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资讯

其他

双碳目标下林业工程的创新发展

2023年7月28—31日,第八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木材科学与技术分会场和林产化学加工分会场会议在东北林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木材工业分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生物质材料科学分会共同主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共同承办。来自全国林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3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分会场设有7个特邀报告和29个学术报告。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困难和挑战。林业工程能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在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构建新时代林业发展体系,还有很多探索性工作要做:要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思考“林”的价值属性与学科特征,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既要重视工业直接减排,更要重视林业碳汇、木制品固碳、生物质能源等间接减排,加速构建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勇强教授作“林业生物质生物加工”特邀报告“生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合理加工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南京林业大学勇强教授建议加强清洁、低碳的生物加工技术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生物质转化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此外,还提出了希望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经验和开展合作研究,推动林业生物质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杜官本教授作“我国刨花板工业技术进步回顾与展望”特邀报告生物质加工与利用是绿色低碳的产业,我国以刨花板生产等为代表的木材加工行业产值巨大。西南林业大学杜官本教授在报告中全面回顾和展望了我国刨花板工业的技术进步,他指出刨花板工业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刨花板产品质量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并成为定制家居主要基材,改善了我国百姓家居生活品质。但近期产能快速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刨花板工业急需通过创新开拓市场及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他建议,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借助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刨花板工业向高质量、智能化方向发展。王清文教授作“木塑复合材料近期进展”特邀报告木塑复合材料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之一,因其对环境的友好性而备受推崇。木塑复合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呈现出不断创新的趋势。华南农业大学王清文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家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他建议,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继续深耕,推动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他还强调应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促进技术转化和市场应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推动木塑复合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于文吉研究员作“我国高性能重组材料发展面临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特邀报告高性能重组材料是以人工林木材、竹材和沙生灌木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通过纤维定向重组而成的一种具有性能可控、结构可设计、规格可调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于文吉研究员在会上强调,重组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硬度、还可以通过调节材料组分和结构设计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与传统材料相比,高性能重组材料的密度可以根据目标产品和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组合和加工,因此具有较高的可定制性等特点,其特点十分契合国家“双碳”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他指出高性能重组材料已在建筑结构材、室内装潢装饰材、地板、家具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性能优越材料需求的增加,高性能重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周永红研究员作“新时代的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特邀报告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是一门融合性很强的学科,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周永红研究员表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化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下一步应加强学科前沿交叉领域部署,推动跨学科研究,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和能力,实现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在跨学科研究中的突破。他还强调在双碳目标下,要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倡高效利用林产品资源,并开展生物质转化技术和环境友好型加工技术研究,以实现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实现双碳目标下林业工程的创新发展。刘守新教授作“纳米微晶纤维素手性光学性质、调控与应用研究”特邀报告针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和面临的相关问题,东北林业大学刘守新教授指出,科研人员必须开拓新战场,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方法,要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他结合课题组“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运用仿生思路开展了纳米微晶纤维素手性光学性质、调控与应用研究。他表示纳米微晶纤维素手性光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可实现高效能催化剂、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等,期望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该技术在产业界的落地应用。储富祥研究员作“基于木质素的高分子新材料—制备及功能化”特邀报告“木质素高分子新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满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当今社会对材料的迫切需求。其生物降解性和可再利用性使其成为替代传统塑料材料的理想选择,同时也适用于医药、电子、能源等领域。”
2023年8月5日
其他

中国林学会关于开展第十三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林学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直属单位、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内蒙古、吉林、长白山、龙江、伊春森工集团,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各有关单位: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是为纪念梁希先生于2004年经科技部批准而设立的,是目前我国林业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科技奖项,至今已开展12届。近年来,在国家林草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在行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增强了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激励引导作用。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关于实施激励科技创新人才若干措施的通知》和中国林学会常务理事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促进林草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根据《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019年修订版)》,2022年中国林学会将开展第十三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与条件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各奖项的申报应严格按照《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019年修订版)》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2019年修订版)》的规定执行,要符合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中的奖励范围,申报奖励的科技成果不存在成果权属、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等方面的争议,所推荐成果应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实践应用。二、申报方式与推荐渠道(一)申报方式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由成果完成单位向具有推荐资格的推荐单位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原则上以专题以上为单位进行申报;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成果第一完成单位进行申报;国际科技合作奖由中方主要合作单位进行申报。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也可以由同行院士推荐申报,需两名以上院士联名推荐。同一年度每个项目只能申报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一个奖项;同一年度项目排名前三位的完成人只能申报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一个奖项。(二)推荐渠道具备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推荐资格的单位有:(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学会;(2)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吉林、长白山、龙江、伊春森工集团;(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直属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5)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6)各有关国家级科研院所、部属高等院校;(7)相关全国性社会团体。所有申报项目须经具有推荐资格的推荐单位预审后,择优推荐到中国林学会,各单位推荐名额不限。为便于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学会两家单位经协调后,由一家单位统一负责推荐本地区的申报项目。三、申报材料及截止日期(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各奖项均网上在线申报,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经推荐单位同意推荐的项目,须按申报流程从网上注册、申报,网址:http://pj.fhui.org。请认真填写《推荐书》。所有的附件材料均以PDF格式(附件主要包括查新报告、应用证明、获奖情况、代表性论文或专著等)上传至申报系统。(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经合作单位同意推荐后,须从申报系统中填写申报材料,完成后直接从系统提交电子材料,并将系统生成的申报材料盖章后直接提交至中国林学会。(三)每个项目纸质材料均用A4纸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寄送一份至中国林学会。提交至中国林学会的纸质报奖材料无论是否获奖均不予退还。(四)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承诺书”请第一完成人签字后附在“推荐书”后“附件材料”前。(五)2022年8月20日前,将推荐材料(网上申报和纸质版)统一报送至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林学会学术部),逾期不予受理。四、申报流程(一)系统申报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奖系统将于2022年7月8日开放,请将前期准备好的推荐书及附件材料认真细致的按要求填入系统,获推荐单位同意推荐后,形成PDF版盖章后提交至推荐单位(院士联名推荐的项目可直接提交至中国林学会)。(二)推荐单位报送推荐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同意推荐但材料有误或缺失的项目可以退回修改后再提交。推荐单位对同意推荐的项目审核无误后,将电子版申报材料以及加盖公章的纸质材料一并提交至中国林学会学术部。五、有关要求(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有关指示要求,严格遵循《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严格执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流程”,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地开展奖项评选工作。(二)各推荐单位要严格把关,真正做到了解项目、了解成果,认真负责地做好推荐工作。(三)推荐申报的成果整体上必须是高质量的林草科技成果,同时必须具有创新性,尤其要关注成果的原创性;必须具有系统性,要注重成果的完整、严谨、科学性;必须具有实用性,拥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在推动林草产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和乡村振兴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六、其他(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与实施细则(2019修订版)》与各奖项推荐书请到中国林学会网站本通知的附件材料中下载,或者在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申报系统的“材料下载”中下载。(二)联系方式:地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中国林学会关于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中林会学字〔2021〕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林学会,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各有关单位:近年来,全国林业和草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林业和草原现代化建设,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的重大关键问题,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取得了一大批优秀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软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科技对林业和草原事业的驱动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和奖励在林业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以及国际科技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根据《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019修订版)》,中国林学会组织开展了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工作。经形式审查、专家初评、专业组评审、社会公示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程序,最终评出获奖项目138项。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技术发明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12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2项,三等奖33项。国际科技合作奖空缺。现予以通报。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中取得新的成绩。希望广大林业和草原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以林草科技发展为己任,发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奋力攀登的精神,勇于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创造一流的科技成果和工作业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