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青龙|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定位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融合型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AYY014) 


提 要:

区域国别学是交叉学科门类中新增的一级学科,既面临着时代赤字不断增加和人才培养质量未能满足需求的国际、国内挑战,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外语学科是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力量,其定位应该是依托多语种优势,培养国别通、区域通和领域通的跨学科高端人才,同时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地开展对对象国或者区域的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专项或综合研究,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关键词:

外语学科; 区域国别学; 跨学科人才培养; 定位和发展路径



一、引言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做的一个重要判断。我们需要在这个重要判断的指导下,深入领会区域国别学的建立与发展。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引起学界同仁关注,其中交叉学科中的“区域国别学”成为焦点之一。有人为之欢呼雀跃,认为它反映了变局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有利于学科专业的结构性优化,而且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助力中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大有裨益。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已有的交叉学科专业做得差强人意,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未积累厚实经验的背景下,又推出新的交叉学科,不利于学科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两种声音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学科专业调整的背后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排除触及到了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单位的利益,因此,有不同的声音或者分歧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在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各种力量相互博弈加剧的语境下,我们应该站在国家利益至上的立场上,以胸怀大我、摒弃小我的态度,至少应该是以“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包容心态,对待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让新兴学科都能够发挥其特长,从而为实现复兴中华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服务。本人有幸全程参与了外语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研讨会及增设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论证会,愿意就变局时代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定位谈一谈个人的看法。本人认为,增设区域国别学是解国家之忧、纾国家之困,献专业之智的应有之意、顺时之举。尽管面临着时代赤字不断叠加和高等教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困境,甚至学科内外卷现象似有加剧的局面,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机遇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国内机遇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都为国别区域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旷世良机,因此,服务需求,找准定位,夯实核心素养,培养国别通、区域通和领域通的跨学科人才,开展问题导向式的科学研究应该是破解困境和难题的有效对策。国内部分高校先行先试,已为区域国别学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二、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交叉学科门类新增设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学科建制对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学科是聚合性知识单元,现代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越来越依赖于交叉融合的程度。


交叉学科研究实质上是跨学科整合研究,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创新成果来自学科交叉融合。就区域国别学而言,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国家在中国社科院、省市社科院及部分高校建立了类似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的学术机构,如,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等,甚至自 2011 年至今,教育部还批准了分布于 183 所高校的 444 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但由于之前没有将其纳入学科建制,其价值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交叉学科扩容之举,为跨学科知识创新提供了可能,特别是为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准备了条件。同时,一批“区域通”、“国家通”和“领域通”的跨学科人才也将会脱颖而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上一个新台阶。


然而,由于区域国别学的交叉内涵容量很大,涉及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和文学四个门类,因此,既面临着一般交叉学科或者跨学科的普遍问题——如,“高校促进跨学科交叉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院系对于鼓励教师跨院系兼职和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动力不足; 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仍须进一步探索; 教师跨院系兼职管理制度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交叉学科相关学生培养机制尚未健全; 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仍在形成过程中”(胡珉琦) ——也面临着区域国别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具体问题,如区域国别学与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学科门类中的 16 个一级学科如何交叉融合的问题,如何使学科交叉的溢出效益最大化的问题等。如果将一级学科再细分至二级学科方向,就会有几十个之多,情况又会变得更加复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区域国别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问题。


在国际上,区域国别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赤字。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和俄在乌展开特别军事行动的背景下,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似有增加的趋势,世界处于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的困境之中。尽管总体而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但世界依然不太平,部分地区依然战争和冲突不断,大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从未停止,世界滑向冷和平或者新冷战的风险持续增大。美国不断通过强化与同盟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关系,如,北约、五眼联盟、印太战略四国联盟、奥库斯三国集团等,对中国进行全面性、战略性和系统性遏制,企图继续称霸整个世界。美国挑起的大国竞争,不仅威胁着世界和平,扰乱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秩序,而且在关乎人类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议题上,缺乏合作发展和共同治理的意愿。如,在绿色发展、能源供应、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美西方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力度显著下降,国际社会因社会制度、价值观,安全观和经济利益不同而造成的隔阂和误解进一步加深。区域国别学旨在通过对对象国和区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和智库研究,试图找到破解现实难题的路径和方法。然而,随着时代赤字的不断增加,综合研判难度增大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国内,区域国别学面临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未能满足需求的挑战。众所周知,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个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的需求,即全人发展的个人成才需求( 既要达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更要实现“态度与价值观”等“深层目的”) (参见杨甜、文旭 2018),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需求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情怀需求。然而,根据用人单位的调研报告及学科评估报告,外语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普遍存在学科视野狭窄、创新能力不强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偏弱的特点。固然,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培养方案千校一面,教学模式单一,实践能力不强,学科知识不完善等。但是,跨学科教育教学缺失或者不够受重视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学科合格评估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种制度都很完备、规范,但在查阅学生的毕业论文时,不少学生的论文几乎没有多少新意。研究语言学的学生大多就一些语言现象进行了肤浅的探索,研究文学的学生基本上是探讨某一个外国作家的作品主题或者写作技巧,研究翻译的学生多数对某一类别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常识性总结。


交叉学科或者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几乎是一成不变,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不足为奇了。区域国别学将打破这一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有利于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但也不得不面对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现实。


具体到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其一、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内涵认识不足,研究对象存在失衡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域国别学就是对某一区域和某个国家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围绕某个领域的专题,进行综合研判,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调研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区域国别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不少高校简单地把它等同于国际关系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五大方向之一,但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不少教师对其研究内涵和外延认识不足,存在困惑。事实上,它的内涵丰富,疆域很大,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甚至自然科学领域,既包括对象国或者区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也涵盖针对问题的应用研究和对策性研究,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从研究对象分布来看,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研究明显不足,对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研究存在薄弱环节,甚至存在缺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数量超过十所以上的研究中心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大国大区及邻国之上,对于非洲、中东、南亚等地区还主要停留在区域研究上,对于单一国家的专门研究存在不足,具有领域性质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


其二、研究队伍分散和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国内高校的研究中心多由外语学科牵头,主要集中在综合类和外语类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十所以上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的学校为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以文科或者语言见长的高校,综合类高校次之,理工类高校较少或缺少。研究队伍培训和进修的制度化尚未完全建立,多数研究人员仍依靠学术经验进行个体性的摸索,团队协作急需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但由于学科过度细分,导致学科之间和学术共同体之间缺乏跨学科学术交流,不仅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存在异化现象,而且与自然科学更是“老死不相往来”,从而导致对问题导向的研究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以某双一流大学的“美国研究中心”为例,14位专职研究人员中仅有1名来自于理工学科,其余则来自于国际关系学,历史学及政治学。研究项目也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外交战略等人文社会领域。举这一个案,并无它意,只是想说明学术共同体需要下大力气加强学科往来和交流。此外,与研究队伍积极性密切相关的是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认定和评价体系,但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尚未完全建立。区域国别学属于跨学科交叉研究,除了学术成果之外,其主要成果是调研报告和咨政报告,由于部分学者或者领导对这类成果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偏见,或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教师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方面受到歧视,严重影响了区域国别学的发展。


其三、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理顺。外语学科是率先在国内设立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方向的。2017 年公布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国别与区域研究是一级学科五大方向之一和二级学科之一,之后的博士点和硕士点申报均按照这一要求执行。2020 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中专门设置了“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教育部,2020:7)。受此影响,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有的学校甚至开始实施本博贯通和硕博连读等项目。然而,从全国高校的布点来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尚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如何打破学科行政固化的格局,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新增设的区域国别学具有跨学科交叉性质,涉及四个学科门类和 16 个一级学科,这就需要统筹学校各学科的资源,建立区域国别联合研究院或者区域国别学院。由于涉及利益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因此,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也需要大胆探索。


由于区域国别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上文所论述的挑战与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要宽容对待这一新增的交叉学科,同时要利用学科优势和机遇,发展好这一新兴学科。



三、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机遇与优势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其中交叉学科的设立可谓中国学科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这表明,顺应时代需求、特别是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需求的交叉学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尽管如前所述,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面临着挑战和问题,但也存在着机遇和优势,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应该探索的问题。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体系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大变局是指中国和世界正在经历的大局势,不仅仅是指一个相对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时间概念,而且更重要是指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变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在地缘政治领域,世界格局经历了由美苏冷战到一超多强,再到多极化趋势明显的不同阶段。经济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科技领域,新兴经济体利用其超大市场的技术应用优势和产业优势,形成了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格局。大变局实际上是各国力量此消彼长,从而对原有的格局结构产生了深刻冲击。大变局意味着矛盾冲突,不甘心衰落的国家必然会动用一切手段避免或者延缓衰退,而崛起的国家也必然利用一切条件,试图和平崛起。大变局蕴含着大机遇、大发展。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而且符合历史潮流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这一创新性理念内涵深刻,急需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而借鉴世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开展具有全球视野的区域国别学研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体系的需要,反过来也会反哺或者促进区域国别学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机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几代人的梦想。经过新中国 70 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然而,从经济科技大国向经济科技强国迈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就要推进在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以适应全球治理、区域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需要。为了提高参与全球治理、甚至领导全球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仅仅依靠传统的治理经验已不能有效应对国际格局和形势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也不能有效应对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在世界已经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形势下,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智慧,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服务。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给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所带来了机遇。我国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先后多次出台文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繁荣发展。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纲领,极大地推动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新近颁布的《面向 203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又一次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进行了进一步部署。该计划特别强调“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统筹推进高校智库建设,优化高校智库发展环境,打造专业化创新型高质量高校智库矩阵,加强和改进国别与区域研究,建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政府教育部)。外语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国别学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学科之一,国家大力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将为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除了上述机遇之外,外语学科开展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时代赋予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巨大需求优势。需求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外语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跟国家的对外交流密切联系在一起,并随着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而需求更加迫切。改革开放四十年,外语学科在“引进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迈向“新征程”,外语学科更将在“走出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尽管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正在抬头,甚至出现了“有限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见习近平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重要判断) 的思潮,但中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姿态和行动令世人瞩目,中外经贸和文化交流将持续发展。只要中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巨大需求优势将使外语学科快速发展。区域国别学也是回应时代需求所设立的交叉学科,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都需要对对象国和区域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语学科开展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是时代需求的结果,具有需求的巨大优势。


第二、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多语种优势明显。外语专业是全国高校中最大的专业群,其中开设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就达 940 所,每年培养近 40 万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众多高校中,16 所语言类高校拥有的语种较其他高校更多。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已获批开设 101 种外语,并已建成国内覆盖面最大的欧洲语种群和亚洲语种群基地。开设外语语种数量、国别和区域研究覆盖面均居全国之首”( 瞭望·新华社新媒体)。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开设的语种也有十几种之多。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其他学科的教师出国进修的人数也不少,甚至有大量的“海归”毕业后回国执教,但他们主要集中在英语上,其他非通用语种水平高的教师并不多。据统计,教育部在高校设立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多数由外语教师担任,海外孔子学院或者孔子课堂的负责人也基本上是外语出身,说明外语学科在语言和语种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外语教师外语水平高,长期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理解文献的内涵,这对于撰写时效性强的咨政报告和调研报告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三、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深刻性。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主要研究外国文学和外国语言,因此,其人文性特征十分明显。尽管国内外学界不少学科将语言学研究视为“语言科学”,甚至不乏学者认为外语学科整体上具有跨学科特征,但从区域国别学研究的角度,外语学科的基本属性是人文性,这从外国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研究外国语言就是通过学习对象国的语言,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从而深刻洞悉外国人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 研究对象国的文学,就是通过学习他们的文学作品、文学史和文学流派,从而掌握他们文学作品中所彰显的民族心里、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为我们制定相应的对外交流政策提供借鉴。虽然不能说从国际政治、历史等角度开展区域国别学研究不具有人文性和深刻性,但从掌握第一手资料,长期浸淫于对象国语言文学、文化之中而对他们更加了解和熟悉的角度来看,外语学科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机遇和优势具有相对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所有学科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在机遇均等的情况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能快速发展,相应地其价值也会增加,否则就会被淘汰,这从近年来高校学科和专业的调整就可以明显看出。强调外语学科的优势并非贬低其他学科,而是激励更多的外语学科同仁树立学科自信,减少“外语无用论”的干扰,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需求是源,任何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要满足全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基本需求,外语学科也概莫能外。全人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所处社会阶层的差异,每个人对全人发展的追求各不相同。现阶段,全人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和谐统一,即既要重视个人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情操的提升,也要学好各种本领,体现自身的个人价值,还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工作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它符合我们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人格理想,更是实现二十大报告中所号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尽管全人发展是一种理想或者是努力实现的目标,但外语学科和专业培养人才要把全人发展作为基本的出发点或者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


适应社会发展就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新中国成立 73 年以来,外语学科和专业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壮大,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以培养翻译和报关员为主的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以培养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再到新时代培养从事国际传播和区域国别研究为主要任务的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外语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需要而不断转变。与此同时,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对策研究,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外语学科和专业培养何种人才或者从事怎样的科学研究,都要服务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近代以来,中国历来重视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成果,“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外语学科无疑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活跃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外语人才功不可没。然而,由于长期从事外语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的缘故,不少学生和教师离自己的母体文化越来越远,甚至不乏“崇洋媚外”之人,把学习国外的东西当作了目的,忘记了向国外学习只是借鉴的手段而已。久而久之,把外国的理论和原理当作唯一正确的具有所谓“普世”价值的知识体系,从而削弱了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意识自觉和实践自觉,文化自信失去了坚实基础,这种现象值得反思,亟需扭转。因此,外语学科和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服务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总体任务,做中国现代建设的实践者,中外人文交流的促进者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力者。


具体到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其定位应该是培养领域通、国别通和区域通的跨学科高端人才,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区域国别学研究主要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旨在通过对某一国家、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深入而细致的专项或综合研究,为国家提供咨政报告和调研报告,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和现代化建设,具有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


区域国别学研究借助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倡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同时注重田野调研,深入到对象国或者区域了解相关领域的实际情况,关注我国国家利益与国际战略攸关等重大问题,发挥基础信息提供者和领导决策思想库的双重作用。


区域国别学涵盖的研究方向主要基于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科优势以及定向服务的领域而设立。既可以依据地理空间而展开,如缅甸研究、东南亚研究等,也可以依据研究领域而确定,如非洲民族问题研究、大国政治研究等。研究内容既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综合研究,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问题研究、印太战略研究等,甚至是跨文理交叉研究,如海洋战略与文化战略研究、科技文化交流研究等。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但提倡特色发展。


外语学科培养区域国别学人才应该具备跨文化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综合研判和战略设计能力。跨文化能力是外语学科的优势所在,也是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主要指“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包容性和批判性意识; 掌握基本跨文化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基本特点和异同; 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化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 能有效地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 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教育部,2020: 60) 。跨文化能力的习得依赖于对对象国和区域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语言、文学、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并在跨文化实践中得到提升。尽管涉及国别区域人才培养的知识领域十分宽泛,但语言文化的基本功十分重要。


敏锐的洞察力指的是在观察事物想象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否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取决于观察的精确性、敏锐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特别是对于细节的把握、认知和判断。具体到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善于从复杂现象中发现有意义的细节、重要的细节,并能够多维度地找出本质和规律或者至少判断其可能的走向。例如,近期阿联酋国王访问俄罗斯,结束之后,普京总统在送阿联酋国王上车的时候,将自己的外套披在阿联酋国王身上。观察家认为,这一细节表明,会谈取得成功,两国之间关系密切。


综合研判和战略设计能力主要是通过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等各方面的调研,综合、分析、研究和判定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并站在战略的高度设计事物发展的原则、方案和策略。例如,对于俄乌冲突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特别是北溪管道被炸之后,世界能源格局的走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就需要综合研判能源安全形势,并结合地缘政治的变化,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做出综合研判,并做好如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顶层设计。三种能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中跨文化能力是基础,敏锐的洞察力是手段,综合研判和战略设计能力是前两种能力作用下的结果。


上述三种能力的基础是多学科知识,即对象国和区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甚至自然科学知识。这就需要过去仅仅注重外国语言学和外国文学学习的外语学科和专业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拓展至其他学科领域。既要培养视野开阔、知识面宽的通才,也要培养专业性强,在某一领域精通的专才。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尚出于摸索之中,不少高校利用各自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开设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如,北京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侧重于外语与历史的结合,招收直博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亚和俄罗斯研究”、“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研究”和“南亚研究”等,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则主要集中在“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周边与边疆研究”和“世界政治与政党研究”三个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则聚焦“全球文明史研究”、“文明互鉴与融通”、“欧洲一体化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培养特色研究生专业硕士班。尽管国务院学位办尚未出台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核心课程指南,但高校自主设立的相关研究生项目无疑是有意义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多年的研制,已经在《普通高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中对国别和区域方向课程做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区分,其中“国际政治导论和当代中国外交”是必修课,“现当代国际关系、外交理论学概论、国际与区域组织概论”等九门课为选修课。“指南”也特别说明,“该专业方向课程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国家开设,如英国社会文化、英国历史、英国政治、英国经济、英国军事、英国教育、英国自然人文地理、英国宗教、英国外交等”(教育部 2020: 7) 。这就为各个高校开设各具特色与方向的课程预留了空间,避免同质化现象。


由于各个高校的学科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各个高校外语学科培养区域国别学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时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发展。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没有共同的核心素养。事实上,尽管区域国别学是交叉学科,涉及经济、法律、历史和文学四大门类,但对属于文学门类的外语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应该围绕自己学科核心内涵而做出选择,既可以是文学门类以外的“大跨”,如,从外国语言文学跨到经济、法律和历史,也可以是文学门类内“小跨”,如,与新闻传播学结合,研究对象国和区域的新闻传播学内容。


从整体上来看,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应该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厚实的学科素养、宽阔的跨学科素养和出色的信息素养。过硬的政治素养是根本,这涉及到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立场和态度问题,关乎全过程和全学段。只有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高,才能在学习对象国和区域知识时保持批判精神,才能在对象国和区域进行田野调研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也才能在开展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时坚定立场,为党为国献言献策。开展系统性的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学科素养是基础。正如前文所言,外语学科的优势在于语言能力,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和越来越多的“海龟”加盟高校教师队伍,外语学科除了多语种的优势之外,在英语水平上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优势在缩小,因此,外语学科的师生要有危机意识,不断强化学科素养意识,加强学科基础训练,继续提高语言基本功,这是外语学科的安身立命之本或者说核心竞争力之一。跨学科素养是关键。跨学科素养是21世纪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因为当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对于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是如此。尽管外语学科在这一领域难以设立统一的标准,但鼓励学生选修跨学科课程,并进行大量的跨学科阅读是跨学科素养育成的基本学术训练。由于不同学校有不同学科优势,因此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结合是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出色的信息素养是手段。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海量信息、数据的挖掘、分类和处理是国别区域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在于为人类认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手段,提供了一种通过数据去理解现实世界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彭青龙,2021) 。信息素养越高的人,在从事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时越具有优势。有效的路径是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和课后实践,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五、结语

交叉学科是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我国在文科领域推出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也是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需要。外语学科是支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力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尽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不少高校先行先试的经验为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推进交叉学科建设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才能更有成效,每一个学科都可依据自身的优势,倡导交叉学科异质同构,共同服务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伟大事业。外语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多语种的优势,找准定位,大力开展基于学科需要的基础研究和基于现实需要的对策研究。在能力建设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洞察力、综合研判和战略设计能力,在知识积累方面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跨学科书籍,掌握跨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育成学生的政治素养、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外语学科的才智。


最后,我们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开拓国际视野,用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胡珉琦,2021,120 岁的诺奖越来越青睐“跨界”,《中国生物技术网》,访问时间: 2023 年 1 月 31 日。

[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著,2020,《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专业教学指南( 上)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7页。

[3] 张程程、赵旭、马晓冬,2021,为什么说这所大学是“共和国外交官摇篮”——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瞭望》(新华社新媒体) ,访问时间: 2023 年 1 月 29 日。

[4] 彭青龙,2021,技术社会、大数据与创新思维——访谈梅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版) 》第 3 期:1-9。

[5] 杨甜、文旭,2018,从“自由”到“全人”——美国大学育人理念的嬗变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 4 期: 50-56。

[6] 尹泰鸿,2022,不变与变: “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本刊 2021 年编委会综述,《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 1 期: 1-7+46。

[7]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2022,《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sinoss.net),访问时间: 2023 年 1 月 31 日。



更多好文:




本公众号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不一定代表公众号运营者意见,请客观思考。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编辑:孙银禧

 扫一扫关注我们

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彭青龙|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定位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