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教育

在权力的包围中不要熄灭真善美的光——叶敬忠院长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给“不知道”和“不确定”留出空间——叶敬忠院长在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编辑/王树远
其他

光熠人文 奋楫进发——人文与发展学院举办2023年毕业典礼

6月21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3年度毕业典礼在曾宪梓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607名2023届本、硕、博毕业生,90余名往届毕业生,全体毕业班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及部分学生家长参加典礼。毕业典礼由我院党委书记林涵主持。典礼开始前,全场师生走过鲜花相伴的红毯,共同欣赏了由毕业班学生精心准备的“文艺汇”表演。《不朽》《光阴的故事》《星辰大海》《凤凰花开的路口》……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响起,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与欢呼。随后,大家共同观看了专属2023年毕业生青春回忆的纪录片和学院宣传视频。回顾来时路,奋楫再出发。往年毕业典礼受疫情影响,部分学子无法如期参加,不舍之余,更多的是遗憾。为弥补毕业生学子的遗憾,典礼特安排往届毕业生拨穗仪式,由我院院长叶敬忠教授为10名往届毕业生代表进行拨穗。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我院2023年毕业典礼正式拉开帷幕。林涵书记介绍了与会嘉宾,并为同学们送上诚挚祝福。她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充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农情怀;砥砺强国之志、练就兴农本领;实践报国之行,向着新目标奋楫进发。党委副书记李玉梅介绍了2023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并宣读了表彰名单。本届毕业生有21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62人获校级优秀毕业生,12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9人获院级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50人获院级本科生优秀学位论文。有52名毕业生投身到祖国基层地区、西部地区和艰苦地区建功立业,他们将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服务奉献。随后,与会院领导为获奖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发展191班李暖代表本科毕业生发言。她对学校、学院的悉心培养及老师们的教导表示由衷感谢。她说,在学院的精心培养和人文熏陶下,同学们真正成长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个体,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本领,度过了充实、美满的大学生活。社会学博士左孝凡代表研究生发言。他回顾了在校求学历程,表示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同学们获得了知识的滋养、接受了人文情怀的熏陶,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他以自身的经历鼓舞同学们在“白热化内卷”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踔厉奋发,谦逊笃行。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硕士Herbert
其他

【征稿通知】第十二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已经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并进的背景下,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缩小城乡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突破口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亟待青年学者们投入更多关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学术和研究坚持“扎根乡土、扎根乡村”,紧扣“三农”和发展重大主题,探寻国家发展和乡村变迁的路径和轨迹,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搭建了成熟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网络。自2009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成为农村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第十二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将于2022年8月在河南省兰考县举办,现诚邀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在读博士生投稿、参会!论坛时间2022年8月27-29日论坛地点河南省兰考县论坛主题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投稿要求论坛鼓励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和跨学科的互动交流。我们诚挚邀请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生,报告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体会。(1)论文要求原创、选题新颖、观点明确、文字简洁、材料准确,且尚未公开发表。(2)论文篇幅在10000-15000字,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格式排版。(3)论坛投稿请发送至:rd2022_cohd@163.com,主题为“博士生论坛投稿+姓名”。文件命名格式为“论文题目+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时间安排7月31日前:征集投稿8月10日前:发送论坛邀请函8月27日:报到8月28日:学术交流论坛8月29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实地考察(自愿报名参加)8月30日:离会论坛费用论坛不收取任何费用。主办方将为获邀参加论坛者提供与会期间食宿及实地考察交通费用,往返交通费用敬请自理。论文奖励论坛将评选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并发放证书、奖金。优秀论文将推荐至《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坛联系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张森,18392163493;陈吉平,17864271107电子邮箱:rd2022_cohd@163.com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2年6月25日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在理性的路上记住感性 ——叶敬忠院长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编者按孜孜不已,含章秀出回望求知的来时路每一寸微光都生长出力量此去怀远志行长路殷殷师语,切切嘱托祝福追光的你各位同学:大家好!祝贺大家顺利毕业!毕业意味着大家已经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位,意味着大家学到丰富的知识、掌握充分的技能,也意味着大家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家为此付出了汗水和努力;对即将开启的人生新舞台,你们一定感到既激动又兴奋。此时此刻,大家已经收到很多祝福,我更想送给大家的是一个提醒,那就是:我们可能已经走得太远!你们已经学到可以改变个人命运的知识,但是否还记得大学教育所追求的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理想?你们已经掌握可以取得个人成功的技能,但是否还记得科学技术所担负的探索自然和造福大众的使命?你们已经习惯为了保持个人领先的竞争,但是否还记得人类竞争原本追求的根本不是超越他人、而是超越自我的目标?也许有人会说,在当今的现实社会,这些理想、使命、目标都过于浪漫、过于遥远。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自己已经走得太远,而不是因为这些理想、使命、目标本身太远。是的,今天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正如纪伯伦所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还想再加上一句,那就是“以至于忘记了是从哪里出发的”。在此方面,最突出的,莫过于对所谓的“理性”(即工具理性)的无限推崇。我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在理性的路上已经走得太远太远。人们沉迷于让自己显得更为成熟的理性之中,却忘记了“人在变成理性生灵之前,先是感性生灵”,忘记了自然生灵在理性道路上所依赖的正是感性、感受、感情的发挥。这普遍表现为,人们对世间苦难的无感和对人类遭遇的冷漠。不是吗?面对残忍狠毒的暴力殴打和不忍直视的欺侮凌辱,人们或袖手旁观或避之唯恐不及;面对疼痛难忍的临盆待产和刻不容缓的危重病患,人们或拒之门外或等待指令;面对流落街头的被困打工人和缺吃少喝的被困司机,人们或无暇顾及或照“章”办事;面对打工农民的返乡渴望和种地农民的下田劳动,人们或“恶意”相加或奉命阻拦。凡此种种,在高度“文明”的社会里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无非是人们都习惯于“遇事要沉着冷静”,而不能“感情用事”。作为常规性的为人处世原则,这或许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沉着冷静”的背后其实并不是临危不惧和处变不惊,而是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或自我利害得失的权衡算计。这种“沉着冷静”其实是一种内心城府,也是一种精神冷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就是人们在理性的路上走得太远。一位知名的历史学者最近谈到,他过去对休谟名言“人的理性永远是情感的奴隶”体验不深,但近期经历让他认识到,感性和感受都非常重要。过去人们总是相信理性的力量,认为所有的愚昧都是因为缺乏理性,但现在他认识到,如果只有理性,如果知识都是来自书本学习而缺乏感触和体验,人的认识会很有限。因此,理性虽然重要,但只有理性又是远远不够的。卢梭指出,人类先于理性而存在的是人的天然本性或感性,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怜悯,即人本能地不愿意目睹同类生灵受难和死亡。这是因为人类生灵都有感受力,即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例如,剧院里的观众常常为剧中不幸的人流下同情的眼泪。也就是说,人类天生怜悯,本能地具有感受他人苦难、为受苦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这是纯天然的感情,是无须思考就有的力量,永远无法被堕落的品行摧垮。正因怜悯,所以人能克制个体只考虑自我,也能促进人类互相保护,在见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然而,“文明”社会随着人的理性的不断演进,却抑制了人的天然本性。理性使人更多考虑自我,导致了人类的各种痛苦和不幸、混乱和失范。正是由于理性的思维,人们在见到同类受难时,常常暗自心想:“反正我是安全的”;在见到街头暴行时,只是捂住自己的耳朵、闭上自己的眼睛,只需稍微为自己辩解一下,便阻止了自己的怜悯心和感受力。当然,理性和感性的程度在任何社会都会因人而异。总的来说,怜悯心和感受力在感性更强的人身上表现得朦胧而强烈,但在理性更强的人身上则表现得成熟但微弱。因此,面对街头暴行,谨慎的理性人往往站得远远的,那些挺身而出的,常常是卖菜大姐、快递小哥或流调中最辛苦的打工人。同学们,人类无论走多远,都要记住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而出发。今天你们即将离开学院、远行四方,我用这些主要来自卢梭的稍显抽象而冗长的论述,就是想提醒大家,在理性的路上一定要记住感性。尤其是,一定要保持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未来,你可能从事社会发展、行政管理、教学研究等各类工作,也可能自主创业;你可能是一名领导、职员、行动者,也可能是自由职业者。但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请努力感受普通人面对刻板规定时的无奈感。依规办事本是基本的社会原则。但是,“人间万事细如毛”,任何规定都是对复杂世界的简单化,不可能涵盖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斯科特的研究指出,无论多么细致的条文,一旦制定,就必然会牺牲自身弹性,抹除无法预期,冻结活生生的过程。因此,我们国家在政策执行时历来强调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面对普通人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时,或遇到“过生日买二斤切面”等生活日常时,一定要将心比心、多感受、多理解,不仅要看到一条条文字规定,更要看到一个个情感生灵。要知道,规定或许可以限制人的行为,但不能改变人的思想;规定或许可以使人貌恭,但未必能令人心服。若在任何情况下都以一句“这是规定”来回应民众需求,那只会让朴实的普通人产生深深的无奈感。请努力感受普通人面对权力任性时的无力感。权力行使本是正常的治理行为。孟德斯鸠指出,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约束权力。因此,我们国家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对管理工作者尤为重要。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权力不能是无限的。要知道,在系统里的一个小小动作,如一个指令、一个变码,就足以影响无数普通人的生产生活。要明白,任何一项政策都需要经过评估并不断修正调整,这是正常的政策过程。但面对存在明显缺陷或逻辑谬误的政策,甚至是一则通知,若管理者只以“电脑系统已经设置了”、“通知已经发出了”、“已经上过会了”等来回应民众诉求,那只会让老实的普通人产生深深的无力感。请努力感受普通人面对欺辱苦难时的无助感。“为人民谋幸福”是必须牢记的初心。因此,我们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其实,“希望人幸福”和“希望人不受苦难”,完全是一回事。而“希望人不受苦难”,首先就需要能够感受人的苦难。按照钱理群先生的观点,不能将人民理解为一个抽象的集合词,而应该指每一个个体生命,这里的关键词是“每一个”和“个体生命”。尤其是,不能只认真研究文件里的“人民”,而不仔细留心现实中的“人民”。因此,当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个体生命受到欺辱或面临苦难时,都应该得到及时而全面的援助和救助。要知道,社会里的每个人都会设想这样的事件某一天也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不能将之视为“个别现象”来应对处理,否则只会让平凡的普通人产生深深的无助感。同学们,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极目远望,结果却在自己的脚下找到所要寻求的东西”。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不要忘记自己一直拥有的内在感性和激情,那是道德观念的源泉和力量。很多伟大人物都是依靠自己伶俐的耳目、满腔的热血、澎湃的豪情,去感受苍生的不易、民众的苦痛、过活的屈辱,因此学会了爱人民,到人民中间,并永远感到亲切适宜。人类不能由于理智的思辨而变得冷酷无情,不能由于理性的远行而变得不会感受。请你们记住感性,发挥感受力;请你们看见人民,走进人民;请你们感人民之所感,急人民之所急;请你们力所能及、起而行之,无论是否能够带来改变,也不要让“答案在风中飘荡”。各位同学,这是我两届院长任期的最后一年即第八年在学院毕业典礼上讲话。每次的讲话都是我希望叮嘱大家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是我个人真实而刻骨的工作和生活体验。我有日常记录的习惯,这段时间记录了很多这八次讲话尚未涵盖的一些重要主题,如“保持底线”、“回归常识”、“真实做人”、“高雅做事”等,我把这些主题留给大家未来自己思考吧。对学院来说,每年都有毕业季,但对同学来说,最多几年才会有一次毕业季。因此,每一年的毕业典礼,学院都用尽全力。毕业就是离别,虽然是最美的告别,但终究还是要分别。其实我也很难预料你们每个人的未来,但无论是孤独,还是迷茫,或是成长,我想借鲁米的话,与大家说:在民主楼旁,那里有钟,有树,有老水塔;在小白楼下,那里有亭,有草,有玉兰花;你们不来的话,这一切都了无意义,你们来了的话,这一切也会变得了无意义。我希望新的学生不断到来,也希望老的学生时常回来!谢谢大家!●
其他

第四届“乡村振兴青神论坛”征稿通知

为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秉持“以学术成果滋养乡村振兴实践,以乡村振兴实践丰富学术研究内涵”的理念,通过与县级政府合作建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探索知农爱农人才培养、强农兴农科研工作与服务基层乡村振兴行动联结的院地合作模式。2019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与四川省青神县人民政府签约成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
其他

“开化论坛”之第十一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7月22-24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政府联合主办的“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举行。分论坛合影第十一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作为“开化论坛”分论坛之一,于23日顺利举办。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58个高校及研究机构的98篇投稿论文,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经评阅,论坛邀请了来自4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58名博士研究生发言分享。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刘哲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对青年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浙江省开化县对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化论坛筹备工作等表达了真诚感谢。他期待大家通过学术交流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围绕“三农”问题探索出更多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成果、实践成果。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围绕学院宣传片的主题——“看见他们,走进他们,讲述他们”,介绍了人文与发展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鼓励年轻学者发挥社会学的叙事专长,通过学术研究、政策建议等讲述中国农村发展故事、总结中国农村发展智慧。本论坛共设置三个分论坛,发言主题包括乡村治理、农民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村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论坛特别邀请了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鲁可荣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涛教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熊春文教授、李红艳教授、潘璐教授、饶静教授和刘娟副教授与参会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进行学术对话。发言人进行论文汇报(左右滑动查看)受邀老师们充分肯定了博士研究生们论文选题的创新性、研究案例呈现的鲜活性与理论思考的深度,提醒同学们学术概念的使用必须十分谨慎、研究方法的呈现必须十分规范、关键问题必须“深挖”,并指出需要在新的历史背景和话语体系中再思考乡村治理等经典问题。受邀教师进行点评发言(左右滑动查看)本届论坛组织了8位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3篇、三等奖论文5篇,并给予奖励。叶敬忠教授为论文获奖者颁奖据悉,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于2009年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旨在为发展领域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近距离交流的平台,营造创新性的学术氛围,形成农村发展博士生联合体,拓宽博士生学术视野,推动农村发展研究稳步前进。中国农村发展博士生论坛始终坚持对中国当下农村发展问题的深切关注,为博士研究生打造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致力于发出青年学子的声音、展现青年学子的思考,体现青年学子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文/王惠图/黄明雪
其他

20位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联合发布“开化倡议”

倡议强调,社会科学学者要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事业中笃行不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和乡村的全面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其他

知名高校齐聚开化 九个基地同时揭牌

7月2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开化论坛”在开化县成功举办。论坛期间,校地合作授牌仪式隆重举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等九所高校的学院和研究机构与开化县翻开了校地合作的新篇章,建立了讲好中国故事基地、乡村振兴社会实验室、乡村振兴调研基地、乡村振兴党建“1+1+1”基地、综合实习实践基地、现代耕读教育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多元多样的研究实践基地,并在“开化论坛”上为开化县授牌。在县域范围内,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九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学院和研究机构同时授牌成立九个社会研究和实习实践基地在全国尚属首例,这对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研究、加强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

重磅发布!开化倡议 ——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倡议

2021年7月22日,11位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在开化论坛上,代表20位倡议人宣读“开化倡议”。开化纸长卷缓缓打开,“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倡议掷地有声,奏响了“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时代强音。开化倡议——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倡议我们是社会科学学者,从事有关乡村振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21年7月22日,我们聚首浙江省开化县,共议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共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共商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我们共同发布“开化倡议”,发出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倡议。1.扛起使命担当。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扛起使命担当。2.立志大有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对此,我们必须大有作为。
其他

“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举办

7月22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的“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举办。300余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乡村振兴主题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以及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和基层行动者相聚论坛,共议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共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共商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开化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致力于打造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总主题的全国交流平台,旨在会聚国内外学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行动者交流研讨,为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和实践行动输送新方案,为共同富裕诠释思想内涵、探索有效路径,为世界各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一级巡视员赵长保,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培景,中共开化县委书记鲁霞光,中共开化县委副书记、县长毛献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杜金昆等出席致辞。嘉宾致辞李培林主任指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农业大学·钱江源乡村振兴研究院”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探索。开化县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建设地,其乡村振兴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意义。论坛选择在开化县举办,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意义。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线上致辞赵长保巡视员从发展阶段、改革全局、改革进程以及工作推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性,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仍是探寻农业农村发展道路的主基调。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县合作”建立乡村研究院模式,并强调,应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支撑和指引,为农村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解决之道。新阶段,政策制定、基层工作、理论研究应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努力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良性循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一级巡视员赵长保致辞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培景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和排头兵,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浪潮中,率先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行动。人文与发展学院在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中,探索了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这一校地合作新模式,希望在与开化县人民政府的合作中能更加凝练合作共识,为开化县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事业做出更多有益探索,期待开化论坛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重大主题展开交流论辩、激荡思想火花、彰显使命担当。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培景致辞毛献明县长代表开化县四套班子和36万开化人民,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希望和空间在乡村;而开化作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其乡村振兴具有扎实的基础和美好的前景。实现乡村振兴最大的助力来自人才,期盼与专家学者、乡村一线行动者,携手共进,共同绘就钱江源头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中共开化县委副书记、县长毛献明致辞中共开化县委书记鲁霞光作了《推进乡村振兴
其他

重磅!开化论坛日程发布

走入开化论坛伫立在钱江源头,我的身后是浙西革命摇篮的一方红色热土,面前是青峰映波的金溪绵延,远眺那巍峨高耸的白石尖,一束轻柔的阳光身披杉木林的清香照入了我的乡村振兴梦,让这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前进之路格外耀眼。我是开化论坛,是致力于打造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总主题的全国交流平台。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院地合作的结晶,我将研讨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谋划乡村转型的有效路径,讲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坚定社会科学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我的到来——意味着咨政伐谋、启民孕才的殷殷热望,意味着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我是开化论坛,在一片热忱的盛夏中走来。我在浙江,在中国欣欣向荣的大地上,翘首以盼乡村振兴事业骎骎日上。开化论坛真诚欢迎您莅临参会!论坛信息时间:2021年7月22-24日地点:
其他

开化论坛征稿通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更高水平地解决一个又一个“三农”问题。为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于2018年首创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即系列研究、系列试验、系列研讨、系列培训。“系列研究”围绕乡村振兴诸多重大主题开展学术探索;“系列试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行动范例;“系列研讨”围绕乡村振兴重大议题开展交流论辩;“系列培训”为乡村振兴传播科学思想和先进理念。在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已经分别与浙江省开化县、四川省青神县、安徽省天长市、河南省兰考县合作建立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走出了一条打造乡村振兴“地方样板”的创新之路。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与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农业大学·钱江源乡村振兴研究院”,正在通过文化普查挖掘、青年干部培育、乡村社会实验室建设、耕读教育基地建设、党建“1+1+1”基地建设、中国故事讲述基地建设、乡土智库建设等行动,探索和打造乡村振兴的“开化理论”“开化经验”“开化论坛”和“开化讲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历史交接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借此推进新文科和新农科建设。为此,我们诚邀您相约开化论坛,共商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共议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共谋乡村转型的有效路径,共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届时,将有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领导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事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20位“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作主旨发言。1论坛时间2021年7月22-24日2论坛地点浙江省开化县3论坛主题乡村振兴涵盖的所有议题4投稿要求我们诚邀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包括青年学者、硕博研究生)参加论坛。申请人须提交围绕论坛主题的学术论文,字数10000-15000字。论坛组织方将对提交论文进行评选,并将结果通知申请人。论文要求选题新颖、观点明确、文字简洁、材料准确。我们诚邀从事乡村振兴的一线行动者参加论坛。申请人须提交从事乡村振兴行动的介绍材料,字数不限。论坛组织方将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结果通知申请人。论坛投稿请发送至cauqjy@126.com,并注明联系方式。文件命名格式为“标题+姓名+单位”。5时间安排6月20日前:征集投稿6月30日前:发送论坛邀请函7月21日:论坛报到7月22-24日:论坛(详细日程参见:《开化论坛邀请函》)6论坛费用本次论坛不收取任何费用。主办方将为获邀参加论坛者提供与会期间食宿及实地考察交通费用,往返交通费用敬请自理。7其他说明论坛将评选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将推荐至《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投稿联系人联
其他

在复杂的社会里守住纯真 ——叶敬忠院长在人文与发展学院 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编者按尚未叙尽重逢的情思毕业离别就悄然来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毕业季不同寻常师者寄语深情厚望致不平凡的2020年毕业生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人文与发展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由于疫情的缘故,我们暂且相聚“云端”。毕业典礼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仪式,在我看来,只有经过流苏扶正、拍照合影和把酒话别,用回忆说尽年少轻狂,用一笑泯却四年“恩仇”,才算真正毕业。没有了这些,我们只能留下太多的“云端”遗憾和未竟的毕业传说。每年此刻,作为院长,我都会给大家说些话。四年前,你们初次踏入大学校园,我曾在课堂上告诉大家,不要被与时俯仰的从俗哲学迷惑,不要被精致利己的成功哲学诱惑。我希望大家能保持你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纯真。四年后的今天,在大家即将奔赴工作岗位、进入大千社会之际,我想借用一句歌词,提醒大家,“外面它太复杂”!外面它太复杂,总会有人心中只有自己,不给他人任何空间。二月的武汉,六月的北京,疫情下的人们,百态尽出。有些人对待不幸者的冷漠、歧视、排斥或拒绝,令人备感悲凉。其实,那些不幸的感染者,有的是为了维持家计而不得不继续工作,有的是为了保障社会运行而不得不暴露于风险之中,有的是在自我防护已经极为严格的情况下不经意间接触了带病毒的陌生人或环境。他们没有犯错,也没有害人之心,只是太过不幸。他们可以是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然而,一旦某处出现一例不幸的感染者或接触者,他们立刻变成人们避之不及的“瘟神”,成为被排斥甚至被指责的对象。人们忙于封闭小区、控制家门甚至排斥家人,但却很少对感染者的不幸表示理解或关心。当然,疫情防控措施本身,再严格也不为过。但我所指的是,面对遭遇不幸的人,其他人的目光、眼神、语言和行为。当人们投去的仅仅是恐惧、歧视甚至仇视的目光,而不是镇静、理解或关怀时,我只能说,社会还不很文明。外面它太复杂,总会有人以自己的价值揣测世界,不相信还有更高的理想追求。知识分子向来崇尚“文以载道、言为心声”,他们用文字和言说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思考和理解,呈现关于社会和人类的思想、理想和价值。其言至善,其行至真,因为都是来自最真实的经历和最真实的感受。然而,无论你多么发自内心,总有人讥讽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无论你多么心忧,总有人谓你何求。这些人有一套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逻辑,认为其他人也都是按照那一套逻辑想事、做事。他们深谙潜规则,洞悉厚黑学,现实中每每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不相信在普遍追求实用主义的社会里还有人会坚守高雅、保持高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只能说,社会还不很高尚。外面它太复杂,总会有人恃强欺弱,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一点也不顾规规矩矩的老实人。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村学子,尝尽了十年寒窗的所有苦和累,但高考成绩却被顶替,精彩人生却被偷走;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耗尽了几十年打工积蓄而盖起来的房子,在尚无搬迁去处的情况下,就在运动中被推倒;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怀着对留在老家的年幼孩子和年迈父母的无限牵挂,从事着各种“脏、难、险”的劳动,但有时却被克扣工资,无辜受气、受辱甚至被打。这些老实人大多来自那个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的6亿人群体。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卑微如尘土,人生如蝼蚁。权力对他们的任性、资本对他们的贪婪,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力。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只能说,社会还不很善良。面对外面的复杂,对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思考。对不幸者的冷漠,使得感染者对社会排斥的惧怕远甚于病毒本身。因此会有人隐瞒行程、躲避检测。试想,如果社会对感染者能够如对待贫困户那样给予温暖和关怀,主动报告是不是会更容易实现?对高洁志趣的怀疑和否定,使得很多人盲从物欲横流的社会,沉溺虚拟世界的狂欢,习惯商业流程和知识出售,没有理想,缺乏浪漫,拥有的都是“没有美德的荣誉、没有智慧的理性、没有幸福的欢乐”。试想,如果大学和知识分子不再理想、不再浪漫,他们如何能够关心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对普通人的欺凌和挤压,使得底层人民倍增挫折感、疏离感、被剥夺感、不安全感和不公平感,降低了人们对“劳动和奋斗创造价值”的信心。试想,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踏实劳动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谁去推动社会的发展?既然“外面它太复杂”,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需要适应社会、学会复杂吗?当然不是!当初,在你们走进校门时,我希望你们保持纯真。今天,在你们走出校门时,我想叮嘱大家: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请你们守住纯真。我曾在课堂上讲过胡适先生的一句话,即“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同学们,如做学问一样,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是我们认识社会的结果;如待人做事一样,坚定地守住纯真,则是我们改造社会的决心。否则,我们只是学会了适应社会,而没有致力于改造社会。其实,“守住纯真”,并不是什么深奥的宏大理论,而只是人间常理。我觉得,维系人类社会的往往是那些直白如话的基本常理,这些常理在不同事物、不同地方、不同族群之间都是贯通一致的。正如有思想家指出的,各派武功或诸般学问,无非是从不同的侧面攀登同一座宝塔,到了顶处,便殊途同归,汇聚一起。如何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守住纯真”?在此我想叮嘱你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他人的空间、他人的利益和他人的贡献;要看到最普通的人在社会运行、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来制定政策、设计项目、评价成就。这样,你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充分理解多元、尊重多元、欣赏多元。不要用某一个群体的价值追求和伦理逻辑去理解、指导或要求另一个群体;不要用经典文化去理解和指导民间文化;不要以企业家的逻辑去要求农民的生计和生产活动。这样,你们在农村发展工作中,就一定会多听农民呼声、多从农民角度思考,而不会不顾农民意愿、强行撤并村庄、赶农民上楼。要充分相信他人、鼓励他人、赞赏他人。当一个人醉心某事时,要相信他是出于强烈的兴趣和深深的热爱,而不要质疑他的动机;当一个人取得某项成绩时,要心存赞赏,要相信他一定付出了太多的艰辛,而不要怀疑他的努力。这样,你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安定有序。同学们,父母在你们每次离开家门时,都会重复各种提醒和叮嘱。今天,在你们离开校园时,怀着与你们父母一样的心情,我提醒大家“外面它太复杂”,是因为我不想让你们在职场上受挫、在社会里受伤;我叮嘱你们“守住纯真”,是因为我不想让你们在精神上碰壁、在人生中迷茫。卢梭曾预言,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堕落史。我有时会想,明天真的一定会更好吗?但无论如何,若我们能够守住纯真、保持善良,我们或许能够让人类的发展史成为人类的文明史,或许能够让明天变得更好。至少,我们可以让人类的堕落缓慢一些,让明天不会太差。同学们,四年来,学院老师以各种方式呵护大家;今天,你们将要远行,老师们定有无限的不舍。但是,大学学业的圆满完成恰恰以“师生分离”为标志。我相信,对于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同学而言,师生一场,都是我们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师生情谊,定会在此后的惦念和牵挂中更加浓烈。同学们,“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我期待,未来还有一个日子,你们能够重返学院,我们还能补办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等我们再聚首时,我还能够当面向你们一一道声:“祝贺你毕业!”谢谢大家!再回首,我们的COHD图/王树远编辑/邵念念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0年博士后招聘岗位

为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队伍在学院“双一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现公开发布2020年博士后岗位需求。01基本条件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02岗位类别及待遇1、国家项目博士后:包括“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项目,资助总额不低于30万元/年。2、学校项目博士后:学校、学院和合作导师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资助。由学院流动站推荐,报学校遴选审定。资助总额不低于15万元/年。3、自筹经费博士后:主要由合作导师资助,学院可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由学院流动站审定,报学校备案。资助总额不低于12万元/年。4、联合培养博士后:由合作导师提议,各学院流动站审议推荐,报学校审定。其待遇根据签订协议执行。5、考核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学校师资招聘。03岗位需求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0年博士后招聘岗位需求序号合作导师研究方向岗位要求人数联系方式1叶敬忠农政变迁研究、乡村振兴研究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背景。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已从事过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yejz@cau.edu.cn2徐秀丽李小云国际发展知识、比较发展研究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背景。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已从事过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xxl@cau.edu.cn3臧雷振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治理绩效与治理指标评估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背景。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已从事过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zangleizhen@cau.edu.cn
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招聘启事(2019-2020年度)

学院简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学科,由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农村发展学院组建而成。学院以“重拾人文情怀,讲好发展故事”为院训,经过多年努力,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已经形成了“教育、研究和行动”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系。学院下设发展研究与社会政策系、发展管理系、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法律系、媒体传播系及外语系,设有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法学、传播学、英语5个本科招生专业。研究生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4个门类,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社会学、公共管理)、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社会学、公共管理、法学、新闻传播学)、2个专业学位领域。学院的学术和研究紧扣“三农”和发展主题,扎根乡土、扎根乡村,以期探寻国家发展和乡村变迁的道路和轨迹。学院业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在国际发展、农政转型、精准扶贫、农业文化、生态补偿、农村法治、留守人口、乡村社会、乡村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正在“三农”与发展相关领域建立学术话语权、媒体讨论话语权和政策建议话语权,力争成为全国“三农”与发展研究的学术中心和重要“智库”,并逐渐成为“农政变迁”研究的国际学术中心。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数百项研究课题,同时与国内外诸多组织合作开展百余项研究项目。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等高校保持着经常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与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进行了多年的友好合作。学院每年派送若干名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到合作高校进修、访学,同时推荐研究生出国深造,修读博士学位。全院师生正在致力于建设一个“温馨自由、生机勃发、志趣高洁、学术至上、育人为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招聘信息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人文与发展学院计划于2019-2020年度面向国内外诚聘广大英才,具体招聘岗位及招聘条件如下:01领军人才(名额不限)教学科研岗;50周岁及以下;博士研究生所属一级学科社会学、公共管理、法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专业方向社会学/人类学/发展研究/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发展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政策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媒体/新闻学等英语/日语来源类别
其他

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叶敬忠院长在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大家好!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即将奔赴新的岗位!此时此刻,我不想对大家的本科或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因为最好的总结需要留给你们自己去做。在大家进入人文与发展学院时,我都会向大家介绍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理念和理想。尤其会强调,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我认为,在知识与思想之间,知识是物质的,思想是观念的;知识是经验的,思想是哲学的;知识是功用的,思想是自由的。大学学习并非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而更是为了获得思想来追求自由。在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传递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切视角便是普通人。在人文与发展学院的5分钟宣传片《他们》中,全片仅有三句话——看见他们,走进他们,讲述他们。我们希望呈现的是:在大发展时代,人们看到的常常是高楼大厦、高铁高速……,而看不到大发展背后的数以亿计的普通人。人文与发展学院就是要看见这些普通人,通过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社会行动走进这些普通人;通过论文著作、社会讨论、政策倡导等讲述这些普通人。在大家毕业之际,我想再次提示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我们社会中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人中的弱者。在罗伯特•钱伯斯1983年出版的著作《农村发展:以末为先》中,他提醒那些住在城市且带有城市偏向的发展官员、发展学者、甚至学习发展的学生,若要想做好发展工作,使得发展行动能够真正惠及普通人,那么就“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弱者或穷人的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我们才能够理解弱者或穷人的生计压力和生活需求。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想成为一名强者,没有人想成为弱者;因为人们会认为强者是胜利的象征,而弱者则是失败的代表。因此,“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践行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拥有权力、资源或身份优势的强者,保持一种弱者心态,更为困难。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有目共睹,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是受益者。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的戾气也在快速加重。这并非危言耸听,其严重程度,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在餐厅、公交、地铁、高铁甚至飞机上因为抢座而吵架厮打,医闹事件、校园欺凌、家庭暴力、插队夹塞、开斗气车,甚至因为被看来一眼就殴打他人……这些现象似乎并不少见。而在网络场域,更是戾气四溢,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在微信群里常常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加。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持这种强者心态的人往往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这里的例子实在太多。例如,我多次见到西校区早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将车子直接停在带有明显禁停标识的学院正门口;高端小区里有的业主直接将车辆停在草地上;网络上,一旦他人提出不同意见,便开骂约架;以及太多的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在餐厅、马路、高铁,甚至飞机上,拳脚相加。这样的强者心态最为恶劣的表现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例如,餐厅顾客辱骂殴打服务人员;小区业主辱骂殴打保安;男性辱骂殴打女性;成人辱骂殴打儿童老人;有权者辱骂殴打普通人;有钱人辱骂殴打穷人。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也无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例如,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剥削自然,而不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常常是崇尚算计、效益至上、蔑视感性,而不关注体验感受、行动意义。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上每每是科学沙文主义,即迷信科学的客观性和功用性,而蔑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情怀感。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城乡关系上,一般是要农村向城市看齐,尤其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城市人的生活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正是由于强者心态在社会建设、国家发展中的诸多损害,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最后时刻,我才要再次提示大家,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离开校园后,假如你从事扶贫工作,请努力理解穷人的生活现实和生计压力,不要将自己想象的扶贫方案强加给穷人,若穷人不接受你的方案,请不要贬损他们的素质和眼界,你需要尝试像穷人一样感受世界。假如你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请努力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生产逻辑,不要以为可以将一个外来者的产业方案和市场方案强加给村民,钱伯斯提醒过我们,“自己冒险是一回事,而鼓励其他人冒险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也许农民还保持着斯科特指出的“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你需要尝试像农民一样感受世界。假如你如我一样,是一位男性,请努力理解女性的多重角色和多重压力,不要在一切生产劳动和工作安排中都要践行狭隘的“男女平等”,其实女性一直面临着因传统性别角色分工而制造的不平等,一位女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人口再生产责任和职场压力。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在生产安排和工作考核中,男性需要尝试像女性一样感受世界。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你努力理解那些服务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努力理解那些无权者和无钱者,努力理解那些老弱病残人群,不要以为你真是他们的上帝,不要以为你真比他们高明,不要认为你真是他们的救星,很多事情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件区区小事,而对他们来说,则可能是令全家焦虑不堪的天要塌下来的大事。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正是因为人们其实根本不可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各位同学,人们都将自己就读过的学校称为母校。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我们有浪漫的情怀和朴素的思想。我们希望我们的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保持真实,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思考社会、追求意义,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卢梭曾说,“看到你们这种端庄朴素的装束,谁还不鄙视虚浮的奢华?”我想对我们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毕业生说,“看到你们的朴实纯真,谁还不鄙视浮躁圆滑;看到你们的高洁志趣,谁还不鄙视精致利己;看到你们对弱者的尊重,谁还不鄙视强者的骄横?”同学们,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在大家即将离校远行的时刻,我们想告诉大家,人文与发展学院犹如你们的母亲一样,并不在乎未来你的事业会有多大,并不在会乎未来你的财富会有多厚,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在何处,不需要提前通知,不需要提前准备,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将时刻张开怀抱,等待你的归来!又到繁花似锦毕业季岁月荏苒花开花灭毕业季青春匆/匆/那/年/我/们/不/说/再/见
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四个系列”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特制定本行动计划,深入推动学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以学术成果滋养乡村振兴的实践,以乡村振兴实践丰富学术研究的内涵”,于2018年已经启动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即系列研究、系列试验、系列研讨、系列培训,以传播乡村振兴的理念和思想,分享乡村振兴的实践和经验。(二)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发挥科研育人、行动育人在学院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坚持服务导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学科为基础,以一流为目标,人文与发展学院进一步凝练、优化学科方向和专业结构,加快一流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创新发展,推进产教研融合,服务乡村振兴。坚持开放协同。促进人文与发展学院与学校其他部门、学院与各级政府、学院与企业等多元主体开展深度合作与开放共享,统筹好各渠道资源,加强行动间的系统衔接,形成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合力。坚持国际视野。人文与发展学院围绕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充分借鉴国际学术成果和乡村发展经验,积极开展国际发展研究和国别比较研究,围绕乡村发展开展国际交流。(三)主要目标人文与发展学院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将长期的学术积累与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五年时间,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能力和质量,在“三农”及发展领域不断加强学术话语权、媒体讨论话语权和政策建议话语权。学院努力成为全国“三农”及发展议题社会研究的学术中心和重要“智库”、乡村振兴社会研究的重要力量、乡村建设试验的重要行动者、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国家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行动支持。服务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计划将积极调动学院师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情,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贡献学院的力量,奠定人文与发展学院在乡村振兴事业中领军角色和高端智库的基础地位。二、工作基础中国农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理念,担负起乡村振兴领军队伍的历史重任,是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和政策研究的高端智库。人文与发展学院自建院以来,紧扣“三农”与发展主题,扎根乡土和乡村,长期致力于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政治议题、社会议题、文化议题、经济议题和生态文明议题的研究,学术积累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传统、学术路径和学科体系。目前,学院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留守人口、农耕文化、乡村社会、乡村法治、乡村传播、农村教育、生态补偿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多项政策建议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多项研究成果获得重要奖项;多篇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多项乡村建设试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公开报道。2018年以来,为了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人文与发展学院已多次召开研讨会、动员会和布置会,启动全院师生全面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研究行动,启动系列试验行动,举办12次国际、国内研讨会,并成功举办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夏令营、农业文化遗产研修班和乡村振兴管理干部培训等行动。三、主要任务人文与发展学院将整合学院优质资源,深入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院师生深度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行动,具体包括:系列研究、系列试验、系列研讨、系列培训四大板块,简称“四个系列”行动。(一)系列研究人文与发展学院将秉承重视实地调研的方法,关注基层现实,深挖乡村研究素材,扎实做好乡村振兴的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为国家提供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生态、党建等全方位多视角的学术思想和理念支撑。——组建高水平乡村振兴研究团队。学院本着引导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院教师和学生组成乡村振兴系列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研究。学院系列研究选取乡村振兴整体战略布局、产业发展与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农耕文化与乡风文明、基层结构与社会治理、村庄民生与社会福祉等研究主题,组织研究团队持续开展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建设乡村研究档案库。学院每年年初制订年度研究计划,年末完成研究文本、调查数据、统计图表、图片影像等研究资料的整理,建成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乡村研究档案库。在系列研究中,注重图片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和制作,适时开展乡村振兴图片与绘画展览、乡村振兴优秀纪录片展演等活动。——出版《中国乡村振兴报告》,通过政策建议为国家建言献策。学院集中布置的乡村振兴专题研究的成果以《中国乡村振兴报告》形式按年度出版;其他研究成果按主题适时结集出版。学院加强乡村振兴系列研究成果的政策转化,积极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言献策。(二)系列试验人文与发展学院在全国各地通过小农户对接市场、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文化发掘、农民组织培育、扶贫机制构建、农民能力建设等试验和实践活动,带动师生深入农村、接近农民、助力农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系列试验。——巩固乡村振兴试验基地建设。一方面,学院继续挖掘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试验基地建设,组织师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基地建设,总结系列试验积累的乡村发展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以地理分布和地域农业特色为基础,开拓不同地域的乡村振兴试验基地。——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分类试验。围绕小农户市场对接、乡村社区教育、乡村文化建设、农民能力建设、农民组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探索促进乡村振兴的主题试验,构建更丰富的乡村振兴试验基地,为乡村建设提供典范,为国家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平行分享的政策建议和实践参考。——建立十个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学院立足中国大地,以“一流大学必须在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做出一流成绩”的理念引领学院发展,推进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谋划在全国建立十个高水平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积极促进系列试验成果化。系列试验成果彰显学院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学院每年组织系列试验基地举办展示交流研讨会,定期整理试验基地资料,并归档进入学院乡村研究档案库。每年从乡村振兴系列试验基地中遴选典型试验案例,对系列试验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乡村振兴系列试验报告,并向社会发布。(三)系列研讨人文与发展学院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定期主办或承办国际与国内学术研讨会,会聚国内外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行动者,对乡村振兴的社会科学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推进学术观点与实践经验的互动,交流思想、辨章学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举办国内与国际专题研讨会。学院秉持学术探讨与经验交流并重的原则,围绕乡村振兴整体战略布局、产业发展与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农耕文化与乡风文明、基层结构与社会治理、村庄民生与社会福祉等系列专题,每年举办10次以上专题研讨会。——出版专刊或文集。系列研讨既涵盖乡村振兴的多学科理论渊源与历史语境,也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设计与实践模式,集多学科视角、多领域主题为一体。根据研讨会的具体成果,学院组织学术期刊专刊文章,出版《乡村振兴系列研讨文集》。——建立交流网络。系列研讨通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学术议题探讨,在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等不同社会行动者之间建立交流网络,促进不同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乡村振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立足现有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通过开展“中国国际发展网络”、“金砖国家农政变迁研究网络”等多边定期研讨和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巴西、中国与印度、中国与南非等双边研讨,推动乡村振兴主题的国际研讨与交流,借鉴全球乡村发展的宽阔视野,吸收全球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构建中国乡村发展的特色叙事,为世界贡献中国乡村发展的智慧和方案。(四)系列培训乡村振兴系列培训是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以学术成果滋养乡村振兴的思想与实践”的非商业性培训活动,旨在充分依托学院长期深厚的学术传统、扎实的研究底蕴、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多样的基地试验,培养具有理解力、倡导力、行动力和创造力的“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传播乡村振兴的思想与理念。系列培训充分体现学院的理想和担当,传播乡村振兴的思想和理念,分享乡村发展系列试验的实践和经验,为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政府官员和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理论滋养和知识体系,启发和鼓励他们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让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开展培训。系列培训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题,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使学院乡村振兴学术积累的思想种子在基层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产生深远影响。——遴选优质师资,定制特色课程。学院根据系列培训的特定主题遴选优秀师资,建设乡村振兴培训优质师资库,以学院和学校知名专家为主,邀请校外乡村振兴领域的知名学者,保持师资库的动态更新。根据不同需求,分类定制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夏令营、农业文化遗产培训、乡村振兴管理干部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乡村振兴社会人才培训、乡村振兴师资培训、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能力培训等不同班型的特色课程和实施方案,分类施教。——精益求精,打造乡村振兴培训品牌。系列培训以结果为导向,精益求精,科学合理设计乡村振兴培训的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探索不同类型培训班培训目标的有效实现形式。培训注重理论与政策、行动与试验、实践与调研三大教学模块的协同,扎实推进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学院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培训品牌。四、支持与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人文与发展学院成立以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服务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和行动,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统筹各类资源,引导和鼓励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乡村振兴领域的系列研究、系列研讨、系列试验和系列培训,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二)强化实施落实人文与发展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领导小组积极研究制定“四个系列”行动的具体落实措施,细化每一个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建设,发挥学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适时成立“乡村振兴中心”、“乡村视觉艺术中心”、“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院级中心。学院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的顺利实施。(三)创新体制机制人文与发展学院继续完善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生培养和评价制度,在农业硕士、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中设置乡村振兴方向的专项硕士,突出乡村振兴专业特色,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引导和激励学院不同专业教师及研究团队助力乡村振兴,以不同专业视角多元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主题,探索乡村振兴成果和成绩的评价和奖励办法。(四)加强成果推广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人文与发展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重大成果的推广,及时总结并向学校、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报送呈现“四个系列”行动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其他

【会议通知】“农村留守人口:新问题、新特点、新行动” 研讨会

农村留守人口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造成了乡村人口与家庭的分离形态,产生了留守人口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这些问题也将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较长时期内持续存在。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在过去近二十年间,留守人口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研究、实践行动和政策议程的重要主题。近年来,一系列社会政策相继出台,旨在加强对留守人口的关爱与保护。2016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社会政策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2018年8月,国务院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制度保障。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然而,在社会层面,留守人口现象的严峻性依然不容忽视。由于城乡不均衡发展的痼疾未能得到缓解,留守人口现象的结构性本源未能得到改变,“流动-留守”对农村人口结构产生的影响正在变得常态化、长期化。与此同时,伴随着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变迁,留守人口现象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新的特点——“留二代”、留守儿童的网络沉迷、陪读妈妈和城镇留守妻子、留守经历对农村青年人生观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快速老龄化社会中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等等。处于急剧变迁中的留守人口正在对城乡社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留守人口现象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迫切需要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进行新的分析和归纳,也需要更多实践创新在行动层面予以回应。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留守人口也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近两年的一号文件中都提出要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为加强社会各界对留守人口现象的认识与理解,推动学术研究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将于2019年3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农村留守人口:新问题、新特点、新行动”学术研讨会。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自2004年起持续关注农村留守人口现象,开展了大量深入扎实的研究工作。现诚挚邀请该领域的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学院的研究团队也将介绍汇报留守人口研究的最新系列成果,共同探讨当前留守人口现象的新问题、新特点,为关爱留守人口、促进乡村振兴探索新的行动路径。会议安排会议时间:2019年3月23-24日会议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人文与发展学院CIAD报告厅协
其他

第十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暨青年学者论坛在我院成功举办

9月8-9日,第十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暨青年学者论坛在我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乡村振兴:政策、研究与行动”为主题,围绕公共政策、学术研究与社会行动三个方面,对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来自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都经贸易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40余位博士生及青年学者作了发言,10余位校内外特邀学者对每组发言进行了评议。校党委副书记钱学军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武晋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钱学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钱学军书记代表学校对参会的青年学生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论坛主题高度契合国家提出乡村振兴面临的重要问题,青年学者齐聚于此,定要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乡村问题为导向,用研究成果助力乡村发展。钱学军书记对我院近年来在留守人口、精准扶贫、农村教育以及国际发展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表示高度肯定,对参会青年学者寄予殷切希望,并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我院院长叶敬忠教授致辞
其他

【论坛日程】第十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暨青年学者论坛

言:1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浅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行政路径张月昕,南京师范大学2中国乡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罗士泂,中国人民大学3巢状市场的兴起与新乡村性的构建王
其他

“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学术研讨会日程

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进入新阶段背景下,为了深入开展农村妇女研究,讲好中国农村妇女发展的故事,为妇女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将于2018年6月9-10日在北京举办“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就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的理论、农村妇女的多元经营行动、妇女权益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婚姻、家庭与性别问题、留守妇女、农村妇女组织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建构展开对话。
其他

我院召开“乡村振兴系列研究”布置会

5月25日上午,我院召开“乡村振兴系列研究”布置会,标志着学院全面启动全院师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四个系列”行动中。院长叶敬忠教授对该系列行动做了详细说明和具体部署。“四个系列”行动即系列研究、系列试验、系列研讨、系列培训。院长叶敬忠教授指出,学院在系列研究、系列试验方面已积累多年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在河北省易县、四川省青神县、云南省勐腊县、河南省灵宝县等地均开展了多年持续的发展实践和学术调研活动;系列研讨已开展3次,并将于6、7月份分别举办“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论坛、“国家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和“农业社会学”论坛;系列培训即将开始,学院将积极组织负责统筹的国家部门、负总责的省、抓落实的市县以及基层乡村的一线人员来我校培训。叶敬忠教授叶敬忠院长再次明确学院的发展定位,指出我院以“三农”和发展为主题,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学科体系,我们应将长期的学术积累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紧密结合,抓住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全国“三农”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学术中心和智库平台,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叶敬忠院长结合乡村振兴的重要定位、一号文件的学习体会、学院各系的研究方向和学科特点,整理出关于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小农业的现代发展、法治乡村、农耕文化、农村基层党建、数字乡村等方面的62个主题,并就主题一一进行了阐述。安文军副教授李梅副教授老师们就主题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提出了各自建议和想法。安文军副教授从完善方案、搭建平台和引进力量三大方面思考,提出了具体建议。李梅副教授表示,对推进乡村振兴系列研究进行团队实地调研非常感兴趣,希望学院共享资源,帮助协调联系调研地点。饶静副教授吴惠芳教授饶静副教授指出,整合学院力量开展系列研究,将对乡村振兴战略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合力,学院需对成果产出进行明确安排,从而保障系列研究实施的可行性。吴惠芳教授表示,大家非常有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系列研究工作中,我们要结合长期的学术积累、学术兴趣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积极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切入点;建议学院统一部署,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一起开展实地调研,从而形成对问题的多面向视角,这将更加有利于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应广泛发动学生力量,让年轻活力和灵感注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中。于乐荣副教授龚利副院长旷宗仁副教授于乐荣副教授以温州田园综合体为例,指出我们应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乡村各方面的变化,站在历史的维度,梳理思路;结合产业发展、产业创新、扶贫开发、市场利益分配等找到学术兴趣所在,并落实到我们的系列行动中,建议完善并选择系列研究的部署方案。龚利副院长指出,我们要“大踏步”直接进入行动中,学院会提供各种帮助,协助老师们做好调研工作,创造一个自由轻松且充满思想的工作氛围。高雪莲副教授、旷宗仁副教授、胡震副教授、王朋进副教授、周超副教授也依次发言,何慧丽教授、高瑞琴副教授、汪淳玉副教授、贺聪志副教授、乔佳梅老师、朱智毅老师等参与了会议讨论。高雪莲副教授胡震副教授王朋进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叶敬忠院长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投身广阔田野,发掘学术兴趣,以己之力为学院建设、学校发展和国家富强播种力量。我们要举全院之力聚焦主题、抢占先锋、攻克难点、分类行动,为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学院将有计划、有方案地进行具体部署,开展实地调研等系列活动,以此彰显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乡村振兴领军队伍的现实。叶敬忠院长最后表示,“乡村振兴系列研究”的具体安排将很快发送给各位老师,同时学院将于近期召开研究生动员会,将在全院范围内形成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合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学术和研究贡献。
其他

学术争鸣 观点集锦——“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

4月24日下午,人文与发展学院“专业课程强化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教改试验课题组组织学院部分教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行了学习和研讨。学院共19位教师参加学习,院长叶敬忠教授担任主持人。大家汇聚一堂,共同进行学习研讨
其他

【征文通知】“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学术研讨会

一目的与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总动员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社会发展的程度。当前,农村劳动力持续大规模流动对乡村文化和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转型与土地制度创新对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家庭生计产生了多重影响。与此同时,农民群体中的留守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妇女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新特征。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探讨社会性别与农村妇女发展问题。例如,农业经营方式变化和农业转型会对农村妇女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解决妇女发展的新老问题?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妇女的作用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新时代的乡村发展特点为中国妇女问题研究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哪些挑战?等等。对这些议题的探讨,既关系到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现。2018年正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开展中国农村妇女研究,讲好中国农村妇女发展的故事,为妇女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也是摆在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拟于2018年6月9-10日在北京召开“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学术研讨会。二主要议题(1)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理论与方法
其他

我院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

9月2日上午,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人文与发展学院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共建共享:中国农村发展的新理念与再思考”为主题,旨在从不同层面对中国农村发展的进程进行理解,在实证和理论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具体讨论的领域涉及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与乡村治理、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美丽乡村、中国与国际发展等。共有近90位来自全国3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农村发展研究领域的博士生和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武晋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叶敬忠教授致词)论坛开幕式由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武晋教授主持,并由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致词。叶敬忠教授表示,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历经九年,是博士生发起、组织、主演以及受益的论坛,是交流“真学术”的平台。从事学术研究要“有话要说”,更要有默默无闻的品质。同时,叶敬忠院长还和与会者一起分享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与建设成果。(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教授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教授,作为一直关注本论坛成长的校领导,在本届论坛上进行了题为“农村、农业的一些问题”的主旨演讲,和与会者一起分享了自己从农业经济的视角对中国农村、农业等问题的思考。柯柄生教授认为,“三农”问题具有突出的相对性、局部性和发展性。农业问题表现为产业问题和吃饭问题,农村问题表现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农村生态保护的问题,农民问题则表现为农民收入和社会权利问题。“三农”问题将会长期存在,三农问题大获解决之时,就是全面实现现代化之日。演讲最后,柯炳生教授对参加本届论坛的年轻学者在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寄予了厚望和期待。(论坛现场的评议嘉宾)参加此次论坛评议嘉宾的老师有:《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社长李玉勤、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书秦、《贵州社会科学》副主编赖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王倩、《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鲁满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樊平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的白云真副教授,以及我院的任大鹏教授、齐顾波教授、徐秀丽教授、张艳霞副教授、唐丽霞副教授、刘启明副教授。在论坛举办期间,与会老师和参加论坛的博士研究生就论文如何选题、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论证过程、写作与发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地探讨和交流。与会的博士生们对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所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表示充分的肯定与认可,并期冀明年博士生论坛能够继续举办。(论坛现场全景图片)本次论坛共评选优秀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0名。一等奖徐明强(清华大学)二等奖王文亭(浙江大学),张国磊(南京农业大学),王
其他

院长寄语:信理、信法、信人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祝贺各位同学圆满完成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业,并顺利毕业!我感激各位同学最初的选择,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相信我们的学院没有愧对你们的选择;我感激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田野里以及日常工作中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我感激各位班主任、辅导员、教务人员所付出的无法以学术形式呈现的大量工作,他们每每承受难以言表的压力,其中点滴细节,我深知不易;我感激所有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其他人员!在北京大学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知名学者饶毅教授致辞说:“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那么,如何减少未来历史中的不幸?其实没有人能够给出最终的答案。但是,每个人在为人处世和工作生活中,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感悟。在同学们即将离校之际,我愿意将自己的个人感悟言说出来,谨与大家共勉。走出校园之后,你们所面对的不再是纯粹的学习和学术,而是现实的为人处世和工作生活。我以为,这其中总有一些通用规范,需要大家共同遵循。倘若每个人都借“个性飞扬之名”,而行“自我中心之实”,那么,社会何以可能?然而,在个性张扬的今天,确有一种趋势,即除了自我之外,不相信任何理、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任何事;虚无的思想和无端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常常退化为社会中时而出现的鲁莽、戾气和暴力。我认为,作为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我们一定要:信理、信法、信人。第一,也是最为基本的,是要信理。此处所言的“理”,首先是指道理。众所周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任何事物都有前后因果、逻辑规律和是非道理。例如,我们常说“摆事实,讲道理”;农村出现纠纷时,常请长者“评评理”。另外,“理”还可以指礼俗、礼法、礼数。如《水浒传》中所描述的,空中数行塞雁,依次而飞,不越前后,这就是礼。社会中的个体若不讲任何道理、情理,不讲任何礼貌、礼节,最终必然导致秩序混乱,社会失范。第二,也是最为核心的,是要信法。此处所言的“法”,泛指一切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倘若社会中每个人都认为法是在束缚自由,与己为敌,其结果必然是:人人都会遭遇因他人无视规则而造成的对自己的侵犯,最终,任何人都将无自由可谈。第三,是较为高级的,是要信人,即相信他人,要建立起人与人的信任。人生在世,倘若不相信任何他人,我们终将变成一个个离群索居的孤家寡人,永远都无法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交往的快乐。所以,在为人处世方面,我们要信理、信法、信任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依理、依法、依靠信任。除此之外,我还想强调,对待所有的事,我们还需要用心和用情。以我们熟悉的教育为例,很多学校似乎都热衷于对每个教学环节制定出详细的规则和程序,并要求老师和学生严格遵守,这当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白,人们制定出来的任何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根本无法涵盖所有复杂的现实:良好的传道授业,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可能意味着独到的讲解风格;对于每一门课程而言,可能意味着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每一名学生而言,可能意味着独有的学习方法。这些并不能被提前想象并以规则的形式全面呈现出来。我认为,好的教育需要老师用关怀和关爱之心对待学生,用热情和激情对待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学术权威。这种用心和用情以及尊重和信任,并非规则和程序所能够实现的。总之,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信理、信法、信任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依理、依法、依靠信任。同时,我也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忘记,用善心和爱心对人,用热情和激情对事。若能如此,即使我们不能全部消除未来历史中的不幸,但至少可以减少些许自己的不幸,也减少些许他人的不幸。谢谢大家!重拾人文情怀讲好发展故事人文与发展学院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