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疫情时代,我们是否迎来艺术市场内生态元年?

章文姬 99艺术 2024-01-10



2023年,人类迎来特征典型的“后疫情时代”:重大的地缘政治局势日趋紧张,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动荡,变幻莫测的市场状态,恰逢其时,艺术市场却呈现出出乎意料的某种韧性。疫情期间,由于诸多展会被迫取消,亚洲市场遭遇大幅收缩。然而,即使在销售额同比下降14%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在2022年的销售额仍然达到了112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7%。(巴塞尔2023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


回顾全球艺术市场发展史,经济危机对艺术市场从未造成根本性的打击。艺术品作为独特的人类产物,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属性、历史记忆与价值储藏功能。苏富比梅摩指数被誉为反映艺术市场状况的权威指标,透过记录及追踪超过200年来逾80,000项重复拍卖交易纪录,梅摩指数发现,人类艺术市场整体趋势持续上扬。


1950年至2021年整体艺术市场的苏富比梅摩指数。指数以1950年水平为基准,显示为1,呈现市场整体的需求趋势,可见8.5%的年复合增长。(https://www.sothebys.com/zh-hans/苏富比梅摩指数



20世纪末最大的市场变量当属中国。中国大陆在1992年举办了首次文物艺术公开拍卖会时,仅有900多件拍品,总成交额为235万美元。2022年是拍卖市场30周年纪念。在这三十年的增长中,中国位列全球公开拍卖榜首。(2023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巴塞尔)中国艺术市场又一次用事实提示我们艺术品所拥有的强劲价值贮藏功能。


艺术市场长期复利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没有退出机制的市场,理论上,只要任何一件艺术品没有从物理上被根本消灭,它就不会从价值上被根本消失。特别是那些已确保进入艺术史的成熟作品和艺术家,他们的价值将随着艺术史的发展而进一步攀升。此外,艺术品市场极少使用杠杆,大型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私人机构、一批以兴趣和价值贮藏为志趣的藏家成为艺术品收藏的中流砥柱。


图片:Image courtesy of Arts Economics and UBS



在日益增长的艺术消费人群和某些关键城市的集聚效应的背景下,尽管在2022年遭遇了挫折,但中国大陆的艺术产业正逐渐获得动力。去年十二月,随着零COVID政策的取消和边境的重新开放,可以合理预见,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会有相对恢复活力的可能,累积的需求和供应将有助于其恢复到2019年之前的状态。与此同时,基于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个新的趋势正在悄然形成,即中国艺术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形成的内生循环,一个全新的以本土藏家与机构为主导——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以西方投资人收藏家引导——的市场正在孵化中。



新美术馆的兴起


在过去几十年,全球的艺术博物馆的数量大幅增加,同时许多现有的机构也在不断扩张,这么多泥砖结构的空间致力于当代艺术的展出,这些造成了一种信条,和艺术一起,那些引人注目的建筑可以吸引游客和刺激经济的增长。——Ethan· Wagner & Thea Westreich Wagner,  P142,《当代艺术收藏指南》


正如精彩的收藏指南所描绘的图景,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各类型美术馆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场无前例的变革。与全球艺术博物馆的兴盛相呼应,中国也在这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这不仅体现在数量的激增,还表现在质量和多样性的大幅提升。根据文旅部数据,2020年我国美术馆数量为1543家,其中民营925家。上海的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与昊美术馆、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南京百家湖美术馆等都植根于经济优渥、艺术氛围浓厚的一、二线城市。公立美术馆作为非常重要的中坚力量,其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在2020年为618个。



中国新兴的美术馆力量逐渐在艺博会和拍卖行等一二级市场中崭露头角,贡献了非常重大的市场份额。因为新美术馆的落成总会需要一批系统性的收藏,而这样的收藏往往意味着批量的购入某领域或某时期的艺术作品,从而进一步推高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指数。据Larry‘s list和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共同推出的2016年首份《全球私人美术馆报告》,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在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以及经营现状所凸显出的特色是:展览数量多,员工数量多,运用投入大,场馆面积大。同时,他们的困境也非常显著,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及盈利结构,缺乏专业的人才以及政策支持。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美术馆行业面临着一个极其重要的改变,那就是一个更专注于内生市场的循环正在发生。中国正在大力促进内循环以平衡经济的不确定性,这种宏观趋势正逐渐渗透在行业的细节变化中。在2023年9月的深圳艺博会和Dna两场紧密交接的艺博会中,国内画廊及私人美术馆占据了更多的展商份额。与此同时,疫情后西方当代艺术的吸引力退潮,带来了新的市场真空以及潜在藏家的活跃。这个年轻一线城市的艺博会似乎呈现出一种过去从未展现的特征:建立在中国本土艺术家生产基础上的潮酷收藏,我们已经能够隐约看到未来的轮廓。


2023 DnA SHENZHEN设计与艺术博览会现场


本届DnA SHENZHEN呈现了安邸AD群展项目“东方设计100/East Design 100浪漫·浪漫Ambiguity”展览现场


在DNA Shenzhen的展商列表中,“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设计互联”,“美丽中国支教项目”都清晰在列,带来某种属于未来中国艺术市场的创造性因素。另一方面,艺博会中的作品呈现出潮酷化、后现代与未来都市的轻盈感,似乎是一种对过度入侵的文化资本的消解。它与千禧一代自作主张的消费气质暗自吻合,在多样性的魅力中存在着某种统一,它们都在不约而同的叙述同一个故事:未来中国。




文化、创新与竞争:

未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


“我不认识任何一个需要靠批评家来弄清什么是艺术的人。”——让-米切尔·巴斯奎特


巴斯奎特作为美国文化中展露“真我”的青年艺术家,完成了一百年前惠特曼在草叶集中所吟诵的价值实现。他代表一代少数族裔、他者和天赋青年,将美国价值呈现的淋漓尽致。但他显然不了解他的前辈所遭遇的批评困境。


美国艺术市场正是在1960-1980年代,以这样的自信和内生性完成了自我重塑的。纽约画派第一代的青年油漆工人杰克逊·波洛克需要卯足全身力量,对西欧藏家说出这样的话:“让巴黎来看我。” 而安迪·沃霍尔则对此无动于衷,他无需强调这一点,因为彼时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当代艺术中心。历史告诉我们,艺术市场的内生循环,不仅仅需要充分巨量的艺术参与主体,还需要一个时刻——从某种角度上摆脱路径依赖的时刻,尽管出现这样的时刻我们目前还很难判断。   


安迪·沃霍尔与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佩姬·古根海姆是美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作为从1938年开始收藏欧洲现代艺术的美国藏家,她对美国内生循环的转向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1943年开始,她就将波洛克推向市场。而此后则有如Betty Parsons, Sidney Janis, 等一大批画商在追捧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格林伯格从理论建构上推波助澜,完成了对美国本土艺术市场的构建,从而彻底从西欧现代艺术与沉重的艺术史传统中解放出来。这一点中国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因为直至今天,还看不到有实力和有制度保障的收藏家承担起推动创造艺术史的重大使命。


佩姬古根海姆与波洛克


艺术是人类图像与符号系统的价值生产。后疫情时代,重塑中国本土的精神气质既是一个历史任务,更是一种艺术市场的客观转向。1992年威尼斯双年展中,作为中国参展的艺术家曾经提出中国艺术在双年展中作为“春卷”而存在的困境。同样的困境在许多不同的社群和文明中都存在过,但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仍然有赖于艺术家和艺术事业的推动者,即每一个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营造的个体和机构。


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生效的艺术春卷吗?在过去这样的策略可以持续生效,但它不可能永久生效。古根海姆与美国美术馆、画廊在上世纪中叶的集体选择中决定搁置国际生效,而重新挖掘本土的内生性力量,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面对不可测的风险。然而,当我们重思艺术市场的本质时,有两点值得玩味的事情。梅摩指数作为艺术史的整体是持久向上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局部的艺术市场能够高枕无忧。因为梅摩指数的参数,永远属于那些在艺术市场的竞争中已取得永久或阶段性优胜的客体。艺术的价值,本质上是文化的创新与社会图像-符号系统的竞争,它植根于社会心灵,来源于文明系统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其外在价格呈现则取决于市场对它的渴望——影子与实体的关系。面对2023,中国艺术市场交出的答卷差可告慰,而需要向时代去做的功课还有太多。


中国嘉德2023春拍拍卖现场


只有一个建基于当代中国的内生性艺术市场才是持久的解决之道,一个能够建立真实市场的“中国画派”,属于我们的古根海姆、波洛克、安迪沃霍尔和巴斯奎特,属于我们的文化密钥。这就需要一种本土市场形成的合力、自我激活与循环生效。根据巴塞尔2023年全球市场报告,在2022年,中国大陆经销商和中国香港经销商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大陆经销商有87%的销售来自大陆买家,而在中国香港,本地份额仅为50%,这些经销商在销售上有更广泛的国际来源。


香港苏富比2023秋拍拍卖现场


经济波动无法阻止中国藏家复购本国艺术,这实际上宣告了中国艺术内生态元年的来临。更进一步的是快速孕育出未来中国的艺术史叙事。或许在一到两个世代后,我们会重述这段艺术市场的历史:2023并不是中国艺术市场的至黯时刻,而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内生态元年。正如草叶集所吟唱的:


歌唱饱含热情、脉搏和力量的广阔“生活”,

心情愉快,支持那些神圣法则指导下形成的、最自由的行动。

我歌唱“现代人”。

(惠特曼《草叶集》)


编           辑

人           员

_

Editorial   Board


撰文、编辑

章文姬


版式设计

Alien


图片致谢

图源网络,侵删!



_

本文为《99艺术》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起伏的香港艺术市场,提示了哪些走向?

专访|尹朝阳首个澳大利亚个展开幕,策展人Dr. Geoff眼中的抽象山水图景

金大伟:从利物浦到伦敦,难忘的英伦30天

总成交5.45亿港元,刘益谦与王薇收藏专场表现如你所想吗

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的意义,不止于销售

富艺斯香港秋拍奈良美智“生货”领衔,A5藏家峰会周三登场

经济下行,韩国艺术市场能带来新的生机吗?

费尔南多·博特罗:极致的欢乐背后,可以是悲伤

毛焰,与绘画达成一种相安无事

K空间新展| 打动人的作品,一定是现实与真情实感的糅杂

策展人专题 | 王春辰:艺术需要被不断探讨,需要独特和唯一

观点:国际化竞争环境下,内地画廊的现状与未来


 
             

点击图片关注 @ 99 ART 公众号

获取更多当代艺术

资讯&观点&收藏知识

[ 商业合作,请联系 ]

99BJ@99ys.com


常年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 2023 99AR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