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奕明| 汪立三晚年创作心路历程探究 ——从纪录片《空白祭——寻找汪立三》谈起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杂志 2022-05-02

▲中年时期的汪立三


2012年下半年,我开始演奏汪立三的钢琴作品,很快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曲家是怎样一个人,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般纠结而又大气的作品呢?查遍文献仍不解之后,我试图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并且找知情人询问。不久,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的谢力昕编导得知了我的做法,他提议,能不能拍一部以我寻访汪立三为题的纪录片。不久,谢先生又将周洪波导演引荐给我。周先生曾拍过关于指挥家马革顺的纪录片,也拍过《董家渡》这样珍贵的城市纪录片——董家渡是上海老城乡的一片区域,影片拍后不久即被拆迁。


纪录片《空白祭——寻找汪立三》的拍摄就是我寻找知情人的过程,而导演和两个摄影师(经常换人)跟着我到处跑。我们去了佳木斯、哈尔滨、长春、北京、南京、上海;此外我还扛着小摄影机去了长沙、成都、乐山和甘洛。所到之处尽管人文风景不同,我所做的事却无明显差别——寻找知情人;若有可能,就在当地举办汪立三作品音乐会。我的研究过程是枯燥的,而周导演磨破铁鞋所得不过是一段段采访,一次次曲目相同的音乐会录像而已,这些素材又如何做成一部纪录片呢?面对这些难题,使我们一度认为纪录片将会“烂尾”,周导演曾一度想放弃,但最终在2019年4月,他制作完成了这部纪录片,并在星海音乐学院举行的第一届中国钢琴音乐周上首映。

▲晚年汪立三,2012年年初摄于苏州街头


电影拍了七年,期间汪立三先生去世了;主持此事的上海电视台领导金建民先生退休,不久后也去世了;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则经历了改制,这些事件都对影片的完成影响很大。拍摄之初,甚至连我这个研究者也是茫然的。还记得我和导演无助地站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寻找所谓的七十年代“哈师大四君子”——事实上这在当年可能只是一句玩笑,一个传说而已。线索是在经历了漫长的误打误撞后逐渐清晰的,但直到汪立三的几本日记,一大堆手稿以及各个时期所写的信件、交代材料奇迹般地出现以后,我的研究以及这部纪录片才真正有可能成形。


通过多年研究及纪录片的拍摄,我已对汪立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而我尤其对他晚年创作的心路历程感兴趣,下文我将谈谈在这方面的思考。然而在触及晚年之前,我须对他晚年之前的情况做一次扫描,以便接上历史的线头。


1953年当汪先生的《蓝花花》一鸣惊人时,他正好20岁。因其出众的才气、人品、自由的性格和无拘束的思想,他成了当时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领头人之一。然而1957年,他与刘施任、蒋祖馨合写的《论对星海同志的一些交响乐作品的评价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事件,使他成了“右派”,并于1959年被下放北大荒的合江农垦局文工团(驻地在佳木斯)。1963年他被调到哈尔滨艺术学院工作,从此在哈市生活了39年。1976-1981年间,汪立三的创作进入了井喷,作出了《兄妹开荒》《叙事曲——游击队之歌》《东山魁夷画意》《他山集》《梦天》《二人转的回忆(第一版)》等一大批作品。而其实早在1975年,他就私下里“井喷”过一次了。那年他接连写了至少23首钢琴小品,其中20首编为《童心集》第一版。而这些小品也成了他日后创作的“仓库”,它们或原封不动,或经修改后散见于《红土集》《动物随想》《窗花集》《小弟的画》《先知集》《童心集》(2007版)等作品中。

▲1957年,汪立三(中)、刘施任(左)和蒋祖馨在讨论冼星海的作品(刘施任供图)

▲汪立三《兰花花》


1981年之后的21年,汪立三的创作极不规律。1985年至1996年在担任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期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音都没有写上”。① 当然,此话有所夸大,这段时期汪立三还是写了几首作品的,比如写给女儿的钢琴小品《大花脸》获得了1989年“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三等奖;钢琴小品《戏法》是1992年“少年儿童中国钢琴作品征集评奖”中的征集作品;1991年他在文章《中国新音乐与汉语特点有关的若干理论与实践之回顾》提到的歌曲《滥竽充数》也很可能写于这一时期;1992年他还完成了双钢琴作品《北方古调三章》——这部作品目前仅有录音存世。这一时期他还为女儿就读的哈尔滨师范附小写了校歌《当我走进美丽的校园》。1996年卸任院长后,他又写了钢琴组曲《小弟的画》(1999)、铜管五重奏《五色土》(1997)等几部作品。然而这零星的创作仍不能改变1981-2002年间“准创作荒”之事实。

2001年,或许是预知将脱离俗务,汪立三用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和《下江陵》写了不间断演奏的声乐套曲《夜曲与晨曲》,勾勒出了“思乡—送别—飘然而去”的音乐连轴画。②而一年后的2002年,汪一家三口就归心似箭地从哈市移居上海——他终可以专心作曲了。他特意选择了远离市区和母校的浦东定居,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情况不允许他在黄金地段买房,另一方面也是想和老友、同学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以便创作。然树欲静而风不止,2003年他第一次脑梗,不久后爱人吴启芳又查出患癌,这都严重影响了他的创作。汪立三的健康状况是一个逐渐下滑的状态——说话能力和记忆力都是逐渐丧失。一直到2008年第二次脑梗发作,才使他不得不停止创作。根据女儿汪多文的说法,父亲赶在记忆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到无法写作之前,已完成了所有计划内的作品。


在汪家的众多手稿中,明确完成于上海时期(2002年以后)的作品共8首,均为钢琴独奏;另有15份完整或不完整的钢琴独奏作品手稿,根据笔迹判断,也应产生于这一时期。因此我们暂且将这23首钢琴独奏作品认为是已发现的他的晚期作品。从这些手稿看,大部分情况下作曲家仅是粗线条地“完成”了创作。如《读鲁迅“野草”》,第40-46小节的低音部分是空白的。另外,病痛令他的笔迹模糊不清,因此手稿中大量细节仍存争议。从音乐上看,这些作品虽在技法上无甚创新,却反映了作曲家在创作晚期的心路历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 回忆与反思 

2002年的一天,汪多文买了纪伯伦的《先知》。汪立三看后便完成了钢琴组曲《先知集》。关于这部作品,他并无留下文字解释也没向人讲述用意,然不难发现第一首《先知》在单音慢速长旋律行进了11小节后,在低音部分从另一个调性上编织进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旋律,此后两条旋律在苍茫的氛围中交织缠绕。这难道不是汪立三在致敬一生的恩师桑桐吗?桑桐《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中国最早涉及无调性的钢琴作品之一,在这方面,桑先生可不就是“先知”吗?2016年8月,我在汪家又发现了这首《先知》的另一版本,名为《远方的思念》,于是便更证实了我的这一看法。按此逻辑,《先知集》的第二首《苍茫的I、IV、V》则是继续对桑先生的怀念了,因为桑桐是中国的重要和声理论家。


《二人转的回忆》是汪立三对自己东北生涯的回忆与反思,此曲起因于1981年。当时,钢琴家周广仁从美国演出讲学回来,带给汪立三一封美国钢琴家杰佛瑞·雅各布(Jeffrey Jacob)的信,信中称听到了周广仁演奏的《蓝花花》非常喜欢,因此约请这位18年前《蓝花花》的作曲者为自己写一首作品。考虑再三之后,汪立三说:“要写就写二人转,把中国最土的东西介绍到美国去!”在此之前,他已非常熟悉黑土地上的二人转,而那一年,他更加疯狂地寻找这种唱腔,并最终写成了1981年版的《二人转的回忆》。这个版本没有出版,也无手稿,我们唯一可以寻见的是雅各布在拿索斯唱片公司的录音。


从1981年到2007年,汪立三一直在加工这部作品,中间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稿。目前能查到的一个版本是2002年春节,钢琴家李青收到的一份由亢音打谱的曲谱,标题为《黑土》,谱上写着“李青同志留念。”根据年代分析,该版应写于哈尔滨。与前者相比,这一版最明显的改进是添加了很多装饰音,特别是对于“以字行腔”的模拟尤为精妙。

谱例1:“蜘蛛的八卦阵”第1—5小节

谱例2:“蜘蛛的八卦阵”第40—43小节

 2007年,汪立三于上海终于完成了《二人转的回忆》的最后一稿,遂结束了这场跨越26年的马拉松式写作。这一版本的最大区别在于,作曲家在乐曲开头和结尾分别增加了长大的39小节的引子和96小节的尾声。如果说前两版是对二人转的模拟,那么2007年版就是晚年的作曲家在回忆以二人转为象征的,生活了几十年的黑土地。这片土地,他在现实中一直想逃离,而在艺术中又无比热爱。


二、 “童心” 

汪多文在纪录片《空白祭——寻找汪立三》中说:在她初中同学看来,她父母像是从卡通书里走出来的人物。的确,“童心”始终贯穿于汪的创作,而到了晚年,这个特点则更为明显。他反复修订《童心集》直至创作生涯的最后,无须多言;此外他还有一批未出版的手稿都以童话为主题,比如《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水仙花》《显微镜下》等。在这批手稿中,多调性、新奇的转调、精致的对位、复节奏、“错位”的节奏和调性、对民歌的熟知和精彩运用……这些作曲家平时常用的手法和特点几乎见不到了。在这个童话天地,作曲家弃用了自己的常规手段,以无我的状态描写着那些纯粹的儿童虚幻场景。

三、 “被困” 

除“童心”作品之外,晚年汪立三的作品还表现出一种“被困”的情况。以《动物随想》为例,第一首“大象的舞步”沉重缓慢,像是在斗室里踱步;第二首“沙漠里的驼铃”异常寂寥,亦是缓慢行进;第七首“玻璃缸里的珊瑚虫”,珊瑚虫虽然美丽,但玻璃缸则是一种禁锢的象征,玻璃缸里的珊瑚虫是被人欣赏的,它们不能像在海里一样自然生长;第八首“梦中的蝴蝶”,只有在这一首中,梦中的他才是相对自由的;第九首“困在笼中的大蟒”描写了凶猛而缓慢蠕动的大蟒,其虽然力大无比却仍然被禁锢在铁笼中。特别要提到《动物随想》的第五首“蜘蛛的八卦阵”,“被困”的心态表现得特别明显。


谱例1是乐曲的开头,由c-d-g-f-a-g组成了六音动机,又重复一次形成了12个音,但这12个音却分成了4音一组的3个小节——简单的数字游戏象征了八卦阵的玄妙。六音动机长时间循环往复,好似蜘蛛缓慢织网,逐渐越来越快;又好似作曲家的记忆陷入此迷魂阵中,四面八方走不出去,越来越焦急。终于:谱例2里的五连音是取自六音动机,但已被撞得凌乱而狼狈不堪,之后的二分音符和弦好像一堵无形蛛网筑起的气体墙,他想要突破却总被弹回,似难以突破的宿命。


类似的“被困”情况也出现在其他晚期作品中,比如《先知集》第四首《如梦令》——此曲的主要动机极优美,又极不真实,一次次的重复,无休无止。美丽的事物重复了那么多次,无疑也成了一种梦魇。《先知集》的第二首《苍茫的I、IV、V》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类描写“被困”状态的作品可能源于作曲家晚年的具体情况。晚年的汪立三因患脑梗,逐渐想不起事情,即使想起了,口又不能言,这是无法表达的困境。晚年的他,常在家中兜兜转转,他总想出门,但因其意识已逐渐不清无法独自行动,所以为其安全考虑,汪多文只能隔三差五带他出门。③这是行动上的被困。1985-2002年间,汪立三常想逃离行政职务,离开哈尔滨,然而却屡不能如愿,为此他很焦虑,甚至于1990年6月12日写长信给时任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姜玉库一吐苦水。

▲汪立三画《梦中一境》1995年作   


四、 关于死亡 

据哈师大哲学系孙慕天教授说,汪立三常与他讨论哲学,而又独看重鲁迅的《野草》。“它就是我的哲学!”汪立三曾这么说过。孙慕天至今记得1998年与作曲家谈论《野草》时的情境。他们讨论了这些语句: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

汪立三所有确定为2002年之后的作品(均为钢琴独奏):

在汪立三家发现的,根据笔迹判断可能成形于2002年之后的作品(均为钢琴曲):

汪立三晚年完成的钢琴作品《读鲁迅“野草”》,多用三全音、单旋律、极高或极低音区、极慢速……以此类极端的手法来表达其迷茫绝望黑暗到极点的心境。而曲末突然出现的大迸发,犹如地火喷涌而出:

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晚年时期的汪立三

综上所述,从汪立三晚期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了他对过去的追忆、反思、热爱和逃离,发现了他的“童心”,身体和精神上的“被困”,他对死亡的态度……以上种种,都使得这晚期23首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有着重要意义。


制作完纪录片《空白祭——寻找汪立三》后,周洪波导演并没有停止他的寻找步伐。他没能够参加电影的首映,是由于当时他在西藏拍摄一个由藏族孩子组成的合唱团;之前在另一部影片中,他曾风餐露宿,在青藏高原寻找雪豹的行踪。《空白祭——寻找汪立三》有一个令所有观众都印象深刻的镜头——在松花江的冰面上,一只蓝色塑料袋随风飘移,完全无法主导自己的方向。这令我想起陶渊明的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

参考文献:

[1]宫玉范《汪立三:用钢琴与烈酒抒怀》,《黑龙江晨报》2014年6月29日。

[2]孙慕天《苍凉的回声——忆老汪》,2013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5466b0101dy9p.html,(2014年9月8日登录)。

注释:

① 转述自汪立三的学生亢音先生。

② 其中的《静夜思》部分,我发现了汪立三1957年的手稿,所以此系旧作新用。

③ 汪多文对待父母极好,然而汪立三晚年精力确实旺盛,其出门的愿望早已远远超出实际的可行性,考虑其健康状况,他的出门愿望往往无法被满足。

(本文原载《人民音乐》2019年第10期)

张奕明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讲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公众号ID:rmyy1950 

欢迎关注《人民音乐》杂志,跟我们一起见证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变迁。


往期部分文章:

谢嘉幸|寻找传统的声音 —— 记探索中国多声音乐之路的践行者樊祖荫

杨燕迪|以现代思维开掘传统——评歌剧《画皮》兼谈当前中国歌剧创作中的若干问题

梁茂春|实诚在胸臆 笔墨著竹帛——纪念李焕之诞辰100周年

伍维曦| 辨及微茫 思及兴亡——评雷米·冈波斯新著《海滩上的德彪西》

项 阳|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音乐学实践

田 青| 风正一帆悬——我所认识的刘再生先生

刘再生|廖辅叔悼黄自《望江南》八首新浮现

杜超|面向音乐本身——哈默林与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

获奖文章||张萌|唱出更好的自己——听雷佳毕业音乐会有感

获奖文章||姚亚平|风格史-断代史  现代性-后现代 ——西方音乐历史编撰学若干问题的讨论

获奖文章||李吉提|郭文景与大歌剧《骆驼祥子》

梁茂春|黑白键盘 五彩人生——为祝贺周广仁教授90华诞而作

黄宗权|音乐的价值在于实现文化的新创造 ——访作曲家周文中先生

盛 方|寻访费迪南·阿德勒

郑 艳|传统与当代   继承与创新  分析与理论  ——2018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美]克里斯托弗·哈斯蒂|对中国新音乐于西方作曲家之启示的断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