人更好地了解外国;在国外,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区域国别学,就学科来说,是一个整体,但从内容结构上来看,主要包括区域和国别,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域是国别的地缘载体,国别是区域的构成基础,这是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但区域和国别都有本身的存在方式和特性。国外一般用“区域学”(area
2023年9月3日
其他

张蔚磊|外语学习的理想状态:“流”体验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1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即“流”理论。“流”是一种体验状态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完全融入感为特点可以全方位提升学习绩效。本文从其含义、要素、构成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具体论述。“流状态”对学习者有积极的影响把“流”理论和外语教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外语教学的流的模型。在设计外语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外语学习资料(包括电子数字学习资料和计算机教育游戏)时应该把这种“流状态”考虑进去以使得外语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关键词:“流”;外语教学;语言学习;完美体验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流体验”即可获取PDF版本1.“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张蔚磊|论计算机教育游戏与外语学习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摘要:当今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视频游戏把人们领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随着人们与信息技术互动的逐步增多,教与学方式也在渐渐地发生着变化。计算机网络游戏逐渐成为驱动语言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教育游戏的含义、特点、理论基础、发展脉络、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语言学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关键词:外语学习;计算机教育游戏;基于游戏的学习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论计算机教育游戏与外语学习”即可获得PDF版本引言外语教学课程设计的挑战之一就是要激活学生。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很多课程是以网络为依托的,这就对这些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提供海量的信息,还要给学生提供最优的体验。遗憾的是现在外语教与学中的网络只是作为一个信息传输的渠道,而没有把学生的需求考虑进来。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要找到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方法。在外语课堂上单单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能激发本来就生活在高科技中的学生的学习激情,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方法来给学生提供更切合需求的学习语境。计算机教育游戏就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外语学习文化环境来更好的回应学生们的习惯和兴趣
2023年8月13日
其他

张蔚磊|“流”理论及其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8月1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张蔚磊等|高等教育数字化学习的未来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8月9日
其他

张蔚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平衡大学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实证研究

来源:《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4年第1期摘要:本文在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简称DEA)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某外语学院15位大学外语教师的绩效进行了评价。针对外语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对DEA模型的再建构来平衡外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平衡教学工作数量与教学工作质量。首先,概述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其次,进行了指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并应用DEA模型对数据进行求解,得出15名外语教师的具体排名;最后,针对一些外语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不平衡,教学工作数量和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重新构建模型,引入了约束条件,指出了原有评价结果的不足,重新评估了这15位教师的绩效,以期达到对外语教师的有效引导,并促进外语学科的发展。关键词:绩效评估;数据包络分析;大学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即可下载PDF版大学外语教师的绩效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很多评估方法只是简单的对被评估者做出排名,而不能施加引导,本文将引入一种新的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2023年8月7日
其他

张蔚磊| 大学英语教师评估现状研究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摘要:本研究对我国23所高校120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首次从教师角度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评估现状做了分析。基于调查与访谈结果,从评估方法、评估反馈、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结果、教师对评估的总体感觉、教师对评估的态度以及大学英语教师的特殊性8个方面展示了大学英语教师评估现状,并就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绩效评估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大学英语教师评估现状研究”即可下载PDF版本
2023年8月6日
其他

张蔚磊|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现状评析

(一)评价理念选取上趋向人性化奖惩性的评价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教师绩效评价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提高了办学效益,使教师队伍趋于专业化、系统化,达到了
2023年8月5日
其他

张蔚磊|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中国外语》2012年第4期摘要:本文研究了大学外语教师的特殊性,建立了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本文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为什么要对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进行评估?如何才能对大学外语教师的绩效做出科学评估?旨在突出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核心特征,洞察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服务效果,尽量勾画出较为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描述和把握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特殊性。相对其他研究,本文更注重突出外语教师的特点,可以为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继续研究奠定基础。关键词:绩效评估;评估体系;大学外语教师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即可下载PDF版本
2023年8月4日
其他

张蔚磊| 大学外语教师评价与质量提升研究

来源:《中国外语》2014年第6期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大学外语教师特点,对全国23所高校大学外语教师做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咨询了数十名外语界的教育专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探讨了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与质量提升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某外语学院15位外语教师的绩效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效提升了大学外语教师队伍的质量。本研究将为大学外语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的继续研究奠定基础。关键词:绩效评估;质量提升;大学外语教师关注公众号,后台发送“大学外语教师评价与质量提升研究”即可下载PDF版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17章指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校外语教育的主体是大学外语教师,因此大学外语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及其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会直接关系到人才外语水平的高低,更关系到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新时代人才知识的复合性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具有复合性和实践性。如何对大学外语教师的能力和业绩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升大学外语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所在。《纲要》也指出“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本文将对大学外语教师的质量提升与评价展开研究。本研究将在问卷调查与访谈咨询的基础上,分析大学外语教师的特质,构建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探讨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与质量提升的策略与方法。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某大学15位外语教师的绩效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来证明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该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外语教师队伍的质量,为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的继续研究奠定基础。1、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构建合理的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第一,文献研究:研究现有的国内外有关大学外语教师评价的相关文献,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整理以作参考;第二,案例研究:研究国内一类本科、二类本科和三类本科院校的实际外语教师评价状况;第三,政策文本研究:研究国内现有的和大学外语教师、大学外语教学以及大学教育相关的政策和文本,整理并剖析了国家和教育部层面对外语教师评估的政策性引导和要求;第四,问卷调查和访谈: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以全国23所高校的108名大学外语教师、十名外语教育专家、17所大学的担任外语学院行政职务且同时从事大学外语教学的教师们为研究对象,就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评价方法、评估反馈、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教师对评价的总体感觉和教师对评价的态度)
2023年8月1日
其他

张蔚磊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战略

来源:《中国ESP研究》2018年第2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战略。首先,梳理了商务英语发展脉络。其次,分析了商务英语教育战略的内涵。再次,从教师教育、大纲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测试与评估和学科发展规模等6个方面,探讨了商务英语学科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战略的建议:科学规划商务英语教育,探索国际化教育模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倡导信息资源共享;结合各高校优势,构建各具特色的商务英语教育体系;加大商务英语教育研究力度,逐步完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全球化
2023年7月30日
其他

孙宜学|以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教育强国

语言文字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作的基础,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与全体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纽带,这种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决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环节,是教育强国的基础和保障。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国之计在于人。语言文字教育直接决定了我们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留根铸魂,决定了中国之为中国,中国人之为中国人,既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了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也回答了教育如何强国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直接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世界的未来。语言文字教育是教育强国的基础。语言文字是民族的身份标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说什么样的语言,写什么样的文字,所代表的是这种语言文字所记载、所表达的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要强国必先强民,而强民必从强化文化身份始,而强化文化身份必从强化语言文字意识和能力始。东西南北中,军民工学商,农医理文法……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会以中华语言文字为原点汇心聚力,以中华语言文字为砖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语言文字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基础。语言文字教育是国民教育,也是国民性教育,直接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世界观与人生观,也决定着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语言文字工作必需确立民族平等原则,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全面均衡提升国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前提下实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认同,促进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以语言文字教育润泽人民幸福心灵,顺利实现中华语言文化的代际传承,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语言文字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贯穿“立德树人”教育全程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包括方言。每个人从出生到接受系统教育到成为社会人,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浸润与影响。也就是说,人全面发展的起点是语言文字。各级各类学校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阵地,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语言文字教育润泽无声,潜移默化,久久为功,是纽带、血液,是纹理和机理。只有以培养学生爱中华语言文字为基础,从娃娃教起,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估评价全程,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教育强国的依托和目标,是培养一代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得到全面贯彻,保证了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保证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所必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保证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方向。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育人方向,从而确保人才“德”的“中国”特色,保证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式”。
2023年7月29日
其他

张蔚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比分析——生态化视角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3期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大纲的基本内涵,而后对每一个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等做了详尽的叙述,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学视角考察了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状态,使其能够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本科课程关注公众号,后台发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比分析”即可下载PDF版本一、大纲的定义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同时也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各级各类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一般分为:(1)说明。揭示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学科教材的编选原则、教材的排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2)大纲文本。依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系统安排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或课题,上课时数,实际作业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张蔚磊|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实然现状与应然选择

来源:《外语教学》2015年第1期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构建国家外语教育政策框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首先剖析了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实然现状,对现有外语教育政策进行了梳理与评析并分析了现有政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现状,如英语、小语种、大中小学外语教育重叠以及汉语言文化缺失现象等。其次,归纳了语言政策研究的理论依据: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张蔚磊| 从宏观生态哲学视角解读我国大学外语政策的发展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张蔚磊|非英语国家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的焦点问题探究

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非英语国家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的8个焦点问题:语言学习时间的不足是否会导致语言政策的失败;本国外语教师培训的不足是否会影响语言政策的实施效果;外语教学资料是本土的好还是引进的好;现有的外语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外语教育政策是否具备连贯性;外语教育是否具备一定的语言规范性;国际援助的语言教育项目能否解决本国外语教育的根本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早期外语教育是否科学。通过对语言政策和规划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目的在于从新的高度和视角解释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微妙性和复杂性,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提供参考。关键词: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外语;英语
2023年7月25日
其他

张蔚磊| 美国21世纪初外语教育政策述评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24日
其他

张蔚磊| 微观语言规划理论在我国外语课程政策实施中的探究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23日
其他

姜锋|教育强国建设与外语教育的时代责任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22日
其他

张蔚磊| 国外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研究述评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摘要:本文主要述评了国外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现有理论。本文首先概述了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简述了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其次剖析了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四种类型(地位规划、本体规划、教育语言规划和声望规划);厘清了语言政策和规划的三个维度(宏观、中观和微观);再次评论了国外现有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经典框架;最后梳理了该领域的主要代表性刊物。以期为该领域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关键词: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国外研究;综述关注公众号,后台发送“国外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研究述评”即可下载PDF版本近年来随着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语言战略、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研究越来越多,语言政策与规划的讨论逐渐成为学界的关注焦点,例如蔡永良(2012)关于语言生态学的介绍:李宇明(2013)对领域语言规划的论述:赵守辉(2012)对语言规划的国际化趋垫的研究。但是对国外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的系统的综述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梳理国外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现有理论,以期为我国语言规划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1.语言政策与规划的概念1.1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王立非| 协同携手,共同谱写京津冀区域语言服务发展新篇章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张蔚磊|发达国家外语能力标准比较研究与我国外语能力标准构建

来源:《外语界》2016年第6期摘要:构建外语能力标准是落实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本文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外语能力标准的案例例证模式、连续性尺度模式和成就图模式,论证了研制我国外语能力标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外语能力标准研制的总体框架。我国外语能力标准研制可按照“能力标准理论研究、发达国家外语能力标准的比较研究、外语能力标准构建”的思路推进。关键词:外语;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专著推荐|张蔚磊《大学英语教改转型时期的政策研究》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张蔚磊等|区域国别外语人才培养:为什么?怎么做?

进行区域国别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符合国家战略,助力跨学科发展,破解外语学科发展困境等五个方面。第一,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区域国别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切合我国“全球治理”理念、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主旨报告回顾|张蔚磊:大中小学一体化外语能力标准的国别研究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8日
其他

张蔚磊等|《世界各种语言教学实用指南》与我国各学段英语教学实用指南开发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2019年第6期摘要:本文在研究了美国《世界各种语言教学实用指南》的基础上,概述了《指南》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从沟通、文化、贯连、比较、社群五个方面介绍《指南》的实际应用;其次,深入剖析以上五个方面的标准内涵、教学活动标准,以及具体的评估范例表;再次揭示了《指南》对我国外语教学和外语教育政策的启示,即以标准为本进行教学评估,以标准为本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研发我国各个学段的整合表现评估表和语言能力进度指标。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沟通能力和文化能力,在教学中凸显语言学习的迁移及语言学习的策略能力,重点突出教学大纲的应用和指导作用。最后,从具体内容、研制步骤、推进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发我国各学段英语教学实用指南的思路。关键词:外国语教育政策;外语教学;能力标准;《世界各种语言教学实用指南》关注公众号,后台发送“世界各种语言教学实用指南”即可下载PDF版本1.引言
2023年7月7日
其他

讲座回顾:张蔚磊 |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路径、框架、模型、应用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6日
其他

张蔚磊|美国语言政策研究:《语言学习的世界标准》的内涵与启示

来源:《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提要:《语言学习的世界标准》历经数次修订,业已在美国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该标准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其由来、发展历程、目的、意义和影响:然后分别从基本内涵、对教师的启示,对学习者的启示入手,深入剖析了交流、文化、联系、比较和社区五个目标域:最后从教师和学习者,我国相关标准的应用和完善,外语教育评估等维度揭示了该标准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语言学习的世界标准》;美国;语言政策;能力标准一、引言
2023年7月5日
其他

我校参与承办的2023年大中小学一体化外语教育国际研讨会圆满成功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4日
其他

张蔚磊等 | 新时代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Can-do”绩效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学习者自我评价量表”的启示张蔚磊|英语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张蔚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张蔚磊
2023年7月2日
其他

彭青龙|世界眼光与比较视角:文明、文化、文学的话语变迁及权力转换

个城市看中国智库“走出去”黄仁伟揭秘:“一带一路”十年,中国做对了什么?本公众号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不一定代表公众号运营者意见,请客观思考。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编辑:孙银禧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主旨报告回顾:张蔚磊|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

2023年6月3-4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首届“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办。论坛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山东大学联合主办,由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聊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3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围绕“区域国别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共建:经验与启示”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并设置“区域国别学建设前沿问题探讨”环节。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区域国别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蔚磊教授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并做首场主旨报告,题目为《区域国别研究与“一带一路”语言》。张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信息符号系统,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建构、阐释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语言有两个功能,首先是“通事”。只有懂得某国语言,才能获取相关信息,并对该国进行精准研究。因此,若区域国别研究者不懂目标国家语言,就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进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是“通心”。“一带一路”语言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工具,在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时,必须全方位发挥语言的作用,尤其是目标国家语言的作用。高校各语种专业的开设,尤其是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开设,直接关系到区域国别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一带一路”语言研究,避免同质化倾向。高校应重点关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同质化问题,以对象国家的语言为媒介,收集一手资料,尽量减少对源信息的二次过滤,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目标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领域研究价值。她还指出:树立“一带一路”语言意识,警惕中介语风险。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习惯采用中介语开展区域国别研究,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区域国别研究中,通常有三种身份,即他者、友者和我者。“他者”是一种客观的身份,是对目标区域进行客观冷静的观察,即一种研究者的身份。“友者”是与目标区域的人民成为朋友。“我者”是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区域国别研究中,我们要力求实现从客观的“他者”观察,到亲密的“友者”交往,最终成为无间的“我者”认同。要想成为“友者”和“我者”,就应树立语言意识,重视区域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尽量采用当地语言进行研究,增强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区域国别研究,“一带一路”语言要先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国际传播是途径,区域国别研究是基础,“一带一路”语言研究是前提。向下滑动查看张蔚磊教授被授予聘书:向下滑动查看专家学者合影留念:本公众号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不一定代表公众号运营者意见,请客观思考。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编辑:胡亦鸣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杨洁勉:美国视中国为“主要威胁”的思想溯源和理论依据

Kissinger)在其《大外交》一书中指出,“仿佛是根据某种自然法则,每一个世纪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智识和道德动力的强国依其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乔治·莫德尔斯基(George
2023年6月7日
其他

首届“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暨区域国别法治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渝召开

开幕式由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吕亮主持。
2023年6月6日
其他

区域国别学领域需要一批战略社会科学家——罗林教授在首届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以下文章来源于高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罗林(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尊敬的赵玉璞副校长、张蕴岭教授、杨洁勉教授,还有线上出席的钱乘旦教授,大家上午好!六月的威海分外美丽,山大威海校区更是美丽有加。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山东大学、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在这里隆重召开,我谨代表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并以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主席的身份,向各位拨冗出席的领导、专家致以衷心感谢!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是中国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国家、学界和社会都对这一新的学科给予了厚望。为此,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动谋划,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主动而为,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中国区域国别学的高质量构建,今天的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就是其中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今天我想谈几点看法。首先,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是凝心聚力的论坛。一门新的正在启航的学科需要学界凝聚共识,区域国别学也是如此。从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到青年50人论坛,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界达成高度共识,只要学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区域国别学一定会实现高质量构建。我想,我们要凝聚几个共识:一是区域国别学具有交叉属性,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支撑,很多学科都可以参与到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构建中来;二是区域国别学具有战略属性,作为“大国之学”,学界要体现出更强的学术担当和学术使命感;三是区域国别学需要“有组织”性,需要广泛开展“有组织科研”,需要为加快构建中国的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提升区域国别学咨政服务能力,开展跨学科、跨部门甚至是跨院校的科研组织工作、科研协调工作。其次,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是造就战略人才的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在今天的首届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的开幕式上,我想提出“战略社会科学家”的概念。在理工科领域,中国需要一批能解决“卡脖子”技术的战略科学家;同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也需要一批能推动思想进步、社会发展,能为中国对外战略和全球性倡议落实提供重大智识支持的“战略社会科学家”。记得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2023年6月3日
其他

报告回顾:张蔚磊教授受邀参加“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

2023年5月13日,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蔚磊教授受邀参加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2023)”,会议邀请了新闻传播学、区域国别学、外国语言文学、旅游学、艺术学、经济学等领域学者,以及来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际电视台、新华社、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羊城晚报等从事国际新闻传播一线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参加,围绕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展开了深度交流。在论坛上,张蔚磊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国际传播、国别区域与外语专业的多重互构”的主题发言。张教授从“国际传播”、“区域国别”、“外语学科”三个维度展开,并和各位学者和专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交互融合的方法,重点讨论了新时代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外语学科视阈下国际传播和区域国别的具体研究路径。左滑解锁更多相片张教授的发言内容立足于时代背景,结合了国际高校实践和国内高校案例给出3种交叉学科设置模式。她指出应从“大外语”“大语言”“新文科”“大外宣”视角,构建符合外语学科五大方向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学术共同体,推动外语学科跨院系、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内涵式发展。左滑解锁更多相片她还提出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进行规划;打破学科壁垒,按照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在现有学科基础上进行交叉、融合、创新;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拓展教学内容,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入手;构建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和国别区域外语人才能力指标体系;根据各高校特色设置国际传播人才和国别区域人才培养方案,即关键语言、关键国家和关键领域。此外,张教授还提醒大家关注学科前沿,不断创新知识,关注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基于此,要注重文学的民族性研究,弘扬中华民族美德。要加强中国文学的世界传播,用中国方法解决世界问题,彰显中国特色,同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讲好中国故事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国际传播是途径,区域国别研究是基础,语言研究是前提。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合影:本公众号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不一定代表公众号运营者意见,请客观思考。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编辑:胡亦鸣
2023年6月1日
其他

重新发现世界:从调研俄罗斯 21 个城市看中国智库“走出去”

以下文章来源于核心期刊《智库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期,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当下更重要的是形成智库行业的积极上进的氛围,重燃中国学者的理想与激情,拒绝智库界的“躺平”现象,让更多学者走出原本的舒适区,走进国家发展所需要了解的远方与他国,在时代最需要的当下体验与观察他国时局,提升自我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塑造中国智库发展的新高度。本文字数约65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01前言在百年变局的背景下,要了解世界各国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需要中国智库的实地调研。新冠疫情三年的物理空间阻隔,更是需要中国学者重新发现世界。笔者自2022年9月起赴俄罗斯深度调研21个代表性城市(点击下划线部分查看相关内容),历时58天,与200多位俄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座谈,当面与普京总统、拉夫罗夫外长交流,深刻地感受到西方制裁与俄乌冲突下俄罗斯沉重的国家发展压力,也重新发现了可助力中国崛起的诸多俄罗斯潜力,获取不同于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报道的新信息,努力弥补过去三年中国学界了解俄罗斯的“时间差”,得到两国各界的广泛肯定。然而,相较于中国崛起的需求,中国智库在实地了解世界的一手信息方面是相当不足的,走进各个国家进行“田野式调查”的机会更是缺乏。因此,本文通过对近两个月俄罗斯深度调研复盘与经验梳理,讲述中国智库“走出去”重新发现世界的重要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向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02复盘深度调研俄罗斯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黄仁伟揭秘:“一带一路”十年,中国做对了什么?

编者按2023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十周年。如何总结进展与经验,怎样评估十年来的进程,怎么看当下中外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学术界重要的话题。人大重阳将就“一带一路”十周年主题开展系列讲座(点击下划线部分查看系列讲座安排),向全球讲述“一带一路”的进展。2月22日第一讲由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黄仁伟主讲,题目是《“一带一路”的十年经验与新挑战》。以下为讲座实录第一部分,讲座实录其余部分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本文字数约7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点击图片查看直播回放↑核心提要●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首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刊物主编高层论坛(首轮通知)

扫一扫关注我们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重磅:国家级教学成果拟授奖名单公示

新文科与新时代讲座回顾:张蔚磊教授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三场讲座首届外语教育学高端论坛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2023年大中小学一体化外语教育国际研讨会通知(一号通知)

2023年大中小学一体化外语教育国际研讨会通知(一号通知)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外语教育与基础外语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2023年大中小学一体化外语教育国际研讨会(Symposium
2023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