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琴声悠扬 学术长青——音乐学家罗小平(文/冯长春)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杂志 2022-05-02

罗小平老师是著名的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家。提起她,熟悉的人通常会想起她爽朗的笑声、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和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深刻印象。于我而言,与罗老师十余年的学术交往可谓获益良多,特别是笔者在广州工作的几年,经常和罗老师与同城的学界好友三五相聚,如沐春风,不亦乐乎。作为前辈,罗老师反倒经常称我和几个年轻学者为小兄弟,“小兄弟”们则会报之以哈哈一笑,因为大家都认可与罗老师的忘年之交。


去年暑假,罗老师打电话告诉我,她精心编选了数十年来自己在音乐学研究与随笔写作等方面的部分文论,准备以《音乐美的积淀》书名结集出版,这将是她继《音乐美的寻觅》和《音乐美的感悟》之后的第三本文集。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罗老师做事向来效率极高,暑假后我就在电子邮箱里看到了她发来的文集的主要篇什以及“后记”——这也是她经常写完一篇文章请同行好友提提意见的习惯,我又因此可以先睹为快。如罗老师自述,这本文集辑入的九十余篇文论一半以上是以前文集中所未曾收录,体裁除了学术论文与音乐评论外,还有随笔、散文、杂文、短篇小说、访谈等各种文字;内容不仅涉及音乐、艺术,还有对现实动态的观察、思考;既有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描绘、华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聚焦,又有她对社会热门话题的关注,如道德、人情、快乐、幸福的反馈等,论域之广阔令人赞叹。


其实,罗老师的多数学术论著我都学习过,拜读这本包含旧著与新论、横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时间、文风多样内容丰富的自选集,依然为其笔耕不辍的精神所感染,她的那些充满灵感的学术论著总是令人将思维和想象的触角伸向远方。

▲196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就读钢琴专业

1945年,罗小平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在北京长大,父亲罗致平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的民俗学家、民族学家。我们从后来罗小平为父亲编辑的文集和所撰纪念文章中,可以知道父亲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罗小平的音乐道路是从小学时学习钢琴开始的,此后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继续学习钢琴演奏。也许她本应成为一名钢琴家,或是一名钢琴教师,但高中毕业因受当时音乐教育民族化政策影响,大批钢琴专业学生未能继续读大学,罗小平也因此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工作。“文革”中工作的几年间,罗小平在为演出、教学弹钢琴伴奏之余,还开始尝试音乐文论的写作。1965年,她为舞剧《凉山巨变》而写的评论发表在《大公报》上,时年不满20岁。这样一篇看似练笔之作的艺术评论文字,成为她日后从事音乐学研究的一个伏笔。

▲1965年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任教


罗小平真正走上美学研究之路是在迎来改革开放的1979年。这一年,她顺利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理论专业硕士学位,其间开始在中大《研究生学刊》发表学术论文。攻读研究生的学习经历为她日后的音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美学基础,提高了文艺理论乃至文学理论的修养,这是很多从未踏入过综合大学和不曾接受过美学与文艺理论洗礼的音乐工作者所不具备的一种知识结构。1983年硕士毕业后,作为一个广东人,罗小平留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执教,开设《音乐美学概论》等课程,从此成为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研究队伍中的一员,与音乐美学结下不解之缘,为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以及此后转向的音乐心理学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答辩后与导师楼栖(第一排左三)、吴文教授(左二)答辩委员会主席杨嘉教授(右三)合影

▲摄于1983年


硕士毕业后,罗小平从硕士论文节选的《试谈文学欣赏想象再创造的特点》一文发表后,即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学理论》全文转载。论文反映出她的文艺美学研究带有鲜明的心理学特点——这一特点后来愈加凸显,成为她在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因此,1986年她在《音乐研究》发表《音乐表演再创造的美学原则》一文后,音乐美学家王宁一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九八六年,罗小平发表《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原则》,也开始填补了音乐表演美学的空白。”


这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的音乐表演美学论文,至今读来令人深受启发。文章首先肯定了作为音乐表演基础的一度创作的重要性,指出作为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应该基于并忠实于一度创作,但文章主旨却在于展开性地论述音乐表演如何实现音乐表现的再创造。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音乐表演实践经验,罗小平从音乐表演如何处理“历史与当代”“民族与民族风格”“社会与个人”等作品的理解阐释问题,进而引申到“体验、想象、理解与领悟相结合——实现审美再创造的心理基础”“审美感受与物化手段相结合——赋予再创造感性形式的必要条件”“再创造的激情和控制相结合——达到完美创造境界的保证”等几个重要美学原则,结合具有说服力的例证,深入论述了富有创造性与感染力的音乐表演的一般规律及其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因此,今天看来,此文不仅填补了我国现代音乐表演美学研究的空白,更为当时的音乐表演美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理论基础,相信读过这篇文章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也一定曾获益匪浅。


由音乐表演心理切入音乐美学研究,进而逐渐扩及音乐美学中的大量心理学问题,最终由与黄虹教授合作的《音乐心理学》一书,罗小平完成了向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学科转向。这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较为系统地研究音乐心理学的学术著作,它甫一问世即产生了广泛影响。记得我在读大学时就翻阅过此书,曾经爱不释手。王宁一先生对本书也曾做出过极高的评价:“一九八九年,罗小平、黄虹合著的《音乐心理学》(三环出版社)问世,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音乐心理规律的专著,该书吸取了古今中外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音乐审美心理结构、音乐心理功能、音乐创作、表演、欣赏、音乐才能、音乐家的个性等作了全面的论述。这一切都说明从音乐美学切入的音乐心理学正朝着独立学科的方向发展,反过来必将促进音乐美学研究水平的提高。”②


集中体现罗小平音乐美学研究成就的是她与修海林合作完成的《音乐美学通论》一书。该书是国内第一本以“通论”形式论述音乐美学学科的教科书式著作,全书对中西音乐美学的发展历史与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如音乐的存在方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价值以及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审美、音乐美育等诸环节的美学规律,做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论述。两位合作者各自的研究专长与学术视野也在书中得到了很好地优势互补,如罗小平在音乐心理学、西方音乐美学史领域的研究经验,修海林在中国音乐美学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对音乐人类学音乐观念的借鉴,等等。直到今天,这本厚重的音乐美学著作依然深受欢迎,迄今已再版并重印八次的发行量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研究成为罗小平音乐学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两翼,亦或可以这样认为,她的大量音乐美学成果从不忽略心理学视角对审美心理机制的深入探究,其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则往往能够上升到哲学美学的高度,进而阐发其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与规律性。因此,她的许多成果如同一枚金币的两面,看似有着不同的学术面貌,但却浑然一体,相互融汇。

▲2011年12月10日参加西安举行的第九届音乐美学研讨会,于主席台上和宋瑾副会长交谈

▲2012年12月27出席广东省政协常委会第21次会议

▲2013年6月13日参加段召旭博士的论文评审与答辩,与导师评委合照。左起:谢嘉幸、周海宏、张前、段召旭、于润洋、周广仁、罗小平、高拂晓

▲2013年4月随华南师大几位教授赴美考察音乐教育,图为与冯长春合影于纽约

作为一位广东客家人,罗小平对岭南音乐文化与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广东音乐家非常关注,这也成为她学术研究中的又一重要方面。多年来,她先后发表了《从文化学角度谈星海审美趣味的形成》《析广东音乐在新世纪所具有的生命力与文化力》《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试析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创新意识》《在美的创造中,让音乐再生——析广东音乐名家余其伟的表演美学观》《析广东音乐的生命力张力辐射力文化场》《高AQ——星海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再论星海的美学思想》等大量论及广东音乐与近现代广东音乐家的学术论文,这些不同视角然而却是高屋建瓴的研究成果,成为新时期以来广东音乐文化研究中极为值得重视的音乐学文献。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罗小平对近现代广东音乐家的研究总能独辟蹊径,极富新意。例如对冼星海的研究,在《从文化学角度谈星海审美趣味的形成》一文中,作者认为星海的审美趣味主要表现在对壮美与崇高美的欣赏,同时推崇丰富的风格和多元化的创造,追求新颖的音乐美;而这种审美趣味的形成是与冼星海一生所历经的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欧洲文化分不开的,正是经历了如此多元的文化成长环境,才塑造了那样一个极富个性的星海,留下了令人回肠荡气的星海音乐。在《高AQ——星海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文中,罗小平从心理学的角度,以AQ(逆境商数)这一理论,具体分析了冼星海所具有的高AQ水平,指出冼星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高AQ水平体现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坚持不懈的持续力、积极乐观的控制力和自我超越的调节力四个主要方面,正是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使他在逆境中能够克服内外不利因素,获得音乐创造的巨大能力,并使这种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具有了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创造精神,从而让高AQ的人格外化为音乐的壮美风格;此外,星海的高AQ又是与其崇高的理想和爱国爱民的信念相关,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与时代特征。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一篇从AQ理论深入研究冼星海的学术论文。音乐学研究的目光最终要投向作为音乐文化实践主体的人。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广东籍音乐家卓越的历史贡献,因此,2011年我在主编《近现代广东音乐家研究》文集时就收入了《高AQ——星海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文,因为此文与大多以史学视角研究冼星海的研究成果有着很大的不同,用现在时髦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令人“脑洞大开”。

▲2011年摄于星海音院图书馆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小平对音乐美学这一学科的学术感情,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著书立说和研究生培养中的言传身教,更体现在她对前辈学者学术贡献的弘扬与传播,这甚至构成了其学术研究中最令人感怀的一个人文景观。对此,十年前我应罗小平老师之约与其合作《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家访谈》一书时深有体会。记得当时是在北京参加一个音乐美学的学术会议,其间罗小平老师与我非常认真地谈起她的一个设想,大意是眼看着几位音乐美学界的前辈学者均已进入古稀之年,而蔡仲德先生当时已驾鹤西去,因此应该尽快对健在的音乐美学大家们进行一次深入的学术访谈,为学界留下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大概是因为知道我有音乐美学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两个专业的学习经历,因此她问我有无兴趣与她一起完成这一任务。蒙罗老师信任,记得会后不久,我即放下手上正在进行的博士后研究课题,开始了与罗老师近一年的合作。其间无数次的商讨访谈内容,访谈结束后又进行了一次次的案头整理,最终形成了一本附带访谈DVD影像的学术著作。至于与于润洋、茅原、赵宋光、张前、王宁一诸位先生以及蔡仲德夫人——著名作家宗璞分别进行的令人难忘的“鼎谈”过程,当时随同做助理工作的青年学者李明辉曾专门在微信公众号“尚音爱乐”写过一篇回忆性文章,文中所述“花絮”般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更为令人感慨的是,访谈结束后我才知道,这个项目的大部分经费都是罗小平老师自掏腰包,学校的资助远远不够。令人欣慰的是,如我们当时所预想的那样,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正是因为有了罗老师这种令人感佩的使命感,本书为音乐学界了解前述六位音乐美学名家的学术成就与心路历程,留下了难得的一手资料。令人感慨的是,几年后,于润洋先生和茅原先生先后逝世,《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家访谈》一书中留下的影像资料成为学界缅怀先生们的生动纪念。这本后来被学界常以“口述史”著作提及的访谈录——尽管并不贴切,的确对此后口述音乐史的采写与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每念及此,罗老师总是流露出赤子般的喜悦。

▲2010年5月8日为编著《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与合作者冯长春教授拜访名家张前教授

2010年,本文作者冯长春与罗小平合作完成《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项目后,二人即兴合作演唱艺术歌曲

随着年龄的增长,罗小平老师也开始步入老年人行列,这促使她开始思考普通老年人的音乐心理问题。罗小平带有广东人典型的不尚空谈的性格,有了可行性的想法,总是会精神抖擞地付诸实践。因此,几年前,她主持的四所大学专家团队进行的跨学科合作,完成了“老年精神音乐学”的相关课题与论著,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不仅如此,她对老年人学习音乐的关心同样付诸实践,先后参与了《中老年人钢琴基础教程》(四册)、老年大学统编教材《钢琴基础 》(上、下册)、《钢琴实用教程》(四册)等适用于没有专业基础的中老年人钢琴教材的编写。令人钦佩的是,罗老师还亲手教过一些喜爱钢琴音乐的老年朋友,这是很多从事钢琴音乐教学的老师所难以做到的。


罗小平的写作兴趣之广,可能是音乐学家当中不多见的。这不仅表现在她在教学、研究之余还撰写了数十篇音乐评论文字以及普及性的音乐欣赏读本,更体现在她对文学写作的浓厚兴趣,这或许跟她攻读硕士学位时的经历有关,也跟她生活中总爱博览群书甚至喜欢看高分的影视剧有关。记得有一次聚会聊天,她很认真地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或影视剧本,把她在音乐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进去,我还开玩笑说别写得跟刘索拉一样。不过,人的精力总是有限,整日里忙来忙去的罗老师好像还没有时间去实现她的作家梦。好在她新编的文集中倒是收入了部分短小精悍的文学性作品,包括随笔、杂文、散文,甚至还有短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古稀之年的音乐学家还有着如此年轻的心态和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

 ▲ 出版的专著、论著,参与编写的教材、钢琴曲


作为一位女性音乐学家,罗小平老师对女性的“成功”与“幸福”或许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认与理解。前两年,她利用当下最为便捷的传媒——微信公众号,对十位不同身份的女性进行了访谈,其中既有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也有大学校长、医生、报刊主编、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不同领域的成功女性,展示了不同职业女性的人生风采,部分访谈文字也已收入她最新编选的文集当中,这些饶有趣味的篇什一定会令人开卷有益。


生活中的罗小平,既是一个热情待人乃至充满童心的普通女性,又是一个非常理性并善于自我审视的学者。她常说自己的人生有“三自”和“三性”,即自知、自信、自律与悟性、灵性、韧性。我想,了解罗老师的朋友大都会认同她的自我体认,因为从她和学友、学生的交往与相处,从她的学术研究与广泛的写作兴趣,的确都不难发现这些特点。罗小平在其即将付梓的文集“自序”中还对自己的学术研究特点做了“补白”“汇融”和“不辍”的三点总结。笔者深以为然。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总结出第四个特点,那就是“热爱”。的确,如前所述,罗小平的很多学术成果都具有一定的补白意义;她的大量论著又都体现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融汇的特点,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她关于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与文学、音乐与环保、钢琴音乐教育、音乐评论等诸多论域的数百万字的研究成果。如果说这些收获都是笔耕不辍的结果,自然毫无疑问,但是如果没有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对音乐学研究的热爱,对音乐教育的热爱,对人生的热爱,这些充满智慧与学术激情的文字又从何而来呢?在我看来,罗小平对事业的热爱,对音乐的热爱,或许也是跟她作为基督徒的博爱精神分不开的。有一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2012年,时逢广州基督教女会百年庆典,作为会长的罗小平老师亲自参与整个庆典的策划与安排,我很荣幸地被罗老师邀请欣赏这次庆典演出。当看到最后一个节目——一群残障者登上舞台表演女会为他们排练的歌舞时,笔者与在座的很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因为大家深知,不仅在于这一次演出,而是女会一直对弱势群体有着无私的关爱。我相信,有这种博爱精神的人,对她所从事的任何有价值的事业一定同样充满了爱;我也相信,罗小平老师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

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人一定是幸福的,罗老师也是幸福的。她有母慈子孝的家庭、活泼可爱的孙女,有她热爱的音乐,还有许多爱她的学界同道以及跟她学习钢琴的老朋友、小朋友。衷心祝愿罗小平老师身体康健、学术长青!希望每一次相聚都能听到她那悠扬的琴声!

▲2019年6月5日全家三代人在芬兰赫尔辛基大教堂前合照

注释:

①②李焕之主编《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464页。


(本文原载《人民音乐》2019年第9期)

冯长春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排版 盛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