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英诺天使基金王晟:元宇宙概念下的投资是长周期的,关注新一代人机交互设备、3D引擎等基础设施

共同虚拟 共同虚拟 2022-06-11



元宇宙相关重要技术点上,投资机构之间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争夺。投资机构对于元宇宙投什么,已经产生了相似性较高的共识。
 
长期专注消费科技、文娱科技和产业数字化等领域的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认为, 元宇宙是新一代的互联网模型,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后,下一代的互联网可能就是“元宇宙互联网”。
 
在共同虚拟“元宇宙,未来之‘应’”会议期间的独家视频访谈中,王晟表示,现阶段不管从设备底层的技术传输,还是协议应用等方面,都还属于初期。所以对英诺而言,投资的第一逻辑是先建设基础设施。
 
因而,王晟认为元宇宙概念下的投资是长周期的,大概率可能重复VR的起起落落,因而需要关注非常硬核的基础设施,值得不断持续加磅投入资金,为未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关注并不非常重要,但也涉及到一些相关基础技术的基础设施,它需要一些反脆弱性。

 点击视频了解王晟视频访谈

 

投资逻辑:关注新一代人机交互设备、3D引擎等基础设施
 
英诺在元宇宙概念的投资和布局逻辑是什么?
 
王:作为长期在文娱和科技领域投资的基金,英诺对于整个文娱领域的发展方向做过深入思考。英诺认为元宇宙其实就是一个名词,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元宇宙最重要的意义是能帮助大家建立共识。元宇宙是新一代的互联网模型,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后,下一代的互联网可能就是“元宇宙互联网”。但现阶段不管从设备底层的技术传输,还是协议应用等方面,都还属于初期。所以对英诺而言,投资的第一逻辑是先建设基础设施。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投资者都会说未来非常富有想象力,但如果没有基础设施支持,就是空中楼阁,只能完成半成品,而很多产品在中间态时,可能既不优于传统产品,也没有办法展现新的产业魅力。所以目前英诺主要围绕着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在科技方面做投资。
 
元宇宙概念要具体落到某些更为实际层面,门槛在哪里?
 
王:我觉得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产业上的思考,从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社会底层规律去思考,比较复杂。另一种简单的思路其实就是观察海外大厂的动向,就观察到的情况而言,中国在元宇宙概念下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其实远远落后于海外。
 
Facebook投入超15000人研发Quest,但中国没有大厂发力硬件,只有字节跳动90亿收购的Pico。所以英诺观察Facebook、NVIDIA、Epic、微软、Google等大厂动向,对行业现状已经有基本了解。
 
我觉得核心首先在于新一代的人机交互设备。目前VR设备相对少一些,AR设备发展程度相对低一些。另一个就是基础引擎,元宇宙更接近我们的真实生活,可以让人拥有沉浸式体验感,所以3D引擎非常重要。例如Unreal、Unity,但中国现在没有优质引擎。
 
所以这些都非常重要,当然还涉及到大量,例如3D、图形学、通信、相关的数据资产、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等较多的技术点。我认为这些技术点的价值确定性都较高。
 
:哪些玩家会在这一阶段获得起跑的优势?
 
王:所有VC都不喜欢蹭概念的玩家。所以我们经常拷问项目创始人,你是否相信你所做的事能创造商业和社会的价值?在没有元宇宙概念支撑时是否仍然会坚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认为创始人是拥有理想和信念的。
 
优秀的创始人可能在过去,在元宇宙概念还未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产业中一些难点和痛点,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已经有了想法,有了一定的积累,只不过现在用元宇宙进行同频沟通的效率会更高,更容易互相理解。
 
因为元宇宙,资本市场也会投入更多,我认为适度的泡沫是有益的,有助于早期业态成熟的时间迅速缩短,所以我们较为关注这类项目。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  

 

长周期投资,布局重要技术点位

 
:现阶段元宇宙值得看的赛道有哪些?距离爆发性机会还有多久?
 
王:英诺投资的核心依旧在于一些重要的技术点位。设备方面,英诺透过相关联的基金,投资NOLO这一VR设备项目。英诺近期投资的AR设备相关内容都非常底层,例如一些与3D、资产、引擎的相关内容。
 
元宇宙首先是3D的,是沉浸式的,它无限大,意味着元宇宙里的资产无限多,这些资产都有成本。英诺近日投资的kiri 麒励创新是以非常低的成本,巨量解决高质量资产问题的一个团队。而且元宇宙需要人,数字人或者虚拟人,英诺投资的中科深智,长期以来都在坚持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在元宇宙相关重要技术点上,投资机构之间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争夺,所以大家对于元宇宙投什么,已经产生了相似性较高的共识。
 
如何考核具体项目,是否有匹配相关赛道的关键指标?
 
王:这些项目非常富有想象力,尤其是在初期阶段,很难设置考核和指标。我判断它可能像VR赛道,VR赛道经历三次起伏,第一次2014年,第二次2016年,去年又开始第三次,当然在我看来第三次比前两次更健康。
 
从整个元宇宙角度而言,我个人认为它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大概率可能重复VR的起起落落,所以我认为光有理想是不够的。
 
一种情况是非常硬核的基础设施,值得大家不断持续加磅投入资金,为未来解决问题。例如云计算、云存储,依靠巨量资金的长期投入才不断进化,发展高度成熟,目前作为技术支持被所有的企业高度依赖。
 
另外一种并不非常重要,但也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基础技术的基础设施,我认为它需要一些反脆弱性。项目并非一定要利用元宇宙的概念融资,英诺其实更希望抛开元宇宙的概念,目前的技术创新也能解决现阶段产业上的问题,也能在产业上落地。
 
对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他们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王:创业需要有冲动,有勇气,但是其实创业也需要理性。我觉得一个好的创业者,既有勇气又有热情,同时也需要非常深厚的积淀、认知、经验,甚至是资源的积累,可以保证更高的创业成功率。
 
所以我比较反对大家对热点十分冲动,无论是蹭热点,还是确实感兴趣。大家要拷问的是自己的积累、能力、认知,以及你的团队是否可以支撑这件事情。尤其在一个较为新鲜的领域里,如果投资者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的认知和逻辑性,很难发现在这个领域中当下做什么是正确的。
 
因为时间提前量大,我们今天能够想象元宇宙的未来,其实不可能被准确地描述,大家描绘的无非是电影中的场景。现实很残酷,我希望创业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拥有充分的能力和认知后,再选择市场上真正有需求的点,能够创造价值的点,让业务落地。




中国机会与优势:C端市场巨大

 
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机会和优势有哪些?哪些还需要补足?
 
王: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多,C端市场巨大。元宇宙是人类经济体系进一步虚化的过程。过去七八十年代是完完全全的实体经济,进入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后,大量的虚拟经济带动更大的经济体量,未来一定还存在这个方向和趋势。
 
我国的游戏市场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包括抖音、TIKTOK这类高度娱乐化的平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而我们的产业从业者对内容的理解,技术应用的能力都属于全球顶尖水准。
 
但我们最欠缺的还是基础建设、基础科学能力。元宇宙领域里最基础的仍然是设备、引擎、3D技术、图形技术等。
 
我们观察国内外大厂动向,发现国内大厂更聚焦于应用,缺少基础的研究,在高科技领域缺乏制造能力,被海外厂商制约。如果这类问题不及时解决,未来在元宇宙领域仍然会被制约,这是国内团队最大的不足之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创业者愿意继续研究,努力解决问题。


点击视频直击现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