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风玉露,何处相逢——金钱豹雪豹同现玉树

李雪阳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21-10-20

01 追豹三年,圆梦东仲

2020年一个平凡的冬日,我们驾车在青海玉树州的东仲林场开展调查,土路在峡谷里蜿蜒,两侧山坡陡峭,植被茂盛,一边是灌木,另一边是柏树、云杉林。白马鸡、血雉时不时冲到车前,却难以提起我们的兴趣——这些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珍禽,在东仲是极其常见的“走地鸡”。


突然,坐在前排的师妹大叫:“豹子!有豹子!”话音未落,我立刻蹿起来趴在车窗上:果然,沟底灌丛中有一抹鲜艳的明黄色闪现,上面点缀着明显的黑色圈纹——正是我做梦都想见到的金钱豹!我从2017年开始在高原追豹,期间虽常能见到疑似金钱豹的粪便、刨坑等各种踪迹,红外相机也拍到过很多金钱豹照片,但亲眼看到,这还是头一次。这是一只成年雄豹,见到我们并不十分惊惶,只见它轻捷地沿着碎石坡跃上山,悠悠地望了我们一眼,而后不疾不徐地向身后柏树林中走去。

金钱豹回眸  摄影/黄裕炜Louis


02 森林高山,遥遥相望

说起青藏高原的豹子,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雪豹。但很多人不知道,青藏高原也有金钱豹分布。


金钱豹是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除了驯服了人类称霸全球的家猫外),在亚非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地区都能生活,因其捕猎方式多为伏击,金钱豹通常偏好有遮蔽的生境。金钱豹分布区囊括迥异的生境,不同地区的金钱豹体型与习性也有差异,是适应能力极强的大猫。青藏高原虽不是其典型分布地,但在海拔不太高、森林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也有金钱豹出没。

左:在南非拍摄到的黑豹,是金钱豹的一种毛色表型,并非独立物种/亚种,常在湿润炎热的区域出现  摄影/Gary Whyte

右:我们的红外相机记录到的金钱豹


早在2016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青海玉树调查时,在一些区域同时记录了金钱豹与雪豹两种大猫。这一发现立刻引爆了一系列问题:高原相对罕见的金钱豹与当地“霸主”雪豹怎么相处?狭路相逢,谁更胜一筹?它们之间的关系受何因素影响,气候和人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为探明这些问题,我们研究组专门为此立项,我也开始专心追豹。


综述以往文献后,我发现金钱豹和雪豹的栖息地绝大部分是分离的,仅在喜马拉雅山脉部分区域、青藏高原南端边沿以及横断山脉有部分重叠。两种大猫种间关系的研究甚少,之前仅有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的Sandro Lovari教授及其研究组发表过文章。他们在尼泊尔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也就是珠穆朗玛峰南坡)开展调查后发现,雪豹与金钱豹在食物选择上并没有显著差异,都是喜马拉雅塔尔羊等有蹄类,但“核心利用区”不同:金钱豹更喜欢有易隐蔽的森林地带,雪豹则青睐视野开阔的高山草甸和碎石滩。通过显著的栖息地偏好分离,两者在当地就可以成为邻居,和平共处。


那么在青海玉树,它们是否也井水不犯河水呢?


03 红外相机设陷阱,样线铲屎攀绝壁

东仲林场是我们的重点研究区域之一,这里海拔较低、拥有大片的林子,是高原上难得的金钱豹乐园。无论是雪豹还是金钱豹,都是行踪诡秘的大猫,直接观察几乎不可能。于是我们选取了间接调查方法:布设红外相机、收集粪便进行分子分析。在玉树,两种大猫是通过占据不同的地盘和谐共处,还是捕食不同的猎物种类避免潜在竞争,抑或是躲开对方的活动时段避免正面冲突,利用这些间接手段也可以较好地回答。


布设红外相机需要经验与运气,大多数时候我都依靠经验丰富的牧民监测员带路选点,在一季又一季的野外调查中把自己的“新手运气”慢慢转化成高原寻豹的经验。布相机需要先找到布满脚印的兽道,以及雪豹或金钱豹为标记领地而刨的坑、排泄的便尿,然后在这些地方精心调整角度设置相机,动物们经过时,会触发红外相机自动拍摄照片、录下视频。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前去更换存储卡和电池就行了。

布设红外相机,牧民监测员在模仿动物经过,调试相机角度  摄影/李雪阳


收集粪便进行分子分析也是重要研究方法。茫茫山野,“铲屎”如同大海捞针,我们通过不断爬山寻找合适的兽径与典型地貌(比如雪豹喜欢在大石头下面排便),总结出了多条“样线”,重复调查这些样线就可以收集到豹豹们难得一见的粪便了。收集到的兽类粪便会带回北京的实验室,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物种、个体的鉴定,确定粪便来源。后续还可以通过显微镜法,或者高通量测序,来弄清雪豹和金钱豹都吃了什么猎物。

收集路上遇到的粪便,要戴好手套哦~  摄影/李雪阳


近年的春夏秋冬,我都在东仲林场布相机、走样线。夏季是出野外的好时节,路上不易积雪较为安全。但夏天雨水实在太多,每天不是泡在雨里,就是跟泥浆搏斗。东仲海拔落差大,我们要先乘摩托车前往山上的样线起点,路途泥泞,摩托车常常打滑陷入泥中。穿越树丛时,还不时被横生的树枝敲中脑门,连颠带撞,脑袋总是晕乎乎的。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就开始徒步登山。向导们都是当地牧民,总说带我们走“好路”——然而常是直上直下的岩壁,看着向导轻松攀爬,我们只能站在原地瞠目结舌。还好人类的潜能无比强大,不久之后,我们也学会了手扒裸岩飞檐走壁,紧跟向导走“好路”。样线一般都设在兽道上,我们边走边沿途搜寻、记录各种兽类痕迹,并选择合适的位点布设相机。样线的坡度经常让我们感叹:两条腿确实不如四条腿好使。爬过的峭壁与钻过的林子,能找到哪里是“好路”吗?  左:摄影/赛麦提  右:摄影/李雪阳


04 山沟为界,不相往来

2020年的夏天我们一共走了10万米样线,布设了34台红外相机。相机布设点,最低的海拔3600米,最高放到了海拔4900米。红外相机调查显示,东仲的金钱豹和雪豹活动区基本不重叠——金钱豹更总在树林中出没,雪豹则偏好碎石滩与草甸。


东仲林场坐落在通天河沿岸,在此平缓的通天河转向湍急的金沙江段。山谷被大江深切,两侧蔓延出一条条幽长的侧沟。东仲的山沟植被通常十分分明,沟口是金钱豹生活的云杉、柏树林(海拔较低),向里深入就到了雪豹更爱的草甸、碎石滩(海拔较高)。其间的山坡上长满了密如毡毯的灌木,分离开两种生境。我们在山沟的灌丛里走了万米样线,雪豹和金钱豹的痕迹很少。

东仲分明的植被带  摄影/李雪阳


灌木丛地带不缺食物资源,白唇鹿、马麝的粪便不在少数,为何豹子们痕迹鲜少?有可能是灌丛太密调查难度大,我们错过了痕迹;也可能它们各自原有的栖息地猎物充足,没必要花费精力去探索陌生区域。总之,东仲的雪豹、金钱豹各有领地,泾渭分明。


近几年综合调查发现,东仲林场至少生活过20只金钱豹,仅2019年至今,就记录到13只成年个体。而这里的雪豹相对较少,只有不到10只。


05 昂赛,不一样的故事

东仲的雪豹、金钱豹与尼泊尔的研究类似,各守疆界互不往来,但不是所有同域分布范围内,雪豹和金钱豹都是如此相处。澜沧江边的杂多县昂赛乡,也是我们的重点研究区域,昂赛的红外相机就记录到:金钱豹和雪豹会在同一个地点出没,而且间隔时间非常接近,可能仅仅相隔一天!对于喜欢用气味标记领地的大猫,它们肯定知道对方的存在。

同一个位点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与金钱豹


昂赛的植被分布不像东仲那样“整齐”,各种植被类型错落相间,在高原草甸与裸岩区之间,镶嵌着稀疏的柏树林。整个昂赛乡三个村庄总共生活着大约80只雪豹,而金钱豹则仅记录过10只不同个体。也许是不同类型的栖息地边界模糊,雪豹和金钱豹可以自由穿梭于不同生境,我们没发现这里的雪豹、金钱豹对栖息地的特定类型有偏好,简单说,二者在这里是通过食物、活动节律分离,还是减少重叠区域利用频次来规避冲突,可能还需要几个春夏秋冬的调查积累

昂赛峡谷  摄影/李雪阳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两种豹共存的现象并不是近年来才有的。虽然我们听着新鲜,但当地牧民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了。在青海牧区,雪豹被叫做“sa”,金钱豹称“zei”,还有种豹子叫“samazei”——意思是雪豹和金钱豹杂交的后代。我们拿照片给牧民辨认,发现被叫做“samazei”都是一些毛色略黄的雪豹个体。实际上,雪豹和金钱豹虽然都是大猫,但亲缘关系并不算很近。研究显示,雪豹跟虎的关系,比跟金钱豹更接近。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雪豹和金钱豹可以杂交生育后代。


06 迷茫的未来,何去何从?

抛开风花雪月的可能性,两者若相遇,非常有可能发生对猎物、领地的争夺战。在一些虎、豹分布的重叠区,老虎有时会杀死金钱豹。但金钱豹与雪豹实力差距不太大,我猜它们为了不两败俱伤,会尽量彼此回避。万一狭路相逢,金钱豹体型较大,也更为凶猛,可能更有胜算。


但二者的关系,并不仅仅受它们本身的特性决定,人、气候都可能对它们关系未来的走向产生影响。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当地牧民虽然提到两种豹子都会捕食家畜带来损失,但仍对二者怀抱宽容之心。“它们也是需要吃饭的”,我听到受访者这样的回答,虽然感动于这种难得的共情,但也希望牧民们能够通过未来多样的生计将野生动物带来的损失,转化成野生动物带来的收益,使牧民与动物继续和谐共处,都过上更好的生活。毕竟,远在城市的我们不像生活在高原上的牧民,他们与野生动物连接更紧密,更有可能活跃在野生动物保护的第一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昂赛大猫谷项目开展了自然体验的尝试,或许是契机之一。

玉树高山上的风景  摄影/李雪阳


气候变化,则更可能影响未来二者关系的走向。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域,未来大部分区域将呈现暖湿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会直接影响植被与猎物的分布,从而影响到大型食肉动物。我们的调查显示,青海的金钱豹种群数量总体上在回升。在未来,如果树线继续上升,森林面积扩大,金钱豹种群数量继续增多,是否会彻底排挤掉雪豹?也就是说,在两种豹的共存地区,它们之间现有的微妙平衡是否会被打破,导致关系“恶化”?这些问题,需要更多、更综合、更长期的数据积累来回答。但我衷心希望这两种大猫都有光明的未来,美丽的玉树,值得同时拥有这两种美得惊心动魄的生灵。


-END-


撰文/李雪阳

排版/陈泰龙、王善玮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


作者介绍

李雪阳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动物学博士生,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常年在青藏高原追逐雪豹和金钱豹,已达成研究对象目击成就。


关于雪豹,你还可以了解:



识别下图二维码 加入山水月捐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